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国民经济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80.00 KB
- 文档页数:12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六)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区别1、建设项目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关系(1)概念: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采用费用效益分析或者费用效果分析方法,采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计算项目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净效益。
①可以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也可以直接进行②如果在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首先剔除在财务评价中已计算为效益或费用的转移支付,增加财务评价中未反映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③如果直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则首先应识别项目的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
(2)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取舍标准①一般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依据②两者都否定,则项目否定,两者都肯定,则项目肯定③如国民经济评价否定而财务评价肯定,则否定④如国民经济评价肯定而财务评价否定,应重新考虑方案,必要时可提出优惠政策,使项目具有财务生存能力2、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也称为宏观评价)的区别国民经济评价不考虑物价变动因素、税收和补贴、折旧、贷款和归还;财务评价考虑。
国内主要评价指标:财务评价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串、借款偿还期、投资回收期等;国民经济评价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换汇成本、经济投资回收期等8.2 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概念(四概念)■影子价格◇并非现行的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而是反映投入物与产出物真实经济价值,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使资源得到合理配置的价格◇是从全社会角度衡量商品或生产要素投入或产出的成本与效益■影子工资◇在项目国民社会经济评价中以影子工资计算劳动力费用◇是指建设项目使用劳动力、耗费资源而使社会付出的代价◇影子工资=劳动力机会成本+新增资源消耗■社会折现率(双重职能)◇作为费用-效益的不同时间价值之间的折算率◇作为项目经济效益要求的最低经济收益率■影子汇率◇反映外汇对国家的真实价值。
浅析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评价,其中包括对项目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价,以评估其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这样的评价可以在建设项目之前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可以防止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影响。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分为三个阶段:前期评价、中期评价和后期评价。
前期评价主要是为了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影响程度,并为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
中期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并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
后期评价主要是为了分析项目完成后的社会经济效应,并通过总结成案对后续项目的建设提供指导。
以下将对每一阶段的评价进行详细介绍。
前期评价前期评价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的第一步。
其目的在于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影响程度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合理意见并作出决策。
在前期评价中,要对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经济影响。
评估项目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即收入、就业、税收、外汇等方面的影响,对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资本收益率进行评估。
2. 社会影响。
评估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包括对社会组织、居民生活和公共服务的影响,评估其对区域社会和文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3. 环境影响。
评估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对土地、水资源、空气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其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并提出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
