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歌唱教学的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小学歌唱教学演唱技能的提高策略随着音乐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歌唱是一种情感流露和艺术表达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歌唱教学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会遇到小学生歌唱技能提高缓慢的情况。
那么,应该如何制定合理的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歌唱技能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浅谈一下小学歌唱教学演唱技能的提升策略。
一、培养音乐基本功小学生的歌唱技能提升首先需要培养他们的音乐基本功。
音乐基本功包括音准、节奏、韵律、音色等方面的训练。
在歌唱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唱调音、打节奏、跟唱歌曲等方式训练学生的音乐基本功。
老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过简单的音程练习来提高他们的音准能力,然后再逐步引导他们进行复杂的音程练习。
老师还可以通过敲打节拍器、歌曲伴奏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从而提高他们的歌唱技能。
二、注重声音发声训练声音发声是影响歌唱表现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小学歌唱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声音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声音的发声技巧。
老师可以从呼吸训练入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呼吸来发声。
老师还可以通过练习发声的音域、音质和音量等方面来帮助学生提高歌唱技能。
老师可以通过唱发声、音域练习、滑音练习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声音发声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歌唱表现能力。
三、训练歌曲演唱技巧四、倡导合作式学习小学生歌唱教学中,倡导合作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歌唱技能的策略。
在合作式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互相观摩、互相学习和互相合作的方式来提高歌唱技能。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唱,通过合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提高他们的歌唱能力。
老师还可以通过分组比赛、互相评价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歌唱技能。
五、注重情感表达训练情感表达是歌唱表演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歌唱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情感表达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歌唱表演的表现能力。
浅谈小学歌唱教学演唱技能的提高策略在小学歌唱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演唱技能,是每一位音乐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歌唱教学中演唱技能的提高策略。
一、注重声音的发声技巧在小学歌唱教学中,教师首先需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
合理的呼吸方法和正确的发声技巧是保障学生演唱技能提高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讲解和学生模仿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呼吸和发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和音乐表达能力。
二、注重音准和节奏的训练音准和节奏是演唱能力提高的关键,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教师需要通过专门的训练和练习,帮助学生养成稳定的音准和准确的节奏感。
可以通过进行反复的练习、唱出每个音符的音准和节奏,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音乐游戏和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感。
三、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绪的激发歌曲演唱是需要表达情感和激发情绪的,因此在小学歌唱教学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情绪激发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和情感要求,同时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联想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歌曲中的情感和情绪。
四、注重声乐基础的训练除了演唱技能的提高,小学歌唱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声乐基础的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声音练习、唱词练习、音程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打好声乐基础,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声乐练习曲和歌曲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声乐技巧和演唱技能。
五、注重歌曲选择和编排在小学歌唱教学过程中,歌曲选择和编排也非常重要。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兴趣和实际水平,选择适合学生的歌曲进行教学,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编排和安排。
同时也可以适当引入一些有挑战性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学生的演唱技能。
六、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演唱技能的提高,小学歌唱教学中也需要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准确地歌唱,在音乐能力培养中非常重要。
不可想象一个唱歌总是“跑调”的人能对歌曲有完美的表现,或是能在合唱中与别人有好的配合。
准确歌唱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音乐能力,但学生实际掌握起来却有很大难度。
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的歌唱能力呢一、调动起学生精神和情绪歌唱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本能和天性,是人们很好的一种情感表达和宣泄的方式,歌唱是身体和心灵共同的活动。
