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期末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66.50 KB
- 文档页数:9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1.数据收集整理【知识点归纳】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典例讲解】例1.淘气练书法的时候不小心把表格弄脏了,请你帮他算一下故事书有()本。
A. 292B. 293C. 392【答案】A【解析】【解答】935-212-431=723-431=292(本)故答案为:A。
【分析】故事书的本数=总数-文艺书的本数-科技书的本数,据此解答。
例2.下图是三年级一班评选三好学生情况统计表。
刘青比王宇少5票。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一笔代表1票,则数得刘青25票、王宇有35票,35-25=10票,即刘青比王宇少10票。
故“刘青比王宇少5票”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中票数的多少能反映出不同学生得票数量的比较,根据“刘青比王宇少的票数=王宇的票数-刘青的票数”计算即可。
例3.人正常的眨眼可以消除眼睛的疲劳.如果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下表是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的次数.状态平常写字看书玩手机游戏每分钟眨眼次数 24 18 15 10从上表可以看出,在________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________%.【答案】玩手机游戏;16.67【解析】【解答】解: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玩手机游戏状态下,眼睛最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18-15)÷18≈0.1667=16.67%。
故答案为:玩手机游戏;16.67。
【分析】因为眨眼次数过少,对眼睛的健康不利,所以每分钟眨眼次数越少,眼睛越容易疲劳;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比写字时眨眼次数少百分之几=(写字时眨眼的次数-看书状态下眨眼的次数)÷写字时眨眼的次数。
例4.下面是某市今年9月份天气情况统计表.天气晴阴多云雨天数 4 5绘制成统计图如下:(1)请把统计表和统计图填完整.(2)该市9月中________的天数最多,________最少.(3)你还获得什么信息?【答案】(1)解:统计表如下:天气晴阴多云雨天数18 4 3 5绘制成统计图如下:(2)晴;多云(3)解:得到的信息还有:①晴天比阴天多:18﹣4=14(天);②多云比雨天少:5﹣3=2(天).【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阴天有4天,雨天有5天,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天,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观察统计图可知,晴天有18天,多云有3天,将两个数据补充到统计表中;(2)对比9月份4种天气的天数,即可得到哪种天数最多,哪种天数最少,据此解答;(3)从统计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还有:①晴天比阴天多几天;②多云比雨天少几天,据此列式解答。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二章《时、分、秒》章节常考题集锦一、单选题1.(2020二上·镇原期末)过10分是()。
A. 11:25B. 11:35C. 11:40【答案】B【解析】【解答】11时25分+10分=11时35分。
故答案为:B。
【分析】钟面被12个数字平均分成12大格,分针走过每个大格是5分钟,分针经过几个大格,就走了几个5分钟,时针走1大格是1时,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60小格,也就是60分,据此写出钟面上的时刻,然后用钟面上的时刻+经过的时间=后来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
2.(2019二上·龙湾期末)他们可能有什么时间踢足球?()A. B. C.【答案】B【解析】【解答】解:A项的时间为7:30,还未开始,B项的时间为9:40,有可能,C项时间为11:05,一个小朋友已经去姥姥家了,故仅B项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B。
【分析】因为他们在8:40开始练琴,然后踢足球,所以踢足球的之间一定是在8:40之后,而小女孩说她在10:30要去姥姥家,踢足球的之间一定是在10:30之前。
所以他们踢足球的时间是在8:40~10:30之间,据此选出合适的时间即可。
3.(2019三上·苍溪期中)钟面上的时针在数字“2”和“3”之间,分针指向“7”,秒针指向“1”,这时是()A. 2时7分1秒B. 3时35分5秒C. 2时35分5秒【答案】C【解析】【解答】解:钟面上这时是2时35分5秒。
故答案为:C。
【分析】钟面上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之间,那么选较小的数作为小时数;钟面上,分针指向几,分钟数就是(几×5)分钟,秒针指向几,秒针数就是(几×5)秒。
4.(2019二上·黄岩期末)丽丽画画的时间可能是()。
