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习十四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一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二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三答案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四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五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六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七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八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九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一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二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三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四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五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六答案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七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八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十九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二十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二十一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二十二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第113~114页总复习答案
人教版数学课本六年级上册练习二十三答案。
初三语文课外练习十四一、整体把握1、《捕蛇者说》的作者是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_________,他的字是_____,他的作品收集在《____________》。
2、作者在这篇文章中,通过记述蒋氏祖孙三代的遭遇,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
3、文中写蒋氏的自述,始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蒋氏从各个角度将捕蛇的不幸和赋税带来的不幸加以对比:以他“捕蛇独存”和乡邻“___________”相对比;以他“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鸡狗不得宁”相对比;以他的“一岁之犯死者二”和乡邻“____________ ”相对比;以他的“__________________ ”和乡邻的“先死”说明捕蛇的不幸。
4、课文的中心句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写作动机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一)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足宛]、瘘、疠、去死肌,杀三虫。
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1、解释下列字词产()质()章()以()啮()御之()得()以为()可以()已()赋()当()焉()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回答下列问题(1)补足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2)文段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永州之蛇的“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提到的“永之人争奔走焉”的原因是什么?(用文段原文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分析“永之人争奔走焉”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四年级上册数学书教科书后做一做答案(人教版)第4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第1题答案做一做第2题答案第6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第1题答案做一做第2题答案做一做第3题答案第6页你知道吗答案你知道吗答案练习一答案练习一第1题答案8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7在百位上,表示7个百;1在十万位上,表示1个十万;0在千位上,表示0个千;9在万位上,表示9个万。
练习一第2题答案练习一第3题答案略练习一第4题答案42000000 40075700 125000练习一第5题答案3602000 540370 6892046410000 100005 10500030练习一第6题答案略练习一第7题答案略练习一第8题答案299800 20000练习一第9题答案练习一第10题答案略练习一第11题答案(老师读数略)48320000 28587 7035000 142950 60123 37000040练习一第12题答案(1)4853000(2)60090500(3)4678002练习一第13题答案“我今天卖出二千多万根冰棍”和“我们学校有十万人”这两种说法不合理。
练习一第14题答案(答案不唯一)读两个0的数:1020340;只读一个0的数:1023400;所有的0都不读的数:4301200;读三个0的数:1020304。
第11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第1题答案做一做第2题答案第12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第1题答案做一做第2题答案第13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答案练习二答案练习二第1题答案<><>练习二第2题答案近似数有约140厘米、约35千克、8800多米;准确数有56人、730人。
练习二第3题答案2302 9579 5443 6568 4603 4597(查一查略)练习二第4题答案(1)1807558 1807558≈181万1684490 1684490≈168万(2)19056 19056≈2万练习二第5题答案<><<练习二第6题答案22794 287099 14960 10820 5791 77833 450400 142940(写名称略)第17页你知道吗答案你知道吗答案第20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第1题答案做一做第2题答案做一做第3题答案第21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答案第21页你知道吗答案你知道吗答案练习三答案练习三第1题答案一个五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万位;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亿位;一个十二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千亿位。
练习十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运算(1)
1.计算下面各题。
250+372-185=345+182+214= 947-(320+237)= 215+(500-438)= 580-(200+190)= 345+269-524= 600-558+358= 278+380-268= 2.把得数相等的算式连在一起。
3.填数。
(1)
(2)
4.接力赛跑。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如果算式中含有小括号,先计算小括号里面的,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在连加算式中,如果有两个数相加是整百数,可以先计算这两个数的和;如果一道算式是一个数减两个数的和,可以用这个数连续减去这两个数。
第(1)小题,左边圈中的数是被减数,减去178,差写在第二个圈中相应的位置上,再加上233,和写在第三个圈中相应的位置上。
第(2)小题,左边圈中的数加上238,和写在第二个圈中相应的位置上,再减去317,差写在第三个圈中相应的位置上。
根据第一只动物身上的数和接力棒上的运算符号和数,求出结果,写在第二只动物的身上,然后根据第二、三个接力棒上的运算符号和数,计算出结果,写在第三、四只动物的身上。
答案:
练习十四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1) 1.43774139027719090400390
2.
