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临床疗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6
小柴胡汤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应用现状标签:小柴胡汤;妇产科疾病;临床应用小柴胡汤源自汉末名医张仲景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方,组成:柴胡、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半夏。
小柴胡汤属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之功,可用于治疗多种妇产科疾病。
此方面文献综述不多,且引用文献年度跨度较大,本文就近5年来小柴胡汤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总结,为小柴胡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经验依据。
1月经病11经行发热多因气血营卫失调、感受外邪、阴虚生热、血虚挟滞或血热外泛等所致。
治疗宜和解疏利,小柴胡汤为和解剂主方,可用于治疗经行发热。
黄英[1]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发热48例,治愈18例,好转2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67%。
潘芳[2]治疗经行发热一则,小柴胡汤加党参、茯苓、薏苡仁、荆芥、丹皮、夏枯草、炒川楝子、赤白芍,每月经前1周左右服用本方至经净,共服用上方10剂,发热畏寒未见发作。
12经行头痛主要由血虚、肝火、血瘀、痰湿等因素导致。
经行以气血通畅为顺,气血不和,瘀血内停,阻塞清窍,则每逢经行瘀随血动,欲行不得,故头痛剧烈,故以小柴胡汤和解枢机[3]。
程瑛[4]等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行头痛1例,小柴胡汤加黄连、吴茱萸、竹茹、枳壳、麦冬、生地、当归、川芎、台参、鸡内金,首进5剂,头痛消失。
原方去生地、麦冬继服13剂病愈。
潘芳[2]治疗经行头痛1例,小柴胡汤加太子参、白芍、夏枯草、僵蚕、枸杞子、菊花、生熟地黄、川断、茺蔚子。
服6剂后,头痛明显减轻。
上方去生熟地黄、加陈皮、郁金,每月于经前1周左右自服上方,连续3月诸证均明显改善。
姚慧芳[4]治疗经期头痛1例,以小柴胡汤加党参、桃仁、红花、川芎、川牛膝、益母草,药后痛减,经止悉平,以后每于经期,上方续进3剂,经治3月,后行经如常,头痛未复发。
杨家林[5]运用小柴胡汤分别合杞菊地黄丸和四物汤治疗经行头痛2例,分别治疗治2个和3个月经周期后症状基本缓解。
★▲小柴胡汤的100种加减变化方法一、方名:小柴胡汤组方:由七味药组成:柴芩夏参草枣姜,功效:和解少阳,主治:伤寒少阳证、热入血室证、黄疸、疟疾等各类内伤杂志而见少阳证者。
二、临床经验之加减变化如下:01、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瓜蒌02、呕逆----加生姜、陈皮03、渴者----去半夏,加天花粉04、齿燥无津----加石膏05、腹中痛----宜去黄芩,加芍药06、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07、心下悸,小便不利----宜去黄芩,加茯苓08、不渴,外有微热----宜去人参,加桂枝09、咳者----宜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干姜10、胆热犯肺----加芦根、桑叶11、热入血室----加牡丹皮、赤芍、桃仁12、本经头痛----加川芎13、黄疸----加茵陈、栀子14、疟疾----加草果、常山15、内伤杂病,正气不虚者----去人参、大枣16、寒多者----加桂枝17、风多者----加防风18、热多者----加连翘少许19、热甚者----加知母、石膏20、胸闷者----去人参,加紫苏、石菖蒲、桂枝21、热者----加淡豆豉、炒栀子壳22、胁胀者----去人参,加枳壳、香附、青皮23、默默者----加石菖蒲、炒酸枣仁24、不饮食----加茯苓、山楂、神曲25、口苦者----加龙胆、栀子26、咽干者----去半夏,加麦冬、桔梗、射干;或加金银花、野菊花、射干、山豆根;27、头晕者----加白芷、藁本28、目眩者----加决明子、青箱子29、频频呕者----加大生姜、半夏的用量,并加入柿蒂30、心烦者----加枳壳、紫苏31、下痢者----加高良姜、肉桂、小茴香等32、不眠者----加炒酸枣仁、柏子仁33、小便涩(不利)----加入车前子、滑石、薏苡仁34、偏头痛----加入川芎、白芷35、项强者----加入葛根、白芷36、半身不遂者----加黄芪、当归、鸡血藤37、大腿根部痛者----加入炒白芍、乌梅38、腿抽筋者----加入炒白芍、木瓜39、大便不利----加入紫菀、款冬花、猪牙皂40、性欲差者----加入淫羊藿、熟地黄、枸杞子、细辛41、咳嗽者----加入陈皮、白前、前胡42、口大渴者----加入天花粉、葛根,(此亦治口舌生疮、口舌糜烂)43、血热者----加入牡丹皮、生地黄、赤芍44、骨蒸者----加入地骨皮、银柴胡、牡丹皮、青蒿、胡黃连45、尿血者----加入地骨皮、白茅根、通草46、紫癜者----加入紫草、生地黄、生白芍47、出虚汗----加入白芍、五味子、浮小麦48、湿热者----加入苦参、泽泻;49、淋巴结结核----加入蒲公英、香附、当归、天冬50、肿瘤者----加入枸杞子、紫草、白花蛇舌草51、肿瘤者----加入牛膝、防风、三七、白术52、食管癌----加入凤仙花、红花石蒜、凤仙籽,此亦治胃癌53、乳腺癌----加入天冬、紫苏54、艾滋病----加入青蒿、百合55、皮肤癌----加入重楼、百合、紫苏56、乳腺块----加入蒲公英、郁金、香附、王不留行;57、肠痈者----加入紅藤、败酱草、马齿苋、白蔹58、热痢者----加入白头翁、马齿苋59、痰多者----加入陈皮、白附子、白芥子60、热咳嗽----加入胖大海、桑白皮61、音哑者----加入蝉蜕、沙参、麦冬62、盗汗者----加入桑叶、牡蛎63、安五脏----加入柏子仁、生酸枣仁64、平喘者----加入麻黄、桂枝,以利水平喘65、不纳气----加入海马、磁石、熟地黄、枸杞子66、痰喘者----加入银杏、陈皮、茯苓67、肺热喘----加入地龙、麦冬、前胡、厚朴68、鼻不通----加入辛夷花、薄荷、白芷69、黄疸者----加金钱草、茵陈、青蒿70、乳不通----去黄芩,加入通草、王不留行、穿山甲71