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学敏

石学敏

石学敏
石学敏

石学敏中风针灸疗法

这是石院士来杭州办班时搞的,有兴趣的同志请顶一下,还有新的东西,顶得越高,放得越多。

莫司长指出中风病在全球为常见病。石教授的疗法曾3次入围全国科技推广项目(每年10个,迄今已搞6期)。第一次为针刺量化疗法,第二次为醒脑开窍疗法,第三次为石氏中风单元疗法。莫并传达中医管理局副局长的话,古往今来积累的经验,若能集中起来,消化推广,本身也是一种现代化。

石学敏做现场演示:

患者,男,72岁。包烨华医师的病人。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利4月余。检查提示侧脑室、窦状核栓塞,3年前曾有左侧不利(小中风),有高血压病史40余年,糖尿病史1年余。吞咽不利,喝水要呛。

石上来后首先让他咳嗽一下,然后让他吞咽一下,再问他姓名。并提示咳嗽不利者,分泌物痰液易潴留。石还强调不能低估糖尿病对本病的影响。

本病已4个多月,最佳治疗期已过,现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吞咽不利。

1. 刺内关,操作1分钟。双手同时操作。

2. 刺人中:要捻转360度,目的是要缠针,然后施用提插手法时不会拔出来。以眼球湿润为度。人中有三叉神经通过,痛感强,三叉神经兴奋后易出现流泪,故有时并非疼痛之故。因人中较痛,故两三次后可改用印堂,手法一样,但疼痛明显减轻。

3. 刺风池、完骨、翳风,患者在床上坐起,要向结喉刺,深达2寸——2寸半。小幅高频捻转补法(所谓小幅指<180度,高频指在140-160次/ 分)。每对穴操作1分钟,双侧同时操作。留针20分钟,留针时可嘱仰卧无妨。翳风穴有点痛。石提示皮质脑干引起的假球麻痹及缺血性延髓麻痹(真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全球范围内无有效方法。假球麻痹醒脑开窍法治疗后一般2周内可撤掉胃管,自己饮食,但真球麻痹难些。

4. 刺双人迎:解决缺血性延髓麻痹,手法同风池。

5. 刺三阴交:用2寸针,取穴与传统取法不同,胫骨后缘(而非传统的在胫骨和跟腱中间)向后斜刺45度,下方可达传统的三阴交穴处,抽动3次为度,抽动时针会弯,换一根再刺,用提插泻法。

6. 刺委中:仰卧位直腿抬高,提插泻法,下肢痿废和疼痛也要这么取穴和针刺,可收奇效。

7. 丘墟透照海:2-2.5寸针,在照海部皮下可见到针尖的蠕动,针后内翻立即改善。留针时提出1-1.5寸,只留1寸,以免痉挛性上曲反射。

8. 极泉:取穴较传统取法下移1-2寸至肌肉丰满处,避开腋毛,操作时可见手的抽动,以抽动3次为度。

9. 尺泽:外展前伸120度。直刺提插。

10. 合谷透三间:此处可用合谷刺。对握固和功能减退均有效。刺后患手即松开,如不拔针,患者手不会再握固。

对此患者的后续治疗,石的建议是:1、要解决吞咽困难的问题,2、要恢复上下肢功能。在治疗过程中注意控制血糖。

石还提及中风病人的大关节保护十分重要,可以在肩部和腕部刺络拔罐,出血3-4cm。也可配合推拿。

“醒脑开窍”针刺法理论内涵

——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浅析之一

李军(300193中国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部长)

前言

中风单元的综合治疗模式是国际上公认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一种住院病人的管理模式。其他

病症也应类似,如天津还搞了心血管病的单元疗法。

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有10多种院内制剂。现只有一种丹芪偏瘫胶囊已公开推广。另还配合药物熏蒸和药浴由石学敏拟方。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教授1972年提出的。共总结了病例达9005例。本法在全国已开设32个分中心。6版7版教材中风篇治疗中已收入此法。目前在天津一附院主要用醒脑开窍,配合用传统针刺和头针。为配合醒脑开窍,都取仰卧位。醒脑开窍取穴针刺一般都不留针。本法以取阴经穴为主。李军指出30毫升以下的大脑出血,针灸治疗的效果绝对好于手术。李军的建议:1、此学术思想对我们其他疾病的治疗和科研也有指导作用。这是一个极好的科研和推广模式。2、印度、斯里兰卡也有较完善的传统医学,有传统医学的国家多达160多个,但世界卫生组织仅把中医针灸列入补充疗法范畴。现代医学更厉害,仅300 年历史,却成了人类健康的主体医学。这是因为西医善于应用新技术。各种检查其实都不是医学家发明的,为什么不可以为我所用呢!很多东西没必要分中医还是西医。3、石学敏当年指导李军:灵枢经和神经系统定位诊断一个都不能少。说明石十分重视博采众长。4、《蒲辅周医案》中的治乙脑方,李看后30年未遇到一例。说明学习要学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东西。5、我们现在实施的个体化医疗与辨证论治其实类似。6、心主神明之说,是囿于封建社会神明仅皇上才能有的束缚,但亦有头为精明之府之补充。李时珍则大胆指出,脑为元神之府。因为中医是归纳学说,脑的很多功能包括在心中,故教材不用改。7、法国正搞分子学研究,因天津的方法可重复性非常好,效果好,故选天津为合作伙伴,分析针灸后基因变化。然后再研制药物来达到针灸后的基因变化效果。建议我们结合现代科技来搞。8、搞些现代研究的目的是来解释中医,而不是来否定中医。不要用某些指标来框死中医,其实现在国际上流行的也是用病人的主观感觉(搞疼痛分组主观感受表)来代替客观指标,例如疼痛,各种血检常与症状不一致。8、醒脑开窍手法亦可用于其他病证,例如胆石证(阳陵泉)、哮喘(从第一椎到膈俞)、便秘(水道、归来、外水道、外归来等)、目前许多医生的手法都不到位,刺激量不足。另外还有带状疱疹、丹毒。一般而言,持续疼痛超过3天,必用醒脑开窍,如初起不超过3天则不用醒脑开窍,用传统针刺即可解决。往往用于比较难以解决的病,故而大多数患者可接受。即便对外国患者也照做不误。9、鼻炎者李军取风池和迎香。10、椎突症水肿期其实不适合用推拿,会加重水肿,宜针灸可促进局部血循。11、治愈率:59.27%(完全生活自理),显效率:82.82%(基本生活自理,能摆脱致残威胁,已十分不易)。李提示不要去看有效率,而要看显效率,有效率常说明不了问题。12、面瘫自愈率为40%(此处按朱近人的说法,自愈率为90% 以上,高位者差),若早期即行针刺痊愈率可达80%以上。面瘫分三期:水肿期、坏死期、恢复期。必须早期治疗。值得一提的是:耳后有压痛,漆状体病变引起面瘫者有75%有后遗症状,不易治好,要心中有数。13、按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标准,90分钟内血管再通术有价值,否则常弊大于利。一例溶栓治疗也不能用。我国的标准是6小时之内。14、呼吸补泻:呼时进针为补,吸时进针为泻。对于偏头痛往往要针阳辅且用呼吸泻法留针20-30分钟常有良好疗效,李假定是深呼吸可以使二氧化碳蓄积而产生疼痛麻痹。陈锋亦指出岔气治疗时用内关如配合呼吸疗效大为提高。李则用支沟呼吸泻法治岔气。15、李对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他法无效时的治疗有一法:嘱患者排空小便后,取中极刺入2-3寸、水道、归来刺入3寸,秩边打5寸,均往前列腺刺,即便打到膀胱亦无妨,但打时注意不可捻转,以免尿液进入腹腔。结果当晚即拔除尿管。16、醒脑开窍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先人中、内关、三阴交、再委中,亦有良效,针后即能行走。17、石氏亦做烧山火,透天凉,做时受试者李军出现曲池微热,而左耳发红的情况。

不管是何种中风,都有蜗僻不遂。目前的治疗范畴以动脉硬化类脑血管病为主,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年轻的发中风,如无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常因脑血管畸形所致)。其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发为中风。注意:

