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技巧经过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9.08 MB
- 文档页数:9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记录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左侧卧位,体位架固定。
常规碘酒、酒精消毒术野皮肤,铺无菌巾单。
行右侧髋关节后外侧切口,长约12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电凝止血。
切开阔筋膜,显露大粗隆,于大粗隆后方钝性分离臀大肌与臀中肌间隙,保护坐骨神经,牵开臀中肌,显露外旋肌群,于转子间窝处切断外旋肌群(梨状肌、上孑肌、闭孔内肌及下孑肌),用紫线标记。
沿股骨骨膜剥离显露小转子,同时暴露髋关节关节囊,切开后侧关节囊,用紫线标记。
屈曲内旋髋关节暴露股骨头,使股骨头脱位。
见股骨头塌陷、变形,失去正常形态。
清除股骨颈基底部纤维组织,在小粗隆上1.5cm处垂直于股骨颈用电锯截除股骨头及股骨颈,取出股骨头。
板状拉钩显露髋臼。
切除髋臼缘增生骨质,松解关节周围纤维组织。
切除髋臼内软组织。
依次用44mm-54mm髋臼锉保持外翻45°前倾15°磨削髋臼,达髋臼真臼底,并见软骨下骨广泛渗血,彻底止血冲洗干净髋臼,以髋臼试模测试髋臼大小、方向良好。
于外翻45°前倾15°方向打入非骨水泥型56mm(LINK公司人工髋关节)髋臼假体,两枚螺丝钉固定牢固。
打入高分子聚乙稀内衬。
安徽省中医院骨伤科周章武清理梨状窝内软组织,于靠近大粗隆根部之股骨颈横断面中点处,依次以直径8-12mm髓腔锉扩大髓腔,然后以2A之股骨柄试模扩大髓腔,按装直径2A股骨假体试模及标准股骨头假体,复位后松紧度满意,取出试模。
按装2A股骨非骨水泥型假体和直径40mm金属股骨头假体,复位髋关节。
活动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不受限,内旋达45度(并向后推动膝关节,不能造成关节脱位),活动满意。
放置自体血回收负压引流管。
在大粗隆上用克氏针钻两个小孔分别穿入紫线系牢。
清点纱布、器械无缺。
缝合阔筋膜、皮下、皮肤。
无菌敷料包扎切口。
手术顺利,出血约1000ml,麻醉满意,术后病人安返病房。
本次手术器械及人工髋关节假体由LINK公司提供。
(Direct An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2一 介绍二 DAMIS 专用牵引床三 DAMIS 专用假体及工具四 髋关节解剖结构五 DAMIS 手术过程01 术前准备 02 摆放患者体位 03 入路和皮肤切口 04 处理阔筋膜张肌05 识别并处理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06 显露并打开关节囊 07 股骨颈截骨 08 取出股骨头 09 显露髋臼10 制备髋臼并植入假体CONTENTS020405080909101112131415161718(Direct An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01 11 制备股骨侧12 松解股骨侧关节囊13 股骨开髓14 植入假体柄15 检查和复位16 快速缝合六 手术技巧和注意事项19202122232425(Direct An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前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02一近年来,随着关节置换技术和假体设计的进步、手术工具的改进和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逐渐兴起并日益普及。
不断增长的临床数据和患者的满意度也有力证实了微创关节置换手术的优越性。
虽然仍处于艰难的探索阶段,但是微创关节置换手术已毋庸置疑地成为骨科领域的大势所趋。
DAMIS(Direct An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是春立医疗结合国际流行的先进手术技术推出的带有牵引床的前侧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技术。
DAMIS 的优点是: ● 住院时间短 ● 康复周期短 ● 脱位风险低 ● 血液流失少● 术后肌肉张力恢复快 ● 术后疼痛少● 恢复日常运动时间短. ● 瘢痕组织少适应症:与普通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适应症类似DAMIS 也可用于:● 髋关节双侧同时置换患者● 后脱位高风险患者● 精神疾病患者● 肌肉神经紊乱患者禁忌症:● 肥胖● 既往髋部手术史● 肌肉发达● 近端股骨严重缺损参考文献:[1]唐新 沈彬 裴福兴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6, 14(02):135-138[2] 张先龙 蒋垚 陈云苏 人工髋关节外科学——从初次置换到翻修手术[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3]【德】约阿西姆.普菲尔,维尔纳.E.希伯特 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黄宁庆.主译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3.5[4] AO RECON 视频[M/CD][5] Frank H. Netter 奈特人体解剖彩色图谱 王怀经 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Direct Anterior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前侧入路微创髋关节置换术03致谢:本操作手册特别感谢希腊骨科协会主席、欧洲髋关节协会前主席George Macheras 教授。