、淋证者----加入蒲公类、海浮石、滑石、金钱草72、胆结石----加入金钱草、木香、茵陈、玄明粉、莱菔子73、遗尿者----加入鸡内金、金櫻子、沙苑子74、遗精者----加入沙苑子、金櫻子、桑螵蛸、海螵蛸75、白带者----加入海螵蛸,金樱子、樗(chu;臭椿树)根皮76、赤带者----加海螵蛸、金樱子77、赤痢者----加马齿苋、白头翁78、休息痢----加入鸦胆子79、阑尾炎----加入白花蛇舌草、马齿苋80、痰核者----加入天南星81、面瘫者----加入白附子、白芷82、鼻衄者----加入桑白皮、贯众、石韦83、大肠热----加入荸荠、马兜铃84、热呕者----加入竹茹、枇杷叶85、痰呕者----加入旋覆花、半夏、陈皮86、寒呕者----加入生姜、小茴香、沉香87、湿呕者----加入藿香、草豆蔻88、胃寒者----去黄芩,加高良姜、干姜、小茴香89、肾寒者----加入花椒、肉桂、小茴香90、偏瘫者----加入续断、泽兰、桂枝、络石藤91、手足麻者----加入千年健92、镇惊者----加入重楼、胆南星、竹沥、天竺黄、生铁落、紫石英、龙骨、牡蛎93、高血压----加入酸枣仁、钩藤、葛根94、安心神----加入首乌藤、小麦、茯苓、合欢皮、合欢花95、心血虚----加入大枣、炒酸枣仁、柏子仁96、三焦壅----加入木香、香附,以通利三焦;也可加芒硝、栀子泄三焦实热97、瘀闭者----加入大黄98、痛经者----加入苏梗、穿山甲,延胡索99、偏头痛----加入川芎、臭梧桐100、关节闭----加入羌活、寻骨风、桑枝。
小柴胡汤加减治月经先后无定期医案、配方
指月经周期时或提前时或延后7天以上,连续3个周期以上者。
究其原因是气血失于调节而导致血海蓄溢失常多由肝气郁滞或肾气虚衰所致,而以肝郁为主。
西医血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出现的本病证项可按此治疗。
【临床应用】
薄氏14以小柴胡汤为基础方,药用:柴胡12g,半夏10g,黄芩10g,党参12g,甘草6g,生姜10g,当归9g,白芍12g,延胡索10g,大枣5枚。
每日1剂,水煎服。
取得较好疗效。
【病案举例】
患者,女,36岁。
月经不调数年,时而提前数日,时而错后数日,每经期将至即头晕心烦,急躁易怒,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寒热往来,少腹疼痛,舌苔薄白,脉弦数。
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
服3剂后,诸症好转,此后每至经期服3剂,连服6个周期而愈。
按:月经先后无定期主要病机是肝肾功能失调,冲任功能紊乱,血海蓄溢失常,多为肝郁气结,木邪乘土故以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月经失调兼有恶心呕吐者效果尤佳。
小柴胡汤加减化裁_临证加减与用量【方组、临证参考用量】柴胡24g半夏9g生姜9g黄芩9g大枣9g人参9g炙甘草6g上7味,以水2400ml,煮取1200ml,去滓,再煎取600ml,温服200ml,日3次。
1.原方后之加减法之详解,请参本方之“临证加减法”。
2.“去津”再煎者,宜领会张仲景之深意。
诚如徐灵胎日:“去滓再煎者,此方乃和解之剂。
再煎则药性和合,能使经气相融,不复往来出入。
古圣不但用药之妙,其煎法俱有精义。
”3.本方剂量:张仲景用柴胡达半斤,今量为24g,故临证宜根据病情斟酌之,大剂量16~24g和解少阳,退寒热;中剂量10~15g疏肝解郁;小剂量5~8g升提中阳。
用量之比例,柴胡应大于党参、甘草之和,较能发挥作用。
若误把人参、甘草之剂量大于柴胡或者剂量等同,则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主证: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薄,脉弦。
副证: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或经水时来时断;寒热有时如疟状。
【临证加减】1.小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但见一证便是”的“.一证”,是指小柴胡汤的主证之一,即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七证之中只见其一者,而这一证又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
我们认为,“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
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弄清哪些是柴胡证,另一方面是“但见一证”的“一证”是指什么。
柴胡证是指小柴胡汤的主治证,即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
“但见一证便是”的“一证”是指上述小柴胡汤七个主证之一者。
但这里要强调一个问题,即但见的这一证,必须在疾病中起主导作用,这样才能运用小柴胡汤,如果这一证是疾病中的次要症状,不起主导作用,那就不一定用小柴胡汤了。
“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体现了张仲景辨证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小柴胡汤加味治疗经期发热
刘建农,主治医师,内科副主任(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
主治:妇人伤寒,热入血室所引起的经期发热。
处方:柴胡、黄芩、党参、半夏各10克,桃红、归尾、川芎各6克,生姜3片,大枣4枚,甘草6克。
用法
上药水煎取汁300毫升,日服3次,每次月经来潮服此方3剂,连服3个月。
疗效
钱xx,女,26岁。
1985年6月2日诊。
2年前始,每逢月经来潮而感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C之间,以午后及傍晚为甚,伴恶寒头痛,心烦欲呕,月经量少,色黑有块,时来时断,但月经周期正常,用退热药及抗菌素治疗,可暂时退热,但下次月经来潮,发热依然。
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弦数。
证属正虚邪恋,热入血室。
用上方治疗3月,随访半年,未复发。
按语
小柴胡汤为《伤寒论》中和解表里之名方,用途甚广,既可清气分热,亦可治热入血室。
唐容川《血证论》中对瘀血在上焦、瘀血在中焦、瘀血在腠理之恶寒发热者皆用小柴胡汤加活血化瘀药治疗。
