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4
边塞古诗边塞古诗23首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本店铺帮大家整理的边塞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塞下曲》唐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古从军行》唐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唐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唐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十分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边塞诗歌10篇集锦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塞上曲·其一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代: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雪片阔一作:云片阔)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军城早秋唐代: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北朝:鲍照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征师一作:征骑)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营州歌唐代: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陇头吟唐代: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建功立业的边塞诗30篇1. 霍去病《出塞二首·其一》辞家万里逐征鞍,今夜初闻陇笛哀。
纵死犹闻侠骨香,何当痛饮黄龙府。
2.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7.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胡儿解围夜潜踪,手携五色神旗。
单于不敢下阴山,沙口尽付三军。
8.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9. 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要当发。
白发亲老家贫孤,少士应募将弗还。
边声四合悲风切,夹城连壁惨阴结。
50首边塞诗,让你看看古代边塞战争的残酷,跟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据统计,唐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到二百首,而《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
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边塞诗有四个题材:1、边塞风光;2、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3、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4、边疆将士思乡的情思。
提前边塞诗,首先会想到王昌龄的经典诗词: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那么除了这首《出塞》,你还会想起哪首边塞诗词呢?那么今天我为广大网友朋友们整理出来了50首边塞诗,让你门看看中国古代边塞战争的残酷,跟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
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夫未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2.凉州词(唐)王瀚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译文: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3.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译文:死寂之夜,乌云遮月,天边大雁惊飞,单于的军队想要趁着夜色悄悄潜逃。
正想要带领轻骑兵一路追赶,大雪纷纷扬扬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4.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我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
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
浩瀚沙漠中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边上落日浑圆。
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得知主帅尚在前线未归。
《出塞》学习任务单《<出塞> 学习任务单》一、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出塞》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体会其艺术特色。
3、能够熟练背诵并默写《出塞》。
4、培养对古代边塞诗的欣赏能力,感受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理解诗歌的含义,把握诗人对边疆战事和战士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2)体会诗歌中用典、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难点(1)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深沉的历史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2)理解诗歌所传达的和平愿望和对英雄的敬仰。
三、学习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体会诗歌的情感。
2、赏析法:对诗歌中的意象、语言、结构等进行赏析,深入理解诗歌的艺术特色。
3、探究法:结合历史背景和诗人的生平经历,探究诗歌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4、比较法:将《出塞》与其他边塞诗进行比较,拓展对边塞诗的认识。
四、学习过程1、预习阶段(1)查阅资料,了解诗人王昌龄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2)初读诗歌,标注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进行理解。
(3)尝试初步理解诗歌的大意,提出自己的疑问。
2、课堂学习(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边塞风光的图片或讲述一段边塞故事,引入《出塞》这首诗。
(2)朗读诗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节奏和韵律。
然后学生自由朗读,互相倾听、指正。
(3)诗歌解读①结合注释和历史背景,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解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的含义。
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明月”“边关”“龙城飞将”“胡马”等,探讨它们所传达的情感和氛围。
③研究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用典(“龙城飞将”)、对比(“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体会其表达效果。
