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抗感染药物讲述
- 格式:ppt
- 大小:2.50 MB
- 文档页数:50
什么是授课内容【内科学授课内容和学时分配表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80学时】《内科学》授课内容和学时分配表一、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80学时(一)呼吸系统16学时1.总论1 2.支气管哮喘2 3.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肺心病2 4.呼吸衰竭1.5 5.肺炎2 6.原发性支气管肺癌2 7.肺栓塞1.5 8.肺结核、胸腔积液、结核性胸膜炎2 9.间质性肺病(新增)2 (二)循环系统16学时1.心瓣膜病2 2.原发性高血压病2 3.感染性心膜炎2 4.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2 5.常见心律失常4(原为3学时)6.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1 7.心绞痛 1.5 8.心肌梗塞 1.5 (三)消化系统疾病16学时1.总论、胃炎1 2.消化性溃疡2 3.肝硬化3 4.脂肪性肝病(新增)1.5 5.消化道出血(新增)1.5 6.肝性脑病1 7.原发性肝癌1 8.急性胰腺炎2 9.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1 10.炎症性肠病(原为溃疡性结肠炎)2 (四)泌尿系统疾病8学时1.总论(优先)1 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含IgA肾病)1 3.肾病综合征1 4.肾小管间质疾病1 5.尿路感染1 6.急性肾损伤1 7.慢性肾衰竭(含肾脏替代治疗)2 (五)造血系统疾病12学时1.贫血概述0.5 2.缺铁性贫血1.5 3.再生障碍性贫血1 4.溶血性贫血1 5.出血性疾病概述2 6.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7.白血病2 8.淋巴瘤2 9.多发性骨髓瘤(新增)1 (六)内分泌、代谢性疾病8学时1.内分泌和代谢疾病总论1 2.甲状腺机能亢进症2 3.糖尿病2 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新增)1.5 5.嗜铬细胞瘤(新增)1.5 (七)结缔组织及风湿性疾病4学时1.类风湿性关节炎2 2.系统性红斑狼疮2 二、自学内容:(二)支气管扩张(四)心包炎、心肌病、心肌炎(五)胃食管反流病(八)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十一)VitB12叶酸缺乏性贫血(十三)中毒总论(十四)有机磷农药中毒(十五)一氧化碳中毒三、建议参考书:《现代内科学英语精要》(英文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摘要】⼤观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素栏⽬,主要讲述了药物名称⼤观霉素药物别名奇霉素,壮观霉素,淋必治,TROBICIN 英⽂名称 Spectinomycin 说明注射⽤盐酸⼤观霉素:每⽀2g,附0。
5~20µg/ml浓度可抑制⼤多数菌株。
肌注2g,1⼩时⾎药浓度达峰,约为100µg/ml,8⼩时为15µg/ml。
体内药物主要由尿原形排泄,t1/2约为2。
本⽂重点关注⼤观霉素 ml 药物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观霉素进⾏讨论【关键字】氨基糖苷类抗⽣素;⼤观;霉素;ml;药物;⼤观霉素【全⽂】药物名称⼤观霉素药物别名奇霉素,壮观霉素,淋必治,TROBICIN英⽂名称 Spectinomycin说 明注射⽤盐酸⼤观霉素:每⽀2g,附0.9%苯甲醇注射液1⽀。
功⽤作⽤对淋病奈瑟菌有良好的抗菌作⽤,<7.5~20µg/ml浓度可抑制⼤多数菌株。
肌注2g,1⼩时⾎药浓度达峰,约为100µg/ml,8⼩时为15µg/ml。
体内药物主要由尿原形排泄,t1/2约为2.5⼩时。
主要应⽤于淋球菌所引起的泌尿系感染,适⽤于对青霉素、四环素等耐药的病例。
⽤法⽤量 1次肌注2g。
将特殊稀释液(0.9%苯甲醇溶液)3.2ml。
注⼊药瓶中,猛⼒振摇,使成混悬液(约5ml),⽤粗针头注⼊臀上部外侧深部肌⾁内。
⼀般只⽤1次即可。
对于使⽤其他抗⽣素治疗⽽迁延未愈的患者,可按4g剂量给药,即1次⽤药4g,分注于两侧臀上外侧肌内或1次肌注2g,1⽇内⽤药2次。
注意事项(1)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荨⿇疹、眩晕、恶⼼、发热、寒战、失眠等。
偶见⾎红蛋⽩和红细胞压积减少、肌酐清除率降低、以及碱性磷酸酶、BUN和氨基转移酶等值升⾼。
也有尿量减少的病例发⽣。
(2)不可应⽤于孕妇和新⽣⼉。
(3)肾病患者忌⽤。
(4)不得静脉给药。
(5)⽆明显的⽿毒性。
大环内酯类药物,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下简称大环内酯类)系指由具有大环内酯环结构的不同化合物构成的一个家族,其活性源自大环内酯环。