珠网膜下腔出血因无偏瘫,故列入头痛范畴。珠网膜下腔出血如有偏瘫则有脑血管阻塞的情况。

滋补肝肾法可抗动脉硬化,延缓衰老。新生儿只喝奶,胆固醇虽最高,但肝肾不虚,血管光滑,不会出现积淀,不会动脉硬化。临床较典型的是用六味地黄丸,平和而有效。

对针灸进行量学规范

内关、风池、完骨、翳风等要求双手操作。

小幅高频操作要练,石院长要求每人两手拇食指各捏一绿豆,空下来就捻。

石氏中风疗法认为出血性24小时后即用针刺,而非出血性者即发即治。

“醒脑开窍”针刺法组成与操作

一、处方:

l 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三阴交为主穴;醒神开窍,滋补肝肾

l 极泉、尺泽、委中为辅穴。疏通经络。

l 还可选风池、天柱(亦有用翳风者)、完骨以补益脑髓;金津玉液、上廉泉放血以改善语言功能和吞咽功能;手指握固加合谷;足内翻取丘墟透照海。

l 传统理论:疏通经络,故阳经为主。而“醒脑开窍”法是醒神开窍,滋补肝肾,疏通经络,故阴阳并举,偏重阴经。

二、手法:

l 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泻法(面向患者,左侧顺时针,右侧逆时针为补,左侧逆时针,右侧顺时针为泻)。双侧针刺,必须同时做手法。若患者个大体胖,够不着,则让助手与你同时做。可不留针。

l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此为醒神开窍之要穴。但痛感较剧。故操作两下,看看患者眼睛,流泪了即可停止。刺后血压可提高30-40mmHg。其他穴位均无此效。故本穴在出血性脑病发病24小时内,血压高时不可用(因血管的愈合期为24小时,运动时扭伤,喷挥发性液体,冷麻醉,小血管遇冷挛缩,喷完后继续比赛。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对血栓或梗塞性病人,血压高可提高脑灌流量,若不超过 180mmHg,即不必硬降。人中对血栓或梗塞性病人非禁忌症,若几次后(主动运动已产生,精细动作差时)可用印堂、上星、百会代替人中。人类大脑功能只利用了30%以下,故有很大潜能,左利位的人比右利位的聪明。因为社会上逼其用右手,使其两边都用,左右半脑都受到了开发。练琴一般都要用双手,可以开发左右脑。故有益智力发育。李提示人中的选用可兴奋脑细胞(仍存活,但受抑制,功能丧失的脑细胞),快速起效。对于后遗症3个月以后,可逆性脑细胞已不多,疗效就差些,此时的作用是让那些原来不实行某些功能的脑细胞来代偿坏死脑细胞的功能。这种原理可用右手残废后左手可代偿性地实施原来右手的功能的道理类似。

l 三阴交:取穴与传统取法不同,取患侧胫骨内缘(而非传统的在胫骨和跟腱中间)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向后方刺(深部可到达传统三阴交的位置),进针1-1.5寸,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0级肌力照样能抽动,故要当心)。抽动时针会弯,换一根再刺。这种方法只用于下肢痿废,其他病的治疗仍用传统取穴和操作。李认为极泉、三阴交、尺泽、合谷这些使肢指抽动的治疗对神经干有刺激,但这不是石的看法。

l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古代不太取此穴,因腋毛长,消毒不利,汗腺多,细菌滋生较多,组织疏松,深部有大动脉,且肌肉少(肌肉多则张力大本身就是压迫止血)。石为避免出血和感染等副作用,故下移1-2寸。方位可在肱二头肌下缘,医者手腕放松后快速低频提插(参考渔夫叉鱼法),才能刺到神经干。

l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角度为从中点刺入后稍向外15度斜刺。施提插

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坐骨神经痛,直腿抬高试验低于60度,李用此法将患肢拉到不能再往上抬的位置,一扎一抽即上抬,再扎再上抬,再扎再上抬,三抽后保证到80度以上,弹完了后面就松了。当然4-5个小时后又复原样,这时已获得患者的信任。李认为此穴为针灸医师最露脸的穴位。

l 尺泽:屈肘成120度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l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与神经关系密切,故必须要重视神经系统的定位诊断。假球麻痹的诊断不可轻率下,有患者为一过性麻痹,2-3天可能即缓解。若持续1个月,则可下此诊断。目前CT和MRI可得出较明确结论。排痰反射低下,往往死于坠积性肺炎。吸痰护理好可能好些,出院回家后没几个能活下来。对这种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者西医最好的方法是胃造瘘。针灸后大约70%的病人可以在2天内撤掉胃管,进针2-2.5寸,非常安全,且很有效,是石教授的创举。二版教材指出小幅低频为补,大幅高频为泻;但李军等研究认为小幅高频为捻转补法(<180度,140-160次/分),大幅低频为泻(>180度,40-60次/分)。没有假性球麻痹用风池、天柱、完骨,改善基底动脉血流。这三个穴及合谷均可留针。

l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上肢屈曲性痉挛,下肢强直性痉挛,痉挛性偏瘫步态。取此穴时针用得粗点,不管多硬的手,只要一提插,手就松了,不拔针则屈不起来。若几个指均有功能障碍,则往第一指掌关节基底部斜刺(合谷刺)。

l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舌根部紧张感为度。

l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l。

l 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5-2寸,可以看到照海处针尖的蠕动,局部酸胀为度。针后内翻立即改善。留针时提出1-1.5寸,只留1寸,以免痉挛性上曲反射。

l 每日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针刺效应在体内持续时间,针灸后6-8小时上升到峰值,12-24小时后基本恢复原来水平。所以要求在6-8小时进行第二次针刺,可以起到叠加作用,这是石率领小组的科研所得,但这是有创治疗,所以一天内虽应治两次,但两次取穴应有所不同(如李军他们上午用四肢及面部穴,下午取坐位针风池、完骨、翳风等,然后参加康复锻炼)。李军提及石学敏在阿尔及利亚,用委中三弹法一次治好了总统的癔病性右腿不利(马上摔下后),弹好后即要求总统大胆迈步,引起轰动,当时石才29岁。李提及天津中医学院一附院某医曾用内关郄门治某患者心绞痛,每日4次,比硝酸甘油还灵,但1个月后来投诉,神经损伤后手张不开,故要引起注意。醒脑开窍法不用足三里,急性期尤其不用,因实验证明足三里扎过的那组小白鼠耐缺氧差,存活时间短。可能是足三里在缺氧环境下可能调动内脏与脑抢氧。而实验证明人中、风池和内关可改善脑血供。

二、并发症的治疗:(只要是中风病,必用内关人中三阴交醒脑开窍,乃调神***,因中风病必有元神隐匿的情况,而极泉、尺泽、委中仅为疏通经络穴,视情况而用,其他可参考下列并发症治疗)。

l 吞咽困难:延血性延髓麻痹:患者在床上坐起,要向结喉刺(绝对安全),深达2寸——2寸半。小幅高频捻转补法(所谓小幅指<180度,高频指在 140-160次/分)。每对穴操作1分钟,双侧同时操作。留针20分钟,留针时可嘱仰卧无妨。翳风穴有点痛。石提示皮质脑干引起的假球麻痹及缺血性延髓麻痹(真球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全球范围内无有效方法。假球麻痹醒脑开窍法治疗后一般2周内可撤掉胃管,自己饮食,但真球麻痹难些。

l 便秘:丰隆,然后刺水道、归来,最后针外水道、外归来(水道、归来旁开2寸)。这4个穴的针刺深度要达2.5-3寸(1-1.5寸绝大多数人不会穿过腹壁,无妨,但2.5寸大多数人都可穿过腹壁,进入腹腔,故在内要缓慢进针往里推,进到2-3寸时一定不要做粗暴的捻转手法,但可做提插和呼吸泻法,否则会造成腹膜牵拉性操作,出现机械性腹膜炎,如果已

出现机械性腹膜炎,则做个热敷,3-5个小时就缓解了)。缓慢的推法不会刺入肠壁,可刺激肠旁丰富的感受器,导致肠壁蠕动增加,30-40分钟即效。中风患者的便秘疗效稍慢些。因为用力排便可引起腹压升高及脑压升高,不利于中风患者的康复,所以必须治疗让大便通畅方可。且人体排毒主要靠大小便,故应重视。年龄越大,人体产生毒素越多,越要及时排出,各种排毒养颜胶囊均立论于此。

l 尿失禁、尿潴留:针中极、关元、曲骨,针入1.5寸,采用捻转补法。局部施灸(温针灸)、按摩或热敷;

l 呼吸衰竭:针刺双侧气舍;西医抢救无效的情况下才采用此法,即刻成功率为75%。但几小时后可能又衰。操作时要用手指先摸及锁骨,针尖沿锁骨刺入后捻转360度,然后用雀啄手法,再用电针,直至呼吸改善。