发出歌声的不是喉咙嗓子,而是歌唱者本人,是他们的整个身心。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个阶段学习压力大,理想和现实不时冲突,再加上对异性的好感以及对未来的迷惘使他们在这个阶段常常会茫然失措而多愁善感,歌唱也是他们表达情感和宣泄压力的很好的表达方式,只要我们稍加引导就能激发他们歌唱的兴趣和动力,具有兴趣和动力的学生会有主动、积极的态度并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发展,学生会为自己的歌唱表现找到更好的办法。
在需要的时候,也有毅力承担刻苦的、必要的训练。
学唱歌曲的“难点、重点”练习不是不需要,而应该是使学生有明确目标、有理解地学习,目的是使歌唱的兴趣和表现力稳定地提高到更高水平。
二、起好示范作用教师的歌唱示范非常重要,它向学生表明了“有表情的歌唱”意味着什么,并感染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同时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审美体验。
教师要站在学生角度,面对学生示范应该如何唱好这首歌曲,展示普通的他们可以触摸得到的歌唱技能。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观摩老师的良好范唱,了解正确的歌唱姿势和积极振奋的精神情绪,理解如何练习声音的气息控制、发音吐字,获得良好的发声。
因此,适合学生表现能力的教师示范对学生至关重要。
同时,这也不可避免的涉及歌唱教学中的伴奏问题。
教学中应该适当地采用无伴奏的形式歌唱,这时教师可以直接面对学生,指挥、控制音准和声部的协调,这对培养学生掌握音准和良好的发声是有益的。
特别是采用无伴奏的多声部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用听觉带动声音,启发学生专注地倾听、调整声音的准确与和谐。
幼儿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浅谈幼儿音乐课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歌唱教学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歌唱教学,幼儿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还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如何进行幼儿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是每一位幼儿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歌唱教学的意义歌唱是幼儿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具有多种意义和功能。
歌唱可以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
通过歌唱教学,幼儿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感知能力,为将来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歌唱可以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幼儿需要掌握歌词,并且用声音来表达出歌词所描述的情感和意义,这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量,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歌唱可以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合唱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和其他同学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一首歌曲的演唱,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歌唱教学在幼儿音乐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功能,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二、歌唱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在进行幼儿音乐课中的歌唱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技巧,以便能够更好地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
在幼儿音乐课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学的歌曲,这样可以更加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更容易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歌唱教学。
在幼儿音乐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歌唱教学,例如拍手游戏、跳跃游戏等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还可以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歌曲。
教师可以结合动作教学歌曲。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幼儿在唱歌的同时也做出相应的动作,这样能够增加幼儿对歌曲的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
三、如何引导幼儿学唱歌曲教师需要示范。
在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自己的示范来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歌曲,例如示范歌曲的节奏、音高、情感表达等等,这样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歌曲。
浅谈歌唱教学的策略歌唱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达能力。
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一系列具体策略来指导学生,帮助他们达到优秀的演唱水平。
下面将浅谈歌唱教学的策略。
首先,对于歌唱教学的策略,要注重声乐基础的训练。
声乐基础训练是歌唱技巧的基础,包括音高、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呼吸训练,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锻炼喉部肌肉,以及开发共鸣腔等练习,通过基础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注重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每个学生的声音和音乐感觉都是独特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例如,对于初学者,可以通过简单的歌曲和练习来培养学生的听觉和音乐感觉;对于进阶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解读复杂的曲目来提高他们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
此外,注重情感和表达的培养也是歌唱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歌唱不仅仅是简单的音准和技巧的表达,更是一种无声的情感解放。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和情感,帮助他们在演唱中更好地表达和传达情感,使学生的演唱更加有感染力和深情。
最后,实践和演出是歌唱教学的关键环节。