大环内酯环是由一个多元碳的内酯环附着一个或多个脱氧糖所构成的一类聚酮化合物,如红霉素化学结构如下:大环内酯类药物可是一个庞大的家族!红霉素为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后问世的地红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等第一代大环内酯类对胃酸不稳定,生物利用度低。
第二代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提高了对胃酸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抗菌活性增强。
第三代为酮内酯类,其对第一、二代耐药菌有良好作用,且抗菌谱广。
作用机制大家比较熟悉的是大环内酯类的抗菌作用,除此之外,大环内酯类还有抗菌以外的作用。
1、抗菌作用: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发挥作用,通常为快速抑菌剂,高浓度时为杀菌剂。
对大多数G+菌、部分G-菌、厌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均有效(对葡萄球菌属、各组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白喉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百日咳杆菌、军团菌属等具强大抗菌活性;对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非典型分枝杆菌等非典型病原体也有良好抗菌作用。
)大环内酯类对需氧G+球菌具有较强抗生素后效应(PAE)。
2、非抗菌作用除了大环内酯类的抗菌作用,其在抗炎及调节气道分泌、免疫调节、激素节省效应等都发挥一定作用。
动力学大环内酯类穿透性强,组织浓度高,痰、皮下组织及胆汁中浓度明显高于血药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能进入细胞发挥抗菌作用,这是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所不及的。
另外,此类药物为肝药酶抑制剂,经CYP3A4代谢的药物均可受到其影响。
通常红霉素与CYP3A4结合力最强,罗红霉素、交沙霉素、螺旋霉素及克拉霉素等次之,阿奇霉素与地红霉素等最弱。
临床应用上面我们提到,大环内酯类药物有抗菌作用和非抗菌作用,因此,我们讲临床应用的时候,我们也从两方面进行讲述。
药品的功能主治和用途有何不同功能主治药品的功能主治指的是药物在人体内所起到的作用和治疗的疾病范围。
根据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功能主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对不同类型的细菌具有特定的杀菌作用,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使其死亡。
2.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s):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由病毒引起的感染疾病。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病毒的生长和复制,减轻病症和加速康复,例如治疗流感的奥司他韦(Oseltamivir)。
3.抗真菌药物(Antifungal drugs):抗真菌药物用于治疗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念珠菌感染和白色念珠菌感染。
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或杀死真菌,以减轻感染相关的症状。
4.止痛药(Analgesics):止痛药可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常见的止痛药包括普通的布洛芬(Ibuprofen)和强力的吗啡(Morphine)。
5.抗抑郁药(Antidepressants):抗抑郁药用于治疗抑郁症等心理和情绪方面的疾病。
它们通过调整大脑中神经递质的平衡,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境。
用途药品的用途指的是医生为患者开药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药品的用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述:•预防与控制疾病:例如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如疫苗预防流感、麻疹等。
还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如抗高血压药物用于控制高血压病的进展。
•治疗特定疾病: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特定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流感,胰岛素注射用于治疗糖尿病等。
