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7
长沙市八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对接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返回舱在返回时,会与大气剧烈摩擦表面产生超过1 600℃的高温,要通过烧蚀材料的燃烧把这些热量带走。
此时发生的变化是()A . 融化B . 分解C . 物理变化D . 化学变化2. (2分)(2011·常州) 下列关于铝的自我介绍中,属于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A . 我是银白色金属B . 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 . 我能在氧气中燃烧D . 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3. (2分) (2017九下·金坛月考) 2015年3月9日,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创下了118小时不间断飞行的记录,下列有关能源和环保的说法错误的是()A . “阳光动力2号”所用太阳能是绿色环保新能源B .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C . 煤完全燃烧后就不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D . 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CH44. (2分)“化学——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下列事例的说明中与化学紧密相关的一项()A . 紫茎泽兰、飞机草……外来物种的入侵已经给我国造成了约4000亿人民币的损失。
——外来物种的入侵B . 植树造林,既绿化了环境,又改善了局部气候——植树造林C . 道路、桥梁的大量修建,极大地改善了民生——交通发达D . 化肥的合理施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粮食产量的提高——化肥的生产5. (2分) (2017九上·博白月考) 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B . 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C . 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氮气D .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6. (2分) (2016八下·长春期末) 有关蜡烛的性质和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 .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 . 用火柴去点燃刚熄灭的白烟,蜡烛不能重新燃烧C .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发黄光、放热,并有黑烟产生D . 蜡烛燃烧的同时也发生了熔化7. (2分)下列未使用化学科学技术的是()A . 克隆多利绵羊B . 用高能燃料推进火箭C . 太阳能汽车D . 截断钢筋8. (2分) (2018九上·成都月考) 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A .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 .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C .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 .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9. (2分)生活处处有化学,在实际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 . 用盐酸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B . 用木炭烤羊肉串C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 .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10. (2分) (2017九上·无为期末)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诗句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诗句()A . 千锤万凿出深山B . 烈火焚烧若等闲C . 粉身碎骨浑不怕D . 要留清白在人间11. (1分)化学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以及其对________的影响。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 2022年初至今,德尔塔、奥密克戎高传染病毒至第三波疫情爆发、地区战争爆发!虽然我们的生活也因此遭受影响,但何其有幸生于华夏!我们一定会充分利用科学知识战胜困难。
下列在生活事件中不能体现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大力研发合成新药物,治疗新冠肺炎B.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缓解民生问题C.大力研发合成新材料,摆脱特种材料的依赖(如“金属镍”)D.大力开发新能源,去化石能源化,逐渐化解能源危机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区分软水和硬B.简易净化水水D.C.对着干燥玻璃片哈气制取蒸馏水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检验氢气纯度C.分离固液混合物D.量取40mL液体4.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A.水用于灌溉B.氧气作高能燃料C.液氢用于冷冻机D.食品充稀有气体防腐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在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总为-2价D.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相同的化合价6.下列实验及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铁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银白色固体表面产生紫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雾,放热,生成白色固体C.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减少至消失,固体表面中有气泡产生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放热7.俄乌冲突升级后,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四位同学对化学式“CH4”表示的意义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你不赞同的观点是A.A B.B C.C D.D8.下列应用符合题意,且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A.拉瓦锡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分解反应B.氢气和氧化铜反应:、氧化反应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化合反应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氧化反应9.下列相关说法用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A B.B C.C D.D10.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对于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下化学人教版月考试卷考试总分:55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6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30分)1.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错误的是( )A.元素观:氯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氯元素组成的B.微粒观: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气分子C.变化观: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3g10g13gD.守恒观:碳和氧气混合点燃,一定生成二氧化碳2.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B.物质分类C.地壳中元素含量D.空气组成3.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含有碳元素,因此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因此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因此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4. 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B.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氢氧化铝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因此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D.有毒可致人死亡,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达到一定比例,也会致人死亡,所以也有毒5.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6.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B.冰与水的混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C.金刚石与石墨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化学性质不同D.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3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15分 )7.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所有的微粒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 ( )8. 原子或离子半径大小比较的一般方法是: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若电子层数相同,则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若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则最外层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某同学梳理归纳以下知识:①自制简易净水器可将自来水变为纯净水;②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③由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较少,因此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如在氧气中剧烈;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⑥原子核内不一定有中子。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1个B.2个C.3个D.4个2 . 海洛因是我国明令禁止的毒品,化学式为C21H23NO5。
