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之五).6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5.31 MB
- 文档页数:61
1、.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西方国家的主要思想流派。
自由主义是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统治、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在巩固资产阶级政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的。
自由主义经历了传统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将个人自由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倡导个性解放,新自由主义力求把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统一,使个人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传统自由主义将生命、自由和财产视为公民的自然权利,新自由主义强调公民权利范围的不断扩大、权利内容的不断丰富;传统自由主义主张法治与分权、推行代议制民主,新自由主义更强调法治与民主的关系、建立民主程序与民主秩序;传统自由主义认为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应当是消极无为的,新自由主义主张扩大国家的积极作用、建设美好的福利国家。
(传统自由主义:传统自由主义始于洛克、经济自由主义始于亚当斯密斯、社会自由主义始于密尔。
新自由主义的有名代表人物是罗尔斯和他的正义论。
)2、自由主义的特征(1)个人主义,它宣告对任何社会集体的的否定,将个人独立的精神置于首位。
(2)平等主义,认为人们在精神上都有同等地位,否认人与人之间在法律地位或政治地位的不同(3)普遍主义,依据特殊历史群体和文化形式的重要性,承认群体的道德体系(4)社会向善主义,认为所有的社会群体和政治安排都是趋向进步的。
3、保守自由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主要分歧(1).新自由主义带有较多的理性主义特征,保守自由主义则带有较多的经验主义色彩。
(2)新自由主义一般强调肯定性自由(积极自由),保守自由主义强调的则是否定性自由(消极自由)。
<3.>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加强政府干预,保守自由主义则坚决捍卫自由市场秩序。
<4.>新自由主义一般主张扩大民主参与,保守自由主义则更强调民主的间接性质。
4、政府干预与福利国家格林根据积极自由观念,论证了加强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霍布豪斯用国家“经济主权”概念,为国家干预提供论证。
霍布豪斯还从发展福利事业的需要论证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当代(dāngdài)西方政治思潮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批判主义,对西方文化进行了相当(xiāngdāng)全面的剖析。
以下两点对当代西方(xīfāng)的政治思潮演变及其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思想家们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及秩序进行反思和批判,揭露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
他们不再将现代性视为一种人的解放的力量,而是一种“奴役、压迫(yāpò)和压抑的根源”。
二是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wénhuà)在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竞争中,在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自由主义政治思潮1.1 自由主义的发展与特征1.1.1 盛极而衰的自由主义来自政治多元主义的冲击:多元主义不以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作为自己的理想。
人类的天性是多元的。
社群主义的冲击保守主义的冲击1.1.2 重返复兴之路在柏林看来,一个人的自由应是没有其他人或群体干涉他的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自由只是一个人能够不受别人阻扰而径自行动的范围。
惟有在某人使你无法达到某一个目的的情况下,你才可以说自己缺乏政治自由,仅仅是没有能力达成某一个目的,这并不代表缺乏政治自由。
同时,提出自由的道德基础:一是自由的平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对那些使我享有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人给予回报;三是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1.1.3 自由主义的基石有关选择的三个原则第一个有关选择的原则是个人主义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个人能够选择,并且只有个人才能选择,首先,只有个人能够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其次,如果个人所进行的选择是在强制下完成的,那么无论强制是否合法,个人都不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再次,从方法论上考察,个人主义应当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原因的唯一恰当途径。
最后,个人主义原则只意味着应当对没有强制的选择负有责任,并不意味着没有强制的选择就是合理的。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大纲(人大版)导论:(马德普)第一章自由主义(4万字)马德普第一节自由主义的兴起与流变第二节新自由主义第三节保守自由主义第二章保守主义(3.5万字)(黄岭峻)第一节保守主义的历史演变第二节传统保守主义第三节新保守主义第三章社会民主主义(3.5万字)(马德普)第一节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民主主义第二节民主社会主义第三节社会民主主义第四章无政府主义(2万字)(高景柱)第一节无政府主义的历史演变第二节无政府个人主义第三节无政府共产主义第五章法西斯主义(2.5万字)(高景柱)第一节法西斯主义的兴衰第二节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第三节德国的纳粹主义第六章基督教民主主义(2万字)(庞金友)第一节基督教民主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督教民主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第三节基督教民主主义的政策主张与实践(如能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节更好)1第七章共产主义(2.5万字)(薛新国)第一节共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在欧洲的演变第二节托洛茨基主义第三节欧洲共产主义第八章新左翼激进主义(4万字)(陈高华)第一节新左翼激进主义与新左派运动第二节新马克思主义第三节后现代主义第九章女权主义(2.5万字)(付翠莲)第一节女权运动与女权主义第二节自由女权主义第三节社会女权主义第四节激进女权主义第十章生态主义(2.5万字)(金韦亘、刘训练)第一节绿色运动与生态主义第二节绿色政治第三节生态社会主义第十一章社群主义与新共和主义(3万字)(刘训练)第一节社群主义形成与共和主义的复兴第二节社群主义第三节新共和主义第十二章多元文化主义(2.5万字)(李丽红)第一节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第二节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第三节保守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第四节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2编写要求和说明1、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
2、在内容上应采用学术界公认的、主流的观点,不宜强调或突出编写者个人的观点或学术界有争议的观点。
3、语言要简练,概念定义要清晰准确,文字要平实流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规范使用标点符号;除了个别重要概念外,尽量少附注外文;可少量使用图表。
