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初中化学(沪教版)
- 格式:docx
- 大小:53.30 KB
- 文档页数:5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案课题:第八章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课型新授课时 1一、预习检测1.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①建立概念有机化合物的定义:;无机化合物的定义:。
但CO、CO2、H2CO3、CaCO3等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和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就将它们归入无机物来研究。
②物质分类单质纯净物物质碱混合物名称化学式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乙醇(俗名酒精)C2H6O醋酸(食醋的主要成分)C2H4O2葡萄糖C6H12O6淀粉(C6H10O5)n n的数值在几百到几千小结①从组成上:有机物除了含有C,还含有等;②从相对分子量上:(相对分子质量达到万以上):淀粉、蛋白质等③从性质上:大多数有机物都具有可燃性。
请写出甲烷(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食品中的有机物大米、面粉的主要成分是;食用油、猪油、奶油等物质中含有丰富的;鱼、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蔬菜中还含有。
二、课堂小结:(一)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观察与思考〗葡萄糖、面粉、奶粉、煤油、石蜡、塑料、棉纱、纸张等物质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时,都有黑色的炭生成,说明这些物质中均含有元素。
(C-12 H-1 O-16 )1.有机化合物(有机物):一般..含 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
如: 甲烷 (最简单的有机物)、乙醇(俗名:酒精) 或 、乙酸(俗名:醋酸) CH 3COOH 、营养物质中的油脂、葡萄糖、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都属于有机物。
注意:① 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不一定 是有机物。
如CO 、CO 2、H 2CO 3和CaCO 3 、Na 2CO 3 等碳酸盐是 无机化合物 。
因为这些含碳化合物组成和性质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所以归入无机化合物。
② 含 碳 元素化合物种类最多。
因为现有的化合物的种类已超过4000万种而80%以上是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无机物):一般..不含碳 元素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 如:CuO 、SO 2、H 2SO 4、Ba(OH)2、KNO 3等,还包括CO 、CO 2、H 2CO 3、Na 2CO 3等碳酸盐 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 ,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达到几万。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1.人类生活中最多的物质是( ) A.金属B.单质C.有机物D.无机物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含碳元素的物质都属于有机物B.相对分子质量超过1000的有机物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是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D.淀粉的化学式可表示为(C6H10O3)n,故无法计算淀粉中的各元素的质量比3.《环球时报》曾报道:一种名为苹果醋(ACV)的浓缩饮料多年来风靡美国,苹果酸(C4H6O5)是其中主要物质之一。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苹果醋饮料呈酸性B.苹果酸不属于氧化物C.苹果酸属于无机化合物D.苹果酸属于有机物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酒精B.碳酸钙C.醋酸D.豆油5.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化学式: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下列有关白藜芦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属于氧化物B.它属于有机物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9D.其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2:36.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旧轮胎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B.糖类C.氧化物D.盐7.以下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 A.乙炔(C2H2) B.维生素B2(C17H21O6N4)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8.有机化合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远远超过无机化合物。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B.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并不都是有机化舍物C.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就不同D.有机物的数目之所以庞大,是因为组成有机物的元素种类非常多9.聚乙烯醇水玻璃涂料(俗称106涂料)是一种常见的涂料,聚乙烯醇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这种涂料的特点是涂层光滑,手感细腻,还可制成各种色彩,但耐水性差,因此适宜用作( ) A.内墙涂料B.外墙涂料C.屋顶涂料D.地坪涂料10.自然界中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是( ) A.H B.O C.N D.C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3.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水平目标:1.能够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2.能用某些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情感目标:1.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机化合物发挥的重要作用。
