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 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
- 格式:pdf
- 大小:278.50 KB
- 文档页数:3
落实主体责任工作总结推动地市和国有企业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是当前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任务之一。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工作总结,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落实主体责任工作总结篇1为了落实企业责任主体责任要求,提高质量安全意识,青岛开开加食品有限公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按照《乳制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对公司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起行了一次全面的自查。
把好进货验收关、生产控制关、出厂检验关,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做到实处,确保乳制品质量安全。
现结合我厂实际运作情况,谈一下我公司对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一些认识,以供探讨、交流。
一、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我公司成立伊始,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法人治理机制,紧紧围绕"产品安全第一,产品质量第一,企业信誉第一"的原则,建立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了进货查验和记录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和使用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关键过程控制制度、产品出厂检验和记录制度、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确保产品从采购、生产、包装、贮存到配送等各个环节实行严格质量管理,按照《食品安全法》等规范生产,合法经营。
二、把好原辅料进厂检验关建立原辅材料进货台账,要求工厂的奶源供方提供收购许可证,每车奶随车携带生鲜乳交接单,对原料奶按照生奶验收标准进行批批检验,不合格原料奶坚决拒收。
工厂每年组织人员对奶源供方现场评审,评审不合格的奶源供方,限期进行整改,进行复审,复审不合格的供应商与其解除供奶合同;其他原辅料在总部提供的合格供应商中采购,要求供应商提供三证,每批原辅料都必须配备检验合格报告及第三方检验报告,化验室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三、把好产品生产、检验出厂关工厂对食品添加剂进行备案,建立食品添加剂台账,记录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严格按照《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使用。
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要求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严格落实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公安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的通知》要求,切实解决学校及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和食品安全问题,加快构建长效机制,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全面落实主体责任
(一)供餐单位要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具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机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二是从业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良好,定期参加食品安全培训考核,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掌握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
三是生熟食品分开存放,烧熟煮透食品,食品的保存条件和期限符合要求,餐饮具清洗消毒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餐食的配送温度和时间符合规定。
四是每周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和隐患,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并向属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五是建立检验检测室,对大宗食品原料、加工制作环境、成品等进行检验检测。
六是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
简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和经验做法一、引言食品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也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重要基础。
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详细阐述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和经验做法。
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内涵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对其所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安全质量负责,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营养和标签真实。
具体包括: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实施食品召回制度,接受社会监督等。
三、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具体措施1. 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全面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采购、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规定。
2. 执行食品安全标准: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的食品安全标准进行生产经营,不得使用非法添加剂和过期食品。
3. 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企业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安全风险。
4. 实施食品召回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食品召回制度,对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产品,应及时召回并进行整改。
5. 接受社会监督:企业应主动接受社会公众、消费者、媒体等的监督,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四、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经验做法1.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通过ISO22000、HACCP等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2. 加强食品安全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 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开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包括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食品召回情况等,增强企业的透明度。
4. 加强与政府、社会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与社会组织、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的秩序。
XXXX食品厂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自查报告X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为落实《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我厂按照XX市局总体部署,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活动。
现对厂自查工作作如下汇报:一、企业自查的情况:(一)、保持企业资质的一致性:我厂全称为XXXX食品厂,于XXXX年XX月在XX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的,是一家正规食品生产型企业,生产地址在XX市XX镇XX转盘东,企业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企业法人为余满平,主要从事调味面制品的生产和销售,现有员工36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5人。
设立独有的品质管理部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有齐全、有效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在企业内部,配备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对原材料采购、研发设计、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产品储存运输、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并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为产品食用安全、产品卫生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厂始终遵循“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这一准则,一如既往的严把质量关,共同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放心食品。
(二)、建立进货检查记录制度:1、食品原材料的控制情况:我厂在企业内部,配备技术人员和检验人员,原材料检验人员,能严格按照原材料验收标准,对每批原物料进行感官检验,对新供应商提供的原料或新的原物料,依据原料质量标准及国家标准,对首批来料进行理化、微生物及其它指标的检测,确保原料合格后接收。
在随后的供货过程中,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同时索取供应商有效的产品检验报告,确保了厂所接收原料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满足了我厂食品安全、产品质量的要求,保证了生产正常使用。
同时,对重点原物料进行重点索证、检验,特别是对面粉、食用油、食用盐等原材料,每个批次索取具有法律效力的检验报告,进场厂后做全面检测,对企业没能力检测的项目,送XX市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待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后投入生产。
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诺书三篇企业法人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做到:(一)严格遵守《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食品卫生法》、《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查处食品标签违法行为规定》、《产品标识标注规定》、《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生产和加工食品时,确保在取得生产许可资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和销售,并保证不制假售假。
(二)保证企业法定代人和主要管理人员了解与食品质量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切实提高对食品质量安全重要意义的认识,不断强化企业法人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保证具有与食品生产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技术工人和质量工作人员。
保证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人员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保证在生产全过程实行标准化管理,从原材料采购、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实施有效的过程质量管理。
(四)保证按照合法有效的产品标准组织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强制性标准,对无强制性标准规定的,明示企业所采用的标准,并按明示的标准组织生产。
(五)保证具备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环境条件,保证具备持续保证产品质量的生产设备、工艺设备和相关辅助设备,具有与确保产品质量合格相适应的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设施。
(六)保证食品加工工艺流程科学、合理,生产加工过程严格、规范,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生食品与熟食品、原料与半成品和成品的交叉感染,对生产关键点进行严格控制。
(七)保证生产食品所用的原材料、添加剂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进货验货制度,不使用非食用性原辅材料加工食品。
(八)保证食品的包装材料、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包装、工具、设备无毒无害,符合有关的卫生要求,保持清洁,对食品无污染。
(九)保证具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手段,企业的计量器具、检验和检测仪器定期通过计量检定。
全面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实施方案尽管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日益完善,但是企业的责任意识仍然需要加强。
