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工具原理
- 格式:pdf
- 大小:297.69 KB
- 文档页数:19
各位学员早上好,今天我受公司顾经理的委托,在我们钻井石油工具基地三楼召开井下工具及弃井作业的研讨会。
由于我本人对技术方面也谈不上是专家,所以今天我们主要是以与每个学员一起来探讨,沟通,互相学习。
如果在某方面讲的不好或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理解,提出指教。
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井下工具。
A震击器震击器主要是与挠性接头,钻铤,加重钻杆等连接下井。
一旦钻具被卡,首先是下放钻具,然后上提钻具,通过几次或几十次的上提下放震击,使被卡钻具得到自由,也就是说解卡。
震击器的工作原理:通过拉伸后释放的能量,给予被卡钻具的冲击。
震击器的组成:(外部)由顶部接头,上部套筒,中间套筒,下部套筒,花键轴及花键套筒。
(内部)由芯轴,延长芯轴,上下弹簧管,扶正瓦,运行套,间隔衬套,磨擦衬套,上下调节套,活塞,被帽,防松螺母,防落弹簧挡圈,等组成。
检修过程:1)放油,解体,拆卸,检查,更换密封圈,清洗,探伤等。
2)组装:按标准要求对震击器进行组装,上扣,调试,试压,上堵,刷漆,出检修报告。
B打捞杯通常是连接在钻头上,它的主要功能是,打捞钻头齿及一些碎片。
具体在井下操作是将钻具放到井底,开泵,停泵等待2至3分钟,缓慢上提钻具5至10米,再下放钻具到井底,开泵2至3分钟,停泵,缓慢上提钻具,反复几次即可。
C反循环磁铁打捞篮反循环打捞篮在中软地层中可进行打捞取芯0.3~0.5M。
使井底牙轮或碎片随岩芯一起捞上来。
但打捞取芯进尺以不超过反循环打捞篮内的篮爪至钢球阀座底部之间距离为宜。
(先正循环,投球后改为反循环)。
工作原理:反循环打捞篮和组合式强磁打捞篮的钻井液循环路线相同,下钻到底正循环冲洗井底以后投入一钢球,待球落座后,钻井液则由双层筒体之间的下水眼射到井底,然后从井底通过铣鞋或一把抓进入捞筒的内部,最后由上水眼返环形空间,在钻井液反循环作用的冲击和携带下,被铣鞋拨松的井底碎物随钻井液一起进入篮筐,或被磁芯吸住捞获。
D磨鞋磨鞋分为a平底鞋b凹底鞋c锥体型d导向邻眼磨鞋。
倒扣类工具1倒扣器1.1用途倒扣器是一种变向传动装置,由于这种变向装置没有专门的抓捞机构,必须同特殊型式的打捞筒、打捞矛、公锥或母锥等工具联合使用,以便倒扣和打捞。
1.2基本结构倒扣器主要由接头总成、变向机构、锚定机构、锁定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倒扣器1—接头总成;2—锚定机构;3—换向机构;4—锁定机构1.3工作原理当倒扣器下部的抓捞工具抓获落物并上提一定负荷确定已抓牢时,正旋转管柱,倒扣器的锚定板张开,与套管壁咬合,此时继续旋转管柱,倒扣器中的一组行星齿轮工作,除自转(随钻柱)外,还带动支承套公转。
由于外筒上有内齿,将钻杆的转向变为左旋,倒扣开始发生,随着钻柱的不断转动,倒扣则不断进行,直至将螺纹倒开。
此时旋转扭矩消失,钻柱悬重有所增加,倒扣完成之后,左旋钻柱2~3圈,锚定板收拢,可以起出倒扣管柱及倒开捞获的管柱。
1.4技术规范倒扣器技术规范见表1。
表1倒扣器技术规范项目DKQ95DKQ103DKQ148DKQ196外径,mm95103148196内径,mm16252929长度,mm1829264230733073锚定套管尺寸(内径),mm99.6~127108.6~150.4152.5~205216.8~228.7216~258抗拉极限负荷,KN4006608908901780扭矩值N.m 输出542313558189821898229828输入965324133337873378753093井内锁定工具压力,Mpa 1.1 3.4 3.4 3.4 3.41.5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5.1操作方法1.5.1.1倒扣器与打捞工具的组接顺序(自下向上)为:倒扣捞筒(倒扣捞矛)+倒扣安全接头+倒扣下击器+倒扣器+正扣钻杆(油管)。
