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题库(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50.45 KB
- 文档页数:28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第一题:你认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社会情感和认知能力。
具体来说,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培养他们的情绪稳定性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
此外,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还旨在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品德修养,以及培养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第二题:请列举三种行之有效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并简要解释。
1. 悉心倾听和有效沟通:家长应倾听孩子的需求和意见,给予他们有效的关注和回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这样的沟通方式能够促进孩子的情绪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2. 游戏与互动:游戏是学前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进行游戏和互动,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玩耍、提供适当的游戏材料和环境,让孩子在游戏中探索和学习。
3. 规律和有序的生活方式:学前儿童对生活的规律和秩序有较强的需求,家长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日常生活规则和作息安排,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这可以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以及时间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心。
第三题:请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如孩子的情绪管理、好奇心导致的安全隐患、学习兴趣的培养等。
针对这些问题,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应对:1. 情绪管理:家长需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情绪表达,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
引导孩子学会表达情绪,通过良好的沟通让他们懂得如何自我调节情绪。
2. 安全隐患: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活动,提供安全的环境和设施。
教育孩子安全意识,告知危险行为,并和孩子一同制定安全规则,让他们明白何为安全、何为危险。
选择题分值:6分,共60分1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称职父母典型特征的选项是A. 良好的品德B.健康的身体C.积极的人生态度D.较高的学历 2•纵观多年家庭教育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人们研究较多的是A .家长角色 B.祖辈角色 C.子女角色 D.夫妻角色4 •以下哪一项属于传统观点中子女的权利A. 子女享有生存权B.子女是家庭的私有财产C. 子女享有个人隐私不受侵犯的权利D.子女享有受教育权5•在新世纪,青少年见识广、开化早,他们会把他们的文化传递给自己的父辈, 社会学学者把这一影响作用称为A. 正向社会化B.反向社会化C.正向个体化D.反向个体化7•父母和子女彼此之间有时会感到陌生和难以适应,父辈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努 力常常不被孩子们理解,他们并不认为父母应为子女牺牲一切,比较看中自我、 自由和生命的价值,这种亲子间的要求及地位出现在A. 奴隶社会B.农业经济时代的封建社会C.工业为主的资木主义社会D.信息时代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转型期的亲子关系特点的新发展A. 亲子之间交流接触的机会降低B. 子女的自主意识加强,而且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力不容忽视C. 家庭结构小型化,亲子关系更趋肓接、集中D.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力日趋增加9•为人父母者绝大多数参照父母教育抚养自己的模式来养育自己的孩子。
这种现 象反映了影响父母角色的因素之一是A. 社会地位B.教育背景C.个性特征D.成长经历 10•社会提出了 “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举起了个性解放的大旗,在亲子 关系上,子女不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儿童在人格上获得了与成年人一样的平 等地位。
这种亲子间的要求及地位出现在A. 奴隶社会B.农业经济时代的封建社会C.工业为主的资本主义社会D.信息时代3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母亲的教养作用A. 训练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C.给孩子带来稳定、安全的心理感觉B. 促进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和智力发展 D.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6 •在人类关系中, 直系血亲关系中亲缘联系最近的一种关系是A.亲子关系B.父子关系C.母女关系D.兄弟姐妹关系二、填空题分值:8分,共40分口・家庭教育相对于其他教育具有的三个明显特点,分别是教育内容保罗万象、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____________12.(2012.1)儿童形成适应现实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13 •—个人的一生都处在教育的过程中,叫做____________14.________ 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15•自20世纪 _______ 初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中心地位得到了强化一、填空题分值:6分,共60分1•教育观念的核心问题是A.追求教育的质量及对教冇质量的评价的标准问题B.追求教育的功效及对教育功效的评价的标准问题C.追求教育的质量及对教育功效的评价的标准问题D.追求教育的功效及对教育质量的评价的标准问题2•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A.期望概率二目标价值X激励目标B.目标价值二激励目标X期望概率C.激励力量二0标价值X期望概率D.激励R标二R标价值X期望概率3•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被称为学前儿童家长的A.儿童观B.教育观C.人才观D.牛命观4•社会必须保证儿童的生存权,保障儿童生命.生活的质量,让他们获得充分的发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孩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孩子品德、态度和价值观的基地。
因此,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本文提供一些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试题及答案,供家长参考。
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1. 请列举三种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2.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3.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4.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挫折和困难,请问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应对这些问题?5. 请列举三种适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游戏活动,并解释它们的教育意义。