l 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过去为禁针穴,真能扎死人。两穴可交替用。进针1寸,随便怎么扎都行,绝对安全,但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李军强调:必须坐位,让病人低头,下巴尽量向胸骨贴靠,取2.5以上的针,向喉结斜刺,进入真皮后垂直雀啄进针,可能会碰到骨缝,稍调整位置,前后是骨,触到骨缝隙,此时尤其要非常小心地雀啄,患者一抖动,立即出针。注意雀啄幅度越到后面应越小越好,绝对不许捻。因此时针已入椎管,刺激到硬脊膜,一碰到应马上出针,再下去是珠网膜和脊髓。对小脑病变者可马上使共济失调症状缓解,抖动减轻,拿东西准,效果可维持2-3天。有一次,感觉位置到了,但无抖动,一用力,穿过3层进入脊髓,造成腿不利,3天后才恢复,应引以为戒。这种点刺激即便出问题也还问题不大,若用了捻转手法则非出大问题不可。颈椎夹脊穴,直刺1.5 寸,对供血和共济失调均有好处。

l 复视:针天柱、晴明、球后;有某医经统计得出针后瘀青出血者比无瘀青出血者好。另一例,埋羊肠线吸收后哮喘又发,后其父给其埋金属避孕环,哮喘不再发,提示异物产生刺激,是一种穴位的慢性刺激。可提高疗效。但患者不易接受这种出血,故一般用0.28mm以下细针。刺破真皮后进针一定要缓慢,禁用大幅提插和粗暴捻转。进一寸,留针20分钟。斜刺1寸后扶直针体再进针半寸。出针宜缓,出后立即用干棉球压迫。球后出血可顶出眼球,更可怕,但远期预后无妨。

l 癫痫:针大陵、鸠尾。顶叶、额叶、枕叶梗塞,常易引起癫痫。但所有的抗癫痫药都可引起脑细胞的损害,对智力有影响。但吃一年药也抵不上癫痫发作一次对大脑的影响。李军他们从醒脑开窍治疗中,总结了一些穴位和药物疏肝清热潜阳药。腕横纹正中向手掌斜刺 0.5寸,捻转泻法。鸠尾在剑突下,针前检查肝脏,是否有肿大,双手抱头,肝脏往上提起,深吸气进针,进到1.5寸,此时患者可以呼气了,行大幅度低频捻转泻法,鸠尾不留针(若不留针则即便刺到亦只有一孔无妨,否则肝乃脆性组织,针的创伤随呼吸反复刺激造成更大损伤)。可合用抗痫胶囊。疏肝清热,平肝潜阳。

l 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内陵、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每天1次,改善肿胀,促进微循环);用一寸半针,提插捻转结合泻法,可留针15-20分钟,可结合脉冲电针,也可不留针。加拔罐(主要要肩部痛点上,控制每个位置出血3-5ml,针完后疼痛即刻缓解,3、5小时内加强锻炼,因此段时间内痛阈升高,德国西医的封闭法亦要求在打完局封后配合桌上滚棒式锻炼,否则疗效不佳)。上法亦可用于一般的肩周炎。

l 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向后斜刺,进针0.5寸,捻转平补平泻)、四神聪(向后斜刺, 进针0.5寸,捻转平补平泻)、四白(直刺1寸,扎入眶下孔,捻转平补平泻)、太冲:直刺0.5-1寸,捻转泻法。同时选用醒脑开窍主穴,神志不清者三阴交要用双侧。李军认为血管性痴呆用醒脑开窍法为主治疗常有确切疗效,而老年性痴呆因病例不足尚无成熟科研结论的支持。

l 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每日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基底丘脑节阻塞者多见。某些药可减少上行激活系统(如苏乐安定),增强下行抑制系统(让骨骼肌

松驰,诱导入眠,如安宁,但长期使用可致骨骼肌兴奋能力变差)。人体调节能力下降。

l 高血压:风池,进针一寸,小幅高频捻转补法。针双侧人迎(喉结旁开一寸半,动脉搏动应手处),进针一寸看到针体随动脉搏动(颈动脉窦是压力感受器)后实行小幅高频捻转补法。然后进头维,向后斜刺平补平泻一分钟。再刺双侧的合谷太冲(四关,鲍家柱老师的观点,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太冲是足厥阴肝经原穴,阳明为阳中之阳,厥阴为阴中之阴,一个主气,一个主血,一主上,一主下,一主阳,一主阴,此两穴可平衡阴阳,沟通上下,调和气血,大多数病都与阴阳气血有关,故此两对穴一用,可治疗很多疾患)。捻转泻法。双侧三阴交正常取穴,捻转补法。留针超过40分钟以上。降压效果非常理想,尤其是血压超高时,可在 40分钟内降40-50mmHg,持续五六个小时。

l 中枢性高热:李军的岳母脑干梗塞,无明显感染,酒精浴、冰袋等无效,安宫牛黄,日3,6付一天,5天后体温降下来。

l 石教授用此法治疗脑出血者3077例,脑梗塞者5928例,假球麻痹者521例。总有效率达98.56%。此法明显优于其他针刺法、中药疗法、西药疗法等各类疗法,且应用越早疗效越好。基础研究表明此法的作用环节为:①促进血及脑组织一氧化氮的合成,提高NO含量,改善微血管自律运动,改善微循环;②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LPO)含量,从而减轻脑组织氧化损伤;③减少钙离子细胞内流,改善脑组织钙离子的超负荷;④良性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的异常代谢,减轻脑细胞的坏死或凋亡。石教授自信地说:此法临床疗效显著,适应症也多,除中风后遗症和并发症外,还可用于老年性痴呆;因操作手法量化,可重复,便于推广,此法已收录到全国中医院校六版教材。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为建国以来中医临床科研获得的最高奖励。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本法时应辅以降颅压、抗感染、降血压西药及支持疗法。有手术指征的脑出血者,宜手术和针刺相结合。醒脑开窍法还可用于其他各科杂病,如治疗顽固性疼痛,神能导气,气畅则道通,通则不痛,“心寂则痛微”,故治以调神法,在原有局部取穴的基础上(按李的提示,可用呼吸泻法),主以调神安神,重用人中、印堂、百会等健脑宁心,安神益气之穴,常获佳效。又如治疗耳聋耳鸣,此病日久可使患者精神恍惚,情绪不定,对本证目前国内外尚无好的办法。临床可重用内关、人中、百会等腧穴醒神开窍,配翳风、听宫、听会聪耳通窍,收到良好疗效。此外,石氏以醒神、调神针刺法治疗癔病性失明、失语、幻听、幻视、抽搐、痉挛、震颤、瘫痪、呃逆,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收桴鼓之效。

中风单元

李军(300193中国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部长)

我院中风单元的特色在于,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体,多学科综合治疗为辅助的全方位诊疗体系。

国外称卒中单元。美国1999年只有18%的医院设有卒中单元。因此这仍是大家努力的方向。只有好好地管理起来,程序化才能形成单元疗法。

一附院形成中风单元历程:

l 创建理论、临床观察:1972年创立脑血管病的醒脑开窍针刺法。1981年取得初步成果。l 发展学科、建设基地:1985年后,送出人员进修,组建急症和CCU病房。开始形成雏形。l 技术腾飞、配套完善:1990年医院扩建,针灸部病床扩建到600张。门诊26间诊室。引起一批现代医学精英,以醒脑针刺法为主的完整的脑血管病综合诊疗体系(即中风单元)基本形成。

l 推广普及、机理探讨:1995年后。

中风单元的架构:

基本是急性抢救与后续治疗结合的模式。

出血性脑血管病在30ml之内,非脑干小脑出血,不需脑外科介入,直接送到针灸部。否则送

往脑外科。带弥散的MRI2小时后即能早期诊断中风病。MRI比CT的早期诊断率要好得多。检验科主任、急救科主任、针灸部主任等均在院内居住。便于随时“救急”。

还可用刺络(针对粘连者),电针(针对肌力差者),推拿。

及早介入康复治疗。该院还派推拿医生到日本东京进修现代康复医学,并组建康复锻炼大厅。普通病房:3张床带浴25平米。豪华高级病房:50平米大会客厅,50平米大卧室,每天1500元。共6间。自2002年以来没空过。高级病房:150元一间(2张床)。供不应求。

康复治疗

l 保持良好肢体功能位置(床上放沙袋);

l 体位变换;

l 床上移动训练;

l 关节被动活动(在帮助其运动时,也嘱患者有意识地一起用力,才能有效,活动时一定要注意患者骨质疏松度相当高,柔和为妥,切忌暴力,否则有大麻烦);

l 功能重建意识锻炼(如偶有一次成功,可能这条路就通了,2、3天内就极有可能恢复);l 语言功能训练,语言训练要从头再来,有耐心,一个字一个字教;

l 吞咽功能训练(浆稀饭、浆耦粉等,少量帮助其锻炼恢复,直至有一天放进去3-5秒后可咽进去,即可胃管撤除),起坐训练,立位平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及步行训练。

有助于功能重建。

心理治疗贯穿始终

一般经历5个阶段:震惊期、否认期、抑郁期、对抗独立期、适应期。可能出现愠怒心理及过度期望等一些心理改变,可发生抑郁、焦虑等情感方面问题。这些心理和情感问题都会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必须高度重视。

