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压缩性骨折做骨水泥手术的优缺点
- 格式:docx
- 大小:46.89 KB
- 文档页数:4
打骨水泥的十大坏处咱先说说这打骨水泥后的疼痛问题。
你想啊,本来骨头就有点毛病才去打这个,可打完了呢,那疼可没立马消失,反而有时候像个调皮的小恶魔,在伤口那附近时不时就捣捣乱。
就像有个小锤子在轻轻敲打,那种疼不是特别剧烈,但就是丝丝拉拉地让你不舒服,干啥都得小心翼翼的,这多闹心啊。
再讲讲它对身体的影响。
骨水泥这东西,毕竟是个外来的玩意儿,放到身体里,身体有时候就会不乐意。
就好比家里突然来了个陌生客人,身体这个主人就得花精力去适应它。
有的人打了骨水泥后,身体的免疫功能就像个小战士突然接到了新任务,变得有点乱套,可能会出现一些小炎症,这儿肿一块,那儿红一片的,看着都心烦。
还有啊,打骨水泥可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一劳永逸。
它的持久性就像那保质期不太长的食物。
过个几年,说不定就得重新折腾。
你以为受一次罪就完事儿了,哪知道后面还得惦记着它是不是又出问题了。
这就像一颗不定时的小炸弹,不知道啥时候又得去医院报到,又得花钱又得遭罪。
而且啊,打骨水泥的过程也不轻松。
躺在手术台上,心里就七上八下的。
医生在那操作,自己就只能干等着,那种感觉就像自己是案板上的鱼,只能任人摆弄。
手术中要是有点啥小意外,虽然医生会处理,可自己心里的担忧就像那野草一样,蹭蹭地长。
从恢复的角度看,打了骨水泥后,活动也没那么自由了。
以前能蹦能跳的,现在得小心翼翼。
就像被戴上了一个无形的枷锁,干啥都得想着骨头里有这么个特殊的东西。
想出去旅游走走吧,心里都得合计合计,这一路颠簸会不会对打了骨水泥的地方有影响,这多影响生活的乐趣啊。
另外呢,打骨水泥的费用也不低。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辛辛苦苦挣的钱,一下子就得拿出不少来做这个手术,就像自己的小金库被挖了个大口子,往后的日子都得勒紧裤腰带。
还有啊,打骨水泥后的复查也是个麻烦事儿。
得定期往医院跑,就像上班打卡一样准时。
要是忘了或者没去,心里就像揣了只小兔子,七上八下的,生怕骨头又出啥毛病。
每次复查都得做各种检查,又费时间又费精力。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简介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是一种用于治疗脊椎疾病的外科手术器械。
该器械由骨水泥和椎弓根螺钉组成,可以通过固定和加固脊椎结构,达到治疗和稳定脊柱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优势和风险。
原理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点:1.切除椎弓根突:手术中会切除部分椎弓根突,以提供插入螺钉的通道。
2.插入螺钉:通过特殊的手术工具,将椎弓根螺钉螺旋地插入到椎弓根内部。
3.注射骨水泥:通过注射器将骨水泥注入到椎弓根内部,填充空隙并强化螺钉的稳定性。
4.固定脊椎:骨水泥固化后,会形成一个坚实的骨结构,增加螺钉与椎骨之间的力学连接,从而稳定脊椎,达到治疗效果。
使用方法以下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的使用方法:1.手术准备:患者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确保骨质良好。
术前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2.手术操作:患者在全身麻醉下,通过背部切口进入手术部位。
医生根据预先设计的手术方案,依次进行切除椎弓根突、插入螺钉和注射骨水泥。
3.恢复和康复: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和功能锻炼。
患者需遵医嘱,避免剧烈活动和劳累。
临床应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在脊椎外科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情况:1.椎体压缩骨折:在老年人中,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容易发生椎体压缩骨折。
使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进行治疗,可以减轻疼痛、稳定脊柱。
2.脊柱肿瘤:肿瘤可以破坏椎骨的结构,导致脊柱不稳定。
利用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可以固定脊柱,减少疼痛,延缓病情进展。
3.脊柱侧凸:脊柱侧凸是一种常见的脊柱畸形,会导致脊柱曲度增加,影响身体形态和功能。
通过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进行矫正手术,可以稳定脊柱并减轻症状。
优势和风险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相比传统的手术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微创性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
•快速疼痛缓解:骨水泥填充后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
屡次椎体成形术骨水泥心肺栓塞1例报告引言: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骨质疏松症及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方法。
尽管该手术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并发症却时有发生。
我们在此报告一例因屡次椎体成形术导致的骨水泥心肺栓塞的病例,以此提示临床医生对该并发症的高度警惕。
病例介绍:患者为一名67岁的女性,有高血压、高血脂及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
