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计标定方案
- 格式:docx
- 大小:27.71 KB
- 文档页数:2
设计加速度谱的标定加速度谱的标定是一种重要的方法,能够对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进行加速度谱的标定时,需要考虑到几个关键因素,包括标定装置的设计、标定方法的选择以及标定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
首先,进行加速度谱的标定需要设计一个合适的标定装置。
该装置能够模拟出一系列已知加速度级别的信号,并能够将这些信号精确输入到待标定的加速度传感器中。
标定装置通常包括一个激励源(如振动台)、一个振荡器、一个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一个控制单元。
振动台可以产生各种频率和幅值的激励信号,振荡器可以控制激励信号的频率和幅值,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记录传感器输出的加速度信号,控制单元则负责调节整个标定装置的工作。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定方法。
常用的标定方法包括静态标定和动态标定两种。
在静态标定中,通过在不同静态加载条件下测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建立传感器输出电压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模型。
而在动态标定中,传感器被动态地激励,其输出的电压信号会随着外界激励信号的频率而变化,通过记录传感器输出信号与激励信号之间的频率响应,可以得到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函数。
根据实际需求和标定装置的条件,可以选择合适的标定方法。
在进行标定实验时,需要采集一定数量的标定数据。
这些数据通常以时间序列的形式保存,可以用来分析传感器的频谱特性。
标定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是标定的关键步骤之一、首先,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可能的噪声和干扰信号。
然后,可以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算法将时间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得到加速度谱。
通过对加速度谱的分析,可以得到传感器的频率响应曲线、共振频率等信息。
在进行加速度谱的标定时,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需要确保标定装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标定装置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以实现准确的标定。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标定频率范围和步长。
标定频率范围应根据传感器工作的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标定步长则应根据预期的精度要求进行确定。
误差系数标定算法:1.单个加速度计测量模型:10i o po p a E k k a k a k a ==+++ (1)a —加速度计输出指示值:g 。
ia pa oa —沿加速度计输入轴,摆轴,输出轴向作用的加速度分量: g 。
E —加速度计的输出:一般为V 或者mA 。
0k —加速度计偏值:g 。
1k —刻度因素:V g 或者m A g 。
o k ,p k —输出轴,摆轴灵敏度系数:无量纲。
2.非质心处的加速度计输出模型:[()]i T ia A r r ωωωθ=+⨯⨯+⨯⋅ (2) [()]o T oa A r r ωωωθ=+⨯⨯+⨯⋅ (3) [()]p T pa A r r ωωωθ=+⨯⨯+⨯⋅ (4) 其中,[()]A r r ωωω+⨯⨯+⨯ 代表位置r 处的加速度值,iθ,oθ,pθ分别为加速度计的敏感轴,输出轴和摆轴的方向向量。
将(2)(3)(4)带入(1)式并令[()]TA r r f ωωω+⨯⨯+⨯= ,可得: ()10iopo p a E k k f k k θθθ==+⋅+⋅+⋅ (5)当存在安装方位误差时,即:i i i l θθθ=+∆,o o ol θθθ=+∆,pppl θθθ=+∆ (6)其中,il θ为加速度计敏感轴的理论设计安装方向向量;iθ∆为加速度计敏感方向误差,其余两轴类似。
将(6)带入(5),整理可得:()10iiopopl o l p l o p a E k k f k k k k θθθθθθ==+⋅+∆+⋅+⋅+⋅∆+⋅∆令 i iopopl o lplopd k kkk θθθθθθ=∆+⋅+⋅+⋅∆+⋅∆,上式可变为:()10iil l a E k k f d θθ==+⋅+ (7)(7)式两边乘以刻度因子1k ,得:()110i il l E k k f k d θθ⎡⎤=⋅+⋅⋅+⎣⎦,令100K k k =⋅,单位:V 或者mA ,代表等效零偏;()1iis l lk d θθθ=⋅+,单位:Vg 或者m A g ,代表等效敏感方向向量。