饮食治疗

l 杜绝一切不良饮食习惯。选用降糖食谱、降脂食谱、降压食谱、低钠食谱等等。对于吞咽障碍需要鼻饲的病人,更要合理搭配营养剂量。吸烟也可促进动脉硬化。为什么还抽?李笑称:设个对照组吧。李认为60岁以后戒较好,60岁以前常有内分泌失调等情况,但因几十年来长期全在尼古丁控制之下,戒后突然停掉尼古丁,恐会引起机体失调。

l 韭菜等纤维素高的东西不吸收且可将肠壁上的脂肪带走,同时有通便作用,提倡服用。而肾功能不好者蛋白质会增加肾脏负担,要当心。

l 脑血管病人要经常不断地饮水,隔10-20分钟喝两口,水是最好的稀释血液的方法。有不少患者是较长时间缺水后突然发病的。值得注意。要经常不断的喝水,这是保健的秘方。康复科古玉亭晚上突发脑机能不全,说不出话,半边不利,即嘱其少量多次喝水,一晚上喝一大暖壶,并输液,后即恢复。

l 伴痛风的患者啤酒一口也不能喝。喝点白酒倒问题不大些。

治疗原发病

一定要将高血压(尤其是低压在90mmHg以上者)、糖尿病(原理论认为要控制在8之内,尿糖++之内即可,现认为必须控制在正常线之内,一旦出汗、心慌即吃块饼干或巧克力,否则对动脉及心脏危害极大)、心脏病控制好。

合并症并发症的控制和治疗

千金苇茎汤治疗沉积性肺炎效果很好,有排痰,恢复肺功能作用。李军常用。

翻身拍背等。

偏瘫的痉挛期治疗

发布时间:2012-1-16 作者:PT3 来源:专业知识

偏瘫的痉挛期治疗:这一阶段的特征是肌张力过高,患者以异常的运动模式移动肢体.此期的训练目的是 ,抑制病理性反射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加重,诱导患者学会放松肌痉挛的一侧

肢体.对于躯干肌肉痉挛的患者,可通过对胸骨柄(中心关键点)的控制来缓解肌张力。

患者取坐位,治疗师位于患者身后,双手放在胸骨柄的中下端,操作时,让患者全身放松,放在胸骨柄上的手可交替把患者向左右拉动,做出”∞”弧形运动,重复数次,然后,治疗师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背部,另只手放在胸骨柄上向下挤压,使患者塌胸,放在背部的手向前上方推,使患者挺胸,重复数次,即可降低躯干的肌张力。对于手部屈肌张力高的患者,治疗师可通过控制拇指的关键点来缓解痉挛。

治疗师一手握住患手拇指,使其呈外展、伸展位,另手握住其余四指,持续牵拉片刻即可解除手指痉挛。偏瘫患者在训练中,同时要注意避免出现联合反应,如,训练下肢的屈曲动作时,同侧上肢会出现痉挛和屈曲,抑制的方法是:让患者Bobath式握手,然后用健手带动患手,使之伸展过头且处于伸展位。

当患者学会如何放松痉挛的肢体后,在诱导其逐步学会如何在放松的状态下控制肢体,并进行一些主动的分离运动。

Brunnstrom痉挛期治疗:⑴利用各种反射活动,降低肌张力,来促进恢复的进程.

①指示患者头部转向患侧,利用非对称性颈反射,使患肢肘伸展,从而抑制了屈肌的痉挛。

②在肱三头肌表面皮肤上有力地来回推摩,促进肱三头肌收缩、肘伸展。

③躯干转向正常侧,利用紧张性腰反射,促进患肢伸肘。

④在患肢伸肘前,治疗师指示患者首先将前臂主动或被动旋前(旋后将抑制伸肘),在进行伸肘的运动。

⑤若患者坐位时伸肘困难,可让患者改为仰卧位,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仰卧位可促进伸肘。

⑵利用拍打肌腹和局部刺激皮肤来促进较弱的收缩。

①毛刷刺激:用毛刷刺激患者足背外侧,使足背外翻、背屈。

②手指叩击:用指尖快速叩击患者足背外侧,可促进踝背屈。

起步时,健侧下肢负重,患侧髋关节充分伸展、骨盆不上提、膝关节屈曲、踝关节背屈。以足跟为先导向后方退步。足尖、足跟先后着地。在做以上训练时可以利用小滑车,将患侧足踩在滑车上,进行髋关节和膝关节向前、后、侧方的运动。这种训练可以使患者体会到迈步的正常感觉,防止患足向下方用力,常可收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2 立位平衡训练良好的立位平衡是步行的基本条件。为了改善患侧下肢的平衡反应,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设备状况设计训练方案。原则是提高患侧下肢的反向控制能力,当患侧负重时,健侧可以自由活动。训练时可令患者取立位,患足置于体重计上,观察负重情况,练习患侧支撑。也可以双足置于体重计上(使用两个体重计)。练习重心转移并观察重心转移的程度和身体正确的姿势,抑制反向负荷,提高平衡能力。

3 肩胛带与骨盆旋转训练骨盆与肩胛带的旋转是改善步行协调性的重要训练。肩胛带旋转可以促进上肢摆动,改善肩胛带下掣。骨盆的旋转可以抑制下肢痉挛和联带运动。躯干的旋转可以避免强化两侧的分离,促进双侧交互运动,使步态向正常化发展。

治疗时患者站在,在步行训练前做双手交替触摸对侧大腿的摆动运动。步行时治疗师位于患者后方持患者双肩,在行走中配合下肢运动进行摆动。

骨盆旋转训练时患者取立位,治疗师双手置于患者骨盆两侧,在原地辅助骨盆旋转。当治疗师手感出现阻力减少或消失后发出行走的口令,双手辅助骨盆交替旋转。如出现异常运动模式侧停止步行,再一次练习原地旋转。

(二)上肢功能训练

1 上肢感觉训练

2 肘关节屈、伸分离运动训练4 上肢负重训练

5 上肢分离运动训练3 控制联合反应的训练

8

国医朱良春:“健脑散”让夕阳正红

国医朱良春:“健脑散”让夕阳正红 名家简介:朱良春,男,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从医近70载。朱良春是2009年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的首批30位“国医大师”之一。 益肾化淤法,不让老年痴呆的阴霾遮住夕阳红 老年人均有肾虚的存在。肾既虚,则气化无源,无力温煦、激发、振动脏气,"脑髓渐空",使脏腑、四肢百骸,失其濡养,从而出现三焦气化不利,气机升降出入失常,血失流畅,脉道涩滞,而致血淤。所以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病因,是年老肾气渐衰。 --摘自《碥石集(第七集)》 什么是老年痴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社会福利保健日趋完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但与此同时,一些老年疾病也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成倍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65岁以上老年有10%智力障碍,其中1/2发生痴呆。 老年痴呆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为5.5年,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一般来说,老年痴呆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会逐渐下降,他们不认识配偶、子女,穿衣、吃饭、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还有幻听、幻觉,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和烦恼。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与研究,朱良春教授指出,(天下养生网)老年痴呆的病因病机为"肾虚为本,血淤为标,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由此,他提出了"益肾化淤法",并将其作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主要法则,在临床上收到了很好的疗效。首先是补肾,朱老通常选用枸杞、地黄、白芍、桑寄生、仙灵脾、益智仁、人参、山萸肉、何首乌、山药、

菟丝子等药物;其次为化淤,朱老多先用地龙、丹参、赤芍、桃仁、红花、胆南星、远志、菊花、龙牡、枣、柏仁等药物。 经过多年的诊疗经验,朱老还创制了"健脑散",作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验方,疗效显著: 【组成】红人参15克,地鳖虫、当归、枸杞各20克,制马钱子、川芎各15克,地龙、制乳香、没药、炙全蝎各12克,紫河车、鸡内金各24克,血竭、甘草各9克。 【用法】上药研极细末,每早晚各服4.5克,开水送服,可连续服2~3月。 朱老指出,马钱子有剧毒,其炮制正确与否,对疗效很有影响。一般以水浸去毛,晒干,放在麻油中炸,但若油炸时间太短,则呈白色,服后易引起呕吐等中毒反应;油炸时间过长,则发黑炭化,以致失效,因此在炮制中,可取一枚用刀切开,以里面呈紫红色,最为合度。 除此之外,朱老还提醒老年痴呆患者家属,在治疗上除服药之外,患者还应当适量运动,如太极拳、散步等,言语疏导,改善生活环境,使之心情舒畅,消除孤独和疑虑,适当增加高蛋白、低脂肪之饮食,并多吃蔬菜、水果,这对于痴呆患者的康复极有帮助。 老年痴呆要早发现、早治疗 对于老年痴呆,关键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家中有老人的,如果出现以下四种情况,很有可能他们已经得了老年痴呆症,或是正在老年痴呆症的边缘,应该及时到医院核查,并多加注意。 1.乘车困难 老人乘车时经常出现下错站,坐反方向,或者是没到目的地时提前下车。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家人千万不能只是笑笑了之。 2.打电话困难

