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教育,痛风,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对痛风患者的影响
- 格式:docx
- 大小:15.94 KB
- 文档页数:2
痛风健康教育痛风是一种由尿酸代谢紊乱引起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和炎症。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痛风,预防和管理痛风的方法,以下是一份详细的痛风健康教育文本。
1. 痛风的基本知识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尿酸水平过高引起。
尿酸是由体内嘌呤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当尿酸在体内积累过多时,会形成尿酸结晶,导致关节炎症和疼痛。
痛风主要发生在中年男性和绝经后的女性身上。
2. 痛风的症状和诊断痛风的典型症状是急性关节炎症,通常发生在大脚指关节,但也可能发生在其他关节。
痛风发作时,患者会感到剧烈的疼痛、红肿和局部发热。
诊断痛风需要通过尿酸水平检测、关节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确认。
3. 痛风的风险因素有一些因素可以增加患痛风的风险,包括家族史、高尿酸血症、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饮食高嘌呤食物和饮酒等。
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匡助降低患病的风险。
4. 痛风的预防和管理预防和管理痛风的关键在于控制尿酸水平。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 饮食控制:避免或者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内脏器官、海鲜、红肉和酒精。
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
- 控制体重:肥胖与痛风的发生和发作密切相关,减轻体重可以降低尿酸水平。
- 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的排除。
- 避免酒精:酒精会干扰尿酸的排泄,容易引起痛风发作。
-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的需求,医生可能会开具药物来匡助控制尿酸水平和预防痛风发作。
5. 生活方式改变和自我管理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管理痛风:- 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体重可以降低尿酸水平。
- 规律运动: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匡助控制体重和改善尿酸代谢。
- 避免过度劳苦和关节受伤:过度劳苦和关节受伤可能诱发痛风发作。
- 遵循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按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监测。
6. 痛风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痛风不仅仅是一种关节疾病,还与心血管健康有关。
高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痛风性关节炎健康教育掌握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痛风性关节炎健康教育:掌握关节炎的治疗方法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和关节功能障碍。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本文旨在向大家介绍关节炎的治疗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关节炎的治疗。
一、饮食调节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首先,患者需要控制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啤酒等,因为这些食物容易引发关节炎的发作。
其次,患者应该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柠檬、橙子、草莓等,可以帮助降低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此外,适量饮水也能促进尿酸的排出,有利于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
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痛风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的松、利尿剂等。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和红肿,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
可的松具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但需要谨慎使用,以免影响免疫系统功能。
利尿剂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有助于处理关节炎的发作。
然而,药物治疗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且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停药。
三、运动康复合理的运动康复对于关节炎的治疗至关重要。
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强肌肉和关节的力量,降低关节的负担,减轻关节炎的疼痛。
常见的运动方式包括温和的伸展运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
温和的伸展运动可以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缓解关节僵硬和疼痛。
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关节的康复。
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减轻关节的负荷。
然而,患者在进行运动康复时应注意避免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关节炎的症状。
四、康复辅助技术康复辅助技术在关节炎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康复辅助技术包括物理疗法、按摩和理疗等。
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和电疗可以缓解关节炎的疼痛和炎症反应。
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关节的活动度。
前言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饮食的选择、药物的治疗和生活的调节,以减少疼痛和病情的加重。
在这方面,教育和健康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痛风教学评价的结果如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关系到痛风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本文将结合痛风教育实际案例,探讨如何把痛风教学评价结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措施。
一、痛风教学评价的结果1.量化评估痛风病人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满意度。
通过对学员的考核、自评等方式,来了解学员所掌握的知识及技能水平,以及参加痛风教育后的满意度。
比如衡量既往学员应对痛风的知识点的得分提升,以及病人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的调查问卷等。
2.基于教学评价结果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改进和后续跟踪服务。
学员的反馈与满意度评估结果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
基于学员对于教育过程的反馈,可以对痛风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育者的角色以及对学习者的支持等方面进行适当的改进。
3.痛风教育评价结果可以形成绩效改进的依据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痛风教育机构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流程和方法。
这些改进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并增加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成果水平。
