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种植面积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16
油菜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汇报人:日期:•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油菜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油菜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目录•油菜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油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01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全国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份。
油菜种植面积油菜籽产量在1300万吨左右,位居世界前列。
油菜籽产量油菜籽加工能力不断提升,油脂加工企业数量和产能均有所增长。
油菜籽加工能力油菜产业规模及分布油菜产业发展的优势气候资源优势我国长江流域等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油菜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种植技术优势油菜种植技术不断进步,优良品种不断涌现,为油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场需求优势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植物油需求的增加,油菜籽作为重要的植物油原料,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油菜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等成本较高,影响油菜产业的竞争力。
生产成本高产业链不完善政策支持不足油菜籽加工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产业链不够完善,制约了油菜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家对油菜产业的政策支持相对较少,缺乏稳定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等。
030201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02油菜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同提升。
品质提升和品牌建设强化油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注重品牌建设,提升油菜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科学发展和创新驱动以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创新的驱动模式,推动油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产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市场导向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油菜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强化科技创新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油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油菜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形成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格局。
安仁县油菜生产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分析一、生产现状1.种植情况 油菜是安仁县的主要经济作物。
近年来,安仁县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坚持多措并举,强化行政推动、政策驱动、部门联动、技术促动、企业带动,开展“稻-油”或“稻-稻-油”轮作模式,油菜栽培水平、产量进一步提高,油料品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到2021年,安仁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7667公顷,其中移栽面积5867公顷,直播面积11800公顷,较2020年增加466.7公顷,“双低”油菜普及率100%。
2.主要推广技术情况 一是推广优良品种。
过去,农户自购的油菜品种有30多个,多而杂的品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近年来安仁县重点推广丰油730、沣油520、沣油5103、佳和1号、中油杂7819几个主导品种,并以政府采购的方式免费发给全县的种植农户。
这些品种产量高、低芥酸、低硫苷、抗病性和抗寒性强,有力提升了安化油菜产量。
二是开展技术推广。
集成“稻-油”“稻-稻-油”栽培优质高效品种筛选、一次性成苗技术、增密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化学除草、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种粮大户)”高效模式创办标准化、集约化、高效化、规模化生产示范,普及油菜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油菜。
3.机械化生产情况 近几年,安仁县主要推广应用免耕机械开深沟覆浅土,利用大型拖拉机带动旋耕机进行耕整和开沟作业、多用型油菜播种机喷播、植保无人机防治病虫害等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油菜机械化生产水平逐年提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目前,安仁县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4%,其中机耕机械化率95.8%、机收机械化率80.2%、种植机械化率40%。
4.油菜种植大户情况 安仁县大力挖掘冬闲田潜力,引导种粮大户利用冬闲田增种一季油菜提升土地经济效益,2020年新增油菜种植面积在6.7公顷以上的种植大户28户,扶持油菜种植面积为6.7公顷的种植大户65户,新增油菜种植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个,扶持油料种植和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2个。
1.我国冬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冬油菜种植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和云贵高原地区,气候温暖,雨量较多,为一年多熟区。
主要种植甘蓝型油菜,秋播夏收,全生育期200多天。
冬油菜区油菜面积占全国油菜总面积90%以上。
(1)华北关中亚区。
包括甘肃东南角,陕西秦岭以北,山西中南部,以及河南、河北、山东等省。
一般为一年二熟。
油菜产区年平均温度10℃~15℃,最冷月平均1℃~3℃,无霜期180~240天,年降水量500~800毫米。
油菜主要以偏冬性的甘蓝型油菜为主,有少量白菜型油菜。
(2)云贵高原亚区。
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贵州省。
海拔在1000米以上,1月份平均气温在5℃以上,冬春干旱,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冬季温暖干燥,5~10月为雨季,11~4月为旱季,蒸发量大,一年两熟,油菜有白菜型、芥菜型和甘蓝型等。
(3)四川盆地亚区。
包括四川、陕西汉中及临近部分地区。
该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10℃~18℃,多数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2℃~5℃,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汉中地区仅600~800毫米)。
日照相对偏少。
一般为一等二熟为主。
油菜以甘蓝型油菜为主,有少量白菜型油菜。
(4)长江中游亚区。
主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河南、安徽部分地区。
本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1月平均最低气温2℃~6℃,年降雨量可达1400~1600毫米,常有秋旱,但春季雨水较集中。
秋季日照较强。
主要为一年三熟。
以甘蓝型油菜为主,有少量芥菜型油菜和白菜型油菜。
(5)长江下游亚区。
包括上海市、浙江、江苏以及安徽省东部地区。
本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18℃,1月份平均气温0℃~4℃,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
口照充足。
