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A型选择题

1 大叶性肺炎铁锈色痰的产生是由于:

A.痰内含血红蛋白

B.痰内含红细胞

C.痰内含含铁血黄素

D.痰内含巨噬细胞

E.痰内含纤维素

2 下列关于鼻咽癌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肿瘤向上浸润可侵入颅底

B.向侧面可浸润中耳

C.向前可侵犯鼻腔、眼眶

D.向后可侵入颈椎及脊髓

E.向下可侵入口腔

3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咳痰的病变的基础是:

A.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慢性炎症炎症细胞浸润

B.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C.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粘液化

D.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E.软骨萎缩、钙化或骨化

4 患者一侧胸锁乳突肌上段前缘出现无痛性硬结时,应首先考虑下列那种疾病:

A.淋巴瘤

B.淋巴结结核

C.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D.肺癌颈淋巴结转移

E.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

5 下列那种鼻咽癌复发率较高?

A.低分化鳞癌

B.高分化鳞癌

C.低分化腺癌

D.高分化腺癌

E.泡状核细胞癌

6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A.肺炎

B.肺气肿和肺心病

C.支气管扩张

D.肺脓肿

E.肺结核

7 引起肺气肿最重要的原因是:

A.吸烟

B.空气污染

C.小气道感染

D.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E.尘肺

8 下列哪项能反应小叶性肺炎的本质?

A.卡他性炎症

B.纤维素性炎症

C.化脓性炎症

D.浆液性炎症

E.出血性炎症

9 中央型肺癌的特点应除外:

A.位于肺门部

B.由段以上支气管发生

C.多为腺癌

D.巨大癌块环绕支气管

E.易被纤支镜检查发现

10 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特点应除外:

A.来源于Ⅰ型肺泡上皮细胞

B.属于肺腺癌的特殊类型

C.多呈现弥漫型或多结节型

D.癌细胞沿肺泡内壁向腔内生长

E.肺泡间隔多保存完整

11 下列哪项是肺心病所不具备的?

A.肺动脉高压

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静脉血栓脱落致肺动脉栓塞

D.右心室心肌肥大

E.胸膜纤维化

12 鼻咽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

A.未分化癌

B.泡状核细胞癌

C.腺泡状腺癌

D.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E.高分化鳞状细胞癌

13 鼻咽癌中放疗最敏感的组织学类型是:

A.泡状核细胞癌

B.低分化鳞癌

C.高分化鳞癌

D.高分化腺癌

E.低分化腺癌

14 大叶性肺炎合并肺肉质变的机制是:

A.病变范围太广

B.纤维素渗出太多

C.吞噬细胞渗出太少

D.肺组织结构被炎症破坏

E.细菌毒力太强

15 下列哪一种病变能反映大叶性肺炎的本质?

A.炎症累及整个大叶

B.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渗出

C.肺内中性粒细胞

D.肺的肉质变

E.肺泡腔内大量红细胞

16 大叶性肺炎不会发生的合并症是:

A.肺脓肿

B.肺肉质变

C.肺褐色硬变

D.脓胸

E.败血症

17 病毒性肺炎的特点中不包括:

A.常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

B.炎症从支气管、细支气管开始沿肺间质发展

C.病变严重者,肺泡腔内可出现脓性渗出物

D.肺组织可出现灶状坏死

E.细胞内可检见包涵体

18 下列哪一项符合矽肺的特点?

A.吸入的二氧化硅尘粒越大,密度越高致病力越强

B.早期病变出现于两肺下叶和背侧

C.矽结节是一种肉芽肿性病变

D.矽肺性空洞是合并结核病的结果

E.矽结节内可找到矽肺特异性抗原

19 肺癌病变的肉眼观察,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出现?

A.肺门部巨大肿块

B.肺膜下境界清楚的球形结节

C.散布于两肺的多发形结节

D.整个大叶实变

E.厚壁空洞形成

20 吸烟与发生肺癌的关系中,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80%~90%男性肺癌与吸烟有关

B.肺腺癌常发生于被动吸烟的女性

C.开始吸烟的年龄越轻,患肺癌的危险越大

D.烟雾中的多环芳烃碳氢化合物与肺癌发生有关

E.烟的种类与肺癌的发生率无关

21 累及整个大叶呈肺炎样外观的肺癌类型是:

A.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B.大细胞癌

C.小细胞癌

D.粘液癌

E.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三、填空题

1 呼吸系统主要由① ___________和②____两大部分组成。

2 慢性支气管炎是以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及③ ___________为主要病变特征的慢性炎症。

3 慢性支气管炎的并发症有① 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4 大叶性肺炎是以①___________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可分为四期②

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 。病变累及胸膜,可引起⑥ ___________;铁锈色痰出现于第⑦ ____ 期。

5 大叶性肺炎的并发症有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 。

6 小叶性肺炎的病变特征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常见的致病菌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出现的并发症有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 。

7 小叶性肺炎发病的诱因有很多,如① 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任意列举四个)。

8 间质性肺炎主要由①___________ 和②________引起。浸润的炎症细胞以

③___________和④ ___________为主。

9 肺气肿的发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10 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① _______________ ,如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 等(任意列举四个)。

11 矽肺的病变特点是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

12 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以①___________ ,其次为② ________________ ,鼻咽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③ ___________ ,放疗最敏感的组织学类型是

④ ___________ 。

13 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① __________________,少数起源于

② ___________ 。

14 与慢性支气管炎发病有关的理化因素有① 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

15 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 、

③ _________,每年至少发病④_____月,连续⑤___ 年以上。

16 肺气肿的基本类型有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 。

17 肺气肿的并发症有① 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 。

18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① 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 。

19 支气管扩张多呈① _______状,也可是② _______ 形和③ _______状,以④ ______肺多见。

20 肺心病肺血管的主要病变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

21 鼻咽癌的肉眼类型有① 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其中⑤ __________ 最多见。

22 早期肺癌的类型有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③ __________。

23 慢性鼻炎可分为①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三种。

24 鼻腔和鼻窦的良性肿瘤有① __________、② 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25 鼻咽癌多起源于① ____________________,少数来自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急性细支气管炎是指① __________的细支气管的急性炎症,炎症扩展可引起② ______________。

27 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多种原因造成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② ____________ 而引起的急性低氧血症呼吸衰竭。

28 肺鳞癌主要起源于① ____________________,肺腺癌来自

② __________,小细胞癌来源于③ __________ 。

29 石棉肺是因长期吸入①__________ 引起的②_________________ 和

③ __________ 为主要病变的疾病。

30 肺小细胞癌属于① __________ 系统肿瘤,电镜下胞浆内可见

② _____________ 颗粒,肿瘤可产生③__________,引起④ __________ 综合症。

四、名词解释

1 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 bronchitis)

2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

3 红色肝样变期(red hepatization)

4 灰色肝样变期(gray hepatization)

5 肺肉质变(carnification)

6 小叶性肺炎(lobular pneumonia)或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

7 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 pneumonia)

8 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primary atypical pneumonia)

9 肺气肿(emphysema)

10 小叶中央型肺气肿(centrilobular emphysema)

11 全小叶型肺气肿(panaeinar emphysemia)

12 支气管扩张症(brochiectasis)

13 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

14 矽肺(silicosis)

15 矽结节(silicotic nodule)

16 淋巴上皮癌(lymphoepithelioma)

17 早期肺癌(early lung cancer)

18 隐性肺癌(occult lung cancer)

19 燕麦细胞癌(oat cell carcinoma)

20 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五、简答题

1 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肺气肿的机理?

2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分为几期?各期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镜下)?