•缓解症状:有些药物并不能治愈疾病,但可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例如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抗过敏药物可以缓解过敏症状。
•促进康复:在患者接受手术或其他治疗后,一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例如抗生素可以预防或治疗手术后的感染,抗凝药可以预防血栓形成。
【摘要】对氨基⽔杨酸钠属于磺胺类及其增效剂栏⽬,主要讲述了药物名称对氨基⽔杨酸钠药物别名对氨柳酸钠,PAS-Na 英⽂名称 Sodium Aminosalicylate 说明⽚剂:每⽚0。
注射⽤对氨基⽔杨酸钠:每瓶2g。
功⽤作⽤对结核菌的对氨基苯甲酸合成起抑制作⽤因⽽可抑制其⽣长。
约有50%药物在体内⼄酰化,80%药物(包括代谢物)由尿排出、肾功不良时应...。
本⽂重点关注氨基药物注射作⽤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对氨基⽔杨酸钠进⾏讨论【关键字】磺胺类及其增效剂;氨基;药物;注射;作⽤;对氨基⽔杨酸钠【全⽂】药物名称对氨基⽔杨酸钠药物别名对氨柳酸钠,PAS-Na英⽂名称 Sodium Aminosalicylate说 明⽚剂:每⽚0.5g。
注射⽤对氨基⽔杨酸钠:每瓶2g;4g;6g。
功⽤作⽤对结核菌的对氨基苯甲酸合成起抑制作⽤因⽽可抑制其⽣长。
⼝服吸收良好,Vd为0.23L/kg。
约有50%药物在体内⼄酰化,80%药物(包括代谢物)由尿排出、肾功不良时应注意。
t1/2为0.5~1.5⼩时。
本品很少单独应⽤,常配合异烟肼、链霉素等应⽤,以增强疗效并避免细菌产⽣耐药性。
也可⽤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对于甲亢合并结核患者较适⽤,在⽤碘剂⽆效⽽影响⼿术时,可短期服本品为⼿术创造条件。
本品尚有较强的降⾎脂作⽤。
⽤法⽤量(1)⼝服 每次2~3g,1⽇8~12g,饭后服。
⼩⼉每⽇200~300mg/kg,分4次服。
(2)静滴每⽇4~12g(先从⼩剂量开始),以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液溶解后,配成3%~4%浓度滴注。
⼩⼉每⽇200~300mg/kg。
(3)胸腔内注射 每次10%~20%溶液10~20毫升(⽤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溶解)。
(4)甲亢⼿术前 1⽇8~12g,分4次服,同时服⽤维⽣素B、C。
服药时间不可过长,以防毒性反应出现。
注意事项(1)恶⼼、呕吐、⾷欲不振、腹泻、腹痛较多见,饭后服或与碳酸氢钠同服可减轻症状。
临床药物治疗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根本信息课程名称:临床药物治疗学(Clinical drug therapeutics)课程号〔代码〕:50507730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42学时学分:2.5二、教学目的及要求〔一〕教学目的:临床药物治疗学是临床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是通过药物的手段治疗疾病,到达消除或控制病因与致病因素,减轻或解除病人的痛苦,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缓解或治愈疾病,保护或恢复劳动力,保持病人生活质量以及预防疾病复发为目的的一门学科。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将药物治疗与临床紧密相结合的能力以及有意识地将所学药学专业知识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的能力,为从事临床药学工作,并能够在药物治疗方面起到临床医师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奠定坚实的根底,并进一步到达保证临床用药平安、有效、经济以及促进我国临床药学事业开拓和开展的目的。
教学要点:在药物学、治疗学、临床药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根底上,以疾病为纲,运用医药相关学科的根底理论知识,结合疾病的病因和临床开展过程,着重讲授感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肿瘤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等相关疾病药物临床治疗实践中的药物应用策略和技巧。
〔二〕根本要求:了解各系统解剖生理、疾病分类,熟悉常见疾病的病因、发病因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掌握药物的药效学以及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原那么与具体药物治疗方法。
三、学时分配及教学进度总共34学时。