2.了解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正常安排饮食及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组成上识别有机化合物与无机化合物;2.怎样的有机物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教学难点从组成上区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前面学习,知道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物质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此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物质,它们有什么特点?一、有机化合物交流讨论探究实验:1.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理解有机化合物。
实验:探究得出有机物的一些特点注意;1.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此外可能还含有氧、氮、氯、硫、磷等。
2.有些含碳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一般把它们作为为有机物。
学生活动:1、试举出生活或你知道的有机物2、判断下列物质那些是有机物哪些是无机物,并计算有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甲烷(CH4)、丙烷(C3H8)、乙醇(C2H5OH)、醋酸(CH3COOH)、葡萄糖(C6H12O6)、维生素B2(C17H206N4)、淀粉(C6H10O5)n(N数值在几万到几千万)、二氧化碳(CO2)、碳酸钠(H2CO3)、氧化铁(Fe2O3)教师归纳点拨通过同学们计算能够发现有机物的相对分子量很大,根据相对分子量的大小可把有机物分为有机高分子(Mr为万级以上)和有机低分子(Mr为万级以下的)学生活动判断谁是有机高分子谁是有机低分子,最简单的有机物是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知识梳理:物质的分类:物质有机物有机低分子如:甲烷(最简单的)乙醇,葡萄糖有机高分子如:纤维素、蛋白质无机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二、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问题:理解了物质的分类,站在物质类别的角度看看我们吃的食物属于哪类物质,他们提供什么营养成分?交流与讨论教师点拨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其中,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1 沪教版初中化学《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物》基本知识点总结1.有机物:含碳化合物。
如:甲烷、酒精、醋酸而:CO 2 CaCO 3 Na 2CO 3属无机物2.有机物种类繁多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当大的化合物天然有机高分子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橡胶4.人类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大米、面粉中)、油脂(食用油中)蛋白质(鱼、肉、牛奶中)、维生素(青菜、水果中)5.光合作用:6CO 2+6H 2O 叶绿素光照→C 6H 12O 6+6O 2 6.淀粉水解的终产物是葡萄糖,在人体中代谢终产物是CO 2和H 2O淀粉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现象变蓝。
单糖:葡萄糖7.糖类 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8.葡萄糖:人体供能物质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ATP可用新制Cu(OH)2检验现象:有红色沉淀(Cu 2O )9.酒精:无色,有特殊香液体,易挥发,易溶于水,又叫乙醇可以燃烧,假酒中因含甲醇而有毒。
10.谷物酿酒:淀粉水解葡萄糖发酵酒精(C 6H 10O 5)n+nH 2O====nC6H 12O 6 C 6H 12O 6===2CO 2↑+2C 2H 5OH 11.油脂: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易溶于有机溶剂1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人体的血液、肌肉、毛发、激素、酶均是蛋白质蛋白质组成元素:C 、H 、O 、N ,水解产物是氨基酸蛋白质的盐析:加(NH 4)2SO 4或NaCl 是物理变化,可逆的蛋白质的变性:加热、加强酸或强碱、加重金属离子,紫外线、甲醛、酒精等有机物,均可变性,它是化学变化,不可逆的13.维生素,在人体中易不多,作用很大维生素A :可防夜盲症,在鱼肝油、肝脏、胡萝卜中含维生素B :防脚气病,四肢麻木,在谷物皮中含维生素C :抗坏血病,有还原性和酸性,在蔬菜水果中含维生素D :促进钙吸收,防止骨质软化,在肝脏、蛋类含维生素E :抗衰老,在绿色蔬菜中含水解 发酵。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教学目标:1、从组成上知道什么是有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对有机物存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有所认识。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有机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了解淀粉的营养价值,植物体内淀粉的来源,通过实验学习淀粉和葡萄糖的简单检验方法。
知道淀粉可以转化为酒精。
知道油、脂的元素组成、自然界中的来源、营养价值3、知道蛋白质在食品和动物体内的存在、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关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通过实验活动了解蛋白质的溶解性、灼烧现象、显色反应及其与重金属盐的反应;4、知道各种维生素也是有机物,它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知道在饮食和烹调中要根据维生素的性质特点,进行正确地操作,以保证维生素的正常摄入;5、知道食品中混入某些霉菌、甲醛、甲醇等物质的危害性,知道防范方法。
教学重点:1、有机物、无机物的概念,从组成上区分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2、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又叫糖类);3、淀粉、葡萄糖、油脂等物质的组成,性质特征以及物质间的相互转变关系。
教学难点:1、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和维生素的物理、化学特性;2、淀粉、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
课时安排:§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 1§8、2 淀粉和油脂 1§8、3 蛋白质和维生素 2复习测试 2共6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8、1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和性质;2、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特点;3、知道食物中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物4、能够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5、能用某些实验方法从组成上辨别有机物。
教学重点:从物质组成上识别有机物和无机物,掌握最简单的有机物。
教学难点:理解有机物和无机化合物在组成上并没有严格区分标准。
