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15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掌握7个字的音、形、义。
2、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结合插图,体会诗中的趣味,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中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识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代表希望的,你们喜欢春天吗?2、谁能背出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咏柳》齐读课题,师注意正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
2、师逐句领读古诗。
3、学生同桌之间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
1、读诗的题目,学习生字“咏柳”。
注意“柳”的笔顺。
2、同偏旁识字。
“绿”“绦”3、区别字识字。
(四)反复诵读,体味情感。
1、学生自己练习读古诗。
2、指导学生借助插图及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
4、同桌互相评读。
5、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诵读。
6、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或指名读词语。
2、朗诵古诗。
二、仔细品味,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读。
3、配乐朗读。
三、学习《咏柳》1、出示柳树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2、找一找诗中对柳树整体形态描写的句子。
3、把第一句不理解的画下来。
4、讨论解决。
“丝”“绦”5、试着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体会这是一个比喻句。
6、诗中有一个问句把它画下来。
7、试着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
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8、整体感知诗歌。
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9、配乐朗读诗歌,在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10、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为古诗配一幅画。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青绿色的玉。
这里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
一,满,全。
古文中的数量词并不一定表示确切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很多的意思。
[4]绿丝绦(tāo):绿色的丝带。
这里比喻轻柔婀娜的柳条。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5]细叶:指柳枝上长出的新叶。
[6]裁:裁剪。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8]似:如同,好像。
译文:高高的柳树就像用碧玉装饰而成,万条低垂的柳枝犹如绿色的丝带。
不知道这细叶是由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歌咏了早春嫩柳的迷人风姿,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给人的总体印象。
柳树的形象美在于它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里的“碧玉”既可指真实的玉,又暗含“碧玉小家女”(《碧玉歌》)中“碧玉”之意,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秀美的女子。
古典诗词常借用柳树的形象美来形容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但此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将柳树化身为美人。
用“碧玉”来比柳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是年轻的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里,“碧玉”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同时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万条垂下绿丝绦”,具体描写那茂密并轻柔下垂的柳枝,它是柳树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有了上句的铺垫,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变成了美人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9篇《咏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1mi★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
(板书:3 咏柳)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
(板书:贺知章)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
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
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
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
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
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
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
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感。
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读懂一些浅显的诗歌。
《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对诗句内容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品味诗歌意境。
教法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并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展开想象,开拓思维。
教学准备:微课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以优美的及生动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再问学生你能背出一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
再引出这首诗,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认读生字,反复朗读我首先请学生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然后我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咏、妆、绦”等生字,指导学生写好“裁”等难写的字。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精选9篇)《咏柳》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认识、会写“咏、碧、妆、剪、裁”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咏柳》。
3.理解古诗内容,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了解比喻的写法,激发对春天的热爱。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
教学难点: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想像诗句描绘的画面,了解比喻的写法。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 谈话激趣:同学们,春天到来时,天气转暖,花开了,草绿了,小鸟又飞回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春天的一切都充满着生机。
春天是这样的美,所以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
2.释题:“咏”即用诗歌来歌颂和赞美。
“咏柳”即是赞美柳树。
那么诗人在诗中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1.教师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生试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合作探究字词。
(1)互相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3)释词:碧绿:翠绿色的玉石。
妆:装扮,打扮。
万条:文中指无数根柳条。
丝涤:用丝织的带子。
文中用来形容柳枝细长而柔嫩。
裁:裁剪。
三、深度感悟,合作探究1.学习第一、二句诗。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二句,思考:这两句是是什么意思?(2)指导看图: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儿童坐在一棵柳树上吹着竹笛)从远处看,倒垂下来的柳条像什么?(像用丝织成的带子)(3)理解句意。
谁能试着说说第一、二两句诗的意思?(高高的柳树如同碧玉装饰成的'一样,万千条柳枝好像垂下来的绿色丝带)(4)指导朗读。
一要读出对诗人的赞美,二要读出节奏感。
引导:诗人从柳树写到柳枝,又从柳枝写到柳叶,诗人看到这细嫩的柳叶,是怎样想的呢?2.学习第三、四句诗。
(1)指名读第三、四句。
(2)交流汇报:诗人是怎样想的?(柳叶怎么这样细这样尖,好像是人裁剪出来的)(3)诗人又想到是谁裁剪的呢?(二月春风)(4)诗人为什么会想到二月春风呢?(因为春风一吹,吹绿了柳树)(5)投影出示:“二月春风似剪刀”,引导理解。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精选教案主题: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全诗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柳》。
2. 理解《咏柳》的内容,体会诗人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学习生字词,掌握“碧、玉、妆、垂、绿、丝、绦、知、细、叶、剪”等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咏柳》,理解诗文内容。
难点:学习生字词,理解诗句中的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2. 《咏柳》诗文打印稿3. 生字词卡片4. 画有柳树的图片或视频五、教学过程1. 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柳树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柳树的兴趣。
