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_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237.00 KB
- 文档页数:23
工程经济学欧邦才第4章工程项目经济评价的基本方法本章公共知识要点公共知识要点1.确定性与不确定的区别2.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3.评价指标及其类型4.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5.评价方法的三个基本问题本章内容:⏹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第二节动态评估方法⏹第三节投资文案选择第一节静态评价方法一、静态投资回收期法1.指标含义:静态投资回收期(理解)2.计算公式(1)定义公式;(2)列表法公式。
3.评价准则:(1)T j ≤T N ,项目方案可行;(2)T j >T N ,项目方案不可行。
4.静态投资回收期法的评述。
二、投资收益率法1.指标含义。
2.计算公式。
3.评价准则。
第二节动态评价方法⏹一、净现值法(NPV-Net Present Value)⏹二、净现值率法(NPVR)⏹三、费用现值法(PC)⏹四、净年值法(NAV)⏹五、费用年值法(AC)⏹六、动态投资回收期法⏹七、内部收益率法(IRR)⏹八、外部收益率法(ERR)一、净现值法NPV——Net Present Value (核心方法)一、净现值法(NPV)-Net Present Value)(一)净现值的含义——结合现金流量图理解(二)计算公式:CI—现金流入;CO—现金流出;i—折现率t—期数;(CI-CO)t—第t期净现金流量(三)评价准则(绝对评价+相对评价)1.绝对评价准则(1)NPV≥0,方案可行;(2)NPV<0,方案不可行。
2.相对评价准则:NPV最大(且大于0)的方案为优∑=-+ -=ntttiCOCINPV)1()(一、净现值法-(2)(四)三种情况说明1. NPV>0,说明项目方案不仅达到了预期的投资收益率(i)要求,而且还有超额剩余;(怎么理解?)2. NPV=0,说明项目方案正好达到了预期的投资收益率(i)要求;(怎么理解?)3. NPV<0,说明项目方案没有达到了预期的投资收益率(i)要求,但该项目不一定亏损。
(怎么理解?)一、净现值法-(3)(五)净现值法的优点1. 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2. 既能用于绝对评价,也能用于相对评价;3. 考虑了项目方案在整个寿命周期之内的经营情况,如果有残值也考虑在内;4. 概念明确,非常直观,易于理解一、净现值法-(4)(六)净现值法的缺点:1.在计算NPV时,不仅要给出项目方案的现金流量,同时,还需要给出折现率(i),而合理确定折现率的大小,有困难。
第四章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4.1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只有选取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评价的结果能与客观实际情况吻合,才具有实际意义。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经济学原理相一致的原则,即所设指标应该符合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需要。
(2)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原则,即所设指标能够检验和区别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费用的差异。
(3)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原则,即所设指标必须满足共同的比较基础与前提。
(4)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原则,即在评价项目的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和指标是简便易行而确有实效的。
根据经济评价指标所考虑因素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按指标在计算中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两类,如图4.1所示。
静态评价指标是在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货币价值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经济评价指标。
静态评价指标的最大特点是计算简便。
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或对计算期比较短的项目以及对于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动态评价指标是在分析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时,要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效益、费用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将现金流量进行等值化处理后计算的评价指标。
动态评价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的经济效果,主要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对计算期较长的项目以及逐年收益不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能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间的全面情况。
因此,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应以动态分析为主,必要时另加某些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辅助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Array资本金净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净年值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动态投资回收期图4.1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时间价值分类)2. 按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分类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可分为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和效率性指标三类,如图4.2所示。
第四章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4.1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只有选取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评价的结果能与客观实际情况吻合,才具有实际意义。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经济学原理相一致的原则,即所设指标应该符合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需要。
(2)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原则,即所设指标能够检验和区别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费用的差异。
(3)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原则,即所设指标必须满足共同的比较基础与前提。
(4)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原则,即在评价项目的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和指标是简便易行而确有实效的。
根据经济评价指标所考虑因素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按指标在计算中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两类,如图4.1所示。
静态评价指标是在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货币价值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经济评价指标。
静态评价指标的最大特点是计算简便。
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或对计算期比较短的项目以及对于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动态评价指标是在分析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时,要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效益、费用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将现金流量进行等值化处理后计算的评价指标。
动态评价指标能较全面地反映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的经济效果,主要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对计算期较长的项目以及逐年收益不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能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间的全面情况。
因此,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应以动态分析为主,必要时另加某些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辅助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Array资本金净利润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净现值率净年值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动态投资回收期图4.1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时间价值分类)2. 按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分类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可分为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和效率性指标三类,如图4.2所示。
(1)时间性指标:利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项目对其投资回收清偿能力的指标。
常用的时间性评价指标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等。
(2)价值性指标:反映项目投资的净收益绝对量大小的指标。
