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保本量估算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保本点计算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保本点计算方法!你说这做生意啊,谁不想知道啥时候能不亏呢,这保本点可就太重要啦!咱先简单理解一下,啥叫保本点呀?就好比你跑马拉松,到了那个点,你就知道自己没白跑,起码没亏本儿。
那咋算呢?其实也不难。
比如说,你开了个小店,卖各种玩意儿。
那你得先知道你卖的这些东西的成本都有啥。
像进价啦、运费啦、房租啦、水电费啦,这些可都得算进去。
这就好比是你爬山时背的那些装备,都是有分量的呀!然后呢,你再看看你卖这些东西能赚多少钱。
这可就是你爬山的动力啦!要是赚的钱能把那些成本都盖住,那可不就保本啦,再往上就是纯赚啦!咱举个例子哈,你卖的一个小物件进价是 10 块钱,你打算卖 15 块钱。
那这中间的 5 块钱就是你的利润啦。
但你可别高兴太早,还有其他成本呢!要是房租一个月 1000 块,水电费一个月 200 块,那你得算算得卖多少个小物件才能把这些成本都摊平呀。
这时候就可以用个简单的公式啦,固定成本除以单位边际贡献。
啥是固定成本?就是那些不随你卖多少东西而变化的成本,像房租啥的。
单位边际贡献呢,就是单位产品能给你带来的利润。
你想想,这不就跟你过日子一样嘛!你每个月工资就那么多,这就是固定的,然后你各种花销,那就是成本。
等你花销和工资平衡了,那不就是保本啦!那要是算出来保本点太高咋办?别急呀!咱可以想办法降低成本呀,跟供应商砍砍价,把不必要的开支省一省。
或者想办法提高售价,不过可别一下子提太高,把顾客都吓跑喽!这计算保本点真的很重要哇,就像你走路得知道方向一样。
不然你稀里糊涂地干,到最后亏了都不知道咋亏的。
你说这多冤呀!所以啊,咱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保本点计算方法,让自己的生意稳稳当当的。
反正我觉着吧,这做生意就跟打仗似的,得有策略,得知道自己的底线在哪儿。
这保本点就是咱的底线呀,守住了底线,才能往更高的地方冲呀!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别小瞧了这小小的保本点计算,它能帮咱少走好多弯路呢!。
保本定价计算公式
保本定价是指在交易中确保至少收回成本的一种定价策略。
在进行保本定价时,需要考虑成本、销售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并通过合理的定价来平衡利润和风险。
为了保证产品或服务在交易中至少收回成本,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进行保本定价:
1. 确定成本:首先需要准确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运营成本)。
只有明确了成本,才能为后续的定价决策提供准确的基础。
2. 研究市场需求: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情况,包括市场规模、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认知等。
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市场的变化和趋势,为定价决策提供依据。
3. 分析销售量:在制定保本定价策略时,需要预估销售量。
销售量是决定收益的重要因素,只有合理预估销售量,才能在定价时考虑到规模经济效应和市场份额的影响。
4. 考虑竞争环境: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产品差异化。
如果市场上存在相似产品或服务,我们需要认真分析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选择合适的差异化定位和定价策略,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竞争力。
5. 考虑风险和利润:保本定价的目的是确保至少收回成本,但同时也要考虑到风险和利润。
在制定定价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成本、销售量等因素,确保产品或服务的定价能够覆盖风险和获得合理的利润。
保本定价是一种重要的定价策略,能够帮助企业在交易中降低风险,确保至少收回成本。
通过合理的定价决策,可以平衡利润和风险,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市场需求、销售量等因素,并根据竞争环境和风险利润要求来确定最终的定价策略。
活动期间送券保本点的测算一、计算保本点1、满300送100元兴隆卡保本点=100/300=33.3%2、满100送20元兴隆卡保本点=20/100=20%3、买100送50元,现金券(A券)现金商品10010050保本点=1—现金/商品价值=1-100/(100+50)=50/150=33.3%4、买100送100元,现金券(A券)现金商品100100100保本点=1-现金/商品价值=1-100/(100+100)=100/200=50%5、买100送80元,对等消费券(B券)现金商品10010080160保本点=1-现金/商品价值=1-(100+80)/(100+160)=4/13=30.8%6、买100送100元,对等消费券(B券)现金商品100100100200保本点=1-现金/商品价值=1-(100+100)/(100+200)=33.3%7、儿童商场活动满100送61元(其中31元为儿童现金券、20元为娱乐现金券、10元为餐饮现金券)娱乐券、餐饮券全部由娱乐、餐饮承担。
