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变性质》的教学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7.84 KB
- 文档页数:6
商不变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掌握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商不变性质的规律。
2. 难点: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兴趣。
2. 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3.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商不变的性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商不变性质的图片、例子。
2. 练习题:巩固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课件,引入商不变性质的概念。
1.2 讲解商不变性质的意义。
2. 探究商不变性质2.1 出示例子,让学生观察、分析。
2.2 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规律。
2.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商不变性质。
3. 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3.1 出示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答。
3.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讲解。
4. 总结反馈4.1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4.2 教师补充、归纳,强调重点。
5. 布置作业5.1 出示课后作业,巩固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5.2 鼓励学生创新,发挥潜能。
六、课后反思1. 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何改进空间。
3. 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商不变性质的能力。
3. 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其他数学性质,如乘法分配律等。
2.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十、教学资源1. 课件:商不变性质的图片、例子。
2. 练习题:巩固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3. 生活情境素材:用于引入和解释商不变性质。
六、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一:情境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商店打折促销,所有的商品都打了同样的折扣,让学生思考商品价格和折扣的关系,引出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
商不变的性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即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商不变的性质概念。
2. 商不变性质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2. 难点:理解商不变性质的本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的性质。
2. 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体会商不变的性质。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发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思考。
2. 新课:介绍商不变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
3. 例题讲解:运用实例讲解商不变性质的运用,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4. 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商不变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不变性质的重要性和运用方法。
7. 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商不变性质。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评价其团队协作能力和积极思考能力。
七、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回答和练习情况,及时了解其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程度,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2. 课后反馈:通过批改作业,了解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掌握情况,对错误较多的部分进行强调和解释。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在教学中,注重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使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商不变性质。
《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商不变的性质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解题;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体现团队精神。
继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
重点: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应用性质解题.难点:正确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
(猴王分桃的故事引入)2.启发提问,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小猴子平均每天能吃几个桃。
8÷2=4(个)16÷4=4(个)32÷8=4(个)64÷16=4(个)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桃,看起来分得的桃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桃都是一样的。
(2)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
(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3)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二、进行新课(一)揭示商不变的性质1.观察比较。
学生发现这四组题的商都是4。
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并交流各自的发现。
(1)如果以第一组为标准,用第2、3、4组和它比较,同桌两人讨论被除数、除数分别起了什么变化。
然后在分组讨论基础上,请若干名学生汇报讨论情况。
第(2)式与第(1)式比较:被除数8乘以2是16,除数2也乘以2得4,商不变。
边讲边在黑板出示:(8×2)÷(2×2)=4用同样方法讨论第(3)、(4)式与第(1)式的比较结果。
《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商不变性质》教学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猜想、观察、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商不变性质,学会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结合教学过程、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三、教学总体设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有序的观察、比较,充分运用讨论手段,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每个学生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在观察学习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得出结论。
让学生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获得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自主建构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促进合作与讨论,评价与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导学过程基本设计:(一)课前游戏:1、听口令做动作(坐下、起立)。
2、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坐下——起立,起立——坐下)。
3、看手势做动作(手正面——起立,手背面——坐下)。
4、看符号做动作(1——手正面,2——手背面)。
后问:这当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思想。
(二)本节课我们要学会这样的`探究学习法——ABCDEFG型学习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上完了,你们也肯定知道了。
(三)揭题提问。
1、8÷4=2 你能举例商等于2的算式吗?(学生说)(1)从这么多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2)是啊,这些算式为什么都等于2呢?难道这里边有什么决窍吗?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一个问题。
2、揭示课题“商不变性质”。
(1)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商不变性质”的哪些知识?(学生说)(2)看到这一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3)学生思考。
指名说(学生提问题)。
商不变性质的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掌握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理解商不变性质中“0除外”的条件。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黑板,展示商不变性质的例子。
2. 准备一些除法算式,用于学生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算式,引导学生思考商不变的现象。
2. 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商不变的性质,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的规律。
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性质,并强调“0除外”的条件。
4. 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除法算式,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计算。
5. 拓展: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商不变性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 学生自评:让学生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
4.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和建议。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商不变性质。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商不变性质。
4.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5. 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
2. 讲解商不变性质的内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0除外”的条件。
3.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4. 进行课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除法算式,运用商不变性质进行计算。
5. 教师点评学生练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指导。
《商不变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即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商不变性质的探索。
2. 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商不变性质的含义。
2.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商不变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导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2. 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素材(如图片、例子等)。
3. 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教案内容待补充。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如10 ÷2 = 5,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扩大2倍,商会发生什么变化?2. 自主探索: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找出商不变的规律。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发现,总结商不变的性质。
