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影整合营销启示录[论文]

电影整合营销启示录[论文]

电影整合营销启示录[论文]
电影整合营销启示录[论文]

电影整合营销启示录

摘要:整合营销传播是电影营销的主流趋势。《复仇者联盟》是好莱坞爆米花影片叫好又叫座的代表之一,它开创了“用电影营销电影”模式的先河。影片的整合营销传播以“用电影营销电影”为核心,采用跨界营销、口碑营销等多种手段,创造了惊人的票房记录。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电影营销《复仇者联盟》

整合营销传播(imc)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后,在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备受推崇。整合营销传播强调在营销传播过程中各要素的系统整合,营销传播手段协调、统一,并与消费者建立长期、稳定的双向交流体系。[1]对电影来说,imc不仅最早在该领域被成功运用,同时它也代表着电影营销的根本方向。[2]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电影产业,电影整合营销贯穿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之中,并建立起一套成熟的电影整合营销模式。目前,中国的电影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电影营销的认识和实践都在摸索中前进,许多国外电影整合营销策略都有值得学习之处。

《复仇者联盟》是根据美国漫威公司旗下漫画改编的电影,上映后得到了无数好评,狂刷全球票房,打破多项记录,目前位列全球票房榜第3位。该影片的主要内容为钢铁侠、美国队长、雷神、绿巨人、黑寡妇和鹰眼6位性格各异的超级英雄集结到一起,在神盾局的组织和带领下,组成了团队“复仇者”,保护地球不受外星邪恶势力的侵略。英雄电影是美国主流文化之一,在美国有着庞大的

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实施中所面临的问题分析 邱文华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由于各部门过多地注重自己部门的利益,整合的迫切性也就愈明显。文章对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企业实施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细致地分析。 关键词:整合营销传播;面临问题;建议 1概述 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冲击预示着中国已经紧紧地与国际经济接轨,更为重要的是我国需要融入到国际市场营销的潮流中,与发达国家要在同一市场条件下展开竞争,传统的市场营销观念、体制和策略等都必须站在国际市场营销的起点重新调整、审视和制定。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新形势下营销手段必须要满足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的当代市场经济的要求。这种新的营销手段就是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其中心思想是企业通过与消费者进行有效地沟通,确定企业统一的营销策略,同时协调使用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从而使传播达到最佳效果。整合营销传播是以由外而内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内外所有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核心而重组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 整合营销传播(IMC)的概念发源于“传播协同效应”概念。传播协同效应是指企业采用多种传播手段,包括广告、公关、促销、直效营销等所达到的综合效果高于单个传播手段效果的简单迭加。企业各传播手段的协同效应经过进一步的发展,到后来演变为整合营销传播概念。简单地说,“整合营销传播”是研究如何向别人有效并高效地传递信息,以致最终改变人的认识和行为的理论。为了达到“有效”,就必须了解对方想了解什么信息,什么样的信息最容易使其接受,并最终影响到其行为的产生。为了达到“高效”,就必须把多种传播方式、手段整合起来,达到传播的最佳效果。整合营销传播最主要的内涵有三点:①未来营销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传播沟通;②以消费者为中心;③整合的概念。 2整合营销传播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整合营销传播”是世界营销理论的重大发展,但是不能仅仅因为看到整合营销传播在国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就想当然的认为这一理论在中国也能茁壮成长,那显然是很片面的。中国目前的市场环境与国外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少在国外比较流行、适用的东西到了中国却“水土不服”。所以,要想知道整合营销传播是否适用于中国市场,必须首先对中国企业的营销现状进行客观的分析,然后结合整合营销传播的特点,才能得出其是否适用于中国的结论。 2.1新形势下我国企业界需要新的理论指导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学习心得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和实践 武汉大学广告学系:李星 选题意义:大众传播效果逐渐减弱,受众细分成“分众”和”小众“而竞争日趋激烈,营销效传播的环境更加喧嚣,整合营销传播发挥协同效应;为企业建立品牌资产发挥其更大的竞争优势;此外,IMC强调的与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的建设性关系与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不谋而合因而具备一定的普世价值;IMC的理论及实务在广告实践和营销实践中发生深刻的影响。 基本内容:本文是为了阐述整合营销传播与现代广告的联系。首先论述整合营销传播的诞生现实背景及理论基础,勾勒出其发展的阶段,以及在此过程中与广告的相互影响。归纳出整合营销传播的广狭定义、基本特征、核心原则,指出其继承和发展了现代营销理念。在IMC理论指导实践中结合广告策划总结其策划模式、表现策略和媒介策略,以及在IMC的指导下的广告与公共关系、销售促进、直复营销、体验接触的具体执行实践; 研究现状:在研究过程中历经了从兴趣感知的主观了解到收集资料联系实践深入观察的客观认识,体悟到IMC理论的来龙去脉,强烈感受到其理论的庞杂性,以及与客户关系管理、关系营销、数据库营销、品牌传播学消费者行为学的紧密联系;深化了营销学和广告学的知识的学习,并有效整合了自己的专业知识,

