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第三章细胞代谢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76
第三章红细胞代谢功能及其特征第三章红细胞代谢功能及其特征本章要点1.掌握红细胞⽣成的⼏个基本阶段和各阶段细胞特点,熟悉红细胞⽣成过程中的代谢变化。
了解再⽣障碍性贫⾎的发病机制。
2.掌握红细胞⽣成过程中的主要调控因素有哪些。
掌握EPO在调节和平衡红细胞⽣成过程中的主要作⽤。
3.掌握成熟红细胞的结构特点。
熟悉红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有哪些。
4.熟悉⾎红蛋⽩的基本结构并掌握⾎红蛋⽩的基本功能。
熟悉ALA,Vit B6和铁离⼦在⾎红素合成中的作⽤。
掌握⾎红蛋⽩病,分⼦病的概念,熟悉地中海贫⾎,镰状细胞贫⾎的发病机制。
5.掌握成熟红细胞内的主要糖代谢通路及各通路的功能。
熟悉维⽣素B12和叶酸在DNA合成中的作⽤6.掌握酶异常的红细胞疾病的概念,熟悉G6PD激酶缺乏症、PKM激酶缺陷的发病机制。
7.熟悉铁代谢的基本途径,包括铁的分布、吸收、运转、细胞摄取和储存。
熟悉缺铁性贫⾎的常见原因和发病机制。
8.熟悉叶酸和Vit B12在红细胞核苷酸代谢中的作⽤,Vit B12的肠道吸收过程。
9.了解红细胞衰⽼的代谢和结构改变,了解衰⽼红细胞的物质循环。
病例吴XX,⼥,28岁。
主诉:妊娠中期,怀孕初期⼀切顺利。
但是,最近她觉得⼈⾮常容易累,有时即使是⾮常轻微的活动后就会有⽓短、憋⽓的感觉。
还有好⼏次头晕⽬眩的经历,但还不⾄于晕倒。
同时,她还发现⼀些⾝体上的变化,腿容易抽筋,爱吃⼤量的冰块,事实上她⾆头也⾮常痛。
体检发现:⼼动过速,⽛龈和甲床发⽩,⾆头肿胀。
根据她的症状和体征,进⾏相应的⾎液检测。
实验室检查结果:RBC(Red Blood Cell count) 3.5million/mm3,HB(Hemoglobin)7g/dl,Hct(Hematocrit)30%,serum ion low,MCV(Mean Corpuscular V olume) low,MCHC(Mean Corpuscular Hb concentration)low,TIBC(Total Iron BindingCapacity in the blood)high。
专题 4 细胞的代谢 一、酶 1.产生部位:活细胞产生(活细胞都能产生酶,特例?)可作用于细胞内(光合作用酶、呼吸酶)或细胞外、体外(唾液淀粉酶、消化酶)在适宜条件下也可发挥作用。
※ 激素: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可以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酶和激素都是有机物。
2.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量是RN A (原料分别是氨基酸、核糖核苷酸)3.功能:催化作用(1与4),只改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的时光,不改变反应平衡(图2),反应前后其本身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4.特征:a 、高效性(3与4)b 、专一性(图3)c 、作用条件较暖和(图4)5.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6.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图5)二、ATP 1.ATP 的组成和结构(1)ATP 的组成:1分子核糖、1分子腺嘌呤、3分子磷酸,简式:A —P~P~P2、细胞中ATP 的来源 (AT P 还可以来自磷酸肌酸的转化)(1)植物:光合作用(叶绿体)和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动物、微生物:细胞呼吸(细胞质基质、线粒体)3、细胞中ATP 的去路(1)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产生A TP ,用于暗反应过程中C 3的还原(2)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用于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4、A TP 与ADP 的互相转化不是可逆反应 (1)催化剂不同(2)反应场所不同(3)能量的来源和去向不同 三、细胞呼吸1、概念: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 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 的过程。
2、有氧呼吸过程(反应物主要是葡萄糖,脂肪,氨基酸也可以作为反应物)第一阶段:C 6H 12O 6 2C 3H 4O 3(丙酮酸)+4[H] +少量能量 (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2C 3H 4O 3+6H 2O 6CO 2+20[H]+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 6O 2+24[H] 12H 2O+大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总反应式:3、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 C 6H 12O 6 2C 3H 4O 3(丙酮酸)+ 4[H]+少量能量2C2H 5OH + 2CO 2 (植物、酵母菌)2C 3H 6O 3(乳酸) (动物,马铃薯块茎,玉米胚,甜菜块根,乳酸菌) 总反应式:C 6H 12O 6 2C 2H 5OH+2CO 2+少量能量 C 6H 12O 6 2C 3H 6O 3+少量能量4、酵母菌(兼性厌氧型)呼吸作用类型的判断(糖类作为反应物)(1)CO 2>O,O 2=O 只举行无氧呼吸 (2)CO 2>O 2>O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且举行(3)CO 2=O 2 只举行有氧呼吸(4)CO 2=酒精 只举行无氧呼吸(5)CO 2>酒精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并且存在A —腺苷,P —磷酸基团 ~ —高能磷酸键细胞内的含量很少,但含量相对稳定(合成和分解都快)实质: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第二阶段: 丙酮酸5、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1)内部因素(遗传物质确定):旱生<水生 