现金商品10010031保本点=1-现金/商品价值=1-100/(100+31)=61/131=23.7%8、活动满300送100,B券,25%收券现金商品300 300现花费75元可以使用25元券,要将100元券全部使用掉,需花费300元,得到400元商品300400保本点=1-现金/商品价值=1-(300+300)/(300+400)=1-600/700=14.3%9、食品商场满100送10元,B券,10%收券现金商品10010090100保本点=1-现金/商品价值=1-(100+90)/(100+100)=10/200=5%二、测算是否能做活动服饰满300送100,B券,对等消费券,服饰的毛利率30%食品、小家电满500送100,B券,10%收券,食品、小家电的毛利率10%--30%大家电满1000送100,B券,10%收券,毛利率5%----10%已知以上条件,现需要做以下活动1、服饰送,服饰花第一次消费现金券商品毛利率企业成本300 100 300 30% 210第二次消费100 100 200 30% 140合计400 500 350毛利=400-350=50,毛利率=毛利/商品价值=50/500=10%,如果要参加活动,毛利率只能达到10%2、食品送,食品花第一次消费现金券商品毛利率企业成本500 100 500 10% 450第二次消费900 100 1000 10% 900合计1400 1500 1350毛利=1400-1350=50毛利率=毛利/商品价值=50/1500=3.3%3、大电送、大电花第一次消费现金券商品毛利率企业成本1000 100 1000 5% 950第二次消费900 100 1000 5% 950合计1900 2000 1900毛利=1900-1900=0毛利率=毛利/商品价值=0/1900=04、服饰送、食品花第一次消费现金券商品毛利率企业成本300 100 300 30% 210第二次消费900 100 1000 10% 900合计1200 1300 1110毛利=1200-1110=90毛利率=毛利/商品价值=90/1300=7%5、食品送,服饰花第一次消费现金券商品毛利率企业成本500 100 500 10% 450第二次消费100 100 200 30% 140合计600 700 590毛利=600-590=10毛利率=毛利/商品价值=10/700=1.4%。
第1篇一、引言在企业经营中,毛利率和保本额是两个至关重要的财务指标。
毛利率反映了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而保本额则表示企业在不亏损的情况下需要达到的销售收入。
合理计算毛利率保本额,有助于企业制定有效的销售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本文将深入解析毛利率保本额的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二、毛利率计算公式1. 毛利率定义:毛利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毛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它反映了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占比。
2. 毛利率计算公式: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销售成本)/ 销售收入× 100%其中,销售收入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销售产品所获得的总收入;销售成本指企业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三、保本额计算公式1. 保本额定义:保本额是指企业在不亏损的情况下,需要达到的销售收入。
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弥补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所需实现的销售收入。
2. 保本额计算公式:保本额 = 固定成本 / 毛利率其中,固定成本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不随销售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房租、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变动成本指随销售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四、毛利率保本额计算公式的实际应用1. 产品定价策略企业在制定产品定价策略时,需要充分考虑毛利率和保本额。
通过计算不同售价下的毛利率和保本额,企业可以找到最优的定价点,既保证盈利,又具有市场竞争力。
2. 成本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毛利率和保本额。
例如,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等。
3. 销售策略企业可以根据毛利率和保本额,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例如,对于毛利率较高的产品,可以采取加大推广力度、提高销售量的策略;对于毛利率较低的产品,可以采取降价促销、提高市场份额的策略。
4. 投资决策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可以参考毛利率和保本额。
通过对比不同项目的毛利率和保本额,企业可以筛选出具有较高盈利潜力的投资项目。
保本点的预测保本点是指企业刚好保本,没有盈利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保本是盈利的前提条件。
1.单一产品保本点的预测当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依据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模型,并令利润为零,则保本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的计算公式为:保本量 = 固定成本 /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a ÷ (p - b)或 = 固定成本 / 单位贡献边际=a ÷ cm保本额 = 固定成本 / ( 1 -变动成本率)=a ÷ (1 - bR )或 = 固定成本 / 贡献边际率=a ÷ cmR上式中的单位贡献边际等于单价减单位变动成本;贡献边际率等于单位贡献边际除以单价;变动成本率等于单位变动成本除以单价;由此可推出贡献边际率加上变动成本率为 1 。
