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含量复习课程
- 格式:docx
- 大小:35.65 KB
- 文档页数: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紫外-可见光谱是用紫外-可见光测获的物质电子光谱,它研究产生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研究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
当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被分析的物质时能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率,以ABS为纵坐标对横坐标波长λ作图,可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一般紫外光区为190-400nm,可见光区为400-800nm。
紫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分析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提供了信息依据。
由于分子结构不同但只要具有相同的生色团,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值就相同。
因此,通过对末知化合物的扫描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值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光谱图在相同溶剂和测量条件下进行比较,就可获得基础鉴定。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测定波长。
苯甲酸和水杨酸的紫外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
图1 苯甲酸与水杨酸紫外吸收光谱图1-苯甲酸;2-水杨酸水杨酸在波长300 nm处有吸收峰,而苯甲酸此处无吸收,在波长230 nm两组吸收峰重叠,为了避开其干扰,选用300 nm波长作为测定水杨酸的工作波长。
由于乙醇在250~350nm无吸收干扰,因此可用60%乙醇为参比溶液。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WIN 5,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容量瓶100mL 1个、50mL 5个;刻度吸量管1mL、2mL、5mL各1支。
2.试剂水杨酸对照品(分析纯);60%乙醇溶液(自制)。
四、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0.0500 g水杨酸置于100 mL烧杯中,用60%乙醇溶解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以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浓度为0.5mg·mL-1。
2、将五个50mL容量瓶按1-5依次编号。
分别移取水杨酸标准溶液0.50、1.00、2.00、3.00、4.00mL于相应编号容量瓶中,各加入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未知样含量(含方案、公式、标准误吸收光谱图)1.仪器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T6型);1.2石英吸收池(1cm):2只;1.3比色管(50mL)10支;1.4吸量管5mL:2支。
2.试剂2.1苯甲酸标准溶液(0.1mg/mL);2.2未知液:浓度约为40~60ug/mL。
3.实验操作3.1吸收曲线的绘制3.1.1标准苯甲酸吸收曲线绘制在一支50mL比色管中由2.1配制成浓度为0~10ug/mL范围内的溶液,以水定容,并摇匀。
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每间隔10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间隔5 nm测定一次测定吸光度,再次根据最大吸收波长,附近间隔1 nm测定一次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从曲线上确定苯甲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定量测定波长)。
附图:苯甲酸的吸收曲线。
3.1.2标准水杨酸吸收曲线绘制在一支50mL比色管中由2.1配制成浓度为0~10ug/mL范围内的溶液,以水定容,并摇匀。
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每间隔10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间隔5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再次根据最大吸收波长附近,间隔1 nm测定一次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从曲线上确定水杨酸的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定量测定波长)。
附图:水杨酸吸收曲线。
3.1.3未知液吸收曲线的绘制准确吸取含苯甲酸的未知液若干体积(5mL)于一支50mL比色管中,以水定容并摇匀。
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每间隔10nm测定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间隔5 nm测定一次吸光度,再次根据最大吸收波长,附近间隔1 nm测定一次吸光度,绘制吸收曲线。
(观察3.1.1和3.1.2各自所得吸收曲线有什么相同之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于一个未知样品如何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附图:未知液的吸收曲线。