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又称髋关节置换术或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骨科手术,用于治疗因关节疾病或严重髋关节退化而导致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该手术通过替换退化的髋关节组织,使用人工髋关节部件来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操作,需要由专业的骨科医生和手术团队进行。
手术的目标是减轻髋关节疼痛,提高患者的行动能力,并改善其生活质量。
在手术开始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包括临床评估、骨密度检查、血液检查以及必要的心肺功能评估等。
这些准备工作的目的是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适合手术,并为手术团队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
手术步骤包括麻醉和体位、切口和骨切割、髋臼和股骨头置换等。
麻醉和体位是为了确保患者手术期间的舒适和安全,切口和骨切割是为了达到人工髋关节的植入条件,髋臼和股骨头置换是将人工髋关节部件安装到患者的髋关节处。
术后护理非常重要,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需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护理。
患者需要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活动,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为患有严重髋关节退化的患者提供持久的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该手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同样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未来,我们期待通过更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进一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和布局方式,它决定了文章的逻辑结构和内容安排。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1.1 概述在引言部分,将介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背景和意义,解释为什么这个手术步骤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这一部分将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以帮助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方式,感受到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1.3 目的在本部分将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和意图,即为读者提供详细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步骤,帮助读者了解该手术的详细过程,以及手术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步骤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参考资源:《坎贝尔骨科手术学》第十版,《骨科关键技术》,入路1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取健侧卧位。
2常规消毒(注意消毒背部、下腹部、会阴部、远端到膝下)铺无菌巾单,包扎小腿。
3作长约15cm直外侧切口,切口从大转子近端5cm至大转子远端10cm4切开皮下组织,显露深筋膜。
5纵行切开深筋膜,钝性分离臀大肌(近似四方形,该肌以广泛的短腱起于前上棘至尾骨尖之间的深部结构,肌纤维向外下止于髂胫束和股骨臀肌粗隆)。
6用电刀部分松解臀大肌股骨止点,便于股骨前移,尽量避开股深动脉的小交通支。
7 轻度内旋髋关节,显露梨状肌(梨状肌起自于骨盆,肌纤维发自第2、3、4骶椎椎体前面,向外集中穿坐骨大孔进入臀部,而是止于股骨大转子上缘的后部)及联合肌腱在股骨附着处切断并用非吸收线标记。
8 在股骨颈下后方后髋关节囊与股方肌(起自骶骨前面,坐骨结节止于股骨大转子间嵴。
使髋关节外展和旋外)之间放入S形拉钩,向下拉开股方肌纤维暴露后关节囊。
9 T形切开后关节囊并用非吸收线标记。
10 屈膝内收内旋髋关节使之脱位。
11 将腿保持在内旋位(足部指向天花板),从股骨后方(现在指向上方)剥离关节囊和软组织直至暴露小转子。
12 摆锯在小转子上1.5cm处截断股骨颈,取头器取出股骨头。
13 在髋臼周围放置拉钩,在前方放置一个髋臼拉钩来向前平移股骨,在上方钉入一枚骨圆针固定外展块,在后方插入宽的Hohman拉钩进入坐骨结节。
髋臼显露困难时松解臀大肌、股直肌翻折头(必要时可先切断股骨颈取出股骨头)。
髋臼准备14 从髋臼边缘去除髋臼上唇的残余,当去除靠近髋臼横韧带(在髋臼切迹上横架有髋臼横韧带,并与切迹围成一孔,有神经、血管等通过)的下方的纤维脂肪时,注意避开闭孔动脉的升支。