由于腰椎骨折导致了明显的腰痛和行走困难,她接受了3次椎体成形术以稳定患处椎体。
手术中使用了骨水泥填充椎体空隙。
手术过程中患者病情稳定,手术顺畅完成。
然而,在第三次手术结束后的数小时内,患者突发严峻呼吸困难、胸闷、心悸和咳嗽等症状。
体检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并出现低血压。
心电图显示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疑为骨水泥心肺栓塞的可能性较大,迅速予以抗栓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谈论:骨水泥心肺栓塞是椎体成形术的罕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
据已有探究显示,骨水泥进入椎体四周血管系统,通过静脉循环进入肺血管系统,形成栓塞。
此外,高压注射、大量用量、屡次手术等因素也增加了发生骨水泥心肺栓塞的风险。
本例中,患者接受了屡次椎体成形术,使椎体四周血管系统的毁伤可能性增加。
在手术过程中,骨水泥被注入椎体空隙,但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技术不当、椎体结构异常),骨水泥进入了血管系统,形成了栓塞。
异常的骨水泥位置可能导致血栓被患者体内的溶栓酶或炎症反应所激活,加速栓塞的形成。
结论:本例报告提示临床医生在进行椎体成形术时,要极其关注骨水泥心肺栓塞的可能性。
术前如有相关危险因素,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术前筹办,确保手术的可行性。
手术过程中,要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防止骨水泥进入血管系统。
对于术后可能发生的心肺症状,医生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准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我们需要进一步的探究来探究骨水泥心肺栓塞的发生机制,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最大限度地防止该并发症的发生。
同时,临床医生也应对该并发症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熟识,提高其识别和治疗能力,从而为患者的安全和康复作出贡献综上所述,骨水泥心肺栓塞是一种罕见但严峻的并发症。
骨水泥有没有副作用,骨水泥对人体的意义是什么?
文章导读
骨水泥是用来修复创伤和填充病变部分的,可以通过填充的方法,帮助我们的
身体达到最佳的功效,但是在给人体进行填充的过程当中,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比如患
者可能会因为骨腔内的压力升高,而导致脂肪滴进入血管,引起栓塞的问题,每一个人的
骨骼不同,所以在使用过程当中,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需要特别小心,做好注意事项的
准备。
应用及发展
当然,骨水泥也有一些缺点,如填充时偶尔可引起骨髓腔内高压,致使脂肪滴进入血管,引起栓塞。
另外,它毕竟与人体骨骼不同,时间过久,人工关节仍可能发生松动。
为
了克服骨水泥的缺点,更好地为病人造福,医生和技术人员正从多方面加以改进提高。
一
方面改进材料配方,另一方面改进置换技术。
如采用专门的骨水泥枪进行填充,放置减压管,可以减少并发症,且更为安全。
再如在骨水泥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骨粒,日后骨粒吸收,人体骨骼组织即慢慢长入骨水泥内部,可达到自身固定的目的,不易松动。
相信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骨水泥更将受到医学界的青睐。
相关
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由于创伤或病变,可能"报废",这时医生常将"报废"关节切除,换上人造关节。
人体关节是具有活力的器官,换上的人工关节,都是无活力的假体。
如何
以死代生,"弄假成真",将两者牢固连接,并保持日久天长也不松动呢?医生便想要发明一种特殊的材料,专门用来固定人工关节。
研究进展
经过多年研究,骨水泥在20世纪60年代初终于问世。
为了便于保存、运输,骨水泥。
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护理摘要]目的总结骨水泥注入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30 例患者术前、病情观察、术后护理,进行康复指导及出院指导。
结果术后患者疼痛得到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结论经骨水泥注入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精确、完善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注入成形术;护理骨质疏松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之一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骨水泥注入成形术,是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应用骨穿针经过皮肤穿刺到病变椎体,然后将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椎体再塌陷,以减轻腰部疼痛的目的。
术后护理对改善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临床资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
男10 例,女20例。
年龄58-78岁,平均67岁。
均出现背部严重疼痛,脊髓压迫症状,日常生活受到影响,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