在评价中,应当考虑到项目的风险,对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科学的控制措施。
只有在对建设项目进行详尽的前期评价之后,才能很好地解决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使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小化。
中期评价中期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评估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
在中期评价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项目进展情况。
对建设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出合理建议。
投资项目方案的国民经济评价投资项目方案的国民经济评价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对项目得失,即其盈利水平作出评价。
它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虑项目方案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和计算项目方案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进而评价项目方案的经济合理性。
投资项目方案的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共同组成了完整的项目方案经济评价。
虽然两者都是进行项目方案的盈利性分析,但是,这两类评价中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导致两者在分析目的、任务和作用上不尽相同。
同时,国民经济评价项目方案效益和费用与财务评价效益和费用其含义是有区别的。
由于项目方案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项目方案自身的财务效果上,而且还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单位要产生一定的影响,又由于财务分析是从项目方案的局部利益出发来考核项目方案自身的财务生存能力,而且不同的财务分析所包含的税收、补贴和贷款条件是不尽相同的,使得不同项目方案的财务盈利效果失去了公正比较的基础。
同时,财务盈利仅是项目方案内部的直接经济效果,它没有考虑项目方案的外部影响。
更为主要的是,财务分析中采用的价格是项目与外界的实际交易价格,这种价格往往严重背离资源的真实价值,从而导致财务分析的结论有可能背离社会资源合理配制的要求。
所以,一般来说,对项目方案进行盈利水平和生存能力评价的财务分析,对于作为独立经济实体的项目方案及施工企业来说是不可缺少的。
但是,为了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投资项目方案不仅要进行财务分析,而且还应进行国民经济分析。
国民经济评价是在财务评价基础上进行的(也可直接进行),此时主要应对投入物及产出物按影子价格进行调整;并重新计算国民经济评价中的投资,年运行费和效益。
这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国民经济评价以经济内部效益率为主要指标,经济净现值为辅助指标。
其基本报表有国民经济效益、费用现金流量表等。
一、评价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参数(一)基本概念1.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产出物产生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
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1. 简介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建设过程中,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国民经济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评估和分析,进而为有关决策提供依据和支持。
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是最主要的评价指标,同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是评价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
国民经济评价对于决策者和公众,尤其是相关利益群体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国民经济评价的意义国民经济评价对于建设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政府和企业了解项目对于经济发展、就业、环境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进而制定和优化相关政策,推动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国民经济评价可以帮助公众了解建设项目的影响,保护其合法权益,避免因项目建设带来的环境、社会、股权等问题给公众带来负面影响。
3. 国民经济评价的内容国民经济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建设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内容:3.1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是国民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虑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回报期、资本成本、销售收入、毛利率等方面的因素。
3.2 社会评价社会评价主要从建设项目对于就业、生活质量、社会关系、政治稳定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3.3 环境评价环境评价主要从建设项目对于水、土地、大气、噪声等环境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4. 国民经济评价的方法国民经济评价需要采用科学、合理、准确的方法进行评价。