上例基于此治则而获痊愈。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小柴胡汤方及其加减运用(原创)仲景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的总方,其方将和解表里,平调寒热,升清降浊,通利三焦,扶正祛邪融为一体,兼顾表、里、寒、热、虚、实、升、降、津、气各个方面。
故此方进退,可治气郁、津凝、液阻、失血等证,用途之广,配伍之佳,古今名方,罕与其匹。
本文试将其方证与运用探讨如下:1、方证研究1.1、原方来源:《伤寒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63)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喝,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喝,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8)妇人中风七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144)1.1.1、小柴胡汤组成:柴胡半斤(24g)、黄芩三两(9g)、人参三两(9g)、半夏半升(洗)(12g)、甘草(炙)、生(切)各三两(9g)、大枣十二枚(擘)(12枚)。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煎成四两半,栝蒌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加五味子半升、干二两。
(现代用法:上七味,以水2400ml,煮取1200ml,去药渣,再煎。
取汁600ml,温服200ml,日3次。
)1.2、病因病机太阳病邪传少阳或外邪侵袭少阳,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枢机不利。
1.2.1、证析依据三阳三阴开合枢理论,少阳为枢,介于太阳、阳明之间。
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为半表半里。
太阳表证发热恶寒并见,阳明里证但热不寒,本证往来寒热,标志着病邪已离开太阳之表,渐化热入里,然未入阳明之里,病在少阳半表半里之位。
此时的病理状态是正邪相争,互有进退,时而阳盛则发热,时而阴盛则恶寒,寒热交替出现,因此,往来寒热是本方证的发热特点,也是机体正邪进退的反映;足少阳经脉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邪侵其位,经气郁结,故见胸胁苦满;郁而化热,胆火上炎,故见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火乘胃,胃气上逆,故见嘿嘿不欲饮食而喜呕。
温针灸结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患者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痛经者接受温针灸+小柴胡汤治疗效果。
方法 6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样本,时间2020年9月-2021年9月,随机分组,A组温针灸+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B组西药治疗。
结果A组疗效较B组高,P<0.05;A组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肛门坠胀、腰腹疼痛等伴随症状积分均较B组低,P<0.05;A组治疗满意度较B组高,P<0.05。
结论温针灸+小柴胡汤用于原发性痛经患者治疗中,可舒缓疼痛、减轻痛经症状,患者满意度较高。
【关键词】温针灸;小柴胡汤;原发性痛经;疗效痛经是指经期出现的痉挛性疼痛症状,多集中于阴道、腿根区域,可影响女性患者正常生活。
结合临床实践分析,原发性痛经不伴盆腔器质性病变。
西医多以镇痛药治疗原发性痛经,仅能舒缓疼痛,无法治愈。
中医学理论中,认为原发性痛经与“瘀”、“滞”有关,需以温经散寒、补血活血、镇痛调经原则进行治疗[1]。
本文以6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探讨温针灸+小柴胡汤治疗效果。
1 资料和方法1.1资料66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为样本,时间2020年9月-2021年9月,随机分组。
A组年龄22-35岁,平均(30.84±2.08)岁;B组年龄23-36岁,平均(30.91±2.11)岁。
A组原发性痛经者资料与B组无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A组温针灸+小柴胡汤加减方治疗:(1)温针灸治疗:主穴选择双侧关元穴、三阴交穴。
配穴基于辩证分型选择,若气血瘀滞,选则次醪穴、血海穴;若寒湿凝滞,选择地机穴、阴陵泉穴;若气血虚弱,选择足三里穴、气海血;若肝肾亏损,选择肾俞穴、肝俞穴。
利用酒精棉球对上述诸穴进行消毒,快速刺入穿刺针,刺入深度控制在15-25m,捻转穿刺针,待得气后,以平补平泻法运针2-3min。
随后将点燃艾条置于针柄内,同时垫好隔离物,以规避烫伤。
注意温针灸期间,以患者主诉局部无痛、皮肤温热为宜,各穴位留针30min。
- 89 -*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产学研创新基金项目课题(2020HYB03004);甘肃省教育厅2021年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项目资助课题(2021A-315);甘肃省教育厅2022年甘肃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课题(2022gszyjy-40)①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甘肃 兰州 730207②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通信作者:张武德柴归汤加减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效果观察*王彩霞① 刘双萍① 张武德②【摘要】 目的:分析柴归汤加减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甘肃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就读于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20例。
