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网络时代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走进网络时代》山东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天涯若比邻第三课走进网络时代课时建议:两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5号星期四第六节课2012年11月20号星期二第六节课作者:关文丽单位:鲍沟中心小学单元概述:课前活动:学生自由操作微机。
(可以游戏、上网、查找资料、聊天等)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现代科技飞速发展,随着航天事业的进步,人类腾云驾雾的美梦成真;随着科隆技术的实现,分身术的神话成为现实。
你能说说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学生回答)2.教师引导:和同学们的这一番交流,确实感觉在我们周围,已经有许许多多人在利用网络做事,大家请看这样一组数据(师相机出示资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38.3%,与2011上半年相比增加了2800万人。
大大超过了美国的总人口数。
)提一生读。
师:看了刚才的信息,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谈,适时评价)。
师:的确,我们已经走进了网络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第一个话题: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1.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网络来做各种事情。
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小提示)3. 学生分小组汇报,班内交流。
(其他小组有同样话题不同资料可以互相补充)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结合文本资料相机出示课件:如:网上就医、网络会议、网络销售、网络购物等图片、录像或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汇报谈感受)。
5.教师引导总结:a.网络会议打破了传统的会议模式,它不需场地,也不需要参加会议的人聚集在一起,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和其他人一起开会。
走进网络时代教案(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走进网络时代》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有关网络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上网亲身体验和交流网络上发生的一些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当今的时代是网络的时代,网络能带给我们种种便利。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态度。
2.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并通过切身体验感受网络时代的便利。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准备挂图、视频、音频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现代科技飞速发展,随着航天事业的进步,人类腾云驾雾的美梦成真;随着科隆技术的实现,分身术的神话成为现实。
你能说说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二、新课学习活动一: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1.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网络来做各种事情。
根据平时的了解,我们利用网络都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你在外地通过网络和家人联系,你最想跟他们交流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体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2.网络故事会。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以下三个问题:(1)你听说过网上有趣的故事吗你和网络之间产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2)(3)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在不远的将来,网络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4)你平常上网吗经常去的网站有哪些(5)(6)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有用的网址。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召开班级网络故事会。
3.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利用网络与亲朋好友进行联系,你知道网上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学生回答,如QQ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
《走进网络时代》导学案【教学目标】1.了解网络交往的作用。
2.明白落落的两面性,掌握它的利弊。
【重难点】1.重点:网络交往的作用。
2.难点:网络存在利弊兼有两面性【预习自测】1.网络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信息世界。
网络信息量大,实现了。
利用网络,我们可以了解全世界的新闻和各种信息,突破传统学习的,只要想学,随时可以找到学习资源和指导者。
2.网络交往的快捷便利是无可比拟的。
网络让我们瞬间,能够即时与或近或远的亲友进行联系,与全然陌生的人们进行,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网络还可以让人足不出户就能进行、等活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乐趣。
3.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
在网络的大量信息中,良莠并存,真假难辨,这就给我们带来了挑战。
我们要学会,不让自己在无用的信息上浪费精力,同时要提高对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
4.各种网络聊天工具和论坛让我们自由、广泛地发言,我们通过这些途径可以与许多互不相识的人交谈、沟通。
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虚拟性的网络交往只能作为,不能代替现实生活中的。
如果沉迷网络交往,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际交往,很可能影响心理健康,造成。
【新课讲授】一、创设情境1.你认识下面的图标吗?(PPT中展示)网络给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聊天、购物、休闲等等。
说到“网络”,下面的同学各有各的看法。
2.网络之我见(1)你怎样评价上述关于网络的看法和行为?(2)对照自己在网络交往中的认识和行为,与同桌交流网络交往中的注意事项。
3.探索与思考使用网络语言好不好?(图片资料见PPT)“坑爹”“人艰不拆”“喜大普奔”……网络上几乎每天都在产生新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不符合语言规范,但流传广泛,使用频率高,对社会日常用语的使用影响较大。
