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对比表格
- 格式:docx
- 大小:131.84 KB
- 文档页数:5
世界近代史专题3 近代欧洲三大思想解放运动2014年考点:(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及其历史影响。
(2)启蒙运动理性时代的到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
纵横对比表1: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阶段特征代表人主要观点社会根源历史影响产生普罗泰格拉苏格拉底“人是万物的尺度”、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经济:雅典工商业的发展。
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为现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创立提供了借鉴复兴文艺复兴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和幸福。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思想:天主教会对人们思想的垄断和束缚。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和发展。
宗教改革马丁.路德“信仰得救”“因信称义”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天主教会的腐朽和黑暗。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成熟启蒙运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等经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和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表2:比较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同背景都是发生在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兴起时代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影响兴起后迅速扩大到整个西欧,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及近代文化繁荣,对资产阶级影响大。
异性质文艺复兴是思想运动宗教改革是一场社会运动形式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宗教改革是新兴资产阶级批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群众基础文艺复兴是贵族运动宗教改革是民众运动结果文艺复兴把人们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推动人们的探索,促成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宗教改革引发农民战争,确立教随国定原则,是宗教自由逐渐盛行认识: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第一次:(文艺复兴):1.核心内容:主张以人为中心来考察一切,反对以神为中心。
2.特点:主张人文主义,是早期的资本主义思想的延伸。
第二次:(宗教改革)1.核心内容:反对教权,提倡王权。
2.特点:教权被严重削弱,确立了以王权为中心的政治体制。
第三次(启蒙运动):1.核心内容:从人文上升到理性的角度;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基本理论。
2.特点:规模扩大,从思想领域扩张到法律领域;形成鲜明的制度。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次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近代资本主义因素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兴起,封建制度(包括君主专制制度与封建的宗教制度)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新兴的资产阶级追求权力,利益14到18世纪的西欧,兴起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推动着人文精神欧洲一共出现过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但在14~18世纪,一共出现过两次,一是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另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
其核心思想人文主义,就是反对封建神学、宗教束缚和基督教的禁欲主张,提倡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强调人的价值。
这就形成了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反宗教,并提出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体系。
具体来说,它否定了封建特权。
彼得拉克说:“真正的贵族并非天生,而是自为的。
”同时,它也否定了君权神授。
人文主义者把国家看作世俗幸福的工具,它的基本任务是维护社会安全与和平。
他们反对专制,提出自由和平等的口号。
总之,在文艺复兴中,个性自由是资产阶级展开活动的首要条件,政治平等和政治自由是针对建设贵族和专制统治的。
启蒙运动是一场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17~18世纪,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从理论上证明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提出了一整套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要求建立一个以“理性”为基础的社会。
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十一:中外历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运动一、概述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1、世界史:(1)14——18世纪欧洲的两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①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②18世纪的启蒙运动。
(2)19世纪无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
2、中国史:(1)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中国现代史上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二、知识整合:1、文艺复兴:(1)时间:14——16世纪;(2)开始国:意大利;(3)实质:资产阶级新思想文化的运动。
(4)核心思想:人文主义(5)代表人物:①但丁:《神曲》被誉为“旧时代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②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亚:英国剧作家《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6)影响: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2、18世纪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前的思潮)(1)代表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2)核心思想: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理性主义);(3)伏尔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
(4)孟德斯鸠: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的原则。
(5)影响:促进了思想解放,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进了欧洲的社会进步。
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传到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促进了这些国家的思想解放。
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革命理论。
(2)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尝试:巴黎公社。
(3)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①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代西方的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概念解释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宗教改革是发生在16世纪的一场爆发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欧的社会思想政治运动。