3.2吸收池配套性检查石英吸收池装蒸馏水,于定量测定波长处,以一个吸收池为参比,测定并记录另一吸收池的吸光度(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否则更换)作为校正值。
药物分析复习题(含答案)第五章巴比妥类药物分析一、选择题(一)最佳选择题1、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生成的络合物颜色通常是(B)A、红色B、紫色C、黄色D、蓝绿色E、蓝色2、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含量,下列哪一种方法是正确的?(E)A、将检品溶于硝酸溶液,加入过量硝酸银滴定液,剩余硝酸银用硫氢酸胺滴定液回滴,以铁盐为指示剂B、将检品溶于水,用硝酸银滴定标准液滴定,以铬酸钾为指示剂C、将检品溶于弱碱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以荧光黄为指示剂D、将检品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用硝酸银标准液滴定,以产生的浑浊指示终点E、将检品溶于甲醇,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以电位法指示终点3、巴比妥类药物含量测定可采用非水滴定法,最常用的溶剂为(C)A、甲醇-冰醋酸B、醋酐C、二甲基甲酰胺D、苯-乙醇E、乙醚-乙酸乙酯4、巴比妥类药物在吡啶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生成配位化合物,显绿色的药物是(E)A、苯巴比妥B、异戊巴比妥C、司可巴比妥D、巴比妥E、硫喷妥钠5、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现版中国药典采用的指示终点方法是(E)A、吸附指示剂法B、过量银与巴比妥类药物形成二银盐沉淀C、K2CrO4指示剂法D、永停法E、电位滴定法6、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须在适当的碱性溶液中进行,该碱性溶液为(E)A、碳酸钠溶液B、碳酸氢钠溶液C、新配制的碳酸钠溶液D、新配制的碳酸氢钠溶液E、新配制的3%无水碳酸钠溶液7、巴比妥类药物在PH13和PH10溶液中,紫外最大吸收均为240nm的药物是(C)A、苯巴比妥B、硫喷妥钠C、己锁巴比妥D、异戊巴比妥E、巴比妥酸8、用银量法测定巴比妥类药物的含量时,指示终点的原理是(C)A、过量的滴定剂使巴比妥类药物形成银盐沉淀B、过量的滴定剂使一银盐浑浊恰好溶解C、过量的滴定剂与巴比妥类药物的一银盐作用形成二银盐浑浊D、滴定至所有的巴比妥类药物全部成为二银盐沉淀E、过量的滴定剂使荧光黄指示剂变色9、苯巴比妥在碱性溶液中与硝酸汞作用(D)A、产生白色升华物B、产生紫色沉淀C、产生绿色沉淀D、产生白色沉淀E、以上结果全不是10、溴量法测定药物含量时一般采用剩余滴定法,在酸性溶液中与药物发生作用的标准溶液是(B)A、KbrO3溶液B、KBr+KbrO3溶液C、Br2+KBr溶液D、Na2S2O3溶液E、I2溶液11、差示光谱法测定药物含量时,测定的是(A)A、某一波长处,同一物质在两种不同介质中的ΔA值B、某一物质在两个波长处(为另一物质的等吸收波长)的ΔA值C、样品与空白试剂的ΔA值D、最大与最小吸收度的ΔA值E、两种成分的吸收度比值12、下列哪个能使溴试液褪色?(B)A、异戊巴比妥B、司可巴比妥C、苯巴比妥D、巴比妥酸E、环己巴比妥13、注射用硫喷妥钠(C11H17N2NaO2S的分子量为264.33)的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内容物适量(相当于硫喷妥钠0.25g),置5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量取此液适量,用0.4%氢氧化钠溶液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μg的溶液;另取硫喷妥(C11H18N2O2S的分子量为242.33)对照品,精密称定,加0.4%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5μg的溶液。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药品检测中的应用药品分析是保证药品安全有效的重要手段,在药品的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和监督管理等环节中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性状分析、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
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是制药生产中常用的检测仪器。
其中,紫外分光光度计由于准确度高、测定限度低、设备简便、仪器成本低、易于操作等优点,已成为制药生产中必备的检测设备之一,用于药物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通过测定物质在紫外-可见光区(200-760nm)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根据吸收光谱的特性,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其理论基础为朗伯-比耳定律,溶液的吸光度和吸光物质含量、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
对于一般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其测量的相对误差在1%~3%。
随着大量心得显色剂的合成及应用,尤其是有关多元络合物和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推进了元素测定的灵敏度的大幅提高。
采用预富集和示差法,适用质量分数从常量(1%~50%)到痕量(10-10~10-8)。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两种方法构成,这两种方法在测定的原理、仪器、操作等方面皆相同。
因此,统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仪器一般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