A. B. C.【答案】A【解析】【解答】解:两人从9:30开始画画,丽丽10:00就画完了,A为9:40,B为9:20,C为10:10,所以只有A在9:30~10:00这个时间段内。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归纳1. 单位换算- 时间的基本单位:秒- 分钟等于60秒:1分钟 = 60秒- 小时等于60分钟:1小时 = 60分钟- 1小时 = 60分钟 = 3600秒- 货币的基本单位:元- 10角 = 1元- 10分 = 1角- 100分 = 1元2. 三角形- 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 直角三角形:一个角度为90度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我们称之为“腰”,而斜边则是斜着的那一边-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边相等,我们称之为“腿”3. 数组- 数组是一种有序的数据集合- 数组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数字、字符串等- 数组的索引从0开始,第一个元素的索引为0,第二个元素的索引为1,以此类推- 数组的长度是固定的,在创建数组时需要指定长度- 使用索引可以读取或修改数组中的元素4. 乘法计算- 乘法是一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乘法满足交换律:a × b = b × a- 乘法满足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满足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5. 分数的加减- 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份数,分母表示总份数- 分数的加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分数的减法: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分数的分子可以约分,即将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使得分子和分母之间没有公约数6. 长度和面积单位换算- 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 = 1000米,1米 = 100厘米,1厘米 = 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 = 平方米,1平方米 = 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 = 100平方毫米以上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重难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全册)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总复教案第一课时表内除法教学内容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清楚在什么样的问题要用除法解决。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除法计算的便捷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复表内除法。
难点: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练。
教学步骤二一班的16名同学在公园里尽情玩耍。
同学们来到儿童乐园打算租儿童小车,小车有2人的和四人的,如果都租2人的需要租几辆车?租4人的需要租几辆车?同学们,你们能帮助他们一下吗?应该怎么租呢?1.16名同学都乘坐2人车,需要多少辆?(1)该如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2.报告解答办法,并列式。
16÷2 = 8(辆)3.16名同学都乘坐4人车,需要多少辆?(1)该若何解答,自己先试着解答。
(2)小组合作讨论出解答的方法。
4.汇报解答方法,并列式。
16÷4 = 4(辆)5.请看算式:16÷2 = 816÷4 = 4(1)分别说一说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2)结合以上式子说一说什么是除法?(3)试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计算?专项训练1.把口诀补充完整:三七()八()二十四()八十一九七()四()十六()三十六七六()()五三十2.计算下面各题32÷8=81÷9=15÷5=24÷6=42÷7=40÷8=24÷3=14÷2=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2÷6=()÷84×6=()×32×()=3×()7×()> 8×2()×8 < 6×524÷() > 24÷()4.解决问题(1)二(1)班有42人玩跳绳,每7人一组,平均分成几组?如果每6人一组呢?(2)XXX剪了8面小旗,XXX剪的小旗是XXX的3倍,XXX剪了多少面小旗?(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3)同学们要去南湖划船。
二年级西师大数学下册期末知识回顾难点知识测试卷班级:姓名:满分:(100+20)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根据题意填空。
1. 下面这把尺子只有3个刻度,它可以直接量出哪几种长度?可以直接量出______种长度,分别是______厘米、______厘米和______厘米。
2. 分针走1小格是______秒,秒针走1大格是______秒。
时针走一大格是______时,分针要走______大格。
通常,钟面上最短的针是______针,较长的针是______针,又细又长的针是______针。
钟面上有______个大格,______个小格。
3. 用 1、3、4 三张数字卡片,能摆成_______个不同的两位数.4. 在横线上填上“>”“<”或“=”。
850+40______850-40 340+400______340+40200+80______80+200 760-500______760-402300+400______1800+900 1600+400______ 1600-4005. 把 12个梨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人分到(______)个,表示12里有(______)个(______);也表示把12平均分成(______)份,每份是(______)。
6. 比大小(用“>”“<”“=”符号填空)。
424+99______324+196 532+196 ______454+378300+800______400+600 359+292______439+285856-244______745-196 960-84______900-687. 口÷口=6…4,除数最小是_____,这时被除数是_____。
8. 有3个数字4、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______)种可能。
二、读懂题意选择正确答案。
1. 下面算式中,得数比60小的是()。
A .9×7B .9+8C .73—82. 在÷7=8……○中,○中的数必须小于()。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重难点突破考试方法提醒:★数学考试应注意: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
