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服务器带宽与在线人数
- 格式:docx
- 大小:14.89 KB
- 文档页数:2
带宽需求如何估算带宽需求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应用场景、组网模式用流量工程进行测算,需要对大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笔者不具备这些条件,只能根据一些简单假设来推算:为了更准确地反映网络流量,了解各种业务所需带宽,需要对各种业务作出流量模型。
各种业务的流量(L)属性可以有以下变量:T-平均业务时长(视音频业务,主要是视频业务)C-总用户数(覆盖用户数)c-订户(渗透用户)数量,c=C×N,N-订户比率(渗透率)。
渗透率与竞争优势、业务适应性、业务定价以及用户经济能力、受教育程度、年龄、性别、职业、行为习惯等因素相关。
M-激活(在线)订户数量,M=c×m,m-峰值激活(在线)用户比率。
主要和订户数量以及时间相关。
订户数量越大,峰值在线率越低;时间主要指时间段,比如特定节假日、特定事件、特殊内容发生时段等,还有工作时间、休息时间。
n-忙时使用率,主要和平均业务时长、内容更新速度相关。
l-单位业务流量,实际发生的单个业务流量。
主要和业务性质、编码方式相关,一旦选定就是固定的。
则某项业务流量L=L(l,T,C,c,M,n)=L(l,T,C,N,m,n)其中忙时使用率和在线率是最难掌握的两个变量,不同的业务有不同的模型,而且是随业务发展和时间变化的,需要不断统计分析。
通常的业务模型有以下几种:1、用户管理2、网络管理3、网页浏览4、文件和视音频下载(上载)5、视频通信(IP语音、视频)6、网络游戏7、IPTV(含VOD、时移电视)用户管理、网络管理是运营商自己内部的两项业务,占用的流量是基本固定的。
语音通信的忙时使用率和激活订户数量主要取决于用户本身需求,已经有足够多的传统话务理论研究和实际统计数据。
其他业务则与网络内容的提供、资费策略和用户需求之间的平衡相关,是经常变化的,是个交互的过程,需要经常统计分析、归纳调整。
流量模型应该分级——骨干层、汇聚层、接入层,因为流量是逐级汇聚、逐级收敛的,每层都要有合适的流量。
2000用户服务器要求计算公式服务器要求计算公式为标题的文章服务器是一种用于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计算机设备。
在使用服务器时,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进行计算的情况。
为了满足这些计算需求,服务器通常会要求使用特定的计算公式。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个服务器要求的计算公式。
这个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可能因服务器的用途和配置而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
假设我们有一个用于处理用户数据的服务器,该服务器上有2000个用户。
服务器要求计算公式为:每个用户的数据大小乘以用户的访问频率再除以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这个计算公式的目的是根据用户的数据大小和访问频率来评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是否足够。
我们需要知道每个用户的数据大小。
这可以通过统计每个用户的数据量来获得。
然后,我们需要了解用户的访问频率,也就是每个用户每天访问服务器的次数。
最后,我们需要知道服务器的处理能力,通常以每秒处理的请求数来衡量。
假设每个用户的数据大小平均为100MB,用户的访问频率平均为10次/天,服务器的处理能力为1000个请求/秒。
我们可以使用上述的计算公式来评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
计算每个用户的数据大小乘以用户的访问频率:100MB * 10次/天= 1000MB/天。
然后,将这个结果除以服务器的处理能力:1000MB/天 / 1000个请求/秒 = 1MB/秒。
通过这个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个例子中,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足够,每秒可以处理1MB的数据。
当然,这个计算公式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
在实际情况中,服务器的要求计算公式可能更加复杂,涉及更多的因素和变量。
例如,可能还需要考虑服务器的存储容量、网络带宽等因素。
为了满足服务器的要求,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我们可以优化服务器的配置,增加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
其次,我们可以优化用户数据的处理方式,减少数据的大小或者优化访问频率。
总结一下,服务器要求计算公式为标题是指在使用服务器时,为了评估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是否足够,我们需要根据特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