经x 线及MRI 扫描确诊。
1. 2 手术方法: 患者采取俯卧位,选择局部麻醉,在c臂x光机监控下,应用穿刺针穿刺到椎体的前1/3或中1/3后注入骨水泥,视具体情况灌注骨水泥4-8ml,灌注时仔细观察有无骨水泥渗漏,拔除穿刺针,无菌敷料覆盖。
1. 3 结果: 术后第2 天疼痛均得到缓解,神经根症状消失,患者即可下床活动。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患者多为老年人,对手术预后缺乏信心,易产生焦虑、烦躁、紧张等负面情绪。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及家属耐心的解释,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交流,解除患者的疑虑,取得患者的信任,能主动积极配合手术顺利地完成。
2.1.2 饮食护理术前患者应加强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单纯性老年人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5-10-22T09:38:48.217Z 来源:《河南中医》2015年7月供稿作者:李渭江胡华(通讯作者)[导读] 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骨伤1科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单纯性老年人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有效、安全、缓解疼痛快、微创的优点。
(三峡大学中医临床医学院骨伤1科湖北宜昌 443300)【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治疗单纯性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入介入室在大型C形臂X线机引导下,采用局部麻醉,对25例37椎老年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通过经皮穿刺椎弓根途径行骨水泥椎体成形术。
结果:25例患者疼痛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术后俯卧位2小时后可佩戴腰围下地活动,3日内出院,坚持随诊。
结论: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治疗单纯性老年人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有效、安全、缓解疼痛快、微创的优点。
【关键词】老年椎体压缩骨折;胸腰椎;椎体成形术;骨水泥【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7-0269-02 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运动系统退行性疾病特别是骨质疏松症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1。
由骨质疏松症引发的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多年龄偏高,并发慢性基础疾病较多,脏器功能或者储备功能不全,存在开放手术的相对或绝对禁忌症。
笔者对临床经皮穿刺骨水泥椎体成形术的治疗体会进行总结。
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期间,我科收治老年单纯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65-85岁,平均70.5岁。
骨折部位:T10-L4,共37个椎体,其中T10:3例,T11:4例,T12:10例,L1:13例,L2:4例,L3:2例,L4:1例,同时发生两个椎体骨折的8例,三个及以上椎体同时骨折2例。
骨水泥原理
骨水泥的原理是通过凝固产生强度。
骨水泥是一种粘固剂,具有很高的粘稠性。
在骨科手术中,骨水泥被用来固定人工关节,或者用于填充骨骼与假体之间的空隙。
当骨水泥被注射到骨骼与假体之间后,它会迅速凝固,产生强度,从而起到固定和支撑的作用。
除了提供强度支撑外,骨水泥还可以改善骨骼与假体之间的摩擦性能,减少假体与骨骼之间的磨损,从而延长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
在骨科手术中,骨水泥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人工关节置换、脊柱外科手术、创伤修复等。
通过使用骨水泥,医生可以更加精确地固定假体,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效果。
要注意的是,骨水泥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
例如,骨水泥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炎症反应等,因此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评估和准备。
同时,手术后的康复也非常重要,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和护理。
骨水泥是一种重要的骨科手术材料,通过凝固产生强度和改善摩擦性能,为骨科手术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固定方式。
骨水泥——撑起患者的脊梁作者:韩明宝来源:《现代养生(上半月版)》 2021年第5期韩明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枢纽,由于创伤或病变,可能“报废”,对于存在压缩性脊柱骨折的患者而言,此时已经产生有脊柱的骨髓结果改变,通过骨水泥的方法是常用手术治疗方案,骨水泥是经皮穿刺椎体强化用的材料,是往脊椎里灌“骨粘固剂”,不到10分钟,“骨水泥”就凝固了,手术过程也较短,专门用于骨科外科手术。