据调查,使用网络语言最多的群体就是青少年。
老师和家长们则担心:网络语言会不会让孩子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并造成他们和孩子沟通的障碍。
有同学认为:网络语言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拒绝网络语言就会被时代所抛弃。
第11课时走进网络时代教案走进网络时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网络知识;2、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3、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4、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难点:网络信息的双刃作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有一位社会学者这样说过:“如果您不懂电脑的话,那么您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文盲。
”这句话或许有些言过其词,但不能否认如今计算机已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息息相关,电脑已成为新世纪的宠儿。
那么关于电脑网络知识,大家了解多少呢?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1、师:网络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呢?现在就请你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组内的同学交流完后,小组班内汇报)师小结三、网络的危害师:网络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网络陷阱直接危害着社会的健康发展。
请把你了解的情况跟同学们说一说。
(学生交流)二、课堂互动1、师: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脑病毒、垃圾信息、虚假信息、计算机犯罪和网上黑客等网络问题也随之出现,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危害。
更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网络问题很容易使青少年误入歧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下面我们来看看网络给我们带来的麻烦。
(看课件)师:看了这些数据资料,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生讨论)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些网络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数据资料,我们知道了网络对我们不仅仅有很大的好处,它还存在着很多的弊端。
2、那么我们一起讨论一下,如何做到健康上网呢?(小组讨论,汇报)师:刚才有同学提到:上网时间不能太长,那么长时间上网有什么危害呢?(课件:《13岁少年网吧暴盲》新闻)师:你有什么感想?(生讨论,汇报)3投影出示课本内容:长时间上网的危害师:总之,我们青少年作为“网上的一代”,网络将在我们的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将来的网络是造福于人类还是祸害于人类,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
为了使网络更好的造福于人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制定一个网络公约吧。
《走进网络时代》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品德与社会3.课题:走进网络时代4.课时:15.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准备:①认真预习课本②通过百度查询有关网络作用、沉迷网络危害、网络陷阱以及小学生上网利弊等方面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师课前准备:①精心阅读教材、分析教材。
②通过百度查询有关网络作用、沉迷网络危害、网络陷阱以及小学生上网利弊等方面的图片、视频和文字资料。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知道网络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沉迷网络的危害以及目前存在的诸多网络问题。
2.技能目标:强化学生利用百度搜索查找信息、学习知识的能力,能就网络相关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发送电子邮件,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观念和文明上网的意识,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分析:《走进网络时代》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天涯若比邻的第三课,“走进网络时代”由“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和“警惕网络陷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知道网络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巨大作用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同时更要让学生明白,网络并不是完美的,网上存在诸如电脑病毒、垃圾信息、色情暴力、黑客等网络陷阱,要防止误入歧途,学会辨别网上信息,防患于未然,还要注意长时间上网、沉迷网络会危害身心健康;能运用网络丰富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并在上网时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做到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网络的便利与网络陷阱,认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学会合理上网。
教学难点:理解网络双刃剑的两面性。
四、教学方法:课前,我在百度网站上搜索查找“网络”的相关教学资料,找到一些教案和材料,并结合教参,明晰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了教学的形式和方法。
然后根据本节课堂的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查找网络的相关图片、资料、视频,课堂上适时地呈现给学生,加深对网络的认识和印象。
走进网络时代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网络的知识,知道人们通过网络做些什么。
2.通过具体事例,感受网络给人带来的便利。
3.了解网络陷阱的表现和危害,提高鉴别信息的能力,做到安全上网。
4.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5.培养学生运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网络的知识,,感受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利用网络来丰富自己的生活。
2.能辨别网上信息,识别网络陷阱,遵守网络规范,做到健康上网、安全上网、文明上网。
其中,第2点也是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与网络陷阱有关的事例,与青少年不良上网习惯有关事例。
