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章 导论
- 格式:ppt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28
精益思想阅读01第一章:导论,和浪费针锋相对的精益思想。
Muda(浪费)是一个大家都应该知道的日本词。
从嘴里把它说出来时,听起来让人觉得很讨厌,而且它也应该让人讨厌,因为它的意思是“浪费”,专指消耗了资源而不创造价值的一切人类活动:需要纠正的错误;生产了无需求的产品;由此造成的库存和积压;不必要的工序;员工的盲目走动;货物从一地到另一地的盲目搬运;由于上道工序发送传递不及时,使做下一道工序的人只能等待;以及商品和服务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丰田公司的大野耐一(1912—1990)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痛恨浪费的人。
他指出了上面所说的前7种浪费。
最后一种是我们加上的。
可能还有很多种浪费。
即使随意观察一下普通机构一天的日常活动,各种各样的浪费现象就会使人们很难否认浪费无处不在。
当你接着阅读本书下面的章节时,你会发现浪费远比你能想象的要多得多。
读后感:七大浪费的提出。
对于浪费的零容忍是精益的核心思想,也始终体现在了精益五项原则中。
一个精益的企业,最基本的是零容忍浪费、学会识别浪费和解决浪费。
前面是原则,后面是行动。
幸好我们有针对浪费的强有力的武器:精益思想。
它提供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帮助定义价值,并按最佳顺序排列生产价值的活动,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不管是谁来干扰)推行这些活动,使之越来越有效。
换句话说,精益思想是精益的,因为它提供了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与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获取越来越多产出的方法,同时也越来越接近客户,提供他们确实需要的东西。
精益思想通过及时反馈来把浪费转化为价值,这能使工作做得比较令人满意。
而且,与当前盛行的流程再造的做法相反,精益思想提供了创造新工作的方法,而不是以提高效率为名,简单地裁员。
读后感:精益思想在导入部分就列出了其关键的原则:价值、价值流、流动。
同时指出,精益思想要做的不是通过提高效率后裁员的方式节省成本。
精益思想是精益的,那么精益变革中的推进人员,所做的事情一定也要是精益的。
高等教育学第一章导论1.高等教育的概念1)高等教育是指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进行的各种教养性、学术性、专业性的教育. P32)高等教育具有历史性、比较性和延展性。
P1[1].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于公元前387年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被看作是雅典第一个永久性的高等教育机构。
[2].培根按照人类理性的记忆、想象和判断这三种能力,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主观性分类。
[3].196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保罗.朗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概念。
[4].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第一所开放大学在英国出现。
在英国,由于一直以来形成的双轨制,直到20世纪中叶,以剑桥、牛津大学为首的大学所实施的教育称为大学教育,高等教育则一般指没有学位授予权的学院等机构实施的教育。
3)高等教育的研究对象是高等教育:揭示高等教育的特殊矛盾和特殊规律(或发展规律)。
[1].1978年,我国第一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厦门大学高等学校教学研究室”正式成立。
[2].高等教育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主要来自:社会的改革与变化;高等教育自身的改革与发展。
2.学习高等教育学的作用(或意义)1)引导观念更新高等教育理论对于高等教育实践具有重要作用:德国教育论著推动了欧洲大学近代化的进程;中国的“学术权力”研究推动大学治理改革。
2)服务政策咨询服务于社会发展,为政府的决策提供知识和智力服务。
3)推动实践发展。
高等教育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征,许多问题源于实践,并指导教育变革。
3.高等教育学的作用(简答题、论述题,P12-15)第二章高等教育发展1.西方古代高等教育1)专门学校:古希腊的雅典出现了修辞学校(辩才)、哲学学校。
2)其他教育场所西方古国的一些博物馆、图书馆,也是从事高等教育活动的场所,如古埃及的亚历山大大学(缪思翁博物馆)。
古伊斯兰国家的许多清真寺也是传授高深知识的教育场所。
2.中国古代高等教育1)西周时期就已萌芽。
西周大学:西周时期已建成比较严密的学校体系,分国学、乡学两轨。
第一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导论复习题1、何为人力资源?其特点是什么?答: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特点:①生物性②能动性③动态性④智力性⑤再生性⑥社会性2、何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其特点是什么?答: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特点:①综合性②实践性③发展性④民族性⑤社会性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①取得最大的使用价值②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③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影响因素:⑴基本因素:①社会价值观②群体价值观③个人价值观⑵实际因素:①任用情况②信任情况③晋升制度④工资制度⑤奖励制度⑥处罚制度⑦参与程度⑧福利状况⑶偶发因素4、试说明管理的软化趋势。
答:企业管理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文化管理三个阶段,其特点是从人治、法治到文治,组织模式从直线式、职能式到学习型组织,人性假设从经验管理的经济人到文化管理的自动人、观念人,管理重点从行为到思想,管理性质从非理性、纯理性到非理性与理性相结合,总的趋势是管理的软化。
5、为什么说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第一次飞跃?答:1911年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问世,标志着企业管理由漫长的经验管理阶段迈进了划时代的科学管理新阶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⑴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代替了个人经验;⑵“时间和动作研究”提供了精确地计算定额的方法;⑶生产工具、操作工艺、作业环境、原材料的标准化,为生产效率的提高开辟了广阔的前景;⑷“工作挑选工人”的原则和系统地培训,为各个生产岗位提供了一流的工人;⑸“计划(即管理)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大大加强了企业的管理职能,使依法治厂成为可能。
涉税服务实务-第一章导论01答案0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涉税专业服务特点的有()。
A.公正性B.自愿性C.有偿性D.独立性E.专一性【答案】ABCD【解析】涉税专业服务有五个特点:公正性、自愿性、有偿性、独立性、专业性。
02、【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有()。
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存在利益冲突B.税务师执业的独立性是指税务师在其接受涉税专业服务委托的权限内,独立行使涉税专业服务权,不受其他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预C.公正性是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执业的基本要求,离开公正性,涉税专业服务行业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D.涉税专业服务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合理报酬,并为委托人提供优质的服务E.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一种知识密集型的专业服务行业【答案】BCDE【解析】选项A,涉税专业服务行业是沟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的中介,与征纳双方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03、【多选题】(2020年)下列关于涉税专业服务的表述,正确的有()。