二、痛风教学评价结果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结合完整的痛风教育计划痛风教育评价的结果可以结合一个全面的痛风教育计划,针对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情况,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案。
2.通过不同的媒介形式进行教学通过不同形式,如课堂讲解、小组会议、线上视频课程等方式,对学员实施更多元化和贴近实际的教学。
对于范围较广或远程遥远的病人,可以通过线上教育的方式,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教学服务,协助其药物的使用,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方面的调整。
3.加强对于病人的后续服务和跟踪为了维持病人的健康状况,痛风教育机构可以实现后续服务和跟踪,如电话联系、移动网络追踪等方式,为病人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和支持。
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病人对于自身疾病的主动控制和应对能力。
痛风的健康教育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和尿酸盐结晶沉积。
它是由于体内尿酸的过多积累而引起的,尿酸是一种由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通常会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然而,当尿酸的产生过多或者排泄不畅时,就会导致尿酸的积累,形成尿酸盐结晶,进而引起痛风。
痛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因此,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痛风的认识和了解,以及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减少痛风的发病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痛风的健康教育内容:1. 知识普及:- 解释痛风的定义、病因和发病机制,让人们了解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并非一时的关节炎。
- 强调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的关系,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前兆,及早发现并控制高尿酸血症可以预防痛风的发生。
- 提醒人们痛风的发作与饮食、饮酒、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
2. 饮食指导:- 建议痛风患者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内脏器官、海鲜、红肉等。
- 强调增加低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
- 提醒患者避免过度饮酒,特别是啤酒和烈性酒。
- 推荐适量的水分摄入,有助于尿酸的稀释和排出。
3. 生活方式指导:- 鼓励痛风患者保持适当的体重,减轻肥胖对尿酸代谢的不良影响。
- 强调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
- 提醒患者要避免长期的剧烈运动,以免引起痛风发作。
- 鼓励戒烟,因为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干扰尿酸的代谢。
4. 药物治疗:- 介绍常用的痛风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尿酸合成抑制剂、尿酸排泄增加剂等。
- 强调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频繁发作的痛风患者。
- 提醒患者要按时按量服药,并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5. 心理支持:-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匡助患者应对病痛和生活中的难点。
- 鼓励患者与家人、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寻求社会支持。
- 提供相关的社区资源和支持群体,让患者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
通过以上的健康教育内容,可以匡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痛风,并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痛风患者健康教育、针对性护理、心理护理、饮食运动等护理干预痛风属于一种内分泌系统的疾病,主要是指体内的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部位,常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
对于该病目前还没有特效药来治疗,关键在于利用药物来控制好尿酸水平,在长期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干预,以此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于这类患者的护理干预知识需要早点了解,来实现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目的,确保治疗的效果。
加强健康教育对于痛风患者而言,就算有药物控制,但还是会经常产生疼痛感,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为了帮助患者缓解疼痛,加强对疾病的了解是必要的。
临床护士注意这一点,依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和文化水平来健康教育,在对相关疾病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能够正确的看待自身的疾病,积极的配合治疗,争取能够尽早出院。
在患者出院期间,要实施一对一的健康教育,通过各种措施来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并引导患者多参加功能锻炼,培养自身的兴趣爱好,科学饮食,尤其是要多食用低嘌呤的食物,在痛风的急性期尤其要注重科学饮食,以免病情反复发作。
针对性护理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很关键,依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确保护理的有效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对临床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护理时一定要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入院后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等,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能够按照规定按时服药。
同时,依据治疗的情况来调整护理计划,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轻微的话,主要要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帮助患者了解基本需要注意的事项即可,与此同时,每周应该要进行一次优化疼痛的治疗;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剧烈的话,关键在于疼痛护理,这时就需要通过活动干预和活动治疗来缓解患者的病症,还需要进行放松治疗。
总之,具体的还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如何进行护理,一旦病情有所好转,就需要酌情的来调整护理计划,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能够让患者体内的尿酸水平恢复正常。
痛风患者如何正确进行心理调节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高尿酸血症引起,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和炎症。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痛风患者还需要面对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
因此,正确的心理调节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痛风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心理调节。
一、了解痛风首先,痛风患者应该准确了解痛风的病因和发展过程。
了解痛风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疾病,还能减轻心理负担。
患者可以通过阅读专业医学书籍、咨询医生或参加相关康复课程来获取更多的知识。
只有了解痛风的本质,患者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整心态。
二、建立积极的心态建立积极的心态是痛风患者正确进行心理调节的关键。
痛风的疼痛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而长期的疼痛可能会引发负面情绪,例如焦虑和抑郁。
患者需要认识到,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对康复非常重要。