2.多产品保本点的预测当企业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各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不同,此时应计算加权平均贡献边际率来确定综合保本额,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额。
相关的计算公式如下:综合保本额 = 固定成本÷加权贡献边际率各产品保本额 = 综合保本额×该产品的销售比重其中:加权贡献边际率= ∑某产品的贡献边际率×该产品的销售比重需要指出的是,当进行多品种保本分析时,由于各产品的实物量相加无意义,因此只能计算总的保本额,但不能计算总的保本量。
3.完全成本法下的保本点预测实际工作中企业常常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
由于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成本按期初固定成本加本期固定成本减期末固定成本扣除,而变动成本法中只扣除本期固定成本,因此保本点的计算公式可调整为:保本量=固定成本 - (期末固定成本 - 期初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或=固定成本 - (期末固定成本 - 期初固定成本)单位贡献边际保本额=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1 —变动成本率或=固定成本—(期末固定成本—期初固定成本)贡献边际率。
保本定价计算公式
保本定价是一种常用的定价策略,它的目标是确保销售产品或服务时至少能够收回成本,即不亏损。
下面我将以人类的视角来描述保本定价的计算公式。
保本定价的计算公式是:售价 = 成本 + 期望利润。
我们需要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费用、劳动力成本等。
间接成本是指与产品或服务间接相关的成本,如设备折旧费用、房租等。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期望利润。
期望利润是指企业希望在销售产品或服务时获得的利润金额。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定价等因素来确定期望利润的大小。
通过将成本和期望利润相加,就可以得到产品或服务的售价。
售价应该能够覆盖成本和期望利润,以确保不亏损。
保本定价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确保销售产品或服务时能够收回成本。
根据实际情况,企业可以灵活调整成本和期望利润的大小,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竞争环境。
保本定价的目标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也要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的购买力。
因此,在制定保本定价策略时,企业
还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竞争对手定价、消费者心理等因素,以做出最佳的定价决策。
通过合理使用保本定价的计算公式,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企业还应不断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定价策略,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在零售行业中,定价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的定价策略,企业可以实现盈利最大化,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而在定价策略中,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本文将介绍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是指在零售过程中,通过计算成本和其他相关费用,确定商品的最低售价,以保证企业不会亏损。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在制定价格时,考虑到成本、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售价,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
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计算成本和期望利润来确定商品的最低售价。
这个公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 成本,成本是指生产或采购商品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等。
在计算成本时,企业需要考虑到所有的直接和间接费用,确保不会漏算任何成本。
2. 期望利润,期望利润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时期望获得的利润额。
这个利润额通常是根据企业的盈利目标、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的。
3. 相关费用,除了成本和期望利润外,还需要考虑到其他相关费用,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税费等。
这些费用也会对最终的售价产生影响,因此在计算单品保本定价时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基于以上要素,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最低售价 = 成本 + 期望利润 + 相关费用。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这个公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例如,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销量或者减少相关费用来降低最低售价,从而提高商品的竞争力。
