旋转编码器使用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152.88 KB
- 文档页数:3
旋转编码器2012年11月带安装式定子联轴器的旋转编码器分离式联轴器的旋转编码器本样本是以前样本的替代版,所有以前版本均不再有效。
订购海德汉公司的产品仅以订购时有效的样本为准。
产品遵循的标准(ISO,EN等),请见样本中的标注。
海德汉公司的旋转编码器是测量旋转运动、角速度的传感器,也可与机械测量设备一起使用,例如丝杠,测量直线运动。
应用领域包括电机、机床、印刷机、木工机器、纺织机器、机器人和运送设备以及各种测量,测试和检验设备。
高质量正弦增量信号可进行高倍率细分,用于数字速度控制。
电子手轮2目录选型指南标准用途的旋转编码器供电电源3.6至5.25 V DC2) 内部2倍频细分后最大至10 000个信号周期数3) 内部5/10倍频细分后最大至36 000个信号周期(如果需要更高细分倍数,可提供)42634 ERN 480000至5 000线405选型指南标准用途的旋转编码器内部2倍频细分后最大周期数为10 0002) 内部5/10倍频细分后最大至36 000个信号周期(如果需要更高细分倍数,可提供)642 50 54 7选型指南电机旋转编码器内部2倍频细分后8 192个信号周期2) 内部5/10/20/25倍频细分后37 500个信号周期8参见产品信息910供电电源3.6至5.25 V DC2)内部2倍频细分后最大至10 000个信号周期数3)内部2倍频细分后8 192个信号周期4)根据用户要求,可提供盲孔轴版选型指南特殊用途的旋转编码器40请见产品概要:应用于电梯行业的旋转编码器请见产品概要:11测量原理测量基准测量方法海德汉公司的光学扫描型光栅尺或编码器的测量基准都是周期刻线-光栅。
这些光栅刻在玻璃或钢材基体上。
这些精密光栅通过多种光刻工艺制造。
光栅的制造方式有:•在玻璃上镀硬铬线•在镀金钢带上蚀刻线条,或者•在玻璃或钢材基体上蚀刻三维结构图案。
海德汉公司开发的光刻工艺生产的栅距典型值为50 µm至4 µm。
---------------------------------------------------------------最新资料推荐------------------------------------------------------旋转编码器教学课件旋转编码器编辑锁定旋转编码器是用来测量转速并配合PWM 技术可以实现快速调速的装置,光电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光电转换,可将输出轴的角位移、角速度等机械量转换成相应的电脉冲以数字量输出(REP)。
分为单路输出和双路输出两种。
技术参数主要有每转脉冲数(几十个到几千个都有),和供电电压等。
单路输出是指旋转编码器的输出是一组脉冲,而双路输出的旋转编码器输出两组 A/B 相位差 90 度的脉冲,通过这两组脉冲不仅可以测量转速,还可以判断旋转的方向。
中文名旋转编码器外文名 Rotary Encoder 脉冲编码器SPC 绝对脉冲 APC 作用实现快速调速的装置齿轮组BESM58 目录 1. 1 基本简介 2. 2 形式分类 3. 3 工作原理 4.4 特点 1.5 信号输出 2.6 注意事项 3.7 原理特点 4.8 输出信号 1.9 常用术语 2. 10 安装事项 3. 11 应用旋转编码器基本简介编辑按信号的输出类型分为:电压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拉互补输出和长线驱动输出。
旋转编码器形式分类编辑有轴型:有轴型又可分为夹紧法兰型、同步法兰型和伺服安装型等。
轴套型:1 / 15轴套型又可分为半空型、全空型和大口径型等。
器件图片(2 张) 以编码器工作原理可分为:光电式、磁电式和触点电刷式。
按码盘的刻孔方式不同分类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
增量式 BEN 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
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充注小车、运载小车定位使用说明定位原理:旋转编码器定位与老式的旋转变压器一样,实际上是一个计数器。
我们目前使用的OMRON旋转编码器每旋转一周,能精确地发出1024脉冲,PLC依据旋转编码器发出的脉冲进行计数,再乖以固定机械变比与旋转半径的系数,就可以得出脉冲与实际行走距离的线性对应关系。
PLC利用高速计数模块QD62D读取旋转编码器的值并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将脉冲数值转换成实际的距离值如mm。
目前我们设备都是利用旋转编码器的原始值进行处理的,所有触模屏上的距离值均为脉冲值而非实际距离值,这样在处理数据时比较方便直观。
根据这一对应关系利用普通变频器控制一般的三相鼠笼电机就能实现精度在1毫米左右定位系统,可以在许多定位要求不高的控制领域使用。
使用方法:依据上述原理,定位系统定位首先必须选择一个参考点,以这点作为基准点,其它所有设置点均为到这一点的相对距离。
当基点信号取的不稳定或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定位过程。
旋转编码器由一个联轴器与一套齿轮机构组合成一套测量机构。
由于齿轮与齿轮之间存在间隙,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有误差积累,造成定位不准,这时不要改变屏上设定数据,而是在运行机构运行一段时间后,让运行机构回到基点,进行一次清零,就可以消除积累误差。