阴生<阳生 (2)环境因素①温度:经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作用②氧气浓度(氧分压)A 点只举行无氧呼吸,D 点只举行有氧呼吸AD 段(除A 点)有氧呼吸增强,无氧呼吸减弱B 点是E 点CO 2释放量的2倍,E 点表示有氧呼吸CO 2释放量=无氧呼吸释放量B 点CO 2释放量最少,有机消耗量最少6、细胞呼吸在生产日子实际中的应用 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目的是抑制厌氧细菌的无氧呼吸2、酵母菌酿酒,先通气,后密封,其原理:先让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花瓶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有利于吸收矿质元素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细胞酒精中毒5、慢跑:防止剧烈运动产生乳酸四、光合作用1.过程 光反应 水的光解: H 2O 2[H]+1/2O 2(类囊体薄膜) A TP 的合成: ADP+Pi+能量 A TP暗反应 CO 2的固定 CO 2+C 5 2C 3(叶绿体基质) C 3的还原: 2C 3+[H] C 5+(CH 2O)★总反应式: CO 2+H 2O 光能 (CH 2O )+O 2叶绿体2.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1)内因:色素(光反应)、酶(暗反应)、叶龄、叶面积(合理密植,间作套种)(2)外因:光照强度、CO 2浓度、温度、矿质元素、水净光合:O 2释放量、CO 2吸收量、有机物积累量(增加量)总光合作用:O 2产生量(生成量)、CO 2固定量(消耗量)、有机物产生量(创造量、生成量) 净光合作用= 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①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A :呼吸作用释放的CO 2量,只举行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光补偿点AB 段(除B 外)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 BC 段(除B 点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C :光饱和点,此时影响作用的主要因素是CO 2浓度②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强度曲线类似)③温度 (酶的活性,影响暗反应贮藏水果:低氧,低温(4℃)、适宜的湿度贮藏种子:低氧,低温、干燥能量转化:光能→转化为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总光合速率:单位时光内光合作用产生糖(消耗CO2)的量净光合速率:单位时光内光合作用CO 2吸收量(糖的积累)呼吸速率:O 2消耗量、CO 2产生量(生成量)、有机物消耗量★光照下CO 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黑暗下CO 2的释放量: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 ℃) 呼吸作用(最适温度30℃)④矿质元素(N、P、K、Mg)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矿质元素越多,光合速率越快。
单元质检卷三细胞的代谢(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有设计对照实验C.该实验常选择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细胞,是因为有紫色中央大液泡D.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滴加清水后均能复原2.细胞代谢中某种酶(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失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B.酶1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C.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产生过多的产物A3.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将一定量的淀粉与淀粉酶进行混合,图中曲线①为麦芽糖生成量情况,曲线②或③为在P点时改变某一条件后所得。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所示麦芽糖生成速率不断减小,说明淀粉酶活性不断降低B.在P点时若降低温度会得到曲线③,若提高温度会得到曲线②C.在P点时若适当降低pH或将酶换成无机催化剂均会得到曲线③D.在P点时若增加一定量的淀粉会得到曲线②4.选取体长、体重一致的斑马鱼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训练组,其中训练组每天进行运动训练(持续不断驱赶斑马鱼游动),对照组不进行。
训练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两组斑马鱼在静止时及相同强度运动后的肌肉乳酸含量,结果如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注:a.对照组静止时 b.训练组静止时 c.对照组运动后d.训练组运动后A.乳酸是由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转化形成的B.静止时斑马鱼所需ATP主要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运动训练可降低无氧呼吸在运动中的供能比例D.运动训练可降低斑马鱼静止时的无氧呼吸强度5.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图中a~g为物质,①~⑤为反应过程)。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2009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学第三章细胞代谢--------光合作用第一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一)复习要点:实验的原理:1、色素是有机物:2、各种色素在有机物中溶解度不同:。
