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3[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课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原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5个字。
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斧头、盖房、造犁、不断、减少、扩大、一栋栋、家具、冒出、柴烟、黎明、洪水、何处、包括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出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课文蕴含的道理。
受到热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教育。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理解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懂得生态平衡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防沙固土的有关资料、了解我国自然环境的现状。
导学过程二次备课预习题纲1.初读课文,读通读顺,了解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评课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思想性极强的叙事课文,内容简单,意义深刻。
顾老师做到准确把握、理解教材,课堂上把阅读教学生活化,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一堂重视双基的扎扎实实的语文课。
我认为顾老师这节课有许多成功的地方,主要表现为:一、创设情景,激活情感。
阅读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
在今天的教学中,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在老师的故事中娓娓而来,通过直观画面,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首先让学生感受到村庄的“美”。
然后画面急剧变化,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这个美丽的村庄,从声音、画面方面激活学生潜在的情感。
让他们的思维处于一种张开的状态,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感受到村庄从“美丽”到“毁灭”的过程给他们带来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觉。
第一次与大自然进行心灵碰撞为他们理解村庄的消失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加强重点句的朗读,以读促悟。
顾老师在这堂课上非常注重重点句的朗读,以读促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从而受到思想教育。
在教学中,顾老师指导学生采用了指名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
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过程中,老师抓住重点句:“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这个句子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读这句话,有全班齐读,配乐读,个别读,评读,赛读……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提高。
然后,老师又引导学生运用朗读的方法理解“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学生通过朗读,说体会,评价,再读,这样将“读”与“思”结合起来,做到“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味”,乃至越读越有味,趣味无穷。
而且朗读时的声情并茂,将学生自身的感情融入到文本中去,这就大大增强劲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拉近了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文简析及教学建议一、课文简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一篇语句优美、文图并茂、层次清晰、语言训练资源丰富、环保教育性极强、且便于学生朗读、有助于启迪学生思考的好课文。
课文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小山村,由于村民们无环保意识,滥砍滥伐,破坏了自然环境,因而,美丽的小山村被洪水卷走了。
读后,令人痛心疾首,故事以此警示后人:人类的生存、生活,必须与自然和谐。
(一)美丽山村,景色怡人课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调彩墨,以赞美之情,描绘了一幅山谷里一个小村庄的美丽画面: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清澈澈;天空,湛蓝湛蓝;空气,清清鲜鲜,甜润怡人,多么美丽的村庄,多么好的生活环境啊!简直是想象中的天堂!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请注意文中用了“早先”一词,它告诉读者,小村庄的这种美丽景色,人们生存的这种怡人环境,是“早先”有的,是过去的“胜景”,那么现在的小村庄是更美了呢?还是不存在了呢?文字背后潜藏的内容,令人深思。
读到小村庄被利斧所毁,不!是被村民所毁!这又是令人感到何等的痛惜!文章先讲山村之美,再讲小村庄美景被毁。
这种铺垫,便是首段文字的魅力与价值。
(二)砍树毁林,破坏环境课文的二、三段,作者以沉痛的心情,讲述了村民们为了过上所谓“不错的日子”,肆意砍树毁林,破坏了赖以生存的环境。
“几十户人家”表明村里住的人并不多,但是家家都砍树,其破坏性极大;谁家“想盖房”“想造犁”、想做家具,“拎起斧头”上山砍树。
真可谓家家砍、随便砍、任意砍了,文字背后所揭示的是:那里的村民们毫无环保意识,毫无法制观念。
文章的第三段,用了“一年年,一代代”的词句,告诉读者:这个小村庄的人们砍树,不是只砍一年,是去年砍,今年砍,明年还砍,年年都砍;不只是一代人砍,是爷爷砍,爸爸砍,孙子砍,辈辈都砍。
行文至此,一副对联在笔者心中油然而出:上联:家家砍树去年砍今年砍明年也砍年年都砍,下联:人人毁林父亲毁儿子毁孙子还毁辈辈均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及说课稿【导语】说课就是教师论述在课堂教学中做什么、怎么做、为何这样做的教学研究活动。
说课之前一样要事先写出说课稿。
从性质来看,说课具有说理性、科研型、工具性和交换性等特点。