3 大叶性肺炎可有哪些临床表现?其病理学基础是什么?

4 大叶性肺炎与小叶性肺炎的区别?

5 支气管扩张症的发生原因及其机理是什么?

6 巨噬细胞与矽肺形成的关系?

7 鼻咽癌的肉眼分型及组织学类型?

六、论述题

1 肺心病的原因?试举1例描述原发部位及心脏的病理变化。

2 肺癌的组织学发生?

3 小叶性肺炎的病因、病变特点及并发症?

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 答案:C

2 答案:E

3 答案:C

4 答案:E

5 答案:A

6 答案:B

7 答案:D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A

11 答案:C

12 答案:D

13 答案:A

14 答案:C

15 答案:B

16 答案:C

17 答案:C

18 答案:C

19 答案:E

20 答案:E

21 答案:E

三、填空题

1 ①呼吸道、②肺

2 ①粘液腺增生、②肥大、③分泌亢进

3 ①阻塞型肺气肿、②支气管肺炎、③支气管扩张、④肺源性心脏病、⑤肺癌

4 ①纤维素、②充血水肿期、③红色肝样变期、④灰色肝样变期⑤溶解消散期、⑥纤维素性胸膜炎、⑦二

5 ①肺肉质样变、②肺脓肿及脓胸、③败血症、④中毒性休克

6 ①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化脓性炎症、②致病力较弱的肺炎球菌、③肺脓肿和脓胸、④支气管扩张症、⑤呼吸功能不全、⑥心功能不全

7 ①传染病、②长期卧床、③手术、④麻醉

8 ①支原体、②病毒、③淋巴细胞、④巨噬细胞

9 ①细支气管阻塞和破坏、②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③供血障碍

10 ①肺阻塞性疾病、②慢性支气管炎、③支扩、④矽肺、⑤肺气肿

11 ①矽结节、②肺间质弥漫纤维化

12 ①鼻咽顶部最多见、②外侧壁及咽隐窝、③低分化鳞癌、④泡状核细胞癌

13 ①支气管粘膜上皮、②支气管腺体

14 ①吸烟、②空气污染和职业因素、③气候因素

15 ①反复咳嗽、②咳痰、③哮喘、④三个、⑤二

16 ①慢性阻塞性、②间质性、③老年性、④代偿性

17 ①肺心病、②呼衰、③自发性气胸

18 ①感染、②支气管阻塞、③肺发育不全

19 ①圆柱、②梭、③串、④左

20 ①无肌细动脉硬化、②肺小动脉中膜肥厚、③毛细血管床数目减少

21 ①结节型、②菜花型、③溃疡型、④粘膜下浸润型、⑤结节型

22 ①管内型、②管壁型、③管周型

23 ①慢性单纯性、②慢性肥厚性、③慢性萎缩性

24 ①乳头状瘤、②纤维血管瘤、③血管瘤、④骨瘤

25 ①鼻咽粘膜柱状上皮、②鼻咽粘膜鳞状上皮

26 ①管径<2mm、②细支气管周围炎

27 ①肺泡毛细血管弥漫性损伤、②通透性增高

28 ①鳞化的支气管粘膜上皮、②支气管腺、③嗜银细胞(Kultschitzpy)

29 ①石棉粉尘、②肺间质纤维化、③胸膜肥厚

30 ①APUD、②神经内分泌、③激素、④异位激素

四、名词解释

1 是呼吸道支气管粘膜及粘膜下层的以增生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3分)。

2 是一种以纤维素性炎为主要病变特征的肺急性炎症(2分),病变累及肺段、整个大叶,有时可累及2–3个大叶(1分)。

3 大叶性肺炎第二期(1分),因为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与渗出及出血,使肺质地变实,色暗红,如肝脏(2分)。

4 大叶性肺炎第三期(1分),肺泡腔内大量纤维素及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使肺质地变实如肝,颜色灰白,故称之(2分)。

5 大叶性肺炎并发(1分)。如果渗出的白细胞过少,蛋白水解酶不足,渗出的纤维素不能完全溶解和吸收,则会导致机化,使局部肺组织呈现红褐色,质韧,似肌肉(2分)。

6 是细支气管及其所属或临近肺泡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2分),病变范围相当于一个小叶(1分)。

7 是指主要发生于肺泡壁及细支气管周围、小叶间隔等肺部间质的炎症(3分)。

8 即间质性肺炎(1分),主要由支原体及病毒引起,由于其病变及临

床表现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等典型的细菌性肺炎不同,故临床上称之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2分)。

9 是指远于终末呼吸道(即肺腺泡)受损,管腔永久性膨大和含气量增多(3分)。

10 病变主要局限于肺小叶的中心区,病变的ⅠⅡ级呼吸性细支气管过度充气、囊状扩张,而肺泡管、肺泡囊、肺泡的病变较轻或仍保持正常(3分)。

11 整个小叶的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弥漫性小囊状扩张,病变均匀分布于肺小叶(3分)。

12 是指肺内支气管发生的持久的不可复性的扩张和变形(3分)。

13 是指由慢性肺部疾病,胸廓畸形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而导致右心室肥大与扩张的一类心脏病(3分)。

14 是由于长期吸入硅石粉尘而引起的一种职业病(1分)。病变特点是在肺内形成矽结节及间质弥漫纤维化(2分)。

15 矽肺时所发生的病变,早期由吞噬了硅尘的巨噬细胞组成,又称为细胞性结节,以后逐渐纤维化并玻璃样变(1.5分)。镜下,典型的矽结节由呈同心圆排列的玻璃样变的胶原纤维构成(1.5分)。

16 鼻咽癌的一种(1分),细胞大,胞界不清呈合体状,核大而圆,呈空泡状,核仁清楚(1分)。肿瘤及其周围有较多淋巴细胞浸润(1分)。

17 临床及X线检查有阳性发现,但无淋巴结及其它脏器转移(2分),病理上分为管内型、管壁浸润型及管壁周围型(1分)。

18 是指临床及X线无阳性发现,而痰及支气管分泌物的细胞学检查可找到癌细胞,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常为粘膜原位癌或早期浸润癌,淋巴结和其它脏器转移少见(3分)。

19 属未分化癌。细胞小,胞浆少,核浓染,核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似燕麦(2分)。属APUD系统肿瘤,可产生多种多肽激素,产生异位激素综合征(1分)。

20 是肺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1分)。来源于末梢细支气管粘膜上皮,肉眼可为弥漫型或结节型。镜下特点是癌细胞沿肺泡壁生长,肺泡支架保存(2分)。

五、简答题

1 慢性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粘液栓,肺阻塞性通气障碍(1分)。(1)细支气管管腔不全阻塞:a.粘液栓b.炎症破坏管壁结构,使管腔狭窄变形(2分)。(2)炎症造成细支气管支撑组织破坏,肺泡壁上的弹力纤维遭到破坏(2分)。

2 分四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1分)。(1)充血水肿期:肺泡间隔血管充血,肺泡腔内较多浆液性渗出液,其中混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1分)。(2)红色肝样变期:肺泡间隔充血,肺泡腔内的渗出物中可见大量红细胞和纤维素,另外还有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1分)。(3)灰色肝样变期:肺泡间隔的充血状态消失,肺泡腔内的渗出物以大量纤维素及中性粒细胞为主(1分)。(4)溶解消散期:肺泡腔内的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素被溶解,巨噬细胞增多(1分)。

3 大叶性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咳铁锈色痰、呼吸困难及肺实变体征(2分)。高热和寒战主要是由于毒血症的发生(0.5分)。呼吸系统的炎症引起咳嗽(0.5分)。第二期,痰内有含铁血黄素,使痰