关于阿⾥云服务器能满⾜多少⼈同时在线的计算⽅法关于阿⾥云服务器最多能⽀持多少⼈同时在线这个问题,其实是很难的出⼀个精确答案的。
因为结果会受到带宽、服务器处理速度、不同⽤户正在访问的页⾯⼤⼩等⼀系列因素的限制,⽽这些都是我们在建站时都很难具体确定的。
既然上⾯也说了,精确的回答⼀个服务器能⽀持多少⼈访问这个问题⼏乎是不可能的,既然⼈们喜欢问最多,那我就算算服务器的极限吧。
接下来将要进⾏的计算基于如下假设:假定你的阿⾥云服务器带宽为1M。
(如果你的带宽是N兆的话,计算结果乘N就好了)假定⽤户等待⽹页响应的最长时间为8S。
(⼋秒定律:在互联⽹领域存在的⼀个定律,即指⽤户访问⼀个⽹站时,如果等待⽹页打开的时间超过8秒,会有超过70%的⽤户放弃等待。
)忽略服务器计算和处理的时间,仅考虑⽹页⽂件从服务器下载到客户端的速度。
假设所有⽤户访问的页⾯平均⼤⼩为60KB(如果你的⽹页含有⼤量的图⽚、视频、下载⽂件等,请酌情考虑页⾯⼤⼩)条件假设完毕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计算:1.阿⾥云服务器1M带宽最多能⽀持多少⼈同时在线?公式:带宽X等待时间/页⾯⼤⼩=并发⼈数⾸先我们计算1M带宽在8S中之内能传送多少个60KB的页⾯,1024*8/60=136.53 也就是⼤约为137个。
这意味着,如果每⼀个⽤户都愿意等到极限的8秒钟,那么我们可以满⾜137个⼈同时在线。
如果想要每个⼈平均等1秒钟的话,这个数字⼤概是17(1024*1/60)。
按照这个公式,如果你的服务器是5M带宽的话,它⽀持的最⼤并发数是1024*5*8/60=683.也就是5M带宽的服务器⽀持的最⼤⽀持683个⼈同时在线。
2.阿⾥云服务器1M带宽⼀天最多能⽀持多少个PV及多少个独⽴⽤户访问?同样的,我们先计算1M带宽⼀天时间能传输多少个60KB的页⾯,1024*24*60*60=1474560。
这个数据⼜有什么意义呢?这其实是1M带宽的服务器发挥到极致每天所能承受的PV(Page View)。
并发量带宽计算公式在网络传输中,带宽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而并发量则是指同时在线的用户数。
在计算网络带宽时,需要考虑到并发量对带宽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了解并发量带宽计算公式,以便更好地规划和优化网络资源。
带宽的计算公式是,带宽 = 数据量 / 时间。
而并发量的计算公式是,并发量 = 平均会话数×平均会话时间 / 响应时间。
结合这两个公式,可以得出并发量对带宽的影响。
首先,需要确定平均会话数和平均会话时间。
平均会话数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平均在线用户数,而平均会话时间是指用户在网站或应用上的平均停留时间。
这两个参数可以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得出。
其次,需要确定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是指服务器响应用户请求所需的时间,通常以毫秒为单位。
响应时间越短,服务器的处理能力越强,用户体验也会更好。
接下来,就可以使用并发量带宽计算公式来计算带宽。
假设平均会话数为1000,平均会话时间为10分钟(即600秒),响应时间为100毫秒,那么并发量= 1000 × 600 / 0.1 = 6,000,000。
这意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足够的带宽来支持600万的并发量。
另外,还需要考虑网络的传输效率和丢包率。
传输效率是指实际传输的数据量与理论带宽的比值,而丢包率是指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的数据包的比率。
这两个参数也会对带宽的需求产生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带宽,可以结合实际的网络环境和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
例如,可以通过流量监控工具来实时监测网络的带宽使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网络资源配置。
另外,还可以通过压力测试来模拟不同并发量下的网络性能,以便评估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更好地了解并发量对带宽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规划和优化网络资源。
总之,并发量带宽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网络资源的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带宽规划和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服务器能承受的同时在线访问人数如何计算购买虚拟主机之前,肯定有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该购买多大的虚拟主机才能够满足需要的客户群体同时访问,因为当网站的同时访问人数达到限制时网站会出现暂时无法访问的现象。
同时在线访问数由几个方面决定。
1、服务器的质量。
服务器分为高中低三种。