基于旋转机构的加速度计误差标定与补偿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加速度计已成为现代导航、姿态控制以及运动测量等领域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之一。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和误差源的影响,加速度计的精度和稳定性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加速度计的误差标定与补偿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旋转机构的加速度计误差标定方法主要通过将加速度计固定在经过特定旋转角度的旋转轴上,利用转子的旋转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在旋转惯性系中的变化关系,计算出传感器输出值与真实加速度值之间的误差校正系数,以达到精准计算加速度值的目的。
对于这种基于旋转机构方法的加速度计误差标定,其核心在于通过转子的旋转和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来测量真实加速度和传感器输出值之间的误差。
因此,在具体操作时,需要首先确定旋转轴和旋转角度,并将加速度计放置在转子上,然后通过记录转子的角速度和加速度计输出值,计算出在旋转惯性系中真实加速度与传感器输出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误差校正系数。
此外,在进行加速度计误差补偿时,还需要考虑到多种误差源的影响,如温度变化、振动干扰等。
解决这些误差源的方法主要包括温度补偿、机械驱动优化、信号滤波和提高传感器精度等措施,以保证加速度计的高度精度和稳定性。
总体来说,基于旋转机构的加速度计误差标定与补偿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加速度计的精度和稳定性,其原理简单易懂,操作灵活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方法还有望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为加速度计的应用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数据分析是科学研究和商业决策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下面我将列举一组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在某餐厅进行的顾客满意度调查中,抽样了100位顾客,数据如下:1.餐厅环境评分:平均分数为8.5,标准差为1.2。
2.餐厅服务评分:平均分数为9.0,标准差为1.5。
3.菜品质量评分:平均分数为7.5,标准差为1.0。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餐厅环境评分的平均分数为8.5,标准差为1.2。
加速度ji灵敏度的标定方法加速度灵敏度的标定方法
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运动检测、自动驾驶等。
为了获得准确的加速度测量结果,在使用加速度传感器之前,我们需要进行灵敏度的标定。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加速度灵敏度标定方法。
1. 实验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已知加速度的参考物体。
这可以是一个震动台或者其他设备,能够提供稳定并已知加速度的震动。
2. 固定传感器
将加速度传感器固定在参考物体上。
确保传感器与表面接触良好,并且位置固定。
这样可以保证在不同实验中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3. 设置数据记录
将数据记录装置连接到加速度传感器上,并设置好采样频率。
确保采样频率足够高,以便捕捉到传感器的细微变化。
4. 开始标定实验
启动数据记录装置,使加速度传感器开始采集数据。
同时,打开参考物体提供的已知加速度。
5. 数据处理
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使用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分析。
根据已知的参考物体加速度和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计算出传感器的灵敏度。
6. 灵敏度校准
如果在标定过程中发现传感器的灵敏度与预期值存在差异,我们可以进行灵敏度的校准。
校准的方法因传感器的品牌和型号而异,一般可以通过调整传感器的内部参数或使用校准设备来完成。