下列有关海洛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洛因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23:1:5B.海洛因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C.海洛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D.海洛因相对分子质量为369g3 . 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能再生B.为了提高水的利用率,工业用水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C.地壳中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硅元素D.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太阳能、氢能、可燃冰等4 . 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由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A.2Mg B.N2C.Fe D.O5 . 化学用语是最规范、简明的语言.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正三价的铝元素:Al+3B.镁原子:MnC.氧分子:O3D.硫酸根离子:SO42-6 . 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铝元素:Al B.干冰:H2O C.氢氧根离子:OH D.氯化银:AgCl27 . 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一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元素8 . 下列各图中●和○分别是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A.B.C.D.9 . 下列关于CO2、SO2、NO2三种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都是氧化物B.都含有氧元素C.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一样D.都含有氧分子10 . 下列符号与其叙述对应一致的是A.3H—3个氢元素B.—铁元素的化合价显+3价C.C60—60个碳原子D.NaCO3—碳酸钠11 . 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 N2C.反应前后原子总数不变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12 .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味精B.蔗糖C.小苏打D.花生油13 . 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其化学式为 Na2FeO4 ,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 2B.+ 4C.+ 6D.+ 514 . 上海世博会所使用的饭盒、胸卡、证件等都由可完全降解的“玉米塑料”制成,制作的第一步是将玉米发酵制得乳酸(C3H6O3)。
八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冰雪融化 C.铁生锈 D.液化空气2.某含铁盐溶液能够在高浓度的碱性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且具有较强的灭菌消毒功能,该盐是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净水剂,其化学式为Na2FeO3。
则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A.+2 B.+3 C.+4 D.+63.在做镁条燃烧实验时,用于夹持镁条的仪器是()A.弹簧夹 B.坩埚钳 C.铁夹 D.试管夹4.下列物质名称与其化学式相符合的是()A.氢气(H) B.碳酸钠(NaCO3) C.氢氧化铁[Fe(OH)2] D.五氧化二磷(P2O5)5.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的是()A.点燃氢气前必须要检验其纯度B.刚从酒精灯火焰上撤下的试管应放在石棉网上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6.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错误..的是()A. B. C. D.7.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水蒸气 D.石蜡8.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灰烬9.取5mL液体,应当选用()A.托盘天平 B.带刻度试管 C.10mL量筒 D.100mL量筒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11.人呼出的气体的主要成分是()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D.氧气12.“绿色化学”是指()A.无害化工产品 B.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C.绝对不含任何化学元素的无害产品 D.只能使用,不能再生的化学产品13.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14.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 均匀地被烧黑B. 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C. 放置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D. 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15.春暖花开,远远地就能闻到油菜花的香味。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学月考试化学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运用防灾、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做法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B.发现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C.眼睛里溅入药液,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D.遭遇火灾,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2 .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倾倒液体D.浓硫酸稀释C.过滤3 . 通过以下方法无法达到区分目的的是()需区分物质方法A空气和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B水和双氧水观察颜色C活性炭和二氧化锰红墨水D二氧化碳和氨气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4 . 根据实验规范,图中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少量液体B.过滤C.加热液体D.加热块状固体5 . 下列实验操正确的是()A B C D检查装置气密性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酒精灯将混合液倒入过滤器过滤A.A B.B C.C D.D6 . 在“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证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浑浊B.证明呼出气体含氧气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C.证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D.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7 . 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苹果榨汁C.剪纸成花D.铁钉生锈8 . 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向老师请教D.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继续做其他实验9 . 某同学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他应该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10 . 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B.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C.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对着手心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11 . 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A.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汽油易燃烧C.植物油可以燃烧;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最后不见了D.食盐易溶于水;水结成冰12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B.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阿伏加德罗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D.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3 .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B.点燃酒精灯D.加热液体C.取用固体14 . “人间福地,醉美闽西”,下列闽西美食特色制作有关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上杭萝卜的风干B.下洋牛肉剁成丸C.长汀酒酿的酿制D.连城红心地瓜切成片15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固体B.用橡皮塞塞住试管C.加热液体D.量取液体16 .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用铅笔芯和导线连接在一起做导电实验B.在蜡烛火焰上方放个冷碟,碟上出现黑色粉末,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C.用盐酸和石灰水证明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D.用矿泉水和干燥木炭验证木炭的吸附性二、选择填充题17 .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______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煤用作燃料C.铜丝用作导线D.______。
初中化学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30题)评卷人得分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反应前后的()A. 分子种类没有改变B.分子数目没有改变C. 原子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D.物质种类没有改变【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2.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的是()A. 蜡烛燃烧后长度越来越短,最后消失B.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最减少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固体质量增加D.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答案】D难度:基础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3.下列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10g水与10g酒精混合,得到20g液体,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8g氢气与8g氧气混合反应仅得9g水,但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把10g双氧水放在锥形瓶中得到的水和氧气的质量一定等于10gD.所有的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4.关于化学方程式2CO+O22CO2,读法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加氧气点燃等于二氧化碳C. 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一个氧气的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D.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燃烧含硫的煤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A. 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D.氧化铜【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6.化学变化可能会改变的是()①分子的总数目②原子的总数目③原子核中质子的总数目④某种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 ①④【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7.根据化学方程式A+NaOH=B+H2O推断,B、A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 ()A.12 B.18C.22D.40 【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8.用天平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时,药品必须放在 ()A.托盘上B.纸上C.玻璃器皿D.铁盒里【答案】C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9.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