一、骨水泥的产生与发展以往在临床中选择骨填充、修复材料时,一般采用生物活性陶瓷,但这些是经过高温烧结后的块状、颗粒状,在可塑性方面具有局限性,无法依据患者骨缺损部位任意塑性型,对异形骨空穴也无法完全充填,所以,目前急需一种新的生物医用材料解决这一棘手难题。
而骨水泥在此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生物骨水泥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PMMA骨水泥和磷酸钙骨水泥。
PMMA骨水泥是传统中由粉剂和液剂形成的室温自凝粘接剂,但由于是生物惰性材料,在与患者的骨组织结合及凝固聚合功效方面不足,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
而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较好,在生理条件下可以自固化,方便医生做外形的修整。
二、骨水泥对患者在骨折中有什么用?对于不需要手术复位及难以通过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而言,骨水泥可通过注射器直接注射在骨缺损部位,有效避免了手术切开风险,其中骨水泥固体粉末主要是由磷酸钙盐组成,骨水泥水化反应前期是由原料表面溶解控制,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后期由扩散控制,反应减速,而为了提高固化体的强度,固化液的改良也为选择提供了很大空间,同时以无机物作为固体填料,有机物作为基体,从而增加了骨水泥的抗压力学强度,及可注射性能的提高。
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大部分人的工作生涯中都会在常年伏案中度过,因此常年被颈椎、腰椎等疾病困扰,在无数个夜晚,辗转难眠,寝食难安。
许多患者为了治疗脊椎问题,前后奔赴多家医院,尝试了按摩、针灸、理疗等中西医结合的数种治疗方案,但始终治疗无果。
医院诊断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法一、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腰椎压缩性骨折是指椎体骨质发生塌陷或破裂,造成椎体高度的减少和向前移位的一种骨折。
腰椎压缩性骨折病因多种多样,一般与骨质疏松、老年人跌倒、骑马、潜水、落水、交通事故等有关。
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1. 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适用于无神经功能损伤的轻度压缩骨折。
具体方法包括:(1)卧床休息:患者需长时间卧床休息,以减轻腰椎负荷,防止骨折进一步加重。
(2)戴腰带:患者需要戴宽度适中、人体工程学设计、保护腰椎、减少活动的腰带,以减轻腰椎的负担,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3)物理治疗:如热敷、磁疗、按摩、理疗等,可缓解腰背部肌肉疼痛和韧带的损伤,促进患者康复。
(4)药物治疗:采用镇痛、消炎、增强骨密度等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2.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严重的压缩骨折,如神经功能损伤、椎体高度减少超过50%、骨折椎体移位超过3mm、椎体后缘断裂等情况。
具体手术方法包括:(1)植入内固定物:在手术中,医生将钢板、螺钉、支架等方式植入病人体内,以保持骨折椎体的位置和稳定性。
(2)植入人工椎体:在手术中,医生将人造椎体植入病人体内,以代替骨折椎体的功能。
(3)植入骨水泥:在手术中,医生将骨水泥植入椎体,以恢复椎体的高度和稳定性。
二、注意事项1. 床位护理: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此需要保持床位的清洁、整洁和舒适度,适当改变卧位姿势,防止压疮和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
2. 营养支持: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加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量,促进骨折的愈合。
3. 动、静脉血栓预防: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发生血栓形成,因此需要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应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袜子运动、床边行走等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4. 注意心理护理: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JAAOS 综述:骨水泥增强技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骨水泥增强技术包括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目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也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但是其相关并发症也不少,如骨水泥渗漏,栓塞等。
学者 Jason W. Savage 等人近期在 JAAOS 上撰文,对骨水泥增强技术在新发 OVCF 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回顾分析。
椎体成形术和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已经应用多年。
2009 年,两个随机对照研究(其中一个发表在 NEJM 上)发现,椎体成形术的效果和安慰剂组的患者类似。
因此,美国 AAOS 协会就此建议,对有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患者无疑。
