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 微专题7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891.86 KB
- 文档页数:17
化学人教版(2023)选择性必修1 3.4.2沉淀溶解平衡常数(共28张ppt)(共28张PPT)1、掌握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及意义。
2、学会通过比较Q与Ksp的大小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沉淀与溶解,学会从定量角度分析沉淀的生成与转化。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及意义。
沉淀溶解平衡常数Ksp的应用。
平衡建立平衡特征影响因素存在沉淀即存在平衡逆、动、等、定、变本身性质和浓度、温度沉淀溶解平衡如何定量表示沉淀溶解平衡的溶解程度大小溶度积常数1、定义2、表达式对于反应MmAn(s) mMn+(aq) + nAm-(aq)Ksp =(Mn+) · (Am-)一、溶度积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在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幂之积为一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Ksp)。
固体物质不出现平衡时刻:例1、写出难溶物BaSO4、Fe(OH)3、Ag2CrO4、Ag2S沉淀溶解平衡方程式和溶度积表达式。
Ksp = c(Ba2+)·c(SO42-)BaSO4(s) Ba2+(aq) + SO42-(aq)Fe(OH)3(s) Fe3+(aq) + 3OH-(aq)Ag2CrO4(s) 2Ag+(aq) + CrO42-(aq)Ksp = c(Fe3+)·c3(OH-)Ksp = c2(Ag+)·c(S2-)Ag2S(s) 2Ag+(aq) + S2-(aq)Ksp = c2(Ag+)·c(CrO42-)3、影响因素4、Ksp的意义一、溶度积常数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T↑,Ksp↑ ; 但Ca(OH)2 相反Ksp和溶解度有什么关系?类型难溶物Ksp 溶解度类型难溶物Ksp 溶解度AB CaCO3 5.0×10-9 7.1×10-4 A2B Ag2CrO4 1.1×10-12 2.2×10-3AB AgCl 1.8×10-10 1.5×10-4 A2B Ag2S 6.3×10-50 1.3×10-16AB AgBr 5.4×10-13 8.4×10-6 AB2 Mg(OH)2 5.6×10-12 6.9×10-4AB AgI 8.5×10-17 2.1×10-7 AB2 Cu(OH)2 2.2×10-20 2.9×10-6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25°C)2、对于不同类型物质:不能用Ksp比较溶解度大小,必需经过换算,再比较。
微专题7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1.曲线型图像第一步:明确图像中纵、横坐标的含义纵、横坐标通常是难溶物溶解后电离出的离子浓度。
第二步:理解图像中线上点、线外点的含义(1)以氯化银为例,在该沉淀溶解平衡图像上,曲线上任意一点都达到了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此时Q=K sp。
在温度不变时,无论改变哪种离子的浓度,另一种离子的浓度只能在曲线上变化,不会出现在曲线以外。
(2)曲线上方区域的点均为过饱和溶液,此时Q>K sp。
(3)曲线下方区域的点均为不饱和溶液,此时Q<K sp。
2.对数型图像(1)图像类型pH 图像将溶液中c(H+)取负对数,即pH=-lg c(H+),反映到图像中是c(H+)越大,则pH越小pOH 图像将溶液中c(OH-)取负对数,即pOH=-lg c(OH-),反映到图像中是c(OH-)越大,则pOH越小pC 图像将溶液中某一微粒浓度[如c(A)]或某些微粒浓度的比值取负对数,即pC=-lg c(A),反映到图像中是c(A-)越大,则pC越小(2)解题要领解题时要理解pH、pOH、pC的含义,以及图像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含义,通过曲线的变化趋势,找到图像与已学化学知识间的联系。
1.在t℃时,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t℃时AgCl的K sp=4×10-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t℃时,AgBr的K sp为4.9×10-13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到b点C.图中a点对应的是AgBr的不饱和溶液D.在t℃时,AgCl(s)+Br-(aq)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答案B解析沉淀溶解平衡曲线上的点均表示AgBr的饱和溶液,再结合溶度积的定义,则K sp=c(Ag+)·c(Br -)=7×10-7×7×10-7=4.9×10-13,A项正确;根据AgBr(s)Ag+(aq)+Br-(aq),加入NaBr固体,溶液中c(Br-)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Ag+)减小,而c点到b点,c(Ag+)不变,故B项错误;a点的离子积小于K sp,说明此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C项正确;K=c(Cl-)c(Br-)=c(Ag+)·c(Cl-)c(Ag+)·c(Br-)=K sp(AgCl)K sp(AgBr)=4×10-104.9×10-13≈816,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