在各国药典中,药品的理化常数、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很多项目中,都能见到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实例。
在制药生产中,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最多的是药物含量的测定、药物杂质检测、药物稳定性考察、释放度、药物负载行为测定及物质结构鉴定等方面。
目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的药物品种有维生素、抗生素、解热药、去痛药、降血压药、安定药、镇咳药、滴眼药、磺胺类药、利尿药、某些妇科药、痢疾药、腹泻药、抗肿瘤药、抗结核药等。
1 紫外分光光度法应用于药物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灵敏度较高,不仅可用于常量组分的含量测定,也可用于测定微量组分、超微量组分以及多组分混合物同时测定等,在药物分析中主要用于原料药含量测定、制剂含量测定、含量均匀度和溶出度的检查等。
磺基水杨酸含量的测定【任务分析】磺基水杨酸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对光敏感,高温时分解成酚和水杨酸,遇微量铁时即变粉红色,易溶于水和乙醇,溶于乙醚。
磺基水杨酸用途广泛:用于医药中间体,如生产强力霉素;染料工业,用于制造表面活性剂的中间体;有机合成工业,用于制造表面活性剂;润滑酯工业,用于添加剂;用作生化试剂、分析试剂及络合指示剂,如比色分析测定高铁离子等。
磺基水杨酸对紫外光有特征吸收因此可根据朗伯比尔定律,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其含量。
本实验首先通过绘制磺基水杨酸的吸收曲线,确定其最大吸收波长λmax,进而采用标准曲线法测定待测组分的含量。
采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标准溶液的浓度和吸光度数据,以求得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并根据直线方程计算样品中防腐剂的含量。
【任务实施】1、复习回顾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先做好开机预热等准备工作。
吸收池配套性检查:石英吸收池在220nm装蒸馏水,以一个吸收池为参比,调节τ为100%,测定其余吸收池的透射比,其偏差应小于0.5%,可配成一套使用,记录其余比色皿的吸光度值。
2.磺基水杨酸定性鉴定将磺基水杨酸标准溶液和四种未知溶液配制成约为一定浓度的溶液。
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50nm范围内测定溶液吸光度,并作吸收曲线。
根据吸收曲线的形状确定未知物,并从曲线上确定最大吸收波长作为定量测定时的测量波长。
190~210nm处的波长不能选择为最大吸收波长。
3.制作工作曲线(1)标准工作曲线绘制分别准确移取0.00、1.00、2.00、4.00、6.00、8.00、10.00mL磺基水杨酸标准溶液于所选用的7个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根据未知液吸收曲线上最大吸收波长,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吸光度。
然后以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2)未知物的定量分析确定未知液的稀释倍数,并配制待测溶液于所选用的100mL容量瓶中,以蒸馏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实验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扬酸含量一、实验目标1.进一步熟练吸收曲线的测绘方法。
2.掌握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曲线定性方法。
3.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水杨酸即邻羟基苯甲酸,分子中含有生色团(苯环和羰基)和助色团(羟基),并且共轭,在近紫外光区有较强的特征吸收,吸收稳定,重现性好,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用品1.仪器(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有石英吸收池),1台;(2)容量瓶,100mL 1个,50mL 8个;(3)吸量管,10mL,2支。
2.试剂(1)水杨酸标准储备液(1mg/mL)。
(2)水杨酸标准溶液(100μg/mL)准确吸取1mg/mL的水杨酸标准储备液10mL,在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定容。
(3)未知液(两种或以上,浓度约为10μg/mL)。
四、实验步骤及数据记录1.定性分析测绘吸收曲线以蒸馏水为参比,于波长200~330nm范围内,分别测定各未知液的吸光度,按下表记录测量数据,并分别制作吸收光谱曲线。
λ/nm200201202203204205206207210215220Aλ/nm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34235240Aλ/nm245250255260265270275280285290295Aλ/nm296297298299300305310315320325330A(3)定性分析将未知液的吸收曲线与水杨酸标准溶液参考吸收曲线作比较,确定哪种未知液为水杨酸。
2.定量分析(1)在吸收光谱曲线上确定测量波长(2)测绘标准曲线①取7个按要求洗净的50mL容量瓶,编号为0、1、2、4、6、8、10;②分别准确移取100μg/mL水杨酸标准溶液0.00、1.00、2.00、4.00、6.00、8.00、10.00 mL,依次放入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标线,浓度分别为0.00、2.00、4.00、8.00、12.00、16.00、20.00μg/m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中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中乙酰水杨酸的方法。
