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 格式:docx
- 大小:8.70 KB
- 文档页数:1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血压升高病症,通常由某些潜在的疾病或原因引起。
由于其病因复杂多样,诊断和治疗相对较困难。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以期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种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包括: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导致体内醛固酮激素水平过高,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2、嗜铬细胞瘤:这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主要发生在肾上腺和交感神经系统,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导致血压异常升高。
3、肾实质性高血压:由肾脏疾病如肾炎、肾盂肾炎等引起的血压升高,患者常伴有肾功能异常。
4、肾血管性高血压:由肾脏血管狭窄或阻塞引起,常见于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
5、主动脉狭窄:由于主动脉狭窄导致的血压升高,患者常伴有呼吸困难、心悸等心脏症状。
6、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由于睡眠期间呼吸暂停或低通气,导致体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与原发性高血压相似,均可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具有更为显著的症状,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可能伴有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症状。
此外,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有助于医生发现潜在的病因。
为了明确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医生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1、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和生化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电解质和激素水平等。
2、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
3、肾脏彩超:可检查肾脏形态和血流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肾脏疾病。
4、动态血压监测:连续监测患者24小时内的血压变化,以评估血压升高程度和波动情况。
5、睡眠呼吸监测:用于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夜间呼吸情况。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结果,以准确判断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
医生还应遵循治疗指南和个体化原则,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高血压是指持续性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某些特定的病因引起的,如肾脏疾病、内分泌异常、药物或毒物的作用等。
因此,对于新发高血压的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以确定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
1.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肾小球疾病: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硬化、肾小球肾病等;•肾小管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性糖尿病、肾小管损伤等;•肾间质疾病:慢性肾间质性疾病、肾结核等;•肾动脉疾病: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硬化等;•内分泌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甲亢、嗜铬细胞瘤等;•药物或毒物引起: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素拮抗剂等;以上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原因,对于高血压的患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以确定高血压病因。
2.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方法2.1 临床检查•血压: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对于可能的继发性高血压需要重点关注,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生化检查:包括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检查;•尿液检查:包括尿常规、微量白蛋白尿、肾小管功能、24小时尿蛋白等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
2.2 实验室检查•血清肾素、醛固酮水平等检查;•垂体-肾上腺轴激素水平测定;•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腰部CT或MRI;通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以为继发性高血压确诊提供参考。
3. 鉴别诊断对于高血压患者,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将其与原发性高血压区分开来。
3.1 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指无明显病因或病因未明确的高血压,其诊断一般需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确定。
3.2 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除了继发性高血压以外,还有一些疾病也能引起高血压,如气道阻塞性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事件、高血钾症等,都可能导致高血压。
因此,在诊断高血压时,医生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针对性的检查和鉴别诊断,以确保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讲义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而非原发性高血压。
正确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一、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区别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无明确病因的慢性病,它是由于多种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导致的。
而继发性高血压则是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通过治疗原发疾病或停用引起高血压的药物来控制血压。
二、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病因1:肾脏疾病:肾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多囊肾等均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1.1 肾实质病变:肾小球肾炎、肾血管炎等肾实质病变可引起高血压。
1.2 肾动脉狭窄:主要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引起。
1.3 多囊肾:多囊肾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可出现高血压。
2:内分泌疾病:肾上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2.1 肾上腺肿瘤:肾上腺髓质肿瘤、肾上腺皮质增生等可导致高血压。
2.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血压主要是由于甲状腺素的作用。
2.3 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常伴有高血压。
3:动脉硬化:动脉硬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4: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会引起高血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激素类药物等。
三、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1:详细病史采集:包括发病年龄、家族史、症状、服药情况等。