不同型号品牌的服务器能够承受的流量是不同的,所以,这是影响同时在线访问数量的原因之一。
2、宽带的大小。
假若服务器保证的最大带宽是5M (即5Mbit/s ),相应服务器的数据最高传输速度应为5Mbit/s x 1024/8=640KB,1分钟流量大约640 x 60=38400KB。
假设毎个用户1分钟内始终占用10KB的流量,即该1分钟内支持占用这样的流量的同时在线访问人数为3840人(视频类大流量网站不在此例)。
但是,并不能保证每个用户在1分钟内只有一次到该站的链接,假如每个用户在1分钟内有两次或以上到该站的链接(每个链接始终占用10KB的流量),那么支持在线人数应该在2000以下。
综上所述,一台中低端服务器通常支持在线人数最高为2000人左右,而且只适合普通网站建设后的服务器和文字型论坛,不包括图片类、下载类、视频类等。
其实一台服务器如果在线人数能够达到这么多,那运营者也肯定是赚了不少钱,也就需要更换机器和增加带宽了。
在线人数可以称为ns连接数或者并发连接数。
当一个网页被浏览时,服务器就会和浏览者的浏览器建立链接,每个链接表示一个并发。
当页面包含很多图片时,图片并不是一个一个显示的,服务器会产生出多个链接同时发送文字和图片以提高浏览速度。
页面中的图片越多,服务器的并发链接数量就越多。
当图片或页面被服务器发送后服务器就关闭此链接,和其他请求者建立链接。
每次并发几乎是瞬间完成的,一般在几毫秒至几十毫秒。
当用户打开页面然后正常关闭浏览器时,用户的在线人数也会马上清除。
在选用空间时,一定要先判断自己网站空间的访问人数是否较多,空间在线人数是否够用。
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计算公式汇总1.网络带宽计算:
带宽=网络吞吐量/传输时间
2.网络传输时间计算:
传输时间=数据量/带宽
3.网络时延计算:
总时延=传播时延+传输时延+排队时延
其中,传播时延=传输距离/传播速度
传输时延=数据长度/传输速率
排队时延=排队长度/排队速率
4.网络利用率计算:
利用率=传输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
5.IP地址计算:
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6.网络号计算:
网络号=IP地址&子网掩码
7.子网掩码计算:
子网掩码=网络号位数为1,主机号位数为0的二进制数
8.网络中设备数量计算:
主机数=2^(主机位数)-2
9.平均排队长度计算:
平均排队长度=平均到达率*平均服务时间
10.斐波那契数列计算:
F(n)=F(n-1)+F(n-2)
以上是软考网络工程师常用的计算公式的汇总。
这些公式涉及到网络带宽、传输时间、网络时延、网络利用率、IP地址、子网掩码、设备数量、排队长度、斐波那契数列等方面的计算。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你在软考网络工程师考试和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计算问题。
带宽与存储空间计算带宽和存储空间是计算机网络中两个常用的概念。
带宽指的是网络连接的速度,而存储空间则是指可用于存储数据的容量。
在网络应用中,带宽和存储空间的计算对于成功运营和提供高效的服务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计算和优化带宽和存储空间。
首先,我们来讨论带宽的计算。
带宽通常以位每秒(bps)为单位来表示。
带宽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应用类型:不同的应用对带宽的需求是不同的。
例如,视频流服务和网页浏览服务对带宽的需求就有很大的差异。
为了计算所需的带宽,我们需要了解应用中数据的类型和大小。
2.用户数量:用户数量对带宽的需求也有很大的影响。
用户越多,带宽需求就越高。
在计算带宽时,我们需要预估系统中的最大用户数量,并根据用户的使用情况来确定带宽需求。
3.数据传输速度:数据传输速度是指数据在网络中传输的速度。
传输速度越快,就需要更大的带宽来支持。
在计算带宽时,我们需要确定数据的传输速度,并根据它来调整带宽的大小。
在计算带宽时,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总带宽=平均带宽*最大用户数量其中,平均带宽是指单个用户平均使用的带宽,最大用户数量是指系统中最大的用户数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系统所需的总带宽。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存储空间的计算。
存储空间通常以字节(byte)为单位来表示。
存储空间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1.数据类型:不同的数据类型占用的存储空间是不同的。
例如,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在存储空间上的需求是不同的。
在计算存储空间时,我们需要了解存储数据的类型和大小。
2.数据量:数据量是指需要存储的数据的总量。
数据量越大,就需要更大的存储空间来支持。
在计算存储空间时,我们需要预估系统需要存储的总数据量,并根据它来确定存储空间的大小。
3.数据冗余:数据冗余是指存储中存在的重复或不必要的数据。
减少数据冗余可以节省存储空间。
在计算存储空间时,我们需要考虑数据冗余的情况,并根据它来优化存储空间的使用。