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
一般为一年两熟。
以甘蓝型油菜为主,仅安徽、浙江有部分白菜型油菜,油菜单产较高。
(6)华南沿海亚区。
主要包括广东省、台湾省、福建省、海南省、广西桂林以南地区。
本地区气温高,雨量多,霜雪少,年均气温16℃~17℃,1月平均气温10℃以上,高的达21℃,降水量可达1500~2000毫米,日照充足。
油菜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油菜高产创建实施方案我县是皖南山区主要的油菜生产和油菜花观赏基地之一,年种植面积4万亩以上。
从2010年秋种开始,我县全面启动了油菜高产创建活动。
通过强化示范片建设,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油菜单产水平显著提高,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取得成效明显。
为继续促进油菜生产稳定发展,提高我县油菜种植水平,全面提升油菜综合生产能力,扎实推进新一轮油菜高产创建活动,现制定20xx年油菜高产创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油菜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主攻单产、提高品质为方向,以典型示范引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集成技术,增强示范带动能力,促进油菜平衡增产,全面提高我县油菜单产和品质水平。
重点抓好桃花源长廊等公路沿线和景点、景区周边油菜的种植,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油菜花观赏点,着力提升乡村旅游品位。
二、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基本要求:以优质抗病高产高油良种、菌核病及杂草防控、配方施肥为重点,加快良种良法集成推广;以油菜免耕撒直播轻型栽培技术为方向,强化农机农艺结合,实现节本增效同步。
计划安排:示范片计划安排在宏村镇和碧阳镇镇实施,涉及xx个行政村,3434户,面积10058亩,20xx年油菜籽单产xx8公斤。
(附表1:县20xx年油菜高产创建实施地点清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油菜高产创建,20xx年夏收,示范片单产达到200公斤以上,良种覆盖率达100%,单产提高42公斤,总产增加422吨,增效211万元。
三、技术措施1、因地制宜推广高产优质抗病油菜品种品种选择以高产、优质、高油、适合机收为标准,20xx年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品种以沣油737和中双11为主,合理辅助应用浙平四号,每个示范区品种尽量统一。
2、全面推广油菜免耕撒直播技术油菜免耕撒直播栽培在我县已形成很成功的配套技术,在县当前农村劳动力弱、劳动力报酬高、机械化程度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该项技术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在我县一油一稻产区,全面推广机开沟免耕撒直播栽培技术;旱地油菜推广免耕直播、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油菜种植情况汇报材料一、引言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食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油菜作为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缓解食品压力、增加农民收入以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解油菜种植的现状,提出合理化种植建议,本报告将详尽分析油菜种植情况,希望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二、油菜产量及种植面积变化趋势油菜产量和种植面积是评估油菜种植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油菜产量和种植面积呈现出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预计今年全国油菜种植面积将超过2500万亩,而油菜产量也有望超过1200万吨。
这一增长趋势得益于农民种植技术的提高以及种植规模的扩大。
三、油菜种植区域分布及特点油菜的适应性强,适合在全国不同地区种植。
根据统计数据,目前我国油菜种植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河流域以及东北三省等地。
这些地区具有较为适宜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和发育。
此外,油菜种植还具有很强的农田生态效益,通过增加植物覆盖度、保护水土资源,进一步促进了农田可持续发展。
四、油菜种植技术现状1. 品种选择:目前我国有多个油菜品种供农民选择。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油菜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具有高产、抗病虫、适应性强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地区和需求的种植要求。
2. 施肥技术: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是保证油菜良好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农民应根据土壤肥力、油菜生长期需求,合理配比主要营养元素,同时注意施用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和减少环境污染。
3. 病虫害防治:油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主要的生产障碍之一。
因此,加强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是提高油菜产量和质量的必要措施。
农民应通过合理轮作、害虫监测、精确施药等手段,科学防控病虫害的发生和扩散。
4. 水分管理:油菜的生长期对水分需求较大。
农民应根据当地降水情况和土壤储水情况,合理安排灌溉,保持土壤水分适宜,避免干旱或过湿对油菜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5. 推广现代农机:现代农机的普及和应用可以提高油菜种植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劳动力投入。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之一,油菜籽含油量达35%~50%,油菜的嫩茎及叶也可以食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亿亩左右,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和长江流域。
杂交油菜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成为我国发展油菜生产的重要途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目前杂交油菜种植面积已占我国油菜种植面积的60%以上,需种量越来越大。
今天,我们将给大家介绍一下油菜杂交制种技术的各个环节。
要想出好种儿,关键得有好苗儿。
那什么样的地块能培育出好苗儿来呢?苗床选择油菜苗床要选择水旱轮作田块,近1年内没有种过油菜,也不曾种植过白菜、萝卜、芥菜等十字花科蔬菜;旱地则需要3年没有种植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
同时要求土壤肥沃、地势平整,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在这里提醒大家,要按计划制种面积来留足苗床。
一般情况下,母本苗床与大田以1:5配置,父本以1:20配置。
父母本要分开种植,避免混杂。
要想让油菜苗儿顺利成长,接下来您得给它整好床铺。
苗床整理结合整地施足苗床肥,一般肥料施用量为:每亩施碳酸氢铵30~35千克或尿素15~20千克,过磷酸钙30~35千克,氯化钾10~15千克,硼砂0.5~1.0千克。
不能施用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秸秆沤制的农家肥。
油菜种子发芽势弱,顶土能力差,尤其是母本,生命力更弱,出苗困难。
为确保一播全苗,必须精心整地,做到苗床田土碎、厢平、地湿、草净,上虚下实。
在这里要说明一下,父本苗床与母本苗床的整理方法和标准是一样的。
苗床整理好就要开始播种了。
油菜杂交制种技术不同于油菜常规栽培的地方就得看这个环节。
专家提示:通过杂交制出的油菜种子,它的父母本是有严格要求的。
父母本一定要由育种单位提供,农户千万不能随意在市场上购买油菜种子作为父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工作。
下面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播种的。
播种黄淮地区一般在9月上、中旬播种育苗,长江流域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育苗。
油菜父本和母本的播种时间要适当错开,以使得他们初花期一致。
播种量以每亩定植6000~8000株计算,约折合每亩大田用种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