(4)主题探究①小组讨论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对战争的厌恶,对战士的同情,还是对和平的渴望?②思考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历史意义。
(5)诗歌背诵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尝试背诵全诗。
可以采用个人背诵、小组背诵、全班齐背等方式进行。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9.古诗三首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读拼音,写生字。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rèn()yuè()上mó()天。
yí()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形近字组词。
岳()遗()楼()凉()摩()兵()遣()搂()掠()磨()3.写出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1)这场决赛,难道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吗?()(2)山风梳理着他那蓬乱的头发。
()(3)葛洲坝好像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 4.积累名句。
(1)博学之,__________,慎思之。
__________,笃行之。
《礼记》(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西林壁》(3)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可怜”的意思是_________。
《暮江吟》二、连线题5.请把相对应的诗句及题目连接起来。
露重飞难进乾坤日夜浮《迎燕》翅湿活微雨落日满秋山《咏蝉》谈笑有鸿儒风多响易沉《陋室铭》荒城临古渡往来无白丁《归嵩山作》吴楚东南拆泥香带落花《登岳阳楼》三、语言表达6.口语交际。
你不小心伤害了一位知心朋友,想向他真诚道歉,最得体的说法是:______________综合实践。
《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
节目中诗词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各个诗歌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
7.《中国诗词大会》的徽标设计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答出一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马腾同学想研究一下唐代的边塞诗他先搜集了一些边塞诗,然后写了一篇研究报告。
下面的诗歌中,()(多选)可能是他搜集的对象,他的研究报告的名字可能叫()(单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课后作业及答案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出征.(zhēng zēng)归还.(huán hái)出塞.(sài sāi)2.巧填同音字。
jié zuì xiàng qín xióng()出沉()()目()朝英()()日()多方()()声()猫3.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B.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C.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填空。
(1)“征”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征”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远行;②用武力制裁;③寻求,希望得到;④由国家召集或收用。
“古来征战几人回”中的“征”应取解释。
(2)一首诗就是一支充满激情的赞歌。
代诗人在《夏日绝句》中,用“,”这两句诗展现出了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表达了自己的生死观。
5.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沙场”指的是。
(2)对这两句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回来?B.“醉卧沙场君莫笑”写出了战士临行前仍嗜酒如命的可笑形象C.第二句诗是反问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战争的残酷,深化了主题(3)这两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A.豪放激动B.悲凉伤感C.痛苦无奈6.下列对三首古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B.《凉州词》通过写边塞的将士们出征前的一次开怀痛饮,反映了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爽气概C.《夏日绝句》中的后两句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D.这三首诗都是边塞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朝统治者的批判和深深的爱国之情7.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但使龙城飞将在,。
唐代著名边塞诗
好的,以下是一首符合您要求的唐代边塞诗: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和战争的残酷,表达了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和豪情壮志。
第一句“月黑雁飞高”描绘了边塞夜晚的景象,月亮被云层遮挡,大雁高飞,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紧张的氛围。
第二句“单于夜遁逃”则点明了战争的紧张局势,敌人趁着夜色逃跑,戍边将士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防止敌人偷袭。
第三句“欲将轻骑逐”描绘了将士们为了保卫家园和追击敌人,不顾一切地冲锋陷阵,展现出他们的英勇无畏和豪情壮志。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则进一步强调了边塞环境的恶劣和战争的残酷,弓箭和刀剑都被大雪覆盖,将士们需要在严寒中坚持战斗,用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保卫家园和和平。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戍边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英勇无畏。
它也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尊严,呼吁人们珍惜和平和反对战争。
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传承和弘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和人类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使至塞上》课文讲解+课堂作业+答案使至塞上唐王维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作者作品本诗选自《王维集校注》。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山水田园派诗人,苏轼称赞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开元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