上述组接形式中,倒扣捞筒或倒扣捞矛用于抓捞落鱼,下击器用于补偿连接螺纹松扣时的上移量,安全接头用于落物无法释放时退出安全接头以上管柱。
1.5.1.2按使用说明书检查钢球尺寸。
公锥工作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落物内孔后,加适当的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丝扣挤压吃入落鱼内壁进行造扣。
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矩时,可以采用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母锥工作原理:母锥工作原理与公锥相同,均依靠打捞丝扣在钻具压力与扭矩作用下,吃入落物外壁造扣,将落物捞出。
就造扣机理而言,属挤压吃入,不产生切屑。
滑块卡瓦打捞矛工作原理:当矛杆与卡瓦进入鱼腔之后,卡瓦依靠自重向下滑动,卡瓦与斜面产生相对位移,卡瓦齿面与矛杆中心线距离增加,使其打捞尺寸逐渐加大,直至与鱼腔内壁接触为止。
上提矛杆时,斜面向上运动所产生的径向分力,迫使卡瓦咬入落物内壁,抓住了落物。
接箍捞矛工作原理:接箍捞矛实质上是一种内外螺纹的对扣打捞。
为了能使接箍捞矛进入接箍,卡瓦沿纵向开了若干个槽,每个槽间便是一个卡瓦片,依其弹性变形进入接箍母扣中。
又靠芯轴和卡瓦内外锥面贴合后的径向胀力,保持对扣后的连接性能,从而抓住落鱼。
可退式打捞矛工作原理:1、打捞自由状态下圆卡瓦外径略大于落物内径。
当工具进入鱼腔时,圆卡瓦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外胀力,使卡瓦贴紧落物内壁。
随芯轴上行和提拉力的逐渐增加,芯轴、卡瓦上的锯齿形螺纹相互吻合,卡瓦产生径向力,使其咬住落鱼实现打捞。
2、退出一旦落鱼卡死,无法捞出需退出捞矛时,只要给芯轴一定的下击力,就能使圆卡瓦与芯轴的内外锯齿形螺纹脱开,再正转钻具2~3圈,圆卡瓦与芯轴产生相对位移,促使圆卡瓦沿芯轴锯齿形螺纹向下运动,直至圆卡瓦与释放环上端面接触为止,上提钻具,即可退出落鱼。
卡瓦打捞筒工作原理:当工具的引鞋引入落鱼之后,下放钻具,落鱼将卡瓦上推,压缩弹簧,使卡瓦脱开筒体锥孔上行并逐渐分开,落鱼进入卡瓦,此时卡瓦在弹簧力作用下被压下,将鱼顶抱住,并给鱼顶以初夹紧力。
上提钻具,在初夹紧力作用下,筒体上行,卡瓦、筒体内外锥面贴合,产生径向夹紧力,将落鱼卡住,提钻即可捞出。
对于不同直径的落鱼,只要在筒体许可的情况下更换不同的卡瓦,即可打捞不同尺寸的落鱼。
井下动力钻井工作原理
井下动力钻井是一种常用的石油钻井技术,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钻井液循环系统:井下动力钻井中,钻井液循环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
钻井液通过泵送进入井底钻头,然后通过钻杆中的通道进入钻头内部,冲刷岩层并将钻屑带到地面。
2. 旋转系统:井下动力钻井中,井下动力装置驱动钻杆旋转,钻杆通过旋转带动钻头在地层中钻探。
旋转系统通常由绕组电动机、蜗轮蜗杆减速器和转动装置组成。
3. 推进系统:在井下动力钻井中,推进系统主要是通过钻杆的上下运动来实现。
钻井液通过钻杆通道进入钻头底部,然后冲击岩层并将钻屑带到井上。
通过调节钻杆的推进速度,可以控制钻头的下压力和钻井速度。
4. 钻头:井下动力钻井中,钻头是进行岩层钻探的关键工具。
钻头通常由钻杆接头、钻头身和钻头嘴三部分组成。
钻头嘴采用合适的切削结构和硬质合金材料,可以快速切削岩石并将钻屑冲刷出井口。
总之,井下动力钻井通过钻井液循环系统、旋转系统、推进系统和钻头等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从井底到地面的高效钻井作业。
Y111-114封隔器(补偿式)刚体最大外径114mm,最大通径62mm。
