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桥涵水文第七章
- 格式:ppt
- 大小:4.20 MB
- 文档页数:31
第二章河川径流一、概念:桥涵水文学:水文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与道路桥梁有关的水文现象的科学。
地面径流:降落到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一部分外,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这种水流称为地面径流河谷:河水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河流: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集而成河流。
河(水)系: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河系。
干流: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湖泊的河流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标准基面:我国统一采用青岛附近黄海海平面作为标准基面。
一般的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可以按照河段的不同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是河流的最上端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中,坡度流急,河谷下切强烈,流量小而水位变化大,常有急滩或瀑布,河底纵断面多呈阶梯形。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比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端,一般多处于平原区,下游河槽宽阔,流量较大,流速和底坡都较小,淤积作用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用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及河流比降来表示.一)河流断面有横断面和纵断面。
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河流横断面。
横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河流的纵断面是指河流最大水深点的连线(深泓线)的断面。
河流纵断面能表示河床的沿程变化。
二)河流比降:任意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其长度之比称为该河段的纵比降。
三)河流长度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
流域:降落到地面上的水,被高地、山岭分隔而汇集到不同的河流中,这些汇集水流的区域,称为某河流的流域。
1)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2)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山脊线)。
流域的特征① 几何特征: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
② 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指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根据流域的地形特征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
山区河流:流域内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段,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河流比降大,流速大,水流流态紊乱,存在回流、漩涡、跌水、水跃。
《桥涵水文》课程教学大纲(开放本科)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桥涵水文》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土木工程(道桥)专业本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桥涵水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为今后学习相关专业课程、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水文现象与桥涵水文的研究意义第二节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和桥涵水文的研究方法了解水文现象等有关概念,理解河川水文现象的特点。
第二章河流概论第一节河流与流域第二节河川径流形成第三节河川的泥沙运动第四节河床演变第五节河川水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熟悉河流和流域、河川径流的有关概念,了解水文测验和资料整理方法。
重点河川径流形成过程。
第三章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一节概率统计理论基础第二节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第三节水文经验频率曲线第四节水文理论频率曲线线型与参数估计第五节抽样误差与相关分析第六节水文频率计算适线法了解随机事件、设计洪水频率、频率分布及其特性、统计参数与频率曲线的关系、皮III型曲线以及相关的概念,熟悉经验频率、统计参数、理论频率曲线的计算公式,掌握适线法在设计流量推算及相关分析在水文计算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适线法在设计流量推算的应用。
第四章设计洪水与设计水位推算第一节根据流量观测资料推算第二节根据洪水调查资料推算第三节根据暴雨资料推算第四节水流域设洪水第五节设计洪水位的推求了解观测资料的审查、插补与延长的方法,正确理解特大洪水处理和小流域径流理论,掌握有观测资料时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利用少量洪水资料推算大中桥设计流量和小流域计算方法。
重点有观测资料时设计流量的推算;难点特大洪水处理。
第五章大中桥孔径计算第一节桥位河段水流图式和桥孔布设原则第二节桥孔长度第三节桥面设计高程了解桥位河段水流图式和各类河段的桥孔布置原则、要求、河段分类、桥长计算的经验公式、引起桥下水位升高的因素和桥下净空的概念,掌握冲刷系数法计算桥孔长度和桥面中心最低标高的计算方法。
第一章:河川径流1..地面径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的一部分以外,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形成的水流。
(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聚而成河流)河谷:河流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
2.河流的基本特征: 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和河流比降。
3.流域:几何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
4.山区河流特点: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短,而且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但持续时间短,水位和流量的幅度变化极大。
5.径流形成过程:一,降雨过程;二,流域蓄渗过程:三,坡面漫流过程;四,河槽集流过程。
(及其直接的关系)6.影响径流的因素:一,气候因素(包括降雨和蒸发);二,下垫面因素。
7.水量补给来源:一,雨源类(秦岭,淮河以南地区)二,雨雪源类(华北,东北和部分西北地区)三,冰雪源类(西北地区新疆、青海等地)第二章水文统计原理1.水文现象特征:周期性、地区性和偶然性。
2.水文现象研究方法:成因分析法(小型)、地区归纳法(中型)、数理统计法(大型)。
3.频率:在一系列不重复的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一时间出现的次数与试验总次数的比值。
4.几率:在一定的条件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若用一个具体的数值表示出现的可能性大小,该数值称为几率。
(及其频率与概率的区别,注意!)5.累积频率(P):大于和等于某一流量值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
重现期:T(年)=1/P2%的频率表示平均50年出现一次,但不表示100年一定出现两次。
6.维泊尔公式:P=m/n+1; P——统计系列中m项随机变量的经验频率;n——统计系列的容量;m——计算随机变量的序号7.根据我国多年使用经验,认为皮尔逊Ⅲ型曲线,比较符合我国多数地区水温现象的实际情况。
8.σ(均方差)21()n i i X X n σ=-=∑模比系数i K ,i i X K =i Q X Q= 2211(K 1)1()/(1)=n i n i v i i C XX n X X n σ==-==--∑∑ (用样本推算总体) 2211(K 1)1()/=n i n i v i i C X X n X Xn σ==-==-∑∑ (按总体计算) 331(1)/(3)ns i v i C K n C ==--∑ (用样本推算总体)331(1)/n s i v i C K nC ==-∑ (按总体计算)对于年最大流量系列 (1)p v p Q C Q K Q =Φ+=9.皮尔逊曲线族都是密度曲线,密度曲线的函数成为密度函数,皮尔逊Ⅲ曲线为一段有限,一段无限的偏态曲线,正偏态时,左边有限,右端无限的偏斜铃型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