2:体格检查:包括血压测量、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等。
3:实验室检查:3.1 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等。
3.2 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血小板等。
3.3 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
3.4 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血细胞总数、血小板计数等。
3.5 电解质检查:包括血钠、血钾等。
4:影像学检查:可进行超声心动图、CT、MRI等检查。
5:功能性检查:如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等。
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思路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血压持续升高的病症,其病因通常可以找到明显的诱因。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更加复杂,因此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首先,要明确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
它是指在某些明确病因的作用下,血压持续升高,这些病因可以是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相较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更加多样,因此治疗上也更加复杂。
在诊断继发性高血压时,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常规检测。
这包括血压测量、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以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身体状况。
如果常规检测发现异常,医生会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肾脏超声、心脏超声等,以了解器官的形态和功能。
此外,基因检测也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手段。
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病因,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然而,基因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仅能检测部分遗传疾病,且费用较高。
针对不同的病因,治疗方案会有所差异。
因此,准确地诊断病因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等,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总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包括常规检测、影像学检查和基因检测等。
通过这些手段,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预防措施同样重要,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等手段,可以有效降低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率。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高血压是全球范围内的常见慢性疾病,其中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特定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了解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和流程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继发性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与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这种疾病。
一、疾病背景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明确病因引起的高血压,这些病因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异常、心血管病变等。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与治疗方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许多健康问题。
在一些情况下,高血压可能是由其他病因引起的,这就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
本文将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些常见病因以及治疗方法。
一、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1. 肾脏问题:肾脏是调节体液平衡和血压的重要器官,一些肾脏疾病可以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例如,肾动脉狭窄、多囊肾、肾实质受累等等都可能引起高血压。
2.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造血干细胞异常或骨髓受损导致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的一种疾病,同时也可以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3. 其他内分泌问题:某些内分泌失调也可能导致高血压。
例如,嗜铬细胞瘤是一种来自肾上腺髓质的肿瘤,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导致血压升高。
4. 肾上腺问题:类似于嗜铬细胞瘤,其他肾上腺相关问题也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例如,库欣氏综合征是由于肾上腺皮质产生过多的皮质醇引起的。
5. 药物使用: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非类固醇抗炎药等)也可能与高血压有关,称为药源性高血压。
二、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针对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进行个体化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 基础治疗:无论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如何,基础治疗都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减少盐摄入、增加运动量、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症状,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2. 靶向治疗:针对不同的继发性高血压原因,可以采取特定的靶向治疗方法。
例如,对肾脏问题引起的高血压,治疗主要集中在解决肾脏本身的问题;对药源性高血压,则需要调整或停用药物。
3. 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改变和靶向治疗无法有效降低血压,医生可能会考虑开具降压药物。
常见的抗高血压药物包括ACE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等。
在选择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最合适的药物。
4. 手术干预:在某些情况下,手术干预可能是必要的。
例如,在嗜铬细胞瘤导致的高血压中,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方法。
继发性高血压名词解释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率较低,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
继发性高血压通常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1. 肾脏疾病:肾脏是调节体内血压的关键器官,肾脏疾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钠潴留,进而导致高血压。
肾动脉狭窄、肾盂肾炎、肾小球肾炎等都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肾脏疾病。
2. 其他内分泌疾病:一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Cushing综合征、髓上腺皮质功能腺瘤等,可以导致肾素-血管
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失调,进而引发继发性高血压。
3. 动脉硬化:血管内皮损伤和动脉硬化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和动脉硬化会导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高血压。