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研究组用柴归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吲哚美辛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X 痛经症状量表(CMS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血清前列腺素指标。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研究组VAS 评分、CMSS 评分、中医症候积分及血清前列腺素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
结论:柴归汤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 柴归汤 原发性痛经 女大学生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Modified Chaigui Decoction on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Girl College Students/WANG Caixia, LIU Shuangping, ZHANG Wud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36): 089-09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odified Chaigui Decoction on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girl college students. Method: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primary dysmenorrhea who were enrolled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from March 2021 to March 2022 and educated in Gan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odified Chaigui Decoction,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Indometacin. The clinical efficacy, recurrence rat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score, COX menstrual symptom scale (CMSS) score, TCM symptom integration and serum prostaglandin index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0.05). VAS scores, CMSS scores, TCM symptom integrations and serum prostaglandin index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P <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recurrenc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Modified Chaigui Decoction has a good clinical effect on primary dysmenorrhea in girl college students, the recurrence rate is low,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 [Key words] Chaigui Decoction Primary dysmenorrhea Girl college students First-author's addres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su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 Lanzhou 730207,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36.021 女性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若无盆腔器质性病变,则称为原发性痛经[1]。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经期感冒30例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2-08-22T17:49:35.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21期作者:赖瑜梅1 石宝成2 [导读]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发热消退,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赖瑜梅1 石宝成2(1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广西梧州 543002;2广西凭祥市人民医院广西凭祥 532600)【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1-0419-02 女性经期感冒临床症状与普通感冒不同,往往全身症状较重,治法也有不同。
笔者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该病,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患者, 15-25岁6例,26-36岁13例,37-48岁11例。