但是,其他多个相关研究则对此结论持反对态度。
近期发表的多项 Meta 分析发现,目前的研究证据显示,对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骨水泥增强技术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见,其主要的特征性表现是全身骨结构的强度降低,从而导致在全身多个部位容易出现较小或轻微暴力下即有骨折,其通常出现骨折的部位时髋部,脊柱以及腕部。
随着临床上对骨质疏松这个疾病的认识加深和其累及的人群增多,现阶段已经将骨质疏松疾病归类为重要的健康疾病。
此外,骨质疏松骨折对老年人群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有显著的影响,严重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
骨质疏松骨折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预防,预防方式包括明确可以诱发骨质疏松的病因,纠正人体的钙和维生素 D缺乏,增加运动等。
对骨质疏松的患者,一旦出现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其治疗的方案将非常有限。
骨水泥增强技术是目前临床使用较多的治疗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按现阶段的手术技术不同,骨水泥增强技术可以分为两种:单纯椎体成形术,通过椎弓根将骨水泥打入骨折椎体,形成支撑;球囊后凸成形术,其技术和单纯椎体成形术类似,不同的是,在打入骨水泥前,使用球囊进行椎体的扩展,以部分恢复椎体的形态。
1例经皮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老年患者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护理老人因骨质疏松易导致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也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为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开创了新途径[1-2],现将我科收治的1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病例介绍患者,女,81岁,因1年前摔伤,臀部坐于地上,伤后出现胸腰部疼痛不适,活动受限。
伤后无昏迷,无头晕,无呕心、呕吐,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无大小便失禁等。
伤后保守治疗,未行特殊处理。
现患者仍感胸腰背部疼痛,翻身困难,为进一步治疗,就诊我院,行检查示:胸10、11、1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
2019年6月25日拟“胸10、11、12、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收入我科。
入科后给予专科检查:视:腰椎生理性弯曲,皮肤无破溃,双下肢皮肤无破溃,关节无肿胀。
触:胸腰椎体棘突压痛明显,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无压痛及叩击痛,未触及骨擦感及异常活动,足被动脉搏动正常。
动:腰椎活动因诊断明确为避免加重神经损伤未予检查,双下肢各关节活动均正常。
量:双下肢等长。
特殊检查: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加强试验阴性,“4”字试验阴性,膝腱、跟腱反射正常。
神经系统检查:双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皮肤感觉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MRI检查示:胸10、12、腰1椎体新鲜压缩性骨折、胸11椎体陈旧性压缩性骨折、重度骨质疏松症。
1.2手术方法 2019年6月27日患者在局麻+强化下行胸12-腰1椎体骨水泥注入成形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取俯卧位,胸腹部垫“U”型垫,常规消毒铺巾、贴保护膜。
透视下确定胸12、腰1椎体棘突左侧旁约1.5cm,局部浸润麻醉至椎弓根,用尖刀切一小口长约1cm。
透视下用硬膜外针经皮自胸12、腰1椎弓根进入椎体1-2mm,将一导针自穿刺针中间穿入,并用一血管钳夹住穿刺针以上部分,透视下控制进针深度,使倒针从侧位透视上距椎体前缘20%左右,正位透视导针前缘接近椎体中线,取出导针及穿刺针内心,调好骨水泥后将适量骨水泥注入椎体间,抽出通道。
打骨水泥,让骨折恢复碍更快人体指一个人的身体,主要组成部分为头、颈、躯干、双臂及双腿。
人体协调性就是由大脑发出命令,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合作的过程。
人体又可以细分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等等。
对于影响人的自由至关重要的是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的构成比较复杂,它主要是由骨骼、与骨骼紧密相连的关节和骨骼肌组成,它们一起构成坚硬的骨支架,能够赋予人体基本形态。
骨骼有什么作用呢?骨骼不但可以支持体重,让肌肉布局合理,还能保护内脏,让内脏不会轻易受到损害。
我们都知道骨骼肌附着于骨骼之上,而且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能够以关节为支点让躯体运动。
骨骼主要是由骨组织构成,简单来说它的外面有骨膜,里面有骨髓,有一定形态及构造。
据统计,成人一共有206块骨骼,大致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几个部分,由此可见骨骼对于人体来说非常重要。
我们知道人会有先天或后天的疾病,骨骼也一样,常见的骨骼疾病有佝偻病、骨质疏松、骨裂、骨折、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等等。