4. 归纳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的性质,即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5. 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1)20 ÷4 = 5,如果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4倍,商是______。
(2)30 ÷6 = 5,如果被除数缩小2倍,除数缩小3倍,商是______。
2. 应用题:小明有20个苹果,他想把这些苹果平均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如果苹果的数量增加到40个,朋友增加到10个,每个朋友又能分到几个苹果?八、课后作业:1. 选择题:(1)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______。
A. 扩大相同的倍数B. 不变C. 缩小相同的倍数(2)一个除法算式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扩大5倍,新的商是______。
A. 20B. 40C. 1002. 解答题:(1)计算80 ÷8。
《商不变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即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商不变性质的运用。
难点:理解商不变性质的含义,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各种类型的除法算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除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算式中的规律。
2. 新课讲解:讲解商不变的性质,举例说明。
如:20÷5=4,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扩大2倍,变成40÷10,商仍然是4。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更多的例子来验证商不变的性质。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的性质,即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5.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题目,让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问题。
如:36÷6=?如果被除数扩大2倍,除数扩大3倍,商会发生什么变化?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商不变的性质,并谈谈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体会。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题目。
2. 搜集生活中的例子,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问题,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商不变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举例说明:在购物时,如果商品的原价和折扣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实际支付的价格是否会发生变化?七、课堂互动:1. 提问:同学们认为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运算中有什么作用?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八、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掌握程度。
2. 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评价与反馈:1. 学生自评: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2. 同伴评价:相互评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商不变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即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商不变性质的探究。
2. 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商不变性质的含义。
2. 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商不变性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
2. 运用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性质。
3. 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4. 归纳总结,强化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1. 引入商不变的概念,让学生初步认识商不变。
2.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商不变。
3. 分析商不变性质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
4. 总结商不变性质,让学生深刻理解商不变。
5. 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引出除法算式。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除法算式,发现商不变的现象。
二、探究商不变性质:1. 让学生举例说明商不变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的条件。
3.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商不变性质。
三、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1. 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总结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性质及其应用。
五、课堂练习:1. 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
2. 引导学生互相检查、讨论,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性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商不变。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商不变性质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
在课堂小结环节,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化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课堂练习环节,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商不变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即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理解商不变性质中的“0除外”。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具体例子,如20÷5=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被除数和除数扩大2倍,商会发生什么变化?2. 探究:(1)让学生尝试解释上述例子中商不变的原因。
(2)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商不变的性质。
(3)讨论商不变性质中的“0除外”是什么意思。
3. 运用:(1)让学生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36÷6、180÷30等。
(2)引导学生发现商不变性质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4. 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商不变性质及其应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商不变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商不变性质,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程度。
八、课时安排: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
九、教学资源:1. 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3. 相关案例或实际问题。
十、教学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商不变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如何计算优惠后的价格等。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活动:通过一个简单的除法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探究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尝试解释商不变的性质,并找出例子进行验证。
商不变的性质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商不变的性质,即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 培养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理解商不变性质中“0除外”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商不变的性质。
2.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商不变性质的内涵。
四、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素材(如图片、实例等)。
3. 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算式,如“妈妈买了36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列出算式36÷4=9,并观察算式中的数值变化。
2. 探究商不变性质:(1)引导学生发现,当被除数和除数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时,商不变。
如36÷4=9,当被除数扩大为72,除数扩大为8时,商仍然是9。
(2)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不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商不变的性质。
(3)强调“0除外”的条件,让学生理解当被除数或除数为0时,商不一定不变。
如36÷4=9,但36÷0没有意义。
3. 运用商不变性质解决问题:(1)出示一些应用商不变性质的题目,让学生独立解答。
(2)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分享解题心得。
4. 巩固练习:出示一些巩固商不变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商不变性质的内涵及运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商不变性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商不变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和找零等。
2. 引导学生探索:商不变性质在分数除法中的应用。
《商不变性质》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猜想、观察、验证、应用等学习过程,使学生理解、
掌握商不变性质,学会应用商不变性质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结合教学过程、学习材料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能力,并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商不变性质的理解、掌握及应用。
教学总体设想: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
引导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通过学生有序的观察、比较,充分运用讨论手段,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每个学生各抒已见,取长补短,在观察学习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得出结论。
让学生在不断的碰撞与交流中获得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自主建构新知识,发展学生的探究、交流能力,促进合作与讨论,评价与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过程基本设计:
一、课前游戏:
1听口令做动作(坐下、起立);
2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坐下起立,起立坐下);
3看手势做动作(手正面起立,手背面坐下);
4看符号做动作(1手正面,2手背面)。
后问:这当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渗透变与不变、对立与统一等辨证思想。
二、本节课我们要学会这样的探究学习法ABCDEFG型学习法。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上完了,你们也肯定知道了。
三、揭题提问
1、84=2 你能举例商等于2的算式吗?(学生说)
⑴、从这么多的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
⑵、是啊,这些算式为什么都等于2呢?难道这里边有什么决窍吗?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一个问题。
2、揭示课题商不变性质。
⑴、你已经知道了有关商不变性质的哪些知识?(学生说)
⑵、看到这一课题,你想提些什么问题?