总结: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进行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标定。
这种标定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获得准确的加速度测量结果,并确保传感器的性能稳定和可靠。
在实际应用中,定期进行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其性能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物理实验技术中加速度计测量与标定技巧加速度计是物理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
在物理实验中,准确测量和标定加速度计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加速度计的测量原理以及标定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加速度计。
一、加速度计的测量原理加速度计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加速度的设备,主要通过测量物体的惯性变化来实现。
常见的加速度计有压电式加速度计、光电式加速度计等。
压电式加速度计是利用压电材料的特性实现的。
压电材料在受到力或压力时会产生电荷,从而产生电压信号。
当加速度计受到加速度时,压电材料也会产生变形,并相应地产生电压信号。
通过测量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大小,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光电式加速度计则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物体的位移变化来实现的。
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效应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当加速度计受到加速度时,物体会发生位移变化,从而导致光电传感器测量到的光信号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光信号的变化,即可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
二、加速度计的标定技巧标定加速度计是为了使其输出的电信号与真实的物体加速度之间有一个准确可靠的对应关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标定技巧。
1. 零点校准零点校准是指在没有受到加速度时,将加速度计的输出调整为零。
可以将加速度计放在静止的平面上进行校准,通过调整仪器上的相关设置使输出为零。
经过零点校准后,可以保证在没有受到加速度时,加速度计的输出为零。
2. 常重校准常重校准是指在受到固定加速度(常重)下,将加速度计的输出调整为一个已知的数值。
首先需要提供一个已知的固定加速度,例如放置在重力水平方向的斜面上,使其受到斜面上固定的加速度。
然后通过调整加速度计的相关设置,使其输出与已知的加速度值相等。
3. 多点标定多点标定是指在多个已知加速度点上进行标定。
可以准备多个已知加速度的实验环境,然后将加速度计分别放置在这些实验环境中进行测量,记录加速度计的输出值。
根据已知的加速度和加速度计的输出值,可以建立起一个加速度与输出值之间的对应关系。
加速度传感器标定方法
加速度传感器的标定是为了确定传感器的灵敏度、偏移量和线性度等参数,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加速度传感器标定方法:
1. 零点标定:将传感器置于无加速度状态下,记录传感器的输出值作为零点偏移量。
这可以通过将传感器放置在水平表面上或使用特殊的标定设备来实现。
2. 灵敏度标定:通过施加已知的加速度值,并测量传感器的输出,来确定传感器的灵敏度。
可以使用振动台、旋转平台或其他产生已知加速度的设备来进行标定。
3. 线性度标定:通过在不同加速度范围内进行标定,来确定传感器的线性度。
可以使用多个已知加速度值进行测量,并检查传感器输出与加速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4. 温度补偿:加速度传感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在标定过程中,可以考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测量,并使用数学模型或查表法对温度进行补偿。
5. 交叉灵敏度标定:某些加速度传感器可能对不同方向的加速
度敏感。
为了修正这种交叉灵敏度,可以在不同方向上施加加速度,并记录传感器的输出。
加速度计标定过程一、为避免多次安装引入误差,对加速度计只进行一次安装,将惯性组件的坐标系XYZ对应安装到转台零位上,使惯性组件X轴与分度头x轴平行,Y与y平行,Z与z轴平行。
利用十二位置法对加速度进行标定,每个位置采样时间1分钟。
二、数据处理1、采用以下误差项模型其中,Ax,Ay,Az为参考加速度值,Na=[Nax.Nay,Naz]’为三敏感轴输出加速度值。
