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关于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一、关于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刺激经济。
维持繁荣。
其经济经济理论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
而由此理论基础所建立的经济学理论被称为宏观经济学,以与注重研究个人行为的微观经济学相区别。
要很好的理解凯恩斯的理论,我们可以联系凯恩斯对经济的一些分析。
首先凯恩斯认为市场处于非充分就业的状态。
然后他提出了有效需求,并认为有效需求的减少导致经济衰退。
有效需求不仅决定了就业水平,还决定了收入水平。
首先来看关于有效需求概念的含义:有效需求概念,是凯恩斯就业和收入决定理论的逻辑起点,即总需求价格与总供给价格相等时的社会总需求。
也换言之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但不仅如此,它还必须是能保证全体雇主获得最大利润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
随后他提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及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扩大有效需求,引起经济增长。
总的想来,他的理论作为时代发展的果实,有其意义和作用。
其能从众多经济学派脱颖而出擢升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也是因为它指出了西方社会向国家干预型私人企业制度发展的趋势,而该趋势又深为统治阶级所赏识。
可以说,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最主要症状: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总消费不足,由私人投资的盲目性投机性引起的总投资不足。
这两种不足合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所已经达到的生产潜力。
但渐渐的我们从现实中看见了凯恩斯主义的危害和不足。
我们应当承认凯恩斯主义在经济衰败时是具有强大作用的,但这是对于短期而言。
长期看来是不利的,它会带给我们新的问题,其中最明显一点在于通货膨胀。
我们眼前就有一个很好的实例:就是中国在2008实施的“四万亿投资计划”。
这个规模巨大的计划,虽然从现在看来,他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但我们考虑到长期的影响,就不得而知了。
凯恩斯主义的具体内容
1.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要积极干预经济啊!就像一个有经验的船长,在经济这片大海中为船只指引方向。
比如在经济衰退时,政府通过增加支出,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给经济注入活力,创造就业机会,这不就像给低谷中的人们送来希望的曙光吗?
2. 凯恩斯主义很看重总需求的作用呀!可以把它想象成是经济列车的动力。
要是总需求不足,经济不就跑不起来了嘛。
政府通过一些政策来刺激消费和投资,这就好比给列车加足了燃料,让它能快速奔驰起来,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3. 它还认为在经济萧条时利率调节很重要呢!低利率能鼓励人们去借钱投资和消费,就如同给人们一个去大胆尝试的信号。
就像在寒冬给人们送上温暖的炉火,让人们不再畏手畏脚,勇敢地去行动起来呀!
4. 增加就业也是凯恩斯主义的要点之一哦!政府搞各种项目,不就是为了让更多人有工作嘛。
想想看,如果大量的人失业,那多可怕啊,就像一个社区里好多人都无所事事,那怎么行呢。
通过凯恩斯主义的办法让大家都能有事做,生活才有奔头嘛!
5. 凯恩斯主义还关注社会的有效需求呢!这就像是身体需要的养分一样重要。
如果有效需求不足,那经济不就营养不良了嘛。
所以政府采取措施来提升有效需求,简直就是给经济补充营养,让它茁壮成长啊,对不对?