原理:借助尾管或卡瓦封的支撑,加钻压,上接头等在钻压作用下,下行剪断坐封剪钉,压缩胶皮筒,使其膨胀,达到坐封目的。
解封时,上提管柱,胶筒在弹性作用下恢复,实现解封。
用途:封隔油、气、水层,实现分层采油、分层改造、分层测试等措施。
FXY445-112封隔器FXZY341-114封隔器(一)规格型号:K344-110-(114)型封隔器, 外径: 112mm, 长度:932mm,内径: 62mm(二)结构:上接头, 密封圈, 胶筒座, 胶皮筒, 中心管, (滤网罩),下接头(三)原理:当封隔器下到预定位置后, 从油管内加液压液体经中心管轴向槽进入胶筒内腔. 使胶筒胀大,从而封隔油套环形空间.需解封时, 卸压即可,油套压差消失,胶筒靠自身弹力收回,即解封.(四)用途:注水, 酸化压裂, 找窜和封窜适用范围: 118(122) –132mm 套管内.(五)技术要求:(1)工具组装前, 毛刺、铁屑清除干净, 按要求组装, 丝扣涂丝扣油后上紧.Y111-114(一)规格型号:Y111-114型封隔器, 外径114mm, 长度: 767mm, 内径:62mm(二)结构:上接头, 调节环, O型胶圈, 胶筒, 隔环, 中心管, 承压接头, 坐封剪钉, 下接头组成.(三)原理:按所需坐封高度上提管柱, 然后下放到预定位置, 因承压接头和封隔器下接头和尾管相接, 并以此为支点, 坐封剪钉在一定管柱重量的作用下被剪断, 上接头等下行压缩封隔器胶筒, 使胶筒外径变大, 封隔套管环形空间,解封时上提管柱即可.(四)用途:与卡瓦封隔器及配套工具成分层测试, 分层采油,分层找水, 分层堵水等工艺管柱.适用: 117-132mm套管内.(五)技术要求:(1)封隔器下端接尾管长度一般不能大于50m, 或与卡瓦式封隔器配套使用(2)封隔器坐封高度决定于下入深度,座封载荷,和胶筒密封压缩距等因素.(3)坐封负荷一般80kN为宜.(4)操作平稳,防止猛提猛放,避免中途坐封.(5)封隔器密封件避开套管节箍位置.(6)可多级使用.(一)Y211-114型封隔器(二)结构:上接头,O型胶圈,胶筒,卡瓦座,扶正块,滑环销钉,中心管,下接头,卡瓦,锥体,座封剪钉(三)按所需座封高度上提管柱, 然后下放管柱,因扶正器在弹簧张力的作用下,使扶正器与套管壁产生摩擦力, 沿轨迹管的轨迹槽运动, 滑环销钉从短轨道上死点运动到长轨道的上死点,卡瓦被锥体撑开, 卡牢在套管壁上, 同时剪断剪钉, 胶筒在一定管柱作用下被压缩, 使胶筒直径变大, 而密封油套环形空间, 需解封时,上提管柱即可。
井下⼯具原理与使⽤井下⼯具原理和使⽤⽬录管、杆、环抽油泵不压井⼯具油管锚封隔器管、杆、环油管1、油管性能及技术参数API油管性能规范:⽤于油井的修复油管的技术参数备注:参数符合GB/T9253.2-1999及SY/T6194-1996标准⽤于⽔井的修复油管的技术参数备注:以上参数符合GB/T4342-91,Q/DQ1098-19972、油管断脱情况分析及治理措施管断集中在40根油管以上,即井⾝的上部,⽽且第⼀根油管断⽐例较⼤。
管断集中在前3根,第4-15根损坏井数次之。
φ56、φ70泵管断⽐例⾼。
断⼝的形式主要是丝扣和管体上下接头断裂,主要集中在油管公扣螺纹根部的2-3扣内,是整根油管管体强度最低的应⼒集中点。
断裂失效以下⽅⾯原因:⾦属疲劳,通过对部分油管断⼝进⾏的⾦相分析,结果表明油管的断裂主要是⾦属疲劳所致,⼤量油管服役期过长造成油管⽼化,⽽⽼化油管的剩余寿命是现有技术设备⽆法检测的。
丝扣强度较低部位产⽣应⼒集中点,易造成丝扣断裂。
漏失失效有以下⽅⾯原因:(1)丝扣磨擦副间的配合间隙⼤;(2)丝扣磨擦副间硬度差值不合理,易造成粘扣;(3)频繁施⼯丝扣磨损过⼤,特别是油管连接时丝扣同⼼度偏差过损伤并⼤加剧丝扣磨损造成漏失;治理油管断的技术措施1、油管锚定、丝扣涂专⽤密封脂、油管整体打压防断脱漏措施;2、对原井是偏Ⅲ采油树井采⽤更换偏Ⅲ外加厚油管挂+N80级φ62mm外加厚油管9.6⽶,措施井适⽤范围的规定外加厚油管的技术参数抽油杆1、抽油杆的结构与⽤途抽油杆是有杆抽油设备的重要部件。
抽油杆通过接箍连接成抽油杆柱,上经光杆连接抽油机,下接抽油泵柱塞,其作⽤是将地⾯抽油机驴头悬点的往复运动传递给井下抽油泵。
普通抽油杆如图所⽰,其杆头结构如图1-2所⽰。