3.(1)212445388621261494
(2)560243676359815498
4.4722027791418854。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小练14(含答案)一、下列加点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剽.悍(biāo)恣睢.(suì)吞噬.(shì) 相形见绌.(chù)B、污秽.(huì) 干涸.(hé) 恻.隐(cè) 万恶不赦.(shè)C、睿.智(ruì) 诓.骗(kuàng) 默契.(qiè) 心无旁骛.(wù)D、嗔.视(chēn) 亘.古(gèng) 讪.笑(shàn) 叱咤.风云(chà)二、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个片段,有两个错别字和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帮助改正。
初中时,我对《社戏》是了解不深的。
但课文里乘船观戏的插图,却给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一条小船沿着潺潺水道,穿梭于古老而悠长的水巷。
于是从那时起,梦里水乡就时时招唤着我。
如今我终于来到社戏故乡,一睹她的风彩。
(1)改正错别字:改为改为(2)修改病句:三、读古代寓言一则,完成下列题目疑人窃履(8分)昔楚人有宿于其友之家者,其仆窃友人之履以归,楚人不知也。
适使其仆市履于肆,仆私其直而以窃履进,楚人不知也。
他日,友人来过,·见其履在楚人之足,大骇曰:“吾固疑之,果然窃吾履。
”遂与之绝。
逾年而事暴,友人踵①楚人之门,而悔谢曰:“吾不能知子,而缪②以疑子,吾之罪也。
请为以如初。
”(选自《历代寓言大观》,作者王守仁)【注释】①踵:到,走到。
②缪:“谬”,错误,荒谬。
1、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提供的主要义项,为下面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2分)①友人来过.()A.走过,经过B.胜过,超越C.错误,过失D.访,探望②逾年而事暴..()A.暴露,显露B.凶恶残酷的C.突然D.欺凌,损害2、下面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例句:逐与之绝。
A.甚意,汝之不惠 B.乃入见 C.微斯人,吾谁与归? D.行者休于树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三年级上数学书教科书后做一做答案(人教版)第4页做一做2答案做一做答案第5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答案20分钟练习一答案练习一第1题答案略练习一第2题答案小时秒分钟练习一第3题答案略练习一第4题答案> > > < > =练习一第5题答案略练习一第6题答案略练习一第7题答案略练习一第8题答案练习一第9题答案15+25=40(分)9:40能到达。
练习一第10题答案练习一第11题答案(1)40分钟(2)同学们正在做眼保健操。
(3)7:30(理由略)(4)每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下课休息10分钟,10:55-11:35第10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答案第11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答案练习二答案练习二第1题答案47 59 66 78 54 40 72 78练习二第2题答案82 99 77 87 90 89 58 51练习二第3题答案83练习二第4题答案61练习二第5题答案略练习二第6题答案47 19 52 10练习二第7题答案15 24练习二第8题答案8 84第14页做一做答案做一做答案第19页整理和复习答案整理和复习第1题答案87 52 80 56 92 44 44 50整理和复习第2题答案990 850 640 820 280 210 290 360整理和复习第3题答案略练习三答案练习三第1题答案770 500 360 80 600 810 190 60练习三第2题答案70千克练习三第3题答案850 690 970 520练习三第4题答案150练习三第5题答案(1)接近100:123 114接近200:203 195 215接近300:285 308(2)接近440:436 441接近450:452 447接近460:458 459 463练习三第6题答案比500大:720-112 106+438 864-243 349+226 419+201 比400小:525-239练习三第7题答案480元练习三第8题答案245≈250 187≈190250+190=440(元)400<440,不够。
33
涂色:
发现:各行中分子和分母相同的分数是等于1的假分数,这些等于1的
1/5<3/8
1/5<3/122/8=3/12
2、√
×