教具准备:糖、面粉、棉布、燃烧匙、酒精灯、火柴、洗涤剂、醋酸、多种有机物的结构、NaCl、塑料、淀粉、化纤、橡胶。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阅读P210,提前板书[老师提问]:通过阅读,有收获的同学(不论多少)请举手,(选择基础差的同学回答)一、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含碳的化合物。
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糖类、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
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最多来自A.蛋白质B.油脂C.维生素D.糖类2.下列做法符合“安全、健康、绿色、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A.煤气泄漏,先开排气扇通风B.明矾净水,起杀菌消毒作用C.健康饮食,低油少加盐烹饪D.煤炉取暖,紧闭门窗保室温3.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已投产使用,每年可供应超30亿立方米优质天然气。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A.氢气B.甲烷C.甲醇D.乙醇4.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铁、锌、碘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B.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甲醛浸泡的食物不可以食用D.吸烟有害身体健康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氮气用作保护气B.稀有气体作电光源C.生石灰用作干燥剂D.酒精用作然料6.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A.纯碱一Na2CO3B.干冰一CO2C.消石灰一CaO D.酒精一C2H5OH 7.云雾茶中的茶氨酸(C7H14O3N2)具有提高记忆力等多种保健作用,下列有关茶氨酸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有机物B.茶氨酸由C、H、O、N四种原子组成C.每个分子中含有1个N2分子D.茶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8.近期,卫生部叫停含禁用药物“西布曲明”的减肥药,已知“西布曲明”化学式为C17H26ClN。
下列有关“西布曲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布曲明”是由C、H、Cl、N四种元素组成B.“西布曲明”属于有机物C.“西布曲明”中含有26个氢原子D.“西布曲明”中C、H、Cl、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04:26:35.5:149.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A.食欲不振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10.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燃烧的温度一定要达到着火点,所以温度低于着火点就能灭火B.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C.置换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11.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12.物质的鉴别方案错误的是A.水和酒精:闻气味B.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无色酚酞CO: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D.氯化钠固体和碳酸钙粉末:加水C.CO和213.下列物质鉴别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闻气味区分酒精和氨水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观察颜色区别金刚石和石墨D.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14.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H O D.大理石CaO A.酒精C2H5OH B.汞Ag C.干冰2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前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B.所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C.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D.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铁比铝更活泼二、填空题16.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一、学习目标:认识目标:认识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能力目标:1、能够说出一些食物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如大米中含有淀粉,水果中含有维生素等)2、知道怎样判断食品中有无淀粉、葡萄糖。
3、了解蛋白质特性。
了解消毒的一些常识。
了解科学地摄入维生素。
4、了解误食重金属盐后的一些急救的措施。
情感目标:通过本章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营养摄入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教学方法:讲授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引言]自然界中的物质有千百万种,正是这千百万种物质构成了洵丽多彩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使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会了解到:1、什么样的物质称为有机化合物;2、食品中含有哪些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对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有何重要作用;3、淀粉、蛋白质等重要营养物质有哪些性质特点,人们怎样正确摄入这些营养物质。
[引入]在千百万种物质中,有机化合物质占绝大多数。
哪么,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它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已经知道什么?”){你已经知道什么?}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黑色物质是炭,说明这些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引出概念,并板书]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说明:(1)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与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引导学生看书)(2)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3)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1个或若干个碳原子,碳原子间可以相互连接成链状或环状,碳原子还可以与其他元素的原子连接,碳原子的连接顺序和方式可以不同。
