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01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233.50 KB
- 文档页数:28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复习题1、何为人力资源?其特点是什么?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特点:①生物性②能动性③动态性④智力性⑤再生性⑥社会性2、何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特点是什么?答: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特点: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发展性④民族性⑤社会性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①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②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影响因素:⑴基本因素:①社会价值观②群体价值观③个人价值观⑵实际因素:①任用情况②信任情况③晋升制度④工资制度⑤奖励制度⑥处罚制度⑦参与程度⑧福利状况⑶偶发因素4、试说明管理的软化趋势。
答: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从人治、法治到文治,组织模式从直线式、职能式到学习型组织,人性假设从经验管理的经济人到文化管理的自动人、观念人,管理重点从行为到思想,管理性质从非理性、纯理性到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
5、为什么说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答: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进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了个人经验;⑵“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地计算定额的方法;⑶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⑷“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和系统地培训,为各个生产岗位提供了一流的工人;⑸“计划(即管理)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0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涉税专业服务特点的有()。
A.公正性B.自愿性C.有偿性D.独立性E.专一性【答案】ABCD【解析】涉税专业服务有五个特点:公正性、自愿性、有偿性、独立性、专业性。
02、【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存在利益冲突B.税务师执业的独立性是指税务师在其接受涉税专业服务委托的权限内,独立行使涉税专业服务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C.公正性是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执业的基本要求,离开公正性,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D.涉税专业服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合理报酬,并为委托人提供优质的服务E.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行业【答案】BCDE【解析】选项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03、【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表述,正确的有()。
A.税务师不能以任何方式强迫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其开展涉税专业服务,涉税专业服务对象也不得违背涉税服务人员的意志B.税务师是独立行使自己职责的行为主体,其从事的涉税专业服务活动不受税务机关控制,更不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左右C.税务师从事的业务属于涉税专业服务范畴,必须依照民法有关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自愿委托,这种服务关系的建立要符合服务双方的共同意愿D.涉税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可以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E.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不得拒绝服务【答案】ABC【解析】选项D,在涉税专业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税收法律责任,无论出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原因,还是由于税务师的原因,其承担者均应为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而不能因为建立了涉税专业服务关系而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选项E,税务师具有选择服务对象的自由,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拥有接受委托或拒绝服务的选择权。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1、设计学最初萌芽和起点:中国古代《》、古罗马老普林尼《》。
●2、设计就是、、与,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3、人类最早的设计将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和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4、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和工业设计阶段。
●1.1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1、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世纪以来的产物。
2、设计学是一种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又有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行为的理论研究。
3、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与。
4、就设计的功能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进行理论研究。
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进行理论研究。
5、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和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与;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和;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和的理论要求。
1.1.1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正式从或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一)19世纪美术史上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1、森珀:是将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并提出论(1)代表作: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世著《》。
(2)个人思想:A:认为艺术是一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从远古至当代的艺术的历史则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而风格的定型和变化又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他的这种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美术史学家和建筑家。
B: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
C: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而将传统上分属于大美术和小美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并置研究,在美术史研究的领域里提高小美术的地位并使之进入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第一章导论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是一门( B )A 研究政治的学科B 独立的经济学科C 既研究政治也研究经济的学科D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语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C )A 生产力B 生产方式C 生产关系D 上层建筑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 )A 物质资料生产B 生产力C 生产关系D 经济规律4、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A )A 物质资料的生产B 生产力C 劳动力D 商品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A )A 社会的生产方式B 客观经济条件C 社会经济关系D 社会发展条件6、生产力(B )A 就是科学技术B 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C 就是生产工具D 是生产的平均水平7、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原因和依据是(A )A 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要求B 社会生产方式的运行规律和内在矛盾C 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D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8、构成生产关系的基础并决定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和特点的是( C )A 经济制度B 生产力C 生产资料所有制D经济体制9、在多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B )A 政治关系B 生产关系C 阶级关系D 家庭关系10、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与( C )A 自然的关系B 社会的关系C 人的关系D 物质资料的关系11、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B )A 交换B 生产C 消费D 分配12、生产资料包括( A )A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C 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D 机器设备和生产工具13、煤矿上用来运煤的道路是( C )A 原材料B 劳动工具C 劳动资料D以上都不对14、即将开采的埋藏在地下的煤炭属于(A )A 劳动对象B 劳动资料C 原材料D 以上都不对15、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C )A 资本的秘密B 商品的秘密C 经济规律D 剩余价值生产的秘密16、在一切社会形态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有(D )A 价值规律B 市场竞争规律C 按劳分配规律D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7、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包括两个层面,其中,反映生产关系性质的层面是( B )A 生产力B经济制度C经济体制D生产资料所有制18、最早使用“政治经济学”一词的学者是( A )A蒙克莱田 B 马歇尔 C 色诺芬 D 亚里士多德19、下列不属于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是( D )A 煤矿工人将埋在地下的煤开采出来B 炼钢厂的工人将矿石炼成钢铁C 纺织厂的工人将棉纱织成布D 地底下煤炭、石油的形成20、经济规律赖以存在的客观经济条件是指( B )A 生产力B 生产关系C 经济基础D 生产资料所有制21、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紧密联系(B )A 生产资料所有制B 生产力C 人们的交换关系D 物质利益分配关系22、经济规律是指(D )A 经济形式和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B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C 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D 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23、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C )A 先进B 在发展C 符合生产力状况D 占统治地位2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段话说明的是( 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C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物质标志D 生产力必须适应生产关系25、我国195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人民公社制度,搞“一大二公”,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给社会生产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