乱平后。
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
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
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诗。
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
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
二、写作背景开元25年,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在对吐蕃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
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后留在河西节度使幕府任节度判官,实际上是被排挤出了朝廷。
这首诗所写的即为此次出使途中的所见所感。
三、体裁:五言律诗题材:边塞诗。
四、韵脚:边,延,天,圆,然。
押an韵。
节奏:二/三五、整体感知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及事由。
“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单车”也许并非真的单人单车,这样写表现出形单影只的情状,实是表达行程中内心的孤寂感。
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要经过辽远的边疆地区。
“属国”是诗人自称。
实际诗人并不需要经过居延,这样写,也是表现边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孤寂的心境。
颔联承接首联,直抒内心感受。
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飘转出关塞,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
既言事,又写景,更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
“征蓬””归雁”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
前两联还是在个人荣辱浮沉的小圈子里打转,颈联则画风一转,境界转而阔大起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两句,笔力苍劲,意境雄浑,壮阔深邃,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
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边塞诗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边塞诗专题作业: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出塞作①
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②,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③.【注】①开元二十五年(737)三月,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海战败吐蕃,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出塞宣慰,诗写于此时。
②天骄,原为匈奴自称,这里借指吐蕃。
③霍嫖姚,运用典故,汉代霍去病曾作嫖姚校尉,这里借谓崔希逸。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表面上描写吐蕃打猎的盛大场面,实则通过环境描写暗示了边关战前的紧张气氛。
“猎天骄”是“天骄猎”的倒装。
B.颔联选用“空碛”“平原”两处场景,大处落笔,气象宏阔。
“时驱马”“好射雕”写出了吐蕃人的勇猛强悍。
C.颈联运用夸张的修辞和细节描写的表达方式,紧扣“朝”“夜”两字,凸显唐军昂扬士气,表现了唐军将士对敌时的从容镇定。
D.全诗采用衬托手法,前两联写吐蕃强悍,为下文作铺垫,后两联写唐军应付自如、不畏强敌、敢于胜利。
(2)尾联蕴含作者丰富的情感,请具体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边思
李益①
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注】①李益,字君虞,陇西始藏(今甘肃武威)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是
A.首句中的“腰垂锦带”显示出衣饰的华美、身份的尊贵;“佩吴钩”表现出意态的勇武英俊。
B.第二句进一步交代自己的战斗经历,自己曾经参加过防秋玉塞、驰驱沙场的战斗行动。
C.第三句中李益直接称自己是“关西将家子”,语调轻松洒脱,带有一种风流自赏的意味。
D.诗人写作这首诗的重点并不在于绘形写貌,叙述自己的经历,而重在抒写自己的感慨。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各题。
望蓟门
祖咏
燕台①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②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①燕台:原为战国时燕昭王所筑的黄金台,这里代称燕地。
用以泛指平卢、范阳一带。
祖
咏曾游宦范阳。
②三边:古称幽、并、凉为三边,这里泛指当时东北、北方、西北边防地带。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首联“燕台一去”就是“一去燕台”的倒装,这既是律诗音韵的要求,同时以“燕台”落笔,增加了诗歌的气势。
B.前两联用汉家大将营中喧声重叠的笳鼓声、严冬傍晚高悬的军旗来反衬军营中号令的严肃、军威的赫然。
C.颔联中反射着寒光的“万里”“积雪”,暗示了条件的艰苦,但读来并没有塞上苦寒的悲凉,反而显得异常壮伟。
D.全诗紧扣一个“望”字,写所见所闻,抒望中所感,格调髙昂,感奋人心,体现盛唐诗歌高昂雄浑、阔大恢弘的气象。
(6)诗歌尾联用了何种抒情方式有何效果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下题。
塞下曲
卢纶
鹫翎金仆姑①,燕尾绣蝥弧②。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赵将军歌
岑参
九月天山风似刀,城南猎马缩寒毛。
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
[注]①金仆姑:箭名。
②绣蝥弧:一种军中用作指挥的旗帜。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诗后两句的“独立”与“千营”形成对比,突出了将军的形象和军纪的严明。
B.卢诗为五言绝句,前两句对仗工整,后两句则改为散句,一敛一放,相映有致。
C.岑诗中“纵博”是作者对赵将军的委婉批评,放纵赌博,竟然想赢单于貂鼠袍。
D.卢诗直接描写将军发令时的豪壮情景,岑诗则让人想象将军胜利归来时的情形。
(8)卢诗和岑诗的前两句分别如何表现的将军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题。
苦战行
杜甫
苦战身死马将军,自云伏波之子孙。
干戈未定失壮士,使我叹恨伤精魂。
去年江南讨狂贼,临江把臂难再得。
别时孤云今不飞,时独看云泪横臆。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宝应元年为阵亡的马将军而作。
上元二年段子璋反,陷遂州、绵州。
杜甫在成都,与马将军在成都锦江握别,随后马将军领兵讨伐段子璋,苦战身亡。
②伏波:后汉光武帝时,马援拜伏波将军。
③臆:胸。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题中,“苦战”是对马将军在沙场苦战的概话,“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B.诗歌首句直接点明马将军的经历,第二句他以伏波将军后代自称,颇有自豪感。
C.第三句中用干戈比喻战争,说战争还未结束,马将军便在沙场阵亡,令人痛心。
D.作者与马将军分别时,天上一片孤云,如今能看到孤云,却再也看不到马将军了。
(10)全诗表达了作者对马将军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