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国精神 共筑精神家园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2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认识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性1.1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归宿,是所有中华儿女心灵上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所在。
1.2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能够有效增进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一体感。
1.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风貌。
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原则2.1 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激发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2.2 积极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2.3 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育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实干精神。
2.4 坚持以团结和包容为特色,形成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共存、交融互鉴的局面。
三、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具体途径3.1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大力弘扬孔子思想、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儒释道合一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儿女对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刻的认同感。
3.2 增进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通过推动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和传承,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让世界更多地了解和尊重中华文化。
3.3 推进中华民族的民族团结和融合进程。
积极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培养全体中华儿女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4 弘扬中华民族的创新和实干精神。
通过培育和宣传中华民族的创新典型和实干楷模,激发全体中华儿女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中华民族的创新发展。
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挑战和对策4.1 面临西方文化冲击的挑战。
要坚持中华文化自信,在面对西方文化冲击和影响时,保持自身的文化独特性和传统魅力,发挥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实现中西文化的交流互鉴。
4.2 面临当代价值观念多元化的挑战。
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引进现代科技、时尚文化等新元素,更新和完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7篇On inheriting Chinese culture and building spiritual ho me together编订:JinTai College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7篇小泰温馨提示:演讲稿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合发表的讲话文稿。
演讲稿是进行演讲的依据,对演讲内容和形式的规范和提示,体现着演讲的目的和手段,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同时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
本文档根据演讲稿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2、篇章2: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3、篇章3: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4、篇章4: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5、篇章5: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百善孝为先6、篇章6: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7、篇章7: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
小泰为大家整理了有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阅读。
篇章1: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口号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秉持的信念。
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这片有着千年历史的热土上,我们自豪,我们骄傲。
随着国家日益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更是我们应当具备的。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6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 (1) 亲爱的同学们: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尊老敬贤是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仪尚适宜是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
礼貌待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桥梁。
容仪有整是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
以上几个方面是我国传统礼的精华。
对别人有礼貌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周恩来无论在多么艰苦的环境里,总是保持着礼貌。
每次约见客人时,他总是会提前到达目的地,与客人见面,言谈举止都非常有礼貌。
约见结束后,每次都不会先走,而是等客人走了之后,他才离开。
身为一个国家,他处处以礼待人,还礼貌行车,每次都是让外宾走光后他才走。
外国记者曾赞扬道:“凡是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难以形容的魅力,其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这说明了一个人非常讲礼貌、讲文明,这就是一种内在美丽的外在表现。
虽然有许多人讲礼貌、讲文明,但是有些人并不讲文明、讲礼貌,仍然我行我素。
我家门前有一条街道,有很多人都乱穿马路,不按交通规则行驶。
还有许多行人,没有耐心等待红绿灯,就直接横穿过去。
他们只想贪图省,却忘记了安全第一。
实际上路口的红绿灯不过就1、2分钟的功夫,往往人们就淡忘了法律,绿灯变黄灯的间隙,汽车还一闯而过。
这种事情我就亲眼见过一次。
那天,一辆小轿车过红绿灯时直接闯了过去,这时正好有一辆小货车驶过,直接把小轿车撞翻。
车里的人被急忙送进了医院。
这就是不讲文明的恶果呀。
现在乱穿马路的人轻则车辆破损,人员轻伤,重则造成人员瘫痪甚至将伤及性命。
难道这些闯红灯的人们只为了短暂的几秒钟,从而断送自己的性命吗?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传承文明礼仪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我们一定要让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向全世界展现我国的风采。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下面是作者收集整理的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共含1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近几天,我阅读了《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让我受到深刻启迪的一本书,它记载了中国自诞生起所经历的艰苦磨难、永垂不朽的名人及民族的特色等。
从甲午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祖国饱经风霜,外国势力把中国看做一块肥肉,如豺狼一般肆意瓜分、欺杀凌辱,经过中华儿女的奋力抗争与拼搏,祖国终于迎来了令人期盼已久的繁荣富强。
在中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杰出人物,其中令我最敬佩的有:至圣先师孔子,他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一生坚持“有教无类”,意思是各种类别的人不分地域、贫穷、老少、贤愚,都应当是教育的对象。