其中骨裂、骨折对人体影响较大,老话讲:伤筋动骨一百天,除了人体的不适之外还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1.骨折的病因是什么严格来说骨裂也是骨折的一种。
根据多年的临床观察,一种无明显移位的裂纹骨折最常见,这种情况大多由直接打击、轻微撞击和跌倒等导致。
而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完全或部分断裂。
骨折的危害比较大,在人体受到了间接暴力或者直接暴力的作用时就会导致骨折。
所谓的直接暴力是指外力直接作用于身体部位导致骨折,间接暴力是指外力通过旋转体、杠杆等的传导导致骨折,骨骼疾病和积累性劳损也会增加骨折的几率。
一些骨骼方面的疾病比如骨髓炎、质疏松等会使骨骼发生病变,再加上外力的因素很容易造成骨折。
积累性劳损是因为长期、反复对人体不利的力,作用在骨骼的某一个地方,一段时间之后患者的骨骼因疲劳而出现骨折。
发生骨折病的人一般只有—个部位骨折,很少为多发性骨折,在得到及时恰当的处理,骨折部位是完全能够恢复原来的功能的,如果处理不当,病人可能遗留一定程度的后遗症。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骨水泥”壮腰支起断腰椎导语:年纪大了的人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骨折,骨裂等意外。
新型的材料骨水泥的出现解决了这些人的困扰。
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年纪大了的人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稍不注意就容易导致骨折,骨裂等意外。
新型的材料“骨水泥”的出现解决了这些人的困扰。
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骨水泥”撑起断腰椎诊室故事:一跤摔倒,王太婆跌成了腰椎缩性骨折,直不起腰板、湖北省新华医院外二科李海东教授在其破碎的腰椎碎骨中巧妙打入“骨水泥”,助其重新挺起了腰。
76岁的王太婆家住武汉市江区某小区。
一个月前,她在卫生间不慎滑倒,怎么也站不起来了。
随即出现腰部疼痛,活动受限,挺不直腰板。
家人赶紧把她送到湖北省新华医院就诊,经检查为第一腰椎压缩性骨折。
该院外二科主任李海东教授查看病情后决定借助一种新型的材料“骨水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帮王太婆壮腰、不久就顺利出院回家进行后期康复治疗。
老年女性易骨质疏松记者:经常听老老年人摔一下就导致腰椎骨折的故事发生,请问老人的骨头为什么这样脆?李海东:老人的骨头变脆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引起的。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质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它最严重的后果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脆性骨折),即在受轻微创伤或日常活动中即可发生的骨质,常见部位为脊柱、髋部、踝部和腕部,这类骨折愈合和护理都较为困难,导致病残率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不同性别和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妇女和老年男性。
目前,全世界约有2亿女性患有骨质疏松症,在60岁到70岁的女性中约有三分之一患有此病。
老年女性朋友,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既往月经失血过程中中伴有铁、钙的丢失,加之平时运动量比男性要少,更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检查骨密度辨明疏松症记者:如何检测骨质疏松症?李海东:骨质疏松症早期虽然静默无声,但如果发现自己腰背疼痛或周身骨骼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身高缩短或脊柱伸展受艰,特别是曾经发生过脆性骨折,那很可能是骨质疏松症的表现。
腰椎压缩性骨折做骨水泥手术的优缺点
病情分析:
你好!腰椎压缩性骨折1/3左右,下肢没有活动感觉障碍就不需要手术,
指导意见:
骨水泥是一种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用材料,它的正名是骨粘固剂。
其主要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用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但它毕竟是异物。
其中的单体具有细胞毒性,进入血液后会使血压下降,脉搏加快,虚脱,甚至心跳骤停。
病情分析:
你要,对于腰椎的压缩性骨折,现在有一种很好的方法就是椎体成形术,用球囊将压缩的椎体撑开,然后灌注骨水泥支撑,可以很好的恢复椎体的高度。
指导意见:
这种手术最大的风险就是骨水泥可能会发生渗漏,引起疼痛的症状,但是只要手术医生操作细心,发生的几率很小很小。
手术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椎体压缩的很严重,建议做这个手术恢复椎体的高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能有所帮助,有什么问题欢迎继续追问,祝早日康复
骨水泥在手术中的应用
2008-03-17 21:06 张杯杯|分类:医疗健康|浏览12545次
骨水泥是60年代就开始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但是目前在关节手术中还在使用,我记得现在髋关节手术好像不用骨水泥,但是现在又不确定,请问目前关节手术比较新的材料是什么,骨水泥为何那么多年未被淘汰?其是否不能被代替?骨水泥手术的并发症有哪些?还能被用于哪些骨科疾病?目前有没有替代材料?在
骨科的手术中,一般用到骨水泥的占多少百分比?哪位好心人帮忙释疑,谢谢,急!