IMC的理论的研究在实践必将会继续发展,焕发生机。 论文摘要:首先探讨了整合营销传播来龙去脉,整合营销传播的诞生是广告环境中市场竞争、媒介、消费者三大合力的结果;而现代营销学强调的以消费者为中心4C理论和建立维持顾客关系的关系营销是为理论基础的;其发展状态由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集聚化,强调“一个声音发话”阶段到追求塑造品牌形象、管理品牌关系、累积品牌资产品牌传播阶段,而品牌接触点/连接点的管理可达到“营销即传播,传播即营销”的境界。然后再深入的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分析,其内涵包括在具体应用中发挥营销传播组合的协同效应和协调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普世价值;其特征包括整体策略的一致性、讯息传播的持续性、传者受者间交互性、协调变通的实战性;其核心原则包括以品牌传播为号召旗帜、以服务消费者为灵魂、以数据库营销为驱动器. 最后在整合营销传播的执行实践过程中,其策划模式总结为识别确定阶段-执行实施阶段-评估检测阶段;在广告创作过程中整合营销传播关于广告定位、诉求策略及创意策略等表现策略的灵巧应用;结合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思考了媒介的内涵、特性和媒介的创造性整合的应用;在分析广告销售过程中的活动策略结合实例分析了广告与销售促进、公共关系、人员推销、体验接触的有效组合。揭示了整合营销传播对广告的深刻影响,以及营销传播组合间都是为了加强品牌与顾客的联系。

运用整合营销打造中国电影品牌

运用"整合营销"打造中国电影品牌 作者:郑潇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41 刊名: 新西部(下半月) 英文刊名:NEW WEST 年,卷(期):2008,""(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4条) 1.唐榕.部培仁电影经营管理 2005 2.唐.舒尔茨.海蒂.舒尔茨.何西军.黄鹂.朱彩虹.王龙整合营销传播--传播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 2005 3.查看详情 4.陈胜乔查看详情 相似文献(10条) 1.学位论文徐颖涛论张艺谋电影中女性文化的叙述与传播2009 当今世界,电影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长久以来,中国政府在维护社会结构和产业利益的双重诉求下,对电影信息资源的全球流通一直保持谨慎的态度。80年代步入于影坛的张艺谋在中国原有的电影格局中撕开了一条裂缝,向西方展示了一个与以往经验不同的中国景象,从而吸引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注意力,形成了“张艺谋电影”以及“谋女郎”等重要的文化品牌。张艺谋的成功是中国影坛的一个传奇,因此“张艺谋现象”也由此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他通过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化叙述,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开拓出了一条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成功之路,成为中国电影的品牌。因此,我们可以说张艺谋及其电影活动,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艺术创作的范畴,而被注入了更丰富更复杂的文化意味。我之所以选择张艺谋电影为论题,是因为在中国文化转型时期,张艺谋的电影策略是全球化语境中文化传播的成功范例。因此,笔者力图从张艺谋电影文本中发现他的文化传播的方式,从理论上探索其电影的意义。出于对中国电影文化传播的关注来讨论张艺谋电影,通过张艺谋电影的个案分析,探索其电影的文化传播方式,这无疑对当今中国电影民族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从传播学的角度,以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文化为切入点,从张艺谋电影品牌的建立、张艺谋电影中对女性文化的叙述,张艺谋电影中女性文化的传播及对中国民族文化传播的启示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进而探讨在“文化接触和冲突”日益激烈的21世纪,中国电影的文化传播之路该怎么走? 2.学位论文刘君二十一世纪新导演及其创作实践研究2008 历史迈入新的世纪,中国电影迎来新的百年。2000年前后的中国电影业面临着好莱坞电影的“大举入侵”和国产电影产量与收益的大滑坡,挑战与压力空前巨大。此时,电影管理层推出一系列救市措施,相继颁布新的《电影管理条例》和《摄制电影许可证(单片)》等政策法规,并把电影定位为一种产业。同时,随着大众文化的升温,DV等技术条件的普及,催生出了新的导演群体。这一群体虽然在同一时间首掌导筒,但从其构成上看,他们身份各异,作品千差万别,故此,成为了中国电影“无代的一代”。论文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主流意识形态电影。通过对新导演创作的“主流意识形态电影”进行分析,总结出他们对主流的选择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行为,而且他们把主流意识与电影结合得恰到好处,实现了体制、电影创作者与观众的多方共赢,为当下中国电影构成提供了新的产业增长点。 第二部分,艺术电影。本章进一步把艺术电影细化为“作者电影”和“新主流电影”,通过对这两种形态的电影进行研究,可以看出艺术电影导演对电影产业的认识逐步深化,努力寻求观众认同和市场承认的发展方向。 第三部分,商业电影。新导演在当下的商业电影创作主要表现为低成本的喜剧电影和催人泪下的“苦情电影”。本章总结了这部分商业电影的经验和不足,在肯定其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其在当下电影产业中自我与客观环境的双重局限。 第四部分,把新导演放在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环境下进行考量,阐述当下中国电影生态环境的畸形,即商业被忽视,艺术反而成为支撑,这与中国电影的产业发展要求相违背,不能形成良性的产业机制。 第五部分,结语。通过对新导演本身“无代的一代”和其创作实践多样性的分析研究,以及对他们浮出水面近十年成绩的测评,总结出他们对中国电影的产业贡献日益加大,使国产电影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向市场靠拢已经成为一种集体自觉,我们有理由期待,在电影导演更新换代的历史更替中,这一群体能够从中国电影的中间力量成长为中坚力量,成为中国电影在新世纪的真正“继承人”。 3.期刊论文周雯.Zhou Wen"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品牌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电影艺术2007,""(4) 1992年,中国电影的发展正处于谷底,而这一年,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的影视专业刚刚成立.在讨论学科建设问题时,老师们提出应该创办一个属于大学生自己的电影节,在系领导的认可和大力支持下,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搭起了中国电影人和大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一方面让在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有更多机会接触中国电影,增进对中国电影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感受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让中国电影人了解大学生对中国电影的热爱,并知晓大学生对中国电影的看法和愿望,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大学生电影节成为了"国产电影的加油站",并担当起"为国产电影培育青年观众"这一神圣而艰难的使命.1993年4月,第一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 4.学位论文李镇风当代审美文化视域中的“张艺谋现象”批判2004 "张艺谋现象"是指一种发生在当代文化转型过程中的文化高温现象,这一文化现象具体表现为张艺谋导演成功的个案.张艺谋通过对电影艺术的不懈探索,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张艺谋开拓出了一条国产电影走向国际化和商业化的成功之路,张艺谋成为电影界乃至整个文化界的热点人物,成为中国电影的品牌.同时,这一文化现象又超出了电影领域,成为一种当代审美文化现象.论文把"张艺谋现象"置于当代审美文化的视域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回答了三个问题:一、这一文化现象是什么?它有那些表现特征?二、这一文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使它持续高温的原因又是什么?三、这一文化现象的时代意义是什么?在第一部分中,论文回答了这一文化现象是什么的问题,论文从"一位制造国际轰动的中国人"、"一位东方民俗寓言的阐释者"和"一位影视艺术执着的探索者"这三个方面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在第二部分中,论文对"张艺谋现象"孕生的历史语境进行了分析.结合"张艺谋现象"的种种表现,从"国际文化交流与中国电影文化走向世界","经济体制改革与电影的产业化方向发展"两个大的方面,得出了这一文化现象孕生的历史原因.在第三部分中,论文对当今文化语境进行了考察.从"张艺谋现象"与后殖民主义批评、"张艺谋现象"与消费主义文化的兴起、"张艺谋现象"与大众传媒这三个视角,得出了这一文化现象之所以持续高温的原因.在第四部分中,论文对"张艺谋现象"的当今文化意义进行了分析.认为影片《红高粱》和《英雄》在新时期电影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正处在中国电影转型的两个关节点上,对于中国电影文化甚至整个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和走向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因此,从张艺谋身上可以看到整个文化转型的痕迹,"张艺谋现象"成为文化转型的一面镜子.总之,"张艺谋现象"是特殊的历史语境和特殊的文化语境中孕育和催生出来的一个包罗万象、雅俗共赏的"现代神话",它浓缩了文化转型期的方方面面,对它的研究对于寻找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之路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5.期刊论文吴俪蓉论张艺谋电影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传承(学术理论版)2009,""(4)