其杆体是实⼼圆形断⾯的钢杆,两端为镦粗的杆头。
杆头由外螺纹接头、卸荷槽、推承⾯台肩、扳⼿⽅径、凸缘和圆弧过渡区组成。
外螺纹接头⽤来与接箍相连接,扳⼿⽅径⽤来装卸抽油杆接头是卡抽油杆钳⽤。
一、公锥1名称型号:GZ105-1公锥2、用途:专门从油管、钻杆、套铣筒、封隔器等有孔落物的内孔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主要用于有接箍的油管或厚壁管类落物。
3、结构:公锥是长锥形整体结构,分接头和打捞丝扣两部分。
接头上部有与钻杆相连接的螺纹,有正反扣标志槽,便于归类与识别。
4、原理:当公锥进入打捞内孔之后,加适当钻压并转动钻具,迫使打捞丝扣挤压吃入落物内壁进行造扣。
当所造之扣能承受一定的拉力和扭距时,可采取上提或倒扣的办法将落物全部或部分捞出。
5、技术规范:(1)规格型号:GZ105-1 (2)外形尺寸:Ø105mmx535mm (3)接头螺纹:NC31(210)(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㈠打捞螺纹表面硬度HRC60-65. ㈡抗拉极限:大于等于932Mpa. ㈢冲击韧性:大于等于58.8S/cm3. ㈣打捞直径:54-77mm。
6、操作方法: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2m时,开泵循环,并逐渐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公锥进入鱼腔,可以进行造扣打捞。
如果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公锥插入鱼腔外壁的套管环形空间,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管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公锥入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
打捞鱼腔畅通,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增加扶正找中接头或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7、注意事项: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将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
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螺纹位置,切忌在落鱼外壁与套管内壁的环行空间造扣,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二、母锥1、名称型号:MZ/NC31-1母锥2、用途:母锥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管状落物外壁进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可用于无内孔或内孔堵死的圆柱形落物进行打捞。
3、结构:母锥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上接头与本体两部分构成。
上接头有正反扣标志槽(一道槽为正扣。
两道槽为反扣),本体内锥面上有打捞螺纹。
4、原理:母锥工作原理与公锥相同,均依靠打捞丝扣在钻压与扭距作用下,吃入落物外壁造扣,将落物捞出。
造扣机理为挤压吃入,不产生切削。
5、技术规范⑴规格型号:MZ/NC31-1、⑵接头螺纹:NC31(210)。
⑶外型尺寸ø114mmX350mm。
⑷使用规范及主要参数:打捞φ73mm油管、φ73mm钻杆、2¨油管接箍。
5、操作方法:当工具下至鱼顶上部1-2m时,开泵循环冲洗,并逐渐下放工具至鱼顶,观察泵压变化。
如泵压突然上升,指重表悬重下降,说明鱼顶进入母锥内,可以进行造扣打捞。