A.税务师不能以任何方式强迫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委托其开展涉税专业服务,涉税专业服务对象也不得违背涉税服务人员的意志B.税务师是独立行使自己职责的行为主体,其从事的涉税专业服务活动不受税务机关控制,更不受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左右C.税务师从事的业务属于涉税专业服务范畴,必须依照民法有关服务活动的基本原则,坚持自愿委托,这种服务关系的建立要符合服务双方的共同意愿D.涉税专业服务关系的建立可以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E.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不得拒绝服务【答案】ABC【解析】选项D,在涉税专业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税收法律责任,无论出自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原因,还是由于税务师的原因,其承担者均应为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而不能因为建立了涉税专业服务关系而转移征纳关系,即转移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法律责任;选项E,税务师具有选择服务对象的自由,在涉税专业服务对象向其寻求涉税专业服务时,税务师拥有接受委托或拒绝服务的选择权。
现代管理学(自考复习资料)第一章导论1、管理的四个阶段的特点(1)史前人类社会:惯化的管理方式/原始民主的管理制度/简单的管理机构/人格化的管理权力/单一的公共事务(2)前资本主义国家:管理阶层兴起,管理成为政治统治的手段/管理内容趋于复杂,管理权力开始分化/管理制度产生,但在管理中的作用受到限制/管理思想提出,但经验管理仍占主导地位.(3)资本主义社会:科学管理/分权管理/法制管理/经济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4)现代社会管理:系统化管理/民主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法制化管理/以人为本/追求效率2、管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02论述)(四点)a.管理是维系人类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b.管理是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手段;c.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实现基础;d.管理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保证,还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3、管理学学科特征(04简答):(五点)a.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统一的学科;b.管理学是一门定性和定量相统一的学科;c.管理学是一门社会属性与阶级属性相统一的学科;d.管理学是一门软科学;e.管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4、当代管理学特点:(四点)变革性/开放性/严密性/实用性5、研究现代管理学的意义:(四点)a.有助于把握现代管理规律,提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能力;b.有助于合理组织生产力,发挥生产力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c.有助于面向未来,实现管理国际化和管理创新.6、进修当代管理学的途径:(四点)a.基本条件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b.出发点是统统从实际出发,认识国情;c.重要条件是分析借鉴国外有关理论;d.保证是掌握相关学科基本知识.7、研究现代管理的具体方法:(五点)a.比较研究法;b.定量分析法;c.历史分析法;d.案例研究法;e.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本章基本框架1、前管理时期管理思想:中外古代管理思想/西方近代管理思想产生背景/近代西方管理理论先驱2、管理科学开展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当代管理理论3、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管理组织理论4、行为科学理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后期行为科学理论:XXX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XXX期望价值理论、XXXX-Y理论、XXX和XXX管理方法5、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代表人物和基本观点6、现代企业文化理论兴起于美日经济的比较研究二、知识点细化1、a.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古代朴素的系统管理思想、古代的用人思想、古代的经济管理思想;b.西方:行政管理思想、生产管理思想、教会管理思想.2、近代西方理论产生的背景:机器大产业的需要、市场合作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阶级斗争的需要3、西方管理先驱:小XXX和马修鲁滨逊博尔顿---成本利润核算制度;XXX·斯密---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XXXXXX---首次提出关心人的哲学,是人事管理先驱、“人际关系之父”;XXX---是产业革命后期对管理思想贡献最大的,劳动分工,劳资协作;XXX·尤尔---以管理教育先驱着称,三项原则为机械、道德、商业原则;XXX---严密的管理制度;享利·普尔---三项原则:组织、沟通、信息原则。
第一章导论: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1、设计学最初萌芽和起点:中国古代《》、古罗马老普林尼《》。
●2、设计就是、、与,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3、人类最早的设计将实用和美观结合起来,赋予物品和功能的双重作用,是人类设计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
●4、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和工业设计阶段。
●1.1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1、设计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被学者们作出思辨的归纳和伦理的阐述,是世纪以来的产物。
2、设计学是一种行为;而设计学则是既有又有的综合性的专门学科。
设计学是关于设计这一行为的理论研究。
3、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与。
4、就设计的功能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进行理论研究。
就设计的审美性而言,设计学要对相关的、、、、、、、、、进行理论研究。
5、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和三个分支。
●设计史必须要研究与;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和;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和的理论要求。
1.1.1设计史1977年,英国成立了设计史协会,这标志着正式从或中独立出来而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大学里美术史系也将设计史作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向学生们提供。
(一)19世纪美术史上的两位巨人――森珀和里格尔1、森珀:是将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并提出论(1)代表作: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世著《》。
(2)个人思想:A:认为艺术是一个生物性的功能组织,从远古至当代的艺术的历史则是一个连续的、线性的发展过程;而风格的定型和变化又是由地域、气候、时代、习俗,更重要的是由材料和工具等各种因素所决定的,他的这种美学上的唯物主义影响了欧洲许多美术史学家和建筑家。
B:强调艺术变化的原因来自环境、材料和技术,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提出唯物主义美术史论。
C: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研究而将传统上分属于大美术和小美术的建筑和工艺作了并置研究,在美术史研究的领域里提高小美术的地位并使之进入研究的领域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