第十二章---电影市场营销知识分享

第十二章电影营销(Movie Marketing)概述 一、中国电影市场的总体特征 综合分析中国电影市场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最近几年的基本数据,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总体特征: 1、综合收入逐年提高,但市场规模仍然偏小 虽然从2002年到200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综合收入逐年提高,但电影市场的整体规模仍然偏小。与美国相当于800亿人民币的市场票房相比,国内的电影票房收入差距巨大。同时,由于目前中国电影只能依靠销售海外版权的方式获得海外收益,缺乏独立的海外发行能力,国内电影的海外票房收益也受到限制,国际市场狭小。加之电视放映市场仍处于起步期,因此总体而言,中国电影的整体市场规模仍处于较低水平。 2、制作数量保持增长,但票房梯度仍不合理 从2002年到2006年,虽然国产影片的制作数量始终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国产影片的票房梯度却并不合理。与每年少数几部大导演的“国产大片”相比,相当多的国产影片不能进入发行渠道,即便勉强发行,往往也由于不适应电影观众的需求,票房效果不好,难以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最终造成国内电影票房梯度陡峭,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趋势 3、吸引能力持续上升,但消费主体仍需培养 虽然伴随着国产影片制作数量、制作水平的提高,国内电影市场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持续上升,票房成绩进步显著。但与世界先进的

电影市场相比,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主体仍需培养,消费群体范围仍然偏窄,消费频率仍然很低,全社会范围内的电影文化氛围仍未形成。据国家电影主管部门的统计,2002年中国电影观众总人数为2.5亿人次,平均每人5年才进一次电影院。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年人均观影次数已达5.7次,韩国也有2.27次,中国电影市场的消费水平明显落后于世界和亚洲先进水平”。 4、创作题材不断丰富,但目标细分仍不明确 国产电影制作数量的提高,使中国的电影创作题材不断丰富,大到反映国计民生的政治题材,小到反映另类群体的边缘题材,国产影片在制作观念突破和审查制度放松的基础上,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然而,影片的目标细分仍然不明确,现有类型也比较单一。针对不同的市场消费群体,并没有相对应的影片目标定位,消费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市场开发深度也受到显著影响。 5、营销观念更加自觉,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 电影不仅是制作出来的,而且也是营销出来的。随着国外先进电影营销理论在国内的传播,电影的营销观念在电影界已经逐渐成为共识,营销意识更加自觉,营销手段不断创新,营销强度不断提高。但整体而言,国内电影市场的营销行为仍停留在以影片为中心的中度开发阶段,绝大部分都是先有影片,再有营销,制片方、发行方、消费者三者统一的影片营销体系尚未建立,影片营销对影片生产的引导仍然不够,营销手段过分偏重于“档期营销”、“事件营销”等具体操作,营销的整体水平仍然偏低。

