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G7 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
- 格式:pdf
- 大小:377.04 KB
- 文档页数:4
台湾105毫米“云豹”自行突击炮在2007年8月16~10日举办的“2007台北国际航太科技暨国防工业展”上,台湾地区领导人陈水扁的逃生车“云豹”8×8轮式装甲车又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本届展览会上台湾兵器整备中心推出了“云豹”系列装甲车的2种最新变型车。
一种是搭载4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7.62毫米遥控机枪炮塔的“云豹”装甲车,该车涂装数字化城市迷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种就是展会上最吸引人们眼球的105毫米“云豹”自行突击炮。
台湾兵器整备中心研制“云豹”自行突击炮的日的是打算用来取代台军已经服役50多年的M41轻型坦克。
根据台湾军方的设想,安装大中口径坦克炮的“云豹”自行突击炮将成为台军机械化步兵旅的主要装备之一。
由于对战场需求和研制难度的理解不同,台湾陆军和武器研发部门一直对自行突击炮的口径存在分歧,双方对此进行了多次激烈争论。
兵器整备中心认为在不改动车体的前提下,“云豹”装甲车最适合安装的是90毫米坦克炮。
工程人员对此进行了计算机仿真,证明“云豹”装甲车可以直接安装比利时制造的90毫米坦克炮,无需对车体和车内布置进行大的改动。
然而,台湾陆军则认为90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太小,不足以对付现役坦克,因此执意要安装105毫米口径坦克炮。
这场争论最终以陆军的胜利而收场,因此,我们看到的“云豹”自行突击炮安装的主要武器便是105毫米坦克炮。
105毫米自行突击炮的底盘是“云豹”P1原型车,炮塔是联勤202厂以前为改装M41轻型坦克而研制的产品,既可安装在各型履带式底盘上,也可安装在轮式底盘上使用。
该炮塔采用防弹钢板焊接而成,炮塔正面呈现多角造型。
炮塔内有3名乘员:车眭、炮长、装填手。
“云豹”自行突击炮上安装的火炮是M68A1型105毫米坦克炮。
该炮为引进的美军退役火炮,加装炮口制退器与驻退机而成,在改造中模仿美制M-35低后坐力火炮(也由M68改装而成),膛压不变,后坐距离延长,从而将低了火炮射击时的后坐力。
南非订购105毫米火炮系统
周科夫
【期刊名称】《国外坦克》
【年(卷),期】2007(000)008
【摘要】为满足南非陆军的需求,南非国防采购署即将与南非迪奈尔路面系统公
司签订合同,研制一种新型105毫米火炮系统。
该新型武器被称为先进多用途轻
型火炮,主要以现有105毫米火炮系统为参照,但在其性能方面将得到显著增强。
南非陆军的关键要求是:该新型火炮必须耐用、可靠、易于操作,其射程必须在24~30千米之间,并能使用系列弹道兼容性弹药。
【总页数】2页(P3-4)
【作者】周科夫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818
【相关文献】
1.来自60公里外的震慑——南非G-6轮式自行火炮
2.火炮家族的“G”式三雄——南非三种先进的榴弹炮
3.新世纪火炮超级明星——南非G6式155毫米自行榴
弹炮4.非洲的愤怒南非G型火炮家族5.南非Transnet公司订购电力机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5毫米leFH 43 重炮性能:口径:105毫米出膛初速度:610米/秒有效射程:13000米说明:105毫米leFH 43 重炮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mm le.FH 18而研制的,坚固的Skoda工厂(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军工厂)发展了FH 43,105毫米leFH 43 重炮最明显的特点是:采用了类似88毫米高射炮的四轮炮架,可以360度环向射击,火炮采用当时先进的液压系统,使火炮射击时非常稳定,精确度很高。