旋转编码器定位机构的故障主要有定位不准、或运行数据无变化等等。
定位不准主要是由测量机构之间的间隙,联轴器、齿轮相对打滑。
一种定位不准就是干扰,现场已采用了一端接地的屏蔽等措施。
出错时请严格检查测量线路(包抱QD62D联接器)有无断线、短路、屏蔽不严、模块供电电压不足等问题。
还有一种定位不准表现在:由于测量机构所能测量的最大频率不超过500KHz,因此对于变化速度太快脉冲系统不能及时测量,造成定位不准。
因此系统要运行平稳,不能有速度突变。
旋转编码开关(Rotary Encoder switch)-使用说明及程序具有左转,右转,按下三个功能。
4、5 脚是中间按下去的开关接线 1 2 3 脚一般是中间2 脚接地,1、3 脚上拉电阻后,当左转、右转旋纽时,在1、3 脚就有脉冲信号输出了。
着这是标准资料:在单片机编程时,左转和右转的判别是难点,用示波器观察这种开关左转和右转时两个输出脚的信号有个相位差,见下图:由此可见,如果输出1 为高电平时,输出2 出现一个高电平,这时开关就是向顺时针旋转; 当输出1 为高电平,输出2 出现一个低电平,这时就一定是逆时针方向旋转.所以,在单片机编程时只需要判断当输出1 为高电平时,输出2 当时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是左旋转或是右旋转了。
还有另外一种3 脚的,除了不带按钮开关外,和上面是一样的使用。
参考:#include "reg51.h"#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CodingsWitch_A=P1_1;sbit CodingsWitch_B=P1_2;uint CodingsWitchPolling()//{static Uchar Aold,Bold; //定义了两个变量用来储蓄上一次调用此方法是编码开关两引脚的电平static Uchar st; //定义了一个变量用来储蓄以前是否出现了两个引脚都为高电平的状态uint tmp = 0;if(CodingsWitch_A&&CodingsWitch_B)st = 1; //if(st) //如果st 为1 执行下面的步骤{if(CodingsWitch_A==0&&CodingsWitch_B==0) //如果当前编码开关的两个引脚都为底电平执行下面的步骤{if(Bold) //为高说明编码开关在向加大的方向转{st = 0;tmp++; //}if(Aold) //为高说明编码开关在向减小的方向转{st = 0;tmp--; //设返回值}}}Aold = CodingsWitch_A; //Bold = CodingsWitch_B; //储return tmp; //}//编码器计数程序void encoder_cnt(void){uchar temp;temp = PIND; //取端口D 管脚信号couch_clr = (temp & 0x08); //取编码器清零信号if(couch_clr != false) //有编码器清零信号{couch_num = 0; //水平床码清零}else{if(encoder_cnt_en == false) //编码器计数模块没有启动{pr_couch_ba = temp & 0x03; //取编码器A、B 相电平信号}else{couch_ba = temp & 0x03; //取编码器A、B 相电平信号if(pr_couch_ba == 0x00){if(couch_ba == 0x01){couch_num++; //水平床码加1}else if(couch_ba == 0x10){couch_num--; //水平床码减1}}else if(pr_couch_ba == 0x01){if(couch_ba == 0x11){couch_num++; //水平床码加1}else if(couch_ba == 0x00){couch_num--; //水平床码减1}}else if(pr_couch_ba == 0x10){if(couch_ba == 0x00){couch_num++; //水平床码加1}else if(couch_ba == 0x11){couch_num--; //水平床码减1}}else if(pr_couch_ba == 0x11){if(couch_ba == 0x10){couch_num++; //水平床码加1}else if(couch_ba == 0x01){couch_num--; //水平床码减1}}}pr_couch_ba = couch_ba;}}编码器及其计数模块原理飘扬的旋转编码器的检测程序(MCS51)//旋转编码器检测程序,A/B信号分别接在了INT0和INT1上//程序作者:BG4UVR//2005 年1 月15 用KEIL编译、硬件测试通过//注意:编码器的信号,程序未做消抖处理。
四:旋转编码器的调整增量式编码器的相位对齐方式在此讨论中,增量式编码器的输出信号为方波信号,又可以分为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和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普通的增量式编码器具备两相正交方波脉冲输出信号A和B,以及零位信号Z;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除具备A/B/Z 输出信号外,还具备互差120度的电子换相信号U/V/W,U/V/W各自的每转周期数与电机转子的磁极对数一致。