⑶、学生思考。
指名说(学生提问题)。
3、根据学生提问,教师积极引导,即时概括,并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诸如:
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
⑵、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
⑶、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⑷、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四、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⑴、大家提的问题都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我们先来看第⑵、⑶这两个问题,好吗?谁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也就是说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会变呢?
⑵、先让学生独立猜想。
⑶、指名学生说。
(教师注意倾听、激励评价,并板书重点意思的词)
如:同时加上
同时减去
同时乘以
同时除以
⑷、大家说得好,都有自己的想法。
下面我们就以168=2为例(或让学生自己主动设计来进行验证),请大家努力思考,充分发挥小组的智慧,分别举例验证这几种猜想。
研究一下,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商才不会变呢?你们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2、验证猜想。
⑴、学生小组间共同合作学习。
⑵、哪一小组先来交流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这种情况?
⑶、小组交流。
(教师板书)这样的式子写得完吗?怎么办呢?(用表示写不完。
)
⑷、大家仔细观察以上这些算式,从验证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说明了什么?(商不变。
)商不变,什么在变呢?(被除数和除数在变。
)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师板书商不变。
(这一验证的结果重在让学生主动交流与补充,不必一问一答,重点抓住以上几项。
)
⑸、师小结。
然后提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又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⑹、现在谁能把商不变的两种情况连起来说一说?(师板书完整)(学生说。
)或者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谁还想再说一遍?
⑺、继续验证同时加上、同时减去两种情况。
学生间展开交流。
提问:商不变,这说明了什么?
⑻、现在谁能回答第二个问题了?(即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学生互说,全班交流,教师进行激励评价。
⑼、说得真好。
现在大家对于商不变的条件还有没有问题?(如果学生在此前主动发现了0要除外,则完整了。
如没有发现就引导学生发现0除外,除以0,不行,那么乘以0行吗?)
⑽、咱们再来完整地回答第二个问题。
(学生说)讲得太棒了,这就是今天我们自己共同探究出来的商不变性质。
五、明理内化
1、商不变性质还可以怎样说呢?(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轻声朗读,再次体会并理解。
2、你在体会的同时,觉得要提醒大家些什么呢?为什么?(0除外、同时、相同、扩大、缩小)
3、大家理解得真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测试一下自己掌握的水平,好吗?
基本练习。
填空,(从①②中任选其一,或都选)并且感悟从中又有什么体会?
①、1173=(1179)(3□)
35400300=3540□=354000□
②、30060=(300□)(60□)
248=(244)(8-□)
244=(24+□)(4+□)
1005=(100- □)(55)
六、组织第二次探究活动。
1、继续探究。
下面我们继续研究第4个问题。
⑴、先请你再来猜猜,学习商不变性质什么作用?(指名说)你能举例说明使计算简便吗?(指名说)怎么算的?根据呢?
⑵、还能再举些例子吗?(指名说、互说)
⑶、你在进行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有什么决窍吗?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小结:当被除数和除数未尾有0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使一些除法计算简便。
(关键:以未尾0少的为标准。
)
3、综合应用。
⑴、根据144001200=120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144012= 14400000120000= 2880002400=
你们自己也能设计这样的题目吗?(学生设计,小组内验证)
⑵、①很快说出下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道理。
450025 92000125
交流与反馈:关键的思考(45004)(254)或(45005)(255);(920008)1258)。
②、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9535=5950(35□+□)
七、激励评价,拓展学习思路。
1、学生相互评价(小组内评价为主),出示评价基本标准,等级为棒极了、优秀、良好、需努力四个等级。
2、针对刚才相互间的评价,请你说说今天这节课中你有些什么新的收获,对老师、自己和同学们有些什么建议,想与他们说什么呢?
3、你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说)这些问题中学生能回答的让他们回答,如遇到较复杂的或是今后学习的问题,则建议:这些问题我们在课后去研究,好吗,(可以设想一下:你准备怎样么去解决这些问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