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及其电气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44
电气消防基本知识电工学电气线路和设备防火全考点一、【电工学基础知识】电路即电流的通路,它是为了某种需要由不同的电气元件按一定的顺序用导线依次连接而成的。
根据电流性质的不同,电路有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之分。
常用的直流电源有干电池、蓄电池、直流发电机、整流电源等。
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机械能等)转换为电能的设备。
电能力弱的或几乎不导电的材料称为绝缘材料,如橡胶、塑料、陶瓷等。
在电气工程中能作为绝缘材料的。
一般被测量电路的数据指示应落在仪表最大量程的1/2〜2/3范围内,不能超过仪表的最大量程,否则测量误差较大。
由于电感线圈两端电压与电流相位不同,电感具有阻碍交流电流通过的性质,称为感抗,用字母X1表示,单位是Q。
功率的单位为W(瓦)、kW(千瓦)、MW(兆瓦)。
按照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称为正弦交流电,通常称为交流电,应用交流电的电路也叫交流电路。
交流电基本物理量包括瞬时值、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周期、频率等。
正弦交流电在变化过程中,任一瞬时t所对应的交流量的数值称为交流电的瞬时值,用/」当字母e、i、U等表示。
正弦交流电变化一个周期中出现的最大瞬时值,称为最大值(也称极大值、峰值、振幅值),用字母Em,Um,Im等表示。
正弦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等于零。
我国电力系统供配电为正弦交流电,额定频率为50Hz(称为工频)。
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是实时变化的,通常以热效应等效的直流电大小来表示交流电的大小,即交流电的有效值。
例如,使交流电和直流电分别通过阻值相同的两个导体,如果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相同,那么这个直流电的大小就叫作交流电的有效值。
电工仪表测出的交流电数值通常是指有效值,如交流220V生活用电即为有效值。
正弦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等于零。
通常情况下,平均值是指正弦交流电流或电压在半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用字母Eav,UavJav等表示。
交流电应用极为广泛,常用的电气设备如照明灯具、家用电器等都使用交流电。
《电工学》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电工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包括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基本知识、电磁感应原理、常用低压电器的性能及用途、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及一般机床控制线路、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安全用电及常用半导体元器件、放大电路的原理及分析方法、直流稳压电源及集成电路简介。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几方面要求:(1)了解直流电、交流电及电磁感应的基本知识。
(2)了解常用电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主要特点。
(3)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和安全用电常识。
(4)能看懂简单的电气控制线路图。
(5)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用途和简单的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
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电工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电气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直观性教学原则,认真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实验项目,充分利用实物、挂图、模型等教具或采用现场参观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要求、内容及建议第一章直流电路教学要求1.了解电路的组成,理解有关的基本物理量的意义,熟记它们的单位、符号。
2.掌握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3.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及其应用。
4.了解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和可能造成的危害,负载额定值的意义。
5.了解基尔霍夫第一、第二定律。
教学内容§1——1 电路及基本物理量一、电路和电路图二、电路中的几个物理量三、电阻和电阻率§1—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二、全电路的欧姆定律三、电路的三种状态§1—3 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一、电阻的串联电路二、电阻的并联电路三、电阻的混联电路§1—4 电功与电功率一、电功与电功率二、焦耳—楞次定律三、负载的额定值§1—5基尔霍夫定律一、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三、支路电流法实验万用表的使用教学建议1.本章重点是欧姆定律和电阻串、并联的特点。
电工电力知识点总结电工电力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设施,它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通讯、民生等各个领域。
电工电力知识是现代电气工程技术和电气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掌握电工电力知识对于从事电气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电工电力知识进行总结,包括电工学、电力系统、电气设备、电气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对读者对电工电力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
一、电工学知识1. 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概念电流是电荷的流动,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两点之间的电势差,是驱动电流的动力,用符号U表示,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是导体内部电子运动的阻力,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2. 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由电源、负载、开关、导线等元件组成。
电源提供电能,可以使电流驱动负载工作;负载是电路中的电子器件,负载的特性决定了电路的工作性能;开关用来控制电路的通断;导线用来传输电流。
3.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有串联、并联、混合连接等。
串联是指将电器按顺序连接在同一电路上,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可以流过;并联是指将电器并列连接在同一电路上,电流可以选择不同的通路流过;混合连接是指将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结合在一起。
4. 电压、电流、电阻的基本关系欧姆定律规定了电压、电流、电阻之间的基本关系,即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5. 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是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功率,用P表示,单位是瓦特(W)。
电功率可以由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P=UI得出。
6. 交流电和直流电的特点交流电指在电流方向上周期性变化的电流,直流电指在电流方向上不变的电流。
交流电的频率和方向都是可变的,而直流电的频率和方向都是恒定的。
7. 电气绝缘和绝缘材料的要求电气绝缘是指在电气设备中用来隔离导体之间的、导体与地之间的、导体与结构之间的介质。
绝缘材料的要求包括:绝缘性能良好、机械强度高、耐化学腐蚀、防潮性好、耐温性好等。
引言:《电工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电工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本文将针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详细阐述,包括概述、课程结构、主要内容和学习要求等方面。
概述:《电工学》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它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电力系统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通过学习《电工学》,学生将掌握电工学的基本概念、电路分析方法和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
学生还将通过课程实践,培养实际动手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结构:一、电路分析基础:1.电路理论基础: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2.电路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的特性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3.电路定理:基尔霍夫定律、节点电压法和电压源电流源转换等;4.交流电路分析:正弦波电压和电流、交流电路的复数表示和频域分析方法;5.计算工具:基本电路分析软件的使用和实践。
二、电源与电动机:1.电源: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特点和工作原理;2.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3.单相变压器: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比和效率计算;4.三相变压器:三相变压器的连接方式、功率计算和短路电压;5.线圈和激励系统:电磁铁、继电器和电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三、电机与变压器:1.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特性和控制方法;2.交流电机:同步电机和异步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变压器: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工作特性和应用;4.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结构、参数计算和输电能力;5.输电线路的电磁干扰和防护措施。
四、电力系统与输配电设备:1.电力系统的结构:发电、输电和配电系统的组成和运行特点;2.发电机组:发电机组的结构、调速方法和功率因数控制;3.输电线路:输电线路的材料、参数计算和线路保护;4.变电站:变电站的功能、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5.配电系统:低压配电系统和中压配电系统的结构和设备。
五、电气控制与保护:1.控制系统基础: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闭环控制和开环控制;2.控制设备:继电器、接触器和PLC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电气保护:短路保护、过载保护和接地保护;4.自动化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应用案例;5.安全工作:电气安全规范、事故处理和安全用电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