孙思邈格言

孙思邈格言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孙思邈格言 1、天有盈虚,人有屯危,不自慎不能济也。故养性必知足自慎。 2、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浪,人之生灭,事可同然,万法皆空,何不悟矣! 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4、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 5、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 6、寿夭休论命,修行本在人。 7、存不忘亡,安不忘危。 8、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 9、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10、养老之要,耳无妄听,口无妄言,身无妄动,心无妄念,此皆有益老人也。 11、贼而得之者祸也,幸而得之者笑也,分而得之者吉也,屈而得之者福也! 12、居其富而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

13、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 14、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15、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 16、居贫富之中,常须守道,勿以贫富易志改性 17、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 18、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19、仁者守其仁而廉谨也。 20、知治身能治国也。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 21、圣人之道,以慈济物,博求众药,以戒不虞。 22、鬼神盖不能为人祸,亦不能致人之福。 23、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 24、四百四病,身于自造,本非由天。 25、博极医源,精勤不倦。 26、凡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射名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败筋肉,血气将亡。 27、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园也。

国医大师贺普仁火针疗法介绍

国医大师贺普仁火针疗法介绍 一、火针疗法的定义 火针疗法,是用一种特制的针具,经加热烧红后采用一定的手法刺入到人体的输穴或患处,以达到祛疾除病目的一种针灸治疗方法。分为经穴刺法、痛点刺法、密刺法、围刺法、散刺法。 贺普仁创立的“三通法”之一的温通法就是利用温热作用,刺激穴位和部位,增加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功能,使经络通、气血行,因此称为“温通法”。其治病机理就是温热。贺老从60年代起研究火针疗法数十年,首先发起和倡导了火针疗法的临床使用,在火针的适应症及治病机理方面作了尝试和探讨,挖掘、应用、发展了这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坚持使用火针治疗各种病症,包括治疗小儿弱智、子宫肌瘤、外阴白斑、慢性小腿溃疡、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炎等疑难病证的探索,使火针疗法的治疗病种达30多种,特别是对于一些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二、火针疗法的作用 1、壮阳补肾、升阳举陷: 因火针具有增强人体阳气、激发经气、调节脏腑的功能,所以能壮阳补虚,升阳举陷。 脾胃阳虚则可出现胃脘痛、胃下垂等疾病;如用火针点刺足三里、内关、脾俞、中脘等穴,可使脾胃经脉气血畅行,温运中焦,振奋阳气,祛除寒邪,使脾胃运化之功得以恢复,消化、吸收、升降功能趋于正常,使胃脘痛、胃下垂得以治愈。 心阳虚则胸痛、心悸;火针刺激心俞、内关以及心前区等部位,可壮心阳、益心气,使胸痛、心悸症状缓解。 中气不足则出现阴挺。用火针点刺肾俞、命门等穴,可起到益肾壮阳的作用,使肾经气血畅通,气化功能加强,元阴元阳资源纵生,腰痛、阳痿、遗精症状缓解。如点刺气海、关元穴,可益中气,升阳举陷,治疗阴挺。 2、疏通经络 疏通经气、宣肺定喘:临床上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都属于顽固性疾患,火针可通过温热作用刺激大杼、风门、肺俞、定喘等穴,温化肺之寒邪,疏通肺之经气,经气宣通则可驱除邪气,邪气出则肺气得以宣发、肃降,而喘息止。 助阳化气、消症散结:癥结即肿物或包块在体内或体表的积留。临床多治疗腱鞘囊肿、脂肪瘤、纤维瘤、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病症。如病灶在体内的,针刺宜深,使癥结消于体内,如在体表的,针刺则宜浅,使病邪排于体外 攻散痰结、消除瘰疬:瘰疬多发生于颈侧的皮里膜外之处,大者属瘰,小者如疬。在治疗时一般用中粗火针,用点刺法。 祛寒除湿,通经止痛:火针是一种有形无迹的热力,可以温其经脉,鼓动人体的阳热之气,因而可以驱散寒邪,使脉络调和,疼痛自止。 3、生肌敛疮、去腐排脓: 临床上治疗脓肿已成而未破溃的,可用火针点刺,一针或多针,使脓排出,脓肿消除。治疗时多选用中粗火针,用围刺法,如疮口大、有腐肉可在中心点刺。 4、助阳益气、解除麻木:麻木属感觉异常的一种病变,麻与木临床上常同时出现。火针能温通助阳,引阳达络,使气至血通,麻木自除。操作时采用散刺法,选择细火针。 5、温通经络,祛风止痒:痒症多与风邪有关。风邪为外邪入侵或气血生风所致。治疗时可用粗火针点刺病变局部,或用细火针,针刺曲池、血海、风市等穴。 6、运行气血,解痉止挛:痉挛为肌肉不自主的抽动,分为颜面、四肢两种。治疗多选用细火针,点刺局部。火针疗法可促进气血运行,增加局部的血液供给,除祛风邪,营养筋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x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 %,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1 ?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 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 胞等异常。 2 ?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座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 t 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 周时。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

十位高龄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二是饮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 长寿秘方:60年长期坚持吃一种“养生粥”,所用材料:绿豆50克、薏仁50克、莲子5 0克、扁豆50克、大枣30克、枸杞10克、黄芪250克(普通人每天30克就可以了)。做法:将前五类洗净入砂锅,加入黄芪水,急火煮沸后慢火炖40分钟,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 0分钟。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饭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颜德馨(91岁,上海中医领袖,气血“衡法”大家) 长寿秘方:人体的长寿与衰老均与气血息息相关。气血流畅、循环周身,则脏腑和调、健康长寿。“我吃的膏方主要就是一些健脾、补气、活血的药物,不外乎红花、桃仁等。提倡每天早上空腹用开水冲服,不主张一天服两次。”颜老说。 陆广莘(84岁,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中医理论大家) 长寿秘方: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有时候一个鸡蛋能吃上半天。陆老常说:“要带着一种享受的态度去吃东西”。他每天都会吃2个鸡蛋,他认为鸡蛋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能够抗衰老。每天早起,陆老都会用手搓耳朵、揉肚子,让经脉血液流动畅顺。习惯晚上睡前泡脚,能让自己休息更好。

路志正(91岁,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首都国医名师”) 长寿秘方:路老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吃生姜,认为生姜配合红枣、红糖养生效果很好,但生姜只能早上吃切忌晚上吃。陆老习惯早上搓脸和晚上睡前沐足,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周仲瑛(84岁,南京中医药大学前任院长) 长寿秘方:周老每周5个半天给人看病,对他来说,一辈子最大的快乐就是给患者看病。他生活规律,不熬夜。“有求皆苦、无欲则刚”,淡泊名利,心平气和,很有气度。 唐由之(85岁,北京中医眼科名家,曾为毛泽东主席做金针拨障术) 长寿秘方:养生要养心,心胸要开阔,知足常乐,保持一个豁达、平和的心态。现在每周开诊2次,乐于接受新事物,不断思考,让脑子经常运动。另外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至少7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也要保证有一定时间的午休。 李振华(87岁,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 长寿秘方:李老从医60余年,注重调理脾胃,吃东西很清淡,饮食有节,不会暴饮暴食。注意运动,饭后散步,冬天在客厅里环绕走15分钟。书法养生,调养性情。 张琪(90岁,哈尔滨,全国中医肾病首席专家) 长寿秘方:精神愉悦、心情舒畅是长寿的秘诀。对不如意事或闲言碎语要从客观上分析、一笑了之。饮食营养顺其自然,既不要暴饮暴食,也不素食清淡,不要一提有胆固醇的东西就不敢吃,他主张膳食均衡,荤素搭配,一味吃素粗茶淡饭或者饥饿减轻体重都不可取。 张学文(76岁,陕西中医学院主任医师,首届国医大师中最年轻者)