如果悬重逐步下降而泵压并无变化,说明鱼顶未进入母锥内部,应上提钻柱,然后转动管柱,重对鱼腔,直至悬重与泵压均有明显变化(鱼顶入腔),才能加压造扣进行打捞。
打捞鱼顶外径较小,泵压无明显变化的落鱼时,应采用引鞋结构,以防止造扣位置错误,酿成事故。
6注意事项:打捞操作时,不允许猛顿鱼顶,以防将鱼顶或打捞螺纹顿坏。
尤其应注意分析判断造扣螺纹位置,以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母锥三、抽油杆打捞筒1、名称型号:CLT03抽油杆打捞筒2、用途:抽油杆打捞筒是专门用来打捞断脱在油管或套管内的抽油杆的一种工具。
3、结构:由上接头、筒体、内套、弹簧、卡瓦等组成。
4、工作原理:抽油杆进入工具后,推动两瓣卡瓦沿筒体内锥面上行,卡瓦内孔逐渐增大,弹簧被压缩。
当内孔达到一定值后,在弹簧的作用下将卡瓦下推,使筒体、卡瓦内外锥面贴合,卡瓦内孔帖紧抽油杆。
此时,上提工具,由于卡瓦锯齿形牙齿与抽油杆的摩擦力,卡瓦不动,筒体随之上升,内外锥面贴合得更紧。
在上提负荷的作用下,内外面间产生径向加紧力,使两块卡瓦内缩,咬住抽油杆。
随着上提负荷的增加夹紧力也越大,从而实现打捞。
5、技术规范:(1)规格型号:CLT03 (2)外形尺寸:φ55×346(3)接头螺纹:7/8¨抽油杆公扣(4)打捞尺寸:21-22.7 (5)许用提拉负荷:392KN (6)工作井眼规格:73mm油管6、操作方法:1)按井底的抽油杆尺寸选定卡瓦,按井口的抽油杆尺寸选定上接头。
2)拧紧各部螺纹,下入井内。
3)当指重表悬重下降时,停止下放工具管柱。
4)上提工具管柱。
5)出井后,卸去上接头、弹簧,取出卡瓦,即可提出抽油杆。
7、注意事项:如果井下抽油杆鱼顶进工具筒体困难时,可慢慢右旋使抽油杆进入筒体。
抽油杆打捞筒四、活页式捞筒1、名称型号:HYLT22活页式捞筒2、用途:活页式捞筒是用来在大的环行空间里打捞鱼顶为带台阶或接箍的小直径杆类落物,如完整的抽油杆、带台阶和带凸缘的井下仪器、小直径油管等。
3、结构:由上接头、活页总承、筒体组成。
4、工作原理:鱼顶为接箍的落鱼引入筒体后,顶开活页卡板,活页卡板绕销轴转动。
当接箍通过卡板后,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卡板自动复位,接箍以下杆柱正好进入活页卡板的开口里,上提工具,接箍卡在活页卡板上,实现打捞。
5、技术规范:1)规格型号:HYLT22 (2)外形尺寸:φ114×500mm (3)接头螺纹:NC31(210)(4)使用规范及性能参数:①接箍:46mm、②抽油杆:22mm、③工作井眼规格:140mm、(5)备注:可换筒体6、操作方法:①地面全面检查各处螺纹,逐一连接上紧。
检查活页卡板灵活好用,弹簧能否使活页卡板自动复位,卡板开口尺寸与落鱼尺寸相同。
最好能用与落物相同的试件进行试验。
②下钻至鱼顶以上1-2m,开泵洗井,慢转慢放使引鞋拨正鱼顶进入捞筒,下放时注意观察指重表变化。
如有轻微变化,应立即停止下放,上提钻具,若悬重增加,证明捞获,可以提钻。
如无显示,可重复打捞,直至捞获。
7、注意事项:用此工具打捞各类抽油杆时,由于抽油杆直径较细,套管直径相对较大,极易受压弯曲变形,甚至被压弯,使打捞失败,增加二次打捞难度。
故在打捞操作中,不可猛放重压,必须按照轻压慢放、旋转入鱼、逐级加深、多次打捞的操作方法。
五、外钩1、名称型号:Ø 139.7mm套管外钩2、用途:是用于从套管内打捞各种绳类、提环、空心短圆柱体、短绳套等落物的工具。
如钢丝绳、录井钢丝、电缆、深井泵衬套、刮腊片、无绳的提捞筒、射孔枪身。
3、结构:主要由上接头、挡环、钩身、钩尖等组成。
4、工作原理:当钩身插入绳类或其它落物内,边正转管柱边缓慢上提管柱,使钩齿钩住落物带出地面。
5、技术规范:(1)规格型号:Ø 139.7mm套管外钩、(2)外形尺寸:Ø124mmx1250mm (3)接头螺纹:NC31(210)(4)适用套管:Ø139.7mm6、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1)地面上紧螺纹,检查有无弯曲剪切现象,如不合格更换后方可是用。