√
×
3、
12
815
10......4、两个小组的人数同样多。
5、在直线上表示略。
126和6
3
相等,可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810和45
相等,可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123和4
1
相等,可在直线上用同一个点表示。
6、222037、3/2=15/10
1/5=2/10
6/20=3/1024/30=8/1015/50=3/10
9、3/4=(6)/8=9/(12)7/10=14/(20)=(21)/3042/35=(6)/5=12/(10)5/9=(10)/18=15/(27)
8/24=2/(6)=(1)/3
)(488=1/6=54
9)(10、分析:一堂课40分钟,平均分成4分,每份就是10分钟,也就是一堂课的
4
1
是10分钟。
解答:两个班做练习用的时间一样长。
11、“知识城堡”“生活乐园…‘生活园地”这三个栏目的版面一样大,“历史足迹”“开心一刻”这两个栏目的版面一样大。
12、分析:46/50=92/100,23/25=92/100,46/50和23/25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
100
92
,因此三个分数值大小相等。
解答:他的说法是正确的,因为三个分数值大小相等。
13、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3,这个分数的大小将是原来的3倍;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这个分数的大小将是原来的5倍。
小练习十四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首联将梅花比拟成了从瑶台仙境下凡的仙女,她袅袅婷婷、羞羞涩涩地在溪边对着水面端详着自己的倩影。
为梅花赋予了生命和灵气,把梅花写得美妙超凡。
颔联写梅花姑且让洁白无瑕的雪与自己相比,而敢于超越艳丽的春光决不随顺其后。
赞扬梅花妒雪欺春的孤芳高洁。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也对)2.①一二联诗人借梅花的风采来表现自己的品行高洁和刚直耿介,不肯随时俯仰的性格。
②三四联写了梅花为“佳客”助兴、愿有情人成为眷属的多情坦荡,这也是诗人自己多情坦荡的性格的写照。
3、A。
内艰,指遭逢母亲丧事。
4、B。
令堂,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
5、D。
均为纪传体。
6、C【解析】惨淡经营:形容苦费心力地经营筹划。
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
苦心孤诣:指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达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境地。
孤诣,独自达到的境地。
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艰苦。
7、D(解析:“茫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8、C【解析】登峰造极:造诣达到最高顶峰,无以复加,泛指到了极点。
登堂入室:学识、技艺由浅入深,逐步达到很高的成就。
千古独步:指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9、A 。
B:成分残缺,在“不尊重原创”的后面加“的情况”; C:关联词搭配不当,“即使”改为“虽然”;D:成分残缺,“一名美国公民参与夺回提克里特行动的伊拉克军队实施了自杀式袭击”改为“一名美国公民对参与夺回提克里特行动的伊拉克军队实施了自杀式袭击”。
10、C【解析】试题分析:A项,搭配不当,应改为“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家风”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和好评。
”B项,应改为“正在朝提升品牌、服务的方向发展。
”D 项,前后分句主语一致时,关联词在主语后。
11、A(B项不合逻辑,“特色产品”和“手工艺品”概念交叉。
C项成分残缺,“通过”后缺宾语中心语,且全句无谓语部分。
D项结构混乱,“很多天文爱好者都在跟踪……神秘物体”与“神秘物体正在……其他空间物体”杂糅。
)12、(1)阴阳二者是什么关系呢(2)阴阳是互相对立的(3)但也是互相依存(统一或配合)的13、答:学员驾车从考试起始点出发,先在坡道起步考试区域进行考试,完成后转入倒库考试区域,接着进行曲线行驶及直角弯考试,最后在完成侧方停车考试后,回到考试起始点。