该炮仅仅制造出几门实验的样炮,限于二战战局的恶化,该炮计划没有进一步实现,没有来得及生产,所以照片找不到!105毫米leFH 44 重炮性能:口径:105毫米炮弹重;14.97公斤出膛初速度:655米/秒有效射程:14250米说明:105毫米leFH 44 重炮,也是德国为了取代德国国防军中的标准野战榴弹炮105毫米 le.FH 18而研制的,德国的克虏伯公司仅仅制造了2门样炮,性能上比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研制的105毫米leFH 43 重炮强,其炮架则是五花八门。
主要原因是:希特勒希望新型重炮必需使用现有火炮的零部件,今天看来有点火炮通用化、模块化的思路。
按照希特勒的最高指示,克虏伯公司给105毫米leFH 44 重炮配置了以下火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18/40榴弹炮的炮架、105毫米 le. FH 42 榴弹炮的炮架、88mm Pak 43反坦克炮的炮架。
由于该炮采用不同炮架后,重量增加较多,机动性下降,所以德国克虏伯公司没有进一步发展。
照片现在找不到。
128毫米K 43 重炮说明:为了在火炮上赶超苏联的122毫米火炮,德国人决定发展128毫米K 43 重炮,它将使用与128毫米Flak 40重型防空炮相同的身管和炮膛。
位于捷克斯洛伐克的Skoda工厂生产了一门试验的原型炮,采用交错十字型炮架。
但是仅仅制造一门就终止了。
因为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发展的类似重炮已经走在Skoda工厂的前面。
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概况牵引榴弹炮是榴弹炮最早和最基本的类型,在广泛发展和使用各类自行榴弹炮的今天,牵引榴弹炮是不是应当完全退出战争舞台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一些特定的作战环境下,比如山地作战、轻型部队的远距离空运突袭作战、以及欠发达国家军队里,牵引榴弹炮以其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全寿命使用费用低的突出优点,仍然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当然,今天的牵引榴弹炮绝非往日的牵引榴弹炮可比,浑身同样充满了现代技术的信息。
现代牵引榴弹炮的发展集中在增强机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增大射程、提高打击精度三个方面。
对国外牵引榴弹炮的发展概况,我们将尽力收集资料,进行必要的研究。
本期着重报告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以下简称G7榴弹炮)的基本情况。
南非G7榴弹炮是为满足轻型机动、在射程和终点杀伤效果上与现役轻型155毫米榴弹炮相当的要求而研制的。
该炮由南非迪奈尔公司研制,在自动火控-液压伺服技术、高效炮口制退器技术、高效输弹技术、液压制动技术、模块化装药技术、高效杀伤技术、内膛挤压硬化制造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在解决威力与机动性方面有一定独到之处。
一、总体布置G7榴弹炮为双轮两脚式,下架前端带稳定座盘,火线高可变。
摇架为槽形箱式结构,容纳反后坐装置,最大后座长为1000毫米。
液气式双筒平衡机成“门”字形布置,制动系统为液压式,带手制动装置。
炮身前端带刻有膛线的反冲击式高效炮口制退器,身管长度为52倍口径。
火炮的高低与方向操纵由计算机控制下的电气—液压伺服系统完成。
配有火控和定位导航系统。
方向射界±25°,高低射界-5°~+75°。
原型炮全重3.8t,发展目标2.5t。
G7榴弹炮全貌见图1。
图1 G7榴弹炮全貌二、结构特点(一)、大架大架为传统的两脚式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
断面成矩形,有利于在保证刚强度基础上减轻重量。
目前世界上装备的压制火炮主要以北约的155毫米和105毫米口径为主。
从火炮的最大射程看,155毫米榴弹炮为20~70千米,105毫米榴弹炮为12~20千米,两者匹配使用更经济,更符合军队体制的需要。
从作战使用和需求看,压制火炮的射程覆盖范围要全面。
虽然不同身管长度的155毫米火炮在射程上可以调整,但其重量、体积等因素难以满足营连级压制火炮的使用要求,因此需要配置口径和体积重量较小的压制火炮。
就目前装备情况和未来发展看,同时配置155毫米和105毫米口径压制火炮的国家会越来越多。
和传统的履带式和牵引式火炮相比,车载榴弹炮以其重量轻、战术机动性能好、威力大、列装成本低、操作维修方便等特点,成为许多国家发展新型压制火炮的选择。