2)工具下至鱼顶后,只要有遇阻显示,应立即上提钻柱1-2m,提完后转动管柱90-120度,再行下放-上提-转动-下放,如此多次反复进行。
在打捞中,如多次下放方入有所增加,说明已捞获落鱼,提钻之后即可将落物取出。
外钩六、局部反循环打捞篮1、名称型号:DL03-00局部反循环打捞篮2、用途:是用于打捞井底重量较轻、碎散落物的工具。
如螺母、钳牙、钢球、凡尔座等,也可抓柔性落物,如钢丝绳等。
3、结构:由上接头、筒体总成、篮框总成、阀体总成、篮筐总成、铣鞋总成等主要部件组成。
4、工作原理:下至鱼顶洗井投球后,钢球入座堵死正循环通道迫使液流改变流向,经环形空间穿过20个向下倾斜的小孔进入工具与环行空间向下喷射。
液流经过井底折回篮筐,再从筒体上部的四个连同孔返回,形成工具与套管的环行空间的局部反循环水流通道。
5、技术规范:(1)规格型号:DL03-00、(2)外形尺寸:110×1153(3)接头螺纹:NC31(210)(4)打捞落物的最大直径,74mm、(5)适用套管:139.7mm6、操作方法:①地面检查工具螺纹是否完好,大小水眼是否通畅,篮爪是否转动灵活。
②测量钢球直径合格,并将球投入,检查钢球入座情况是否正常可靠。
③将工具下至预定深度以上一单根后,开泵正洗井,正常,停泵投球。
④开泵洗井送球入座,观察泵压变化,当泵压略有升高说明球已入座。
⑤形成局部反循环之后,慢下放钻具至预定井深,上提钻柱1-2m之后,用较快的速度下放至井底0.2-0.3m。
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形成工具底部洗井液的紊流并增加流速,可提高打捞效果。
若工具为带有铣鞋的常用型,可边冲边转动管柱,用铣齿拨动落物或少量钻进,使其随洗井液冲入篮筐。
⑥提钻。
7、注意事项①使用一把抓型捞蓝总成时,只能投球打捞不能钻进。
②使用常用型捞蓝总成时,只能投球打捞不能钻进③洗井液必须过滤使用,以防止堵塞小水眼使打捞失败。
局部反循环打捞篮七、三牙轮钻头1、名称:120.9Y4三牙轮钻头2、结构:接头、巴掌、牙轮、轴承及密封件等组成。
3、用途:用于修井作业中钻水泥塞、树脂、砂塞、堵塞井筒的砂桥及各种矿物结晶,便于下一步施工。
4、工作原理:当三只锥形牙轮中心线与钻头中心线交于一点时,钻头旋转带动三只牙轮绕自身锥体母线相对井底作滚动运动,锥体上的牙轮依次对井底进行碾压破碎。
当三只锥形牙轮中心线与钻头中心线相互错开时,每只牙轮除滚动运动之外,还有进给运动,这时牙齿对井底同时产生碾压、破碎与切刮作用,将地层逐步破碎。
5、技术规范:(1)钻头直径:120.9、(2)直径公差:+0.800mm、(3)接头螺纹:27/8REG(231)6、操作方法:1)用钻头测量钻头尺寸并配好连接接头;2)下井前,地面检查每只牙轮转动是否灵活,有无较大的松旷。
用手转动牙轮,并在巴掌与牙轮结合缝隙处注机油,然后在接头丝扣处涂丝扣密封脂,接上钻具下井;3)下至井底前开泵循环洗井并启动转盘,待转盘盘运转平稳后,再缓慢下放、冲净井内沉砂;4)逐步向钻头施加钻压,钻水泥塞时钻压为钻头尺寸(in) ×(0.5-0.8)KN,不宜太大,否则有可能使钻头变形或致使牙轮脱落;5)选用适当的转速,钻水泥塞时一般用50-70r/min较为合适。
7、注意事项:1)钻进中不能停止循环,尤其长时间夜间施工时,更应严格注意井口返出的洗井液;2)若钻进中途泥浆泵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将钻具提升至少一个单根,以防止沉砂卡钻;3)钻头水眼较小,应防止下钻过程中沉砂堵死水眼。
八、平底磨鞋1、名称型号:PMB140平底磨鞋(φ118mm)2、用途:平底磨鞋是用底面所堆焊的YD合金或耐磨材料去磨研井下落物的工具,如磨碎钻杆钻具等落物。
3、结构:平底磨鞋由磨鞋本体及所堆焊的YD合金或其它耐磨材料组成。
磨鞋本体由两段圆柱体组成。
小圆柱上部是钻杆扣,同钻柱相连;大圆柱体底面和侧面有过水槽,在底面过水槽间焊满YD合金或其它耐磨材料。
磨鞋体从上至下有水眼。
水眼可做成直通式和旁通式两种。
4、工作原理:平底磨鞋依其底面上YD合金和耐磨材料在钻压的作用下,吃入并磨碎落物,磨屑随循环洗井液带出地面。