其中感冒数日后,适逢月经来潮者12例;行经期间感冒者18例;伴痛经者15例。
诊断标准: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感受风寒湿邪,症见发热、恶风或恶寒,或寒热往来,喷嚏,鼻塞,头晕,头痛,或咳,有汗或无汗,或烦躁不安,周身酸痛,或不欲饮食,全身乏力。
2 治疗方法采用调和营卫,和解表里法,用小柴胡汤加减。
风热者加荆芥、防风、桑叶、银翘;偏寒者加防风、苏叶、羌活;寒湿盛者加苍术、草果薏苡仁;热毒湿盛者加黄连、蒲公英;气虚加黄芪、白术;痛经者加当归、元胡。
小柴胡汤用量是:柴胡12g、黄芩12g、甘草6g、党参15g、法半夏9g、生姜3片(带皮)、红枣5枚。
每天一剂,水煎分2次温服。
3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进行评定。
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有效:发热消退,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4 结果临床治愈21例,占70%;有效8例,占27%,无效1例,占3%;总有效率为97%。
病例介绍宁某某,女,28岁,工人,2010年11月5日就诊。
主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头晕乏力、不欲饮食4天。
《小柴胡汤》16种用药加减法,附方剂精解!在小柴胡汤主证基础上,如出现下述各证:01,若兼见头痛、发热、脉浮等表证时,于本方减去人参之碍表,加桂枝微发其汗,使表邪得解。
这个方子叫柴胡加桂枝汤,除治表证,又能治心悸、气上冲等证。
02,若兼见腹中痛,有拘挛之感,按其腹肌而如条索状,此乃肝脾不和,肌肉与血脉拘挛,应减去黄芩的苦寒,而加芍药以平肝缓急而利血脉。
这个方子叫柴胡加芍药汤,又能治疗妇女气血不和的月经不调与痛经等证。
03,在外兼有太阳表证不解,而肢体烦痛,在内则少阳气郁而心下支结,则桂枝、芍药同加,使其外和营卫,内调气血,而病可愈。
这个方子叫柴胡桂枝汤,为桂枝汤与小柴胡汤的合方。
根据个人使用经验,此方治疗慢性肝炎续发的肝脾肿大,如减去人参、大枣,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土鳖虫,其效果使人满意。
此方又治神经官能症的周身气窜作痛,以手拍打,则出气作咯而窜痛暂缓,亦颇有效。
04,兼见口渴欲饮,舌红而苔薄黄,反映了胃中有热而津液不滋,虚故引水自救的病象。
本方应减半夏、生姜而加瓜蒌根、麦冬、沙参以清热滋液;若津伤及气,则口渴为甚,应加重人参剂量。
此方亦治“糖尿病”,如符合少阳病机,也用之有效。
05,若兼见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安,脉弦而舌苔水滑,此乃少阳三焦不利,水邪为患,此方减去黄芩,加茯苓、泽泻,使水邪去而小便利,其病自愈。
此方名柴胡茯苓汤。
若加白术,亦治小便不利、大便作泻、口渴、心烦等证。
由此可见,口渴一证,有津少和津聚之分,应从小便利与不利、舌黄或舌滑加以区别。
06,若兼胸热心烦,大便不畅,脉数而滑,于本方减人参,加黄连、瓜蒌。
此方名柴陷合方,又能治胸疼、心下疼,服药后,大便解下黄涎,为病去之征。
07,兼见咳逆,舌苔白而润、脉弦而缓,为寒饮束肺,肺气不温所致。
于本方减人参、大枣、生姜,加干姜、五昧子。
此方名柴胡姜味汤,同柴陷合方相互发明,一治痰热,一治寒饮,两相对照,前后呼应。
08,若兼见胁下痞硬、肝脾肿大、手可触及,此乃气血瘀滞所致,本方减大枣之壅塞,加鳖甲、牡蛎、丹皮、赤芍,软坚消痞。
『古方新解』小柴胡汤疗月经病•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高建忠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者熟知逍遥散、四物汤为调经要方,小柴胡汤治疗月经病有必要特意拈出。
王好古在《医垒元戎》中指出:“易老云:仲景治妇人经不调,尽在小柴胡调治条下,以此推之。
”“小柴胡汤与四物汤各半一名调经汤”。
王好古在《此事难知》中指出:“大凡治杂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无损胃气,是其要也。
若血受病,亦先调气,谓气不调则血不行。
又气为之纲,夫也,夫不唱,妇不随也。
如妇人病经,先柴胡以行经之表,次四物以行经之里,亦先气而后血也。
”不知从何时起,部分医者治疗月经病总以治血为主,总不舍血药,其理由是“女子以血为本”,月经病是“经血病”。
即或治气,也多用逍遥散或丹栀逍遥散套方,一半血药,一半气药,用药总失灵动。
品读王好古所论,把小柴胡汤列为调经要方之一,治气、治血,或次第而治,或合方而治,似较气血不分、专方套方加减而治者为优。
治疗肝郁血热之月经病及经前期综合征,笔者常用丹栀逍遥散加减,疗效较好。
对于部分疗效欠佳的患者,改用宣郁通经汤,疗效较好。
宣郁通经汤出自《傅青主女科》,治疗“经水未来腹先疼”。
组成:“白芍(五钱,酒炒),当归(五钱,酒炒),丹皮(五钱),山栀子(三钱,炒),白芥子(二钱,炒,研),柴胡(一钱),香附(一钱,酒炒),川郁金(一钱,醋炒),黄芩(一钱,酒炒),生甘草(一钱)。
”书中指出:“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
”宣郁通经汤可以看作是丹栀逍遥散的加减方。
使用日久,笔者将其作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应用,似觉更为应手。
逐渐地,笔者治疗肝郁血热之月经病及经前期综合征,每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多去温补之品,加用活血调经舒肝之品,方药灵动,取效颇捷。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冯海泉
【期刊名称】《湖北中医杂志》
【年(卷),期】2013(35)12
【摘要】原发性痛经以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为主要好发人群,在临床
上较为多见。
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其对妇科疾病如痛经、崩漏、绝经前后诸证等的治疗均有较好疗效。