第二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第一题新自由主义的含义?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一、含义:新自由主义也称现代自由主义,既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经济思潮,也是当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潮中最为重要的流派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主张国家应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
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一)格林:“积极国家与积极自由”(详见笔记)1、提出“公共的善”的概念。
公共服务或自由的善论证了社会利益的存在,并且力图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统一起来;2、提出“积极自由” 的理念。
对自由做了新的解释,自由意味着“积极的力量或能力",即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共同的善,为他人和社会做贡献;3、提出“积极国家” 的理念。
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人们实现共同的善,实现共同的利益,国家是共同利益的体现者。
在共同的善的基础上,论证了国家干预的合理性。
(二)霍布豪斯:“自由与和谐理论”(详见笔记)1、提出自由的八要素说,认为法制是自由的保障。
2、提出社会和谐的理念。
对积极自由和积极国家的理论作了进一步阐发,认为国家发展经历了由血缘关系为基础到按权力要素再到按民权要素建构三阶段,国家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工具。
3、提出自由社会的主张。
(三)罗斯福:“罗斯福新政”1】批判垄断。
认为在垄断企业统治下没有真正的自由,垄断企业建立了新的专制;2】政府必须为大众执掌太平和正义;3】提出“四大自由”:言论自由、崇奉上帝的自由、不虞匮乏的自由、不虞恐惧的自由;4】主张国家干预。
提出《第二个权利法案》,主张对资本主义加以“明智的管理”,国家以经济财政等手段全面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如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扩大政府支出、赤字预算、举债,举办公共工程和实行充分就业等;5】批评古典自由主义。
认为“看不见的手”有负面作用,不能通过它自我调节消除经济危机,古典自由主义不能提供万能钥匙;国家最终干预不成为对自由的威胁,而是对最弱小者提供了真正的保护。
6】建立福利国家。
(四)罗尔斯:“公平正义”1、正义是社会制度的基础,是划分社会基本结构的标准。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前言:《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目考试主要是以课后思考题为主,现老师提供课后思考题并整理如下。
另老师考虑到今天上的新课比较多,老师提供了第四章至第六章的课件,课件也有所整理(见附件)。
最后,祝大家考试顺利,加油!《当代西方政治思潮》课后思考题绪论1、政治思潮的基本特征。
2、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
3、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共同特征。
4、结合本课程所学理论,谈谈如何正确对待当代西方政治思潮。
第一章自由主义1、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2、比较新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
3、新自由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
4、罗尔斯的正义理论。
5、多元主义民主的基本内涵、特征。
6、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及补救措施。
第二章保守主义1、保守主义的内涵、类型。
2、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
3、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4、保守主义崛起的原因。
5、自由保守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分歧。
6、自由保守主义的基本观点。
7、伯林的两种自由理论。
8、简述自发秩序和人为(人造)秩序及其差异。
9、弗里德曼对政府职能的界定。
10、诺齐克最弱意义的国家。
11、诺齐克的持有正义理论与对罗尔斯分配正义的批判。
12、亨廷顿关于民主危机的思想(民主危机产生的原因、对策)。
第三章社会民主主义思潮1、社会民主主义在20世纪的历史演变。
2、社会民主主义的基本观点。
3、“第三条道路“及其基本观点。
第四章民族主义思潮1、民族主义思潮的概念及类型。
2、政治民族主义的含义。
3、文化民族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宗教民族主义的作用。
5、如何认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民族主义思潮?第五章女权主义思潮1、什么是女权主义?2、女权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3、女权主义的理论特点。
4、女权主义的主要派别及其观点。
第六章生态主义1、生态主义的发展脉络。
2、生态主义的基本特征。
3、深绿、浅绿、红绿4、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
附件:第四章至第六章教学课件第四章民族主义思潮一、民族与民族主义(一)民族与民族国家1、何为民族?2、民族国家欧洲的三十年战争结束后,1648年达成《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基础上形成诸多政治权利和民族共同性相互结合的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二、试述当代世界政治思潮的历史基础、现实依托与国际关系变化?答:一、当代世界政治思潮的历史基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为其前提的。
同样,任何思潮都不是凭空杜撰而来的,都是有深厚的历史和时代背景的。
虽然按照意识形态或国家性质等来划分,当代世界政治思潮可以分为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和当代民族主义三大思潮,但总体来看,复杂多变、多维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文化学术背景,是导致各种政治思潮产生、发展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可以说特定的时代产生特定的政治思潮。
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前半期的主要特征是战争与革命。
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一己之利不惜武力相争,二次世界大战由此发生。
同时,人民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和民族独立国家,改变了国际政治的格局。
20世纪后半期,尽管美、苏两极对峙所形成的冷战局面持续了数十年,主导了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地区冲突虽时有发生,但是从总的方面来看,并未引起世界战争,国际形势趋于和缓与稳定。
随着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各国民权与民主运动的高涨及新的科技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特别是80年代以后知识经济和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大大加速。
在这种国际环境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从传统资本主义转化为现代资本主义。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觉醒,使中小国家在地区事务和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成为历史。
进入90年代,随着苏东剧变、冷战结束,原来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为主要特征的两极格局随之终结。
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是一个超级大国和多种力量并存,并逐步向多极格局过渡。
时代的这些基本特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制约着当代政治思潮的嬗变和发展趋向。
二、当代世界政治思潮的现实依托。
(1)当代民族主义新浪潮出现的现实基础。
首先,二战结束之后,许多旧的民族矛盾并没有随着国家的建立或政府的重组而获得彻底解决,各民族经济和文化上的差距与社会地位上的不平等仍在这些地区存在和发展,给民族主义的存在和复活留下了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