他一视同仁的精神让我恨不得在那个年代出生,拜入他的门下,成为他的弟子;“民族精神光照千秋”,明代爱国英雄戚继光,他率领戚家军摆下鸳鸯阵大败倭寇的故事家喻户晓,是他保卫了祖国边境的安宁;郑成功在明朝末年,立志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
1661年3月,他率领两万五千名士兵,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斗,终于收复了祖国的宝岛台湾;范仲淹从小自强不息,勤奋读书,刻苦学习,经常起早贪黑、通宵达旦的阅读书籍,一天也就是才滴水粒米而已。
最后,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于人民的志向,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流传千古的名言。
民族的节日使我不禁大开眼界。
汉族一年一度的春节、全家幸福团圆的中秋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我们是中华民族未来的“闪耀之星”,是那“更上一层楼”的`希望;是一根节节高升坚不可摧的栋梁;是一把在战场上刚硬尖刀上锋利的刀尖。
为实现祖国的梦,为建设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为让祖国“更上一层楼。
”就让我们团结奋斗、发愤图强,一起向美好的未来、向祖国的繁荣富强、向梦想、向中国梦,向成功之梦进发吧!篇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演讲稿巍巍中国,礼仪之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11篇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 (1) 同学们:从诸子百家到四大发明;从四大名著到数学医学,从书法绘画到建筑水利,从曾经的没落到如今的泱泱大国……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仁人志士层出不穷,中华美德熠熠生辉,民族精神世代传承。
如至圣先师孔子,抗倭名将戚继光,自强不息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云……他们的美德,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们的民族英雄气节,无一不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滋养着我们民族的灵魂,成为支撑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繁茂的精神力量,引导中华民族应付各种挑战,包括天灾人祸,外来侵蚀;适应形势各种变化,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人口最多,正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社会主义大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更应好好学习,珍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人。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演讲稿 (2) 漫步书中,拈一朵文学之花,品一杯淡雅清茶,四周氤氲着书的芳香,轻轻拿起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雅致的装帧映入眼帘,水墨山水浮现在褐色的封面上,显得庄重而宁静。
细细品读,回味无穷。
《山居笔记》是余秋雨先生历时两年,不断发现,不停思考,奔波跋涉,努力考证,一路走来“把深涩嶙峋的思考精炼得平易可感,把玄奥细微的感触释放给更大的人群。
”跟随余秋雨先生的步伐,一起领悟中华文明的瑰丽文化。
乘一只孤舟,在碧波荡漾的历史长河中划行,看到远方有一个孤独的背景,细细看来却是如此沧桑。
那是一个令人们恨之入骨的王朝,它与外国侵略者们签订了一条条丧权辱国的条约。
那个王朝是一部沉重的血泪史,让后人引以为戒。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4篇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以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为己任,优秀的文化不只属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它更属于世界,我们要尽力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走向未来!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主题征文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1:当我们踏上这片土地,站在新世纪的春风里,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下时,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一种使命,那就是: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回顾过去,无数革命先烈、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守护我们的家园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虽然没有枪林弹雨,但也有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人默默地奉献;在新世纪,更有做好人不留名的人出现。
他们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造福于社会,而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我们,享受着他们创造的未来的我们,是否也要考虑一下为我们的生活添加一些色彩,为社会做点什么呢?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人人皆知,借用南怀瑾先生的一句话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亡国都不怕,最可怕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己的根本文化亡掉了,这就会沦为万劫不复,永远不得翻身。
”说的很对,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条件,是每个国家都必不可少的。
我们的责任就是传承,重视古文训练和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以培养“德、智、体、群、美”均衡发展为宗旨。
我们的任务,一句话就可以概括,那就是: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习中华传统文化,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但是说来容易做来难,中华的传统文化慢慢地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社会里日益冷清,这怎么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么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必须重视起来,不可怠慢,不可轻视,应好好学习,珍惜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中华文化的传人。
中华民族孕育了几千年的博大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我们要共同传承,让中华文化发扬广大!一个文化古国、文化大国并不等于文化强国。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6篇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中,中华文明历经千年以上的时间和历史演变,才成为如今一个拥有灿烂文化的中国,它带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元素屹立在世界东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传承中华文化,共共筑精神家园主题征文作文范文,欢迎阅读。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1: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人类文明,无一不证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精神血脉,这个民族也将趋向灭亡。
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更是时不我待的需要。
传承正中文化,共建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抓起。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似懂非懂地阅读了《中华上下五天年》了解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民国跌宕起伏的历史,历史造就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和作品,明白了中国为什么是文明古国之一,知道中国有孔子。
孟子。
老子等圣人。
对中华文化产生了兴趣。
二年级时开始背诵《三字经》。
《弟子规》里面讲了古代的君臣之道,孝敬父母之道,尊敬师长之道,兄弟相处之道,朋友相处之道等等君子处世之道。
以及我们坐。
立。
行待人接物的姿态。
让我对中华文化的精髓有了初步了解,让我领略一番中华五千天年历史文化积淀的魅力。
接着我又阅读过《论语》。
《大学》和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读本,虽然阅读起来比较费劲,但从里面能学到做人的基本道理,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内涵!传统文化曾一度被改革开放的浪潮冲淡,所幸的是现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的传承。
