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530.15 KB
- 文档页数:4
4种天麻变型的挥发性成分分析熊汝琴;赵峰;王锐;祁岑;张泽俊;罗余红【摘要】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云南昭通产4种天麻变型(乌天麻、红天麻、黄天麻、绿天麻)的挥发性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其进行分析鉴定.结果显示,4种天麻变型块茎中都含有γ-谷甾醇、亚麻油酸、n-十六烷酸、豆甾烷-3,5-二烯、角鲨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表明这4种天麻变型中的挥发性成分无明显差异;其中,部分成分具有抗癌、抗氧化、消炎、抗菌、降血压等药理作用,可用于功能药品开发.【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4页(P1364-1367)【关键词】天麻;挥发性成分;GC-MS【作者】熊汝琴;赵峰;王锐;祁岑;张泽俊;罗余红【作者单位】昭通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昭通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昭通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昭通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昭通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昭通市彝良县第一中学,云南昭通657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31.6;O657.7+1天麻 (Gastrodia elata Blume)为兰科天麻属真菌,异养型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主产于云、贵、川、藏4省区,此外,陕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及东北各省也有分布[1]。
天麻是我国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抗癫痫、抗惊厥、抗风湿、镇静、镇痛、补虚、平肝息风的功效,还能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增强机体免疫力[2]。
药用其干燥根茎,又名赤箭、定风草。
国内外学者对天麻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所报道的化合物中,主要包括酚类及其苷类、有机酸类、甾醇类、含氮类及多糖类化合物[3-15]。
在活性成分方面,最早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天麻素和天麻苷元[16]。
天麻的活性成分研究及其质量评价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汪潜【摘要】根据最新资料从天麻基源,化学成分,质量评价三个方面对天麻进行了考察。
天麻属植物在我国已经发现6个品种,天麻总成分包括天麻素,天麻甙元等十几种以及多糖类成分;不同产地,不同栽培条件,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天麻的有效成分含量均产生影响;从真伪鉴别和含量测定两个方面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质量评价方法,为今后对天麻质量考察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相关的依据和线索。
【关键词】天麻基源化学成分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Key words】Gast rodia elata; Origin; Chemical constituens; content determination;HPLC; capillary electrphoresis天麻为兰科植物Gastrodia elata Blu.的干燥块茎。
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熄风、平肝、定惊的功效。
实验证明具有镇静、镇痛、降压、抗惊厥等作用,中医临床用于治疗惊风抽搐,风湿,头痛,眩晕,胸痹,癫痫等病[1]。
50年代以来,我国药学工作者对天麻的基源、人工栽培、植化、质控、药理、临床等作都了系统的研究,随着天麻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用途也越来越广,本文就最新资料对天麻的基源,活性成分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一综述。
一、天麻的基源目前我国天麻属植物已发现有6个品种,即天麻(G.elata) 、原天麻 (G.sn8usta)、细天麻(G.gracilis)、南天麻(C.javanica)、疣天麻 (G.tuberculata),台湾省还分布一种Gflabilabella[2]。
其中细天麻、南天麻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疣天麻在云南省中部地区发现,原天麻分布于云南省丽江、石屏及四川省峨媚的高山区。