(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6是();这个算式读作()。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1、轴对称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边完全重合。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成轴对称图形的汉字:一,二,三,四,六,八,十,大,干,丰,土,士,中,田,由,甲,申,口,日,曰,木,目,森,谷,林,画,伞,王,人,非,菲,天,典,奠,旱,春,亩,目,山,单,杀,美,春,品,工,天,网,回,喜,莫,罪,夫,黑,里,亚。
2、平移:当物体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并且物体的方向不发生改变,这种运动是平移。
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是:米、分米、厘米。
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分米可以用字母“dm”来表示;厘米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米、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00厘米(重点)4.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3)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4)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第二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重点)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0的整数,得到整数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
2. 21÷5=4……1读作21除以5商4余1。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都比除数小。
4.利用口诀求商:除数是几,就根据和几有关的乘法口诀求商。
5.有余数除法应用题一定要在商和余数的后边都带上单位名称。
6.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商×除数+余数7.(1)17名同学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只能坐4人,至少要租(5)条船。
(进一法)(2) 20米布,每6米做一套衣服,可以做(3)套衣服。
(去尾法)第三单元认识1000以内的数1.数数的方法:数比较大时可以一百一百地数,十个十个地数,零散的再一个一个地数,要根据具体的数目用不同的方法数数。
2. 10个一是十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第四位是千位。
4. 1000以内数的组成:百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一。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重难点题型同步训练第三章《认识方向》章节常考题集锦一、单选题1.狙击手小庄隐匿在草丛中面朝北方时刻待命,欲射杀敌军指挥官,忽闻班长低声喝道:“小庄,快看!那家伙(敌军指挥官)在你的2点钟方向”。
根据班长描述,敌指挥官在小庄的()。
A.东偏南30°方向上B.南偏东30°方向上C.东偏北30°方向上D.北偏东30°方向上【答案】C【解析】【解答】解:敌指挥官在小庄的东偏北30°方向上,或者东偏北30°方向上。
故答案为:C。
【分析】在实际生活中我们面朝北方是12点钟方向,此时背面是6点钟方向,左面是9点钟方向,右面是3点钟方向;即把自己想象在一个大圆盘中和时钟类似每两个数字间的度数是30°,故2点钟方向是30°×2=60°,所以指挥官在小庄的北偏东60°(或东偏北30°)方向上。
2.东风是从()吹向()。
A.西、南B.南、北C.东、西D.北、东【答案】C3.以广场为观测点,学校在北偏西30°方向上,下图中正确的是()。
A. B. C.【答案】C【解析】【解答】以广场为观测点,图C中学校在北偏西30°方向上,故选C。
【分析】找准观测点,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确定学校的位置所在的方向,即可解答。
4.人民医院在第一实小的西北面,那么第一实小在人民医院的()面.A.西南B.东南C.东北【答案】B【解析】【解答】解:人民医院在第一实小的西北面,那么第一实小在人民医院的东南面.故选:B.【分析】人民医院在第一实小的西北面,是以第一实小为观察的中心,而第一实小在人民医院的什么方向上是以人民医院为观察中心,依据方向的相对性可知:东南与西北相对,据此即可解答.5.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数字3 正对着( )方A.东B.西C.北【答案】A【解析】【解答】这一题考查的是灵活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这一知识和时钟的相关知识。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宝典:重难点、易错题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点击重难点】1.几个重要关系式: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例题】【解析】(1)如果除数是3,被除数每增加3,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0、1、2……”地重复出现。
(2)如果除数是5,被除数每增加5,商就增加1;余数总是“0、1、2、3、4、0、1、2、3、4……”地重复出现。
第二单元:时、分、秒【点击重难点】1.钟面上较短的针叫时针,较长的针叫分针,另有一个细长的针叫秒针。
时针走1大格的时间是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小格是1秒。
2.时间单位有:时、分、秒,他们之间的关系是:①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正好走了一圈的60小格,也就是60分,所以1时=60分。