一些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对食品安全监管形成一定的阻力。
有时候企业为了追求利润而忽视了食品安全,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欺骗,导致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
这也是食品安全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食品安全控制与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
基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监测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和标准,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和管理。
通过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监督,可以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和素质。
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体现在其具体的危害程度上,更在于其对公众的心理和社会影响。
食品污染、不合格产品或食品中毒事件常常引起大规模的公众关注和恐慌,给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某些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长期的潜在危害,例如长期摄入含有致癌物质的食品可能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
食品安全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在不同层面和角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在研究设计和执行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贮存和消费等各个环节,以及食品中可能存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危害因素,从而综合评估食品安全的风险和影响。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食品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管政策日益完善。
例如,实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强制性法规,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等。
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依据,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关于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问题与对策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保证食品安全是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定义务。
《食品安全法》第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对其生产经营食品的安全负责,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保证食品安全。
总体上企业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良好,但尚有很多短板,与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需要分析研究并采取措施持续提升。
一、落实主体责任是根本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提供最重要公共服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基本要求。
保证食品安全本质上是食品供应链每一个参与者的天然义务,相对于监管责任、其他第三方责任,其承担的食品安全责任是最重要的食品安全责任。
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是当前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关键所在。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既是经营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企业既要对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也要对公众的健康负责。
一流企业应该在社会责任上做表率。
食品的特殊性质决定了食品安全是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重要体现,食品安全责任的落实是实现其他社会责任的基础。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既是道义责任,也是实体责任。
食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也是人类生命周期最重要的享受之一,小时候的记忆,抑或家乡的味道都是人生最重要的记忆,而当你老了、病了,传统的美味也往往是你最大的慰藉。
保证食品安全是每一个企业最基本的道义责任,这也是履行实体责任的必要基础。
食品是一种“经验性消费品”,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食品行业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竞争力不足和法规标准不完善是导致众多食品安全问题发生,以及消费者“逆向选择”的重要原因。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的食品安全义务和主体责任越来越明确。
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既是直接责任,也是无过错责任。
食品安全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企业承担的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直接责任,也包括间接的无过错责任,食品安全责任是一种绝对责任,食品安全底线是不可触碰和逾越的。
从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看待食品添加剂的问题姓名:张茜班级:食品一班学号:11041020138 摘要: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和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是现代食品工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加工食品的比重成倍增加,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食品添加剂也随之越来越多,人们对食品添加剂给食品安全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
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人们可谓是谈“剂”色变。
我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有那么可怕吗?生活中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食品添加剂呢?关键词:食品添加剂、作用、问题及危害、使用管理制度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
目前,中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
其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种。
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23类。
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二、食品添加剂的作用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
关于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滥用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问题的治理方案为严厉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针对全市生产、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开展治理,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落实食品生产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遏制违规生产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现象;通过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全市粮食加工品、调味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水产制品等加工食品的评价性检验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二、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局。
三、工作任务(一)严格督促,落实主体责任1.加强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培训力度,督促企业认真做好从业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等国家标准,定期开展自查自纠,落实好食品安全自查制度,从严落实原辅材料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等管理制度,并做好记录。
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监督抽查考核并公布考核情况。
2.强化企业失信惩戒力度,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及添加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
3.强化企业违法违规行为曝光力度,及时公布监督检查、飞行检查、监督抽检、行政处罚等监管信息。
(二)靶向治理,加强监督检查1.加强监管人员能力建设,组成相对固定的食品生产监管人员队伍,通过专题培训、跟班学习、实地见习等方式,积累监管经验,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增设与添加剂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检验标准、标签标识等业务培训内容,提升食品添加剂监管能力。
2.加强重点食品监管,针对烘焙类、粮食制品、调味品、饮料、肉制品、水产制品等滥用食品添加剂或非法添加问题突出的产品,强化监督检查,以点带面,进一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和使用。
3.加强重点环节抽查,针对企业原辅材料进货、仓储管理、投料生产等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抽查。
发现违法违规问题的,依法进行立案查处。
餐饮服务单位严禁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责任书为认真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山东省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方案》精神,落实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签订本责任书。
一、主要负责人责任(一)主要负责人为防止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发生的食品非法添加行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认真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依法诚信经营,不购进和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物质,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及时排查、整改食品安全隐患,确保饮食安全。
(三)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把禁止非法添加和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列为必须培训内容,使从业人员应知尽知。
(四)严格落实食品添加剂“五专两公开”制度,采购做到专店购买,进货做到专账记录,储存做到专区存放,使用做到专器计量,管理做到专人负责;公开承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开本单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
(五)对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备案,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如实告知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询问。
(六)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
二、采购和加工配料负责人责任(一)负责采购和加工配料的人员为直接责任人,对所在单位发生违法添加行为、直接责任人发现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未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的,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二)采购负责人自觉执行《餐饮服务食品采购索证索票管理规定》,不采购和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任何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不采购和使用标识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
(三)加工配料负责人应认真检查本单位加工食品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和调味料,发现有非法添加物或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不规范等情况的,不得使用。
(四)加工配料负责人对餐饮加工中所使用的配料进行严格控制,监督本单位从业人员不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
(五)采购和加工配料负责人发现本单位购入或使用非法添加物应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