学生准备:1.搜集资料,了解网上存在的陷阱。
2.搜集由于青少年不健康上网导致恶果的事例。
3.了解与互联网有关的法律法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介绍知识,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探讨有关一个你们感兴趣的问题,那就是上网。
老师想问大家,你们有谁没上过网?生:举手。
师:看来大多数同学都上过网,你们的上什么网?生:互联网、因特网,局域网……师:介绍因特网和其他类似的计算机相互连接而成的大型网络系统,都可以算是互联网,因特网并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联网络,却是互联网中最大的一个。
在我国,人们已经习惯上把因特网叫做互联网。
二、探讨网络的作用。
师:人们上网做什么?请大家看教材38页左下角的图,那个叔叔在说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召开网上会议。
上网怎么还能开会呢?鼓励学生大胆说,老师介绍,通过网络,能实现多方文字、语音、视频的即时传输,不同地方的人就像聚集在一起一样,能通畅无阻的交流,还能看到对方的影像。
师:网络会议打破了传统的会议模式,它不需场地,也不需要参加会议的人聚集在一起,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和其他人一起开会。
这种会议,不仅方便了参会人员,节约了成本增加了效益,也能增强会议的亲和力,使开会的效果更好。
师:现在让我们38页右下角的两幅图,你能根据图中人物语言判断二人的身份吗?引导学生明确,上面是患者,下面是医生。
《走进网络时代》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走进网络时代”由“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和“警惕网络陷阱”两部分内容组成。
重点是学习知道网络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便当,同时让学生清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使学生能运用网络丰盛自己的生活,学会辨别网上信息,遵守网络规范,做到康健上网。
三、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网络知识2、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3、养成康健上网的良好习惯4、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四、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了解网络的双刃作用。
五、教学方法:小组讨论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再过20天就要放寒假了,在寒假里,如果你很想念你的教师或有疑难问题想请教老师,你会怎么跟他交流呢?(学生会提供多种方法,但相比之下,最便当快捷的还是网上交流。
)师:平时你们经常上网吗?上网都干些什么呢?(学生可以解放回答)今天就让老师和大家一起走进网络时代,去深入地了解它好吗?出示课件:走进网络时代教师板书课题:走进网络时代(二)小组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网络的利与弊。
第1页师:通过学习教材结合实际来谈谈上网会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什么影响呢?(发放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教师顺势板书:网络的利与弊教师巡回指导,小组完成后出示课件,进行总结。
既然网络中有很多陷阱,那我们就应该做到康健上网(板书:康健上网)小组讨论,怎样做到康健上网(三)制定网络公约。
师:为了让网络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就让我们行使一下网络主人的权利吧,一起制定网络公约。
(出示课件:你是最棒的对学生进行鼓励)1、先小组一起讨论制定公约条例。
总结,展示课件:网络公约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厚道友情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康健,不沉溺虚拟时空。
师:让我们认真遵守公约,做个康健文明的小网民吧。
(四)想象未来的网络1、让学生尽情想象未来的网络会有哪些奇特之处,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走进网络时代》教案《走进网络时代》山东人教版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天涯若比邻第三课走进网络时代课时建议:两课时授课时间:2012年11月15号星期四第六节课2012年11月20号星期二第六节课作者:关文丽单位:鲍沟中心小学单元概述:课前活动:学生自由操作微机。
(可以游戏、上网、查找资料、聊天等)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现代科技飞速发展,随着航天事业的进步,人类腾云驾雾的美梦成真;随着科隆技术的实现,分身术的神话成为现实。
你能说说身边有哪些现代科技的发明与应用真正将人类带进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崭新世界?(学生回答)2.教师引导:和同学们的这一番交流,确实感觉在我们周围,已经有许许多多人在利用网络做事,大家请看这样一组数据(师相机出示资料: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已经高达38.3%,与2011上半年相比增加了2800万人。
大大超过了美国的总人口数。
)提一生读。
师:看了刚才的信息,你想说些什么?(生自由谈,适时评价)。
师:的确,我们已经走进了网络时代,今天我们就一起第一个话题:网络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谈话导入,使学生初步了解网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二、互动交流,体验探究: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1.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网络来做各种事情。
那么,网络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2.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课件出示小提示)3. 学生分小组汇报,班内交流。
(其他小组有同样话题不同资料可以互相补充)4.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结合文本资料相机出示课件:如:网上就医、网络会议、网络销售、网络购物等图片、录像或文字资料。
(引导学生汇报谈感受)。
5.教师引导总结:a.网络会议打破了传统的会议模式,它不需场地,也不需要参加会议的人聚集在一起,不管你在哪里,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和其他人一起开会。
《走进网络时代》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网络知识,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2.提高对网上信息的辨别能力,养成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并通过切身体验感受网络时代的便利。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和合作学习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猜谜导入,板书课题,齐读。
二、新课学习活动一:认识“网络时代”,了解网络的作用。