具体分配是:临床药物治疗学开学发动3学时;抗感染药物临床治疗6学时;心力衰竭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类风湿性节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肺癌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肝癌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支气管炎和肺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糖尿病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肾病综合症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痛风的临床药物治疗3学时。
抗生素的发现和发展历史抗生素是指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一类化合物。
自从抗生素问世以来,这种药物便成为了人类与细菌之间的重要武器。
但抗生素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诞生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充满挑战的过程。
本文将为大家讲述抗生素的发现和发展历史。
1. 早期的抗生素抗生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一些民间草药和植物便被用于治疗疾病。
例如,埃及人早在公元前2600年就已经使用了大蒜来治疗感染,而中国人则在公元前2600年使用茶树油来治疗疾病。
然而,直到20世纪初,抗生素才开始被正式发现和研发。
以硫化物为代表的一类抗生素,是最早被研发成功的药物。
硫化物可以杀死某些细菌,但其治疗效果并不稳定,不适用于临床使用。
而其他类似的抗菌剂,如酚和甲醛等,也都不够理想。
2. 青霉素的发现由于早期抗菌剂的效果不佳,人们一直在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直到1928年,苏格兰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偶然发现一种可以杀死细菌的物质。
这种物质起初被称为“溶菌素”,后来被命名为“青霉素”。
弗莱明在实验室一角放置了一盘细菌培养皿,但由于实验被延误,盘子内生长出了一株霉菌。
霉菌周围发现了一片没有生长的区域,后来发现这是一种杀菌物质的作用。
经过研究,弗莱明认为这种杀菌物质可用于治疗伤寒和其他感染性疾病。
不久后,英国的生物学家霍华德·弗洛瑟和埃尔斯顿·乔治共同发现,青霉素可以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这项发现标志着青霉素进入了实际应用的阶段。
然而,要生产足够的青霉素以满足医疗需求仍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
3. 抗生素的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寻找更多的类似化合物。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各类抗生素逐渐被发现和研发出来。
例如,链霉菌素可以治疗肺炎和淋菌感染,而链球菌素则可以治疗链球菌感染。
尽管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但由于抗生素生产的复杂性,其生产成本极高,并且难以大规模生产。
1950年代,人们开始研究利用发酵工艺生产抗生素,这使得抗生素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抗菌药物是医生在治疗细菌感染时常用的药物,能够抑制或杀死细菌的生长。
这些药物在医疗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抗菌药物,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感染。
1.青霉素类药物:青霉素是最早使用的抗菌药物之一,可以有效地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这类药物适用于治疗许多常见的细菌感染,如肺炎、扁桃体炎和中耳炎。
2.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菌素是一类广谱抗生素,与青霉素具有相似的作用机制。
它们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头孢菌素类药物通常根据其覆盖的细菌类型和抗药性等因素进行分类。
3.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这是一种联合用药,结合了阿莫西林(属于青霉素类)和克拉维酸(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