实验的步骤:1 2、345、6、解读《创新》P86:“特别提醒”、“实验疑难点拔”(二)、课堂例题:1、学生在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收集到的滤液呈淡绿色,其可能的原因是:①②③④2、下图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的实验装置图。
( l )请指出其中的三处错误:①②③(2)若排除上述错误原因后,实验结果呈现在滤纸条上距滤液线最近的色素带是,呈色;最宽的色素带是,呈色。
3、《创新》P85例1(三)课后练习:一、选择题1 叶绿素不溶于A. 水B.石油醚C. 丙酮D.苯2、下列关于“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描述中,不属于实验要求的是A. 提取高等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B.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C. 了解各种色素的吸收光谱D.验证叶绿体中所含色素的种类3.叶绿体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A 色素提取液中的色素已经分开了B 丙酮使色素溶解并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C 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 各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4.在提取绿色植物叶绿体中的色素时,研磨叶片过程中加入少许CaCO3的作用是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 .防止叶绿体破坏C ,使研磨进行得更充分D .使叶绿素更容易溶解在丙酮中5.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最慢的是A .叶绿素aB .叶绿素bC .叶黄素D .胡萝卜素6.在叶绿体中提取叶绿素,选取下列哪一种叶片效果最好A .厚、硬似革质的叶片B .衰老、黄绿色的叶片C .新鲜、幼嫩、色浓绿的叶片D .多浆质或有特殊气味的绿色叶片7.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的色素,色带最宽的是A .叶黄素B .胡萝卜素C .叶绿素aD 叶绿素b8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证明了A .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B .叶绿素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四倍C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各种色素的颜色D .四种色素的吸收光谱不同9.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的色素时,在滤纸条上出现最窄的一条色素带的颜色是A .黄色B .橙黄色C .黄绿色D 蓝绿色10、(多选题)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B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C .将滤液收集到一个小试管中,应及时用棉塞把试管口塞紧D .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11、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A.分子量最小 B.分子量最大C.在层祈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12、绿叶研磨后过滤,漏斗基部应放()A.纱布B.棉花C.单层尼龙布D.滤纸13、在圆形滤纸的中央点上色素滤液,对叶绿体的色素进行色素层析,会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列在最里圈的色素呈A.橙黄色B.蓝绿色C.黄绿色D.黄色14、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A.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使叶片充分磨碎C.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乙醇里D.为了使叶绿素溶解在丙酮里15、如图做色素层析分离的正确装置是()16、下列哪组是影响叶绿体色素分离效果的关键()①选取植物②研磨③过滤④画滤液细线⑤层析时不要让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⑥观察色素带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②③⑥二、填空题1、阅读课本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目的是:尝试用方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和用法分离提取到的色素。
2024年高考生物复习专题题型归纳解析—细胞代谢细胞代谢是高考试题的常客,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会有涉及,因此也是高三复习的重点,非选择题因分值比较高,重点突破掌握相应的答题模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细胞代谢的非选择题常见题型有:判断依据类、原因分析类和结果结论类。
【题型1】判断依据类【典例分析1】(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花生抗逆性强,部分品种可以在盐碱土区种植。
下图是四个品种的花生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叶绿素含量相对值(SPAD)(图1)和净光合速率(图2)。