论整合营销传播在企业中的运用(论文)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消费者的市场地位不断的上升,各企业间竞争显得尤为激烈。与此同时,传播媒介也呈现“零细化”的趋势。营销传播在纷繁的市场上也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果任其发展而不进行必要的整合,企业面临的将是代价高昂的重复浪费和无效工作,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鉴于此,为了实现传播活动的完整以产生协同效应,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第一部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简称IMC)专著——《整合营销传播》在美国问世。该书的作者是在广告界极富盛名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E?舒尔茨及其合作者田纳本?劳特朋。该书出版后,随即引起极大的反响。作为整合营销传播的开山之作,在与传统营销比较的基础上,对90年代营销传播的新环境、新观念的论述的阐释,令营销界为之耳目一新,这种营销的方法就是整合营销传播。 关键词1:理论;关键词2:现状;关键词3:阶段问题;关键词4:对策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理论基础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涵义 随着消费者的市场地位不断的上升,各企业间竞争显得尤为激烈。与此同时,传播媒介也呈现“零细化”的趋势。营销传播在纷繁的市场上也越来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如果任其发展而不进行必要的整合,企业面临的将是代价高昂的重复浪费和无效工作,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鉴于此,为了实现传播活动的完整以产生协同效应,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第一部IMC(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简称IMC)专著——《整合营销传播》在美国问世。该书的作者是在广告界极富盛名的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唐?E?舒尔茨及其合作者田纳本?劳特朋。该书出版后,随即引起极大的反响。作为整合营销传播的开山之作,在与传统营销比较的基础上,对90年代营销传播的新环境、新观念的论述的阐释,令营销界为之耳目一新,这种营销的方法就是整合营销传播。具体来说,是以利害关系者为核心,综合协调使用各种传播方式和营销手段,以统一的目标和统一的传播形象,传递一致的产品信息,实现与利害关系者的双向沟通,建立与利害关系者长期紧密的关系,以更有效地达到广告传播和产品营销的目的[1]。这里所指的利害关系者,不仅仅是指的消费者,还包括员工、投资者、大众媒体、政府、竞争对手等所有整合营销的传播对象,而这个思想,这个利害关系所指代的,也正是该理论的特别之处。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目前的品牌营销相比众多国外的跨国企业来说仍然属于初出茅庐,品牌之路远而弥艰。不过,时不我待,跨国企业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随之而来的,中国的品牌营销时代在方兴未艾之时将迅速被新一波的浪潮盖过。但是,市场经济持续发展的告高速腾飞也簇拥着竞技模式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信息高速发招、网络不断普及的21世纪,新时代的我们不能抱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念,要实现主动出击,否则将会面临被市场所遗弃的危机。从消费群的角度看,随着国内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品牌建设力度,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正悄然崛起,与跨国企业只在伯仲之间。以通用机械行业为例,在绝大部分应用领域,用户无论选择任何一个品牌的产品,基本都能满足现实的需要。也就是说,企业在市场竞争之中,技术、产品连同营销手段都趋向同质化,品牌琳琅满目,用户眼花缭乱,品牌的影响力将不复存在。品牌影响力不复存在,也就预示着我们的市场是一个发展不健全的市场。所以说,21世纪的的市场将是更加理性化的市场,我们的规则必须做到更加科学合理,否则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将更加残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卫军英. 整合营销传播典例[M].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7.

中国电影整合营销策略分析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市场营销实务》期末试卷 (文秘 1301) 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考试时间 班级文管 1301 学号100132341 姓名陈镝 成绩