克拉维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菌的β-内酰胺酶,以增加对抗药性菌株的覆盖范围。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4.氨基糖苷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类青霉素类药物的替代品,常用于治疗严重的细菌感染。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但需要注意的是,氨基糖苷类药物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使用时需要慎重。
5.庆大霉素:庆大霉素是一种多肽类抗生素,常用于治疗革兰阴性细菌感染,如肺炎和尿路感染。
该药物可以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细菌。
6.喹诺酮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以抑制DNA螺旋酶的活性,从而阻断细菌DNA的复制和修复。
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有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等。
7.四环素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属于广谱抗生素,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
常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痤疮等。
8.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通过阻断细菌对二氢叶酸的合成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这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呼吸道感染。
除了上述常见的抗菌药物,还有其他一些特定用途的抗菌药物,如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寄生虫药物。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可能会产生耐药性,因此医生在选择抗菌药物时需要谨慎考虑,以免加剧抗药性问题。
【艾滋病医案】民间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德文韦德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中医发展基础研究”课题组组长贾谦教授在中医战略书中为民间中医鸣锣开道,申报不平,讲了公道话,为民间中医出了一口气。
百年来对民间中医的打击、压制、排挤,甚至采取消灭的态度,给中华民族医带来了极大的抹杀。
不然的话,世界关注的艾滋病,在中国民间中医早就得到解决了。
看了中医战略书,知道了天下还有敢想敢干的七路民间中医,冒着非法行医的罪名和被感染的风险,进入艾滋病高发区,无偿的给患者治病。
有600名患者获得了显着疗效,他们的行动给我树立了榜样和鼓励,增强了我对治疗艾滋病的信心。
我在用民间中医中草药简便高效根治艾滋病的问题上,就有人取笑过我,说世界上还没有谁能研究发明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凭你民间中医的几味草药能根治艾滋病,简直是异想天开,想必是癞**想吃天鹅肉罢了,谈何容易。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抱着不服气的心态,十几年来刻苦学习勤奋钻研,要为中华民族争口气,弘扬祖国五千年的中医学优良传统,为民间中医生辉,有了这种精神支配,参阅古今中草药典籍,寻找能杀灭艾滋病毒的中草药,终于在临床实践研究中,找到了几味能有显着杀灭艾滋病毒的主要药物。
中草药在历来的温病和慢性病的治疗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草药临床于艾滋病的治疗中,也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抗艾滋病活性较强的中草药,能消炎杀菌,益气活血,又能提高和调节免疫功能,达到治愈艾滋病的目的。
艾滋病毒在机体内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至今无满意治疗措施,引起全人类的重大关注,现在不得不把治疗艾滋病的希望寄托在民间的中草药上。
一、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自然过程1、血液传播输入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和血制品,骨髓和器官移植,以及共有带有艾滋病毒的注射器和针头。
2、性传播以异性性交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或西方国家同性恋的传播方式。
3、母婴垂直传播婴儿在母体内是血脉相连的直接感染和遗传。
【摘要】克林霉素属于其他β-内酰胺类栏⽬,主要讲述了药物名称克林霉素药物别名氯洁霉素,氯林霉素英⽂名称Clindamycin 说明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每胶囊75mg(活性)。
150mg(活性)。
磷酸克林霉素注射液。