呈铁锈色(0.5分)。炎症累及胸膜,胸膜表面纤维素渗出,产生胸痛,呼吸时加剧(0.5分)。呼吸困难主要发生在第二期,肺实变,但肺泡壁充血,肺泡不能进行有效的气血交换,产生气—血比例失调。第三期,虽然肺实变依旧,但肺泡壁不再充血,因此气—血比例失调改善,呼吸困难可减轻或消失(0.5分)。肺实变体征的产生是由于肺泡腔内大量渗出物充填,使肺泡腔变实(0.5分)。

4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病因、年龄、病理变化、结局、并发症和临床表现(5分)。

5 (1)感染:管壁结构破坏,受胸腔负压作用而扩张(2分)。(2)支气管阻塞:①不全阻塞—吸气时气体可以进入,而呼气时排气困难,使管腔内残气量增多,管腔内压力增高而扩张。(1分)②完全阻塞—所属肺泡内气体被吸收而萎缩,支气管管壁受到牵拉,管壁破坏,支气管扩张(1分)。(3)支气管壁发育不全(1分)。

6 SiO2粉尘(1~5um)吸入肺内,由巨噬细胞吞噬。在巨噬细胞的溶酶体内硅尘溶解成硅酸,硅酸可破坏溶酶体,进而使巨噬细胞死亡崩解,崩解产物刺激纤维组织增生(3分)。另外,某些介质的释放也可使巨噬细胞功能改变,除了继续吞噬硅尘→破坏→再吞噬外,也使纤维结缔组织增生(2分)。

7 肉眼分型:结节型、菜花型、溃疡型、粘膜下浸润型(2分)。组织学类型:鳞癌、腺癌、泡状核细胞癌、未分化癌(3分)。

六、论述题

1 病因有三大类:(1)肺部疾病,主要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支、支扩、肺气肿、尘肺等(1分)。(2)胸廓病变:如胸廓畸形,胸膜纤维化等(1分)。(3)肺血管疾病: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肺血栓形成等(1分)。无论哪类哪种疾病,引起肺心病共同的主要环节是慢性肺动脉高压(1分)。举例:肺气肿:末梢肺组织含气增多,肺泡腔扩张,肺泡壁变薄甚至断裂,使肺血管床显著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而肺动脉压增高。当正常肺循环受阻时,肺动脉与支气管动脉之间的吻合支开放,支气管动脉血液流入肺动脉,使肺动脉压力增高。肺气肿造成肺的功能障碍而缺氧,缺氧可以引起肺动脉痉挛以及肺血管的改变,形成肺动脉高压(2分)。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及肺血管的改变有:肺血管:无肌细动脉硬化,肺小动脉中膜肥厚,肺毛细血管床减少(2分)。心脏:右心室肥大,扩张,肺动脉圆锥膨隆,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壁厚可超过0.5cm。右心室重量增加。镜下,右心室心肌肥大,并可变性、坏死、溶解,间质纤维组织增多(2分)。

2 绝大多数肺癌均起源于各级支气管粘膜上皮,源于支气管腺体或肺泡上皮细胞者较少(1分)。肺鳞癌主要起源于段和亚段支气管粘膜上皮,后者在致癌因子作用下,经鳞状化生、异型增生和原位癌等阶段再演进为浸润癌(2分)。肺腺癌来自支气管的腺体(1分)。细支气管肺泡癌源于细支气管Clara细胞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2分)。小细胞肺癌来源于位于支气管粘液腺和支气管粘膜内的Kultschitzky 细胞(嗜银细胞)属APUD瘤(2分)。近年来认为所有类型的肺癌均来自呼吸道的干细胞,它可向多方向分化,因而也可出现混合型癌(2分)。

3 小叶性肺炎致病菌通常是毒力较低的细菌(1分)。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致病(1分),因此,小叶性肺炎发病常有诱因存在(1分),常为其它疾病的并发症(1分)。病变特点: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病灶范

围为一个小叶,多发性,病灶可融合(2分)。并发症为:肺脓肿和脓胸、支气管扩张症、呼吸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4分)。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肺癌的病变特点及病理与护理临床联系。 2. 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特点、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 3. 了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生机制、肺癌的病因。 二、知识要点 (一)慢性支气管炎 1. 病因 与吸烟、空气污染、感染、过敏等有关。 2. 病理变化 上皮损伤,腺体先增生后萎缩,管壁破坏。 3. 临床表现 咳嗽、咳痰、喘息。 (二)肺气肿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者最多。其发生除与小气道阻塞有关系外,还与炎症引起的α1-抗胰蛋白酶活性下降有关。 2. 病理变化 肺体积增大,末梢肺组织膨胀。 3. 临床变现 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发绀、桶状胸等。 (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以肺气肿引起者最为多见,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肺动脉高压,而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与缺氧引起的肺动脉痉挛、血液中红细胞增多引起的血流阻力增大以及肺毛细血管床破坏有关。 2. 病理变化 主要为右心室的肥大。病理上常以肺动脉瓣下2cm处右心室肌壁厚度≥5mm

作为诊断依据。 3. 临床变现 主要是右心衰的表现。 (四)肺炎 1. 细菌性肺炎 (1)大叶性肺炎:病变性质为纤维蛋白性炎。典型病变可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 (2)小叶性肺炎:病变特点为以细支气管为中心、以小叶为单位的灶性急性化脓性炎。 2. 病毒性肺炎 主要为肺间质的炎症。 3. 支原体肺炎 主要为肺间质的炎症。 (五)肺癌 1. 病因 吸烟、大气污染等 2. 病理变化 大体分为中央型、周围型和弥漫型,组织学类型以鳞癌最多。 3. 临床变现 咳嗽、痰中带血、气急或胸痛、呼吸困难等 4. 扩散 除直接蔓延外,常首先经淋巴道转移 三、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COPD 2.肺气肿 3.Horner综合征 (二)选择题 【A型题】 1. 大叶性肺炎主要由下列哪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 A.腺病毒 B.肺炎支原体 C.肺炎链球菌

内科学 呼吸系统疾病 复习总结 考试重点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症状:①慢性咳嗽②咳痰③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 体征:肺气肿征(桶状胸) 诊断标准: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缓解期) 1、原发病的表现 2、右心室肥大的表现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 1、呼衰:肺心病多合并Ⅱ型呼衰 ①低氧血症②高碳酸血症 2、心衰:右心衰。体征:肝肿大、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下肢浮肿 肺心病诊断:呼吸系统原发病+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或右心衰竭表现 支气管哮喘 特征: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阻塞 临床表现及体征 典型症状: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典型体征:呼气时间延长、广泛哮鸣音、寂静胸 诊断 喘息的反复发作性、哮鸣音的弥漫性、气道阻塞的可逆性(三性) 不典型者可用下列三种方法之一: 1、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2、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3、呼气峰值日内波动率≥20% 治疗:阶梯式的治疗方案 缓解药物:β2 受体激动剂、茶碱、抗胆碱类药物 控制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H1受体拮抗剂 重度及危重哮喘治疗 1、氧疗与辅助通氧 2、解痉平喘 3、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4、抗生素 5、糖皮质激素 慢性呼吸衰竭 诊断 1. 有导致呼吸衰竭的疾病或诱因 2. 有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的临床表现 3. 血气分析:PaO2<60mmHg,伴或不伴PaCO2>50mmHg,并排除心内解剖分流或原发性心排血量降低时,呼衰诊断即可成立