6. 家长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7.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错误行为?8. 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方面,家长有哪些可行的方法?9. 家庭教育中的赞扬和鼓励对孩子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10. 孩子如何正确处理与他人的冲突?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答案1. 三种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设定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并针对不同的行为设定相应的奖励制度。
- 耐心引导,通过正面的言辞和行动引导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表扬和激励。
- 榜样示范,家长应以身作则,做孩子良好行为的榜样,让孩子能够模仿和学习。
2.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方法:- 鼓励孩子,要给予孩子真诚的鼓励和赞美,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肯定和重视的。
- 创造成功机会,通过给孩子设置一些适当的挑战和任务,让他们能够获得成功体验,从而建立自信心。
- 审视自己的行为,家长应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对孩子的自信心有负面影响,尽量避免批评和负面评价。
3. 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方法:- 提供交流机会,家长应创建一个积极的交流环境,鼓励孩子与他人沟通交流,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 培养合作意识,通过与其他孩子一起参与团队活动,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 给予适当引导,当孩子出现社交问题时,家长应及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帮助孩子改善社交技巧。
2020年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1.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节,应该为孩子将来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编讲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看图说话、创编故事、设想未来和扩展词汇。
4. 父母的言行对情绪不稳定、模仿性较强、知识经验较少、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讲,影响力更大。
5.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6.家长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狭义)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
3.环境熏陶法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4.规则游戏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及措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7分,共35分)1. 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1)时代性和社会性(2)亲情性和感染性(3)针对性和随意性(4)连续性和一贯性(5)权威性和专制性2.简述学前儿童创造力的特点。
(1)模仿性(2)自发性(3)灵活性(4)发展性(5)差异性(6)无价性3.简述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1)在模仿中学会交往(2)掌握基本的社会交往规则与技能(3)走出家门,扩大交往圈子(4)在挫折中成长(5)积极暗示,正面引导4.简述学前教育机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的未来走向。
浙江省2006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课程代码:004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过程是指(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A.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过程B.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C.家长与子女双向互动的过程D.家长与社区教育机构教育学前儿童的过程2.通过对家庭教育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称为(C.经验总结)A.情报研究B.调查研究C.经验总结D.行动研究3.主干家庭是指(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A.以中年夫妇为主干,上养老下抚小的家庭B.有两代人以上并且由最年长者主持的家庭C.有两代人以上并且每一代都只有一对夫妇的家庭D.三代同堂的家庭4.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B.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C.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D.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5.通常情况下,家庭中对孩子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外部因素是(C.家庭精神环境)A.家庭经济条件B.父母学历水平C.家庭精神环境D.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6.“学习型社会”所强调的四种基本的学习是指(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A.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B.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C.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技能、学会生存D.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生存7.对称职父母在文化修养方面的要求一般是指(C.有修养会学习)A.有较高的学历文凭B.能写会算C.有修养会学习D.对文字的理解力较强8.下列哪种描述体现了父辈而非祖辈对子女的教养方式?( A.感情多于理智)119A.感情多于理智B.限制多于引导C.鼓励多于限制D.包办多于训练9.根据20世纪90年代上海市区幼儿家长教育观念的调查,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调查结果的一项是(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A.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父母更倾向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B.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更溺爱孩子C.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D.从事非脑力劳动的家长比从事脑力劳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更高10.施艾弗从“接受——拒绝”、“限制——允许”二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保护和宽容的教养方式表现为( A.既接受又限制) P128A.既接受又限制B.既拒绝又限制C.既允许又拒绝D.既允许又接受11.马丁与麦考伯依据“接纳——拒绝”和“要求与控制—宽容”两个向度对父母教养方式进行研究,得出冷漠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给予孩子(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A.最少的关爱与一定的允许或限制B.很少的关爱与一定的限制C.很少的关爱与很少的限制D.最少的关爱与最大的限制12.家长在将子女培养教育成人的过程中,是最重要的因素。