4. 妊娠合并疾病:妊娠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可能导致妊娠较早期出现高血压和蛋白尿。
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子痫前期或子痫,对母体和胎儿均具有严重的风险。
5. 药物和物质引起的高血压:一些药物、化学物质或毒素的使用或接触,如口服避孕药、非甾体类抗炎药、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样药物、酒精和可卡因等,可能会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关键在于明确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这可能包括治疗原发疾病、降低血压药物的使用或改变生活方式。
同时,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也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针对性的降压药物。
总之,继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在治疗上应尽早明确病因,以便针对性地治疗。
什么叫做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特定原因引起的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即原因不明确的高血压)有所不同。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是指高血压是由可识别的病因引起的患者。
.继发性高血压可能是由一些疾病、药物或其他因素引起的,这种类型的高血压通常可以通过识别和处理引起它的原因来治疗。
常见的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肾脏病变肾脏病变是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
肾脏负责过滤血液、维持体内水盐平衡,一旦肾脏功能受损,就可能导致高血压。
例如,肾脏疾病如肾动脉狭窄、肾实质疾病等都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患有疾病也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个常见原因。
肾上腺激素是调节血压的关键物质,肿瘤,如嗜铬细胞瘤、鞘膜下肿瘤等,可能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进而引起高血压。
药物诱导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高血压,称为药物相关性高血压。
例如,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等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压。
神经性高血压神经性高血压是指由某些神经系统失常引起的高血压,常见原因包括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等。
妊娠性高血压孕妇在怀孕期间可能发展出高血压,这种情况称为妊娠性高血压。
如果未能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子痫前症,危及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如何识别继发性高血压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医生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
以下是识别继发性高血压的一些常用方法:1.病史调查:询问患者是否存在慢性肾脏疾病、肾上腺疾病、妊娠史等。
2.影像检查:如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排除肾上腺肿瘤等情况。
3.实验室检查:包括检查肾功能、电解质、24小时尿蛋白定量等。
4.药物诱导性高血压的诊断:确认患者是否存在因药物引起的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治疗继发性高血压的首要任务是处理引起高血压的根本原因。
根据具体病因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肾上腺疾病治疗:对于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或者药物治疗来控制病情。
继发性高血压是怎么回事?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继发性高血压的病理病因,继发
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一、继发性高血压病因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主要有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血管病变、颅脑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焦虑症也是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1、肾脏病变,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
2、大血管病变,如大血管畸形(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多发生于妊娠晚期,严重时要终止妊娠;
4、内分泌性病变,如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5、脑部疾患,如脑瘤、脑部创伤等;
6、药源性因素,如长期口服避孕药、器官移植长期应用激素等。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继发性高血压病因,继发性高血压是
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相关内容叙述,更多有关继发性高血压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继发性高血压”找到更多扩展内容,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您!
第1 页。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二)引言概述: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已知疾病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其治疗需要针对原发病治疗。
本文将就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第二部分进行介绍,包括5个大点,分别是X病引发的高血压、Y病引发的高血压、Z病引发的高血压、A病引发的高血压和B病引发的高血压。
第一大点:X病引发的高血压1. X病概述2. X病与高血压的关系3. X病引发高血压的机制4. X病引发高血压的常见症状5. X病引发高血压的治疗方法第二大点:Y病引发的高血压1. Y病概述2. Y病与高血压的关系3. Y病引发高血压的机制4. Y病引发高血压的常见症状5. Y病引发高血压的治疗方法第三大点:Z病引发的高血压1. Z病概述2. Z病与高血压的关系3. Z病引发高血压的机制4. Z病引发高血压的常见症状5. Z病引发高血压的治疗方法第四大点:A病引发的高血压1. A病概述2. A病与高血压的关系3. A病引发高血压的机制4. A病引发高血压的常见症状5. A病引发高血压的治疗方法第五大点:B病引发的高血压1. B病概述2. B病与高血压的关系3. B病引发高血压的机制4. B病引发高血压的常见症状5. B病引发高血压的治疗方法总结: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具体的治疗,因此准确诊断和治疗原发病是关键。
针对不同病因引发的高血压,合理运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法是有效控制高血压的策略。
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加强自我管理,控制危险因素的存在,以提高疗效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综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控制并改善继发性高血压的病情。
常见继发性高血压的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高血压,相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来说,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更加明确。
本文将对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介绍。
1.肾性高血压1.1 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性高血压1.2 肾血管性高血压1.3 肾小管功能障碍引起的肾性高血压2.肾上腺性高血压2.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2 肾上腺皮质增生2.3 肾上腺髓质肿瘤3.垂体性高血压3.1 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瘤3.2 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瘤3.3 垂体后叶素瘤4.甲状腺性高血压4.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4.2 甲状腺毒性结节5.广泛性血管炎引起的高血压5.1 多动脉炎5.2 多肌炎5.3 冠状动脉炎6.药物性高血压6.1 口服避孕药物引起的高血压6.2 抗抑郁药物引起的高血压6.3 激素类药物引起的高血压7.妊娠性高血压7.1 妊娠期高血压7.2 妊娠合并糖尿病引起的高血压7.3 妊娠合并子痫前期引起的高血压诊断:●完善病史采集,包括家族史、药物使用史等。