带换相信号的增量式编码器的U/V/W电子换相信号的相位与转子磁极相位,或曰电角度相位之间的对齐方法如下:1.用一个直流电源给电机的U/V绕组通以小于额定电流的直流电,U入,V出,将电机轴定向至一个平衡位置.2.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Z信号.3.调整编码器转轴与电机轴的相对位置.4.一边调整,一边观察编码器U和Z相信号跳变沿,直到Z信号稳定在高电平上(在此默认Z信号的常态为低电平),锁定编码器与电机的相对位置关系。
5.来回扭转电机轴,撒手后,若电机轴每次自由回复到平衡位置时,Z信号都能稳定在高电平上,则对齐有效。
撤掉直流电源后,验证如下:1.用示波器观察编码器的U相信号和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
2.转动电机轴,编码器的U相信号上升沿与电机的U/V线反电势波形由低到高的过零点重合,编码器的Z信号也出现在这个过零点上。
上述验证方法,也可以用作对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即与电机UV线反电势的相位零点对齐,由于电机的U相反电势,与UV线反电势之间相差30度,因而这样对齐后,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U相反电势的-30度相位点对齐,而电机电角度相位与U相反电势波形的相位一致,所以此时增量式编码器的U相信号的相位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相位的-30度点对齐。
有些伺服企业习惯于将编码器的U相信号零点与电机电角度的零点直接对齐,为达到此目的,可以:1.用3个阻值相等的电阻接成星型,然后将星型连接的3个电阻分别接入电机的UVW三相绕组引线;2.以示波器观察电机U相输入与星型电阻的中点,就可以近似得到电机的U相反电势波形。
编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最新版4篇)目录(篇1)I.编码器的定义和作用II.编码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III.编码器的使用注意事项IV.总结正文(篇1)编码器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
以下是编码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编码器的定义和作用编码器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
常见的编码器有光电编码器、磁编码器、超声编码器等。
二、编码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1.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是一种利用光电效应将旋转角度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使用光电编码器时,需要将传感器固定在旋转部件上,并将编码盘固定在旋转轴上。
通过读取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可以实现对旋转角度的测量和控制。
2.磁编码器:磁编码器是一种利用磁感应原理将旋转角度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使用磁编码器时,需要将传感器固定在旋转部件上,并将编码盘固定在旋转轴上。
通过读取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可以实现对旋转角度的测量和控制。
3.超声编码器:超声编码器是一种利用超声波原理将旋转角度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
使用超声编码器时,需要将传感器固定在旋转部件上,并将超声波发生器和接收器分别安装在旋转轴和旋转部件上。
通过读取传感器输出的数字信号,可以实现对旋转角度的测量和控制。
三、编码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确保编码器与被测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角度正确,避免误差。
2.在使用光电编码器时,需要注意传感器的清洁和维护,避免灰尘和油污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目录(篇2)I.编码器的定义和作用II.编码器的使用方法III.编码器的注意事项正文(篇2)I.编码器的定义和作用编码器是一种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设备,常用于测量和监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编码器可以将设备的速度、位置、旋转方向等参数转换成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
II.编码器的使用方法1.确认编码器的连接方式:编码器通常采用串口或网络接口与控制系统连接。
旋转编码器调整方法
1.机械调节:通过调整旋转编码器的机械结构,可以改变旋转编码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这可以通过旋转编码器上的调节螺丝或旋转编码器本身的机械结构来实现。