我国天麻分布区主要分布的是G.elata。
天麻(G.elata)在我国普遍栽培,分布较广,在种内产生了许多变异,经常可以看到花的颜色、花茎的颜色、块茎的形状、块茎含水量不同的天麻。
中药材辨别怎样判断天麻的质量中药材辨别: 怎样判断天麻的质量天麻,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镇痛、抗炎、抗惊厥等作用。
它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被誉为"百草之王"。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着不同质量的天麻,为了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正确判断天麻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鉴别天麻的质量。
一、外观辨别外观是判别天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天麻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色泽:优质的天麻通常呈灰黄、淡黄或黄褐色,颜色均匀鲜亮。
若天麻呈黄黑色,往往说明其质量较差。
2. 形态:天麻的外观应端正,形状完整,根状茎块饱满。
如果外观不规整、有裂缝或者变形,可能是质量低劣的迹象。
二、气味辨别通过嗅闻来辨别天麻的气味也是鉴别质量的重要手段。
正常的天麻应具备以下特点:1. 气味:优质的天麻应该具有独特的香气,气味较为浓郁,同时不带有任何刺激性的味道。
若有异味或者气味较淡,往往说明其质量存疑。
三、质地辨别质地是评判天麻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常的天麻应具备以下特点:1. 手感:优质天麻的质地应该紧实,手感坚实,不易碎裂。
若质地干燥或者容易粉碎,可能是质量不佳的迹象。
四、化学成分分析天麻的质量也可以通过化学成分的分析来判断:1. 挥发油含量:挥发油是天麻有效成分的主要之一,含量较高的天麻通常品质更好。
2. 淀粉含量:优质的天麻中淀粉含量较低。
可通过碘试验来检测淀粉含量。
以上四个方面是判别天麻质量的主要方法,但仅凭一项指标往往无法全面评估其质量,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总结起来,判断天麻的质量需要综合考虑外观、气味、质地和化学成分等因素。
仅仅凭借一种方法是不够的,需要多种方法综合判断。
为了确保所购买的天麻的质量,建议在选择购买前寻求专业人士的建议,并选择信誉好、有资质的供应商。
这样一来,我们能够更好地享受天麻所带来的药用功效。
天麻识别,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糖类团块状物种天麻天麻识别,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糖类团块状物天麻识别,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糖类团块状物最近想个父母买点补品,在商场出现有天麻销售,但包装盒有分四川天麻和贵州天麻,问销售人员说贵州天麻要好于四川天麻所以要贵些,我想请问专业点的人士贵州天麻和四川天麻哪一个好些,我看四川天麻不象贵州天麻那样透亮,是不是天麻越白,越透亮就越好呢,天麻素片,怀孕早期服用氨加黄天麻素片敏胶囊对孕妇有什么副作用生药材判决性状判决块茎呈长椭圆形,听说天麻定痫。
扁缩而稍盘曲,长5-12cm,宽2-6cm,厚0.5-3cm。
轮廓黄白色或淡黄色,微透亮,有纵皱及沟纹,并具由点状斑痕组成的环纹。
顶端有红棕色芽苞(冬麻,俗称鹦哥嘴),或残留茎基或茎痕(春麻);底部有圆脐形疤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平展,角质样,米白色或淡棕色,有光泽,心里有裂隙。
天麻脑花。
气奇异,味甘,微辛。
以质地坚实、深重,有鹦哥嘴,糖类。
断面光彩,无空心者(冬麻)为佳。
显微判决块茎横切面:最外面或可见浅棕色残留表皮组织。
皮层细胞切向处长,靠外侧的1至数列细胞壁稍增厚,可见孔。
你看薄壁细胞含有多数糖类团块状物。
维管束散列,外韧型或周韧型,导管多角形,直径8-30μm,2至数个成群。
薄壁细胞含有多半糖类团块状物,有的险些充塞胞腔,。
遇碘液显暗棕色。
有的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至90μm。
品德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端正,本品按枯燥品计,天麻素不得少于0.10%。
性味甘;辛;平;无毒中药化学判决1.取本品粉末1g,加水10ml,浸泡1h,随时振摇,滤过。
滤液加碘试液2滴,显紫红色或酒红色。
(与淀粉区别)2.取本品粉末1g,天麻头痛片价格。
加45%乙醇10ml,浸泡4h,随时振摇,滤过。
滤液加硝酸汞溶液(取汞1份,加发烟硝酸1份溶解后,加水2份浓缩制成)0.5ml,加热,溶液显玫瑰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3.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h,滤过。
百科名片天麻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其干燥块茎亦称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临床多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等症。