2.学会使用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二、实验原理阿司匹林是解热镇痛药,主要成分为乙酰水杨酸,摩尔质量180.16g/mol。
阿司匹林少量水解成水杨酸,因而在阿司匹林样品中混有少量水杨酸。
本实验采用双波长法和校正曲线法。
水杨酸干扰阿司匹林的吸光度测定,在选定的两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差值。
配制一系列浓度不同的标准阿司匹林溶液,在测定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分别测定其在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以标准浓度为横坐标,以相应吸光度差值为纵坐标,绘制△A-C关系图,在相同条件下测出试样在两波长处的吸光度,可从校正曲线上查出试样液的浓度。
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 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容量瓶10ml 、50ml。
2.水杨酸标准品1.008mg/ml、阿司匹林标准品1.008mg/ml、阿司匹林样品40mg/片、乙醇。
四、实验步骤1. 样品溶液、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准溶液的配置:取6个10ml容量瓶,标号1~6。
使用微量进样器精密吸取阿司匹林标准品0.4ml、0.6ml、0.8ml、1.0ml、1.2ml注入各个容量瓶,95%乙醇定容。
配置成约40μl/ml、60μl/ml、80μl/ml、100μl/ml、120μl/ml 的标准溶液,备用。
并将水杨酸标准品溶液稀释为20μl/ml,备用。
样品溶液的配置:取1片阿司匹林研细,加入无水乙醇1~2ml分次研磨,使溶解。
利用滤膜过滤后转入50ml容量瓶中,充分振摇,乙醇定容(浓度:800μl/ml)。
取1ml定容后的样品溶液,转入10ml容量瓶,乙醇定容。
配置成约为80μl/ml的样品溶液。
2. 波长选择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先用95%乙醇进行基线校正。
用阿司匹林标准品3和稀释过的水杨酸标准品进行光谱测量。
将扫描波长范围定在200-400nm,分别找出两者的最大吸收峰。
2.2 水质氨氮的测定2.2.1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2.2.1.1 适用范围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氨氮的测定。
当取样体积为8.0 mL,使用10 mm比色皿时,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0.04 mg/L,测定上限为1.0 mg/L(均以N计)。
当取样体积为8.0 mL,使用30 mm比色皿时,检出限为0.004 mg/L,测定下限为0.016 mg/L,测定上限为0.25 mg/L(均以N计)。
2.2.1.2 采样及样品贮存2.2.1.2.1 水样的保存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并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可加硫酸将水样酸化至pH<2,于2-5℃下可存放7 d。
酸化样品应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氮而遭致污染。
2.2.1.2.2 水样的预处理水样带色或浑浊以及含其它一些干扰物质,影响氨氮的测定。
为此,在分析时需做适当的预处理。
加适量的硫酸锌于水样中,并加氢氧化钠使呈碱性,生成氢氧化锌沉淀,再经过滤去除颜色和浑浊等。
取100 mL水样于具塞量筒或比色管中,加入1 mL10%硫酸锌溶液和0.1-0.2 mL 25%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10.5左右,混匀。
放置使沉淀,用经无氨水充分洗涤过的中速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20 mL。
2.2.1.3 方法原理在碱性介质(pH=11.7)和亚硝基铁氰化钠存在下,水中的氨、铵离子与水杨酸盐和次氯酸离子反应生成蓝色化合物,在波长697 nm具最大吸收。
2.2.1.4 试剂的配制2.2.1.4.1 铵标准贮备液称取3.8190 g经100~105℃干燥过2 h的氯化铵(NH4Cl,优级纯)溶于水中,定容至1000 mL容量瓶中。
此溶液每毫升含1.00 mg氨氮。
2.2.1.4.2 铵标准使用液吸取10.00 mL氨标准贮备液于100 mL的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线,即为氨标准中间液(可稳定1周)。
吸取10.00 mL铵标准中间液于1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线,即为氨标准使用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一、实验目的1、了解紫外可见光度法的应用。
2、进一步掌握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的吸光光谱及光的吸收定律,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光照射溶液时,当光子的能量(hn)与被照射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能量之差相等时,就能被吸收,不同物质的基态和激发态的能量之差不相等,因此吸收光子的能量也不相同,即吸收光的波长不同,这就是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分光光度法测定物质含量的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A = ebc ,C为物质的量浓度,e称为摩尔吸光系数,b 为吸收层厚度,吸光度与透光率T的关系是:A = —lgT。