近年来,笔者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患者,收到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44-44)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中医药疗法;小柴胡汤
【作者】冯海泉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传染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1.51
【相关文献】
1.针刺结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90例疗效观察 [J], 张琦; 洪恩四; 洪静; 程紫良
2.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观察 [J], 袁雅兰
3.中药足浴配合红金消结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J], 郑颖惠
4.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J], 陈海庚
5.观察理气化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J], 王莎莎;刘艳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柴胡汤】加减法经验集附医案10则本文总结了胡老和刘老临床应用小柴胡汤的合方及加味,希望能给您的临床开拓思路,更深的挖掘小柴胡汤的用途,更好的给患者带来帮助。
方歌:柴胡八两少阳凭,枣十二枚夏半升,三两姜参芩与草,去渣重煎有奇能。
胸烦不呕除夏参,蒌实一枚应加煮;若渴除夏加人参,合前四两五钱与,蒌根清热且生津,再加四两功更钜。
腹中痛者除黄芩,芍加三两对君语;胁下痞硬大枣除,牡蛎四两应生杵;心下若悸尿不长,除芩加茯四两侣;外有微热除人参,加桂三两汗休阻;咳除参枣并生姜,加入干姜二两许,五味半升法宜加,温肺散寒力莫御。
相关条文:(1)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2)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
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
小柴胡汤主之。
(3)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4)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
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5)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6)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7)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差,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
(8)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
(9)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
(10)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11)伤寒差已后,更发热,小柴胡汤主之。
方组: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煎服方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科疾病的案例分析摘要: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柴胡质轻味薄,清热解表,疏解少阳之郁滞;黄芩苦寒味重入里,清胸胁蕴热而除烦满;柴芩合用,能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
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
全方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升降协调,调达上下,宣通内外,梳利三焦,和畅气机。
关键词:小柴胡汤;妇科疾病;异病同治《伤寒杂病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第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但见一证便是”一方面强调了临床上善抓主症的灵活性,另一方面也强调了“一证”作为诊断依据的证据充分性。
一般而言,特异性较强的症状,证据强度越高,作为诊断依据越充分。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多少年来应用本方加减治疗妇科疾病,收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下面就我临床实习中的案例来举例分析:1.漏证王某,女,25岁,2016年9月6日初诊。
患者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余就诊。
患者自述阴道不规则流血半年余,经量不甚多,颜色鲜红,夜寐差多梦易醒,手足心热,食欲欠佳,心烦焦虑,胸胁胀满不舒,倦怠乏力,舌尖红,苔厚腻,脉弦数。
诊断:漏证。
证属肝郁脾虚,血热妄行。
治以和解枢机,健脾凉血止血。
方予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10g,黄芩10g,姜半夏10g,党参15g,甘草10g,丹皮10g,栀子15g,枸杞20g,菊花15g,续断15g,寄生15g,合欢花15g,远志15g,白芍15g,当归15g,大枣5枚,生姜6g。
日1剂,水煎300ml,早晚分服。
7剂后复诊,经血已净,余症大减。
上方加减变化后服十余剂,经血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中医理论认为,女子月经以血为本,以气为顺,故气血调合,方能经候如常。