2010年10月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试题(课程代码0040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属于()A.情报研究b、凋查研究C.实验研究d、行动研究2.人类有史以来最后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D. —夫一妻制家庭3.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变化状况呈现出核心化趋势和()A.多极化趋势B.小型化趋势C.多元化趋势D.联合化趋势4.以下选项属于家庭的历史功能的是()A.生育功能B.性生活功能C.生产功能D.抚养赡养功能5.人们对教育的比较稳左的价值标准和认识是()A.教冇手段B.教育方法C.教育观念D.教冇原则6. 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的是学前儿童家长的()A.教育观B.人才观C.儿童观D.价值观7. 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家庭教育是一种()A非正规教育B.充满亲情的教育C.稳立的持久性教育D.无所不在的教冇8.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A.亲子关系B.道徳关系C.母子关系D.情感关系9. 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采取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爱护孩子,鼓励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这种家长教养方式是()A.民主权威型B.绝对权威型C.娇惯溺爱型D.忽视冷漠型10. 鲍尔特温将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概括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类,他划分的依据是()A.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个性的相关研究B.家长的人格特点C.家长教养方式的基本向度D.接受一拒绝1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圧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向和()A.规格B.效果C.未来D.希望12. 美国学者布卢姆认为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是()岁前岁岁岁后13. 胎教的内容主要是指音乐、胎儿体操和()A.游戏B.言语C.运动D.散步14. 乳婴儿家庭教育内容主要有基本的动作技巧、睡和()A.玩B.吃C.看书D.听音乐15. 家庭教冇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儿童的()A.个性B.学习能力C.基本习惯D.语言能力16. 学前儿童所表现岀的行为不合乎家长所认楚的社会行为属于()A.非期望行为B.否泄行为C.鼓励行为D.失望行为17. 通过操作增强物来影响并改变行为的技术被称为()A.古典条件反射B.强化理论C.行为改变技术D.格式塔18. 沟通分析作为心理治疗理论最近几年被用来改善()A.亲子关系B.亲子和谐C.亲子合作D.亲子冷漠19. 学前儿童家庭教冇指导的主要对象是()A.家长B.幼儿C.民众D.幼儿教师20. 家庭教育指导的形式提倡()A.单一性B.多样性C.封闭性D.客观性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华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
1. 与娇惯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多为()
A. 榜样示范的方法
B. 训斥打骂的方法
C. 慈爱的形式出现的限制方法
D. 毫无控制的自然后果法
正确答案:D
2. 日本学者木村久一认为,儿童的潜能发展遵循的原则是()
A. 递减
B. 递增
C. 恒定
D. 没有规律
正确答案:A
3. 与绝对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多为()
A. 榜样示范的方法
B. 训斥打骂的方法
C. 慈爱的形式出现的限制方法
D. 毫无控制的自然后果法
正确答案:B
4. 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的教育
B. 家庭教育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教育
C. 家庭教育没有一定的培养目标
D. 家庭教育没有特定的教学计划和方法
正确答案:C
5. 学前儿童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是()
A. 自主性与兴趣
B. 自主性与好奇心
C. 兴趣和好奇心
D. 好奇心与独立性
正确答案:C
6.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A. 家庭教育的目的
B. 家庭教育的观念
C. 家庭教育的计划。
姓名年级专业层次教学单位··················密···················封·····················线··················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节,应该为孩子将来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编讲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看图说话、创编故事、设想未来和扩展词汇。
4. 父母的言行对情绪不稳定、模仿性较强、知识经验较少、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讲,影响力更大。
5.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6.家长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库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2、A3、A4、B 5、C6、B 7、C8、A 9、A 10、B 11、D 12、A13、A14、A 15、C 16、A 17、A18、A 19、B 20、D21、B 22、B 23、A24、B 25、B 26、D 27、A28、A 29、D 30、D31、B 32、C33、C34、A 35、D 36、C37、A 38、A 39、D 40、C 41、B 42、C 43、D 44、A 45、B46、A 47、D 48、D49、B 50、A51、B 52、A53、A 54、A55、B56、C 57、A58、B59、D 60、A61、D 62、A 63、B64、D65、A 66、C67、A 68、A69、B70、D71、C 72、B73、D74、B 75、C 76、B77、B 78、A 79、C80、B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2、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不论这种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但都发生在在家庭生活之中,并以亲子关系为中心。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优良传统以及国外家庭教育成功经验提炼出来的,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及措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5、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6、兴趣诱导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