血气分析: PaO2 <60mmHg、PaCO2正常→Ⅰ型呼吸衰竭 PaO2 <60mmHg、PaCO2 >50mmH →Ⅱ型呼吸衰竭 PH >7.45时→失代偿性碱中毒 PH <7.35时→失代偿性酸中毒 BE(剩余碱)↑→代谢性碱中毒;BE↓→代谢性酸中毒 肺炎链球菌肺炎 症状 1、前驱症状:上呼吸道症状 2、发热:39-40摄氏度,稽留热 3、咳嗽、咳痰:咯铁锈色痰 4、胸痛 5、呼吸困难、气促紫绀 体征 肺实变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浊音或实音、呼吸音减弱消失,消散期可有湿罗音 实验室检查 WBC↑。X线检查:肺叶或肺段密度均匀的阴影。痰培养——肺炎链球菌 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抗生素治疗 肺结核 基本病理变化:渗出、增生、变质 临床类型: (一)原发型肺结核 (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三)浸润型肺结核 (四)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五)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表现: 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 2、全身症状:低热、乏力、盗汗、纳差、消瘦 体征:表现不一,渗出范围较大或干酪坏死等情况可有肺实变体征,或有局部小量湿罗音。 治疗原则 早期、联合、适量、规则、全程使用敏感药物(联合、规则最重要)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分类: 按解剖部位:中央型肺癌、周围型肺癌、肺泡癌 临床表现: 1、原发癌的表现

浅析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查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的检查 由于大气污染、吸烟、工业化进展等所导致的理化因子、生物因子的吸入和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阻碍,近年来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及其所致的并发症等严峻威胁着人类健康。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内容较广,最常用的血细胞检查、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检查和血清学诊断、电解质与酸碱平衡检查、过敏原检查等分不在有关章节已述,本章要紧介绍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腔积液的一般检查,并结合前述内容论述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策略和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第一节痰液检查 痰液(sputum)是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所产生的分泌物。生理状况下支气管粘膜腺体和杯状细胞可分泌少量粘液,有助于呼吸道粘膜保持湿润,健康人有时可咯出少量无色或灰白色粘液痰或泡沫样痰。当呼吸系统由于各种缘故使粘膜或肺泡充血、水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腺体和杯状细胞分泌增加,渗出物或漏出物、感染的病原体、组织破坏产物和吸入的尘埃等混合在一起,使痰排出量增多,而且痰的性状及痰内成分也发生显著变化。因此,痰液检查包括痰液的一般性状、显微镜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价值。 一、适应症:各种感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各类肺炎、细菌性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阿米巴肺脓肿、肺吸虫病、肺结核、艾滋病等。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肺癌、心功能不全肺淤血、肺栓塞、肺出血、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 二、标本采集 1、一般检查应该取清晨第一口痰为宜,留痰时应先漱口,然后用力咯出气管深处痰液,放入清洁干燥的专用痰盒内送检。注意不要将唾液混入。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六)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 (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3/A4型题(总题数:2,分数:16.00) 女,55岁。近2个月来反复间歇性右上腹部不适,伴肩背部牵拉感,尤以进油腻食物后易出现。本次发病因进食油腻食物后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疼痛3小时,伴阵发性绞痛,疼痛放射至右肩背部,伴恶心、呕吐。(分数:8.00) (1).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胆囊炎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阑尾炎 D.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E.肾结石伴肾绞痛 解析: (2).周围血常规检查可呈 A.早期白细胞减少 B.白细胞升高√ C.嗜酸性粒细胞升高 D.淋巴细胞升高 E.嗜碱性粒细胞升高 解析: (3).为明确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A.腹部平片 B.口服胆囊造影 C.静脉胆囊造影 D.PTC E.B超检查√ 解析: (4).入院护理评估哪项是不必要的 A.既往有无类似发作史及胆道疾病史 B.此次发病的诱因 C.身体局部的症状、体征 D.黄疸严重程度评估√ E.心理社会状况评估 解析: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病人仅有少数可出现轻度黄疸,因此入院护理评估中黄疸严重程度是不必要的。 病人,男性,32岁,昨天大量饮酒后上腹剧烈疼痛,并向腰部放射伴阵发加剧,T 38℃,BP 70/50 minHgo(分数:8.00) (1).如疑是急性胰腺炎,化验下列哪项指标 A.血清转氨酶 B.血肌酐 C.血淀粉酶√ D.血磷酸肌酸激酶 E.血沉 解析: (2).T 38℃,BP 70/50 mmHg,何故 A.合并感染 B.食管静脉破裂

C.伴胃溃疡 D.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E.上呼吸道感染 解析: (3).发生休克的主要原因是 A.低血容量休克√ B.心源性休克 C.疼痛引起神经性休克 D.失血性休克 E.过敏性休克 解析: (4).急性胰腺炎治疗的主要原则是 A.静脉快速补液 B.尽早应用糖皮质激素 C.抑制胰液分泌√ D.抗生素应用 E.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解析: 二、 A1/A2型题(总题数:36,分数:72.00) 1.在我国最常见的胃炎是 A.浅表性胃炎 B.慢性胃窦炎√ C.慢性胃体炎 D.萎缩性胃炎 E.肥厚性胃炎 解析: 2.何种慢性胃炎可引起胃癌 A.萎缩性胃炎√ B.浅表性胃炎 C.肥厚性胃炎 D.胃体胃炎 E.胃窦胃炎 解析: 3.减少损害因素,降低胃内酸度的药物有 A.硫酸铝 B.胃复安 C.硫糖铝 D.西咪替丁√ E.胶体铋剂 解析: 4.对某慢性胃炎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在收集到的下列资料中,与发病无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A.男性,40岁 B.从事脑力劳动 C.饮食不偏食,但不太规律 D.饮酒,量不多 E.有慢性咽喉炎√ 解析: 5.紧急胃镜检查应在上消化道出血后 A.<24小时

第一章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

当前测试题类型: 单选 1. 1.老年患者,常于夜间发作哮喘,伴频繁咳嗽,咳出泡沫痰,有时带血性,双肺底闻湿性啰音。以下哪一种疾病可能性大 A:心源性哮喘 B:支气管哮喘 C:肺癌 D:喘息型支气管炎 2. 2.某患者,因支气管哮喘住院治疗10余天,今晨突感左上胸短暂刺痛,逐渐感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率120次/分,律不齐,左肺呼吸音减弱,此患者首先考虑并发下列何种情况 A: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B:心绞痛 C:自发性气胸 D:肺不张 3. 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治疗最主要的措施是 A:止咳祛痰 B:控制感染 C:解痉平喘 D:菌苗注射 4. 4引起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最常见的诱因是 A:过度劳累 B:营养不良 C:空气污染 D:急性呼吸道感染 5.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缓解期,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应每天训练3-4次,每次重复-------次 A:10-20次 B:5-8次 C:2-5次 D:8-10次 6.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是 A:肺结核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扩张 D:慢性阻塞性肺病 7. 7.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表现是 A:呼吸困难 B:呼吸急促 C:发绀 D:心率增快 8. 8.支气管扩张症最有意义的体征是 A:贫血