第八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什么是有机物
1.有机物和无机物
(1)有机化合物:把葡萄糖这类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有机化合物。
(2)无机化合物:组成中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般叫做无机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碳酸盐等极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组成、性质与无机化合物很相
似,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有机化合物的一些特性:大多数有机化合物都难溶于水,熔点低,受热易分解,容易燃烧,不易导电等。
✧有机物除含有碳元素以外,还可能含有氢、氧、氮、磷、硫、氯等元素。
(3)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几万甚至几十万,甚至高达几百万或更大,这些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称有机高分子)。
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1)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
其中,糖类(淀粉)、脂肪、蛋白质、维生素为有机物。
(2)淀粉(糖类):主要存在于大米、面粉等面食中;
油脂:主要存在于食用油、冰淇淋、牛奶等;
维生素:主要存在于蔬菜、水果等;
蛋白质:主要存在于鱼、肉、牛奶、蛋等;
纤维素:主要存在于青菜中,有利于胃的蠕动,防止便秘。
其中,淀粉、纤维素、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3.营养元素
(1)常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超过0.01%,如碳、氢、氧、钙等
(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小于0.01%,如铁、锌、硒、碘等
(3)部分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关系
4.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和物质
(1)有害的元素:砷、汞、铅、镉等
(2)有害物质
①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不能同氧气结合,造成人体内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②甲醛:具有毒性,使蛋白质变性。
③黄曲霉毒素:霉变食物中含有,会损害肝脏,秀发肝癌。
④甲醇:使人双目失明。
⑤亚硝酸盐:有毒,不能当食盐使用。
第二节糖类油脂
1.糖类
(1)淀粉、纤维素和葡萄糖
①来源:植物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
6CO2+6H2O C6H12O6+6O2
2C6H12O6C12H22O11(蔗糖)+H2O
n C6H12O6(C6H10O5)n(淀粉或纤维素)+n H2O
①作用:淀粉在酶的作用下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
(葡萄糖的水解:(C6H10O5)n+n H2O n C6H12O6)
葡萄糖是一种甜味、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化学式是C6H12O6。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C6H12O6+6O26CO2+6H2O),释放热量。
①酿酒过程:淀粉先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C6H12O6+2C2H5OH+2CO2)
乙醇(俗称酒精),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
易挥发,能与水任意比例互溶,是一种常用的有
机溶剂和实验室燃料。
浓度为75%的酒精是常用的消毒剂。
(2)淀粉和葡萄糖的检验方法(重点)
①淀粉检验:淀粉与碘作用呈蓝色。
①葡萄糖检验:葡萄糖加入到新制的氢氧化铜中并加热出现红色沉淀(Cu2O)。
(3)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
如果摄入糖类不够,就会造成学堂含量太低(医学上称为”低血糖),出现发力、疲倦、昏迷、休克等症状。
葡萄糖在体内代谢不正常,会造成“糖尿病”,葡萄糖会随尿液排除。
2.油脂
(1)概念:在常温下呈固态的油脂(动物性油脂)叫脂。
在常温下通常呈液态的油脂(植物性油脂)叫油。
(2)作用:备用能源物质。
油脂在人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热量。
等质量的油脂,放热量是淀粉等的2倍以上。
(3)富含油脂食物:如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牛油、奶油等。
(4)油脂与淀粉的区别
油脂的组成元素和淀粉相同,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但是它们的分子组成及结构不同,所以其性质也有所不同。
(4)油脂的溶解性:不溶于水,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如汽油、己烷、氯仿等)
(5)从大豆中提取油脂(物体变化)
第三节蛋白质维生素
1.蛋白质
(1)组成(C、H、O、N、S等)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
(2)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①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①一方面重新组成人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另一方面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
①帮助人们完成呼吸作用;
①人体体内进行各种反应所需的催化剂——酶,也是蛋白质。
(3)蛋白质性质
①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
A.受热或遇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物质时,蛋白质会变性。
B.由于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故可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久保存。
✧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强酸、强碱、尿素、重金属盐、三氯乙酸或乙醇;
✧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干燥、加热、高压、激烈摇荡或搅拌、紫外线、X射线的照射、超声波等
②蛋白质盐析(可逆):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
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
③蛋白质灼烧:烧焦羽毛味;
④溶解度;
⑤水解。
2.维生素
(1)作用: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较少,不能合成,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自身健康的作用。
(2)缺乏症:如缺乏V A会引起夜盲症;缺V C会引起坏血病。
(3)维生素来源:水果、蔬菜、种子食物、动物肝脏、肌肉、鱼类、鱼肝油、蛋类、牛奶和羊奶等。
✧常见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