Da=[Dax,Day,Daz]’为敏感轴的零位误差,Kax,Kay,Kaz为刻度因数。
Eaxy,Eaxz,Eayx,Eayz,Eazx,Eazy为误差耦合因数。
2、在12个不同位置测量,各个位置比力表如下(单位:g)。
根据比力表可得到12组参考加速度值Ax,Ay,Az。
3、 每个位置上采样1分钟,并对每个位置所得数据取平均值,获得一组Nax.Nay,Naz ,共有12组数。
根据以上误差项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得最后有效系数Kax,Kay,Kaz,Eaxy,Eaxz,Eayx,Eayz,Eazx,Eazy,Dax,Day,Daz 。
三、实验结果利用MATLAB 编写最小二乘法程序,最后得到误差项模型数据如下。
a 1.00040.01200.00660.0016=0.0135 1.00100.00210.00250.00310.0008 1.01210.0534Kxx Exy Exz D x Eyx Kyy Eyz Day EzxEzy Kzz Daz -⎡⎤⎡⎤⎢⎥⎢⎥⎢⎥⎢⎥⎢⎥⎢⎥---⎣⎦⎣⎦ 根据以下误差模型,利用实际测量的值Nax,Nay,Naz,便可得到实际值Aax,Aay,Aaz 。
-1a ax 0.99950.0120-0.0065a 0.0*-=-0.01350.9988-0.0020-0.00310.00080.9880Aax Kxx Exy Exz N x D N x Aay Eyx Kyy Eyz Nay Day Nay Aaz Ezx Ezy Kzz Naz Daz Naz ⎛⎫⎡⎤⎡⎤⎡⎤⎡⎤⎡⎤⎡⎤ ⎪⎢⎥⎢⎥⎢⎥⎢⎥⎢⎥⎢⎥= ⎪⎢⎥⎢⎥⎢⎥⎢⎥⎢⎥⎢⎥ ⎪⎢⎥⎢⎥⎢⎥⎢⎥⎢⎥⎢⎥⎣⎦⎣⎦⎣⎦⎣⎦⎣⎦⎣⎦⎝⎭0200.0025-0.0528⎡⎤⎢⎥⎢⎥⎢⎥⎣⎦。
加速度计标定实验1加速度计的数学模型0)/cos(,)cos(,)cos(,)(j j x y z j j x j y j z K K A A A N -=++其中:j=x/y/z ;j N 为加速度计的输出;0j K 为加速度计的零偏;//x y z A 为加速度计在理想坐标系下敏感的加速度;)//,cos(z y x j 为加速度计为i 轴与其他两轴加速度计的交叉耦合角的方向余弦。
2加速度计标定方法-“六位置24点标定”六位置指x/y/z 轴加速度计的输入轴分别指向上和下,共为六个位置,在每个位置绕铅垂线转一圈,间隔90º转动4个点,共为24点。
在每个点采集n 数据,求取平均值作为这个点的采集数值:n i z y x N j z y x M ni /)),//(((),//(1∑==,j=1…24。
对每个位置四个点的值求平均,为该位置的加速度计的输出值。
如x 轴加速度计在六个位置采集地数据为:∑==41),()1,(i i x M x F ;∑==85),()2,(i i y M x F ;∑==129),()3,(i i z M x F ;∑==1613),()4,(i i x M x F ;∑==2017),()5,(i i x M x F ;∑==2421),()6,(i i x M x F 。
y 轴和z 轴的数据处理方法和x 轴的相同。
加速度计的零偏:0((,1)(,2)(,3)(,4)(,5)(,6))/6j F j F j F j F j F j F j K =+++++(j=x/y/z )j 轴加速度计标度因数的分当量为:((1,)(2,))/2*xj F j F j g K =-((3,)(4,))/2*yj F j F j g K =-((5,)(6,))/2*zj F j F j g K =-j=x/y/z ,j 轴加速度计的标度因数为j K =交叉耦合角的方向余弦为:cos(,)/xj j j x K K =cos(,)/yj j j y K K =cos(,)/zj j j x K K =3误差的补偿加速度计的输出补偿:在t 时刻采集到三只加速度计的输出值为:123,,N N N ,有以下三个方程:1011()/cos(1,)cos(1,)cos(1,)x y z N K K A x A y A z -=++2022()/cos(2,)cos(2,)cos(2,)x y z N K K A x A y A z -=++3033()/cos(3,)cos(3,)cos(3,)x y z N K K A x A y A z -=++其中Ax, Ay, Az 为理想坐标系中的三轴加速度计敏感的加速度,是要求的未知量。
设计加速度谱的标定
加速度谱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手段,它可以根据外部输入用加速度表示物体在某个特定瞬间的运动,常见的加速度谱有离心加速度谱、摆幅加速度谱、振动加速度谱等,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地震谱、拍摄电影、太空运行等。
一般而言,在获取加速度谱前,需要先进行加速度谱的标定。
标定是一个重要的预处理步骤,它的作用是通过参考基准给加速度谱的测量值进行校正,确保加速度谱的准确性。
首先,可以通过测试设备和标准物体或样品进行典型标定,来确定加速度谱测量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关系。