各种病邪影响气血的量而致气虚血虚,或影响气血运行而致气滞血瘀,或影响气血的寒热而致气血阴阳失调而导致月经病的发生。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妇科病验案6例关键词中医治疗妇科病小柴胡汤验案经期感冒:患者,女,18岁,学生。
自诉感冒数天未愈,又逢月经来潮,经行不畅,量少腹痛,头痛不止,发热怕冷,胸闷烦躁,口苦。
查T38.5℃,咽部潮红,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诊毕余思,《伤寒论》:“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虐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处方:柴胡12g,黄芩10g,赤芍10g,半夏6g,党参10g,丹皮10g,红花9g,生姜6g,薄荷6g,甘草6g,大枣4枚。
2剂后,病愈经来。
带下:患者,女,33岁,农民。
自诉近1个月来带下量多,色黄味臭,阴部瘙痒同时伴有头晕,体倦乏力,失眠多梦,口苦心烦,胸胁胀满,恶心纳差等症。
查其舌质淡边尖红,苔黄腻,脉滑数,重按无力。
脉症合参,证属肝胆湿热下注,脾虚湿困中焦,方用小柴胡汤合二妙散加减清利湿热,健脾运中。
柴胡12g,黄芩10g,半夏10g,党参12g,苍术10g,黄柏10g,苡米30g,龙胆草10g,苦参10g,地肤子12g,车前子12g,生姜6g,甘草6g。
先后服药10余剂病愈。
妊娠恶阻:患者,女,23岁,农民。
自诉停经2个月余,恶心呕吐,口苦咽干,乏力纳差,头晕,胸闷易怒。
查妊娠试验阳性,舌质淡,边尖红,脉滑无力。
脾胃素虚,肝胆火盛挟胎气上逆,乘脾犯胃,胃气上逆所致。
遵《伤寒论》“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用小柴胡汤轻剂调和肝脾,降逆和胃,清热安胎。
柴胡9g,黄芩6g,半夏6g,党参9g,白术9g,竹茹8g,生姜6g,砂仁3g,苏叶6g,黄连3g,甘草6g。
煎汤频服。
服药3剂,呕吐止病愈。
后足月顺产一女婴。
产后发热:患者,女,29岁,农民。
患者于产后7天不慎感冒发热,曾输液治疗,发热不退,邀余出诊。
患者自诉头痛不止,时热时冷,口苦咽痛,不思饮食,乳汁不下,两乳憋胀,恶露未尽。
查体温38.5℃,咽部潮红,甲状腺肿大,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无力。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68例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和方法,进一步指导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近5年来的136名原发性痛经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b两组,每组68名患者,a组为治疗组,b组为对照组。
对a组的68名原发性痛经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对b组的患者则采用元胡止痛胶囊的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
结果 a组68名患者在经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后,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68名患者,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结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小柴胡汤加减;临床疗效
相比于男性而言,女性先天就具有某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弱势,承受着远超过男性的生理压力,[1]其中,每个月的经期的到来,就是女性所承受的一个最重要的生理压力。
经期期间,不仅伴随着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还会使女性感到身体上的疼痛。
痛经,是指月经期出现的痉挛性的疼痛,常常集中在大腿根部、阴道部等,同时还会引发呕吐、恶心等其它身体不良状况,但一般的原发性痛经并不伴随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
痛经主要产生于女性月经到来前后或行经期间,痛经程度有所不同,有的是中等程度的阵痛,有的甚至是绞痛和剧烈疼痛,原发性痛经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
失。
目前,临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常用药物是元胡止痛胶囊等,但其疗效并不理想,有效率较低;而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方法,有效率较高,疗效较好,逐渐成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主要药物,受到临床治疗的广泛认可。
我院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小柴胡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总结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随机选取了近5年的13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我院选取的136名患者,年龄在15岁到34岁之间,其中,15-20岁之间的患者有30名,20岁-30岁之间的患者有90名,30-32岁之间的患者有16名,研究患者的年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将我院随机选取的136名原发性痛经患者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治疗组,对68名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为对照组,给予元胡止痛胶囊进行治疗。
记录两组的治疗效果、有效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
