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课件5-京剧的服装与化妆
- 格式:ppt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9
京剧的服装与化妆京剧表演的行当划分为生、旦、净、丑。
每个行当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各行当的演员要在舞台上分别扮演不同性别、性格、年龄、社会身份、社会职业的人物。
在京剧舞台上,与这些人物相匹配的就有人物的不同装扮。
这装扮主要是指人物的服装和化妆。
(一)传统京剧的服装传统京剧服装是以古代日常生活的服装为基础,经过许多艺术家的提炼、概括、美化、装饰形成的一整套类型化或者说是程式化的专用服装,行话称其为“行头”。
传统京剧服装有通用性。
也就是说服装可不受年代、季节、剧目的约束。
比如:一件蟒龙袍,不论是春秋战国或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在春夏秋冬的任何季节都可以穿这一件,而且同一件服装,在这个戏里能穿,在另一出戏里同样能穿。
传统京剧服装还具有直观性。
也就是说服装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京剧角色一上场,仅凭他的服装观众就大致知道这个人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是当官的,还是百姓;有没有文化等等。
比如,剧中人身披一件斗篷,就表明天气寒冷,或夜已深,或者准备行路;穿一件补缀有各种颜色绸子块的衣服(“富贵衣”),则说明,这是个生活潦倒的人,但将来可能还是要飞黄腾达的。
这些都就是通过服装告诉观众的。
另外,京剧服装还根据舞台表演的需要对生活进行了夸张和变形。
例如,武将头上的翎子,传说古代的禁卫军用一种鸟的尾羽插在头盔上,以象征其勇猛果敢,那个尾羽并不太长。
到了京剧舞台上就用了长长的尾羽。
通过对头饰尾羽的夸张就增加了武将的威风和美感,还给演员的表演给提供了方便。
再有,传统京剧的服装从整体上看是绚丽多彩,花团锦簇的,但是落实到具体人物的身上,又是很讲究人物的身份、职业、性格和境遇的。
这就是说,传统京剧服装在整体美和具体表现这一个人物的问题上是和谐统一的。
京剧的服装有“宁穿破,不穿错”之说。
舞台上的人物穿错了服装就不符合这一个人物的要求了。
在舞台上的角色如此之杂陈,戏剧服装又不是很多的情况下,传统京剧服装在京剧舞台上,既能展示出东方艺术独特的绚丽色彩,又能紧扣每一出戏的剧情和人物,这真是个艺术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