它以各种越野卡车底盘作为机动和作战平台,并配以先进的火力、火控和指挥系统。
法国、瑞典、英国、以色列、荷兰等国相继研制了口径为105毫米和155毫米的车载榴弹炮,以满足本国装备更新和国际军贸市场的需求。
我国车载炮的发展紧跟国际步伐,北方工业公司先后研制了SH1型155毫米车载榴弹炮和SH2型122毫米车载榴弹炮。
SH1车载榴弹炮,采用52倍口径155毫米火炮身管,可发射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155毫米各型弹药和北约标准弹药。
SH2车载榴弹炮采用122毫米火炮身管,可发射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122毫米各型弹药。
SH2车载榴弹炮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军贸市场,我国近期又开发出了SH5型105毫米车载榴弹炮,以满足在这一通用口径领域市场上的需求,也为我国车载炮家族增添了一名新丁。
该炮具有更加出色的性能,在车载炮发展史上写下了精彩的一笔。
系统概况SH5型105毫米榴弹炮是轻型、高机动的车载榴弹炮的典型,具有很高的战术机动性和战略机动性。
它外形简洁、低矮,采用高性能的越野车辆底盘,系统重量轻、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具有信息化和数字化能力。
该炮在研制过程中突出解决了总体优化设计,车炮一体化和轻量化、高效能防护、射击稳定性、底盘四轮转向、火控与信息系统综合集成等多项关键技术。
世界上最大的炮世界上最大的炮是二战时期德国800毫米多拉炮,一颗炮弹就重7吨,射程为47公里世界上最大的炮——多拉大炮世界上最大的大炮是在二战期间(1942年)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制造出的800毫米口径超级巨炮——多拉大炮。
多拉大炮全长42.97米,宽7米,高11.6米,重1350吨。
炮筒长 32.48米,重达400吨,射程42-47KM。
仅一个混凝土爆破弹就重7.1吨。
运输时需要专门铺设特制的轨道。
要安装好这门巨炮,需要大约1500人整整忙活3个星期。
作战时由一个德军少将总体指挥,一个大校具体负责,操纵“多拉火炮”的炮班人数为1420人,加上配属的两个高射炮连、警卫人员与维修保养人员,这门火炮共需4120名士兵。
德国空军还要负责空中掩护。
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迫击炮是美国设计制造的“小戴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盟军为了从正面攻破德军的齐格非防线,专门设计制造了这门杀伤威力强大的迫击炮。
该迫击炮口径为920毫米,炮的底座重72560公斤,炮筒重65304公斤,发射的炮弹弹头重1700公斤。
该炮刚制造完毕,准备投入战斗时,盟军已突破了齐格非防线,突入了德国境内。
所以该迫击炮在战争中未能投入使用就宣布退出现役。
现在该炮陈列在美国马里兰州阿伯丁陆军军械博物馆内。
另外,1857年英国伍尔维奇兵工厂制造的一门叫马勒兹迫击炮,口径也达920毫米,在战争中也从未使用过。
火炮通常由炮身和炮架两大部组成(以加农榴弹炮为例),炮身部由身管、炮尾、炮闩和炮口制退器组成。
身管用来赋予弹丸初速及飞行方向,并使弹丸旋转(滑膛炮的弹丸一般不旋转)。
炮尾用来盛装炮闩。
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炮弹和抽出发射后的药筒。
现代火炮大都采用半自动炮闩,有的采用自动炮闩。
炮口制退器用来减少炮身后坐能量。
发射时,装在炮闩内的击针撞击炮弹底火,点燃发射药。
发射药燃烧产生大量的燃气(压强一般约为3×10^5千帕),推动弹丸以极大的加速度沿炮膛向前运动。
炮兵革命的先锋——M777牵引式155毫米榴弹炮(上)作者:Major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20年第17期MajorM777系列155毫米超轻型榴弹炮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一场炮兵革命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利用M777作为“基于效果”理论体系中的数字化网络打击节点,模块化转型中的野战炮兵正在展现出一种难以置信的灵活性、适应性和柔韧性。