B:固定的局限性湿啰音 C:杵状指 D:多变的哮鸣音 9. 肺炎球菌性肺炎的特点为 A:大量脓痰 B:红棕色胶冻样 C:粉红色泡沫样痰 D:铁锈色痰 10. 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A:慢性咳嗽 B:大量脓痰 C:持续发热 D:反复呕血 11. 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大于 ( ) A:5mm B:10mm C:15mm D:20mm 12. 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β2受体激动剂 C:茶碱类 D:抗胆碱药 13. 急性肺脓肿最具特征的症状是 A:畏寒高热 B:咳嗽伴咯血 C:呼吸困难 D:咳大量脓臭痰 14. 14.诊断慢性呼吸衰竭最重要的依据是 A:有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 B:意识障碍伴球结膜水肿 C:PaO2<60mmHg,或伴有PaCO2>50mmHg D:SaO2<90% 15. 较常出现杵状指(趾)的呼吸系统疾病是 A:慢性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支气管扩张症 D:支原体肺炎 16. 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 A: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B:气道慢性炎症 C:支气管平滑肌内β2受体功能低下 D:肥大细胞膜上M胆碱能受体功能亢进 17. 当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一时难以鉴别时,为缓解症状可使用的药物为 A:毛花甙丙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正常结构 ?下呼吸道从气管起,支气管经逐级分支到达肺泡。 ?终末细支气管以上为传导部分,呼吸细支气管以下为换气部分,管壁上有肺泡开口。管径<1mm以下称细支气管,临床上,通常把管径<2mm的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传导性气道管壁覆盖纤毛柱状上皮,肺泡则由肺泡上皮覆盖。 ?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基膜组成的肺泡毛细血管膜(alveolocapillary membrane)构成血气屏障,是气血交换的场所。 呼吸系统管道 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 ?纤毛-粘液排送系统乃呼吸道特有的保护装置,能将沉积于粘液中的有害因子自下而上地向外排送; ?粘液成分中还含有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系统、分泌型IgA等免疫活性物质,具有增加局部免疫力的作用。 ?肺泡毛细血管膜不仅能清除沉积于肺内的微粒,还具有选择性渗透的屏障作用,能防止吸入性有害物质侵入肺深部组织。 ?肺巨噬细胞是肺内重要的防御细胞,能吞噬吸入的有害物质,还可摄取和处理抗原,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呼吸系统防御装置如受损,则防御功能降低,在发病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组肺实质和小气道慢性不可逆性气道阻塞、呼吸阻力增加、肺功能不全为共同特征的肺疾病的统称 ?主要指具有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包括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等。 一、慢性支气管炎 ?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上以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症状为特征,且症状每年持续约3个月,连续两年以上。 ?病情进展,常常併发肺气肿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为常见病、多发病,40-60岁者患病率可15%-20%,是一种严重影响健康的慢性病。(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往往是因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致。 ?起病与感冒有密切关系,多在气候变化比较剧烈的季节发病。 ?呼吸道反复病毒和细菌感染是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病变发展和疾病加重的重要原因。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是致病的主要病毒,肺炎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是导致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喉软骨软化症 毛细支气管炎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胸膜炎、脓胸及脓气胸 支气管扩张 气管,支气管异物 特发性肺纤维化 反复呼吸道感染

上气道梗阻 第一节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一、解剖特点 ①上呼吸道: ②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薄弱;气道较干燥。纤毛运动较差,易于感染且易致呼吸道阻塞。左支气管细长,右支气管短粗,异物易坠入右支气管,引起右侧肺段不张或肺气肿。 ③胸廓:胸廓短、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心脏呈横位;呼吸肌不发达,胸廓活动范围小,易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青紫。纵隔相对较大,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二、生理特点

呼吸频率与节奏 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 早产儿、新生儿易出现呼吸节奏不齐呼吸类型 腹式呼吸 随年龄增长出现胸腹式呼吸 呼吸功能特点肺活量:50~70ml/kg,呼吸潜在力较差 潮气量:年龄越小,潮气量越小 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快,体表面积与成人相近功能残气量:受肺脏体积与肺弹性回缩力影响 气体弥散量:气体弥散量小,单位肺容积与成人相近气道阻力:大于成人,随年龄增大而递减 三、呼吸道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 难以有效地清除吸入的尘埃及异物颗粒 SIgA、IgG亚类含量均低,且肺泡巨噬细胞功能不足易患呼吸道感染 四、肺部疾患常用检查方法 肺功能通气功能:用力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速,最大通气量,呼吸死腔和肺泡通气量 换气功能:肺内分流量、肺泡动脉氧分压、生理死腔 支气管镜用于气道、部分肺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大概述(doc 41页)

关于呼吸系统疾病大概述(doc 41页)

第六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史采集】 1.诱因:受凉、劳累。 2.症状: (1)全身症状:畏寒、发热、头痛、疲乏等。 (2)局部症状:鼻卡他症状--喷嚏、流涕(初为浆液性,后为混浊脓性)和鼻塞,咽、喉卡他症状——咽干、咽痒、灼热感和声音嘶哑,干咳或胸骨后疼痛等。 【物理检查】 1.全身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体位、皮疹以及全身系统检查。 2.专科检查: (1)鼻、咽腔粘膜。 (2)扁桃体。 (3)喉部。 (4)颌下淋巴结。 【辅助检查】 1.血象: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2.病毒分离和病毒抗体检测。 3.细菌培养。 【诊断要点】 1.病史:起病多较急,但是预后良好,一般于5~7日痊愈; 2.症状和体征:仅表现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和鼻、咽腔充血水肿及分泌物;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可见黄色点状脓性分泌物;喉部水肿以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周围血在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比值升高,并有核左移。病毒分离及病毒抗体检测、细菌培养阳性可作出病因诊断。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2.过敏性鼻炎。 3.早期具有上呼吸道感染相似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炎、伤寒、斑疹伤寒等。 4.奋森咽峡炎。 【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多饮水,摄入富含维生素饮食,适当休息。 2.抗感染治疗:可用吗啉双呱0.1~0.2g,tid口服,金刚烷胺0.1g,bid口服,三氮唑核苷10~15mg/kg/d分2次,肌注或用10%葡萄糖溶液稀释成1mg/ml,缓慢滴注,以及板兰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双黄连针剂等清热解毒剂抗病毒,但治疗效果不肯定。细菌感染可用青霉素,麦迪霉素或磺胺类药物。 3.对症治疗:头痛、发热可口服阿司匹林,消炎痛,去痛片等。咽痛可用六神丸,喉症消炎丸,溶菌酶片等。 ( 袁本通)

内科护理学第一章呼吸系统习题

内科护理学呼吸系统疾病章节试题一、选择题 A1/A2型题 1. 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细菌最常见的为() A. 流感嗜血杆菌 B. 肺炎1求菌 C. 溶血性链球菌 D. 葡萄球菌 正确答案:C 出题意图:考察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的了解 2、肺结核短程化疗的总疗程是() A3~6个月 B 6~9个月 C 9~12个月 D 12~15个月 正确答案:A 出题意图:考察对肺结核疗程的了解 3、哮喘的本质是()

A气道慢性炎症 B变态反应 C气道高反应性 D以上都正确 正确答案:A 出题意图:考察哮喘的本质 4、小气道是指吸气状态下内径小于的细支气管() A 1mm B 2mm C 5mm D 10mm 正确答案:B 出题意图:考察小气道的概念 5、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 B2受体激动剂 C茶碱类

D抗胆碱药 正确答案:A 出题意图:考察对哮喘发作药物的了解 6、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不包括() A慢性咳嗽 B大量脓痰 C持续发热 D反复呕血 正确答案:C 出题意图:考察支气管扩张的典型症状 7、下列杀灭结核菌的方法中,错误的是()A阳光下曝晒2h B紫外线照射5min C煮沸1mi n D 70%酒精接触2min 正确答案:D 出题意图:考察结核菌的杀灭8. 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表现是()

A. 紫绀 B. 呼吸困难 C. 意识障碍 D. 球结膜充血 正确答案:A 出题意图:考察呼吸衰竭患者缺氧的典型表现 9?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依据是() A. 病史 B. 阳性体征 C. 胸部x线检查 D. 心电图改变 正确答案:A 出题意图:考察诊断慢性支气管炎的依据 10. 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是() A. 红霉素 B. 四环素 C. 氧氟沙星 D. 利福平

