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运用信息化技术持续优化门诊流程的实践摘要:门诊是医院提供服务的首要环境,也是患者了解医院诊疗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的最重要途径。
门诊流程是否合理会影响医院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甚至直接影响患者就诊满意度。
因此,在门诊流程中加强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是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以北京地坛医院为例,以精细化管理的视角探讨信息化技术在持续优化门诊就医流程中的实践,希望在多元化门诊流程的推进背景下,持续进行门诊流程的优化,最终实现患者和医院双赢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医院门诊;流程优化随着医疗发展水平的全面提升,患者除了需要治疗疾病,对医院的服务也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要求。
门诊作为医院对病患提供服务的首要环境,也是集诊治、健康咨询、服务保障、综合管理为一体的综合体系。
门诊就诊流程的顺畅程度大大影响着患者的满意度。
北京地坛医院经过74年的发展历程,已逐步由传染病专科医院转型成为以传染病为特色的综合性医院,年度门诊量由2008年的16.5万人次增长为2019年77.8万人次。
门诊最初设计日承载量仅为800人次,显然门诊的空间呈现超负荷的现象。
因此,在扩大学科范围的同时,持续优化门诊流程成为长期研究的课题。
1.传统的就医流程1.就医时段分散情况严重,患者流量分散性较强传统的就诊模式需要患者进行现场挂号和现场预约,缺乏对患者就诊的科学管理和引导。
而患者就诊通常存在赶早的习惯,绝大部分患者都会选择在上午就来院就诊,人流量很大,然而真正能够接受治疗的患者仅为总挂号人数的百分之二十[2]。
基于患者就诊分布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特点,因此就诊环境往往存在人流复杂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就诊体验,还会对医生治疗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1.支付方式局限,就医排队等候时间长,患者满意度较低在传统的就医过程中,患者的建档、缴费和挂号等工作只能在窗口进行,支付方式也局限在现金支付和银行卡支付上。
此种情况下,一旦处于就诊高峰期很可能出现患者排队进行资源抢占的情况,不仅严重影响和降低了患者就医体验,同时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1]。
信息化助推医院门诊流程优化发表时间:2012-09-03T10:00:11.8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4期供稿作者:杨伊林[导读] 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绝大多数医院已完成信息系统的第一阶段建设。
杨伊林 (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2 1 3 0 0 3 )【摘要】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绝大多数医院已完成信息系统的第一阶段建设。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前期阶段,注重的主要是信息化的功能、性能及以安全性。
随着国家医改的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需围绕“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而完善。
本文希望通过讨论门诊预约、门诊预付费、自助服务系统、全院检查预约平台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来讨论如何借助信息化推动医院门诊流程优化。
【关键词】信息化流程优化预付费预约挂号自助服务检查预约 HIS PACS“十二五”是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实施的阶段。
也是我国医院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
随着医改不断深化,医院面临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发展面临着新的压力。
信息化技术将是促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推动医院改革的深化的重要方法。
也是提高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工作效率的有力手段。
加快医疗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以信息化助推医院流程优化为目标,重点探讨大型综合医院门诊流程优化的主要方法及实现方案。
以期解决医院门诊诊疗过程的主要瓶颈。
一、管理目标2011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中第四部分明确指出,要在全国推行惠民便民措施。
要求普遍开展预约诊疗服务,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
开展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
完善门诊信息管理平台,公开医疗服务信息,提供预约挂号、叫号、报告单打印等服务。
根据医改工作安排以及医院信息化整体目标,要求医院建设以病人为中心信息化系统,通过采取预约诊疗服务,推行门诊 “一站式付费”和医保病人“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网上查询检验检查报告服务,减少患者就医往返次数,缩短就诊过程中无效的等候时间,有效缓解门诊就诊“三长一短”现象,进一步方便病人就诊。
门诊管理系统门诊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医院门诊部门的信息化管理工具,通过集成医院的各类管理业务和资源信息,提供全面、高效的门诊管理服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门诊管理系统的设计、实施和应用,力求为广大医院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首先,门诊管理系统设计上要考虑到医院的特殊需求,包括挂号、排队、费用管理等。
系统应具备分时段的挂号功能,提供多种挂号方式,例如窗口挂号、自助挂号和网上挂号等,使就诊流程更加便捷。
其次,系统要实现智能排队功能,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就诊顺序。
同时,门诊管理系统还可以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查询和医生的排班查询,使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选择合适的就诊时段。
费用管理是门诊管理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系统要支持多种支付方式,例如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和医保支付等。
此外,系统还应提供电子发票和费用查询功能,方便患者随时查看自己的费用明细。
另外,门诊管理系统还应提供医生排班、医疗资源管理和医疗统计功能。
医生排班功能可以根据医生的专业和患者的需求,合理分配医生的工作时间。
医疗资源管理功能可以对医疗设备和药品等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确保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
医疗统计功能可以根据患者就诊信息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情况,生成各种报表和统计数据,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在系统实施和应用方面,门诊管理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是关键。
系统要具备严格的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等安全措施,避免患者信息泄露和数据风险。
系统还应具备定期备份和故障恢复等功能,以保障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系统界面要简洁明了,易于操作,减少用户的学习成本和使用难度。
总之,门诊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医院的特殊需求和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力求提供全面、高效的门诊管理服务。
它将为医院管理者和相关人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患者的就诊体验。
实施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提高门诊服务管理质量【摘要】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是一种将医疗服务整合在一起,让病人能够在同一地点完成就诊、挂号、缴费及取药等所有流程的服务模式。
本文通过介绍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定义与特点、优势,以及实施该模式的重要性和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方法,探讨了推广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的难点。
结合现实情况,展望了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前景,并提出了总结和展望。