天麻过去一直依赖野生资源,20世纪70年代野生变家种成功后,家种天麻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中文学名:天麻 拉丁学名: Gastrodia elata Blume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纲: 单子叶植物纲亚纲: 百合亚纲 目: 兰目 科: 兰科 属: 天麻属目录植物世界分布中国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常见种类种植栽培天麻鉴定关于天麻的菜谱中药材基本资料采制性状化学成分化学鉴定昭通天麻的鉴别鉴别真伪功能主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规格标准验方药膳炮制方法文献记载药方选录丹凤天麻植物世界分布中国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常见种类种植栽培天麻鉴定关于天麻的菜谱中药材基本资料采制性状化学成分化学鉴定昭通天麻的鉴别鉴别真伪功能主治药理作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规格标准验方药膳炮制方法文献记载药方选录丹凤天麻展开植物世界分布天麻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温带的山地。
东起新西兰、新喀里多尼亚岛,西至马达加斯加。
南由澳大利亚、新西兰,北抵中国的东北、前苏联远东地区。
主要包括中国、印度、泰国、不丹、尼泊尔、日本、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曾经属国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的马来半岛、新喀里多尼亚岛,以及朝鲜、菲律宾、俄罗斯远东的阿穆尔州、沿海边疆区,干岛群岛等地区。
非州大陆和欧洲、美洲未发现该植物。
中国分布野生天麻广天麻-植物形状泛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甘肃、安徽、河南、河北、江西、湖南、广西、吉林、辽宁等地,当中贵州西部,四川南部及云南东北部所产为著名地道药材,质量尤佳。
主产于贵州毕节、大方、黔西、贵定、赫章、都匀、遵义,四川荥经、古蔺、叙永、宜宾、雷波、马边、通江、茂县、乐山、洪雅、雅安、茂汶、汶川;云南昭通、彝良、镇雄、永善、大关、绥江、盐津、鲁甸等地。
天麻的主要鉴别要点
天麻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它的主要鉴别要点有以下几点:
一是外观特征。
天麻的外观呈棕褐色,表面有细小的纹路,形状像葡萄,有棱角,有时也有细小的毛发,比较容易辨别。
二是气味特征。
天麻有一种淡淡的药香,有些人可以闻到,有些人则无法闻到,但是可以通过摸触来判断。
三是质地特征。
天麻的质地比较硬,摸起来有点像石头,比较坚硬,折断后有细小的纹路,有时也会有细小的毛发。
四是成分特征。
天麻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酮类、芳香醇类、萜烯类、芳香酸类、苯甲酸类等,这些成分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来鉴别。
五是毒性特征。
天麻有一定的毒性,但是毒性不大,可以安全使用,但是使用时要注意剂量,不要过量使用。
总之,天麻的主要鉴别要点有外观特征、气味特征、质地特征、成分特征和毒性特征,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鉴别天麻。
天麻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文章:---# 天麻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及其含量测定实验报告嗨,朋友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天麻这玩意儿?我跟你们说,前段时间我因为好奇,深入研究了一下天麻,特别是它的主要化学成分,那可真是一次有趣又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
先来说说为啥要分析天麻的化学成分吧。
就拿我身边的例子来说,我有个亲戚老是头疼,听说天麻有用,就想搞清楚到底是啥成分在起作用。
所以呢,我就决定来个大揭秘,看看天麻的化学成分到底是何方神圣。
天麻的主要化学成分有天麻素、天麻多糖、酚类化合物等等。
先说这天麻素,它可是天麻中的明星成分。
这名字听起来就挺神秘的吧?其实天麻素是从天麻里面提取出来的天然物质。
作用可大了去了,像我之前偶尔有点头晕目眩的小毛病,据说天麻素就对缓解这种症状很有帮助。
我感觉用了含天麻素的产品后,脑子都清醒了不少。
不过呢,它也有个小缺点,就是提取的成本相对较高。
再说说天麻多糖。
这东西来源也挺天然,是天麻的一部分。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增强免疫力上。
我有个朋友身体比较弱,用了一段时间含天麻多糖的东西,感觉抵抗力都变强了。
但它也不是完美的,有些人可能吸收效果不太好。
还有酚类化合物,这成分具有抗氧化的功能。
就像给我们的身体细胞穿上了一层防护衣,能延缓衰老。
我自己用了相关产品后,感觉皮肤都变得有光泽了。
当然啦,它也不是人人都适用,有些人可能会对它过敏。
这些成分对我们的健康影响还真不小。