歌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学生需要通过多次的练习和演出来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提供更多展示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演唱中体验和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
总结起来,歌唱教学的策略包括声乐基础的训练、个性化的教学方法、现代音乐技术的辅助、情感和表达的培养,以及实践和演出的重视。
通过这些策略的应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发展出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技巧,达到自己的音乐梦想。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歌唱教学作者:张援朝来源:《成功·教育》2012年第11期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演形式。
歌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
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感情的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歌唱是人体科学领域里的一门音响学科,以身体为乐器,建立一种良好的歌唱生理状态,从而发出优美的声音,用来演唱歌曲,为表达情感服务,这个过程是通过大脑传导高级神经系统形成的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激起正确的歌唱生理活动,从而形成完美的歌唱。
歌唱教学即是采取唱歌手法,进行的音乐教学。
一、歌唱是中小学阶段普及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全面推动音乐事业的发展,提高全民音乐素质,必须普及音乐教育。
在我国,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文化较落后,教育设施、音乐师资极其欠缺,加之教育思想滞后。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对音乐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绝大多数的学校没有乐器、音响等设备。
一般的学生不会接触到乐器和正统的音乐教育。
即使在大城市里,也只有少数人才能接受器乐教学,因此,采用器乐或其他手段来普及音乐教育是很困难的。
“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属于每个人的沃土”。
只有用歌唱才能克服以上困难,使音乐教育达到全面性和普及性。
作为音乐老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情趣是教学的主要目标。
当然,学会和掌握一种音乐技能,对学生业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从而成为音乐的爱好者和传播者。
我国现阶段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中也体现了歌唱教学的重要性:“唱歌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表现音乐的重要手段。
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
”唱歌教学是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富有表情的歌唱,形象鲜明、内容丰富、旋律优美的歌曲,最能感染教育少年儿童。
二、歌唱是提高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歌唱教学是全面学习音乐的基础,歌唱活动直接与情感相关联,与心灵相沟通。
教育实践与研究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2016年第19期/C (7)>>>教学探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让孩子们“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通过自己在歌唱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进行歌唱教学。
一、创设合理的情境,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对于幼儿来讲,只有他们对某一件事产生兴趣时,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
在歌唱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来吸引孩子的兴趣,抓住孩子的积极情绪进入后面的活动中。
在歌唱活动《夏天的雷雨》中,我首先让幼儿对这首歌曲的旋律进行熟悉,对不同的雨的强弱力度进行感受;接着让幼儿尝试用自己的声音或者乐器来表现雷雨、大雨以及小雨。
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已经接触到过雷雨、大雨和小雨,因此,对于这个歌唱活动没有足够的新鲜感。
在执教过程中,为了吸引幼儿,先用录音机播放雷雨“轰隆隆”的声音、大雨“哗啦啦”的声音、小雨“滴滴答”的声音,刚开始幼儿只因为听到不同的声音觉得好玩,基本都会听出三种雨的声音不同,而没有能真正理解雷雨、大雨、小雨的节奏,这就需要老师对幼儿进行引导。
活动中,我又采用让幼儿“响亮地拍手掌”、“适中地拍手掌”、“轻轻地拍手掌”的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幼儿真正感受不同的雨的强弱关系,让幼儿感受到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二、采用生动的图谱进行教学,图词结合吸引幼儿的注意唱歌是一门艺术,倘若一味地让幼儿死记硬背、机械重复会使唱歌变得枯燥无味。
教师可以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用各种漂亮的图片制作图谱的形式,让幼儿更容易、直观地记住歌词。
当老师犹如变魔术一般将歌曲图谱拿出浅谈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的有效策略李杨(泗阳县李口中心小学幼儿园,江苏宿迁223733)摘要:歌声可以用来表达与分享自己的感受,对于幼儿来讲也是如此。
浅谈歌唱教学的策略
音乐教育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表现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启迪知慧,陶治情操,使他们的心身得到健康发展.
通过歌唱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歌唱起来就会轻松自如自如,完美地表达歌曲的内容和思想感情;通过歌唱教学来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一、训练学生良好的呼吸方法
1.吸气练习
在歌唱的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口鼻并用,吸气后两肋保持扩张状态,气息吸进小腹后,略停片刻,再将气慢慢地均匀地呼出来。
这时我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来练习,其中一人练习吸气呼气另外一人用手顶住他的小腹,要求两个同学体会腹手相顶得‘对抗力’让学生去感受气息在腰腹的支撑着用。
引导学生用口、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胸部和两肩放松。
吸气时我们的腰腹就像一个气球被充胀。
由于横隔膜下沉使腹部向前和向左右两侧膨胀,越往上膨胀度越小。
吸气时不能吸得过深,如果吸得过深容易造成人为的压力,使声音僵硬,气息支撑不好,控制力差。
也不能吸得太浅,如果吸得太浅就会憋在胸部,造成声音的单薄,漂、晃不稳,并会引起喉头和颈部肌肉的紧张,所以只有气吸得下去,声音才上得来,即“气息下得去,声音上得来”.