6. 而且呀,凯恩斯主义鼓励适当的财政赤字呢!这可不是乱花钱,而是一种有策略的手段。
就好像我们有时候为了未来能更好,先透支一点也无妨啊。
只要运用得当,能推动经济前进,那就是值得的呀。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凯恩斯主义为我们应对经济问题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运用的。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
七大类:
一是成本的价格调整论,又称菜单成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变动价格要耗费实际成本或者考虑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
这类成本虽然很小,但会导致名义价格出现粘性,引起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
二是工资和价格交错调整理论。
该理论提出,当经济中盛行交替方式调整价格和交错合同工资时,价格和工资会有粘性,总产量和就业量会发生波动。
三是不完全竞争理论,这一理论通过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说明市场的无效性,认为经济因素是经济周期之源。
四是市场协调失灵理论。
这是新凯恩斯主义为解释非市场出清提出的一种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单个经济人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市场力,但市场力很小,无力协调经济的行为,市场经常处于协调失灵状态,只有国家干预才能消除弥补协调失灵,提高经济效率。
五是劳动市场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隐含合同论、失业滞后论和效率工资等新的劳动理论,都试图对工资粘性作出有微观基础的解释。
六是信贷市场论。
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新理论是信贷配给论,信贷配给论不仅拓展了原凯恩斯主义信贷市场非出清的理论,而且,开辟了西方信贷市场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七是商品市场论,该理论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价格粘性的原因,说明厂商定价行为和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及其行为对价格粘性的影响,
扩展了实际价格粘性的理论研究。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内容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主要围绕着货币供给和利率展开,其中的核心
思想是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刺激或控制经济活动,以此调整失业率
和通货膨胀。
具体内容包括:
1.货币供给控制: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供给是影响经济活动的关键,因此需要通过控制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来实现。
当经济活动表现低迷时,
中央银行应该通过扩大货币发行,增加银行贷款和消费支出,来刺激经济
活动;反之,当经济活动过热时,中央银行应该通过收紧货币发行,减少
银行贷款和消费支出,来避免通货膨胀的出现。
2.利率控制:凯恩斯主义认为,利率是决定投资和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
在经济萧条时期,中央银行
可以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和消费,增加货币需求;而在通货膨胀过高时,中央银行应该通过提高利率来降低货币需求和通货膨胀压力。
3.对失业问题的解决: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是经济波动的主要矛盾
之一,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决。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
促进经济活动,刺激就业创造,并通过提高消费水平来拉动经济增长。
总之,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以达
到调节经济波动的目的,并解决失业问题。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及其主要政策主张
新凯恩斯主义在分析中引入了原凯恩斯主义所忽视的厂商利润最大化和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吸收了理性预期学派所强调的理性预期假设,试图给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奠定微观基础.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当经济中出现需求或供给冲击后,工资和价格的粘性使市场不能出清,使经济处于非均衡状。
这时,即便有理性预期存在,国家的经济政策也有积极作用,也会影响产量和就业。
(这是新凯恩斯主义和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之间的主要区别)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主张主要有:
(一)价格政策
主旨是抑制价格粘性,使价格具有弹性,以修复失灵的市场机制,稳定总产量。
根据交错调整价格论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制定能诱导厂商实行同步调整价格的政策,减少经济中的交错调整价格,以克服物价总水平的惯性。
根据菜单成本论提出:为了稳定经济、增进社会福利,国家应该推行抑制价格粘性,使价格较有弹性的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稳定总产量。
(二)就业政策
根据局内人-局外人理论提出政策建议:政府的就业政策应该更多地考虑长期失业者的利益,为他们多提供就业机会。
根据交错合同理论则认为,国家应该干预劳动工资合同,货币政策应该使工资较有弹性,以提高就业率。
(三)货币政策和信贷政策
1、货币政策
政府最优的货币政策是,货币量的调整与影响价格的实际扰动相适应,与引
起价格变动的名义扰动反向行事。
2、信贷政策
信贷配给论的政策建议是;政府从社会福利最大化出发,应该干预信贷市场,利用贷款补贴或提供贷款担保等手段去降低市场利率,是那些有社会效益的项目能够得到贷款。
一、旧教材试题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为国际收支危机的传染提供了条件。
这主要表现为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金融全球化导致的资金流动加快、各国宏观当局的调控能力下降等等。
据统计,80年代以来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8~2%,国际贸易年均增长率为4%,而国际资本流量年均增长率为20%,这一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另据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估计,纽约、东京和伦敦的金融市场每天约有6500亿美元的外汇交易,其中仅有18%用来支付国际贸易和投资,另外82%则用于国际金融投机。
长期金融抑制造成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金融深化促使各国政府普遍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导致国际短期资本大量流入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套利和套汇投机。
迄今世界外汇市场流动资金的75%是私人资金,在外汇市场交易额中投机与实际需求之比为50:l;一旦外汇市场发生剧烈波动,这些政府有限的外汇储备如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干预。
同时,随着金融手段现代化,特别是国际信息网络化和电子化,极大地加快了全球资金流动的速度,提高了各国金融市场间的关联性,加强了各市场间的互相依存度,也增大了国际投机活动的效率和危险程度。