定量测定时,常用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对照法、吸光系数比较法及差示分光光度法,它们各有其适用的范围,由于许多物质在可见光区无特征吸收,而在近紫外(200nm—400nm)却有特征吸收,故需用紫外光为光源进行测定,紫外光光度法除了定量测定外尚能做定性鉴别,纯物质检查,并可为结构分析提供信息。
三、仪器和试剂仪器:TU-1900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计算机试剂:水杨酸标准品、5%的甲醇水溶液、水杨酸样品四:实验步骤1、样品溶液的配制:取水杨酸72.0000mg,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5%的甲醇水溶液使之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用吸量管精密吸取5.0、10.0、15.0、20.0、25.0ml上述溶液分别置于100ml容量瓶中,各加5%甲酸水溶液稀释至刻度,编号得4个不同浓度水杨酸标准溶液。
2、绘制吸收曲线:取上述水杨酸标准溶液,以甲酸水溶液作参比。
用TU-1900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00-700nm间进行波长扫描,得吸收光谱图,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n。
3、绘制标准曲线:以λman为波长,测定标准系列的吸光度A。
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的测定:在与标准曲线同样的测定条件下,测定待测水杨酸样品的浓度。
实验名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杨酸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2、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术。
二、实验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是用紫外-
可见光测得的物质电子光谱,它研究产生于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研究物质在紫外-
可见光区的分子吸收光谱。
当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被分析的物质时能测得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或透光率,以ABS为纵坐标对横坐标波长λ作图,可获得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
一般紫外光区为190-400nm,可见光区为400-
800nm。
紫外吸收光谱的定性分析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提供了信息依据。
由于分子结构不同但只要具有相同的生色团,它们的最大吸收波长值就相同。
因此,通过对末知化合物的扫描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值与已知化合物的标准光谱图在相同溶剂和测量条件下进行比较,就可获得基础鉴定。
利用紫外吸收光谱进行定量分析时,必须选择合适的测定波长。
苯甲酸和水杨酸的紫外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
图1 苯甲酸与水杨酸紫外吸收光谱图
1-苯甲酸;2-水杨酸
水杨酸在波长300 nm处有吸收峰,而苯甲酸此处无吸收,在波长230 nm 两组吸收峰重叠,为了避开其干扰,选用300 nm波长作为测定水杨酸的工作波长。
由于乙醇在250~350nm无吸收干扰,因此可用60%乙醇为参比溶液。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WIN 5,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容量瓶100mL 1个、50mL 5个;刻度吸量管1mL、2mL、5mL各1支。
2.试剂
水杨酸对照品(分析纯);60%乙醇溶液(自制)。
四、实验步骤
1、标准溶液的制备:准确称取0.0500 g水杨酸置于100 mL烧杯中,用6
0%乙醇溶解后,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以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此溶液浓度为0.5mg·mL-1。
2、将五个50mL容量瓶按1-
5依次编号。
分别移取水杨酸标准溶液0.50、1.00、2.00、3.00、4.00mL于相应编号容量瓶中,各加入60%乙醇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
3、用1 cm石英吸收池、,以60%乙醇作为参比溶液,在200~350 nm波
长范围内测定一份水杨酸标准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4、在选定波长下,以60%乙醇为参比溶液,由低浓度到高浓度测定水
杨酸标准溶液系列及未知液的吸光度。
以水杨酸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水杨酸试液的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水杨酸试样中水杨酸的含量。
五、数据记录
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标准曲线制定及未知试样浓度检测
六、数据处理
1、根据某一浓度下的全波长扫描图,确定最佳吸收波长。
2、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工作曲线方程及R2值。
3、计算未知样中水杨酸的浓度。
最大波长:λ=298nm
得到方程Y=0.012+0.02617X
未知溶液吸光度Y=0.687,则浓度X=25.79ug/mg
七、注意事项
1、配制样品前要将所使用的玻璃仪器清洗干净。
2、移取标准溶液之前要润洗移液管。
3、测量前用待测液润洗比色皿,测量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依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