常用的方法包括:4.1 理论分析法理论分析法是基于经济学、社会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理论,通过分析建设项目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适用于规模较小的建设项目。
4.2 统计分析法统计分析法是基于统计学原理,通过对历史数据、相关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建设项目的影响进行评估,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
4.3 实证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是基于实验室、现场实践、调查问卷等方式,通过实证研究建设项目对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进行评估。
11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本项目开发涉及大量的国有土地资源,对琶洲乃至广州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长期、重大影响,因此,项目开发有必要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考核项目的经济效果。
由于土地开发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以及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要完整、客观、准确的估计项目开发对相关行业、相关区域的影响(如对周围其他土地价值的影响、对相关产业的促进作用以及乘数效果等)确有相当的难度。
因此,我们主要在项目财务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
11.1 参数选取11.1.1 影子价格选取本项目为城市土地开发项目,这里只确定土地影子价格。
本项目所征用土地征用前的状态比较复杂,其中有部分城镇化的土地、大部分为农用土地(包括农田、水塘、林地以及部分闲置农地),国民经济评价中须考虑土地征用前的最佳用途(机会成本),从而就需要分别计算各类土地的最佳机会成本,然后再进行加权平均。
显然,这样分析的工作量非常巨大。
琶洲地处广州东进、南拓轴的重要节点,目前广州市周边城市化的进程非常迅猛,预计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即使不选址琶洲,琶洲也会较快地实现城市化。
我国土地价格的基本现状是:大城市地价高于一般城市,城市地价高于农村。
因此,按照城镇化的土地来计算琶洲土地的影子价格,更符合稳妥、审慎的原则。
近年来,我国土地管理的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有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城镇土地市场不断规范化,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化,土地价格基本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因此,选取土地的市场价格为其影子价格。
11.1.2 社会折现率选取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选取社会折现率I c=10%。
11.2 直接效益和直接费用估算11.2.1 直接效益估算本项目的直接效益是土地出让的收入,基于广州土地供应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琶洲土地绝大多数将采用招标、拍卖的方式进行出让,招标、拍卖的价格已经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土地的实际价格,故评价中直接采用财务分析中的数字,不做调整。
11.2.2 直接费用估算1.投资估算的调整本项目财务评价中的投资费用为431951.58万元,由于项目投资费用中所涉及的因素绝大多数都属于市场定价的范畴,故国民经济评价中直接采用,不做调整。
2.剔除转移支付在国民经济评价中,国内银行的借贷利息、项目上缴国家的税金、以及上级管理费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费等,既不增加国民经济的资源消耗,也没有为国民经济作出新的贡献,在计算国民经济费用效益时应予以剔除。
本项目中应予剔除的金额有,银行贷款利息10186.47万元,土地征迁税11308.91万元,合计21495.38万元。
3.项目直接投资费用利用项目财务投资总费用,扣除项目其他投资费用和转移支付费用,本项目直接投资费用为410456.2万元。
11.3 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11.3.1 间接效益土地是人类活动的直接载体,土地开发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土地开发的间接效益可以表现在许多方面,为了避免将间接效益计算扩大化,我们仅从以下几个方面估算项目的间接效益。
1.对琶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本项目开发使大量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建设用地,使当地部分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大大提高区域的城市比率。
据调查和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琶洲岛区域内大部分为农村人口,主要分布在琶洲村、黄埔村、石基村,区域内城市化率为40.82%。
详见下表:琶洲区域人口统计情况表本项目土地开发将琶洲村的农业土地全部征用,黄埔村和石基村的农业土地暂时未被征用,这里可以视为琶洲村农业人口全部城市化,本项目开发导致区域城市率增长到63.30%。
详见下表:项目开发后琶洲区域人口情况统计表注:上表数据根据项目土地征迁情况预测。
通过对比表10—1和表10—2数据,本项目开发提高区域城市化率22.48%。
具有关专家测算,正常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的净贡献约为1.9%,加速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的净贡献为3.6%1,这里视本项目的开发使琶洲区域加速城市化。
据调查琶洲岛(三个自然行政村)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5000万元2(不含广州珠江啤酒厂产值)。
利用以上数据计算,本项目开发导致区域快速城市化后,区域经济增长量。