随着1991年12月25日克林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镰刀斧头旗黯然降下,美国军事力量也一度丧失了建设的方向感。
而这种方向感的丧失体现在炮兵装备的建设领域,则表现为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十字军战士”自行火炮系统,其研发进度先是被大大减缓(早在1987年该项目就已经被提出,但直到2000年才造出第一辆样车),然后量产被一推再推地拖延到2005年,最后干脆在2002年5月,以超重和预算超支这类蹩脚理由,取消了整个已经耗资110亿美元的项目。
然而“十字军战士”的撤消,却使美军炮兵建设彻底陷入了迷茫——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师一级身管炮兵装备,实际上只剩下了自行化的M109A6“帕拉丁”(1994年开始装备部队)和牵引式的M198两种155毫米火炮,这就使情况变得复杂起来。
被撤消的“十字军战士”虽然号称拥有3倍于M109A6“帕拉丁”的作战效能,但作为一款经过脱胎换骨式重新设计的型号,M109A6的性能也不是等闲之辈,较之M109系列中的任何一种型号,M109A6综合作战性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如果说M109A6仍然能够保证美国陆军重装部队的机械化炮兵拥有一种世界级水准的先进装备,那么主要装备轻装师、空降师以及海军陆战队的牵引式M198,则已经明显无法满足新军事形势下的使用要求了——其7.143吨的重量不能适应美军地面部队更轻、更快、更灵活的要求面临着淘汰。
海湾战争中获得的实际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M198在射程、射速、精度、机动性、威力和反应速度等方面,落后于华约部队相应的炮兵装备。
榴弹炮(Howitzer)系列105毫米系列榴弹炮说明:105毫米系列榴弹炮是二战德军中的一种重要的榴弹炮,二战德军在各个战线的战役、战斗中都少不了105毫米系列榴弹炮的身影,北非战场、欧洲大陆战场、苏德战场、中国抗日战场都可以见到德国的105毫米系列榴弹炮。
德军的105毫米le. FH 18榴弹炮是二战德军中生产数量最多、型号变化最多、广泛出口国外。
105毫米系列榴弹炮是二战德国国防军的标准制式火炮。
105毫米榴弹炮的主要型号及分支火炮改进路线:主要型号:105毫米 le. FH 44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6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榴弹炮105毫米 leFH 43榴弹炮重要的分支火炮改进路线型号:105毫米 le. FH 16榴弹炮=>105毫米 StuH 42/2 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 M 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39 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40 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42 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42 榴弹炮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性能参数:口径: 105 毫米 L/28炮架长: 6.10米战斗全重:1525公斤长: 2.94 米宽: 1.98 米高: 1.88 米火炮俯仰角:-10度—+40度火炮射界:左右正负57度炮弹重: 14.97公斤最大射速: 7 发/分(近似等于)出膛初速度: 469 米/秒最大射程: 10 671 米人员编制:8人生产公司:Rheinmetall-Borsig AG公司(莱茵波尔西格公司)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装备的炮弹型号与性能:一、直瞄弹道特性的穿甲弹弹种:1、Pz.Gr. ( Armor Piercing )穿甲弹炮弹重:14公斤出膛初速度:470米/秒穿甲性能(厚度/距离):63毫米装甲/100米=59毫米/500米=54毫米/1000米=50毫米/1500米=46毫米/2000米2、Gr.39 Hl / A ( High Explosive Anti-Tank ) 反坦克高爆弹39A炮弹重:12.3公斤出膛初速度:495米/秒穿甲性能(厚度/距离):80毫米装甲/100米=59毫米/500米=54毫米/1000米=50毫米/1500米=0/2000米3、Gr.39 Hl / B ( High Explosive Anti-Tank ) 反坦克高爆弹 39B炮弹重:12.1公斤出膛初速度:495米/秒穿甲性能(厚度/距离):90毫米装甲/100米=59毫米/500米=54毫米/1000米=50毫米/1500米=0/2000米4、Gr.39 Hl / C ( High Explosive Anti-Tank ) 反坦克高爆弹 39C炮弹重:12.35公斤出膛初速度:495米/秒穿甲性能(厚度/距离):100毫米装甲/100米=59毫米/500米=54毫米/1000米=50毫米/1500米=0/2000米二、曲射弹道高爆弹种和特种弹1、FH.Gr. ( High Explosive ) 高爆弹最大射程:9150米出膛初速度:460米/秒脱壳炮弹重:15.81公斤炮弹发射药重:1.42公斤炸药类型:TNT或阿马图炸药2、FH.Gr.38 Stg ( Steel Cased High Explosive ) 钢珠高爆弹最大射程:10200米出膛初速度:470米/秒脱壳炮弹重:15.55公斤炮弹发射药重:1.40公斤炸药类型:阿马图炸药3、FH.Gr.38 ( High Explosive ) 高爆弹最大射程:10675米出膛初速度:470米/秒脱壳炮弹重:15.81公斤炮弹发射药重:1.38公斤炸药类型:TNT4、FH.Sprgr.Br. ( Incendiary ) 燃烧弹最大射程:10700米出膛初速度:470米/秒脱壳炮弹重:15.25公斤炮弹发射药重:2.10公斤炸药类型:阿马图炸药和蜡胶炸药5、FH.Gr.Nb ( Smoke ) 烟雾弹最大射程:10600米出膛初速度:460米/秒脱壳炮弹重:14公斤炮弹发射药重:1.87公斤炸药类型:发烟药剂说明:105毫米 le. FH 18 榴弹炮是105毫米 le. FH 16 的替代者,该系列火炮是德军二战火炮中最重要的一种火炮。
二战中美军最重要的自行榴弹炮——美国M7“牧师”自行榴弹炮作者:季伏枥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7年第7期季伏枥“牧师”也风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参战是比较晚的。
德军的铁蹄踏遍波兰、横扫西欧、进攻苏联,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合众国都在“坐山观虎斗”。
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美国才正式对日宣战,紧接着,美国又对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这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打已经过去了两年多的光景。
二战的头两年,美国奉行的是“先欧后亚”、“力避决战”的原则,尽管英美联合声明中明确“德国是主要敌人,大西洋和欧洲是主要战场”,但是,美国多多少少有点“隔岸观火”的想法。
直到法西斯德国的胃口越来越大,直接侵犯了英美的利益,美国才明确表态,成立了国际反法西斯同盟。
194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租借法案》,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从此,美国的军火工业和战争机器开足马力生产各种武器,从而使美国成为二战中盟军最大的军火供应者,而获得美国武器最多的国家是英国和苏联。
本来,美国有强大的海军,但是,“偏安于一隅”的思想,使得二战前期美国陆军和空军的发展严重滞后。
有了《租借法案》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刺激,美国的陆军和空军一下子膨胀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陆军的坦克装甲车辆和自行火炮一类,才有了火箭般的发展速度。
本文所要介绍的M7“牧师”自行榴弹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制出来的。
早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陆军就有了“野战炮兵部队自行化”的想法。