中国电影的营销策略 如今,全球经济 ( 包括娱乐产业 ) 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 已成为世界电影工业发展的典范,美国电影在全球电影票房收入中占到80%以上,而对 于拥有 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电影市场拥有着无限的发展空间,有专家指出,不超过 1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6]电影营销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迫切要求,而目前国 内电影市场不容乐观,国产影片大量生产但良莠不齐,加上进口大片对市场的争 夺,更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适合中国特色的电影营销模式,使很多国产影片埋没其中, 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回报,更不能开发出非荧幕后续产品使效益最大化。 中国的电影现在还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也没有科学的宣传营销策略,没有商品化的 运营模式,娱乐完了也没有附加产品的接轨。外国许多电影的广告,产品醒目地出现在 各大商场,电视,一边宣传电影本身,一边为电影做着营销。本文将对中国电影如何开 拓出一条适合自身的营销之路进行分析。 一、中国电影的营销现状 (一)中国电影营销方式 这些年来中国电影界开始有些摸到影片整合营销门路的发行方操作起各种营销手段 来开始有些发展。主要宣传手段除以往的搞盛大首映式曝炒负面新闻加大各传统媒体的 广告投放力度外,新媒体(户外电视,网络 ) 。流行元素嫁接、利用强势媒体互动等手法 也被越来越多地惜鉴,其中有些是效法好莱坞的成功模式,有些则是土法造车但不 论是打西方牌还是东方牌,其营销作用都是相当明显的。[8]中国电影营销主要采用的方 法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 1.拉式营销 指的是利用电影的强势品牌力,制造市场轰动,让消费者和媒体充满期盼、主动靠近, 如张艺谋《十面埋伏》的演唱会营销策略和《泰坦尼克》主题歌营销法。这种方法 撕开市场的力度大,立竿见影,省时省力,《十面埋伏》数天内票房达到 5000 万人民币, 就是利用从 CCTV《同一首歌》那里学来的演唱会营销法。 2.推式营销 指的是电影品牌力还没有得到认同,通过各种营销手段,主动把自己的电影推向市 场,绝大部分电影产品采用的就是这种营销传播法。但是如果策划不周、营销不力,很 容易难以立足于市场。 3.联合促销 联合促销是电影营销的一种合作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商家所采用。它可以网聚 消费者的“眼球”,使一个企业或产品的营销成本大大降低,同时可以帮助产品实现接 触更多消费者的目标,接触到许多传统企业广告无法企及的消费者。 对电影企业来说,联合促销则意味着获得更多额外 ( 免费 ) 的电视与平面广告宣传,以 及出现在全国各个大型超级商店和公共场所的广告机会,扩大了电影本身的广告宣传效果, 增加票房。联合促销确实是现代市场营销的一个有效技法,但是,若运用得不好,一不小心 就可能招来官司,甚至导致市场惨败。《英雄》与多普达,《十面埋伏》与方 [15] 正电脑进行联合促销,实际上是在相互借势,共同造势,共占鳌头,以求双赢。 (二)近年中国电影营销成果 这些年的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速,票房比起以前也可以算是有长足发展。青春偶像 片《头文字 D》7200 万票房,武侠片《英雄》 2.5 亿票房,新年档的文艺片《黄金甲》 3 亿,魔幻票房史诗《无极》 1.7 亿票房,还有功夫片《功夫之王》首周突破 8000 万票房。 [10]但是中国电影目前只注重票房,对电影后的娱乐产品、副产品的开发、利用是少之又 1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中国十部经典电影前期营销案例分析 网络2014-04-03 5991人喜欢 电影不仅能够成为娱乐新闻的头条,也能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2002年上映的《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自此以后中国电影业逐步步入一个电影营销初步阶段。当电影制造的话题、电影制造的体验,成为一种特殊的市场驱动力并成功地被企业运作,那么采取整合营销手段,将会创造出巨大的市场价值。此后的无数影片纷纷新招频出,你方唱罢我登场。专业而系统化的特色营销使得中国电影票房屡创新高,也使中国电影产业真正走向了成熟。电影营销在这几年似乎比电影内容本身更为夺人眼球。从发行公司、院线到影院,各种影片在不同层级都频频使出营销新招。 一、《英雄》新闻营销最成功 2002年底在全国上映的张艺谋影片《英雄》,成为中国电影走进市场营销的第一版本是当之无愧的,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个第一,也引来了无数争论。张伟平策划的一系列轰动性新闻事件,使全国媒体持续地为《英雄》疯狂,最终成功地把《英雄》炒上了天,我们来回顾下新画面公司高明的新闻营销过程。 影视营销 1:2002年7月13日,天津《新快报》突然曝光了《英雄》的多张剧照。 2:2002年8月2日下午3时,张艺谋携《英雄》在香港湾仔会议中心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 3:2002年9月9日起,一部名为《缘起》的记录片推出,跟踪拍摄记录这部电影的成长。 4:2002年10月中旬,新画面公司打出关于《英雄》出征奥斯卡的报道。 5:2002年10月24日,《英雄》突然要在深圳首家五星影城“试映”7天。 6:2002年11月19日,由《英雄》编剧李冯改编的同名小说面市。 7:12月14日至17日,剧组主创人员乘包机前往3个城市参加首映场的见面会。 8:11月29日下午,电影音像版权在中国大饭店的宴会厅拍卖。 9:12月6日,游戏版、漫画版《英雄》火速推出。 10:12月6日《英雄》广告上央视。 11:12月14日人民大会堂举行一个首映仪式。上海和广州两场新闻发布会。

整合营销传播 论文参考书目

整合营销传播论文参考书目 整合营销相关的参考文献 沈利菁 1. 陈可,福建音乐广播受众定位及分析方法——从整合营销传播的角 度分析,东南 传播,2009(06) 2. 施红,浅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图书出版业中的运用,出版广角,2009(06) 3. 苏月,品牌管控下的公益传播——“5.12中国爱-中国娇子爱心行动”整合营 销传播 个案解读,广告大观(综合版),2009(06) 4. 赖燕,基于整合营销传播的顾客忠诚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09(11) 5. 荀阿先,基于网络经济的整合营销传播模式研究,中国流通经济,2009(05) 6. 张馨友,以整合营销传播(IMC)手段创造本土企业的公司价值,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3) 7. 冯虹茜,整合营销传播的典范——王老吉,时代经贸,2009(04) 8. 卢小平,“整合营销传播之父”唐?舒尔茨来粤传经,大经贸,2009(06) 9. 陈增光, 六千万网民参与的奥运火炬在线传递——缔造网络整合营销传播新典范,今传媒,2009(04) 10. 王英铎,浅谈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我国的发展,中国商界(下半月), 2009(04) 11. 张凌,论我国大学信息素养培养资源的整合——以整合营销传播的 五步流程为范 式,中国电子教育,2009(01) 12. 刘晓琳,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创意,国际公关,2009(02)