机械调节是一种简单且直接的方法,适用于一些要求不高的应用。
2.软件设置:现代旋转编码器通常具有软件设置功能,可以通过编程或调节软件来实现旋转编码器的调节。
软件设置可以提供更高的精度和可调节性,适用于对旋转编码器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
通过软件设置,可以调整旋转编码器的灵敏度、分辨率、饱和度等参数。
3.电气调节:旋转编码器可以通过电气信号来进行调节。
这可以通过改变电压、电流和信号频率来实现。
电气调节可以实现对旋转编码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的调节。
这种方法通常需要在电路或控制系统中进行调节。
4.反馈控制:在一些应用中,旋转编码器可以与反馈控制系统结合使用。
反馈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监测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来实现对旋转编码器的实时调节。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旋转编码器的闭环控制,提供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5.自适应算法:一些高级的旋转编码器具有自适应算法功能,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工作状态自动进行调节。
这种算法可以通过检测和分析旋转编码器的输出信号来实现自动调节。
自适应算法可以提供动态的、实时的调节功能,适用于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的应用。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旋转编码器调节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调节方法需要考虑具体的要求、条件和成本等因素。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一、编码器(编码开关)原理及使用方法
旋转编码器、数码电位器、Rotary Encoder。
它具有左转,右转功能,有的旋转编码开关还有按下功能。
使用方法:EC11型编码开关为例:
三只脚:123脚一般是中间2脚接地,1、3脚上拉电阻后,当左转、右转旋转时,在1、3脚就有脉冲信号输出了。
两只脚:按压开关,按下时导通,回复时断开。
二、在单片机编程时,左转和右转的判别是难点,用示波器观察这种开关左转和右转时
两个输出脚的信号有个相位差.由此可见,如果输出1为高电平时,输出2出现一
个高电平,这时开关就是向顺时针旋转;当输出1为高电平,输出2出现一个低
电平,这时就一定是逆时针方向旋转。
所以,在单片机编程时只需要判断当输
出1为高电平时,输出2当时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是左旋转或是右旋转了。
hw040旋转编码器用法"旋转编码器用法"旋转编码器是一种常见的输入设备,通常用于测量和控制旋转运动。
它们在各种应用中被广泛使用,例如机械加工、仪器仪表、电子设备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旋转编码器的用法,并逐步解释其工作原理和应用。
第一步:了解旋转编码器的工作原理旋转编码器由一个内部光学或磁性传感器和一个外部编码盘组成。
当旋转编码器旋转时,传感器会检测到编码盘上的标记,然后生成相应的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被传输到计算机或控制系统,以测量旋转角度或控制旋转运动。
第二步:了解旋转编码器的类型旋转编码器通常分为两种类型:绝对编码器和增量编码器。
绝对编码器可以精确测量旋转角度,并提供每个位置的唯一标识,不需要初始化过程即可获取准确的位置信息。
而增量编码器,则通过测量脉冲数来计算旋转角度,需要一个参考点进行初始化。
第三步:掌握绝对编码器的用法绝对编码器通常用于需要精确测量和控制旋转位置的应用。
例如,机床上的数控系统使用绝对编码器来确保准确的刀具定位和运动控制。
此外,绝对编码器还广泛应用于机器人、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
使用绝对编码器的关键是正确解读编码盘上的标记并将其与位置进行关联。
第四步:学习增量编码器的用法增量编码器通常用于需要测量转速和位置变化的应用。
增量编码器通过测量两个或多个输出信号之间的脉冲数来计算旋转角度和速度。
它们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分辨率和精确性,并且通常用于自动化设备、数码相机、汽车控制系统等领域。
使用增量编码器的关键是在初始化过程中正确设置参考点以及解读和计数脉冲。
第五步:了解旋转编码器的接口和连接方式旋转编码器通常通过数字或模拟接口与计算机、控制系统或其他设备连接。
数字接口如RS-422和RS-485可提供更高的速度和抗干扰性能,而模拟接口如模拟电压或电流可提供更简单的连接和使用。
选择适当的接口和连接方式是确保旋转编码器正常工作的关键。
第六步:了解旋转编码器的附加功能除了基本的测量和控制功能外,一些旋转编码器还具有附加功能,如防尘、防水、抗震、抗干扰等。