说课主要由说课者、说课内容、说课方法和听评者四个基本要素组成。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及说课稿相干资料,期望帮助到您。
1.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亮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显现了*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炊烟消逝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清晨,雨才停下来。
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2.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说课稿一、说教材:这是三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村庄的故事,曾经美丽的小村庄,由于人们无节制地砍代树木,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安稳,终究引发了一场可怕的洪水,冲毁了他们辛辛劳累得到了一切,课文寓意深入,耐人寻味,同时也警告人们不要让小村庄的悲剧重演。
课文共分两课时,第一课让学生学会生字新词,初读课文,根据课文画出你心中的小村庄。
第二课时学习课文。
二、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重点掌控“*露”、“咆哮”等词语,有感情地读文。
2、技能目标:会根据课文内容,展开适当的联想,深入课文。
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及知识点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__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理解新词。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会产生哪些疑问?(这个小村庄什么样?村庄里住着什么样的人?村庄里有什么样的事情发生?……)二、教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检查自学生字、字词情况。
1.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斧”读“fǔ”,不要读成“fó”或“fǒu”“造”读“zào”,不要读成“zhào”2.分析、识记字形。
“犁”上下结构,下边是年“牛”字,不要写成“木”字。
“栋”左右结构,注意“栋”和“炼”的右半部分。
“具”中间是三横,不要写成两横。
“冒”这个字是上宽下窄,上扁下长;“冒”字的上部分不是“曰”字,第三、四笔的“横”与两边是不相连的,可和下部分里边的“横”做比较。
3.难确定的部首。
犁:查“牛”字部具:查“八”字部黎:查“禾”字部4.理解词语斧头:也叫“斧子”。
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造犁:制作翻土用的家具。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导读:本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原文】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
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知识点】好字:字:拎、栋、柴、喘、黎、卷词:甜润、锋利、裸露、造犁、锋利、咆哮、清澈见底、郁郁葱葱词语:山谷、森林、郁郁葱葱、湛蓝、甜润、锋利、盖房、裸露、扩大、一栋栋、各式各样、工具、应有尽有、家具、喘气儿、黎明、洪水好词:【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的样子。
【湛蓝】深蓝(多用来形容天空,湖海等)。
【锋利】(工具、武器等)头尖或刃薄,容易刺入或切入物体。
【裸露】露出,没有遮盖。
【咆哮】野兽的吼声,这里形容河流的波涛声。
【清澈】(水)清而透明。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都有了。
形容非常齐全。
重点句子:1.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
2.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
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木一棵一棵砍下来。
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作者:四川达州七小王仕斌
课前谈话:我们昨天已经是朋友了,你们这个班是个充满自信的班级,你看他们的眼睛大大的,腰板挺得直直的。
(生眼睛睁大,腰挺直)师:准备好了吗?
生:好了。
师:上课。
师:小朋友们好!
生:老师好!
师:我不太喜欢这种称呼。
小朋友们好!
生:大朋友好。
师:好,孩子们,咱们今天学习一个新的课文,齐读课题: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生齐读)
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村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放录像:小村庄原来的面貌。
师:这就是村前的那条小河,小河的水唱着歌向远方流去,一棵大树伸展着茂密的枝叶,浓浓的绿荫之中,就是这美丽的小村庄。
这个美丽的小村庄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就在课文里呢!请打开书,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开始吧!
生自由读。
师:讲了什么故事呢?生字都认识了吗?
生:认识。
师:我们把生字都勾划出来,和同桌读。
借助拼音把它们读准,读给同桌听,赶快行动。
生读。
师:不少孩子都划好了,别忘了读给你的同桌听啊。
都读好了吗?回答我的问题时声音要大一点。
刚才,我发现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谁来读一读本课的词语。
出示词语:斧头
指名读。
师:请大家跟着他读。
下一个——
生:盖房
师:会读的一起读这个词。
这个词可不好读,读什么?
生读:造犁
师:我不喜欢你们齐读,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非常好,平翘舌都读得很准。
咱们城市的孩子没见过犁,我们一定要记住这个词,一起读。
生读:造犁
师:下面这个词又不好念。
生读:裸露。
师:是这样读吗?你来读。
谁来教他读。
生教读。
师:大家一起读这个词。
生读。
师:下面一个词谁愿意读。
生:柴烟。
开小火车读。
不断减少扩大家具随着冒出柴烟
师:真不愧是火车头,读了两个词都读对了。
刚才有个生字,大家可要注意,睁大眼睛看清楚了,出示:冒出
师:谁来提醒大家写这个字,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千万不要把上面的日字写成目字。
师:是日字吗?