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面对病痛,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三、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于痛风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帮助患者释放内心的压力,减轻心理负担。
患者可以与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互相理解和支持。
同时,他们还可以提供实际帮助,例如购买食物、陪伴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等。
四、控制负面情绪疼痛和不适会引起痛风患者的不良情绪,例如愤怒、沮丧和焦虑。
患者需要学会控制负面情绪,避免情绪的消极影响。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控制负面情绪:1. 寻找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例如读书、听音乐、绘画或做瑜伽等;2. 参加心理调适课程,学习情绪管理和放松技巧;3. 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保持足够的睡眠和饮食营养平衡;4. 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五、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除了心理调节,痛风患者还应该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积极的生活态度能够改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状况。
患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1. 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高嘌呤食物,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3. 适度参加体育运动,如散步、游泳和瑜伽等;4. 培养爱好,如读书、旅行、手工制作等;5. 维持社交生活,与亲友保持联系,参加社交活动。
痛风的治疗心得分享个人化治疗的重要性痛风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由尿酸的代谢紊乱引起。
痛风患者常常会经历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和肿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在治疗痛风的过程中,个人化治疗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分享我在痛风治疗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个人化治疗的重要性。
1. 了解病情对于痛风患者来说,了解个人的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尿酸水平是否超标,可以通过尿酸检测来确认。
其次,需要了解自身的发作频率和症状表现,以便及时采取治疗和预防措施。
2. 调整饮食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肉类、海鲜和内脏等。
同时,适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尿酸含量。
此外,保持适度的水分摄入,有助于促进尿酸的排泄。
3. 控制体重体重过重是尿酸代谢紊乱的一个重要因素。
痛风患者应该控制体重,通过合理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来达到理想的体重水平。
减肥有助于减少尿酸水平,并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
4. 避免饮 Alcohol饮酒会增加尿酸的生成,降低尿酸的排泄。
因此,痛风患者应该尽量避免饮酒或限制饮酒量,以减少痛风发作的可能性。
5. 个人化药物治疗对于痛风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然而,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是不同的,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非常重要。
个人化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肾功能和合并症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6. 定期随访和监测痛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和监测尿酸水平,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期间,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尿酸检测结果,对个人化治疗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
7. 健康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痛风患者还需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包括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等。
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轻痛风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总之,个人化治疗在痛风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痛风患者需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饮食、控制体重、避免饮酒,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个人化药物治疗。
痛风健康教育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由于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导致尿酸水平升高而引起的。
尿酸是由体内嘌呤代谢产生的一种物质,在正常情况下,尿酸会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然而,当尿酸排泄不畅或者产生过多时,尿酸就会在体内积聚,形成尿酸结晶,导致痛风的发生。
痛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尤其是在大脚趾关节,这是因为尿酸结晶在关节内引起了炎症反应。
除了关节症状,痛风还可能引起尿路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痛风,预防和控制病情,以下是一些痛风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1. 饮食控制:- 控制嘌呤摄入:嘌呤是尿酸的前体,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包括动物内脏、肉类、海鲜等,患者应适量减少这类食物的摄入。
- 增加蔬果摄入:蔬果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可以帮助降低尿酸水平,患者应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
- 控制酒精摄入:酒精会干扰尿酸的代谢和排泄,患者应避免或限制酒精的摄入。
- 多喝水:增加水的摄入可以促进尿酸的排泄,患者应每天饮水量达到充足。
2. 体重管理:- 控制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过重会增加尿酸的产生和尿酸排泄的困难,患者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来控制体重。
- 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导致尿酸的释放和尿酸结晶的形成,患者应选择适量的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
3. 药物治疗:- 降尿酸药物:根据尿酸水平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给患者开具降尿酸药物,如阿罗洛新、苯溴马隆等。
- 非甾体抗炎药:用于缓解痛风急性发作时的关节疼痛和炎症反应,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
4. 定期随访:- 定期复查尿酸水平:患者应定期进行尿酸检测,以了解病情控制效果。
- 密切关注并发症:痛风患者容易出现尿路结石、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定期随访可以及早发现并进行干预治疗。
痛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理。
除了上述的饮食控制、体重管理和药物治疗外,患者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过度劳累:过度劳累会引起尿酸的释放和尿酸结晶的形成,患者应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痛风的健康教育痛风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和尿酸代谢紊乱。