其次,可以采用插补校正的方式,使用特定的差值算法,根据实际测量值和标准值的差异,通过调节系统的计算参数,实现对加速度谱测量数据的校正。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校正方式,如开发针对特定环境的校正模型,来实现加速度谱的标定。
标定的结果主要取决于所采用的校正方法。
在采用典型标定的方式时,计算参数一般是由测试设备和标准物体决定的,因此测试结果一般不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结果会比较精确。
而使用插补校正的方式,受计算参数的影响比较大,如果参数不准确,校正结果也容易出现偏差。
此外,由于加速度谱标定过程耗费精力,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在开始标定之前,需要对标定环境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标定的精度要求;还需要准备充足的标准物体或样品,以便于即使是精度
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满足标定的要求。
总之,设计加速度谱的标定是一项重要的测量任务,需要根据实际应用来确定校正方法,同时结合所在环境和标准物体,尽可能地满足标定精度要求。
加速度计标定方法(一)加速度计标定标定是指校准传感器以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的过程。
在加速度计(accelerometer)使用过程中,进行加速度计标定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能够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加速度计标定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加速度计。
方法一:零偏标定(Zero Offset Calibration)零偏标定主要是通过采集静态状态下的数据进行校准,步骤如下:1.将加速度计放置在稳定的平面上,确保不发生位移。
2.采集一段时间的数据,通常在几秒钟到一分钟之间。
3.计算采集到的数据的平均值,并将其作为零偏值。
方法二:尺度因子标定(Scale Factor Calibration)尺度因子标定方法可以校准加速度计的感受性(sensitivity),即加速度计输出和实际加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下面是一种常见的尺度因子标定方法:1.加速度计放置在重力加速度已知的平面上。
2.测量加速度计输出的数值,并将其除以已知的重力加速度,得到尺度因子。
3.重复上述步骤多次,并计算尺度因子的平均值。
方法三:轴对齐标定(Axis Alignment Calibration)轴对齐标定用于校准加速度计的坐标轴与参考坐标系之间的偏移。
通常,加速度计的坐标轴与参考坐标系的三个轴并不完全对齐,因此需要进行轴对齐标定。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轴对齐标定方法:1.放置加速度计在一个固定的平面上,该平面的方向与参考坐标系的一个轴尽可能保持一致。
2.通过施加静态的加速度(例如,旋转平面)或应用静态的力对加速度计进行刺激。
3.记录加速度计的输出并分析数据,计算出与参考坐标系的轴对齐的偏移量。
方法四:温度补偿标定(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Calibration)温度补偿标定用于校准加速度计在不同温度下的输出变化。
由于温度会对加速度计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温度补偿标定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种常用的温度补偿标定方法:1.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对加速度计进行静态状态下的测量。
井斜测量系统中加速度计标定数据处理程序的设计在地质勘探中,为了确定地层侧面倾角和倾斜方位角,必须连续测量井筒的倾角和倾斜方位角以及作为参考标志的井下仪器方位角。
在进行钻井或打水平井时需要知道井身轨迹和钻头位置,以调整下一步的钻进方向。
因此无论是完井之后或是在钻井过程中,高精度且连续的井斜测量是必须的。
西安石油大学研制的xtcs(西安轨迹控制系统),安装了加速度传感器来测量井下仪器运动姿态的井斜角(DEV)和工具面角(RB)。
但是因为安装的原因,即使精心调校,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加速度传感器的三轴不正交而引起的偏差,这个偏差对最后的测斜结果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加速度传感器在使用时要进行标定。
加速度计三轴不正交校正原理(Q校)设{x}halfnote_{}^{→}、{y}halfnote_{}^{→} 、{z}halfnote_{}^{→}线性无关的三个向量,由它们可以构成一个空间坐标系,空间中的任何向量都可以表示成这三个向量的线性组合。
从理论上可知,在空间坐标系中存在着一种单位正交坐标系,即构成坐标系的三向量相互垂直,其长度都等于1。