科学研究表明,天麻素能改善脑循环,对于经常用脑的人来说,简直是个宝贝。
天麻多糖能激活免疫系统,让我们的身体更有战斗力。
酚类化合物就更不用说了,帮我们抵抗自由基的伤害,让我们保持年轻态。
不过,使用天麻相关产品也不是毫无风险的。
有些人可能会对其中的某些成分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等症状。
我就听说过有人用了之后不太舒服,所以大家在使用前最好先试试,看看自己适不适合。
总结一下,天麻的这些化学成分各有各的厉害之处,但也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天麻清蒸过程中7种化学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及分析薛晶【摘要】目的研究天麻清蒸过程中7种化学成分变化规律.方法对天麻进行不同时间清蒸处理,并观察天麻素(GA)、巴利森苷A(PA)、巴利森苷B(PB)、巴利森苷C(PC)、巴利森苷E(PE)、柠檬酸(CA)及羟基苯甲醇(HA)含量变化.结果对天麻清蒸60 min后,成分含量并未出现明显变化,其中GA、CA、PB含量逐渐增加,PA、PE 含量逐渐减少,而HA、PC含量并无明显变化.结论对天麻清蒸时,蒸制时间控制在60 min左右即可,且初步判定其中部分PA、PE转化为GA、CA、PB,为天麻饮片规范研究奠定了基础.【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9(017)007【总页数】1页(P10)【关键词】天麻;清蒸炮制;成分变化【作者】薛晶【作者单位】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药剂科,辽宁大连 116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2.710.2天麻是一种名贵中药材,是兰科植物天麻的块茎,通常在春、冬两季成熟[1],拥有良好祛风通络功效,治疗四肢麻木、头晕头痛效果显著,在现代医学中多用于预防及治疗高血压、癫痫等疾病[2]。
天麻中含有较多GA,同时还存在大量PA、PB 等含酸乙酯键的化合物,本次研究主要分析天麻在清蒸过程中GA、PA、CA等7种主要成分的变化规律,为天麻饮片规范化制作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天麻药材均由我省规范天麻种植基地提供,所有天麻产自同一时期,每个天麻重量均>130 g,并统一由我院鉴定,确为兰科植物天麻块茎。
1.2 方法1.2.1 色谱条件。
流动相:甲醇(A)-0.04%磷酸溶液(B)(1∶9);梯度洗脱:0~4 min,3%A,4~15 min,3%~25%A,15~25 min,25%~45%A;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8 ℃;体积流速:1 mL/min;进样量:10 μL;色谱柱:Phenomenex C18(240 mm×4.5 mm,5 μm)。
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有效成分及SO2残留量的影响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中有效成分含量及SO2残留量的影响。
采用HPLC测定天麻中5种有效成分的含量,Merck Purospher STAR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甲醇(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为35 ℃;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0 μL。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5种成分均得到很好的分离,各成分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38% ~102.5%(RSD≤1.7%)。
天麻药材经煮制、硫磺熏蒸后,腺苷、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的含量与蒸制所得天麻药材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经硫磺熏蒸后的天麻药材二氧化硫残留量均超过400 mg·kg-1,此为制定天麻药材加工干燥的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依据。
标签:天麻;蒸煮工艺;硫磺熏蒸;HPLC;有效成分甘,平。
归肝经。
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肢体麻木,风湿痹痛[1]。
天麻含有大量水分、多糖、黏液质,不易于干燥。
通过调研及文献研究发现,基层药厂及药农在前期蒸制天麻新鲜药材时,为节约成本仍采用煮法。
此外,为了防止其发霉及使其外型美观对其进行硫磺熏蒸,且此现象较为严重。
本课题通过蒸煮工艺比较,不同程度、不同熏蒸次数比较,研究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有效成分及SO2残留量的影响。
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天麻含量测定项下,仅对天麻素做了相关规定。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天麻素及其苷元通常被认为是天麻的活性成分[2],其具有镇痛、降压、解痉等药理作用[3-4]。