它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导致尿酸结晶在关节和软组织中沉积所引起的。
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匡助患者更好地了解痛风,控制病情,以下是关于痛风的健康教育内容。
1.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痛风的发病与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代谢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
高嘌呤饮食、酒精摄入过多、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都是痛风的危(wei)险因素。
了解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助于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减少痛风发作的风险。
2. 痛风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痛风的典型症状是突发性关节炎,常见于大脚指关节,伴有红、肿、热、痛。
病情发展后可能累及其他关节。
除关节炎外,痛风还可引起尿酸结石和尿酸性肾病。
通过详细的病史问询、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痛风。
3. 痛风的治疗原则治疗痛风的目标是缓解关节炎症状、降低尿酸水平、预防尿酸结石和肾脏伤害。
治疗痛风的原则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可溶性尿酸合成抑制剂、尿酸排泄增加剂等。
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改变饮食习惯、控制体重、减少酒精摄入、增加运动等。
4. 痛风的饮食指导饮食对于痛风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应避免高嘌呤食物,如内脏器官、肉类、海鲜等。
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番茄、蔬菜等,可以匡助降低尿酸水平。
此外,保持适当的水分摄入,减少酒精和甜饮料的摄入也是很重要的。
5. 痛风的预防和自我管理痛风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患者应该坚持定期检查尿酸水平,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合理用药。
此外,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适量锻炼,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苦,都是预防和控制痛风发作的重要措施。
6. 痛风的并发症和注意事项痛风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控制,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尿酸结石、肾功能伤害等。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受凉、避免过度劳苦、避免摄入高嘌呤食物等。
自我管理教育对痛风患者的影响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痛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对患者生活、工作等有严重影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
通过对痛风患者进行饮食、运动指导及药物治疗,可完全控制痛风急性发作,阻止病情加重和发展,逐步改善体内嘌呤代谢,降低血中尿酸的浓度,减少其沉积,防止并发症。
因此做好痛风患者的自我管理教育是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避免痛风急性发作的重要内容。
为此,笔者所在科室对76例痛风患者进行了系统性自我管理教育,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0-05 - 2013-12在我科疗养的痛风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
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
观察组男25例,女13例,年龄33-76岁,平均(57.66.2岁);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36-78岁,平均(59.35.9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病情及职业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
1.2.1成立自我管理教育小组。
由具备专业自我管理知识的护组成自我管理教育小组,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1.2.2自我管理教育形式开展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如一对一个体化宣教、多媒体集体授课、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等,讲解坚持科学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相关的自我管理知识,鼓励患者间相互交流。
出院患者发放联系卡、开展电话随访及咨询活动,让患者掌握自我管理疾病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
1.2.3自我管理教育的内容
1.2.3.1痛风的疾病知识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疾病程度、文化水平等讲解痛风的病因、急性发作的诱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及预后等。
1.2.3.2饮食指导饮食应清淡、易消化,避免进食动物内脏、海鲜、肉类、豆类等含嘌呤高的食物,不食用刺激性调味品,勿饮酒,指导患者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等,以减少尿酸盐结晶的沉积。
每天至少饮2 000ml水,以便于尿酸排泄。
1.2.3.3休息与活动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局部制动,直至疼痛缓解后72 h方可恢复活动。
间歇期和慢性期应适当休息,加强功能锻炼,避免过度劳累。
若运动后关节疼痛超过1-2h应暂停此项运动。
禁止长时间持续重体力劳动,交替完成轻、重不同的工作。
经常改变姿势,保持受累关节舒适。
活动时尽量用大肌群,若关节肿痛,尽量避免其活动。
1.2.3.4服药知识的宣教良好的用药依从性是有效控制痛风关节炎急性发作和减少并发
症的关键。
应告知患者坚持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并教会患者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1.2.3.5病情观察观察关节疼痛的部位、性质及间隔时问,有无午夜因剧痛而惊醒等;观察受累关节有无红肿热和功能障碍;观察有无暴饮暴食、饮酒、过度疲劳、受凉、潮湿、精神紧张、关节扭伤等痛风关节炎的诱发因素;有无痛风石体征,结石的部位有无溃破,有无症状。
1.3评价指标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在出院前1d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服药、病情监测。
2讨论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能满足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对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理解程度,让患者知道痛风虽不能彻底根治,但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科学用药完全可以控制病情。
观察组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遵医服药、病情监测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
说明对痛风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教育可以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极大地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其主观参与意识。
通过多形式的自我管理教育调动了患者主观能动性,使患者通过自身来增进健康、监管自身疾病症状、降低疾病对自身功能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患者健康意识,对消除不良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实施自我管理教育有利于控制痛风的急性发作。
通过自我管理教育,患者增加了痛风有关知识后,对饮食、运动、生活方式等方面可进行主动的自我调控,从而达到控制痛风急性发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