1.旋转编码器如何确定正方向,及设置零点首先确定正方向,把转轴朝向自己,转轴顺时针旋转是正向。
在A,B,Z,三个输出中Z每一圈只变化一次正负,同时作为记录整圈转动的累计输出。
在输出A和输出B方面具有如下特点,输出A的输出相位超前输出B90度,如果反转,输出B超前输出A90度。
总结一下:1用输出Z 设置零点。
2 用输出A与输出B的相位关系,确定正反转动的效果。
2.旋转编码器确定正方向,及设置零点,关键如何与S7 300 的PLC相连旋转编码器分为1.增量式编码器,每旋转一圈,输出固定个数脉冲,分为A B C 3相,A B 两相差90°,可以根据两相的脉冲出发超前或者滞后判断正反转,Z 相每转输出一个脉冲,用于零点定位,可以把这三三相输入到PLC的输入口中,用高速计数,或者增减计数来确定。
另外,零点信号得加个近原点传感器结合Z相信号来确定原点。
如果有伺服驱动器的话,就更方便了,常见的是增量是编码器2.绝对值编码器,每个位置输出一组编码,是格雷码,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
3.通过编码器控制其旋转的距离,需要设置编码器的零点位吗通过编码器控制其旋转的距离,比如其在零点位置,给定一尺寸,夹爪移动到该尺寸。
请问跟换此编码器,需要设置编码器的零点位吗。
增量的改怎么设置,绝对的又该怎么设置。
求详细,小弟不胜感激。
编码器的零点位置(不管是增量式的或是绝对式的)都是编码器生产厂家在出厂前固定好的(不是设置的)。
你要是需要更换编码器只需按原先的参数采购编码器就可以了。
4.如何用PLC读取编码器,进行记数,还要判别旋转方向,请高手指点。
本人使用的三菱FX系列PLC选用高速计数器端口X0和X1,分别接编码器的A相,B相,编程时用计数器C252,这是个双向计数器,即可增减的。
直接用M8000输出到C252,赋初值K999999是可以的,32位的,自己设定。
你要了解AB相工作的原理:A相ON时,B相ON为加,B相OFF为减。
微型旋转编码器QY1503-CDZ/SDI5ERev.2.2QY1503-CDZ/SDI5E 是一款非接触式磁增量位置编码器,可用于精确测量单圈360 º内的任意角度。
可输出正交脉冲信号或者步方向信号作为增量式编码器使用。
内置芯片由非接触式磁绝对位置编码器由磁电阻(MR)/霍尔角度传感器和数字处理芯片集成而成。
芯片配合磁铁实现360°角度测量和转速测量。
产品说明一、工作原理编码器采用的是磁电技术。
由两个MR/霍尔电桥构成。
当磁场旋转电桥输出四组正弦波信号组合成A、B、C、D,每个正弦波相差90度相位差(相对于一个周波为360度),将C、D信号反向,叠加在A、B两相上,可增强稳定信号;另每转输出一个Z相脉冲以代表零位参考位。
由于A、B两相相差90度,可通过比较A相在前还是B相在前,以判别编码器的正转与反转,通过Z(零位)脉冲,可获得编码器的零位参考位。
信号经过芯片处理后,输出标准的ENC(ABZ/SDI)信号。
二、产品特点磁电编码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寿命长、安装方便、功耗小、频率高、耐振动、不怕灰尘、油污及盐雾等的污染或腐蚀等特点。
另外,还具有无触点、输出波形清晰、无抖动、位置重复精度高等优点。
※电压推挽输出※ 3.3V / 5 V 电源※低功耗※高精度,低角度误差※360度非接触※ABZ/SDI三相输出※体积小,重量轻三、应用领域旋转编码器是测量旋转运动、角速度的传感器,也可与机械测量设备一起使用,例如丝杠,测量直线运动。
※智能车※机床※电机※工业机器人※运送设备※测量,测试和检验设备技术规格电气规格最大额定参数•电压:-0.3 - 6V•ESD:+/- 4kV工作参数•工作电压*:3.3/5V•电流消耗:最大8 mA•输出:CMOS输出驱动能力4mA•响应频率:1MHz•线数*:64/ 256 /512/1024 / 4096机械规格材料•外壳:铝合金•轴:不锈钢•排线*:15 cm电缆,带或不带连接器力学参数•转子转动惯量:0.5·10–7 kgm2•启动扭矩::0.001 Nm(25 °C时)•轴最大负荷:径向1N,轴向0.5N•轴向窜动:±0.05 mm•工作寿命:MTBF > 50000 h•重量:≈11 克•机械允许转速:10000 rpm环境规格环境温度•最高工作温度:80 °C•最低工作温度:-40 °C防护等级•EN 60 529 IP64注意: 1. 请不要超出额定范围使用。
旋转编码器使用方法
旋转编码器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一:修改驱动程序
旋转编码器属于精密仪器,在其使用过程中需通过程序发出指令,才能起到特定的作用,而根据不同环境下的需求,需要设定不同的驱动程序,所以说决定编码器使用效果怎幺样,修改合适的驱动程序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情况下只要直接修改reg文件,同时注册一个表文件,利用添加的方式改写动态链接,在确定动态链接已经修改好的情况下,需要将其添加到内核中;
使用方法二:硬件接口连接
驱动程序修改好之后,下面就是硬件接口连接操作,在连接中,通常有A和B两个集电极输出接口,为确保线路衔接性,需要在3.3V上的电阻上进行操作,将A和B两个接口分别插到CPU上。
在硬件接口连接成功之后,以防万一,须做好测试工作检查电压输出端高低压数值是否正确,比如在按下按钮之后,如果P2端口输出值是高电平的话,说明连接正确;
使用方法三:流接口驱动程序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