国医大师石学敏:我的养生秘诀就是三位一体,坚持运动 正安

国医大师石学敏:我的养生秘诀就是三位一体,坚持运动 正安 石学敏 石学敏(1937—)男,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届国医大师。石学敏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中风病的临床治疗,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开创了现代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先河,救人无数。个人“上中下”养生经验石学敏院士认为健康是人生的资本。人体保健最重要的是上、中、下“三位一体”的正常运作:上 保持灵敏、充沛的脑力 大脑是生命的主导,是指挥一切行为的司令部,大脑依赖于动脉血液供氧。从生理学讲,脑细胞缺乏供氧6分钟,人基本上就没有思维、没有意识。 人体因为衰老、疾病、过度劳累、无生活规律、无视自我保健等,导致大脑供血、供氧减少,造成脑细胞损伤及退化,思维迟钝、精神无法集中、爱忘事,工作效率低下,严重的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 石学敏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中坚持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清淡饮食,注意摄入健脑补脑的健康食品,不抽烟喝酒。中 保持通顺、畅快的胃肠消化系统 消化道是后天之本,人体靠摄入饮食保持生命活力。要保持

胃肠有序蠕动、功能正常,使消化及排泄通顺、畅快,这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消化受阻、大便不通,不仅造成胃肠疾病,还会导致癌变。 石教授饮食注重清淡,坚持“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科 学饮食习惯,他有喝咖啡的习惯,指出咖啡可帮助消化,保持耐力充沛,但需因人而异。下 保持一双强壮、有力的大腿 腿为肾之表,肾为先天之本。肾健则体强,有一双强壮、有力、灵活的大腿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即使外出参加各种会议,活动范围局限,他也会坚持步行,并使用步行测量器规范步行的数量。 石教授还强调睡眠时间应充足,认为最佳睡眠时间在晚上11点至翌日早上5、6点,应养成早起早睡的睡眠习惯;同时 认为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健康身体的重要保证,只要饮食清淡,定时定量,少食肥甘厚腻品,保持身体健康平衡,也就无需依靠各种药物、保健品进行调节了。“石氏秘诀”:指灸+运 动石学敏教授集自己40多年养生经验而提炼出来的“石氏秘诀”:指灸+运动。 所谓“指灸”就是用手指按压、按摩穴位。对于大众来说,指 灸简单、易学,是最实用的健身养生方法。 用指灸健脑强体方法: 1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国医大师李济仁简介 李济仁养生茶、药茶、中华医药 李济仁,歙县人,1931年出生,皖南医学院教授、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首批?全国500名老中医?、首批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精擅内、妇科疑难杂症,尤擅痹病、痿病、肿瘤等顽疾治疗,有《济仁医录》等专著10余部,论文百余篇,并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高等学校规划教材。 古老的徽州,秀木成阴、风景如画,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地域性医学流派新安医学便诞生于此。 李济仁,原名李元善,1931年初冬出生于徽州歙县,7岁入私塾,善文。动乱年代,民众深受病患之苦,遂从?天下之至变者,病也;天下之至精者,医也?之古训,立志以医道济人济世。1943-1948年,他师从新安名医张根桂研习中医,并更名?济仁?,成为新安一代名医世家?张一帖?第14代传人。 继承传统并开拓创新,是李济仁医术之特色。在医治外感病、急症方面,他继承?张一帖?心法,妙方独具,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常一剂奏效;对于疑难杂症,则合参新安汪机?培元派?调补气血、固本培元思想,主张辨症与

辨病相结合。由于不了解中医,很多人不信任其?偏方秘方?,医生们故常不敢使用。对此,李济仁有着独到见解:?有些验方听起来的确荒诞不经。但常年使用、效果确实的验方,还是值得采纳的。?他熔经方、时方、验方于一炉而精心化裁,针对世界性顽疾系统提出益肾填精、健脾和胃、养血舒筋等法,在痹症诊治上提出寒热辨治、气血并举、痹痿同治?三期疗法?、创立治疗冠心病的?归芎参芪麦味方?、治疗慢性乙肝的?乙肝转阴方?等效方验方,并总结出?强调服药时间,注重动静宜忌?、?推崇数方并用,主张定时分服?等精辟论见。由于医名远播、疗效精到,海内外慕名求诊者纷至沓来,对此,李济仁总是予以悉心诊治。繁忙的医、教、研之余,他甚至还为4000余位患者提供?无偿函诊服务?。 李济仁是?新安医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理论与临床并重是其从医的另一重要特色。?新安医学需要更多的人来传承?,他潜心提炼新安医家诊治之特色规律,主编《大医精要——新安医学研究》等书,其中,集新安医著之大成的鸿篇巨著《新安医籍丛刊》首次将历代新安医家著作进行校注整理。?独本不能流传……要让更多人领会新安医学的魅力?,为此,他毅然捐出传本极少的新安医著《神灸经纶》,交由出版社出版。经多年努力,他带着学生们成功?还原?已尘封于历史的668位新安医家、400余部新安医籍,并厘清阐明其针对急、危、难、重病症的诊疗经验和富特色的诊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秘诀100624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养生秘诀 综合> 健康频道> 健康资讯 2010年06月24日16:29:24 传媒湖州网 https://www.doczj.com/doc/5511230720.html,/zonghe/2010-06/24/cms110646article.shtml 国医大师邓铁涛在诊疗之余研究养生之道,并坚持实践,他94岁高龄,仍耳聪目明,思维清晰。步名医之路,习老寿星之法,必然受益匪浅。 养脾胃 要想长寿,必须注意养脾胃;欲想脾胃健旺,关键在于重视饮食习惯与适量运动,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饮食有节。过分的肥甘厚味,或过饥过饱,食无定时,均易伤脾胃,脾胃一伤,则诸病丛生。祖国医学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气血的化生,有赖脾胃的运化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还发现脾胃与人体免疫有莫大的关系,这就说明了脾胃受损易生诸病的道理。邓老提倡饮食有节,不可过量。在摄盐方面,也非常小心。 2、杂食不偏。邓老一贯主张进食宜杂不宜偏,五谷杂粮、酒肉果蔬都可进食,关键在于不可过量。此外,邓老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鱼肉,少吃肥肉、淀粉。 3、宜温不凉。现在得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非常多,其中部分原因便在于长期进食寒凉饮食,日久耗损脾胃阳气,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从而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结果变生诸疾。广东地处岭南,常年气候炎热,许多人为了降温解暑,喜欢大量进食冰冻食物,故而胃痛、腹痛、腹泻、腹胀者多见,小儿与老人更为严重。冷饮容易使胃肠血管收缩乃至痉挛,从而破坏局部气血流通,使人容易得消化系统疾病。故而,邓老认为饮食宜温不宜凉,方可养好脾胃。 4、动以养脾。中医理论认为,脾主四肢,脾气虚弱则四肢疲软乏力,精神倦怠,饮食不振;适当锻炼则精神爽朗,精力充沛,四肢有力,进食亦觉甘美。邓老喜欢的运动便是八段锦。邓老从五十岁后便开始修习八段锦,受益匪浅。 养肾 肾为先天之本,历代养生家多认为养肾可令人长寿。 1、珍惜精气,节戒色欲。精是人体赖以生存的高级精微物质,精充则体健寿长,精耗则体衰而不能尽其天年。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之所以长寿(89岁),全靠御医教他“远房帷,习武备”之故。当然,如果只讲习武,不注意保精,长寿也是不可能的。 2、午间散步,采阳助肾。邓老喜欢散步,在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天中午时分他都会围绕楼下空地散步十数个圈,他戏称此为“午间散步采阳养生法”。午间散步法能够使人体元阳受天阳的温煦而激发,促进元气运行而使血脉通畅,肾气一足,则骨强筋健髓,精血健旺。从现代医学解释,晒太阳能够帮助人体获取维生素D,帮助人体吸收钙和磷。 晒太阳的方法尤适合儿童、中老年人以及阳虚体质的人。晒太阳不仅能起活血化淤的作用,还可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为上午10点前和下午4-5点。 3、药取平和,常服养肾。现代研究表明,养肾类药物对血管内皮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使人更能耐受疲劳,能减少氧自由基等有害物对机体的损伤,具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邓老认为较好的养肾药物必须选择那些药性平和的,最好是食疗。而他较喜用的是枸杞子、何首乌、杜仲、肉苁蓉、灵芝、桑葚子、蜂王浆、女贞子、山萸肉等药物。这些药物长期适量服用有一定效果。如对于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每天用灵芝3-5克炖瘦肉或排骨服用,可以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服用枸杞子则能令人眼睛明亮,视力提升。 4、嗜欲耗精,龟欲固肾。清代的尤乘在《寿世青编》中则强调说:“养生之要,首先寡欲。”过度的欲望,容易导致肾精的耗散。现在社会压力大,很多人非常努力,在很年轻时