③分针走1小格是1分,秒针正好走了一圈的60小格,是60秒,所以1分=60秒。
3.判断钟面时间:先看时针,再看分针(5分5分的数)。
【例题】小兰每天早上读半个小时的书后开始吃饭,6:40开始读书,()开始吃饭。
【解析】方法一:40分钟再加上30分钟是70分钟,70分钟也就是1是10分,故正确答案是7:10。
列式:6时40分+30分=6时70分=7时10分;方法二:6时40分开始读书,20分钟后是7时,再过10分钟就是7:10。
第三单元:认识方向【点击重难点】1.早晨,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傍晚,面对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2.在地图或平面图上,规定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四个方向之间还有四个方向: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一共有八个方向。
3.指南针的指针总是一端指向南,另一端指向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重难点总复习资料一、解决问题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2、不同级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不同级运算的类型:× + ,×-,+ ×,-×,÷ + ,÷-,+ ÷,-÷。
带小括号运算的类型:×( + ),×(-),( + )÷,(-)÷。
3、从总数中连续减去两部分(连减算式),也可以写成从总数中减去两部分的和,同时需要用小括号把两部分的和括起来,计算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如:54-8-22 = 54-(8+22)4、把分步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时:先看分步算式的第二步算式,再看其中第一个数和第二个数哪个数是前一步算式的结果,就用前一步算式替换掉那个数,其他的照写。
当需要替换的是第二个数,必要时还需要加上小括号。
二、表内除法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都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几倍”。
7、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8、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
“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③除法的问题:有倍数关系的可以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谁是谁的几倍?”,“是”字前写较大数,“是”字后写较小数。
9、一件物品的价格叫单价,买几件叫数量,买几件共需要的钱叫总价。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三、图形与变换2、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
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
如:推拉窗。
3、旋转:当物体围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时,自身方向会发生改变。
如:方向盘。
4、平移的方法:①先确定平移方向和格子数(也就是距离)。
②找到原图形的各个顶点。
③把各个点按相同方向平移相同的格子数。
④把新顶点按原图形的顺序连接。
五、克和千克2、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克”作单位;称较重的物品的质量时,用“千克”作单位。
3、一个两分的硬币约是1克。
两袋500克的盐约是1千克。
4、1千克=1000克=1公斤。
1kg=1000g.进率是1000.5、计算或者比较大小时,如果单位不同,就需要把单位统一。
一般统一成单位“克”。
6、在解决问题时,如果单位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再立式计算,一般是把"千克"换成"克".四、万以内数的认识示。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2、数位顺序表里: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第五位是万位。
3、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万以内数的读法:读数时,要从高位读起,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连续两个“0”就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4、万以内数的写法:写数时,也要从高位写起,几个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个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哪一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写“0”占位。
5、数的组成:就是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6、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①位数多的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时,就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数字大的这个数就大,反之就小;③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依次类推。
7、最大的一位数:9,最小的一位数:1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 两位数最高位是十位。
最大的三位数:999,最小的三位数:100 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
最大的四位数:9999,最小的四位数:1000 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