但是,由于需求不旺,各方面都不积极。
直到二战爆发后,美国军方预感到潜在的威胁,才重新关注起自行野战炮的研制工作。
1940年6月,美国陆军兵器局下达了“研制自行野战炮的指令”。
一开始,试验过多种底盘,包括:轻型坦克、轮式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的底盘。
但是,当M3中型坦克研制成功之后,为了使自行野战炮具有与中型坦克同样的机动力,决定采用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为底盘,使自行火炮的研制工作走向正规。
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概况
牵引榴弹炮是榴弹炮最早和最基本的类型,在广泛发展和使用各类自行榴弹炮的今天,牵引榴弹炮是不是应当完全退出战争舞台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一些特定的作战环境下,比如山地作战、轻型部队的远距离空运突袭作战、以及欠发达国家军队里,牵引榴弹炮以其重量轻、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全寿命使用费用低的突出优点,仍然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
当然,今天的牵引榴弹炮绝非往日的牵引榴弹炮可比,浑身同样充满了现代技术的信息。
现代牵引榴弹炮的发展集中在增强机动能力和信息化水平、增大射程、提高打击精度三个方面。
对国外牵引榴弹炮的发展概况,我们将尽力收集资料,进行必要的研究。
本期着重报告南非G7(LEO)(利奥)105毫米牵引榴弹炮(以下简称G7榴弹炮)的基本情况。
南非G7榴弹炮是为满足轻型机动、在射程和终点杀伤效果上与现役轻型155毫米榴弹炮相当的要求而研制的。
该炮由南非迪奈尔公司研制,在自动火控-液压伺服技术、高效炮口制退器技术、高效输弹技术、液压制动技术、模块化装药技术、高效杀伤技术、内膛挤压硬化制造技术方面具有一定创新,在解决威力与机动性方面有一定独到之处。
一、总体布置
G7榴弹炮为双轮两脚式,下架前端带稳定座盘,火线高可变。
摇架为槽形箱式结构,容纳反后坐装置,最大后座长为1000毫米。
液气式双筒平衡机成“门”字形布置,制动系统为液压式,带手制动装置。
炮身前端带刻有膛线的反冲击式高效炮口制退器,身管长度为52倍口径。
火炮的高低与方向操纵由计算机控制下的电气—液压伺服系统完成。
配有火控和定位导航系统。
方向射界±25°,高低射界-5°~+75°。
原型炮全重3.8t,发展目标2.5t。
G7榴弹炮全貌见图1。
图1 G7榴弹炮全貌
二、结构特点
(一)、大架
大架为传统的两脚式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
断面成矩形,有利于在保证刚强度基础上减轻重量。
架尾带自掘式驻锄,遇到坚硬地面时使用带有道钉的专用驻锄。
(二)、支撑盘
支撑盘安装在下架前端,为液压式结构。
支撑盘与两个大架张开时的架尾构成稳定三角形,承受射击时的后坐阻力,确保射击稳定性。
支撑盘还要承受火炮复进时的前翻力矩,防止火炮在复进时“点头”,以保证复进稳定性。
(三)、运动体和牵引杆
运动体为两个带内制动器的车轮,牵引干安装在大架尾部。
制动装置为液压式。
推压液体的活塞与牵引杆构成一体。
当牵引车减速或制动时,牵引杆带动活塞将液体压入车轮内的制动器,对火炮进行减速或制动。
当牵引车加速或正常行驶时,牵引杆带动活塞解除对车轮制动器中液体的推压,液体回流松开车轮,保证火炮跟随牵引车加速或正常行驶。
制动装置带有手制动器,手制动器设置在大架尾部。
牵引杆的牵引钩为可调式,以便适合4×4或任何5吨卡车牵引。
(四)、下架和上架
下架和上架均为钢板焊接结构,整体呈不规则的箱型。
上架内腔同时作为液压伺服系统的储液箱。
(五)、反后坐装置
反后坐装置由复进机、驻退机、炮口制退器组成。
驻退机为液压式、复进机为气压式、炮口制退器为反冲击式,内腔刻有与炮膛完全吻合的膛线。
据称该炮口制退器效率达到66%以上、对弹丸的推送相当于5倍口径的效果(迪奈尔公司对该炮口制退器推送弹丸的效果可能有夸大之嫌)。
(六)、摇架
摇架为槽形箱式结构,由钢板焊接而成,箱内容纳反后坐装置。
耳轴轴承为自调试。
(七)、炮身
炮身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长度,其身管长度达到52倍口径,如果加上刻有膛线的炮口制退器,其长度达到57倍口径。