网络带宽需求的计算方法1、电信带宽是按Bit计算的,电脑文件是按Byte计算的,1Byte=8Bit,接入光纤的带宽/8=实际使用带宽。
2、浏览网页一次2K,网络游戏、视频是交互式的一般80K就搞定了,QQ或MSN等即时工具也是占10K左右。
3、以20台电脑为例:浏览网页: 20台电脑*2K=40K网络游戏+视频:20台电脑*80K*2=3200KMSN、QQ : 20台电脑*10K=200K40+3200+200=3440K Byte3440*8=2M光纤4、ADSL带宽是非对称的的,电话线路中0~4Khz用来传输电话音频,用26Khz~1.1Mhz频段传数据,并把它以4Khz的宽度划分为25个上行子通道和249个下行子通道,输入的数据经过TCM编码及QAM调制后,送往子信道,所以理论上上行速率可达1.5Mbps, 下行速率可达14.9Mbps,考虑到干扰等情况,实际上传输速率一般为上行640Kbps,下行8Mbps 。
我们常用的2M ADSL实际速率下载约250Kbyte,上传约64Kbyte光纤带宽是对称的,上传和下载均等网络带宽计算方法这里指的是带宽网速的单位计算方式方法及关系。
在计算机网络、IDC机房中,其宽带速率的单位用bps(或b/s)表示;换算关系为:1Byte=8bit1B=8b ---------- 1B/s=8b/s(或1Bps=8bps)1KB=1024B ---------- 1KB/s=1024B/s1MB=1024KB ---------- 1MB/s=1024KB/s在实际上网应用中,下载软件时常常看到诸如下载速度显示为128KB(KB/s),103KB/s等等宽带速率大小字样,因为ISP提供的线路带宽使用的单位是比特,而一般下载软件显示的是字节(1字节=8比特),所以要通过换算,才能得实际值。
然而我们可以按照换算公式换算一下:128KB/s=128×8(Kb/s)=1024Kb/s=1Mb/s即:128KB/s=1Mb/s理论上:2M(即2Mb/s)宽带理论速率是:256KB/s(即2048Kb/s),实际速率大约为80--200kB/s;(其原因是受用户计算机性能、网络设备质量、资源使用情况、网络高峰期、网站服务能力、线路衰耗,信号衰减等多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
服务器1M带宽同时能承受多少人在线
物色了一圈,想看看云主机,没钱只能用最低端的,几百块钱也就1M带宽,512内存,单核CPU。
服务器1M带宽在线人数
首先要知道影响在线人数的因素
1,访问量
【最低配单核CPU+512内存。
1千IP CPU占用10%左右,内存200到300之间】。
下面根据影响因素计算下1M带宽能同时承受多少人在线(以网络状况良好为前提)
2、评判的只是:
用户从xx服务器下载文件的速度;
3、页面的标准尺寸大小为:60KB;
参考公式:
支持连接个人=服务器带宽/页面尺寸大小
通过计算大致结果是,1Mbps的带宽(服务器的1M带宽最快上下速度能达到1M/s,跟我们家用的带宽稍有区别)支持的连接数为:17个
因此,N M带宽可以支持的同时在线人数大概为N*17个
所以,1M带宽的云主机,日均3000IP以下应该没问题。
当然如果你的每个页面都比较大的话,那就没这么多了。
具体多少,可以按照上面的算法算下。
以上计算方法仅供参考。
计算服务器带宽与在线人数
计算机上有两个最基本的单位,Byte(字节)和bit(位),二者的换算关系是1Byte=8bits.其他的K、M、G、T等都是数量级。
100Mbps(100M bits per secind)独享带宽,换算到我们的日常熟悉的文件大小,要除以8;也就是说100Mbps带宽,在理论下每秒可以下载文件大小约是12.5MB(M Byte),如果再加上损耗,IP头等,大概也就10MB/S左右。
如果你是用这10M去点播普通电影(600Kbps)的,产生一次顺畅点播需要每秒传递的数据大小600/8=80KB左右,1024K/80,也就120个同时链接(并发)。
当然如果你要是做网页的话,每个人需要的带宽大约也就5K/s左右,也就是2000来个同时链接(并发)。
通常意义上讲,做网页服务器,用带宽来计算同时在线人数是吧u准确的,你同样可以支持1万个人在线,因为访问网页的时候只是短时间连接服务器请求数据,这1万人未必同时需要1万个并发连接。
网页人数的在线,主要是跟服务器的性能相关。
视频服务器或者下载服务器,游戏服务器,才跟带宽直接相关。
带宽方面是在支持在线人数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服务器按照咱们所保证的百共保证的带宽是3M,即3Mbit/s,相应的,服务器的数据最高传输速度应为3/8byte/s*1024=384k/s。
一分钟流量大约384K/S*60=23040K,假使每个用户一分钟内占用10K,即刻一分钟内支持在线访问人数为2304人,(图片类和视频类站点不在此例,因为
图片类视频类每个用户一分钟内绝对超过10K,但是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个用户在一分钟内只有访问一个该站的连接,假如每个用户在一分钟内点击该站2个链接的话,那么支持在线人数应该在2000以下。
当然了,同事在线人数不仅仅与服务器带宽有关系,还有硬件有一定的关系,好服务器一定要配上好带宽,一台低端服务器通常最高支持在线人数为2000人左右,仅限于普通WEB服务器。
不包含图片下载视屏等类的,还要说的是论坛,论坛中统计的人数是以某一时间段内访问论坛的活动人数为标准的与连接数应无关系。
某些用户为了显示论坛的人气,可以在调大论坛在线人数的时间范围。
这也是为什么IIS连接数和论坛在线不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