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学术经验

名医精萃 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学术经验 李 力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300193) 石学敏,1938年生,天津西郊人。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1964 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高级针灸研究班,1968~1972年在阿尔及利亚中国 医疗队工作,回国后组建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现在成为全 国最大针灸临床研究中心。他主持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和《针刺 手法量学的研究》课题,于1982年和1986年分获天津市级、卫生部级科 研成果。先后到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讲学 20余次,被国外针灸医学界誉为“石学敏旋风”。现任中国针灸学会理事,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市针灸学会会长,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天津市首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2年天津市政府授予著名针灸学专家称号,同年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 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从事针灸工作30余年,精研岐黄,谙熟《灵枢》、《素问》,开拓进取,造诣精深,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严谨的治学作风,治病诲人,孜孜不倦,素为同道所称颂。 识神乱病机 倡醒神大法 30年来,石教授对“神”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得出四点认识,神之所在,脑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体生命一切内在、外在的功能活动;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累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基于这一认识,在中风病的治疗上他创造了“醒脑开窍”针刺法,认为中风病的主要病理机转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致神无所附,肢无所用,并明确指出神伤不仅可直接产生神志方面的变化,而且也可以直接影响各种器官、肢体、筋肉的功能活动,因此,“醒脑开窍”针刺法以其“醒神”和“调神”为宗旨,既可治疗神志昏迷的中风患者,也可治疗单纯肢体功能障碍的中风患者。针刺处方中以内关、人中、三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等穴,并随症加减,治疗中风,每获佳效,据有完整资料的3207例统计,其临床治愈率高达56%,总有效率达98%。 运用醒神和调神大法不仅适应于中风病的针刺治疗,而且在其他各科杂病中,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如治疗顽固性疼痛,石教授根据《素问·灵兰秘典》“主不明,使道闭塞不通”之意,认为疼痛病机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经脉气血的运行又与心的运血、泵血功能和神的调节关系密切。神能导气,气畅则道通,通则不痛,“心寂则痛微”,故治以“调神法”,在原有局部取穴的基础上,重用内关、人中醒神和调神,“调其神,令气易行”,能收“以意通经”而镇痛之效。 寻针刺规范 立手法量学 石学敏教授于1981年首次正式提出“针刺手法量学”这一新概念,并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即针刺作用力的方向;针刺作用力的大小;针刺施术的时间;针刺施术的间隔时间。以此为依据,石教授在研究“捻转”这一基本针刺手法时,提出了捻转补泻手法的 DOI:10.13460/j.i ssn.1005-0957.1994.02.001

孙思邈名言

孙思邈名言 本文是关于名人名言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孙思邈名言 1、阳德乃敷,阴功乃积,南宫度名,北斗落籍。——孙思邈 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孙思邈 3、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孙思邈 4、常言善道,天与之福。——孙思邈 5、夫生民之道,莫不以养小为大,若无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称积小以成大。——孙思邈 6、恣其情欲,则命同朝露也。——孙思邈 7、一事长于己者,不远万里,伏膺取决。——孙思邈 8、神存心手之际,意析毫芒之里。——孙思邈 9、德不足是以贫马,心不足是以死马! --孙思邈 10、饮食有常节,超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孙思邈 11、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长寿。——孙思邈 12、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孙思邈 13、食气者则和静而延寿。——孙思邈 14、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饮食常有节,起居常有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孙

思邈 15、身安寿永事如何,胸次平夷积善多. 。——孙思邈 16、神仙之道难致,养性之术易崇。——孙思邈 17、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浪,人之生灭,事可同然,万法皆空,何不悟矣! 18、道之所在,其德不孤。——孙思邈 19、思韫入神,神存心手。——孙思邈 20、晚而自保,犹得延年益寿。——孙思邈 21、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谓小心也;赳赳武夫,公候干城,谓大胆也;不为利回,不为义疚,行之方也;见机而作,不俟终日,智之园也。——孙思邈 22、积伤至尽,尽则早亡。——孙思邈 23、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孙思邈 24、知治身能治国也。——孙思邈夫爱其民,所以安其国;惜其气,所以全其身。——孙思邈民散则国亡,气竭则身死。——孙思邈 25、所以病苦,人自作亡,非关运也! --孙思邈 26、至精至微,至意深心。——孙思邈 27、仁者守其仁而廉谨也。——孙思邈 28、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孙思邈 29、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孙思邈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孙思邈

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探寻

文章编号:025522930(2001)0720421204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针家精要 石学敏院士学术思想探寻 马岩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300193) [摘 要] 系统地记述了石学敏教授的学术思想。在中医理论上,弘扬针灸,倡导正统,首次对14经脉361个穴位的功效主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阐发经旨,明辨病候,科学地对十二经脉的病候体系进行了破译和阐发,确立了治疗大法和针灸处方,发展了经络学理论。在临床上,倡用“醒神”、“调神”法治疗急危重症;推崇泻血,祛邪扶正;选穴精当,讲究配伍;以神统针,注重感传;针药合用,力求实效;坚持中西医结合,用夏变夷,融西贯中。 [主题词] 名医经验 石学敏3 针灸学 R esearch on Academician Shi Xueminπs Academic Thought M a Yanf an(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ianjin College of TCM,Tianjin300193) [Abstract] Professor Shi Xuemenπs academic thought was introduced.In theories of TCM,he summarizes systematically efficiency and indications of361acupoints of the14channels and vessels,perfects theoretical system of acupoint science, elucidates conception of channels,differentiates symptoms and signs,scientically elucidates the system of symptoms of12 channels,establishes therapeutic principles and prescription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develops the theory of chan2 nels;Clinically,he uses principles of“restoring consciousness”and“regulating mentality”to treat imminent and serious dis2 eases,and has a great esteem for purging blood and strengthening the body resistance to eliminate pathogenic factors;Se2 lects appropriate acupoints and pays attention to acupoint prescription,pays attention to needling sensation propagated a2 long meridians,and combines acupuncture with medicines and insists on integrated treatment of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K ey w ords] Famous Doctorπs Experience;Acup Mox Science 导师石学敏院士系饮誉海内外的著名针灸学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他勤奋求实,博大精深,学验俱丰,尤其善于临床治病,善于用针灸治疗急危重症,广得病家信誉。笔者在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跟从导师学习,亲聆教诲,受益良多。兹将导师的学术思想胪列如下。 1 弘扬针灸,倡导正统 导师非常重视中医基本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尤其尊崇《内经》,他认为《内经》是中医学术理论和原则的渊薮,要学好中医必先通《内经》。多年来,他不遗余力地研究《内经》,并不断以新成果充实、完善自己的学术观点,且用以指导临床实践。去芜存真,刮垢磨光,发皇古义,崇古而不泥古,是导师治学的一条原则。遇有疑难,他尤其重视旁征博引,反复推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加以发扬光大,提出自己的见解。譬如关于腧穴功效主治,历代文献对于腧穴功效主治的认识只是罗列了一些病症,而缺乏用中医理论对穴位的功效进行高度的归纳和总结,以确立其主治证候。导师根据历代文献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首次对14经脉361个穴位的功效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完善了腧穴学的理论体系。 又如关于《灵枢?经脉》篇“是动”、 “所生病”的概念,历代医家认识极不一致,聚讼纷繁,各执一端。对此与真实再现发病症候息息相关并与针灸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问题,导师通过对历代文献的反复研究,又结合大量临床研究,摆脱了诸家之争论,从更高的层次指出:“是动”、“所生病”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对十二经脉及其相联属脏腑由生理转变为病理所产生的各种症状、体征、传变和转归的综合性记述,应包括病因、病位、发病缓急、病程长短、标本、虚实、转归、预后。他将“是动”、 “所生病”的概念进行了具体概括。如表1。 再如,历代针刺手法在刺激的计量方面概念模糊,欠乏规范操作,使得医生难以掌握,并影响了临床疗效的提高。导师认为针刺手法的实施是针刺治疗疾病关键环节,自1981年以来,在中风治疗的基础上总结了九种疾病针刺规律,首先提出针刺作用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步骤