空间任意坐标系和单位正交坐标系之间存在如下的对应关系:Q值计算方法由上可知,要进行传感器校正,必须先确定Q值,通过准确测量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来确定Q比较困难,而用计算的方法则简单可行。
已知重力加速度{G}halfnote_{}^{→}在正交坐标系中的三个分量是G_{x}、G_{y}、G_{z},反映仪器空间位置的几个参数为井斜角(D EV)、工具面角(RB)和相对方位角(AZIM)(由于在传感器中没有加入磁强计,因此无法测量相对方位角,不予考虑)。
其中井斜角和工具面角与{G}halfnote_{}^{→}的关系为:由于传感器定位安装方面的原因,实际测量的G_{x}、G_{y}、G_{z} 是不正交的分量,为此需要用式(7)进行校正,然后才用式(8)和(9)确定仪器在井中的状态。
imu标定方法
imu标定是指对惯性测量单元(IMU)进行精确校准,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IMU是一种集成了加速度计、陀螺仪和磁力计等传感器的装置,用于测量物体的加速度、角速度和方向信息。
IMU标定的目的是消除传感器的误差,使其输出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
标定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加速度计标定:加速度计常常存在漂移和非线性误差。
在标定过程中,需要将IMU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和方向,通过与重力加速度的比较来校准加速度计的零偏和比例因子。
2. 陀螺仪标定:陀螺仪也存在漂移和非线性误差。
在标定过程中,需要将IMU 放置在静止和旋转的状态下,通过与已知旋转速度的比较来校准陀螺仪的零偏和比例因子。
3. 磁力计标定:磁力计容易受到外部磁场的干扰,因此需要进行磁力计校准来消除这些干扰。
标定过程中,需要将IMU在不同方向下移动,通过与已知地磁场的比较来校准磁力计的零偏和比例因子。
除了上述传感器的标定,还可以对温度、偏航角等进行标定,以进一步提高IMU 的测量精度。
IMU标定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标定设备和算法来实现。
例如,可以使用机械平台来控制IMU在不同的姿态下进行标定,同时使用最小二乘法等算法来进行误差估计和校准参数的求解。
IMU标定的结果对于定位、导航和姿态估计等应用非常重要。
准确的IMU测量结果可以提高飞行器、机器人等系统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的精度,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IMU标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消除传感器误差和干扰,可以提高IMU 的测量精度,进而提高相关应用的性能。
加速度计标定过程
一、为避免多次安装引入误差,对加速度计只进行一次安装,将惯性组件的坐标系XYZ对
应安装到转台零位上,使惯性组件X轴与分度头x轴平行,Y与y平行,Z与z轴平行。
利用十二位置法对加速度进行标定,每个位置采样时间1分钟。
二、数据处理
1、采用以下误差项模型
其中,Ax,Ay,Az为参考加速度值,Na=[Nax.Nay,Naz]’为三敏感轴输出加速度值。
Da=[Dax,Day,Daz]’为敏感轴的零位误差,Kax,Kay,Kaz为刻度因数。
Eaxy,Eaxz,Eayx,Eayz,Eazx,Eazy为误差耦合因数。
2、在12个不同位置测量,各个位置比力表如下(单位:g)。
根据比力表可得到12组参
考加速度值Ax,Ay,Az。
3、 每个位置上采样1分钟,并对每个位置所得数据取平均值,获得一组Nax.Nay,Naz ,
共有12组数。
根据以上误差项模型,利用最小二乘法得最后有效系数
Kax,Kay,Kaz,Eaxy,Eaxz,Eayx,Eayz,Eazx,Eazy,Dax,Day,Daz 。
三、实验结果
利用MATLAB 编写最小二乘法程序,最后得到误差项模型数据如下。
a 1.00040.01200.00660.0016=0.0135 1.00100.00210.00250.00310.0008 1.01210.0534Kxx Exy Exz D x Eyx Kyy Eyz Day Ezx
Ezy Kzz Daz -⎡⎤⎡⎤⎢⎥⎢⎥⎢⎥⎢⎥⎢⎥⎢⎥---⎣⎦⎣⎦ 根据以下误差模型,利用实际测量的值Nax,Nay,Naz,便可得到实际值Aax,Aay,Aaz 。
-1a ax 0.99950.0120-0.0065a 0.0*-=-0.01350.9988-0.0020-0.00310.00080.9880Aax Kxx Exy Exz N x D N x Aay Eyx Kyy Eyz Nay Day Nay Aaz Ezx Ezy Kzz Naz Daz Naz ⎛⎫⎡⎤⎡⎤⎡⎤⎡⎤⎡⎤⎡⎤ ⎪⎢⎥⎢⎥⎢⎥⎢⎥⎢⎥⎢⎥= ⎪⎢⎥⎢⎥⎢⎥⎢⎥⎢⎥⎢⎥ ⎪⎢⎥⎢⎥⎢⎥⎢⎥⎢⎥⎢⎥⎣⎦⎣⎦⎣⎦⎣⎦⎣⎦⎣⎦⎝⎭0200.0025-0.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