回答下列问题:(3)在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¹、无NaCl添加的条件下,LH12的光合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HH1的光合速率,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3) 大于在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¹、无NaCl添加的条件下,LH12的净光合速率和HH1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由于前者的呼吸速率大于后者,且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和【详解】在光照强度为500μmol·m-2·s-1、无NaCl添加的条件下,LH12的净光合速率和HH1的净光合速率相同,但由于前者的呼吸速率大于后者,且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之和,因此可以判断,LH12的光合速率大于HH1的光合速率。
【变式演练1-1】(2023·海南·高考真题)海南是我国火龙果的主要种植区之一、由于火龙果是长日照植物,冬季日照时间不足导致其不能正常开花,在生产实践中需要夜间补光,使火龙果提前开花,提早上市。
某团队研究了同一光照强度下,不同补光光源和补光时间对火龙果成花的影响,结果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2)本次实验结果表明,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该光源的最佳补光时间是小时/天,判断该光源是最佳补光光源的依据是。
【答案】(2) 红光+蓝光 6 不同的补光时间条件下,红光+蓝光光源组平均花朵数均最多【详解】(2)根据实验结果,三种补光光源中最佳的是红光+蓝光,因为在不同补光时间条件下,红光+蓝光组平均花朵数都最多,该光源的补光时间是6小时/天时,平均花朵数最多,所以最佳补光时间是6小时/天。
第一章微生物的生长与调节1、细胞群体的生长细菌籍二等分分裂繁殖,但两个子细胞可能以不同的生长速率生长,其分裂也不一定同步。
因此,在一正在生长得群体中存在范围广的不同世代时间,故群体的“倍增时间”这一术语通常是指测量的时间,而不是平均世代时间。
2、比生长速率P7比生长速率就是菌体生长速率与培养基中菌体浓度之比。
3、细胞群体的生长周期细胞周期指细胞的一系列可鉴别的周而复始的生长活动。
这一周期包括停滞期,指数生长期,静止期。
4、细胞数目的测量方法P7直接显微计数;平板活菌计数;载片培养计数;微孔过滤法;库尔特计数器;流动细胞光度计;表荧光滤光光技术;荧光-抗体技术;微型-ELISA;电子显微镜。
5、测量菌浓的方法P8干重法(DCW);比浊法;离心压缩细胞体积(PCV)法.6、水的活度: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体系中溶液的水蒸汽压与纯水的蒸汽压之比。
7、环境对生长的影响(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因素:温度、搅拌、渗透压、水活度、空气流量、超声波、膜过滤化学因素:PH值、溶氧、、碳源、氮源、烷醇、有机酸8、生长得率概念生长得率的概念是假定所利用的基质与生成的细胞之间的固定化学计量关系。
这种关系只有在培养生长在限制性基质上和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即消耗单位基质所生成的细胞量为一常数。
9、表示方法分子得率系数;碳转化效率;以电子平均数为基准的得率Y ave e-;基于热的产生的得率Y kcal;以氧耗为基准的得率系数Y O;基于ATP消耗的得率Y ATP。
10、生长得率的影响因素微生物的遗传特性;菌的生理状态:不同的生理代谢导致不同的物料与能量平衡碳源的性质;基质的分解代谢途径;不同基质的提供,特别是氮的能量需求不同(AA,NH3,硝酸盐);不利于离子平衡的抑制性物质或其它会对运输系统提出额外要求的培养基组分;对于连续培养,限制性基质的性质。
11、哪些因素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对生长的影响(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物理因素:温度(温度通过影响膜的液晶结构、酶和蛋白质的合成及活性、RNA的结构、转录等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搅拌(在搅拌罐中靠近搅拌叶尖的地方是高能输入区。
2023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大题分析与表达练:1.细胞代谢1.(2022山东枣庄二模)小麦的叶绿体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晚上可将淀粉降解。
磷酸丙糖转运体(TPT)能将卡尔文循环中的磷酸丙糖不断运到叶绿体外,同时会将磷酸等量运回叶绿体。
TPT 的活性受光的调节,在适宜光照条件下活性最高。
光合产物在叶肉细胞内转化成蔗糖后进入筛管,再转运至其他器官,转化为淀粉储存或分解供能。
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
(1)卡尔文循环发生的场所是(填具体部位),CO2固定生成C3的过程(填“消耗”或“不消耗”)能量。
(2)环境条件由光照适宜转为光照较强时,淀粉的合成速率将(填“增大”或“减小”),原因是。
(3)在小麦灌浆期,籽粒的干重在晚上也可能增加,原因是。
(4)科研人员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用有机物表示),操作方法是:将小麦旗叶中间用刀片纵向切开,一半叶片用黑纸片遮光,另一半曝光,在自然条件下光照1 h后,将叶片摘下,用打孔器从两个半叶片各打下3个1 cm2的叶圆片,迅速烘干称重,遮光组平均干重为M(g),曝光组平均干重为N(g)。
通过上述方案测定,小麦旗叶在自然条件下的真正光合速率= (g·h-1·cm-2)。
2.(2022山东临沂三模)某品种玉米突变体的叶绿素含量仅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却比野生型高。
科研人员研究了在不同的施氮量下,突变体和野生型玉米的RuBP羧化酶(固定CO2的酶)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每组突变体与野生型玉米消耗氮元素总量差别不大)。
(1)提取玉米绿叶中的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的原因是。
通过测定吸光度判断提取液中叶绿素含量时,应选择(填“红光”或“蓝紫光”)照射,以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
(2)玉米吸收的氮主要用于叶绿素和RuBP羧化酶的合成,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更倾向将氮元素用于合成。
该突变体在强光下的光合速率更高,说明强光下制约野生型玉米光合速率的因素不是叶绿素含量,而是(答出两点)等因素。