通过实施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可以提高门诊服务管理质量,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就诊体验,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单位的整体服务水平。
【关键词】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门诊服务管理、质量提升、门诊服务质量、服务管理、门诊服务模式、服务管理质量、一站式服务、门诊服务、实施、提高、提升、推广、难点、前景、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门诊是医院最常见的就诊形式,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医院的声誉。
传统的门诊服务模式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患者需要在不同的科室排队就诊、重复填写各种表格等,导致就诊效率低、患者体验差等问题。
为了提高门诊服务管理质量,让患者能够更快捷、便利地就医,实施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课题。
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指的是在一个地点、一个时间内,患者可以完成所有的就诊流程,包括挂号、支付、医生就诊、取药等环节,无需多次排队、填写表格,全程只需在一个窗口办理就诊事宜。
这种服务模式极大地简化了就诊流程,提高了就医效率和患者满意度。
本文将针对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具体定义、优势、重要性、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方法以及推广难点等方面展开讨论,探讨如何通过实施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来提升门诊服务管理质量,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实施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对于提高门诊服务管理质量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对门诊一站式服务模式的定义与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其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等方面的优势。
我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实践效果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健康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是当前医疗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我院门诊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将“一站式服务中心”作为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全面提升门诊服务水平和医疗服务体验。
本文将从我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实践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一、服务内容全面升级我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将患者就诊过程中的各项服务整合为一个服务窗口办理,实现挂号、缴费、检查、取药等环节的“一站式”服务。
患者可以在一个窗口快捷地完成就诊所需的所有流程,不再需要来回奔波,大大节约了患者的时间。
我们的“一站式服务中心”还提供了全面的健康咨询服务,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沟通,给患者提供医疗健康咨询服务,增强了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心和满意度。
二、就诊流程更加便捷高效在“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实践中,我们将医院内部的各个科室的就诊流程整合到一起,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医院内部各个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实现医生开立病历、开立检查项目、缴费、取药等等环节在不同科室之间的信息互通。
这样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患者流程繁琐,就诊时间长的问题,提高了患者就诊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三、医护人员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实践效果不仅体现在患者就诊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有明显的提升。
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医护人员可以在后台对患者的信息进行快速查询,对患者的病历、检查项目、用药情况进行快速了解,实现快速、高效的诊疗服务。
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轻,可以更好地将精力用于患者的诊疗服务。
四、市民对门诊的评价明显提高“一站式服务中心”实践效果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通过对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和市民意见反馈,我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实践效果得到了市民的一致认可和肯定。
提高医院门诊排队效率的个技巧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医疗需求的增加,医院门诊排队问题成为许多人头疼的难题。
长时间的等待不仅让患者感到焦虑和不安,也给医院的工作效率带来了影响。
为了提高医院门诊排队效率,以下是一些个技巧,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门诊排队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 智能预约系统智能预约系统是提高医院门诊排队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预约系统,患者可以提前选择就诊时间,并在网上进行预约。
医院可以根据患者的预约情况,合理安排医生的接诊时间,避免过于拥挤的排队情况。
智能预约系统可通过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实现,方便患者预约、修改或取消预约,并及时向患者发送预约提醒信息。
2. 分时段就诊为了避免大量患者同时涌入门诊,可考虑采取分时段就诊的方式。
例如,早上和下午分别设立不同的就诊时间段。
这样可以有效分散患者到来的高峰期,减少排队时间和人员拥挤程度。
医院可以根据就诊情况和就诊科室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就诊时间段。
3. 快速登记系统医院门诊登记是患者就诊的第一步,也是可能导致排队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提高登记效率,医院可以引入快速登记系统。
通过快速登记系统,患者可以使用自助终端进行登记,完成基本的信息填写和个人资料录入。
这样能够减少人工登记的繁琐过程,节省患者等待的时间。
4. 多点就诊系统多点就诊系统是指在医院设立多个就诊点,分散患者的就诊流量。
通过设置多个就诊点,包括分诊台、检验室、药房等,可以减轻各个环节的工作压力和排队等待时间。
同时,医院应建立良好的信息传递机制,确保各个就诊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
多点就诊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就诊体验。
5. 医生分工与协作医生是门诊排队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医院应根据医生的专长和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医生的接诊工作。
例如,将某位医生负责较为复杂病例的诊疗,而将其他医生负责常见病、急诊等。
这样不仅提高了医生的专业水平,也能减少患者等待的时间。
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价值
作者:陈治陶骏严瑾王哲徐婕武晓泓
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7年第27期
[摘要] 目的探究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价值。
方法将运用信息化的门诊(2016年5月—2017年5月)作为研究组,将运用信息化之前的门诊(2015年5月—2016年5月)作为对照组,比较医院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前后的患者满意程度及健康教育的掌握程度。
结果研究组总满意度(96.9%)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5.1%)
(χ2=8.590 0,P=0.003 4);研究组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为(88.8%)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率(78.7%)(χ2=4.730 7,P=0.029 6)。
