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寓言四则《穿井得一人》公开课获奖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449.89 KB
- 文档页数:14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能力。
2.探究文章寓意,从中获得“凡事要深入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的启示。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文言文,教师应当考虑学情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提高其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兴趣,进而培养阅读能力。
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3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疏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
2.把握文章的寓意,获得生活启示。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过程1.板书课题,猜其含义。
(课前不预习,板书学生猜出的“穿”“得一人”的意思)2.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读准字音,要求读得通顺。
3.指名学生读课文。
(读不准的地方,生纠正。
板书易错的字词。
)4.自由读课文,要求流畅,不读错字。
5.齐读。
(基本能理解内容的举手,了解学生理解文章的初步状况)6.结合注释,尝试翻译全文。
(先自主阅读,要求动笔写一写。
然后再同桌间交流难懂的句子。
)7.鼓励学生针对句子翻译提出质疑,学生互助解疑。
师板书重点字词含义。
穿:挖掘及:等到氏:姓。
(丁氏就是姓丁的)家无井而溉汲有闻而传之者而:表承接居外:在外面闻之于宋氏:之,代词代指丁氏穿井得一人的这件事。
于,介词,被。
问之于丁氏:之,代词代指丁氏穿井得一人的这件事。
于,介词,向。
非得一人于井中:于,介词,在。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求:寻求,打听。
若此:像这样。
不若:不如8.课件呈现重点句子及其翻译。
先指名学生回答,再呈现答案。
选择题形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强调文言文翻译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A.家中没有井,须到外面打水浇地,因此经常有一个人住在外面。
(×)B.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A.居住在国都中的人讲述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直译)B. 国都中的人都把“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