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人教版部编版本课文-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公开优质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44
5.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把对话读好。
2.图文结合,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感悟朋友、同伴要互相帮助的道理。
3.认识偏旁“提土旁”,会认“块”等12个生字。
4.会写“他”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书写。
教学重点了解鸭子和公鸡的不同特征,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伙伴之间要互相帮助。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出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个招呼吧!2.结合图片,说说你是怎么认出他们的。
(他们长得不一样。
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
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
“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
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
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出示生字词:一块儿捉不到急得直哭淹死偷偷地忽然身边(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3.趣味识字。
(1)用转转盘的方法识字:也—他—地。
①转盘游戏读生字。
②指导书写:A.“也”是独体字。
a.跟着老师书写笔顺:横折钩、竖、竖弯钩。
b.出示生字“他”“地”,与“也”字进行比较,找出变化。
(这两个字左窄右宽,“也”字的起笔要收,要有避让。
)B.认识部首“提土旁”。
注意第三笔是提,不是横。
《5.小公鸡和小鸭子》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材第五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内容。
具体包括:理解故事情节,掌握生字词,分析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培养同理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生字卡片。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故事挂图,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预测故事情节。
2. 讲解故事: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性格特点。
3. 生字词学习:通过PPT课件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认读。
4. 例题讲解:分析故事中出现的重点句子,解释语法、词汇。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2. 生字词:列出本节课的生字词,用不同颜色标注。
3. 性格特点:列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性格特点,用图表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内容,画一幅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友谊画。
2. 答案:无固定答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现故事中的友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培养同理心。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友谊主题的故事,进一步培养同理心。
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友谊、关爱他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分析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小公鸡和小鸭子》公开课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学习动词和形容词的使用,培养合作与分享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友谊,懂得互相帮助、合作与分享的重要性。
2. 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动词和形容词。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动词和形容词的运用,课文情感的理解。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词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动画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过程细节:观看动画片段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论动画中的角色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生字词。
过程细节: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动词和形容词进行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过程细节:通过PPT展示生字词、动词和形容词,让学生跟读、模仿,加深记忆。
4. 例题讲解:讲解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举例说明。
过程细节: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动词和形容词的用法,并进行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
过程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及时纠正错误。
过程细节: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加深记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2. 生字词:动词、形容词3. 课文主旨:友谊、合作、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
答案要求:故事内容合理,运用本课所学生字词、动词和形容词。
2. 作业题目:用动词和形容词描述你最喜欢的一位同学。
答案要求:描述准确,表达清晰。
《5.小公鸡和小鸭子》优秀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动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则。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句子创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情境,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动词和名词卡片。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故事中的动词和名词。
2. 语法讲解:讲解动词和名词的搭配规则,用PPT展示例句,让学生跟读并模仿。
3. 实践练习:分发动词和名词卡片,让学生自由搭配,创作句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PPT上的图片,用动词和名词进行句子创作。
六、板书设计1. 故事小公鸡和小鸭子2. 语法点:动词和名词的搭配3. 例句:小公鸡捉虫子、小鸭子游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动词和名词搭配,创作一个关于小公鸡和小鸭子的故事。
2. 答案示例: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耍。
小公鸡捉虫子,小鸭子游泳。
他们玩得非常开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动词和名词搭配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观察生活,发现更多动词和名词的搭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让学生尝试编写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续集故事,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示例。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度。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 确保学生理解动词和名词搭配的概念。
2. 通过丰富的例句和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搭配规则。
3. 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使他们在课堂上得到有效训练。
二、实践练习的设计与实施1. 练习内容要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