1.2.2 治疗方法治疗组治疗方法:对68名患者给予小柴胡汤加减的药物,每日服一剂,用水煎服两次,早晚各服用两次,[2]每次月经来之前一周开始服药,第一个月服4天,第二个月服用3次,第三个月服用2次,观察疗效,也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调整服药量。
对照组治疗方法:给予68名患者元胡止痛胶囊进行治疗,
每日3次,每次5粒左右,在月经到来大概4天左右之前服用,[3]第一个月服用5天,第二个月服用4天,第三个月服用3天,注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观察并记录疗效。
1.3 疗效评价标准运用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为依据,对a、b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衡量[4]。
评分在86分以上为优;评分在71到85分之间为良;评分在50到70分之间为差。
1.4 数据处理我院此次研究所得到的数据,依据spss14.0统计学媛丽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两组优良率比较分析经过对a、b两组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治疗组治疗效果优秀为58人,良7人,差1人,优秀率为95.6%;对照组治疗效果优秀为45人,良为15人,差为8人,优秀率为88.3%。
根据数据可以看出,a组优秀率相对于b组较高,同时,a、b两组的不同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a、b两组优良率对比
组别优(n/%)良(n/%)差(n/%)优良率(%)
治疗组 58(85.3) 7(10.3) 1(1.4) 95.6
对照组 45(66.2) 15(22.1) 8(11.2) 88.3
p <0.05 <0.05 <0.05 <0.05
2.2 a、b两组患者康复时间比较 a组治疗组的68名患者,在经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后的平均康复时间为5个月;b组对照组的68名患者,在经过元胡止痛胶囊治疗后的平均康复时间为8个月,根据a、b两组的康复时间差异的数据可以看出,a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康复,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女性在经期到来之前和经期期间,都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疼痛,医学上称之为痛经。
由于女性在经期时,子宫开始收缩,并伴随着周期性的出血状况,这就导致了女性痛经的产生。
通常,痛经出现在女性的腹部或者是大腿根侧部位,一般女性正常的痛经表现为中等的阵痛,随着经期的开始和结束,痛经也随之减弱并消失。
但是部分女性在经期之前或者经期期间,会产生超过正常痛经程度的剧烈的疼痛感,还会引发头疼、呕吐等一系列的身体上的不良反应。
原发性痛经不仅仅是由于经期的到来而产生的,还可能和患者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各方面有关系,例如工作学习压力过大,情绪紧张,饮食不规律等等,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规律和节奏不断加快,很多女性由之前的家庭主妇逐渐走向社会,成为和男性一样的职场强者,这就给女性的身体和生理上造成了更大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女性情绪的不稳定性,同时,由于工作的关系,大部分女性越来越不能拥有一个规律的饮食习惯,这就大大增加了原发性痛经的产生几率。
传统的原发性痛经的治疗,一般采用元胡止痛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经过试验证明,这些药物的优良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差,并不能达到完全治愈患者的目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水平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迫切需要新型的更为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
我院此次进行的研究所得数据指出,a组治疗组采用小柴胡汤加减的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优良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采用元胡止痛胶囊的88.3%,两组优良率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为5个月,明显比b组对照组的8个月要短。
所以,相对于其他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药物而言,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更具有针对性,疗效更好,优良率高,患者康复时间短,能够使原发性痛经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满足其对于更好的治疗质量的要求,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周爱智.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8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6):28.
[2]谭白山.小柴胡汤在妇科临床应用体会[j].陕西中医,2006,27(10):1291-1292.
[3]韩玉红,王宗新.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52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4:436-437.
[4]信婧,杨在纲.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