14、①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②白露横江,水光接天③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15.参考立意:①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用辩证思维看问题。
③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拓宽视野,解放思想方能取得进步。
④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⑤跟上时代的步伐,享受社会的文明成果。
写作指导电脑系统有漏洞,需要不断修复,人的心灵也一样。
在每个人的生命旅程中,成见、猜疑、懦弱、浮躁、嫉妒、仇恨等都是心灵的漏洞(明确含义),需要经常“扫描”和“修复”,这样才能使心灵变得越来越美好,使人生变得越来越美丽。
心灵有漏洞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漏洞却不去修补(明确观点)。
为使文章深刻厚重,要思考怎样看待心灵的漏洞、如何弥补心灵的漏洞等。
如果以分论点层层推进的方式行文,阐述修补心灵漏洞的重要性,相对来说更容易操作。
可围绕“修复心灵的漏洞”构思成文。
以下思路供参考:(1)不为“漏洞”所累,保持心灵纯净和健康。
人们越来越重视自然环境的保护,却忽视了对自我心灵环境的保护。
每个人的心灵原本都是鲜活纯净的,由于存在不同“漏洞”,而常常受到攻击,导致心灵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心灵的纯净与健康关系一个人生命的品质,而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健康需要对心灵“扫描”,从而进行修复和保护。
(2)构筑心灵防线,识别和抵制诱惑。
心灵变化是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生活五彩缤纷,各种诱惑无处不在。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常念“慎独”之经,常存“慎独”之心,严格自律,牢筑长堤,慧眼识别,自觉抵制,才能修复心灵“漏洞”。
(3)善于反省与解剖,修复心灵“漏洞”。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漏洞”,不断反省,自我检查,才能及时发现不足;勇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匡正自己的行为,从而健康成长。
(4)良好心态、果敢品质、进取精神等是修补“心灵漏洞”的最好补丁。
既不能对“漏洞”视而不见,也不能对“漏洞”望而生畏。
修复心灵的“漏洞”需要过程,也很困难。
良好的心态,果敢的品质,进取的精神,有了这些,心灵的“漏洞”就会从有到无,从而确保心灵系统的完美与纯净。
范文示例:做大智之人,扫内心漏洞常言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的内心总是充斥着这样那样的漏洞,就如再精密的电脑也得定期修复一般。
因此,大智之人往往懂得扫描并修复内心的漏洞,最终迈向成功。
一个人之所以不是与生俱来的完美,只因为总有那些或大或小内心漏洞的存在:或胆小懦弱,或自负自傲,或追名逐利……古往今来,不懂得自我修复终为其所困的人和事一桩桩、一件件数不胜数。
惜项羽,明明威武雄霸,却不知扫描修复内心优柔寡断的漏洞,终遗恨乌江;叹庞统,明明才高八斗,却内心急躁,恐人夺功终命丧落凤坡;哀洪秀全,明明势如破竹,却贪图享乐,平息不下内心膨胀的欲望,终将大业毁于一旦……以史为镜,我们该深知做大智之人,扫描并修复内心漏洞的重要性。
可有人不禁要说,这所谓扫描并修复内心漏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是的,不然,项羽等人英名盖世,又怎会成为悲剧人物?诚然,要做到这一点,绝非嘴上说说那么容易,周遭环境总是给予“漏洞”壮大的力量,不然柯震东又怎会在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抵不住内心自制力不够的漏洞而吸毒被抓,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呢?自然也不会有周永康挣脱不了名利的诱惑而贪污受贿,遭人民唾弃。
由此观之,我们无力改变充满诱惑的社会大环境,但我们应该要做一个大智之人,有意识地避免沉沦,对内心漏洞进行及时的扫描和修复。
然而,跌落在“漏洞”上而爬不起来的人,往往不是不明白“人无完人,需要完善”的道理,而是缺乏一心向善,扫描和修复漏洞的恒心和毅力。
正如“星二代”张默因吸毒第二次被抓,他不可能不知道吸毒的危害,他缺的就是戒毒的恒心与毅力,缺的是戒毒的勇气和信念,内心的漏洞不及时修复,二次锒铛入狱就不足为奇了。
就如郭沫若所说“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半途而废终究是无济于事的。
圣人是靠不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来的。