结论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用后使得就诊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更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系统;就诊流程;价值;满意度;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9(c)-0064-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outpat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medical process of patients. Methods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informative clinic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7) and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clinic b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mastery degree of health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hospital outpati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96.9% vs 85.1%)(χ2=8.590 0,P=0.003 4); the mastery rate of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8.8% vs 78.7%)(χ2=4.730 7,P=0.029 6). Conclusion The outpatient informative management system can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and mastery degree of health education knowledge and the effect is obvious, which is worth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Informative management system; Diagnosis process; Value; Mastery degree;Health education
医院门诊通常接诊病情较轻的患者,经过门诊医生的诊断手段、辅助检查,给不住院的患者初步诊断和用药,或者收住院治疗的行为。
它是医院接触患者时间最早、人数最多、范围最广的部门。
现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不停更新,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就诊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通过研究医院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前后患者的不同变化2015年5月—2017年5月,探究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运用信息化的门诊(2016年5月—2017年5月)作为研究组,将运用信息化之前的门诊(2015年5月—2016年5月)作为对照组,将该院运用信息化的门诊与尚未运用信息化门诊的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及所宣传的健康教育知识的接受程度进行对比,对门诊信息化使用的效果进行评价。
1.2 方法
1.2.1 “市民卡”的使用当患者初次到院就诊时,由导医护士在导医台指导填写个人完整信息表,通过挂号处系统录入患者信息,然后通过自助机形成磁卡又称为“市民卡”仅限本人使用[1]。
随后患者就可以手持“市民卡”进行挂号、看病、结算、取药等就诊服务。
在这些过程中,患者或家属可采用现场挂号或者自助机的方式进行自助挂号。
“市民卡”采用实名制,抑制了所谓的“黄牛号”,缩短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减轻了患者的压力。
同时,通过导医分站式服务台和自助机的使用,让患者少排队,减少手续的办理。
1.2.2 门诊叫号服务系统患者挂号结束后就去相应的大厅等待,坐位前方设有大屏幕,经全院联网后,屏幕上显示患者的就诊信息,以便患者了解自己的排队情况。
等候厅里还设有各个科室的健康教育宣传栏,内有各科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法,患者可根据个人需要,自行取阅。
这种服务方式可以安抚患者焦躁的情绪,并能让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让来就诊的患者享受类似银行一样的服务体验。
用这种方法,即能够维持患者的就诊秩序,又能够在等待中提高质量。
1.2.3 线下支付服务系统患者获得就诊卡号后进行挂号和缴费可以通过银联卡、支付宝、微信在线支付,自助完成,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的时间。
1.3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3.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就诊的满意程度
运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患者的满意程度为:研究组总满意度(96.9%)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85.1%)(χ2=8.590 0,P=0.003 4)。
见表1。
2.2 门诊信息化使用前后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
运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为:研究组掌握率为(88.8%)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率(78.7%)(χ2=4.730 7,P=0.029 6)。
见表2。
3 讨论
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是针对于各个医院门诊使用,主要是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以整个诊疗流程做主线,针对患者的个人信息、资金信息,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从而实现全院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交换,旨在实现最终的全面信息化[2]。
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后,患者可手持市民卡来就诊。
使用市民卡,通过线上线下完成挂号、等待、看病、付费、拿药等流程,使得整个过程更加方便快捷。
在整个流程中,患者的信息可以自动出现在每一站,使得信息的正确性有了保障。
患者在挂号过程中,可以运用自助系统,自主选择有意愿的医生。
在使用“市民卡”结账的同时,还可与医保、新农合系统无缝对接,使程序变得简单[3]。
最后,患者手持“市民卡”可去自助打票机打印与本人有关的票据,让账单更加清晰。
在实际操作中,患者可以感受到门诊信息化系统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所以,该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后,患者对就诊服务的满意程度有较明显的提高。
又由于在患者等待就诊过程中,门诊叫号服务系统为患者提供了舒适的环境,现代化数字化的信息展示大屏幕,大厅内设置各个科室生动有趣的健康教育宣传栏,方便患者在等待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及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增加了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的深度[4]。
所以,研究结果表明,在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后,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市民卡”服务以及门诊叫号服务系统的应用,使得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大幅度提升,同时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
故在今后的就医过程中应大力提倡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努力为患者营造更良好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博.门诊一卡通收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厦门:厦门大学,2014.
[2] 楚建杰,赵培西,赵先,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医院药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药师,2014,17(3):502-505.
[3] 金世玲.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运用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价值意义[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4):134-136.
[4] 扈学琴,封芳.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患者就诊流程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62,75.
(收稿日期:2017-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