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倡导自由、平等与科学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时间地点14—17c,意大利兴起,16c以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文学艺术→自然科学16—17c,从德意志开始,在宗教领域开展。
17—18c。
17c,英国18c中叶,在法国达到了高潮。
对教会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直接否定教皇权威反对宗教神学形式借“复兴”古典文化之名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
披着宗教外衣反封建资产阶级赤裸裸的、公开的反封建的斗争群众基础贵族运动民众运动资产阶级各阶层背景1、经济基础:14、15c,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等工商业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根因)2、阶级基础: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3、文化环境: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4、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优势;5、14c,欧洲黑死病蔓延。
1、客观: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主观:天主教会对欧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压榨(“教皇的奶牛”);3、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出售赎罪券。
开始标志:马丁·路德在当地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2、政治: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3、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4、科技:自然科学发展进一步打击了封建神学。
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斗争矛头基督教神学世界观天主教会和教皇的统治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都指向封建神权核心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实质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指导思想都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领导阶级都是新兴资产阶级范围都席卷了欧洲代表人物代表作及主张文学前三杰:但丁:(“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恩格斯语)《神曲》,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军宁的文章《文艺复兴再认识》中提到了陈鼓应主编的《道家文化研究:道家思想在当代》一书,并作了评论:“这样的问题被反复提起:中国有自由思想的传统吗?中国古代,尤其是先秦有个人自由思想吗?有值得复兴的人文主义资源吗?上个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和自由主义阵营都以否定传统著称,难道他们就把孩子和脏水一起泼掉了吗?本书提供了一结不同寻常的答案。
那些现代思想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中体西用论者、最激进的反传统主义者和自由主义者从中国的传统中找到了长期被忽略的宝贵思想资源。
他们找到了以老子代表的道家思想。
……号称要只手打倒孔家店的吴虞视老庄为反专制的消极革命派。
胡适则特别推崇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发掘老子思想中被尘封的自由思想,认为这一思想与现代民主政治不谋而合。
”受此启发,我试着归纳出中国历史上三次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思想解放就是先秦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大规模思想解放运动催生了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他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世理想,其中很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这次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随着秦始皇统一六国而终结,其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及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使春秋战国时期那种思想自由的政治环境消弥于无形,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所篡改和利用,成为他们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
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诞生,进一步歪曲和篡改了儒家思想,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
而清朝初期的“文字狱”更是将这种思想上的专制统治发展到了高潮,从而把封建专制统治推向了顶峰。
第二次思想解放则是始于民国初年的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从而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政治环境,而明末顾炎武等人的思想和清末章太炎等人的主张也为这次思想解放作了铺垫和启萌。
那一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封建专制统治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并旗帜鲜明地喊出了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呼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等一大批知识分子纷纷向西方学习民主思想和政治制度,并先后提出了自己的救国主张和强国理想。
中国近代化探索进程中国近代前期四次侵华战争对比不同点:1. 目的相同:都是为了掠夺中国2. 失败原因相同: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长期闭关锁国,经济、科技、军事落后;②列强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经济、科技发达,军事实力占优。
3.结果相同:都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失败后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4影响相同:都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启示相同:①开放角度:封闭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要坚持改革开放;②科技角度:坚持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③发展角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综合国力,发展才是硬道理;④国防角度:重视国防教育,加强国防建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比较表试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异同。
答:相同点:①所处时代:都发生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前期;②运动主体:都是以农民群众为主;③领导者:农民阶级;④斗争方式:斗争武装斗争为方式的农民革命运动;⑤组织形式:都利用宗教结社形式来发动群众,都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⑥结果及原因:都是由于农民阶级的时代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下失败的。
⑦作用: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不同点:①时代背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中期,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变化,阶级矛盾的激化是其爆发的根因;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深重,民族矛盾是其根本原因。
②矛头所向:太平天国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③持续时间和波及范围:义和团运动持续时间14年(1851—1864),波及范围大半个中国,转战18省;义和团运动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主要在山东、京津地区活动,时间和范围不如太平天国运动。
④组织的严密性:太平天国有严密的组织(拜上帝会和太平军军事编制),有公认的领袖,组成领导核心;义和团组织松散,没有公认领袖,缺少统一指挥。
⑤斗争水平:太平天国有明确的革命纲领,斗争水平高,其《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农民革命的思想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