最大的五位数:99999,最小的五位数:10000. 五位数最高位是万位。
他们的最低位都是个位。
7、近似数: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大约”“可能”“大概”出现就是近似数。
方法:两位数的看个位上的数估算,三位数及三位数以上的看十位上的数估算。
(四舍五入)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可以口算也可以笔算。
注意在笔算加法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24、3、2、1、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十位舍去写作“0”。
(四舍)如:532≈500②十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就多看,把个位、十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百位上加上1.(五入)如:567≈6004、3、2、1、0)就少看,直接把个位舍去写作“0”。
(四舍)如:532≈530②个位大于五或者等于五的(5、6、7、8、9)就多看,把个位写作“0”的的同时还要在十位上加上1.(五入)如:567≈570出现“大约”“可能”“大概”时,就需要估算,要用“≈”符号。
七、统计较和分析数据。
2、条形统计图:一格可以代表5个单位,也可以根据数量的多少来确定一格代表多少。
数很大时有的一格可以代表10个单位。
八、找规律往前移。
2、数列的变化规律:①等差数列;②前两个数的和相加等于后一个;③倍数关系;④每个数都是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积。
……一、解决问题题型:1、一张桌子150元,比一把椅子多60元,一把椅子多少元?2、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卖出20个,还剩多少个?3、学校开运动会,二年级男生得25分,女生得18分,二年级得分比一年级多10分。
一年级得了多少分?4、学校有图书200本,已经借出128本,剩下的每个班分8本,可以分给多少个班?5、学校图书室有图书398本,活动课借给一班70本,借给二班89本,还剩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第一种解法:第二种解法:6、幼儿园买了48个白皮球,24个花皮球,平均分给9个班,每班分得几个?7、小芳看一本书,每天看5页,9天后还剩56页,这本书一共多少页?8、学校买粉笔,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42盒,彩色粉笔39盒,买了多少盒白粉笔?9、同学们参加方块队训练,三年级22人,四年级35人,五年级24人,每9人一行,应排几行?5、植树节五年级同学种了108棵柳树,四年级同学种了3行杨树,每行7棵(1)种的杨树比柳树少多少棵?(2)四年级比五年级少多少棵树?(3)四、五年级共种树多少棵?稍复杂解决问题:1、把一根绳剪成两段,其中一段长24米,是另一段的3倍。
这段绳长多少米?2、一年级一班参加三个课外小组的共有25人,参加英语组和美术组的有18人,参加美术组和舞蹈组的有20人,参加三个小组的分别有多少人?3、妈妈买回不到10个鸡蛋,两个两个地数多1个,三个三个地数最后也多1个。
你说妈妈买回几个鸡蛋?4、兄弟两人去钓鱼,一共钓了21条,哥哥钓的鱼是弟弟的2倍,哥哥、弟弟各钓了多少条?练习:1、妈妈买了4米白布,又买了12米花布。
花布是白布的几倍?2、商店里有8个红气球,蓝气球是红气球的2倍,蓝气球和红气球一共多少个?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看了4天,还剩20页。
以后每天看5页,还要看几天?4、向阳小学二年级有4个同学做小旗,每个同学做5面小旗。
?(先提出问题,写在横线上,然后再解答出来。
)二、常考填空题型:1、写出下面各数:三百四十八()六千零八()四千零五十()四千零九十写作(),八千写作()三百零七写作(),二个千,五个百是()2、4075是由4个()、()个十、5个()组成的。
读作()。
一个四位数,最高位是6,十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的数是0,这个数写作()读作()。
3、按要求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5607 5067 5760 4506 4056( )<()<()<()<( )把6千克、60克、5000克、5200克、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在 = 。
2克 200分小时 3000千克1分秒 6克千克 15角元500克○5千克 78-49○20+7 2500克○2千克 1时30分○90分 300+42○400+323080○2985 10个十○2个百 1000-30○7005、甲数是125,比乙数多18,乙数是()。
甲数比乙数多40,乙数是20,甲数是()。
6、8700千克=()千克()克 8千克-5()=3000克 1千克鸡蛋大约有()个54秒÷6=() 2分12秒=()秒 200秒()3分 600克()1千克 86千克=()克3千克+2000克()5千克 438+164 ()2101-90 297 ()573-286 967-158 ()8097、10个十是(),2000里有()个百。
5个千,2个十,3个一组成的数是()8、从右边起,第()位是百位,第四位是()位。
7002=()+(),8300=()+()9、小红有5元钱,用去3元2角,还剩()。
三、常考判断题型:1、1千克棉花和1000克铁一样重。
()2、笔算加法是从个位加起。
()3、最大的四位数是9000。
()4、读数和写数时,都要从最高位读起和写起。
()5、在减法中,被减数必须大于减数。
()6、一个四位数减一个三位数,可能得一个三位数,也可能得一个四位数。
()7、男生比女生多35人,女生比男生少35人。
() 8、64—48÷8 先算减法,再算除法()9、求比72多20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10、5+4×6和(5+4)×6的运算顺序相同()11、一袋盐重500克,两袋盐就是1千克() 12、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900()13、最小的四位数减1就是最大的三位数()四、常考选择题型:1、5个2分币大约重()。
① 5克② 5千克③ 5米2、一支铅笔长()① 20米② 20厘米③ 20克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
①依次计算②除法③加减法4、把20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