骨水泥现在在临床上仍然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现在的人工关节有相当一部分在使用骨水泥,骨水泥就现在而言没有被淘汰的趋势(当然也许某天更加好的替代材料出现了).随着技术的进步,骨水泥的技术也在发展,比如现在面市的高粘度骨水泥,低聚合温度骨水泥等等.关节手术现在比较新的材料叫做”钽”金属.其与骨组织的相容性和相似性是其他金属无法比拟的,但其他合成生物材料也是在飞速发展.使用骨水泥的并发症大约有:骨水泥单体的吸收中毒,对血压的影响,水泥碎屑引起的骨吸收,骨水泥聚合温度对人体的烧伤等等.
骨水泥在骨科疾病中一般多用于人工关节,肿瘤,脊椎骨折,骨缺损的修补等等.
现在没有权威资料显示用到骨水泥的百分比!不好意思!
八旬奶奶骨折,“骨水泥”粘11分钟就好
2012年06月21日09:40
来源:华商晨报
字号:T|T
0人参与00条评论0打印转发
晨报讯(记者杨薇)砖墙裂缝,可以用水泥粘合,其实骨头疏松、骨折了,也能用“水泥”粘好。
日前,82岁胡奶奶的腰椎里就注入了“骨水泥”,不到11分钟,“水泥”凝固骨头粘牢。
第三天胡奶奶就能下床活动了。
辽宁省人民医院骨二科主任郭庆升表示,这种“水泥”虽然也是灰白色的,但其实是一种骨粘固剂。
弯腰搬重物,腰疼一周
胡大娘今年82岁,平时老人身子骨挺硬朗的,还常帮家里干些家务。
不过上了岁数以后,老人的腰总是不太好,感觉酸疼了,就在床上躺一下,歇歇就缓过来了。
前阵子,老人在弯腰搬重物时突然感觉一阵剧烈的疼,她没敢立即起身,扶着墙慢慢直起腰,稍稍活动一下还是不太敢动弹,在床上躺了一周左右,还是没有缓解疼痛,起床都费劲。
家人搀着老人来到辽宁省人民医院骨科看病,经过查体和拍片检查,发现老人的腰3椎体变形骨折,比其他椎体扁了约1/3。
经骨二科主任郭庆升和齐玉春会诊,确定腰疼就是由椎体变形带来的,需要手术。
郭庆生和齐玉春告诉老人及家属,手术就是通过注入一点能让骨头支撑起来的“水泥”,让骨质疏松的部位粘固起来。
腰椎变形了,注入“水泥”治好
老人和家属听说要灌“水泥”,挺害怕。
“说是‘水泥’,但是跟盖房子用的水泥可不是一回事,咱们用的是‘骨水泥’,主要化学成分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一种骨粘固剂,专门用于骨外科手术的。
”经过两位主任这么一解释,老人和家属才同意做手术。
手术是局部麻醉,在X光机下,将一根穿刺针从骨折椎体的后方经过皮肤、椎弓根进入骨折的椎体,经确认位置无误后,调制少量“骨水泥”,注入骨折的椎体。
不到11分钟,“骨水泥”就凝固了。
第三天,胡奶奶就能下床了。
目前,老人已经出院回家。
不能光喝骨头汤,维D也得补
郭庆生表示,新的腰椎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伴疼痛、椎体的侵袭型血管瘤及转移性骨肿瘤形成的椎体破坏等,都可以用这种“骨水泥”粘固。
“尤其对于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病人,由于起床直立活动将增加对脊椎的压缩应力,一般要求绝对卧床的时间在2~3个月。
”他表示,人到老年,全身重要器官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所以还需要保持一定的活动度。
而长期卧床可产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和褥疮,都是严重甚至致命的,所以用“骨水泥”粘固就能解决问题,不仅减轻痛苦,还缩短卧床时间。
郭庆生告诉记者,人过了50岁,由于工作和活动的减少,机体调节能力差,所以一般会开始出现骨质疏松,到了60岁,由骨质疏松引发的疾病就更明显了。
骨质疏松也分为内分泌型和病理性的,老年人多半是内分泌型。
郭庆生表示:“有人说吃哪补哪,骨质疏松就喝骨头汤,虽然骨头汤营养很高,但是老年人不能光喝骨头汤,还得维生素D和钙一起补,没有维生素D,钙不吸收。
”
2011年1月18日,河南医疗专家在为患者注射骨水泥■东方IC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