八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学校—————————————————姓名——————————————————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A.干冰升华B.电灯发光C.矿石粉碎D.粮食酿酒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用于急救病人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生铁铸造铁锅D.铜用于制造导线3、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主要原因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B.物质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C. 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D.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4、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不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电子层数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B.由电解水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B.水能溶解许多物质C.水既可作为反应物,也可以是生成物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一种氧化物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分子很小B.分子是可分的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8、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元素的种类不变9、天津市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城市。
保护好水资源刻不容缓。
下列做法中,可能会造成水污染的是()A.生活污水经处理后排放B.禁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在水库周边兴建造纸厂10、下图中的事例能说明分子间的间隙变小的是()11、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处理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送水。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氯气(Cl2)和氧气(O2)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跟甲烷(CH4)反应。
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提示:氯气(Cl2)和氧气(O2)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A.CCl4和HCl B.CCl4和H2C.CH2C12和H2D.C和HCl
2 . (2015•湖北模拟)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3 . 如图所示的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里的水占容器的总体积1/4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减小,水从烧杯进入容器
D.红磷一燃烧完,就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4 . 下列说法科学合理的是()
A.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是氧气
B.可直接点燃液化石油气,不须检验纯度
C.利用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有可能制得氧气
D.过多二氧化碳的排放会加重空气污染
5 .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
B.酸雨形成的原因:CO2+H2O H2CO3
C.铜片加入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NO3)2=Cu(NO3)2+Hg
D.将少量铁粉投人稀盐酸:2Fe+6HC1=2FeCl3+3H2↑
6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生成
D.高温下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红色粉末变成了黑色
7 . 实验室制氧气有以下操作,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撤去酒精灯②将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于水槽中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⑤给装入药品的试管加热⑥收集气体⑦撤出伸入水中的导气管⑧装入高锰酸钾,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A.④⑧②③⑤⑥⑦①B.④②③⑤⑥⑦①
C.④⑧②③⑤⑥①⑦D.④⑧②⑤⑥③⑦①
8 . 科学中常常出现“”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
下列符合“”的事实是()
A.1升水与1升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升
B.1克碳酸钙与1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克
C.1克硫粉在1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2克二氧化硫
D.1克木炭在1克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2克二氧化碳
9 . 下列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A.将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的颜色不变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D.镁与稀盐酸反应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放出热量
10 . 不能用作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的装置是()
A.
B.
C.
D.11 .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使用催化剂不会增加产物的量
C.不是所有的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D.不同的反应选择的催化剂可能不同
12 . 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例认识不正确的是()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减小是水进入瓶内的原因
13 . 下列除杂方法不正确的是(注;括号里物质为杂质)
A.N2(O2)一通过灼热的铜网
B.CO2(CO)—点燃
C.KCl(KClO3)—加热
D.CO(CO2)—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14 .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B.洗涤剂除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则汽油除油污也是利用乳化原理
C.酸性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都显酸性
D.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则二氧化锰可以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15 .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下列有关生产、生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袋内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B.用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转化成软水
C.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
D.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可除去衣物上的油污
16 . 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有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定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0.03%B.78%C.25%D.19%
17 . 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
B.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C.如果某物质不溶解,就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D.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8 . 下列实验方法无法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
C.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D.用燃着的木条鉴别N2与CO2
19 . 给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二氧化锰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
A.B.
C.D .
20 . 实验室用加热 KMnO4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A.B.
C.
D.
二、填空题
21 . 现有乙醇、氖气、氧气、二氧化硫四种物质,请用化学式填写:
造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是_____;可用粮食发酵制得的是____;能用于支持呼吸的气体是____;通电发红光的稀有气体为______。
22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高温下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木炭()
23 . 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字母填空。
A.氮气B.石墨C.稀有气体D.武德合金 E.干冰 F.铜丝
(1)常用作导线的是______;
(2)常用作制冷剂是______;
(3)可制作保险丝的物质是______;
(4)用以制铅笔芯的是______;
(5)常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的是______;
(6)用来制霓虹灯的是______;
三、实验题
24 . 根据如图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A B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请选择一个收集装置___________,并说明该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2)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请选择一个收集装置___________,并说明该装置可用于收集氧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5 . 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
(已知:铜丝导热性好、白磷在40℃时即燃烧,其燃烧现象与产物与红磷一致)
(实验步骤)
(1)测量试管的容积。
(2)检查装置气密性。
(3)将足量白磷置于试管底部,将注射器活塞调整到合适位置,连接好仪器。
(4)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加热粗铜丝,观察。
(5)燃烧结束后,打开弹簧夹,观察注射器活塞的移动情况。
(反思交流)
(1)该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2)经测量试管容积为40mL,加热前注射器活塞至少应调到______mL以上(填整数)。
(3)加热粗铜丝一段时间看创试管内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试管里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下面实验是同学们进行的拓展实验,如图1为利用气压传感器按照课本实验装置测定红磷燃烧时集气瓶内气压变化的实验装置。
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
集气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如图2,则:
(5)BC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DE段气压增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