孟子曰:“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逐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然而他最终消除内心漏洞,靠的便是“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的恒心与毅力。
孔孟之道“人非生而异也”,说的也是这道理。
人生来并无差别,而最终有人成为圣人,受人敬仰,有人则遭人唾弃,就是因为前者懂得不断扫描和修复内心的漏洞,持之以恒,方成为更近乎完美之人。
当代社会,灯红酒绿,到处都有形形色色的诱惑,而人的内心也总是充斥着种种漏洞,但请牢记“木桶效应”——决定盛水容量的是最短的木板。
且做生活的智者,不断修复内心的漏洞,做人生的主宰!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观点鲜明,材料丰富,说理透彻。
开篇简洁,主旨鲜明:本文开篇引用俗语,通过诠释,旗帜鲜明地亮出全文的观点,犹如高举起一面大旗在读者面前猎猎飘扬。
正反对比,选材精当:作者先阐述了项羽、庞统、洪秀全等英名盖世人物功败垂成的历史教训,点明“做大智之人,扫描并修复内心漏洞的重要性”。
接着,引今人柯震东、周永康之流指出扫描并修复内心漏洞的不易。
然后从本质上一针见血地指出,跌落在“漏洞”上而爬不起来的人,是缺乏一心向善,扫描和修复漏洞的恒心和毅力,并举张默、舜、孔、孟等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具有了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语言形象,说理透彻:全文在例证的基础上恰到好处地运用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全文的观点,而排比、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让文章极具文采,不仅化抽象为形象,更使说理透彻、明了。
本文可评为满分。
佳作模拟评阅修复人生漏洞,活出真彩人生春天,洒满阳光的窗台上,一朵硕大的鲜花悄然绽放,娇艳欲滴,香远益清。
老人把自己培植的这盆花拿到社区比赛。
同类的鲜花无与伦比,众多的人投以羡慕的眼光,这朵花最终获得了“花王”的称号。
因为从春天萌发的那天起,老人就精心呵护,为它施肥浇灌,为它剪枝打岔。
初夏,满树槐花,玉团锦簇,高大笔挺的树下,坐着品茶的老者,说悄悄话的村姑,以及捉来蜻蜓喂蚂蚁的孩子。
一阵山风吹来,树摇枝动,空气里香香的,甜甜的,令人心旷神怡。
因为有一位农人,每年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为它剪除旁逸斜出的横枝,为它喷洒农药消除危害其生长的害虫。
人也是这样,只有及时消除心灵的漏洞,才能确保自身健康良好地生长。
我们心灵的漏洞实在是太多太多:为一件心仪物品的丢失,我们会痛苦伤心;为一次不公平的遭遇,我们会自卑退缩;为一次升学就职……别让过去的失败绑住你的脚——为一次考试的失败,我们会气馁失意;为一次朋友的离别,我们会黯然伤神;为一次难以抉择的取舍,我们会彷徨犹豫;为一次毫不关己的流言蜚语,我们会痛心疾首;为一次意外的天灾人祸,我们会失去斗志……老师一句不轻不重的批评,同桌间一回不大不小的口角,朋友间一次不深不浅的误会,父女间一场不冷不热的短暂僵持……这些,或多或少都会在我们的心灵上留下深深浅浅的印痕,让我们劳神费心,甚或心绪不宁。
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有芜杂的念头涌上心头,令我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失意,伤情,苦闷,悲观,落漠,愤懑,自卑,妒忌……这些心灵的漏洞,深深影响着情绪,总会时不时打搅我们平静的生活,横亘于快乐与伤感之间,让我们无法心静气定,使我们烦恼忧郁,生活似乎阴霾笼罩,缺少光彩。
长此以往,心灵的尘埃愈积愈多,如杂草丛生。
忧伤烦恼占据了心灵的空间,快乐被拒之门外,人生也就感到沉沉负重,没有激情,没有乐趣。
别忽视心灵的漏洞。
让我们在及时扫描中及时修复,让心灵从禁锢中解放出来,这样才能留出偌大的空间来储存快乐。
铲去杂草,栽下鲜花,让馨香弥漫心闻,让我们以沉静如水的心境快乐成长在如阳春的生活里。
这就是人生的真风彩!模拟评阅文章围绕“心灵的漏洞”娓娓道来,说明消除心灵漏洞的重要性,主旨非常明确。
在内容方面,先举出一棵树和一盆花,形象鲜明地说明了祛除不利于自身成长的”漏洞”的重要性,继而以现实生活某些现象具体标明“漏洞”在人们心灵中的表现,以及这些”漏洞”所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最后进一步强调“扫描”“修复”的重要性,事理鲜明。
此项得分18分.在表达方面,文章宕开一笔,先由一棵树和一盆花说起,以类比的方式表明观点,显示出构思谋篇的能力。
由“人也是这样”一句引发下文,承上启下,过渡自然.材料处理详略适当,文章写作重心把握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