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步骤 由于受到医疗检测水平及医师诊疗技术等多方面的限制,很多难治性高血压被误判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是一项费时、费力、费钱的工作,临床医生应该在具备扎实的临床基础上认真分析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从病史、体格检查、血尿常规、肾脏超声等最简单的信息中寻找继发性高血压的线索。结合临床经验,总结继发性高血压的筛查应遵循以下步骤。 一. 收集临床基础资料 1. 问诊 内容包括: ①患者的高血压病程、严重程度及发展过程; ②药物治疗依从性; ③初次用药的反应(包括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④现服所有药物(包括中草药及非处方药物); ⑤合并的其他临床表现,例如:白天嗜睡、打鼾、阵发性血压升高、心 悸、大汗以及确切的外周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证据等,这些资料可 以引导医生排查难治性高血压的病因。 2. 体格检查 与患者会面及询问病史后,医生将会对患者有一个总体认识,查体要注重患者体型、面容、皮肤黏膜有无皮疹及水肿、口唇是否发绀、咽腔是否狭小、是否有血管杂音、肾区是否有叩痛及四肢脉搏血压是否对称等。 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安排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时临床医师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用最无创、经济、合理的检查方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排查,具体如下。 (1)初级检查 此类检查虽然简单、经济、易行,但能给临床医师提供很多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信息,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尿素氮、肌酐、尿酸、血脂、血糖、血流变、血尿电解质、动态血压、双肾及肾血流超声、肾上腺CT等。 (2)次级检查 在初级检查有相应提示后可结合患者实际临床情况进一步追查继发性高 血压病因,次级检查可能在基层医院无法开展,需要转往上级医院或高血压专科进行筛查。 ①实验室检查常见包括:皮质醇节律、血浆肾素、醛固酮测定、血浆、尿液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血清性激素测定等。 需要强调的是分析上述指标前,应该首先判断有无干扰因素:例如降压药类型、测定时间、体位、女性生理周期等;若有阳性线索,建议安排临床诊断试验进一步确诊。特别是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值作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初筛试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初筛试验阳性后可安排盐水负荷试验、卡托普利试验或氟氢考的松抑制试验进一步确诊。 ②多导睡眠图(PSC)是诊断睡眠呼吸紊乱疾患的一项重要手段:通过对患者睡眠时的脑电、心电、肌电等指标的收集,并监测患者鼻气流、胸廓及腹部随呼吸起伏情况,综合分析后计算出睡眠呼吸指数并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做出诊断及分度,及对中枢性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做出鉴别。此项检查可评估患者实际睡眠状态,及对血压的影响。

国医大师贺普仁护眼小窍门

贺普仁:我的养眼小动作 ─── 编导张颖哲摄像姜可千 【解说】这是一次在医生家中的针灸,扎针的医生看起来年龄已经不小了。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您今年高寿?85,85还能扎针呐?反正这是自己的业务,比较熟练。 【解说】别看年纪大,扎起针来,老人家那是胸有成竹,又稳又准。其实这位85岁高龄还能给人针灸的老人,就是有“神针”之称的国医大师贺普仁。提起他,在针灸界可是大名鼎鼎,他挖掘整理了古代几近失传的火针疗法,把针灸可以治疗的疾病发展到了300多种,他的针法犹如蜻蜓点水,有“天下第一针”的美誉。而我们没想到的是,到了耄耋之年,他还能给患者扎针!除了手上有功夫之外,他说了,还有关键的一点要做到。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那一看就知道那个穴位的准确部位,如果眼神不好往往找不准。 【解说】85岁的贺普仁,腿脚虽然不太方便,但眼神却是出奇地好。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温流长,下廉上廉手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号迎香。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念这些字没问题,都看得很清楚,我也没有花镜,我也没得戴,用不着。 【贺普仁的弟子张馨月】看报纸从来不用老花镜,朋友买了放大镜给他,

家里好几个,有的都落了尘土,也没见过他用过。 【解说】对于贺普仁来说,读书看报不戴老花镜,这都不算什么,老人家还有最拿手的一招儿。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穿针引线的事这都是年轻人的事,我们上了岁数以后呢,很少动针,我想现在我还能穿过去。 【主持人】欢迎收看新一期的《中华医药》。现在有很多人10几岁20几岁眼睛就近视了,而有的呢,40几岁,就有了老花眼,可您再看看贺普仁,85岁了,不仅给患者扎针,读书看报不用老花镜,还能穿针引线,这眼神真让人佩服!您说,他是不是有什么保养的秘诀呢? 【解说】是啊,85岁高龄了还能扎针,看书不带老花镜,甚至能穿针引线,是不是有什么保养的秘诀呢? 【贺普仁的弟子张馨月】贺老经常练功,这几招,他身边的人都知道。 【贺普仁的弟子韩莅】贺老师的养生之道,你根本不用去花一分钱,也不用找什么时间地点都不用,是很随意的。 【解说】看来还真有秘诀,那他练的又是什么功呢?这不,看了会书,贺普仁就要练他的养眼之功了,看着好像是睡着了,可是仔细看,眼睛似乎还在动!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那是转睛,提高视力。就是您闭着眼睛眼球在里面转是吗?对,转悠。怎么转啊?就是要向左、向右,这样来回转。52岁开始到现在,30多年吧。 【解说】这转眼珠,怎么看怎么像是闭目养神,难道这也是个方法吗?贺普仁说,没错,就是这个方法。这还要从30年前说起,他51岁时,作为国际医疗援助队的成员到非洲某国家工作了1年,就在他回国后,学生们发现老师好像有些异样。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原来我的视力很好,1.5以上,看什么东西都是看得很清楚。回国以后就是看字模糊一点。 【贺普仁的弟子韩莅】比方说这有一把椅子,我们正常人眼睛就要绕着走或者把椅子拿开,他呢,冲着那椅子,到跟前才能把椅子挪开,我觉得对他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解说】为什么原先那么好的视力,会突然下降呢?贺普仁回想起来,这可能和在非洲工作的一年有很大关系。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它那个地方热,出汗特别多。汗也是血的一部分,目得血而能视,你这血不充分,不能供应,他视力就必然下降。 【解说】视力下降这么厉害,贺普仁赶紧进行了检查。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经过检查,说是有轻度的白内障。说也没办法治,就等着以后失明了,以后你再做手术,换个晶体就行了。 【贺普仁的弟子韩莅】着急,我们做学生的着急,但是从我们的医术上,我们只是心里着急,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 【解说】弟子们的焦急,并不是没有道理,当时贺普仁的医术已经声名远播,每天来找他求治的患者络绎不绝。 【国医大师贺普仁85岁】上午、下午、晚上,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一旦下班以后,还有好多比较生活困难一点的病人来找我,免费治疗。那个越来越多啊。 【贺普仁的弟子韩莅】好多都是慕名去的,就要求贺老师本人扎,我们学生也帮不上忙。顶多我们帮着消消毒,起起针。 【解说】面对这么多求助的人,尽管眼睛受了些影响,当时他还在坚持给患

孙思邈名言

孙思邈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孙思邈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福者,造善之积也;祸者,造不善之积也。——孙思邈 2、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孙思邈 3、早起,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孙思邈 4、饮食有常节,超居有常度,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孙思邈 5、多愁则心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孙思邈 6、所以病苦,人自作亡,非关运也!——孙思邈 7、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当去礼去圣守愚以自养,斯乃德之源也。——孙思邈 8、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孙思邈 9、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孙思邈 10、常以深心至诚,恭敬于物,慎勿诈善,以悦于人,终身为善。——孙思邈 11、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孙思邈 12、落花无返树之期,逝水绝归源之浪,人之生灭,事可同然,万法皆空,何不悟矣!——孙思邈 13、居其富而失其富,居其贵而不失其贵,祸不及也,寿不折矣!——孙思邈

14、晚而自保,犹得延年益寿。——孙思邈 15、多静坐以收心,寡酒色以清心,去嗜欲以养心。观古训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孙思邈 16、鬼神盖不能为人祸,亦不能致人之福。——孙思邈 17、一事长于己者,不远万里,伏膺取决。——孙思邈 18、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味,省皂纵欲快志,得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孙思邈 19、吾闻善言天者,必质之于人;善言人者,亦本之于天。——孙思邈 20、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孙思邈 21、人资饮食以养身,去其甚者自安适。——孙思邈 22、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孙思邈 23、食啖鲜肴,务令简少。——孙思邈 24、至精至微,至意深心。——孙思邈 25、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疾之速,必凭于药——孙思邈 26、识达道理,似不能言,有大功德,勿自矜伐。——孙思邈 27、存不忘亡,安不忘危。——孙思邈 28、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孙思邈 29、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疗。——孙思邈 30、养性者,不但饵药餐霞,其在兼于百行。百行周备,虽绝

国医大师简介

国医大师资料简介 1、何任,男,汉族,1921年1月出生,浙江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1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 2、邓铁涛,男,汉族,1916年11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38年9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广东省名老中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3、程莘农,男,汉族,1921年8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4、方和谦,男,汉族,1923年12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8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5、贺普仁,男,汉族,1926年5月出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6、李辅仁,男,汉族,1919年6月出生,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1941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 7、路志正,男,汉族,1920年1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39年2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8、郭子光,男,汉族,1932年12月出生,成都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51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9、唐由之,男,汉族,1926年7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研究员,1946年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10、王绵之,男,汉族,1923年10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王玉川,男,汉族,1923年9月出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首都国医名师”。 12、颜正华,男,汉族,1920年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0年7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任继学,男,汉族,1926年1月出生,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1945 年4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吉林省名老中医。14、徐景藩,男,汉族,1928年1月出生,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6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 15、李济仁,男,汉族,1931年1月出生,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名老中医。16、李振华,男,汉族,1924年11月出生,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1943年3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7、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