1.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利用网络来做各种事情。
根据平时的了解,我们利用网络都做了哪些事情?如果你在外地通过网络和家人联系,你最想跟他们交流什么?又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交流呢?学生回答,体会网络的重要作用。
教师出示图片,形象展示网络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便利。
2.网络故事会。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以下三个问题:(1)你听说过网上有趣的故事吗?或者你和网络之间产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2)发挥你的想象力,想一想在不远的将来,网络还有可能在哪些方面得到应用?(3)你平常上网吗?经常去的网站有哪些?(4)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有用的网址。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召开班级网络故事会。
3.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教师引导:在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利用网络与亲朋好友进行联系,你知道网上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学生回答,如QQ聊天,收发电子邮件等。
请了解的学生说说如何收发电子邮件。
教师小结:在网络中,世界仿佛变小了,不经意间,我们就能跨越千山万水;利用网络,我们的眼光变远了,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回想过去,畅想未来。
生活在网络时代,只要我们合理利用网络,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精彩,更丰富,更快乐。
活动二:分析案例,引起思考。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上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呢?游戏:真心话大冒险放图片网络游戏成瘾。
同学们能说一说这样做的危害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师补充资料《13岁少年网吧暴盲》、《可怕的网瘾》学生交流,畅谈感受。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6课《走进网络世界》教案年级:小学四年级科目: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
-让学生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知道如何接入Internet。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浏览器,并能在浏览器中访问网站。
-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了解网络使用的基本道德规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网络世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网络的兴趣。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操作等方式,学习如何合理、安全地使用网络资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精神。
-让学生认识到网络是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但同时也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教学重点:1.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初步掌握浏览器的使用方法。
3. 培养网络安全意识和道德观念。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复杂性的理解。
2. 网络安全和道德规范的内化与实践。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括网络结构图、Internet接入方式、浏览器操作演示等。
2. 计算机网络教室或可上网的电脑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网络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心。
2. 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都用网络做什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网络使用经验。
二、新知探究1. 网络的基本概念-展示网络结构图,介绍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概念。
-讨论网络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Internet的认识-讲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演示如何接入Internet,介绍IP地址和WIFI的基本概念。
3. 浏览器的使用-认识浏览器界面,了解地址栏、工具栏等功能。
-演示如何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访问网站。
-引导学生尝试在浏览器中访问自己喜欢的网站。
三、实践操作1. 分组活动:让学生分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网络浏览实践,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网络搜索和资料收集。
《走进网络时代》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体会网络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了解有关网络知识。
2.对利用网络收集信息、与人交流等方面的用途产生兴趣,并形成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态度。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并通过切身体验感受网络时代的便利。
2.难点:能够正确辨别网络上的虚假信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出示网络时代图片,和全班同学共享。
1.根据平时的了解,我们利用网络都做了哪些事情?
2.你平常上网吗?经常去的网站有哪些?
3.你知道网上与朋友联系的方式有哪些?
四、参考资料
微信(WeChat)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 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 5.49 亿,用户覆盖200 多个国家、超过20 种语言。
此外,各品牌的微
信公众账号总数已经超过800 万个,移动应用对接数量超过85000 个,微信支付用户则达到了4 亿左右。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
2014年09月13日,为了给更多的用户提供微信支付电商平台,微信服务号申请微信支付功能将不再收取2万元保证金,开店门槛将降低。
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将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将送出金额超过5亿的现金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