●体格检查,注意寻找与继发性高血压相关的体征。
●相关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电解质、甲状腺功能等。
治疗:●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治疗,如外科手术、药物治疗等。
●控制血压,可以选择降压药物,具体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注意饮食调理,减少盐的摄入,避免高脂、高糖饮食。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1.法律名词及注释:1.继发性高血压:由其他疾病或因素引起的高血压。
2.原发性高血压:无明确病因的高血压,也称为 essential hypertension。
3.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的狭窄导致肾脏血流减少。
4.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分泌醛固酮过多的疾病。
5.垂体前叶生长激素瘤:垂体前叶分泌生长激素过多的肿瘤。
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的疾病。
7.多动脉炎:累及多个动脉的炎症性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处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0亿人口患有高血压。
除了由遗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引起的原发性高血压外,还有一类被称为继发性高血压的疾病。
本文将就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和处理进行探讨。
一、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某种具体疾病导致的高血压,这种形式占据了所有高血压患者中很小的比例,但它却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和重视。
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如下:1.肾脏异常:肾动脉硬化、多囊肾、肿块或肾实质疾患等均可能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2.内分泌失调:垂体腺或甲状腺功能异常,如库欣氏综合征、甲亢等,可能导致继发性高血压。
3.药物或物质使用:某些药物如口服避孕药、激素替代疗法和非甾体消炎药等,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生。
4.妊娠相关高血压:孕期高血压或子痫前期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之一。
5.神经系统异常:脑肿瘤、脑出血等与神经系统有关的疾病也可能引起继发性高血压。
二、处理继发性高血压的方法对于患有继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及时诊断和合理处理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针对不同病因的治疗方法。
1. 肾脏异常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如果肾动脉硬化严重或有明显阻塞,可能需要进行肾动脉内支架成形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囊肿或肿块等结构性问题,可以考虑外科手术切除。
此外,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限制盐摄入、戒烟、控制体重和定期运动。
2. 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对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患者,可以通过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来纠正代谢紊乱并降低血压。
而库欣氏综合征的治疗则是通过手术切除肾上腺肿瘤或使用药物来阻断皮质醇的合成和释放。
3. 药物或物质使用导致的继发性高血压:当发现某种药物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时,医生可能会建议停止使用或更换其他替代药物。
例如,如果避孕药是导致高血压的原因,则需要考虑其他可靠的避孕方法。
4. 妊娠相关高血压:妊娠相关高血压通常会在分娩后自行缓解,但仍需密切监测患者情况以防并发症。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疾病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xx-5-22 王锡信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
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
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
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
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
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
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
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
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
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
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80%,其确切原因还不清楚。
而继发性高血压比较少见,大约占高血压的10%~20%,是指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高血压。
只要治愈了原发疾病,高血压也就会随之消失。
因此,血压增高的病人首先要确定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那么,哪些情况易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呢?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
前者多为先天性,肾动脉狭窄是其主要病因,患者年龄较轻,血压增高显着,对各类降压药疗效差;后者主要因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结缔组织病、多囊肾等引起,病人尿液检查时常可发现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内分泌性高血压:主要由肾上腺疾病引起,常见的有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嗜铬细胞瘤。
皮质醇增多症病人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面红,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化验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尿中钾含量增高,病人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
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压为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大主症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性高血压:妊娠时机体发生一系列生理性变化,可使孕妇血压增高。
胎儿娩出或中止妊娠后,病情自行好转。
一般常发生在妊娠24周以后,早者可发生在妊娠20周时。
主要表现有三大特征:水肿、高血压、蛋白尿。
严重时发生抽搐或昏迷,危及母子生命。
多发生于身体矮胖、贫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女性或气候骤然变冷时。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
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无血压。
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
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
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
5.药物性高血压:有许多药物可引起血压升高,患者长期服用可以引起高血压,严重者可发生心、肾合并症,引起不良后果。
有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强的松、丙酸睾丸素、苯丙酸诺龙等;避孕药;甘草类制剂;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拟肾上腺素药(如盐酸麻黄素),以及苯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其他药物如消炎痛、利他林、甲状腺素制剂、碳酸氢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