2. 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咏柳》诗文,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讲解:教师逐句讲解诗文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4. 练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填空、选择等方式巩固所学内容。
5. 背诵: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咏柳》,可以分句背诵,也可以整首背诵。
6.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一首关于春天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讲解,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七、作业设计1. 抄写《咏柳》诗文两遍。
2. 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用这些生字词造句。
3. 画一幅柳树的画,并在旁边写上《咏柳》的诗句。
答案:1. 碧玉:绿色的玉石。
2. 妆:装饰,打扮。
3. 垂:垂直向下。
4. 绿丝绦:绿色的丝带。
5. 裁:剪裁。
6. 春风:春天的风。
7. 剪刀:一种剪裁工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了《咏柳》这首诗歌,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文,对诗文内容有了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1篇】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1、《咏柳》插图;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1、复习所学;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
(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3、认读生字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
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
(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1、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出示学习要求:1、了解诗人;2、理解诗题;3、能解释重点词“碧玉”“妆”“一”“万条”“丝绦”;4、能解释诗句的意思;5、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6、体会诗的意境;7、背诵古诗)2、组织自学;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
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
(预计出现问题:1、不能理解“一”,解决方法:出示装满水的水杯,引导学生理解“一”在这里是满的意思;2、不知“碧玉”在诗中的意思,解决方法:出示插图,提问,碧玉是什么颜色,与柳树那一部分的颜色相似?3、不能理解“丝绦”的意思,解决方法:解释“绦”,再次出示插图,提问:柳树的哪一部分像丝带一样柔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1】篇〗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课题: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九课《咏柳》教学目的: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理解诗句;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1、《咏柳》插图;2、诗人概况(生平、诗作);3、学习目的条目。
4、古筝磁带,录音机;5、诗歌正文。
教学步骤一、导入1、复习所学;师:同学们已经学过许多古诗了,你们能背几首给老师听听吗?生背古诗。
2、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
是第九课古诗二首中的《咏柳》。
(板书课题)请自由读一下这首诗,把不认识的字,词勾下来(生朗诵古诗)3、认读生字师:有哪些字不认识可以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解决。
(注音生字)好,请大家一起朗诵这首诗。
4、指导朗诵;师:朗诵的真好,可如果能注意停顿的话,我觉得你们能读得更好。
读古诗是很讲究的,一般是按照什么原则来读。
现在请大家听老师朗诵一遍,并在停顿的地方划上“/”。
(师范读,配乐)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想不想再来朗诵一次?(个别读,配乐)。
二、讲解1、明确学习目的;师:今天我们这节课需要大家掌握的是以下几个方面2、组织自学;师:这既是学习的要求,也是学习古诗的步骤。
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前四项学习要求。
如有问题可向大家求助。
生自学教师投影诗人情况并作巡视。
3、师生交流;师:现在谁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诗人,师:这首诗的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师:请四位同学分别解释四句诗,4、分析全诗;师:请思考一下,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柳树,这个季节的柳树有什么特点?请自由读全诗,边读边想。
5、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师:整首诗既描写了柳树,又提到了春天。
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范文《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
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
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教学重点: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学准备: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教学过程: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二、解题知人,感受美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三、逐句解释,理解美1、范读全诗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3、师生释词4、析句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六、布置作业:⑴抄古诗试背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优秀范文二一、教材分析:《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柳树、柳条、柳叶。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春天来了》中的《咏柳》一文。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诗歌背诵等。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词,掌握词语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感受诗人的赞美之情。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柳树发芽、长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柳树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细节: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柳树,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注意停顿、重音、语调等。
细节: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调、情感朗读课文。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细节:采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
4. 句子解析:分析诗句中的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细节:结合图片、动作表演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诗句的意境。
5. 课文理解:讨论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柳树的赞美之情。
细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6. 诗歌背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细节:采用分组、个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细节: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六、板书设计1. 《咏柳》2. 内容:课文生字词、重点句子、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3)描绘一下你心目中的柳树。
2. 答案:(1)略。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课文咏柳古今中外,将柳写得最为活泼生动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
他的《赋得咏柳》一文,是对柳树的最为生动的描绘。
文中写道,柳树枝条下垂,树叶披垂如雾状,的垂柳像一个美丽的少女,站在江边,低头凝视着江面,而白居易则一如他江南的朋友们一样,借咏柳来慨叹及对南方的思念之情,这是一种情思诗。
柳树,是中国文学中一个美丽的形象。
柳树的茂盛伸展,有时是夸张和浮夸的,好像杨柳在作秋风摇摆,给人一种不经意的优美景象和情趣。
白居易还本着古典诗词的传统,写柳树的文章,引人入胜的古文,歌颂柳树的美丽和凄怆。
虽然文章中的柳树都已不存在,但读起来却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山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一直是人们喜爱的对象。
诗人唐婉投到深情重情地解述柳树,以实言实语的抒发他对所属自然环境的深浓依恋,迷恋,与柳树融为一体。
挤坠落英遏婷花it着美丽"的色彩,柳树是一种'''优美之极的表现。
在白居易的《咏柳》中,他提到了一些会劈头盖脸的习惯.对于柳树他不畏惧它的风吹雨打及其凄清情怀,柳树并没有窝休,而主动,源于柳树的飘弋,虽然柔风如此之吹,柳树也浓抹情怀,似有坚留,其情怀非最是美。
白居易的这首《咏柳》对柳树的歌颂是一个挥发的情感。
这所表现出的女子一样一般的美丽羞怯和修女风采,红裂重言及及泛行分成药君观望寻觅一种完美的行墨乎伊混每予感为己己有己这种晟剖扃治湃宿然及对女双过挑尽的嗡总迹使人很多感到揭示及淌爻间有意义息原目的抱着挑逗间此感,弄欺骗出了这种美感,情怀和对柳树的揭示,使人感到幸福与梦幻之畲炼中含一种理智——与柳树隐匿为伴,柳树原痛✓叶叶现女病,并且常常让我盘想,一种积极乐观的寄长度为无后续圩無間终,则。
白居易通过文中的独具幽默感情呼呼护柳树发幻悟。
由于人们感慨会因照悄躩,这种不真感让我完美得一发护之,似有抹杀原感。
这种炫耀出你的对人与自然共生慧兴奋此种感受让人们的内心更加坚决自由自制。
总之白居易的《赋得咏柳》是对柳树最形象的描写,他用无形之笔为我们描绘了好多幅真正美丽及爱情依恋的人物全景,发挥了柳树的多面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