第八章 呼系统疾病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教学目的 1、详述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 的病理变化和 对机体的影响。。 2、详述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3、详述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4、详述硅肺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5、详述肺癌的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6、讲述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及肺癌的病因。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 的病理变化和 对机体的影响。。 2、掌握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3、掌握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4、掌握硅肺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5、掌握肺癌的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6、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及肺癌的病因。 三、教学内容 1、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并发症,阻塞性肺气肿的病 理变化和 对机体的影响。。 2、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3、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4、硅肺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并发症。 5、肺癌的肉眼和组织学类型。 6、慢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及肺癌的病因。 复习

(一)呼吸系统组成及特点 1. 组成: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通气和换气的器官。 2.特点:(1)与外界相通(环境中有害物、病原微生物、致敏原等→肺) (2)血流量多(接受全部心输出血量,全身各脏器疾病进入血流中的致病因子→肺) (3)自身防御功能,能净化自身(粘液-纤毛排送系统;粘液中含溶菌酶、干扰素等;肺巨噬细胞;肺泡毛细血管膜)--受损(起主要作用)→肺疾病。 (二)肺组织学 肺实质: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 肺间质: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肺导气部: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无气体交换功能。 *肺呼吸部:呼吸细支气管→肺泡,行使气体交换功能。 气管→左右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 *肺导气部随分支管径变小,管壁渐薄,管壁结构也渐变化: (1)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单层纤毛柱状杯状细胞逐渐减少→消失 (2)腺体及软骨渐减少→消失(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3)平滑肌渐增多→完整的环行肌层(细支气管和终末细支气管) *小气道:临床上,通常将管径<2mm的小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称为小气道。 *肺小叶(肺的结构单位): 每个细支气管连同它的各级分支和分支末端的肺泡组成肺小叶。 *肺腺泡(基本功能单位): 呼吸细支气管及其远端所属的肺组织。 *肺泡: 支气管树的终末部分, 肺的主要结构。 (1) 肺泡上皮(Ⅰ型: 95%,细胞扁平, 覆盖肺泡内表面; Ⅱ型: 少, 立方形, 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 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防止呼气末肺萎陷和维持小气道通畅功能)。 (2)肺泡毛细血管膜(气血屏障): 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上皮与基膜、薄层结缔组织、毛细血管内皮与基膜。是气血交换场所。总厚度约0.5微米。 (3)肺泡隔: 相邻肺泡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肺间质) 弹性纤维较丰富。 (4)肺泡间孔: 相邻肺泡之间的小孔,呈圆形, 卵圆形或不规则裂隙状, 直径10-15微米, 是沟通或均衡邻近肺泡内气体的含量的孔道。当某个终末细支气管

呼吸系统疾病PBL病例

呼吸系统实验课内容和要求 呼吸系统疾病PBL病例 刘大爷怎么了? 第一部分 刘大爷今年68岁,退休赋闲在家多年。从年轻时就喜欢抽烟,平均每天能抽两包烟(40 支)。20余年前开始经常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近5年每到冬季,稍有着凉,极易患上感冒,而且,犯病时咳嗽、咳痰加重,还会出现心悸、气短,最近又出现双下肢水肿。老伴愈来愈担心刘大爷的身体情况,每当天气晴朗,气候暖和的时候,就陪刘大爷到户外慢走,然而,上下三层楼刘大爷都要在中途休息两次。上周一场大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刘大爷有些着凉,感觉身体不适,咳痰增多,并出现明显的气喘,呼吸困难,即使在室内轻微活动也明显感觉气短,并且食欲也不好。女儿一家前来探望,为刘大爷做了平日喜欢的饭菜,但刘大爷没有一点食欲,女儿十分担心。刘大爷却安慰女儿说:“吃得少,体重也没减轻,多年的老毛病了,不用担心”。然而,当天晚上刘大爷出现了烦躁、失眠,深夜服了2片地西泮(安定)以后睡着了。但在清晨老伴发现刘大爷神志不清,急忙呼叫120急救中心,护送刘大爷来急诊室就诊。 第二部分 当时诊室内医生们正忙于为一位心脏骤停的病人做心脏复苏抢救,由

一名实习医生首先接待刘大爷。实习医生听完刘大爷老伴上述的病情介绍后,顿生疑虑:刘大爷多年咳嗽肯定有慢性支气管炎,心悸、气短、双下肢水肿又似心脏病,可为什么出现了神志不清呢?难道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的疾病兼而有之?还是呼吸系统疾病引发了一些列病变?带着疑问实习医生开始对刘大爷进行查体。查体:BP135/90mmHg,HR106次分,R23次/分,T37.6℃。诊室一位胸牌上写着教授黄X的医生忙完其他病人后急忙向刘大爷走来,并询问实习医生:“情况如何?”实习医生立刻回答:“多年慢性支气管炎,昨晚服2片安定,今晨发现神志不清,对了,还有心脏病症状!”黄教授边听边坐到办公桌前开辅助检查单,同时下医嘱采血后立即低流量吸氧。辅助检查:胸部正、侧位片,心电图,血常规血气分析,血清Na+、K+、Cl- 第三部分 辅助检查结果出来了: 血常规:红细胞(RBC)6.5×1012/L,血红蛋白(Hb)18.5g/L,白细胞(WBC)12.8X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N)0.86,淋巴细胞(L)0.11,嗜酸性粒细胞(E)0.03;血清钾离子(K+)4.2mmol/L,钠离子(Na +140mmol/L,氯离子(CI-)100mmol/L;血pH7.40;动脉血氧分压(PaO2)52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70.2mmHg,二氧化碳结合力27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肺性P波,重度顺时针转位,右室高电压。X线胸片:两肺透过度增强,肺动脉段突出,右心室增大。

01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流行性感冒 【病因】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急,易爆发流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临床表现】 1、起病急、畏寒发热、体温在一天内升达高峰,40度甚至更高; 2、伴有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 【联合用药公式】感冒药+退热药+抗病毒药 【治疗用药】 感冒药:复方氨酚烷胺片氨咖黄敏胶囊精制银翘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 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尼美舒利羚羊角颗粒清开灵滴丸消炎退热颗粒 抗病毒药:奥司他韦利巴韦林病毒灵四季抗病毒胶囊抗病毒口服液 【关联用药】 保健品:维生素C 多种维生素蛋白粉螺旋藻大蒜油牛初乳 医疗器械:口罩体温计退热贴

中药精饮:金银花鱼腥草 【温馨提示】 1、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 2、早治疗、预防并发症 3、注意卫生清洁、通风消毒 4、注意家人的预防,可以喝些板蓝根、抗病毒类的中成药 5、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 二、普通感冒 【病因】普通感冒是由多种病毒(以鼻病毒居多)引起的的呼吸道常见病,俗称“伤风”,多发于初冬,但春夏也可发生,普通感冒一般不引起流行。 【临床表现】 1、一般鼻塞、流涕、打喷嚏、鼻痒、咳嗽、头痛等症状。 【联合用药公式】感冒药+对症药+外用药

【治疗用药】 感冒药:布洛伪麻分散片复方盐酸伪麻黄碱缓释胶囊(新康泰克胶囊)复方北豆根氨酚那敏片复方金刚烷胺氨基比林片 对症药:蒲地蓝消炎片复方熊胆薄荷含片双黄连口服液 外用药:滴通鼻炎水复方木芙蓉涂鼻软膏滴鼻净 【关联用药】 保健品:维生素C 多种维生素蛋白粉螺旋藻大蒜油牛初乳 医疗器械:口罩体温计退热贴 中药精饮:金银花鱼腥草罗汉果 【温馨提示】 1、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睡眠。 2、清淡饮食,充分饮水,少吃油腻、煎炸、生冷的饮食。 3、遵照医嘱,按时服药,不要滥用抗生素。 4、劳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