功⽤作⽤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
本⽂重点关注霉素药物活性感染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克林霉素进⾏讨论【关键字】其他β-内酰胺类;霉素;药物;活性;感染;克林霉素【全⽂】药物名称克林霉素药物别名氯洁霉素,氯林霉素英⽂名称 Clindamycin说 明盐酸克林霉素胶囊剂:每胶囊75mg(活性);150mg(活性)。
磷酸克林霉素注射液;每⽀150mg(2ml)。
功⽤作⽤抗菌谱与林可霉素相同。
⼝服盐酸盐150mg,45~60分⾎药浓度达峰,为2~3µg/ml。
肌注后⾎药达峰时间,成⼈为3⼩时,⼉童为1⼩时。
静注300mg,10分钟⾎药浓度为7µg/ml。
Vd约为94L,体内分布⼴泛,可进⼊唾液、痰、呼吸系统、胸腔积液、胆汁、前列腺、肝脏、膀胱、阑尾、精液、软组织、⾻和关节等,也可透过胎膜,但不易进⼊脑脊液中。
在体内代谢,部分代谢物可保留抗菌活性。
代谢物由胆汁和尿液排泄。
在尿中收集到的原形药物约占体内总药量的1/10。
t1/2为3⼩时,肝、肾功能不良时可略提⾼。
⾎透和腹腔透析不能有效地使本品清除。
主要⽤于厌氧菌(包括脆弱拟杆菌、产⽓荚膜杆菌、放线菌等)引起的腹腔和妇科感染(常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以消除需氧病原菌)。
还⽤于敏感的⾰兰阳性菌引起的呼吸道、关节和软组织、⾻组织、胆道等感染及败⾎症、⼼内膜炎等。
本品是⾦黄⾊葡萄球菌⾻髓炎的⾸选治疗药物。
⽤法⽤量(1)盐酸盐⼝服:成⼈,1次0.15~0.3g(活性),1⽇3~4次;⼩⼉:1⽇10~20mg(活性)/kg,分3~4次给予。
(2)棕榈酸酯盐酸盐(供⼉童应⽤) 1⽇8~12mg/kg,极严重时可增⾄20~25mg/kg,分为3~4次给予。
青霉素——⼆战时最伟⼤的“救命药”曾有⼀部电影叫《盘尼西林·1944》,讲述抗⽇战争期间,为争夺2箱青霉素,中共地下党⼈与汪伪军展开的⼀场殊死较量。
现在⼀定有很多⼈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普普通通的青霉素,有那么重要吗?在抗⽣素泛滥的今天,⼈们难以想象青霉素刚刚能批量⽣产时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青霉素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也并不为过。
因为正是青霉素的出现,才使得众多病菌感染者特别是战场上的⽆数伤兵,摆脱了之前“听天由命”的凄惨处境。
细菌“凶⼿”在青霉素诞⽣以前,⼈们在外科医学上已经有了许多重⼤的发明:⿇醉剂,让伤者不需要再忍着剧痛接受⼿术;消毒绷带,让医⽣们不必再⽤烧红的烙铁为伤兵处理伤⼝……但在对付细菌的⼊侵⽅⾯,当时的医疗⼿段接近于“⽆计可施”,伤寒、痢疾、伤⼝的普通感染甚⾄是咽喉肿痛,都有可能因为⽆法及时杀菌⽽成为置⼈于死地的“凶⼿”。
在战争期间,这些“凶⼿”往往⽐对⾯之敌更有杀伤⼒。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南军有18.6万⼈死于疾病,是战死⼈员的2倍,仅痢疾⼀项,就夺⾛了4.5万条⼈命;⼀战初期的6个⽉内,伤寒就从塞尔维亚夺⾛15万名⼠兵的⽣命,到战争结束时,俄国有300万⼈死于该疾病。
当然,这些“凶⼿”对平民的“杀戮”也毫不⼿软,在1918⾄1919年肆虐的流感病毒中,有2200万⼈丧命。
⾯对细菌的侵害,当时仅有的防护⼿段是喷洒化学药剂,在碳酸溶液⾥浸泡绷带,很显然,这些都⽆法起到切实有效的抵御作⽤。
1935年,德国科学家多马克宣布,他找到了战胜细菌的⽅法。
通过实验,他发明了⼀种被称为“百浪多息”的磺胺类药物,这种药物提取⾃⾐物染料,经过⼈体试验,对链球菌感染所致的猩红热、肺炎、中⽿炎和脑膜炎等都有显著疗效。
⽽在这以前,这些疾病⼏乎都是可以置⼈于死地的。
这⼀发明震惊了全世界,更多的科学家投⼊到对磺胺类药物的研究。
与之相对的是,更多种类的磺胺类药物被发明⽣产出来。
然⽽,磺胺类抗菌药物所存在的不⾜很快就被⼈们发现,这类药物并不能杀死所有的细菌,⽽那些它可以杀死的细菌在⽤药后会较易产⽣耐药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科普威胁人体健康疾病中,呼吸道系统疾病一直属于主要且常见疾病之一。
就目前临床来看已知的呼吸系统疾病种类繁多,而且很难治愈危害性极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是其中之一,临床也称其为慢阻肺。
慢阻肺属于常见且多发的呼吸道疾病,刺激并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主要发生人群为老年人群。
除了以上知识,你还对慢阻肺有哪些了解,不了解也没有关系,下面笔者为你一一讲述。
一、慢阻肺症状与表现慢阻肺属于呼吸道疾病,具备气流受限特点,疾病发作后,病人还会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据有关资料得知气流受限情况无法根除,病人处于稳定时期时气流受限症状较轻,当疾病发生进展时候气流受限也随之加重,呼吸困难等症状也随之加重。
除气流受限特点外,慢阻肺还存在以下表现。
(1)慢性咳嗽:对于慢阻肺病人而言,大多数病人都会出现慢性咳嗽这一典型症状,咳嗽,咳嗽通常发生于晚上或晨起,部分病人甚至存在整天咳嗽情况。