生:不是。
生:上面那个日字下边不用封口。
师:日字是扁的吗?
生:不是。
师:这个字写时注意什么?
生:下边的目字要写得窄窄的。
师:再仔细看,第三笔和第四笔写时注意什么。
我在黑板上写,你们在本子上写。
你写一个不满意就再写一个。
指导书写。
投影出示学生写的生字。
师:好了,咱们继续往下读。
你会读你要抢着读。
抢读:洪水何处包括……
师:真不简单,全都读对了,这么多生字都认识了,了不起!这回再读课文我们就不怕了。
读课文,待会儿选择你最熟的段落,读给每个老师听。
师:谁来读读。
生读。
师:来,我们男女生赛读。
女生读。
师:咱们女孩子读得真好。
来,男孩子读。
男生读。
师:咱们男女同学都读得很好,我们一起读第五自然段。
生齐读。
师: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听第六自然段了。
来,我们一起来读第六自然段。
生齐读。
师板书:什么都没有
师:指的是哪些东西呀,爱读书的孩子,细心的孩子赶快在书中找答案。
生:指那个小村庄,外面下着雨,下了五天五夜,把小村庄没了,师:他说小村庄没了,谁来补充,所以靠斧头得到的一切是哪些?
生:这些房子和树木都被树木冲走了
师:你是说用斧头砍下的树变成了房子
生:就是砍下的树家具都被冲走了。
师: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那些靠斧头得到的东西,包括这个小村庄都没有了,那是一个多么美丽的小村庄啊,爱动脑筋的小朋友,你的脑子里有什么问题吗?
生:小村庄为什么被洪水冲走?
师:你善于提问题,是聪明的小朋友。
生:树木减少会造成如此恶劣的环境吗?
师:你很会提问题,说明你认真读书了。
我觉得刚才那个孩子提得问题非常有意思,为什么小村庄被洪水冲走了,这个问题我们仔细读课文就可以知道,大家仔细读课文,把和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开始!
生读。
师:好,不少孩子已经找到答案。
下面小组交流讨论一下。
小组交流。
师:因为什么呀!
生:他们把树都砍掉了,所以得到了惩罚。
生:他们把树砍掉了,变成一片草地所以得到了处罚。
师:说得真好,把书中的语句读一读。
生读相关句子。
师:一棵棵?是吗?看看。
生:不是,二三棵,五六棵。
师:家家都这样砍行吗?
生:不行
师:村子的人们砍树砍得特别多。
是数量多(板书:数量多)太不像话了,砍那么多树,行吗?一年年一代代,可见他们砍树的时间怎么样?
生:很长。
师:这样不停的吹下去,土地就怎样——
生:裸露
师:一起看看这。
出示:山坡上的树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
(板书:裸露)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土地在悄悄地变化。
师:树砍了,土地变化了,小村庄就没了吗?你说。
生:因为盖房。
师:还有吗?
生:把树全砍了。
如果有树,小村庄就不会被冲走了。
师:第几自然段写的是小村庄被冲走了。
生:第五自然段。
师:一起读,让我们一起感受那洪水中的小村庄。
生齐读。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
放录像:不幸降临到那曾经美丽的小村庄。
滚滚洪水(课件临时有点问题,没能放完。
)
师:遗憾的是我们没有看到那洪水中飘摇的小村庄,我们只能到课文中去看看。
生读。
师:听老师读一遍。
师读。
师:再一起读。
生齐读。
师:多美的小村庄啊,就这样被洪水卷走,什么都没有了。
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齐读。
生:小村庄就这样被咆哮的洪水卷走了,此时此刻你们的心情怎么样?你来说。
生:我觉得小村庄这样做对环境很不好。
师:你的心情怎么样?
生:我心里不好受。
师:读出你的心里感受,读吧。
生读。
师:请坐,想读的一起读,读出你们各自的感受。
生齐读。
师:亲爱的小朋友,先前那个小村庄的故事结果是那么令人遗憾,引人痛惜,但给人们留下的是更深的思考,我们下节课再思考,好吗?下节课老师要检查你们课外搜集的环保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