王莉等[5]研究发现腺苷及巴利森苷与天麻的药效作用相吻合。
本研究以腺苷、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巴利森苷5种成分为指标,对不同加工方法的天麻药材进行了含量分析及SO2残留量的测定,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了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质量的影响。
综述天麻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岑信钊(佛山市新尔药业有限公司,广东佛山528308)摘要 本文就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三个方面概述了天麻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天麻;天麻素;综述天麻是我国名贵的中药材之一,又名赤箭、赤箭芝、独摇芝、定风草、离母、合离草。
据 本草纲目 记载,辛、温、无毒,主治诸风湿痹、四肢拘挛、瘫痪不遂、眩晕头痛等症。
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 l 的干燥块茎,是多年生寄生植物,其寄主为蜜环菌A r m illaria m ellea(V ahl ex Fr)Que,l以蜜环菌的菌丝或菌丝的分泌物为营养来源,借以生长发育。
生于湿润的林下及肥沃的土壤上。
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等地,现广为栽培。
立冬后至次年清明前采挖,立即洗净,蒸透,敞开低温干燥 1、2 。
1 天麻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成分我国天麻化学成分的研究已有二十余年,所报道的化合物中,主要有酚类、有机酸类及植物中常见的甾醇类等几种类型。
化学成分含天麻甙(天麻素,gastrod i n)、天麻甙元、天麻醚甙(gastrod i o si d e)、派立辛(parish i n)、香草醇、 -甾醇、对羟基苯甲醛、柠檬酸、琥珀酸等 3~10 。
目前国内研究天麻指纹图谱,把研究活性成分的重点放在天麻素(gastrodin)上。
陆光伟对天麻及其活性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天麻素是天麻的主要成分,含量高达0 33%~0 67%,天麻素具有镇惊、抗癫痫、镇静、安眠作用。
天麻素毒性很小,在胃肠道吸收很快,肾脏分布居多,主要从尿排出 11 。
2 天麻的药理作用2 1 对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薛柳华等 12 取天麻素对新生大鼠大脑皮层进行体外神经细胞培养,用谷氨酸建立离体的神经元损害模型,观察天麻素对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的影响。
结果提示:天麻素可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具有对谷氨酸致培养皮层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红茶菌发酵对天麻活性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王迎;董明盛;张国强;韩月峰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24(45)4
【摘要】利用传统红茶菌菌群液态发酵天麻,研究发酵过程中其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变化,并进一步分析红茶菌发酵天麻液的感官品质。
结果表明,经红茶菌发酵5 d,天麻发酵液的总酸质量浓度显著上升,导致pH值下降,其中乙酸、琥珀酸有机酸质量浓度增加最为明显。
红茶菌发酵也显著提高天麻多酚、总黄酮以及对羟基苯甲醇等活性成分的含量。
通过电子鼻结合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天麻发酵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茶菌发酵产生多种风味物质;经感官评价得出,红茶菌发酵能够明显减少天麻不愉快气味并赋予其果香味。
研究结果可为天麻食品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总页数】7页(P232-238)
【作者】王迎;董明盛;张国强;韩月峰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江苏勤善堂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5.4
【相关文献】
1.单一菌种对红茶菌发酵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2.发酵温度对茄芯烟叶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3.发酵后排籽浸渍对西拉干红葡萄酒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4.不
同微生物发酵剂对青贮玉米营养成分、感官评定及发酵品质的影响5.4种特色红茶菌发酵液感官品质、理化特性及菌群结构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