13. 曹亚东,TOP计划下奥运整合营销传播应用的研究,商场现代化,2009(08) 14. 陈初友,IMC理论在报纸发行中的应用,新闻爱好者,2009(02) 王启万,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嬗变及其发展方向,商业时代,2009(06) 15. 16. 陈刚,新兴市场、共时性竞争与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市 场的发 展状况研究,广告大观(理论版),2009(01) 朱红亮,整合营销传播及其管理要义,河北学刊,2009(02) 17. 18. 袁红军,整合营销传播与虚拟参考咨询服务之关联,现代情报,2009(02) 19. 张楠,媒介的整合营销传播分析研究,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9(01) 20. 林 敏芳,整合营销传播思维下的高校品牌建设,江西教育,2009(Z1) 21. 徐利刚, 中国企业的整合营销传播之路——从李宁与北京奥运会的整合营销策略说起,中国广告,2009(01) 22. 娄晓敢,IMC新探索,广告人,2009(01) 23. 刘文静,IMC理论视角下供应链模式选择研究,现代商贸工业,2008(13) 24. 何军,浅析我国企业如何实施整合营销传播,中国集体经济,2008(01) 25. 李新,试论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我国金融服务业中的应用,企业经济,2008(12) 26. 黄鹂,“整合营销传播”IMC的定义探析,广告大观(理论版),2008(06) 27. 顾典,连锁专卖取胜之道——上海同创广告捷强连锁品牌整合营销传播案,中国广告,2008(12) 28. 薛可,基于IMC的中国电信“我的e家”传播方式研究,东岳论丛, 2008(06) 29. 张维,整合营销传播:走出图书营销的困境,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8 (11)

影视专业热门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2018届影视专业热门毕业论文题目参考 随着国内国外电影票房不断刷新,影视专业成为了热门,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在毕业季,影视毕业论文题目选择也成为重点,以下列出110个题目作为参考! 1、探究数字影视后期编辑与特效合成 2、中职学校影视动画教学方法探讨 3、我国高等院校影视传媒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分析 4、民间美术造型艺术对影视动画创作的影响研究 5、影视传媒文化软实力的诉求与提升 6、关于我国影视传媒过度娱乐化现象的思考 7、加强影视片财务管理的途径分析 8、对数字影视编辑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 9、画面节奏在影视后期制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10、试论影视非线性编辑及其优越性 11、浅谈美国影视业对中国影视传媒行业发展的启示 12、国产影片中影视后期制作的应用和影响分析 13、地方应用型高校影视摄影专业的学产融合探索 14、浅谈影视文化对青少年的负效应涵化及应对策略 15、影视作品新闻宣传的文艺价值与担当 16、基于影视动画的美术风格研究 17、浅析我国影视动画音乐中的民族风格 18、新时期影视营销中的营销策略以及创新分析 19、论影视表演中的形体表演训练 20、基于影视拍摄现场的合成处理系统 21、关于影视艺术的微传播问题分析 22、论影视动画元素在茶文化传播与传承中的载体作用 23、探索影视声乐作品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24、中小规模民营影视公司发展的现状、策略与前景 25、网络新媒体背景下的影视营销策略研究 26、浅谈影视音乐的艺术审美功能和艺术处理方法 27、赵季平影视音乐的成功因素分析 28、民族视域下影视人类学的思维建构 29、在线视频中影视付费生态的建设路径 30、影视动画中拟人化角色运动规律研究 31、影视动画设计专业教学软资源的配置与改进 32、我国影视文化贸易竞争力分析 33、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高效方法探究 34、中国对美国的影视贸易逆差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35、影视动画创作中的动画表演探究 36、促进中职影视后期制作课程教学的高效方法 37、浅议中韩人物造型在影视作品中的差异 38、大数据时代下的影视制作 39、新媒体对影视传播的影响 40、大学影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途径

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策略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整合营销传播( IMC) 这一观点是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由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发展的。IMC 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统一的传播目标。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中国内地的引入可以追溯到1 9 96年中山大学教授卢泰宏和李世丁在<国际广告>上发表的系列介绍整合营销传播的文章 而国内家电行业巨头一一科龙则首次在企业实践中对整合营销传播理论进行了大规模应用 2OO 3年舒尔茨教授访华亲自传经布道将IMC在中国推至顶峰。 整合营销传播是一个永远值得追求的、艰难的目标,是一个长远的.与企业战略,与企业日常经营休戚相关的事业。因为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完善的运用,所以对其的认识和运用还很稚嫩,市场还不完善有些企业甚至是盲目的运用。应该加强对整合营销传播的认识,真正理解其深远意义,同时提升我国市场的稚嫩性,使得市场越来越成熟,区慢慢适应这个新的营销概念,同时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对于整合营销的运用我国企业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在不断地探索中前进,只有深刻地理解整合营销传播涵义,切实稳妥地执行整合营销传播策略,才能为企业带来品牌资产的积聚和效益的提升。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 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从理论一出来就开始争论不休,无论是那些理论大家,还是基于这些理论的大家的研究整理个人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研究者,都发表者他们自己的自己研究的看法。