除了基本的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外,企业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例如,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来确定最低售价,也可以通过促销活动和折扣来提高销量,从而降低最低售价。
在实际应用中,单品保本定价计算公式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售价策略,保证企业的盈利能力。
通过对成本、期望利润和相关费用的综合考虑,企业可以确定出最适合自身情况的最低售价,从而实现盈利最大化。
一个小会计告诉你如何计算保本点一、盈亏平衡点销量(产量)法。
这是以盈亏平衡点销量或产量作为依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公式为:式中:Q为盈亏平衡点销量(就是要销售多少件衣服才能保本不亏);C为总固定成本(房租,装修费,营业执照费,管理费,员工工资,估计车旅费,水电等)P为产品价格(服装零售价);V为单位变动成本(每件服装成本,即拿货价、批发价)。
当要获得一定的目标利润时,其公式为:式中:B为预期的目标利润额(就是你想达到的利润,即通常所说的期望赚多少钱);Q为实现目标利润B时的销量(即你想赚取目标利润必须销售多少件服装才能达到)。
但实际上上面这两个公式对我们来说都不太适用,因为我们不单单只销售一种产品一种成本价,即我们所销售每件服装的零售价批发价都不一样,所以不能按销售多少件衣服才能二、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法。
这是以盈亏平衡点销售额作为依据进行分析的方法。
其基本公式为:式中:R为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就是保本不亏必须达到的销售金额);其余变量同前式。
即:C为总固定成本(房租,装修费,营业执照费,管理费,员工工资,估计车旅费,水电等)P为产品价格(服装零售价);V为单位变动成本(每件服装成本,即拿货价、批发价)。
当然每一件服装的零售价和成本价也还是不一样,这个没办法计算,但是批发价占零售价的比例我们自己大致控制。
假如每一件衣服你都能以成本价的两倍出售,如50元拿的货100售出,就是V占P的二分之一即0.5,毛利也是一半0.5;假如只能以1.5倍的价格出售,如50元的货只能以75元售出,那V跟P的比例就是三分之二,毛利就只有三分之一,就是你每收到100元的销售额只有33.33元。
要多少售额才能付出那些租金、员工工资,装修费等固定成本呢?如果能以成本价的两倍出售,固定成本是5万的话,就是5万/0.5=10万,假如是后一种(1.5倍),就要5万/0.333约=15万式中:B为预期的目标利润额;R为获得目标利润B时的销售额;其余变量同前式。
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量的步骤嘿,咱今儿个就来讲讲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量的那些事儿哈!
你说这加权平均法啊,就好像是个神奇的魔法棒,能帮咱算出那个保本的关键点呢!那到底咋算呢?咱一步步来。
先得搞清楚各种产品占的比重呀,这就好比是一群小伙伴,每个小伙伴的重要性不一样嘛。
咱得根据他们各自的份量来算。
然后呢,把各种产品的单位边际贡献算出来,这就像是给每个小伙伴贴上一个能力标签一样。
接着呀,把这些比重和单位边际贡献相乘,这一乘可就有讲究啦,就好像把小伙伴的重要性和能力结合起来啦,这出来的结果可就不一般咯。
再把这些乘出来的结果加起来,哇哦,这就慢慢接近答案啦。
最后呢,用固定成本除以这个加起来的结果,嘿,这不就得出保本量了嘛!
你想想看啊,这就好像是搭积木,一块一块地往上堆,最后堆出了我们想要的那个形状。
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量不也是这样嘛,一步一步地,就把答案给弄出来啦。
咱举个例子哈,比如说有几种产品,它们的销量不一样,成本也不
一样,那咱就得好好用加权平均法来算算啦。
要是不这么算,那可就
容易糊涂啦,说不定就亏了本还不知道咋回事呢!
这计算保本量啊,就像是在大海里航行找方向,加权平均法就是那
指南针,能帮咱找到正确的路,不至于迷失方向呀。
咱可别小瞧了这步骤哦,每一步都得认认真真的,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的。
要是哪一步错了,那可就全错啦。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把这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量的步骤记牢咯,这
可是咱做生意、搞管理的好帮手呢!以后遇到相关问题,就可以轻轻
松松地解决啦,咱也能心里有底不是?怎么样,是不是觉得挺有意思
的呀?好好去试试吧!。
产品盈亏平衡点计算公式
假设:企业产品销售单价为p,销售量为x,企业产品销售为y;企业的固定成本为a,单位变动成本为b,企业总成本为c;
则有(1)y=px
(2)c=a+bx
于是达到盈亏平衡时,则有
px= a+bx,则x= a / (p-b)
px= a p / (p-b) =a / (1-b/p)= a / (1-bx/px)
于是可以得出如下公式:
①按产品销售量计算: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产品销售单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
②按产品销售额计算:
盈亏平衡点=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收入)
=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
例如:企业产品销售收入1亿元,企业的固定成本3200万元,变动成本6000万元;
则企业盈亏平衡点销售额=3200 /(1-6000 /10000)=3200 /0.4=8000(万元)
盈亏平衡点的基本算法:假定利润为零和利润为目标利润时,先分别测算原材料保本采购价格和保利采购价格;再分别测算产品保本销售价格和保利销售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