当前外汇交易额已上升到世界贸易额的60倍,全球外汇市场日交易额已超过1.2万亿美元。
可主要工业国的外汇储备仅有6000-7000亿美元左右。
这种国际金融市场几乎与实际经济领域即与工业和农业生产全脱离的现象,日益加大国际金融的风险性。
同时,随着金融资产规模膨胀和外资不断流入,货币当局干预市场的能力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正在削弱,同时也相应增大了被危机传染的可能性。
要求:试以“中国如何防范国际收支危机传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
分析思路:1、清楚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主要途径;2、结合2007年美国次级债危机,分析我国面临的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渠道、产生风险的影响和后果;3、提出防范国际收支危机传染的主要措施;4、重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新教材试题材料1、来自中国银监会的资料表明,到2008年底,我国银行业资产总额62.4万亿元,是1978年的323倍,年均增长21.2%。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是指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一种经济政策,旨在通过政府干预来促进经济发展和稳定。
这一政策内容包括资本支出的增加、税收的减少以及政府借贷等。
在具体运用上,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通常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
我们来了解一下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内容。
1. 资本支出的增加资本支出的增加是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经济下行时,政府可以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以刺激经济增长。
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提高国家生产总值,还能创造就业机会,从而拉动经济发展。
2. 税收的减少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还包括对税收的减少。
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企业税等税收,政府可以刺激居民和企业的消费和投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税收的减少还能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3. 政府借贷政府借贷也是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债务来增加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做法能够带动民间投资,扩大市场需求,从而缓解经济衰退压力。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
1. 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促进经济增长。
这些措施包括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增加债务等。
通过这些举措,政府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刺激经济活力。
2. 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则是指政府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
这些措施包括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债务等。
通过这些举措,政府可以限制投资过度和通货膨胀,保持经济的稳定性。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内容涵盖了资本支出的增加、税收的减少以及政府借贷等,而在具体运用上,则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两种。
这一政策的核心理念是通过政府的有效干预来调节经济波动,达到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经济稳定的目标。
在我看来,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核心内容
凯恩斯主义是一种经济理论,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失业和经济不平衡等问题。
具体来说,凯恩斯主义有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1. 市场经济存在失业和经济不平衡的问题。
这是因为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并不完善,导致经济周期波动较大,失业率较高,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2. 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和减少税收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
例如,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减税等措施可以促进消费和投资,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生活水平。
3. 政府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
政府不仅应该关注短期的经济波动,还应该考虑长期的经济稳定和社会公平问题。
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时,政府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利益和需要。
总之,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失业和经济不平衡等问题。
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内容
七大类:
一是成本的价格调整论,又称菜单成本理论。
该理论认为,变动价格要耗费实际成本或者考虑调整价格的机会成本。
这类成本虽然很小,但会导致名义价格出现粘性,引起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
二是工资和价格交错调整理论。
该理论提出,当经济中盛行交替方式调整价格和交错合同工资时,价格和工资会有粘性,总产量和就业量会发生波动。
三是不完全竞争理论,这一理论通过微观经济基础的宏观经济模型说明市场的无效性,认为经济因素是经济周期之源。
四是市场协调失灵理论。
这是新凯恩斯主义为解释非市场出清提出的一种新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单个经济人在市场中有一定的市场力,但市场力很小,无力协调经济的行为,市场经常处于协调失灵状态,只有国家干预才能消除弥补协调失灵,提高经济效率。
五是劳动市场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隐含合同论、失业滞后论和效率工资等新的劳动理论,都试图对工资粘性作出有微观基础的解释。
六是信贷市场论。
新凯恩斯主义提出的新理论是信贷配给论,信贷配给论不仅拓展了原凯恩斯主义信贷市场非出清的理论,而且,开辟了西方信贷市场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七是商品市场论,该理论从微观角度探讨了价格粘性的原因,说明厂商定价行为和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及其行为对价格粘性的影响,
扩展了实际价格粘性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