托马斯·罗素(J·Thomas Russell)和罗纳德·莱恩(W ·Ronald Lane)认为:“整合传播是将所有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包括广告、销售促进、公共关系、直接反应广告、事件营销、包装以有利于品牌的形式呈现,对每一条信息都应使之整体化或相互呼应,以支持其它所有关于品牌的信息或印象。如果这一过程成功,它将通过向消费者传递同样的品牌信息而建立起品牌资产”。 厄兰·罗曼(Ernan Roman)认为:“整合直接营销是一种把各种各样的市场营销媒介作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来管理的科学和艺术。这种相互关系是一种促成消费者购买反应的催化剂。随之而产生的媒体间的协同作用引起消费者反应的几率将高于单个媒体努力所能取得的结果。” 丁乂(2003)认为IMC最主要的核心内涵有三点:第一,未来营销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传播沟通。因为营销的最高层次是要建立品牌忠诚,品牌忠诚靠传播和良好的双向沟通才能实现。”第二,以消费者为中心。企业的经营必须从以自我为中心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真正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第三,整合的概念。品牌的塑造建立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核心任务,而塑造品牌的基本手段就是各种传播工具。面对庞杂的信息,消费者无所适从,此时,企业的传播手段就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调整,对各种传播手段加以整合,使向消费者传达的信息和谐一致,这是在这个时代的环境中进行营销的必需。 马庆栋(2005)则认为整合营销传播是从“营销”(M)这个中心自的出发,以消费者导向与建立顾客关系为出发点,通过“分众互动传播”为特征的双向沟通“传播”(C)手段,以内容广泛的“整合”(I)”为策略,来实现企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从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内容实质与强调的重点来看,它包含M、I、C 三个基本方面,是一个从M出发的,由M、I、C三部分内在结合而形成的整体刘宝珍(2006)却认为整合营销传播的核心内涵是4C理论。第一个C是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 Consumer needs and wants)。要求把产品先搁到一边,赶紧研究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第二个C是研究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 (Cost)。要暂时忘掉企业的定价策略,迅速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望所需付出的成本。第三个C是购买商品的便利(Convenience)。企业应该忘掉通路策略,应该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如何给消费者方便以购得商品。第四个C是沟通

电影营销对制片

浅析电影营销对制片工作的要求 摘要 为了让中国影视行业能够快速、健康、稳健地迈上产业升级新台阶,本文从制片对营销角度下的中国影视行业应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及走向规范化的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影视制片与营销作为影视项目运作的核心关键,需对其符合时代语境的管理观念进行更新换代。通过对中国影视行业市场环境全面综合的调查分析后,我们了解到互联网融合给中国影视行业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问题,这要求我们影视行业运作尽快地走向专业化、规范化。在影视项目运作不断完善、升级发展的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影视制片管理”需对“如何应对不断变化地市场环境”、“如何在新市场环境下把握住影视项目运作的方向”。“如何充分抓住影视营销带来地全方位机遇”等等方面的问题认真思考,进行探索。 近几年来出现了很多与国外影人合拍的电影,虽说是电影质量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但中国影人并不会得到很多的利益,大部分被国外影人抢走了,所以说中国的制片人还是缺乏营销的理念。中国电影营销观念淡薄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体制上陈旧与弊病。电影运作上的条块分割。制、发、放体系的互不统属和断链掉线,市场主体的权、责、利模糊不清,导致各个环节相互扯皮,制片部门无法强化对发行渠道的支持、服务和管理,发行部门也因人情网络和利益分配的问题无法放开手脚,放映部门也总是在抱怨国产影片不适合观众口味,而忽视了影院本身的营销。总之,能否革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科学合理、灵活高效的电影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是突破传统营销观念的重要前提。 电影市场需要好的制片人来推动,而且电影市场不应该是由市场来决定素材,而是思考这个题材的电影应该开出怎么样的市场通路出来,思考未来的潜在观众群,以及必须分析和了解中国观众群的观影需求。中国现在的观众主要是青年观众,大概16岁到35岁的观众比较多,从性别来看男女比例基本相当,收入大概是中等收入水平,受教育程度大多数是大专以上的高等学历人员。从工作职员角度来看一般都是公司职员,白领为主,也存在一定的学生比例。看电影的动机一般是感官刺激、休闲娱乐为主,当然还带了一些社会功能,自我调节,了解一些信息作为谈资。不看电影的原因有三个,票价贵没时间没兴趣,男性观众选择娱乐星比较明显的,更关注谁是导演,投入成本,女性观众喜欢喜剧言情,更注重熟人介绍、演员等感性因素。电影不仅仅是一个个人的作品,同时也是一个商业产品,要保证整个产业有回收,保证市场的稳定性才有可能推动市场。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给中国电影营销中制片工作进行了新的描述和要求,希望在电影的营销中能够更加有效。 关键词:电影;营销;制片

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策略研究-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应用策略研究 一、前言 整合营销传播(IMC) 这一观点是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由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发展的。IMC 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统一的传播目标。整合营销传播( IMC) 这一观点是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由美国营销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发展的。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从20世纪末传入我国,理论界和企业界对该理论是否适用于当今中国曾进行过大量探讨。但近年来我国企业大量运用整合营销的实例表明,强调“分众互动传播”的整合营销思想在实践中已被洋为中用,其原因在于我国市场环境本身为其提供了生根的土壤: 1.市场权力重心的变化:由买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由于零售商比制造商更接近消费者,对顾客的购买规律、产品流向、市场动态有更好把握,因而获得了对制造商和消费者双方的支配权。另一方面,在买方市场下,我国消费者也成为主导市场的主要力量。 2.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信息的多元化 一是可供选择的媒体数目剧增,媒体的发展和细分使媒体的受众面变得狭窄并更具目标指向性。二是计算机网络、广播、报纸、电视、电话通过高科技互相融合渗透、衍生出电子报纸、网络报纸、电话报纸、电话广播、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等新型媒体形式,使得信息在使用者间的传播速度成级数增加。 二、主题部分 (一)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 对于一门新兴的学科,关于整合营销传播的内涵,从理论一出来就开始争论不休,无论是那些理论大家,还是基于这些理论的大家的研究整理个人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的研究者。关于整合营销传播内涵的重点注重什么,从什么角度出发,