比如我们的小学课本就增加了《传统文化》和《经典阅读》课,这样对每个孩子都进行了《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大大激发了我们传承中华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
很多电视台都推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节目如《汉字听写大赛》。
《成语大赛》都让参赛者和观众对传统文化有了能厚的兴趣,不自觉的翻开书籍和字典查阅。
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传承中华文化,共建精神家园,是每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任务!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2: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心得体会
参加了“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活动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动。
这个活动通过举
办各类文化交流和传统活动,旨在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自豪感,加强对中华
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
在活动中,我参观了一些展览和展示,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博大精深。
我看
到了精美的传统工艺品、传统音乐演奏、传统舞蹈表演等,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
魅力和艺术卓越。
此外,活动还组织了一些互动体验环节,让我亲身参与其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
华文化的魅力。
比如,我学习了中国书法和绘画,亲自动手写下了几个字,体会到了
中华文化追求的内涵和意蕴。
我还参加了传统民间游戏的比赛,体验到了中华传统娱
乐和乐趣,感受到了传统游戏背后的智慧和乐观精神。
通过这个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和责任。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只有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才能保持我们的文化自信和自尊。
我还意识到,作为一名年轻人,应该主动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
我们需要通过
学习和参与,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传递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
爱我们的文化,共同建设精神家园。
通过这次活动,我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魅力所震撼,也深深感受到了传承中
华文化的使命和责任。
我决心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积极地参与传统文化的传
承和弘扬,为保护和发扬中华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4篇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1“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传承民族精神!”这响亮的声是我们新世纪中学生秉持的信念。
我们生活在这片热土上,这片有着千年历史的热土上,我们自豪,我们骄傲。
随着国家日益兴旺发达,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国际舞台上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尊与自信,所以做一名自信的中国人更是我们应当具备的。
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年轻时在比利时留学。
同屋的另一个国家的留学生轻蔑地对童第周说:“你们中国人太笨了,不会管理经济,所以,中国的经济太落后!”童第周听了很生气,对他说:“你说中国人笨,有什么证据,我不许你诬蔑我的同胞,我的祖国。
”接着,他一字一顿地说:“我们来比一比,你代表你的国家,我代表我的国家,看谁先取得博士学位。
怎么样,你敢吗?“此后,童第周更加发奋读书。
他发表的论文,水平越来越高,在欧洲生物界引起了轰动。
授学位时,在场的教授、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童第周激动地说:“我是中国人!我获得了贵国的博士学位,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决不比别人笨!”一个有强烈民族自信心的人,必定会在国际交往中自觉地展示我们中国人的气度和风采,不卑不亢,落落大方,绝不会做有损国格的事情,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啊!作为中学生的我们,虽然做不出壮烈伟大的事,但是从小事亦能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雷锋”这个响亮的名字,代表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他的精神,指引着我们前进;他的精神,伴随着我们步伐,他的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祖国创造了生活,改造着生活,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走在世纪之初的我们,怀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心,为中华文化,民族精神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范文2中国,一个以五千年文明为积淀,以百余年磨难为基础,以五十余年发展为基石,多少荣辱悲欢,多少兴衰成败,成就了中国这只浴火重生的凤凰!中国之所以成为死的文明古国之一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
2021版思修教案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教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教学目的与要求:1、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了解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认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2、明确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是统一的,在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的形势下更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以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自觉培育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忠诚的爱国者。
[导语]前一章我们学习了理想信念,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而一个理想信念远大坚定的人,也必然是一个忠诚爱国的人。
同样,一个真正爱国的人,也必然是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人。
因此,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谈谈爱国问题。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爱国”,是同学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也是容易群情激昂的话题。
每当看各种体育比赛,我们谁不希望中国队取胜,如果败了,我们都会非常惋惜;每当看到祖国山川俊美、经济发展,我们都会由衷的自豪和骄傲;每当看到别国攻击、侮辱中国及中国同胞,我们都会义愤填膺,奋起反击;等等。
那么什么是爱国?在当前和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期,爱国爱什么?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我们如何理性地爱国?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这些是我们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本章主要学习和讨论三个大问题:第一节,重精神;第二节,民族精神;第三节,时代精神。
我们先讲第一节重精神。
第一节、重精神、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从学习之道、诚信之道、智慧之道、孝敬之道、治世之道等方面阐述一下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结合古诗词??)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内涵丰富。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他们为国家、民族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爱国主义事迹、思想和行为一直受到人们的褒奖、景仰和铭记。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依然要继承和发扬这些爱国主义优良传统。
