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电生磁(20210206163213)
- 格式:pdf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16
电与磁知识点第一节:磁现象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任一个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且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概念:在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能使磁针偏转,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到,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注意:在磁场中的一个位置的磁场方向只有一个。
8、磁感线:概念: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练习:画出下列各组磁感线方向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第二节 电生磁1. 奥斯特实验证明了( )A. 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B.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C.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D. 电流周围存在着磁感应线。
2.如图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通电螺线管的A 端为极。
3.如图所示,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感线方向,可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为 极,电源的a 端为 极,小磁针的b 端为极. 4. 下图所示,相互吸引的螺线管是( )5.请在图中标出:(1)通电螺线管A 端和永磁体B 端的磁极。
(2)磁感线的方向。
s6.图中是电磁选矿的示意图。
当电磁选矿机工作时,铁砂将落入_______箱,非铁物质落入_______箱。
7.如图所示的自动控制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工作电路的情况是:()A.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响B.灯亮,电动机转起来,电铃不响C.灯不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D.灯亮,电动机不转,电铃响8.附图是一种防汛报警器的原理图。
K是触点开关,B是一个漏斗形的竹片圆筒,里面有个浮子A. 试说明这种报警器的工作原理。
9. 如图所示,a、b、c是放置在通电螺线管周围的三个软铁片,它们被磁化后,关于它们的磁极极性有以下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A.a、c的左端为N极,b的右端为N极B.a、b的左端为N极,c的右端是N极C.a、b、c的右端都是N极D.a、b、c的左端都是N极10、根据已知条件画出螺线管的绕法: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传递到受话人的听筒B.话筒的作用是把忽强忽弱的电流转化为声音C.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的振动转化成强弱变化的电流D.话筒的作用是把电流直接送到受话人的听筒12. 如图所示为电铃构造示意图。
1是电磁铁,2是弹簧片,3是螺钉,4是衔铁。
试叙电铃的工作原理。
13.如图所示,从一个不能打开的盒子(内有电池组等电路元件)上的两个小孔中伸出一段细软的长导线,试在不断开该导线的情况下,想一个办法确定该导线中是否有电流。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一章第2节电生磁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理解电生磁现象的本质;2. 使学生掌握电流的磁效应,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电流的磁效应及其应用。
难点:电生磁现象的本质、电流与磁场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流表、磁针、导线、电池、课件等。
学具:电流表、磁针、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磁铁吸引铁钉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磁铁为什么会吸引铁钉?电和磁之间是否有联系?2. 新课导入介绍奥斯特实验,让学生了解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
3. 例题讲解讲解电流的磁效应,通过实际操作展示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解释电生磁的本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5. 知识巩固讲解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磁铁、电动机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生磁现象的本质;(2)列举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电流的磁效应。
2. 答案:(1)电生磁现象的本质是电流产生的磁场;(2)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有电磁铁、电动机等;(3)实验设计:将导线绕在铁钉上,接入电流表和电池,观察铁钉是否具有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生磁现象的发现过程和本质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电磁波的发现及其在现代通讯技术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生磁现象的本质;2. 电流的磁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3. 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
一、电生磁现象的本质电生磁现象指的是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周围会产生磁场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本质是电流中的电子运动产生磁矩,从而形成磁场。
具体来说,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电子在导线中作定向运动,形成电流。
电生磁要点一、电生磁1.电流的磁效应:(1)通电导体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即电流具有磁效应。
(2)电流周围的磁场方向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1)螺线管:用导线绕成的螺旋形线圈叫做螺线管。
(2)安培定则:假设用右手握住通电导线,大拇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弯曲的四指就表示导线周围的磁场方向,如图甲所示。
假设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弯曲的四指指向电流方向,那么大拇指的指向就是通电螺线管内部的磁场方向,如图乙所示。
注意:1.奥斯特实验的重大意义是首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的联系,对磁现象的“电”本质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要点二、电磁铁电磁继电器1.电磁铁:内部有铁心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在电磁起重机、电铃、发电机、电动机、自动控制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2.电磁铁的磁性:(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完全可以由通断电来控制。
(2)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以由电流的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3.电磁继电器:(1)结构:具有磁性的电磁继电器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
控制电路包括低压电源、开关和电磁铁,其特点是低电压、弱电流的电路;工作电路包括高压电源、用电器和电磁继电器的触点,其特点是高电压、强电流的电路。
(2)原理:电磁继电器的核心是电磁铁。
当电磁铁通电时,把衔铁吸过来,使动触点和静触点接触(或分离),工作电路闭合(或断开)。
当电磁铁断电时失去磁性,衔铁在弹簧的作用下脱离电磁铁,切断(或接通)工作电路。
从而由低压控制电路的通断,间接地控制高压工作电路的通断,实现远距离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电磁继电器的作用相当于一个电磁开关。
注意:电磁继电器是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间接的控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通断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就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
例题一、电生磁1、如左图,甲、乙、丙是放在通电螺线管周围的软铁片,当开关闭合时则()A.甲的左端为N极B.乙的左端为N极C.丙的左端为N极D.丙的右端为N极【答案】A、C【解析】看右图,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极性跟电流方向的关系,可以用安培定则来决定: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