咳嗽呈间歇性,早晨咳嗽症状会严重一些。
(2)咳痰:病人患上慢阻肺后,大多数病人在咳嗽时伴有少量的痰液,晨起咳出痰液量相对较多,痰液呈浆液性。
部分病人在咳痰中会带有少许血丝,但并不常见。
如果病人处于慢阻肺急性发作时,痰液量也会随之而增加且呈脓性状。
(3)呼吸困难:部分慢阻肺病人除咳嗽、咳痰以外,还会发生呼吸困难等症状,这也是慢阻肺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
此情况发生和慢阻肺级疾病对气道系统的影响而导致。
呼吸困难症状通常发生于劳动中,严重者在休息时也会时有发生。
(4)胸闷气短:慢阻肺病人因症状程度不同疾病表现也有所不同,疾病严重者会出现胸闷与气短等症状。
此症状,主要发生于体育锻炼或工作时期。
(5)全身症状,疾病严重的慢阻肺病人会出现一些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精神状态差、食欲状态差等。
二、慢阻肺疾病诱发因素慢阻肺具备发病率高的特点,最近几年因慢阻肺而就诊于我院病人也呈增加趋势,慢阻肺也呈年轻化趋势。
虽然慢阻肺疾病发生率较高,但不会发生于每一个人身上。
1例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肺炎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分析发布时间:2023-02-23T03:01:31.999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32期作者:刘伊芮[导读] 肺炎克雷伯菌是条件致病菌,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刘伊芮无锡口腔医院江苏无锡 214000肺炎克雷伯菌是条件致病菌,也是院内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逐渐增多尤其耐药菌株,从而增加了抗菌药物选择的压力。
本文讲述了1例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感染治疗过程,探讨如何为该类患者制定个体化抗感染治疗方案。
1病史摘要患者,男,75岁,身高175cm,体重47kg,体重指数:15.34kg/cm2,消瘦。
主诉:“间断发热伴咳嗽气喘20天”。
于2022年7月22日入我院门诊就诊。
患者发病来无盗汗、午后潮热,无鼻塞流涕,无咽痛,无咯血胸痛。
近期患者胃纳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稍有下降。
既往“高血压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心功能不全、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慢性萎缩性胃炎”病史,1月前在外院行冠脉搭桥术,术后口服阿司匹林、替格瑞洛、瑞舒伐他汀、美托洛尔缓释片。
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入院诊断为(1)细菌性肺炎;(2)低血氧症;(3)呼吸性碱中毒;(4)低钠血症;(5)高血压3级;(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7)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状态;(8)心功能II-III级;(9)肾功能不全;(10)房性期前收缩;(11)慢性萎缩性胃炎。
2治疗经过入院后查体:T 36.2℃;P 70次/分;R 30次/分;BP 90/61mmHg;血常规:WBC11.9×109/L、N%82.9%、CRP91.9mg/L;ESR73mm/h;PCT0.19ng/mL;肾功能:肌酐148.3μmol/L,尿素10.35mmol/L;肝功能、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予美罗培南0.5g ivgtt Q8H经验抗感染,雷尼替丁50mg ivgtt QD抑酸护胃。
【摘要】⽵桃霉素属于⼤环内酯类抗⽣素栏⽬,主要讲述了药物名称⽵桃霉素药物别名英⽂名称 Oleandomycin 说明注射剂:0。
2g 功⽤作⽤抗菌谱与红霉素同,抗菌活⼒较。
与红霉素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有时可对耐红霉素的菌株有效。
须⼝服时宜⽤三⼄酰⽵桃霉素。
本⽂重点关注⽵桃霉素药物抗菌红霉素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桃霉素进⾏讨论
【关键字】⼤环内酯类抗⽣素;⽵桃霉素;药物;抗菌;红霉素;⽵桃霉素
【全⽂】
药物名称⽵桃霉素
药物别名
英⽂名称 Oleandomycin
说 明注射剂:0.2g
功⽤作⽤抗菌谱与红霉素同,抗菌活⼒较。
与红霉素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有时可对耐红霉素的菌株有效。
⽤法⽤量 1次0.2,1⽇4次,肌注。
1次0.4g,1⽇2次,加⼊输液中静滴。
注意事项⼝服不吸收。
须⼝服时宜⽤三⼄酰⽵桃霉素。
⽤量为0.25g,1⽇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