浅谈中国电影的整合营销传播

浅谈中国电影的整合营销传播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著名学者舒尔茨提出了一种现代营销方法——整合营销传播(IMC) ,成为备受推崇的现代营销模式。“IMC从理论上脱离了传统营销理论中占中心地位的‘4P’理论,强调‘4C’理论,企业营销传播思考的重心从‘消费者请注意’转变为‘请注意消费者’倡导真正的‘以消费者为中心’。”IMC理论的发源地——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组把IMC定义成:“IMC把品牌等与企业的所有接触点作为信息传达渠道,以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为目标,是从消费者出发,运用所有手段进行有力的传播的过程”。 据知,西方最早成功运用“整合营销传播”的典范案例,就是电影营销。不难看出,它们两者有着内在的同属性和形式内容上的吻合性。 整合营销传播必须具备的四个关键条件是:1.是否以消费者为中心,是否以“消费者需要什么”,而不是以“消费者在哪里”来定位产品和卖点;2.是否有“营销就是传播”的理念并将它付诸实践;3.是否具备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料库”;4.核心环节—整合。 首先,以消费者为中心。于电影而言,影片就是票房,票房就是观众。如何分析观众,了解电影受众需要,第一步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研和制定策略,第二步要剖析受众心理。这就是整合营销传播的关键之一—受众需要什么,我再生产什么。冯小刚的几部“贺岁片”映前调研,即体现出电影营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 其次,营销等于传播的理念。电影的营销,就是信息的传播,卖点的广告,而传播总是离不开媒体的。试想,没有广大传媒的铺天盖地式卖点“传播”,《泰坦尼克号》是不可能用“巨大的灾难催生伟大的爱情”的。在这里,具体而言,营销传播就是传媒的广告、宣传和炒作。 再次,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应该建立不同的“资料库”。一部《不见不散》在北京的海淀“学院区”可以火爆一时,而在北京南城却只能反应平平;迪斯尼的《花木兰》可能征服世界各国观众的心,但在中国却倍受冷落。这是电影营销双向沟通的又一关键,掌握了多少这方面的受众,也就掌握了营销。

国产电影营销策略分析

摘要 19世纪靠军事改变世界,20世纪靠经济改变世界,21世纪靠文化改变世界。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电影在当今21世纪的大环境下,正以迅猛之势影响着全世界,改变着全人类。电影作为一门视听艺术,它通过艺术形象的展示,表达一定的思想情感,反映不同社会文化,体现时代和民族精神。电影作为人类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直接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一部电影的成功,除了它的艺术水准和商业元素外,还要有高超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方式。中国电影还存在专业化程度低、营销类型和收入来源单一、缺乏可持续性、政策风险大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电影营销运作的实践研究。本文通过对国产电影的现状分析,深入探索国产电影营销的出路,并针对目前的国情提出了营销建议。 关键词:国产电影营销策略市场营销

目录 摘要.............................................................. I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电影.. (1) (一)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 (1) (二)国产电影发展的不足 (1) 二国产电影的营销之路 (2) (一)大力培育电影市场 (2) (二)加强对电影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 (2) (三)打造国产电影本土特质 (3) (四)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经验 (3) (五) 重视电影营销 (3) 三结论 (4) 参考文献 (5)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电影 中国电影的产业化道路才刚刚开始,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等方面还不够完善,无论是从我国电影的生产制作方面,还是从经营分销方面,都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发展的现状 中国电影飞速发展,2002年之前差不多10年时间,中国电影票房徘徊在9亿元左右。此后,中国电影票房平均每年以超过25%的幅度高速增长。2008年,我国电影产量达到406部,跻身世界前三名,电影票房攀升到创纪录的43.41亿元,首次进入全球电影市场前10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业不但没有颓废,反而正逆势上扬,这一时期,我国电影呈现出以下的发展态势: 1.电影制片环节 逐步放松对民营机构参与制片的限制。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中国电影产业开始了新一轮的体制改革和产业化进程。其中重要一个环节是制片业的初步放开,一些民营机构也拥有了独立拍摄电影的条件。这进一步促使民营资本注入到电影制片业中来,从而为电影制片业带来新鲜血液。 2.电影发行环节 2001年,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发布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决定实行以院线为主的发行放映机制,减少发行层次,改变按行政区域计划供片模式,变单一的多层次发行为以院线为主的一级发行,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要求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快组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院线;鼓励有实力的院线跨省经营。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影发行业的竞争,丰富国产影片的发行渠道。 3.电影放映环节 《电影管理条例》已经允许社会力量包括中外合资、合作方式建设改造电影院。在一些被批准的城市甚至可以允许外资股份超过原来规定的49%的限制最多达到75%。2006年,中国内地电影院线达到1325个,影院银幕数达到3034块,保持持续增长。影院建设,增加了电影产品规模,大为拓展了电影放映的容量。 (二)国产电影发展的不足 1.生产制作中的不足 (1)制作资金面临窘境。改革开放以后,国产电影市场一些规范还未建立起来,特别是融资渠道还未真正地市场化、规范化,造成了中国电影企业融资困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