西医综合之呼吸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章呼吸系统生理 一、肺通气: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三、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补充:1.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胸膜腔密闭。 2.在平静呼气末和平静吸气末,两者具有相同的:肺内压。 3.当呼吸幅度减小而呼吸频率增加,受影响最大的是:肺泡通气量。. .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150ml)×呼吸频率=潮气量×呼吸频率-150 ×呼吸频率,若潮气量减为原来的1/2,频率变为原来的2倍,则肺通气量(即潮气量×呼吸频率)不变,肺泡通气量减少。] 4.对肺换气而言,浅快呼吸不利于呼吸,原因是:解剖无效腔的存在。 5.肺扩散容量(D)是指气体在单位分压差(1mmHg)的作用下,每分钟L 通过呼吸膜扩散的气体毫升数,是衡量呼吸气体通过呼吸膜能力的 一种指标。正常成人安静时,CO的D约为O的20倍。间质性肺22L 炎时,由于有效扩散面积减少、扩散距离增加,肺扩散容量降低。 6.体内PCO最高、PO最低的是:细胞内液。22 7.肺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反应慢、阈值低;肺萎陷反射的感受器阈值高。 8.轻度缺氧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深加快。 9.慢阻肺患者由于肺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O和CO潴留,长时间的22 CO潴留使中枢感受器对CO的刺激发生适应,而外周感受器对低22 O刺激的适应很慢,在这种状态下,刺激呼吸的主要因素是低O。2 2 10.CO中毒的机制:既妨碍Hb与O的结合,又妨碍Hb与O的解22离。 11.CO中毒时虽然缺氧但不出现:PaO降低、呼吸加深加快、紫绀(血2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至5g/dl以上所致)。 12.肺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变关系;肺淤血、肺不张和肺组织纤维 化时肺顺应性↓,肺气肿时肺弹性成分大量破坏,肺顺应性↑。 13.气道阻力受气流速度、气流形式和管径大小影响,而管径大小受 跨壁压、肺实质对气道壁的牵引、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化学物 质(如儿茶酚胺、前列腺素、组胺和白三烯类物质、内皮素等)的 影响。 . . 第二章呼吸系统疾病病理 一、肺炎: 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症:

第7章 呼吸系统疾病1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一、填空题 1.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变化是:、、 。 2. 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分为以下四期、、、 。 3. 大叶性肺炎常见的合并症有、、、 。 4. 晚期肺癌的肉眼类型有、、。 5. 支气管扩张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有、、。 二、名词解释 1. 慢性阻塞性肺病 2. 肺肉质变 3. 矽结节 4. 早期肺癌 5. 隐性肺癌 三、选择题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慢性支气管患者咳痰的病变基础是 A. 支气管壁充血、水肿和以淋巴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细胞浸润 B. 支气管壁腺体肥大、增生,浆液腺的黏液化 C. 软骨萎缩、钙化或骨化 D. 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E. 支气管壁瘢痕形成 2. 慢性支气管炎最常见并发症是 A. 肺炎

B. 肺脓肿 C. 支气管扩张症和肺源性心脏病 D. 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 E. 肺结核和肺源性心脏病 3. 引起肺气肿的最重原因是 A. 吸烟 B. 空气污染 C. 小气道感染 D. 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E.肺尘埃沉着病 4. 慢性支气管为黏膜上皮容易发生的化生是 A. 黏液上皮化生 B. 移行上皮化生 C. 鳞状上皮化生 D. 杯状上皮化生 E. 肠上皮化生 5.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 支气管壁腺体肥大、增生,黏膜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 B. 急、慢性细支气管炎及细支气管周围炎 C. 支气管壁因炎症而遭破坏 D. 慢性阻塞性细支气管炎 E.肺组织高度纤维化 6. 引起支气管扩张症的最重要的病变基础是 A.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显著增生 B. 支气管壁因炎症遭到破坏 C. 肺不张和肺实变 D. 肺纤维化 E. 先天性支气管发育畸形 7. 最常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是下列哪项? A. 肺结核病

实验六呼吸系统疾病

实验六呼吸系统疾病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2.掌握肺气肿、肺心病、间质性肺炎的病变特点 3.掌握肺癌的病理变化 二、实验内容 (一)大体标本观察 1.肺气肿:肺显著膨胀,边缘钝圆,颜色变淡,组织柔软失去弹性;切面肺组织呈蜂窝状,可见肺大泡形成。肺表面及切面可见散在的黑色斑点,此乃碳末沉着。 2.支气管扩张症:肺内的支气管呈圆柱状或囊状扩张,扩张的支气管、细支气管可直达胸膜下,其管径比正常时大2~3倍,管壁明显增厚,管腔内常见脓性渗出物。 3.肺源性心脏病:心脏增大,外观呈球形,肺动脉圆锥显著膨隆,右心室壁明显增厚(肺动脉瓣下2厘米处肌壁厚度大于0.5厘米),右心腔明显扩张,各瓣膜无明显异常。 4.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变期:病变肺叶(左肺下叶)增大,质实如肝,切面灰白色,呈颗粒状,肺表面有少量纤维蛋白渗出物。 5.小叶性肺炎:肺切面见多发性、散在分布的灰黄色实变病灶,病灶范围约1平方厘米(相当于肺小叶范围),下叶部分区域病灶互相融合形成融合性小叶性肺炎。 6.肺癌 中央型:肿瘤位于肺门处,灰白色,形状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向外周肺组织呈树根状浸润,癌块周围可有卫星灶;受累及的支气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肺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的剖面上,在因炭尘沉着而黑染的背景上呈现灰白色的转移性癌灶。 周围型:肿瘤位于肺叶的周边区域,呈不规则形或结节状,直径多在2~8厘米之间,灰白色、境界不甚清楚,无包膜。 (二)病理切片观察 1.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呈现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粘膜上皮脱落或见杯状细胞增生,可见鳞状上皮化生;粘液腺增生肥大、数量增多;管壁充血、水肿、慢性炎细胞浸润。 2.肺气肿:肺泡腔弥漫性显著扩张,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变窄、数目减少;肺泡间隔变窄,肺泡间孔扩张,部分肺泡壁断裂,相邻的的肺泡腔彼此融合成较大的囊腔(肺大泡)。

第六章 呼吸系统

第六章呼吸系统 一、本章要求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旁窦的位置、开口部位;喉的位置,喉软骨的类型,喉腔的形态及分部;肺的位置和形态,Ⅰ型、Ⅱ型肺泡细胞、尘细胞,气血屏障的概念: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肋膈隐窝的位置;肺与胸膜的体表投影。 熟悉:气管、主支气的位置、形态及微细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肺导气部和呼吸部的分支概念;纵隔的概念。 了解:支气管肺段的定义,纵隔的区分和内容物。 二、复习要点 上呼吸道:鼻、咽、喉 呼吸道 下呼吸道:气管、各级支气管 呼吸系统 肺实质:支气管树和肺泡 肺 肺间质:结缔组织、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一)鼻 1 外鼻:分鼻根、鼻背、鼻尖和鼻翼等部分。注意鼻唇沟的概念。 鼻前庭 2. 鼻腔外侧壁:上、中、下三个鼻甲和三个鼻道,上鼻甲后上方有 蝶筛隐窝 固有鼻腔鼻中隔:前下部为易出血区(Littile) 嗅区:上鼻甲内侧及与其相对鼻中隔以上部分的鼻粘膜 鼻黏膜 呼吸区:嗅区以外的鼻腔粘膜,有丰富的血管和腺体上颌窦:最大,位于上颌骨体内,开口于中鼻道 额窦:位于额骨眉弓深面,额骨内外板之间,开口于中鼻道 3.鼻旁窦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前、中群开口于中鼻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二)喉 1. 位置:颈前部正中,成人平第5~6颈椎高度,女性和小儿稍高 2. 结构