25000×22.48%×3.6%=202.32万元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开发使当地快速城市化,产生经济效益增量为202.32万元。
2.土地开发的乘数效应土地开发属于乘数效果非常显著的项目,伴随着土地的开发,一般都会诱发大规模的投资活动。
投资乘数是指以投资作为自发性需求诱因,以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为基本条件,以总的国民收入为结果的因果对比:△Y=K*△I K=1/(1-MPC)式中:△Y为国民收入增量K为投资乘数△I为投资增量MPC边际消费倾向当投资总量变化时,必然引起国民经济运行的变化,它的影响不仅带有方向性,而且具有倍增性。
1资料来源与2003年4月28日,经济导报《中国进入新一轮上升期》。
2数据经过调查琶洲岛基层行政单位数据,本项目开发使珠江啤酒厂等企业搬迁至其它地区生产,本项目不对其经济总量产影响。
而本项目开发主要将影响琶洲岛的农业和农村工业经济总量产生影响。
世界发达国家的MPC一般在0.6-0.9之间,我国上海市曾组织专家就“世博会对上海GDP的贡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测算出上海的MPC为0.68,广州市是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上海差距甚微,取其MPC=0.6应该比较符合广州的实际情况。
则:K=1/(1-0.6)=2.5本项目2010年开发完毕,假设本项目乘数效应在2011年开始发生。
各年投资乘数效应见附表11—1。
3.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本次项目开发地域属于琶洲岛未开发土地的一小部分,面积为315.66万平方米,占琶洲全岛面积的30%。
随本项目的开发,琶洲岛土地的开发环境日益成熟,市政公建配套等设施完善,将提高周边土地的实际价值,增加周边土地出让收入。
由此,琶洲国际会展中心的建设和本项目的开发,对琶洲岛以至周边地区土地价值有较大的提升作用,会展中心已经建成2年多,对周边土地价值提升作用已经释放出来,因此这里只计算项目开发只对琶洲岛土地价值的提升作用。
为准确量化本项目开发对周边土地价值提升效果,研究与琶洲土地开发相似地区土地价格增长趋势。
为了排除国际会展中心对琶洲土地升值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我们选取与琶洲具有较强可比性的金沙洲为研究对象,金沙洲土地开发1992年开始正式开发,到1995年开始正式出让土地,到2004年区域开发基本已经成熟。
金沙洲开发与琶洲土地开采取了同样的开发管理模式和开发策略。
据调查1998年前金沙洲居住用地出让价格为321元/平方米(楼面地价),商业用地出让金为442。
2004年金沙洲居住用地出让价格为520元/平方米,商业用地出让价格为650元/平方米。
土地价格会随时间延续而自然上涨,据有关资料显示广州市土地价格平均每年自然增长3.5 %3,另外,由于土地交易方式的转变(协议转让转变为拍卖、3广州市土地信息网,《2004年中国城市地价现状分析》招标、挂牌)对土地交易价格也有较大的提升作用,通过分析近几年广州土地出让价格变化趋势,交易方式转变对市场土地价格的提升在15%左右。
这里扣除土地价格自然增长率和交易方式转变土地价格增长率后,土地价格增长可以视为由于项目开发因素造成土地价格增长。
1998年金沙洲土地出让平均价格为381元/平方米,2004年土地出让均价为585元/平方米。
区域土地开发后土地价格增长率计算如下:585-381×(100%+3.5%) =11%本项目开发后将影响整个琶洲,岛内规划总面积为1047万平方米,林地面积156万平方米,水域面积65万平方米,本次项目开发土地为315.66万平方米(含市政道路、公建配套等面积),20%4城市规划化绿地102.07万平方米,25%5的市政公建配套用地102.07万平方米。
扣除已开发土地、林地、水域、绿化、市政公建面积,琶洲还有306.2万平方米的存量土地。
琶洲岛在2004年没有出让土地,而2003年前出让的土地大多采用协议出让方式,其地价不具备参考性。
因此,琶洲土地出让价格选取本报告预测价格,按每平方米2530元/平方米6(楼面地价)。
由于琶洲到定位为“生态性城市中心区”,假设琶洲未开发土地平均容积率为1.8。
项目开发对周边土地增值效益计算如下:2530×11%×306.2×1.8=153387.83万元通过分析和计算,本项目开发后总计为周边土地带来153387.83万元的增值收益。
本项目到2010年全部开发完成,周边土地增值效益假设从项目开完成后才全部释放出来。
7 数据来源《琶洲地区控制性规划》。
5 数据来源《琶洲地区控制性规划》6根据国民经济评价原则,按资源最佳配置,这里选取财务预测中2005年商务用地出让价格为基准。
7 381 价格增长率= —15%4.增加就业效益本项目研究范围内,大量地块属于商业、商务办公、酒店等建设用地。
项目开发期间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工,开发完成后,更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长期稳定的工作岗位。
由于目前我国尚无该方面的计算体系,也很难比照类似项目量化结果,故本项目只作定性分析。
11.3.2 间接费用1.城市管理费用项目开发成功,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改变琶洲岛的落后状态,使之成为广州市新的城市中心区。
同时,琶洲需要成立公安、医疗防疫、环保、工商、税务等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建设共设施、交通设施、环卫设、绿化设施等相应的城市管理设施。
为此,政府每年将需要支出城市管理费用。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北京东城区每平方公里每年城市管理费达2300万元7,参照以上数据并考虑琶洲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会展中心的实际情况,琶洲区域内城市管理费用为每平方公里5000万元/年。
本项目开发总面积为 3.1566平方公里,每年城市管理费用为15783万元,由于琶洲高档次的城市发展定位,区域流动人口将积聚增长,因此区域城市管理费用应每年相应递增5%。
2.环境保护费用本项目的开发加速当地城市化进程,使区域内人口集聚增加,将导致区域内产生大量污水和生活垃圾。
为保护区域环境,需要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政府将支出相应的环境保护费用。
7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经济周刊》:北京网格化管理盖茨称赞的“世界级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