专题4 细胞代谢——回归课本——23版高考生物复习专题4 细胞代谢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1.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
下图2中甲、乙、丙为同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高温、低温的作用机理相似,均会使酶空间结构改变而丧失催化功能C.通过增加底物浓度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会降低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D.随底物浓度的增大,丙组的反应速率低于乙组,可能与丙组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有关二、ATP的结构和功能2.M蛋白参与蛋白质的囊泡运输,它们有两种状态,结合GTP的活跃状态和结合GDP 的不活跃状态。
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碱基不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TP需丢失1个Pi后可参与RNA的合成B.M蛋白由活跃状态转化为不活跃状态需要消耗能量C.运输蛋白质的囊泡可能来自核糖体、内质网或高尔基体D.M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可能导致细胞内运输分泌蛋白的囊泡不能形成三、ATP和ADP可以相互转化3.细胞色素C(CytC)是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多肽。
正常情况下,外源性CytC不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但在缺氧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CytC可进入细胞及线粒体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合成ATP的过程不一定都需要CytCB.CytC参与NADP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的过程C.在相对缺氧条件下,肌细胞CO2释放量与O2吸收量相等D.CytC在临床上可用于组织细胞缺氧急救的辅助治疗四、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4.酵母菌是研究细胞呼吸的好材料,关于酵母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酵母菌与好氧细菌参与消耗氧气的酶附着部位相同B.酵母菌单位时间内消耗O2与产生CO2的体积比为3:4,则两种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C.检测酵母菌产生CO2的量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的时间长短来确定D.在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时要适当延长培养时间以耗尽葡萄糖,避免干扰显色反应五、有氧呼吸5.豆芽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蔬菜,它是种子萌发后得到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题:细胞的代谢一、单项选择题(共6小题)1.与安静状态相比,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的呼吸加快加强,O2进入线粒体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吐2.细胞膜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门户,下列关于物质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简单扩散的跨膜转运中,其通透性主要取决于分子大小和分子的极性B.离子通道对被转运离子的大小与电荷都有高度的选择性C.物质进出细胞核都需通过核孔D.主动运输让膜两侧物质浓度差变大,被动运输相反3.目前认为在所有代谢物中,对疼痛影响最大的三种是乳酸盐、ATP及氢离子。
当三者单独存在或只有两者相加时作用比较弱,但三者同时出现时会有互相增强的协同效果,明显增强疼痛信号。
这三者浓度较低的时候会引起温暖的感觉,浓度升高后则会让人出现疼痛和烧灼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块肌肉多次收缩后,乳酸盐水平会升高、肌肉力量降低,这些变化在氧气不足时更加明显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中释放能量较少C.运动后肌肉酸痛可能是肌肉微损伤造成的,肌肉的炎症反应也参与了该过程D.肌肉收缩时常见的代谢物乳酸盐,ATP及氢离子,在单独注射时几乎不会引起疼痛,但同时注射这三种物质会造成明显的肌肉疼痛4.关于细胞的物质运输,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囊泡穿梭往来运输物质与细胞骨架密切相关并消耗ATPB.生物大分子通过胞吞胞吐进出细胞,其过程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参与C.水分子少部分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绝大多数通过水通道进出细胞D.分泌蛋白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一段肽链后,经囊泡运输到内质网腔内5.将新鲜紫色洋葱外表皮浸入某种适宜浓度蔗糖溶液中,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其中一个细胞发生从下图1到图2所示的变化,某同学根据这一变化作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A.洋葱外表皮细胞是活细胞B.洋葱外表皮所处环境外界溶液浓度大于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C.水分子能从洋葱表皮细胞出来,但不能进入洋葱表皮细胞D.洋葱表皮细胞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6.下图为细胞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