甲状软骨:最大,其前角突出称喉结 环状软骨:惟一呈环行的软骨,对维持呼吸道通畅有重要作用 1)喉软骨 杓状软骨:成对,三面锥体形,有声带突和肌突 会厌软骨:形似树叶,有弹性,形成会厌 2)喉连结:主要有环甲关节、环杓关节、弹性圆锥和甲状舌骨膜 3)喉肌 作用于环杓关节,使声门裂开大或缩小 4)喉腔下通气管,上经喉口通喉咽。又是发音器官。 前庭襞:喉腔内上方的一对粘膜皱襞 两襞 声襞:下方的一对粘膜皱襞 前庭裂: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 两裂 声门裂: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是喉腔最狭窄部 喉前庭:前庭襞以上部分 三部喉中间腔: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部分(向两侧突出的隐窝称喉室) 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以下部分,此处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易发生水肿 (三)气管和主支气管 位置:起于环状软骨,下行入胸腔,至胸骨角平面分叉 形态:16~20个“C”形软骨环构成的圆筒形管道, 1.气管颈部:环状软骨至颈静脉切迹,气这切开在3~5气管环处进行 分部: 胸部:颈静脉切迹至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 内面呈半月形向上凸的纵嵴称气管隆嵴 左主支气管:细、长、倾斜 2.主支气管 右主支气管:粗、短、较陡直,气管异物进入右主支气管

(完整版)内科学笔记--呼吸系统

内科学笔记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 §1 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一、慢性支气管炎(chronicbronchitis)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程进展缓慢,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以老年人为多发。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大气中的刺激性烟雾、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对支气管粘膜造成损伤,纤毛清除功能下降,分泌增加,为细菌入侵创造条件。 2.吸烟兴奋副交感神经,使支气管痉挛,能使支气管上皮纤毛运动受抑制;支气管杯状上皮细胞增生,粘膜分泌增多,使气管净化能力减弱;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肺泡中吞噬细胞功能减弱;吸烟还可使鳞状上皮化生,粘膜腺体增生肥大 3.感染是慢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病因多为病毒和细菌,鼻病毒,粘液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多见。 4.过敏反应可使支气管收缩或痉挛、组织损害和炎症反应,继而发生慢支。 5.机体内在因素1)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气道反应性比正常人高; 2)老年人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喉头反射减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3)维生素 C、维生素A的缺乏,使支气管粘膜上皮修复受影响,溶菌活力受影响;4)遗传也可能是慢支易患的因素。 (二)病理生理 早期大气道功能正常但小气道功能已发生异常。随着病情加重,气道狭窄,阻力增加,通气功能可有不同程度异常。缓解期大多恢复正常。疾病发展,气道阻力增加成为不可逆性气道阻塞。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加重冬天寒冷时加重,气候转暖可缓解。主要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喘息。 2.体征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啰音多少和部位均不一定。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并发肺气肿时有肺气肿体征。 3.临床分型和分期(重要考点) (1)分型分为单纯型和喘息型两型。单纯型的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型除有咳嗽、咳痰外尚有喘息,伴有哮鸣音,喘鸣在阵咳时加剧,睡眠时明显。 (2)分期分为三期①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脓性或粘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症状任何一项明显加剧。 ②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咳、痰、喘”症状迁延1个月以上者 ③临床缓解期。经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并排除其他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 慢性支气管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支气管哮喘一般无慢性咳嗽、咳痰史,以发作哮喘为特征,哮喘常于幼年或青年突然起病。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可无症状。常有个人或家庭过敏性疾病史。

【病理学教案】第8章 呼吸系统疾病

第十五次(2学时) 一、题目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病变及发病机制 2. 熟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因、临床联系;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3. 熟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4. 掌握: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病毒性肺炎的病变特点 5. 熟悉:军团菌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三、教学内容 (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1.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 2.肺气肿:病因、发病机制、类型、病变、临床联系 3.支气管哮喘: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 4.支气管扩张症: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二)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1.病因和发病机制 2. 病理变化 3. 临床病理联系 (三)呼吸道感染

1.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因及病变 2.急性细支气管炎:病因及病变 3.肺炎:细菌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军团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慢性支气管炎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2. 肺气肿类型 3. 大叶肺炎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4. 大叶肺炎合并症 第十六次(2学时) 一、题目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肺硅沉着症的病理变化 2.熟悉:肺硅沉着症的发病机制、分期及并发症;肺石棉沉着症的发病机制、病变及并发症;肺结节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 3. 熟悉: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慢性肺动脉高压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病变及临床联系 4. 掌握:鼻咽癌、肺癌的主要类型及病变特点 5. 熟悉:鼻咽癌、喉癌、肺癌的病因、扩散途径、临床联系 6. 了解:喉癌的病理变化、扩散及转移 三、教学内容

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呼吸系统疾病动物模型 (一)慢性支气管肺炎模型 常选用大鼠、豚鼠或猴吸入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氨水、烟雾等)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现发现猪粘膜下腺体与人类相似,且经常发生气管炎及肺炎,故认为是复制人类慢性气管炎较合适的动物。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引起与人类相似的气管腺体肥大。 (二)肺气肿模型 给兔等动物气管内或静脉内注射一定量木瓜蛋白酶、菠罗蛋白酶(Bromelin)、败血酶(Alcalas)、胰蛋白酶(Trypsin)、致热溶解酶(Thermolysin),以及由脓性痰和白细胞分离出来的蛋白溶解酶等,可复制成实验性肺气肿。以木瓜蛋白酶形成的实验性肺气肿病变明显而且典型,或用瓜蛋白酶基础上再加用气管狭窄方法复制成肺气肿和肺心病模型,其优点是病因病变更接近于人。猴每天吸入一定深度的SO2和烟雾(烟草丝50g,持续2.5小时),一年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这种模型比较符合人的临床发病规律,有利于进行肺气肿的病理生理及药物治疗研究。还可用1%三氯化铁水溶液1~3ml,自兔耳静脉注入,每周2~3次,可在短期内造成肺心病模型。 (三)肺水模肿型 用氧化氮吸入可造成大鼠和小鼠中毒性肺水肿,或用气管内注入50%葡萄糖液(家兔及狗分别为1及10ml)引起渗透性肺气肿。麻醉下用37~38℃生理盐水注入兔颈外静脉或股静脉使血液总量增加0.6~1倍(血液总量相当体重1/12),可形成稀血性多血症肺水肿。切断豚鼠、家兔、大鼠颈部两则迷走神经可引起肺水肿。家兔(1.5~2kg)耳静脉注入1:1000肾上腺素0.54~0.6毫克,可使动物发生肺水肿并在5~15分钟死亡,肺系数自4.1~5g/kg 增至6.3~12.5g/kg;5mg肾上腺素肌注,8分钟左右大鼠死亡,肺系数20g/kg,静脉注入10%氯仿(兔0.1ml/kg,狗0.5ml/kg)也可引起急性肺水肿。腹腔注入6%氯化铵水溶液可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