15 髋臼挫准备髋臼,通常从40mm或者比股骨头直径小两号的髋臼挫开始,逐渐增大,挫到髋臼顶和壁周围的松质骨出血。
术中注意保持外展40度前倾20度。
海南髋关节置换手术步骤
一、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前期准备
1、患者接受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脏、肝脏、肾脏、血液、关节炎、肿瘤等,确定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髋关节置换术。
2、患者需要接受心电图、血液检查、X线、CT等检查,以便确定患者的髋关节形态,以及是否需要补充钙磷酸盐,以及是否需要补充营养。
3、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指示,提前一周停用抗凝药物,以免
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操作步骤
1、麻醉:将患者麻醉,将患者的下肢放置在平板上,将患者
的髋关节处的皮肤消毒,并准备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
2、切口:在患者的髋关节处,用刀切开皮肤,将关节囊及其
周围的肌肉腱膜暴露出来,清除关节处的组织,准备植入人工关节。
3、植入人工关节:将人工关节安装在患者的髋关节处,并将
其固定在骨头上,确保关节的稳定性。
4、闭合切口:将切口处的皮肤和肌肉腱膜收缩,用缝合线将
其缝合起来,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
5、恢复护理:给予患者适当的抗炎药物和抗感染药物,对患者进行充分的休息,避免患者活动过度,并加强营养支持,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用人造髋关节置换所有或部分髋关节以重建关节运动功能的一种修复手术。
髋关节置换术主要用于中老年人。
由于人造关节会发生磨损,手术通常不用于青年。
工作制度:股骨头置换术或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适应症1、保守治疗无效的髋关节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6个月以上);2、X线确诊的髋关节骨关节炎或关节炎;3、因髋关节疼痛不能工作、睡觉或活动;4、髋关节修复术后关节不稳;5、部分髋部骨折;6、髋关节肿瘤。
股骨头置换术或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禁忌症1、髋部感染;2、髋关节周围皮肤缺失;3、股四头肌瘫痪;4、腿和足部严重的血管性疾病(周围血管病变);5、神经病变(神经病)影响髋部;6、严重的限制性神经功能紊乱;7、严重的全身性疾病(疾病晚期,如癌转移);操作流程:1.体位以选择不同切口而定。
用后外侧切口时,病人侧卧,患侧在上。
外侧或前外侧切口,患者平卧,患侧臀部垫高。
2.切口与显露切口选择应依据髋关节畸形、软组织挛缩情况、术者的经验和习惯而定。
选择原则应能便于软组织松解、关节充分显露和假体置入。
临床多用后外侧、前外侧切口和显露途径(见髋关节显露途径)。
本文以前外侧切口为例叙述。
3.切除关节囊,脱位髋关节显露髋关节囊后,分离关节囊外的粘连,充分显露其前方,上方及下方,上至髋臼周边,下至大转子基底,切除关节囊及滑膜。
将髋关节外旋、内收,使股骨头脱位,切除髋后方残留的关节囊和滑膜。
如髋关节强直,应先凿断股骨颈,然后用髋臼凿取出股骨头。
脱位后应结合术前畸形仔细检查软组织挛缩情况,并于松解,直至髋的各方向活动无阻碍为止。
4.切除股骨头,修整股骨颈,扩大髓腔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用干纱布塞紧髓腔止血,暂勿置入假体,以免影响髋臼的处理。
5.清理髋臼在髋关节周围软组织中有坐骨神经,股动、静脉和股神经,为避免损伤,应用带尖或带齿拉勾,尖齿勾在髋臼缘外的骨上后,向外倾斜即可拉开周围软组织,这样可避免滑脱,并可满意显露髋臼。
人工髋关节置换诊疗流程适应证及禁忌证:1.适应证:股骨颈骨折:65岁以上Garden III型及以上的头下型或经颈型骨折;Pauwel角>45°。
均可考虑行人工关节置换术。
根据患者身体耐受情况决定全髋或半髋,通常>70岁,ASA麻醉分级3级或以上患者,建议行半髋置换。
ASA分级小于3级的可行全髋关节置换。
粗隆间骨折:通常首选内固定,如髓腔宽大,骨质疏松,或伴有髋臼病变可考虑关节置换。
骨性关节炎:髋关节明显疼痛,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
伴有活动痛,尤其是外旋诱发疼痛、活动受限者,可行关节置换。
股骨头坏死:IV期坏死,或伴有明显的髋关节炎。
髋关节发育异常: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 ,髋臼内陷,髋臼撞击综合征伴严重的髋关节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2.禁忌证:感染:任何形式的活动性感染,均需等感染痊愈后3个月以上手术。
神经肌肉病变:瘫痪、下肢肌力显著下降者。
严重的臀中肌无力患者。
精神及认知障碍:不能自主控制自身行为,无法配合康复锻炼患者,不宜行关节置换手术。
一、术前谈话及患者教育:1.人工全髋关节首要的手术目的是缓解疼痛,或改善严重的功能障碍。
2.手术后可以早期下床行走(2-3天),但是推荐在术后2周内以卧床休息为主。
3.根据手术入路不同,早期关节活动范围有差异,后外侧入路早期限制屈髋、内收、内旋。
直接外侧入路没有体位禁忌。
远期活动度二者没有差异。
但高龄患者均建议限制髋关截活动度。
4.如手术得当,髋关节假体的30年生存率大约为80%,10年生存率超过90%。