专题三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内容简介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一、中国精神的传承与价值㈠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㈡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㈢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㈠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⒈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一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二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⒊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三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⒋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四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上。
⒌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1.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一表现在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人所以异者,以其有仁义礼智。
若为子而孝,为弟而悌,禽兽岂能之哉?——朱子(朱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⒉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二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孔子曰“杀身成仁”。
▲孟子讲“舍生取义”。
☆墨子云“兼爱非攻”。
⒊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三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中国文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
⒋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第四表现为重视人生境界和理想人格上。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儒家:“君子”、“圣人”。
道家:“真人”、“至人”。
⒌第五,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⑴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优良传统;⑵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⑶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一、单选题1、()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A.爱国思想B.爱国行为C.爱国主义D.爱国情感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包括: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爱自己的国家。
A.爱人民B.爱劳动C.爱祖国的灿烂文化D.爱科学3.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包括: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反对分裂和同仇敌忾、抵御外侮。
A.维护统一B.艰苦朴素C.勤劳D.勇敢4()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A.爱国主义B.民族精神C.时代精神D.改革创新5.爱国主义是人们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A.自豪感B.认同感C.自信心D.自尊心6、()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A. 反对日本右翼势力B.反对美国霸权主义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7、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
A.精神支柱B.纽带C.力量源泉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爱国与爱人民政府是一致。
B.爱国与爱中国共产党是一致的。
C.全球化形势下爱国主义已经过时。
9、()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A.爱好和平B.爱国主义C.勤劳勇敢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
其中,行为是基础,思想是内核,情感是体现。
B.爱国情感是人们对祖国的一种间接感受和情绪体验。
C.爱国行为是爱国主义精神的落脚点和归宿1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 B.集体主义C.爱国主义 D.人道主义1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A.大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B.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设新中国C.发扬我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D.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1、C2、C3、A4、A5、B6、C7、B8、C9、B 10、C 11、C 12、B 13、A 14、C 15、C 16、A 17、C 18、B 19、A 20、B13、()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
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其中的精神支柱。
时代精神是指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反映一个时代人类社会发展变化基本趋势并已成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共同的心愿、意志和精神追求。
两者紧密相连,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前者为后者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后者牵引着前者的发展方向,赋予前者以时代内涵。
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
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国精神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国精神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
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国精神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传承和发展中国精神时不我待,需多措并举。
传承和发展中国精神要创新衡量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
因此,要想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
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改革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
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拆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藩篱,解开捆住文化发展的手脚,让文化自由地在市场遨游、自主地呼吸新鲜空气。
传承和发展中国精神要主攻薄弱环节。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文化发展极不均衡,资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
在许许多多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山区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差、文化人才严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后,由此直接导致许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迟缓。
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国精神必须要调整发展方向,要主攻农村这个重点和薄弱环节,让大量的文化扶持资金、优质的文化资源、专业的文化人才投向农村、用在农村、留在农村,真正让文化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不是吗?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精神铸造了我们的灵魂,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
它积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遗产,它蕴涵着丰富的人类道德精华,它体现了人类对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
传承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国精神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