2.呼气练习
歌唱用气时,要求保持吸气的状态,呼气时横膈膜仍要保持吸气时下沉的状态,要尽量控制住气息慢慢地呼出。
横膈膜属于吸气肌肉,小腹是呼气肌肉,当横膈膜下降控制气息.小腹有一种推气的作用。
如果只有横膈膜的控制而没有小腹的推动,气息就出不来;如果只有小腹的推气而没有横膈膜的控制,气息很快就会用完。
所以必须要有横膈膜的控制又要有小腹的推动,即控制与呼气形成一种对抗的作用。
我们歌唱用气时,要以横膈膜及下肋两侧为支点,使气息均匀用力。
在实践教学中,我用这样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在练习呼吸时,让学生深吸气到横隔膜以下的腰腹处,控制并稳住,然后气息再呼出来此时的状态类似练习气功。
控制呼气气流的大小一致,这样发出的声音音量较响而且比较均匀。
二、发声练习与哄鸣
歌唱的发声与说话的发声是不完全一样的,说话是平静的呼吸状态,不需要强有力的呼吸支持,声音缺乏圆润的色彩,不是音乐化的声音。
而歌唱的发声是有气息支持的,有充分共鸣的统一的声音,歌声能运用自如,能强能弱圆润柔美而持久,具有穿透力。
发声练习主要是将普通的声带训练成能发出持久、科学、艺术、美妙动人的声音,使呼吸力量的大小、声带张力的强度、与共鸣腔体这三者之间保持一定的动太平衡。
才上得来,即“气息下得去,声音上得来”
第一、让学生做张口练习,读元a,或寻找打哈欠时口腔的感觉,有的学生口腔打不开,初学的学生不适应,有些羞涩,所以我让学生练习时用手摸
摸耳根处的凹陷状态。
先让学生感受口腔打开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将上
腭提起,两眼平视前方,下巴向下,上下盒骨积极打开。
发声时犹如在
嘴里含着一个鸡蛋,这样形象的比喻,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第二、第二、学生初学或功底差,就先练习开口音,然后逐渐过渡到其他元音的练习。
音程从一度到二度到三度、四度、五度。
音级也从少到多。
即从易
到难逐渐提高。
第三、第三、先练习中声区,待学生的中声区有一定基础了,能够获得丰满的共鸣效果,能控制强弱后,再练习高声区和低声区。
在发声时,口腔根
据音的高低适度打开。
要想获得好的歌唱哄鸣,首先要有正确的呼吸方法和畅通有力的气息支持,这是共鸣的基础,然后掌握良好的共鸣位置。
声音的位置越高,头声的成分就越多,音质就越优美。
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多做哼唱练习,哼鸣练习容易控制和调节气息、声带和共鸣的比例关系,获得正确的发声;容易体会到声音的位置感,找到声音的高位置;容易体会到声音的共鸣感,获得整体共鸣。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在谈到他唱高音的体会时说:“我是通过哼鸣练习,先获得混合共鸣,并进一步获得高音的共鸣。
练习时要有正确站立的歌唱姿势和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用口鼻垂直吸气,鼻孔兴奋地张开。
哼唱时,有擤鼻涕的感觉,均匀、柔和地从鼻腔往外叹气;哼唱时,嘴唇似闭非闭,上下齿不要咬死,舌头平放,舌尖抵在下牙床上,喉头下沉轻轻提气;哼唱时声音从上腭以上发出,眉心和鼻梁处有轻微的振动感。
闭口哼鸣掌握后,进一步指导学生做开口哼鸣练习,张大口哼“嗯”音。
练好闭口哼鸣和开口哼鸣时用哼鸣做其他带母音的发声练习。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咬字吐字和歌曲的处理
歌唱是音乐与语言紧密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活动。
音乐形象是文学语言形象的升华,生动清晰的语言能够很好的概括和表达歌曲的思想内容,刻划动人的艺术形象,深化主题。
因此歌唱时除了以准确、优美、动听的声音感动听众外,还需将歌曲中的歌词正确而清晰地传达给听众,使听众能听清听懂。
我国传统声乐中对吐字要求做到“字正腔圆”.
我们生长在凉山彝族自治区,学校的学生平时交流主要使用汉语和彝语两种语言,很多同学在唱歌时不能较好的把字吐清楚,特别是彝族同学虽然学习了汉语,但由于自小就以彝语交流为主,要想在短时间内就把一首歌词唱清楚,那是多买的困难啊。
所以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朗读歌词,把歌词、字读清楚读准确,然后再唱歌。
并要求学生多接触汉语拼音的学习,早读课上大声的朗读课文。
贵在坚持,哪怕每天只掌一种音节都可以,时间长了,掌握的也就多了。
在歌唱之前,让学生以练声的方式哼唱歌曲的旋律,以免只为歌唱而歌唱,用不上练声时的气息控制。
让学生带着练声的方法,再结合歌词的含意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歌曲的内容、风格、速度、力度、表情、节奏、节拍、旋律线条的起伏以及调式调性,曲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和处理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音乐的感染力。
歌唱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置入音乐中,与音乐融为一体,在歌唱中充分地流露出感情,这样“以情事带声,声情并茂”地演唱,才能把歌曲唱好。
另外,引导学生多听一些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注意听他们对同一首歌曲的演唱,学习他们处理、表现歌曲的手法,学习他们的长处,扩展自己的艺术视野,丰富自己
的艺术表现手段。
提醒学生绝对不能盲目的模仿,要根据自己的声音条件和基础有目有选择的学习,这样才能在演唱艺术上进一步的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