绝大多数患者可以达到“forgotten hip”,完全无不适感。
5.术后4周推荐在助行器辅助下行走。
一般不需要特意锻炼髋关节周围肌肉,如较瘦弱者,可行股四头肌、臀中肌、臀肌功能锻炼。
6.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无菌性松动(金属对聚乙烯产生磨屑较多)是术前需要与患者重点交代的几个问题。
二、术前准备:1.皮肤:需要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有无破损;背部、下肢、会阴部是否有红肿,是否有疖或痈;如有需予以治疗,治愈后择期手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流程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治疗髋关节疾病的手术方法,其手术流程如下:
1. 麻醉和手术准备:患者被麻醉后,医生会为患者的髋关节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同时,医生会为患者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器械和药物。
2. 手术切口:医生会在患者髋部做一个切口,通常是从前向后或从后向前的横向切口。
切口的大小和位置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要而定。
3. 暴露髋关节:医生会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髋关节,并将周围的组织和肌肉移开,以便进行手术。
4. 取出损坏的关节:医生会将患者的损坏的关节部分取出,通常是将股骨头和髋臼的损坏部分一起取出。
5. 安装人工关节组件:医生会将人工关节组件安装到患者的髋臼和股骨头上。
人工关节组件通常由金属、陶瓷和塑料等材料制成。
6. 固定人工关节组件:医生会使用螺钉、钢板和其他器械将人工关节组件固定在患者的骨骼上,以确保其稳定性。
7. 关闭手术切口:医生会缝合手术切口,并覆盖敷料,以保护伤口。
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在严格的医疗监护下进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和定期随访,以确保人工关节的正常运作和患者的康复。
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步骤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麻醉:患者会接受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无痛苦。
2. 前切口:医生将在整个髋部进行切口,以便进入关节进行手术。
3. 移除受损组织:医生将移除受损的髋关节组织,包括股骨头和髋臼。
4. 骨头切削:医生将用特殊的锁骨锯或骨锯来切削股骨头和髋臼的形状,以便安装假体。
5. 安装假体:医生会将人工股骨头和髋臼安装到骨头上,通常是通过钉、螺钉和骨水泥来固定。
6. 肌腱和组织缝合:医生会缝合肌肉和软组织以封闭手术创口。
7. 结束手术:手术结束后,医生会将患者转移到恢复室,以进行监测和康复治疗。
整个手术通常需要2到3个小时,大多数患者可以在几天内回家进行康复。
髋关节置换怎样做才完美,要点技巧全总结壹术前准备(一)精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败的决定因素每台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之前一定要确认的问题:该患者具备手术适应症并且排除了禁忌症。
(经得起同行评议);该患者术前身体状况已调整到耐受麻醉和手术风险的状态;该患者的手术难易程度(常规与非常规),以现在的医院设备、技术团队、器械商准备假体种类和配合能力有九成以上的把握完成手术,并保证至少八成以上优良率,如果不能,请不要尝试冒险。
非常规手术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预后做出预判,如果不能获得患者对术后并发症的信任理解,不要尝试挑战高难度。
(二)如何制定手术方案?1.怎么样才是一个接近完美的初次全髋置换?合适的外展角、前倾角、联合前倾角(防止脱位和延长假体使用寿命);正确的旋转中心(将髋臼放入真臼、双下肢基本恢复等长);合适的偏心距、保持臀中肌张力(良好步态和远期假体生存率);尽可能多保留骨量情况下获得可靠的初始稳定性(促进骨长入及为下次翻修保留骨量);在骨性结构改造与软组织松解间取得某种平衡(不能为了恢复长度牺牲过多软组织)。
2.如何设计一个完美的髋关节置换?入路选择:后外?前侧?前外?术前模板测量,假体安放设计:(可借助模板或CT测量)髋臼侧:需要多大的臼,是涂层还是金属骨小梁,是否需要加强杯;准备把髋臼放在什么位置? (旋转中心)多大角度?(前倾,外展),有没有足够的骨量(是否需植骨);股骨侧:是否存在明显畸形,需要准备何种假体,是否需要股骨近端截骨、骨重建?贰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四部曲(一)髋关节术前计划(二)髋臼侧操作(三)股骨侧操作(四)术后影响学评估(一)术前评估:1.如何从一张普通骨盆片中获取足够信息①中心边缘角(CE角):髋臼外上缘到股骨头中心连线与垂线所成之角,正常20°~30°,DDH患者此角变小,反应股骨头旋转中心移位程度,小于20°提示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
②Sharp角:在骨盆正位片上,双侧泪滴下缘连线与泪滴下缘至髋臼上缘连线的夹角,正常值为33°~38°,此角大于40°提示髋臼发育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