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部编版
- 格式:pptx
- 大小:1.26 MB
- 文档页数:16
《咏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首诗,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旨在春天来临之际,让学生随着文本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学情分析:大多数孩子已经能熟读、甚至背诵这首诗《咏柳》了。
所以,我主要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手中的学习工具自学古诗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目标:1、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3、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习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1、师:春天是个动和静相结合的季节,它像一位天使,悄悄的来到人间;它像一位画家,描绘出五彩斑斓的图画;但是它更像是一首诗,如梦般甜蜜,如酒般香醇。
在你心目中的春天是个什么样的呢?2、我们以前还学过许多描写春天的古诗,你能背诵几首吗?3、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春天的吧?师板书课题《咏柳》生书空,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古诗的方法这是一首古诗,还记得我们学习古诗的方法吗?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三、解诗题我们以前学过一首诗叫《咏鹅》,咏鹅的意思是赞美鹅,那咏柳的意思就是?如果我想赞美梅花和杨树会怎么说呢?所以“咏”的意思是什么呢?那就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来读一读课题吧。
四、知诗人对于作者,你了解些什么呢?指名说。
看一看老师给你们的补充。
五、读诗文作者是怎样描写柳树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1、自由朗读古诗,一定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四名同学轮流读2、听你们读后,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范读。
说一说老师读的和你们读的有什么不同?3、同桌互读4、师生共读5、加动作读6、齐读六、明诗意1、读诗呢,不仅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来,说一说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感觉?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赞美柳树的?2、课件出示第一句(1)从这一句的哪些词可以看出柳树的美?师板书:碧玉丝绦(2)你能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吗?(3)解释“碧玉”的另一种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叶【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叶【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咏柳叶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
2. 帮助学生理解诗中描绘的柳叶形象。
3. 培养学生欣赏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4. 启发学生联想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1. 研究和理解咏柳叶这首诗的内容。
2. 培养学生对柳叶形象的感知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材。
2. 咏柳叶这首诗的课件或诗歌印刷材料。
3. 柳叶样本或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研究的内容,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
欣赏诗歌(10分钟)- 展示咏柳叶这首诗的课件或诗歌印刷材料。
- 播放朗读该诗歌的音频或老师自己朗读。
- 引导学生跟读、朗读,让他们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分析诗歌(10分钟)-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描述词语和表达方式,让他们理解作者的表达意图。
- 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柳叶的特点和形象。
观察实物(15分钟)- 准备柳叶样本或图片,并展示给学生观察。
-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柳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 让学生描述柳叶的形象,并比较诗中描绘的柳叶形象。
自由表达(15分钟)- 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对柳叶的感受和想象,可以使用诗歌、画画等方式表达。
- 分组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
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的诗歌,培养其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 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观察自然中感受诗歌的美。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感。
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读懂一些浅显的诗歌。
《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对诗句内容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品味诗歌意境。
教法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并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展开想象,开拓思维。
教学准备:微课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以优美的及生动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再问学生你能背出一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
再引出这首诗,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认读生字,反复朗读我首先请学生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然后我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咏、妆、绦”等生字,指导学生写好“裁”等难写的字。
《咏柳》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教师的讲解等方法,能够借助诗歌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以及画面美。
四、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讲解、创设情境法、情感诵读法五、教具: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伴随着温暖的阳光,我们又进入了美丽的春天,谁来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眼中的春天真丰富多彩。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图片。
出示课件。
这是老师眼中的春天:柳芽的萌发,意味着万物复苏,柳树是报春的使者,是春回大地的信号。
那么不但我们喜欢春天,古人也喜爱柳树。
(板书:咏柳)学生齐读课题。
(二)、讲授新课1、刚才我们读了课题,你从课题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出示作者简介。
读了之后你想问什么问题?通过同学们的回答,老师发现你们越来越爱学习了。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听一听这首古诗。
2、面对这么美的景色,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就让我们在字里行间里去细细品味。
小组讨论字词的意思。
同学们小组讨论的非常激烈,我们来分享一下彼此之间的收获吧。
想让一个学生读读这首诗。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似。
它也读对了。
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下面我们来看着节奏来试试读读。
读出来节奏,读出来味道,刚才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把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一起解决吧。
下面理解词语的意思。
(1)碧玉(2)一树高。
一树高而不说一高树,就是我们古诗中押韵、倒装。
把一高树写成一树高是为了诗尾的押韵,现在谁来再读读这首诗,注意押韵的几个字,这几个押韵的字要读的饱满,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3)万条(4)丝绦(5)细叶(6)裁让学生上来表演。
这首诗中谁裁出来什么?3、自己读读想想讨论讨论就把这首诗读懂了,现在带着你的理解,谁再来读读这首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1】篇〗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1、《咏柳》插图;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1、复习所学;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
(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3、认读生字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
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
(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1、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2、组织自学;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
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
3、师生交流;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4、分析全诗;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古诗二首《村居》《咏柳》教案1. 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莺、拂、堤” 等 11 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能够理解诗歌的大意。
3. 体会诗歌的语言美以及画面美,能够借助诗歌所描述的景物特点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理解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形成诗歌文化积累。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大意,感悟诗歌的美好意境,体会春天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高鼎、贺知章的资料;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村居课时目标:1. 会读“莺、拂、堤” 等 5 个生字,会写“诗、村、童” 3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村居》。
3. 理解诗歌大意,感受春天的景物之美以及孩子们放风筝的有趣画面,体会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课件播放一组春天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我看到地上的小草已经变绿了,看上去就像是铺了一块绿色的大地毯。
生:小河边柳树开始发芽了,好像是美丽的姑娘在对着河水梳长头发呢!生:我还看到燕子在天空中快乐地飞翔。
师:孩子们,你们不仅看得仔细,还说得生动形象,从你们的描述中,老师感受到了美好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接下来,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看看古代诗人们眼中的春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情形。
2.板书诗题:古诗二首,引导学生跟随教师书空课题,注意生字“诗” 的正确书写及朗读(翘舌音、整体认读音节) ,其中右边的三笔横画之间要做到等距,且第二笔横画要长于另外两笔。
同时引导他们在课后田字格内将“诗” 字进行描红并临写两遍。
3.过渡引入:接下来,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村居》,它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
课件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准诗题中“村” 的读音(平舌音“cūn” )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必背古诗词鉴赏——咏柳咏柳/ 柳枝词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鉴赏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今绍兴)永兴(今浙江萧山)人,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是谁都能欣赏的。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
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春天来了》中的《咏柳》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诗歌背诵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柳树发芽、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细节: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柳树,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
细节: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调、情感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细节: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
4. 句子解析:分析诗句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细节:结合图片、动作表演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句的意境。
5. 课文理解: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细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诗歌背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细节:采用分组、个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细节: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咏柳》2. 内容:课文生字词、重点句子、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3)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柳树。
2. 答案:(1)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