常用的价值性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等。
(3)比率性指标:反映项目单位投资获利能力或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的指标。
常用的比率性指标有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等。
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净现值,净年值费用现值,费用年值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图4.2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指标的经济性质分类)3. 按项目经济评价的性质分类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项目经济评价的性质,可将评价指标分为盈利能力分析指标、清偿能力分析指标和财务生存能力分析指标三类,如图4.3所示。
经营净现金流量累计盈余资金图4.3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项目经济评价的性质分类)4.2静态评价指标4.2.1 总投资收益率(ROI )1.含义效率性指标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总投资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ment ,简称ROI )就是单位总投资能够实现的息税前利润。
是指工程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它常用于项目财务评价的静态盈利能力分析中。
2.计算总投资收益率的计算表达式为:ROI = TIEBIT ×100% (4.1) 式中:ROI ——总投资收益率;EBIT ——项目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 TI ——项目总投资。
年息税前利润 = 年营业收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年总成本费用+利息支出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 = 年消费税+年营业税+年资源税+年城乡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项目总投资 = 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3.评价标准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时,认为该项目盈利能力满足要求;反之,则表明此项目不能满足盈利能力的要求。
总投资收益率越高,从项目所获得的息税前利润就越多。
对于建设工程项目而言,若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期银行利率,适度举债是有利的;反之,过高的负债比率将损害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
由此可以看出,总投资收益率这一指标不仅可以用来衡量工程建设项目的获利能力,还可以作为建设工程筹资决策参考的依据。
总投资收益率的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但没有考虑投资收益的时间价值。
因此,此指标主要用于计算期较短,不具备综合分析所需详细资料的项目盈利能力分析,而不能作为主要决策依据对项目长期建设方案进行评价。
例4.1 某新建项目总投资为5300万元,两年建成,投产后运行15年,年销售收入为2800万元,年总成本费用为1650万元,年销售税金及附加为销售收入的6%,试计算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
解: ROI = %53.18%1005300%6280016502800=⨯⨯-- 所以,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为18.53%。
4.2.2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 )1.含义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eturn on equity,简称ROE )表示项目资本金的盈利水平,是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
2.计算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的计算表达式为:ROE = ECNP ×100% (4.2) 式中:ROE ——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NP ——项目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净利润;EC ——项目资本金。
3.评价标准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高于同行业净利润率参考值时,认为该项目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反之,则认为不能满足要求。
总投资收益率和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指标常用于项目融资后盈利能力分析。
4.2.3 静态投资回收期(P t )1.含义静态投资回收期(payback time of investment, 简称P t )也称返本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方案的净收益回收项目全部投入资金所需要的时间。
静态投资回收期一般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如果从项目投产开始年计算,应予以特别注明。
2.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计算公式为:0)(1=-∑=t P t t CO CI (4.3)式中:CI ——现金流入量;CO ——现金流出量;(CI —CO)t ——第t 期的净现金流量;P t ——静态投资回收期。
实际工作中,投资回收期公式的更为实用的表达式为:P t = T - 1+年的净现金流量第的绝对值)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第(T T 1- (4.4) 式中:T ——项目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份。
如果投资在期初一次投入,且每年的净收益固定不变,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公式可简化为:P t = AI (4.5) 式中: I ——项目投入的全部资金A ——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即A = (CI —CO)t =常数3.评价标准设基准投资回收期为P c ,若P t ≤P c ,则项目可以考虑接受;若P t >P c ,则项目不可行。
投资回收期越短,则表明项目投资回收越快,抗风险能力越强。
例 4.2 某项目的净现金流量及累计净现金流量如表4.1所示,试求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
表4.1 现金流量表 单位:万元解:依据(4.4)式可得:P t =(8-1)+15084=7+0.56=7.56(年)4.优缺点(1)优点静态投资回收期最大的优点是意义明确、直观、计算方便,它可反映项目的风险大小。
项目决策面临着未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挑战,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因为离现在时间愈远,人们所能把握的信息就愈少。
为了减少这种风险,就必然希望投资回收期越短越好。
正是由于回收期指标能反映一定的风险,所以,在项目经济效果评价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并被广泛用作项目经济效果评价的辅助性指标。
(2)缺点静态投资回收期最大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无法确定投资项目在整个使用期内的盈利水平。
它舍弃了回收期以后的收入与支出数据,故不能全面反映项目在寿命期内的真实效益,难以对不同方案的比较选择作出正确判断。
因此,静态投资回收期指标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指标,而不能单独使用。
4.2.4 利息备付率(ICR )1.含义利息备付率(interest converage ratio,简称ICR )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期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
它从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角度反映项目偿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表示使用项目税息前利润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
2. 计算利息备付率计算表达式为:ICR = PIEBIT ×100% (4.6) 式中:ICR ——利息备付率;EBIT ——息税前利润;PI ——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应付利息。
息税前利润 = 利润总额 + 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利息费用3.评价标准利息备付率应分年计算。
利息备付率表示使用项目利润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
利息备付率越高,表明利息偿付的保障程度越高。
参考国际经验和国内行业的具体情况,根据我国企业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下,利息备付率应大于1或等于大于国家部分行业建设项目清偿能力测算与协调参数结果中利息备付率的最低可接受值,并结合债权人要求确定。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最低可接受值1并不是项目必须要达到的基准值,不同行业不同项目,其最低值也可能不同,因此,这个最低可接受值应是行业正常运营情况下的行业平均值。
4.2.5 偿债备付率(DSCR )1.含义偿债备付率(debt service coverage ratio,简称DSCR )是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的比值。
它从还本付息资金来源的充裕性反映项目偿付债务本息的保障程度和支付能力。
2.计算偿债备付率计算表达式为:DSCR = PDT EBITAD AX ×100% (4.7) 式中:DSCR ——偿债备付率;EBITAD ——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AX T ——企业所得税;PD ——应还本付息金额,包括还本金额和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
融资租赁费用可视同借款偿还。
运营期内的短期借款本息也应纳入计算。
3.评价标准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债务资金的保障程度。
偿债备付率应分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