在所有105毫米榴弹炮中,G7榴弹炮的炮身是最长的。
膛线缠度为1/22。
(八)、方向机和高低平衡机
方向机和高低机为电气—液压式,由带操纵杆的电气—液压系统进行控制。
高低机与平衡机结合成高低平衡机。
火炮的方向和高低操纵保留有人工操纵的方向手轮和高低手轮。
摇架、炮身、方向机和高低平衡机见图2
图2 摇架、炮身、方向机和高低平衡机
(九)、炮闩
炮闩为楔式炮闩和锁扉构成的半自动组合。
锁扉用于密闭炮膛、楔式炮闩用于支撑锁扉和承受火药气体对膛底的作用力。
复进过程中使用方向和高低系统的液压系统抽筒。
炮闩见图3。
图3 炮闩(左图为关闩状态、右图为开闩状态)
(十)、瞄准装置
瞄准装置包括用于直瞄射击的单式直接瞄准镜、间瞄射击的耳轴倾斜补偿瞄准具和周视瞄准镜。
(十一)、火控与定位导航系统
配备自动火控系统和环形激光陀螺仪定位导航系统,显示器安装在火炮左侧。
火控计算机的操作和火炮状态的设置采用屏幕触摸方式,而不是通常的键盘方式,能有效防止战士在战斗环境下因高度紧张而发生的误操作。
瞄准具、火控计算机、显示器见图4。
图4 瞄准具、火控计算机和显示器图
(十二)、输弹机
输弹机为液压链式输弹机。
(十三)、电器装置
电器装置包括配线和控制箱,尾灯、指示灯及制动灯。
电源为2节12V免保养电池。
三、配置
G7榴弹炮采取不同级别的配置,用户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
基本型的观瞄装置为直接瞄准镜、耳轴倾斜补偿瞄准具、周视瞄准镜、瞄准标杆和β—灯;装填方式为人工装填,配备送弹棍。
改进型除保留配备的观瞄装置外,另配自动火控系统和环形激光陀螺仪定位导航系统;装填方式为任意高低角送弹和装药,配备液压链式输弹机。
四、性能特点
(一)、机动能力强
1、牵引和运输方便
可用4×4或任何5吨卡车牵引,牵引时炮身既可向前呈行军状态、也可向后呈战斗状态。
良好路面牵引速度可达100km/h,普通公路上的牵引速度可达50km/h。
涉水深0.6m。
可以采用海、陆、空方式进行运输,1架C130运输机能够非常方便地装运两门带弹药的火炮。
战术集结时,带有首批弹药基数的火炮能用中型直升机吊运。
2、重量轻,操作方便
4名炮手能在2分钟内完成火炮进入或撤出战斗的工作,便于快速重新部署,逃逸敌方炮火反击。
3、火力反应迅速、准确
射界大:方向射界±25°,高低射界-5°~+75°。
方向调炮速度:最大120mil/s,最小0.5mil/s;
高低调炮速度:最大150mil/s,最小0.5mil/s。
(二)、初速高、射程远、火力覆盖面大
发射装药采用模块式,共有6个模块,全装药初速达到1050m/s。
直射距离500~3000m。
使用标准制式弹的最大射程超过24km,试验射击时的最大射程达到26km以上。
发射增程弹时的最大射程超过30km。
火力覆盖面积约90km2。
(三)、火力猛、精度较高
爆发射速为8r/min,最大射速为6 r/min、持续射速为2 r/min。
75%最大射程的地面密集度:纵向是0.3%,横向是0.5mil。
(四)、弹药威力大
为G7榴弹炮配套开发的ATD 105毫米—PFF杀爆弹的杀伤面积达到1900m2,与南非迪奈尔公司RTH 155毫米增程全膛底排弹相当,优于TNH 155毫米杀爆榴弹和美军M107 155毫米杀爆榴弹。
弹丸杀伤面积比较见图5。
图5 ATD105毫米—PFF杀爆弹与相关弹种的杀伤面积比较
五、工艺特点
火炮内膛采用挤压硬化工艺,火炮身管能够轻松承受发射最大号装药的350MPa膛压。
身管设计的最大工作压力为420~480MPa,为采用增加膛压方式进一步提高射程奠定了基础。
六、关键技术分析
G7榴弹炮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自动火控-液压伺服技术、高效炮口制退器技术、高效输弹技术、液压制动技术、模块化装药技术、高效杀伤技术、内膛挤压硬化技术等7个方面。
自动火控-液压伺服技术支撑了火力的快速反应,高效炮口制退器技术大幅度减小了高炮口动能下的炮架受力,高效输弹与模块化装药技术支撑了火炮的高射速,液压制动技术为火炮的行军和推(拉)提供了安全保障,高效杀伤技术(包括ATD105毫米—PFF杀爆弹的炸药配方及其高密度填装技术)支撑了105毫米杀爆榴弹在远距离上的杀伤效果和爆炸威力,内膛挤压硬化技术支撑了火炮的高膛压和高初速。
七、存在的问题
G7榴弹炮的主要问题是重量。
比较英国的L118和法国的LG1 MK2 105毫米榴弹炮,该炮的重量太重,使其机动能力受到负面影响。
重量将是G7榴弹炮进一步改进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