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月夜》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18
汇报人:2023-11-17•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诗歌内容解读•诗歌的欣赏与理解目录•诗歌在教学中的运用01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公元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
《月夜》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作者杜甫对时局的关切和忧虑。
安史之乱背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过上了流离失所的生活,他深切体会到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这些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杜甫的流离生活《月夜》创作背景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
杜甫的诗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作品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矛盾,又表达了对贫苦人民深刻同情,真挚动人。
作者杜甫简介独特的韵律和音韵杜甫在诗歌创作中,非常注重韵律和音韵的运用,使得他的诗歌在传达深厚情感的同时,也极具音乐美感。
雄浑豪放杜甫的诗歌气势磅礴,语言雄浑,展现出诗人的豪放个性。
细腻入微杜甫诗歌中对人物心理、社会现象的刻画都表现出惊人的细腻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
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杜甫诗歌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他的诗歌往往直抒胸臆,对现实进行尖锐批判。
杜甫的诗歌风格与特点02诗歌内容解读《月夜》整体内容概述《月夜》是一首描写夜晚月色的诗歌,通过对月色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宁静、美好自然的赞美之情。
诗歌结构诗歌整体上分为描绘月夜美景和抒发情感两个部分,结构简洁明了。
诗中表现的意境与情感月夜美景诗歌通过对明月、清辉、林间等元素的描述,勾勒出一幅幽静、美丽的月夜画卷。
情感抒发诗人在欣赏月夜美景的同时,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月亮在诗歌中象征着纯洁、美好,通过对月亮的描绘,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象征手法拟人手法抒情与描写相结合诗歌运用拟人手法,如“月光如水洒林间”,使得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诗歌在描写月夜美景的同时,融入诗人的情感抒发,使得诗歌既具有画面感,又富有情感色彩。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范文三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范文,供大家阅读。
九年级语文下册《月夜》精品教案范文一一、导入新课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
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可以说是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
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月夜》 1.认识作者,把握写作背景。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
五四运动时期,沈尹默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
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年代,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
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概而言之,国人有了主体意识。
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地出现,例如这首《月夜》。
因此《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
2.朗读诗歌,理解象征意象与主旨。
(1)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用你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绘出来。
明确:霜风呼呼地吹着,月光明明地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教学提示】抓住诗中景物特点来写。
(2)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纪实,简单地描写记录当时的某种场景,但这何尝又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象和主旨的理解。
明确:象征意象: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相。
杜甫《月夜》教案杜甫《月夜》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月夜》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甫《月夜》教案篇1教学目标:1、以“月”为线索,赏析本诗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2、发挥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感受诗中美景。
3、缘景明情,把握诗歌“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教学重点:赏析诗歌的景、理、情。
教学难点:把握诗歌感情基调。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的时候,心中总是会产生无限遐想,也自然会想到一些与月相关的诗句,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诗人们总是对月亮怀有深厚的感情,这就是一种“月亮情结”。
1、思乡怀亲之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清幽雅致之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3、凄清孤苦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4、时空永恒之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师: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更有位诗人因为这轮明月而成就了一篇千古佳作,这首诗被成为“孤篇横绝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便是我们今天要学习春江花月夜,而那位诗人便是张若虚。
板书课题、作者二、诗歌美读1、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整体感知诗歌意境。
2、学生齐读三、以“月”为线索,具体研读课文(一)展开联想和想象,置身“月之景”。
1、全诗主要写了哪些意象,在众多的意象中哪一个意象是能统摄全诗的意象?明确:月。
2、全诗哪几句是集中描写月下美景的?明确: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