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成藏条件与过程
- 格式:ppt
- 大小:4.73 MB
- 文档页数:32
第五章油气聚集与油气藏的形成5.5 油气成藏基本地质条件之一——充足的油气源一个盆地或凹陷油气源的丰富程度决定于有效烃源岩体积、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以及烃源岩排烃能力。
充足的油气源:生烃面积大,生烃层系厚;发育多套烃源岩层系;有机质丰富、类型优越、热演化程度较高,排烃效率高。
大盆地形成大油气田,具有体积巨大的有效生烃岩体。
拥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含油气盆地,均具有较大体积的沉积岩,尤其是具有较大厚度和体积的烃源岩。
大盆地形成大油气田,具有体积巨大的有效生烃岩体。
沉积岩面积多在10×104km3以上,体积多在50×104km3以上,烃源岩系总厚度最小是200~300m,一般在500m以上,最厚的可达1000m以上。
大盆地形成大油气田,具有体积巨大的生油气岩体。
统计世界上61个特大型油气田所在约12个含油气盆地:都是长期持续稳定下沉的盆地,沉积岩厚>5000m,甚至上万米;生油凹陷面积大,生油层系巨厚,具备充足的油气来源。
大盆地形成大油气田,具有体积巨大的生油气岩体。
波斯湾盆地:面积230×104km2,沉积岩厚5000~12000米,体积704×104km3,主要生烃层系厚1000~2500米。
松辽盆地:面积23×104km2,沉积岩厚达6000米,体积77.5×104km3,主要生烃层系厚500~1000米。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盆地名称 盆地面积 沉积岩系发育概况 生油岩发育概况 油气可采储量 ( 吨、米 3 ) ( k m 2 ) 时 代 厚度 体 积 ( 公里 3 ) 时 代 岩性及厚度 及特大油气田数 波斯湾 240 万 古生代、中、新 生代 ; 以 J 、 K 、 E 、 N 为主 5000~12000 米 平均 3000 米 704.1 万其中 J 以上 417 万 J 3 、 K 2 、 E 为 主 碳酸盐岩为主 , 最厚 4000 米 , 主要生油层厚 1000~1500 米 油 541 亿 ; 28 个 西西伯利亚 230 万 中、新生代 以 J 、 K 为主 最厚 4000~8000 米平 均 2600 米 600 万 J 2 ~K , 以 J 3 、 K 1 为主 泥岩 ( 前三角 洲 )500~1000 米 油 60 亿 8 个 美国 墨西哥湾 110 万 中、新生代 最厚 12000 米 平均 4000 米 545 万 J 3 ~N 1 , 以 K 3 、 N 1 ; 为主 泥 岩为主、部分为碳酸 盐岩 1000~2000 米 油 53.4 亿 ; 1 个 马拉开波 8.5 万 中、新生代 (K~N) 最厚 10000 米 平均 4600 米 395.7 万 K~N , 以始新世为 主 K 为石灰岩、粘土岩 , 厚 150~200 米 ; E 泥岩 2000 米 油 73 亿 ; 2 个 伏尔加 乌拉尔 65 万 以上古生代 为 主 一般小于 2000 米 , 在 乌拉尔山前可达 8000 米 , 平均 3100 米 218.2 万 中泥盆世 ~ 早二叠 世 以泥岩为主 ; 总厚 200~500 米 油 42.7 亿 ; 2 个 利比亚锡尔 特 35 万 古 ~ 中、新生代 , 以 K 、 E 、 N 为 主 古生界 1500 米 , K 以 上最厚 5000 米 , 平均 2500 米 80 万 K~E, 以 K 2 、 E 为主 以石灰岩、泥灰岩为 主 , 部分为泥岩 1000~2000 米 油 40 亿 ; 气 7790 亿 4 个 阿尔及利 亚东戈壁 41 万 古生代 ~ 中生代 4000~5000 米 160 万 志留纪 页岩 200 米 油 9.9 亿 ; 气 29940 亿 3 个 北 海 62 万 二迭 ~ 第三系 总厚 8000 米 第三系 3000 米 300 万 侏罗纪和第三纪 , 部分晚石炭世 泥 岩 油 34 亿 ; 气 184080 亿 4 个 尼日尔河 三 角 洲 6 万 新生代 一般 4000~6000 米 最大 12000 米 30 万 早第三纪 泥岩 1000~2000 米 油 27 亿 ; 气 11200 亿 大油气田 6 个 美国西内部 60.2 万 古生代、中生代 9000 米 85 万 ∈ 、 C 、 P泥岩为主 ,200~400 米 1 个 ( 气 ) 松 辽 22.6 万 K~N 最厚 6000 米 平均 3000 米 77.5 万 K泥岩 500~1000 米 1 个 华 北 25 万 震旦 ~ 中生代 新 生 代 新生代最厚可达 6000 米其中 E4500 米125 万 E 为主 泥岩大于 500 米最厚1000~15 00 米 1 个 世界12个大含油气盆地61个特大油气田的情况简表︵据张厚福等︐1999︶波斯湾盆地油气田分布图松辽盆地下白垩统生油中心与油气富集关系图1—生烃强度等值线,2—地温梯度等值线,3—油田,4—凹陷边界小盆地也可形成丰富的油气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